《《基本不等式》说课稿_中学教育-高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本不等式》说课稿_中学教育-高考.pdf(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基本不等式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要说课的课题是基本不等式第一课时,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高中数学 A 版必修 5,第 3 章,第 4 节的知识内容。关于本课的设计,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向各位老师汇报。教材分析 教法说明 学法指导 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基本不等式”是必修 5 的重点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完“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解法”及“线性规划”的基础上对不等式的进一步研究。在不等式的证明和求最值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求最值又是高考的热点。同时本节知识又渗
2、透了数形结合、化归等重要数学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推导并掌握基本不等式,理解这个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并掌握定理中的不等号“”取等号的条件是:当且仅当这两个数相等;(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试验、归纳、判断、猜想等思维能力,通过实例探究抽象基本不等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体会数与形的和谐统一,领略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勇于探索的精神。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制定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不等式,并从不同角度探索基本不等式推导、证明过程;突出重点的方法:
3、我采用分组讨论,多媒体展示、引导启发法来突出基本不等式的推导。难点:基本不等式成立的条件以及等号成立的条件;突破难点的方法:我采用重复法(在课堂的每一环节,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强调基本不等式和其成立的条件以及等号成立时的条件),变式教学法等等来突破基本不等式等号成立时的条件。二、说教法 本节课在高二年级的一个平行班级中进行讲授,该班学生基础较差,课堂气氛较活跃,在长期教学的训练下,现已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我借助多媒体辅助进行直观演示,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参与活动。运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享受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三、说学法 根据创新教育、主体教育、成功教育三个教学观,
4、在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为主导。学生发现问题要导,思路受阻要导,缺乏创新能力要导,总之改“灌”为“导”。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分析,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四、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推进新课 深入探究,揭露本质 学以致用,勤于总结 小结与作业 1、导入新课(运用 2002 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引入)如图,这是在北京召开的第 24 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会标根据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设计的,颜色的明暗使它看上去象一个风车,代表中国人民热情好客。(展示风车)为了帮助同学们从图案中找出数学原理,我设置了探究一:探
5、究图中的不等关系与相等关系 问题 1:正方形的面积、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分别为多少?它们之间什么关系?问题 2:那么它们有相等的情况吗?(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多媒体展示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3:你能给出它的证明吗?(让学生独立证明)设计意图:(1)运用 2002 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引入,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中国数学的历史悠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2)运用此图标能较容易的观察出面积之间的关系,引入重要不等式很直观。(3)三个思考题为学生创造情景,逐层深入,强化理解。2、推进新课(运用分析法证明基本不等式)探究二:问题 1:如果 a0,b0,我们分别用 a 和b代替 a,b,那么能够得出什
6、么结论呢?问题 2:你能用不等式的性质直接推导吗?设计意图:(1)证明过程课本上是以填空形式出现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这也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符合课改精神;(2)证明过程印证了不等式的正确性,并能加深学生对基本不等式的理解;(3)此种证明方法是“分析法”,在选修教材的推理与证明一章中会重点讲解,此处有必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探究三: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解释 如图,AB 是圆的直径,C 是 AB 上任一点,AC=a,CB=b,过点 C 作垂直于 AB 的弦 DE,连接 AD,BD。你能用这个图得出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解释吗?问题 1:如何用 a,b 表示 OD?问题 2:如何用 a,b 表示 CD?
7、问题 3:OD 与 CD 的大小关系怎样?从而让学生归纳出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设计意图:几何直观能启迪思路,帮助理解,因此,借助几何 直观学习和理解数学,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方面。只有做到了直观 a b 22a+b课时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高中数学版必修第章第节的知识内容关于本课的设计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向各位老师汇报教材分析教法说明学法指导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一说教材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本节教材的等式的进一步研究在不等式的证明和求最值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求最值又是高考的点同时本节知识又渗透了数形结合化归等重要数学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推导并掌
8、握基本不等式理解这观察试验归纳判断猜想等思维能力通过实例探究抽象基本不等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体会数与形的和谐统一领略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根据课程标准制定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上的理解,才是真正的理解。3、深入探究,揭露本质 引导学生比较两个不等式的异同点,总结使用基本不等式应注意的问题。(1)重要不等式、基本不等式的不同叙述方式;(2)注意成立的条件以及什么情况下等号成立;(3)变形;(4)异同点。设计意图:学生共同探究,进一步加深对两个不等式的理解和掌握。4、学以致用,勤于总结 例 1已知两个正数 a,b 的等差中项为 4,则
9、 a,b 的等比中项的最大值为()A2 B4 C8 D16 例 2.设计意图:(1)例一这道例题很简单,多数学生都会利用已经学习过的数列知识,进行分析解决,同时引导学生做出总结:基本不等式的另一种文字叙述方式;(2)通过例题求解,学生能够加深对基本不等式的理解,a 和 b 不仅仅是一个字母,而且是一个符号,它们可以是 a、b,也可以是 x、y,也可以是一个多项式等;(3)例 2 不是课本例题,比课本例题简单,这样,循序渐进,有利于学生理解不等式的内涵,巩固基本不等式,让学生熟悉公式,并学会简单的应用,同时归纳不等式的证明常用用方法:作差法、利用性质等。5、小结与作业:(让学生畅所欲言,老师做出
10、评价)设计意图: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业:P100 习题 1 A 组 1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熟练公式应用,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形成。时间安排:引入约 5 分钟 探究、证明重要不等式、基本不等式约15 分钟 探究几何意义约 10 分钟 知识应用约 10 分钟 小结与作业约 5 分钟 五、板书设计 基本不等式 1.重要不等式 2.基本不等式 基本不等式的推导与证明 辅版(学生板演).2,0,0yxxyyx求证:如果课时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高中数学版必修第章第节的知识内容关于本课的设计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向各位老师汇报教材分析教法说明学法指导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一说教材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本节教材的等式的进一步研究在不等式的证明和求最值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求最值又是高考的点同时本节知识又渗透了数形结合化归等重要数学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推导并掌握基本不等式理解这观察试验归纳判断猜想等思维能力通过实例探究抽象基本不等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体会数与形的和谐统一领略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根据课程标准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