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东省泰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3756449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9.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泰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泰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泰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山东省泰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山东省泰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 置上。2 .回答选择题时,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 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 三人同时来看一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同时都“知

2、觉”到这一棵树, 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 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 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 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一一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 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应 态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我把它归到某类 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我们的朋友只在聚精会神地观 赏它的苍翠颜色,感受它的那股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从此可知道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相随观者的 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

3、形相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 趣的返照。古松的形相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 觉都是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美也是如此。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这棵古松对于我们的画 画的朋友是美的,因为他去看时就抱了美感的态度。你和我如果也想 见到它的美,你须得把你那种木商的实用的态度丢开,我须得把植物 学家的科学的态度丢开,专持美感的态度去看它。这三种态度有什么分别呢?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花径不曾缘客扫,盘飨市远无兼味,肯与邻翁相对饮,舍南舍北皆春水,花径不曾缘客扫,盘飨市远无兼味,肯与邻翁相对饮,但见群鸥日日来。 蓬门今始为君开。 樽酒家贫只旧陪。 隔篱呼取尽余杯。1

4、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春水绕茅舍,群鸥飞来之景,这是“无人至”的意境,为 客人将至作铺垫。B.颔联呼应首联,诗人笔触转向庭院,与客谈话的口吻,流露出对 客人的歉疚之意。C.颈联笔锋一转,描写客至后款待之简、家境之贫的情形,没有正 面描写对饮场面。D.本诗平白如话,似信笔写来,其实结构紧凑,章法谨严,生活气 息和人情味浓郁。16 .本诗通过富于情趣的生活细节,表现主人待客的兴味与心境。请结合 尾联赏析。(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作离骚的另 外一个原因

5、可能是“怨生”,也就是心中有怨气,而导致屈原 有怨气的直接原因是屈原“, (2)开路人永被缅怀。蜀道难中,经历了 “”的 巨大牺牲,才有了通天险路。蜀道之高,行人“”, 与李白的“手可摘星辰”有异曲同工之妙。(3)古人常常借草木的兴衰比喻人事变化或者寄托思想感情,这在 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如氓中写道: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我总想鲁迅在骨子里其实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只不过我们把他定位在“民族魂”这个高度后,注意了他作品更多的现实和批判的精神,而忽略 了任何二个伟大的作家内心深处都会具有浪漫主义情怀从他的故居直至 老街,

6、我感受到的是 的鲁镇,它闲适、恬静、慵懒、舒缓,这种环 境是能让人的想象 飞翔。孔乙己是现实的,但也是浪漫的,只不过 那是被苦难压榨出的辛酸的浪漫:他赊账喝酒,他偷了书被人打断了腿时 为自己的辩解,都体现了鲁迅在其身上倾注的浪漫主义的热情,而在故 事新编中,鲁迅的浪漫主义情怀可以说体现得。奔月里吃腻 了乌鸦炸酱面的嫦娥,出关里骑着青牛的老子,还有铸剑里在滚 烫的大金鼎里那颗如泣如诉的报仇的人头。不都在向我们 着:这是 些有光彩、有魅力、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浪漫主义人物嘛!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惟妙惟肖急遽浓墨重彩昭示 B.栩栩如生急剧淋漓尽致 展示C.惟妙惟

7、肖急剧浓墨重彩展示 D.栩栩如生急遽淋漓尽致 昭示.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只不过我们把它定位在“民族魂”这个高度后,注意了他作品更 多的现实和批判精神,而忽略了任何一位伟大的作家内心深处都 会具有浪漫主义情怀。B.只不过我们把它确立在“民族魂”这个高度后,注意了他作品更 多的现实和批判精神,而忽略了任何一位伟大的作家内心深处都 会具有的浪漫主义情怀。C.只不过我们把它定位在“民族魂”这个高度后,更多地注意了他 作品的现实和批判精神,而忽略了任何一位伟大的作家内心深处 都会具有的浪漫主义情怀。D.只不过我们把它确立在“民族魂”这个高度后,更多地注意了他 作品的

8、现实和批判精神,而忽略了任何一位伟大的作家内心深处 都会具有浪漫主义情怀。19 .请简要分析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n (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冰墩墩雪容融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头部外壳造型 取自冰雪运动头盔,装饰彩色光环,(),流动的明亮色彩线条象征着 冰雪运动的赛道和5G高科技;挥动的左手及掌心的心形图案,o 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 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以灯笼为原型进行设计创

9、作。雪, 象征洁白、美丽,是冰雪运动的特点;容,意喻包容、宽容,交流互鉴; 融, 。容融,表达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发展的理念,体现了通过残奥运动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的世界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 愿景。20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其灵感源自于北京冬奥会的国家速滑馆一一“冰丝带”B.灵感源自于北京冬奥会的国家速滑馆一一 “冰丝带”C.其灵感源自于北京冬奥会名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D.灵感源自于北京冬奥会名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1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最近,关于“复旦学霸”的新闻引发热议。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的 孔同学一年去复旦图书馆打卡1424次;风雨无阻爱学习的潘同学,在馆 天数301日;最爱泡图书馆的陈同学,在馆时长2325. 5小时网友们 总结:“怪不得能上复旦。”有位中学生说:“起初,我学了 1个小时,我同桌学了 2个小时, 他比我多考一分;现在,我同桌学了 6个小时,为了追赶,我也拼命学了 5个小时,可最后他还是比我多考一分。从结果上来看,什么都没变,但 是我们都被卷入了这种内耗的焦虑之中。”对上述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11、,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泰安市第一中学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1.B (“实用的态度只关注事物对自我的功利”不当,实用的态度“偏 在事物对人的利害”)2.B(A项,”他们原有的心习无法改变”不当C项,”生命的态度比 诗歌内容更重要”于文无据D项,“排除人的情感因素的影响”不 是必要条件). D(A项,诗人与马有明显主客体之别B项,词人没有从对象化中解 脱出来C项,诗人是审美主体,“梅”“雪”为客体)3 .选取生活中常见的例子,用“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阐明 中国美学的三种态

12、度,将深刻的道理讲得浅显易懂。语言通俗易懂, 语气平易亲切,如“吃饱了饭就可以睡觉,何必又呕心血去作诗、画画、 奏乐呢? ”(4分,每点2分).实用的态度:为投赠之作,词主要描写杭州自然美、城市繁荣, 百姓安居乐业,借此表达对官员的赞美。美感的态度:所写景物 动静相间,色彩鲜明,景有层次,富有美感。生命的态度:树、 桥、湖、花与乐、歌、钓叟、莲娃,塑造出富足、祥和都市图,呈 现出心境的美好、愉悦。(6分,答对一点2分,合理即可)(二)现代文阅读II (本题共4小题,16分). C (“始终抱着怀疑、质疑、焦虑的态度”分析不合理,马馆长心理是 处在变化中的,伴随着信任、支持). A (“不是为了

13、突出马凳的精美”分析错误,这也是目的之一)4 .明确马凳制作的进展和工序;表现马凳制作的工艺要求之高; 对人物的塑造起到了烘托作用;营造了紧张的气氛。(4分,每点1 分).参考答案一:不同意。“硬打三分”题目新颖,有悬念,容易引起 读者的兴趣;(2分)能揭示老人的技艺高超和人格的硬气,表达对老 人的赞美之情;(2分)概括小说的关键情节,凸显积极昂扬的精神主 题。(2分)(6分,表明态度1分)参考答案二:同意。“马凳”是行文的线索,全文围绕马凳叙述故事;(2分)通过展示做马凳的过程,能充分展现人物的技艺才华;(2分)能通过揭示马凳在抗战时的价值来表达小说爱国的主题。(2分)(6分, 表明态度1分

14、)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C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 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H.D (“六合正相应”指的是阴阳家以月建与日辰的地支相合为吉日,即 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酉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 总称“六合”). A (“最后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心态未变”理解有误)12 . (1)优良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大臣和精锐的士 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缉查盘问过往行人。(4分,“良将劲弩”翻译, 注意“信” “陈” “谁和”的翻译)(2)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

15、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 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 (4分,注意“七庙”,“熊”,被 动句,大意2分)13 .秦国的过去和现在比,陈涉与九国之师比,秦强盛之久与秦灭 亡之速比(3分,每点1分)(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B (“流露对客人的歉疚之意”理解有误。佳客临门,主人在寂寞、恬 淡之中喜出望外)14 .出人料想地突出了邀邻助兴的细节。(2分)无须事先约请,随意过 从招饮,写得细腻传神,表现了诚挚、真率的友情。(2分)虽写邻 翁,却依然表现的是“客至”的高兴心情。(2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2)地崩山摧壮士死/扪参历井

16、仰胁息(3)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或:桑之落矣/其黄而陨(6分。每空1分,出现错别字不得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11分). D (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得一样。惟妙惟肖: 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前者强调神似,后者强调形似。 根据语境应用“栩栩如生”。急遽:急速。急剧:迅速而剧烈。此语 境不需强调“剧烈”,故选用“急遽”。“淋漓尽致”意思是形容文 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也可形容非常痛快。“浓墨重彩” 意思是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此语境说的是文 字,所以淋漓尽致“更符合。昭示:明白地表示或宣布。展示:清

17、 楚地摆出来,明显的表现出来。“昭示”强调明显、明白地表示;”展 示”强调拿出来给人看。根据语境应选“昭示”)15 .C(A项,“更多地”位置不当,“忽略了内心深处都会具有 的情怀”杂糅B项,“确立高度”搭配不当,“更多地”位置不 当。D项,“确立高度”搭配不当,“忽略了内心深处都会具 有的情怀”杂糅).举例典型,有力地证明了故事新编中鲁迅浪漫情怀体现得淋漓尽 致的观点。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形式优美。语言简洁而 具体,令读者快速把握浪漫人物的特质。(5分,一点2分,两点4分, 三点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H (本题共2小题,9分). A (加上“其”对前文进行指代,与前文衔接更紧密,

18、排除B、D两项; 括号后句子是“流动的明亮色彩线条”,故括号内结尾应是“冰丝带”, 排除C、D两项)16 .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代表着对全世界的热情欢迎意喻 融合、温暖,相知相融(6分,每句2分,意思对、不超字数即可)四、写作(60分)17 .参考2021年高考新课程I卷作文评分标准评阅。先说实用的态度。做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维持生活,既要生活, 就要讲究如何利用环境。“环境”包含我自己以外的一切人和物在内, 这些人和物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益,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害,有些对 于我不关痛痒。我们对于他们于是有爱恶的情感,有趋就或逃避的意 志和活动,这就是实用的态度。实用的态度起于实用的知觉,实用的

19、 知觉起于经验。小孩子初出世,第一次遇见火就伸手去捉,他烧痛了, 以后他再遇见火,便认识它是什么东西,便明了它是烧痛手指的,火 对于他于是有了意义。科学的态度则不然,它纯粹是客观的、理论的。所谓客观的态度 就是把自己的成见和情感完全丢开,专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探 求真理。理论是和实用相对的。理论本来可以见诸实用,但是科学家 的直接目的却不在于实用。科学家的态度之中很少有情感和意志,它 的最重要的心理活动是抽象的思考。科学家要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寻 出事物的关系和条理,纳个物于概念,从原理演个例。植物学家看古 松的态度便是如此。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 的态度以

20、美为最高目的。在实用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对 人的利害,心理活动偏重意志;在科学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 事物间互相关系,心理活动偏重抽象的思考;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 的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相,心理活动偏重直觉。人所以异于其他动物的就是于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企求, 美就是其中之一。是壶就可以贮茶,何必又求它形式、花样、颜色都 要好看呢?吃饱了饭就可以睡觉,何必又呕心血去作诗、画画、奏乐 呢?人的实用的活动全是有所为而为,是受环境需要限制的;人的美 感的活动全是无所为而为,是环境不需要他活动而他自己愿意去活动 的。在有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环境需要的奴隶;在无所为而为的 活动中,

21、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这是单就人说,就物说呢,在实用的 和科学的世界中,事物都借着和其他事物发生关系而得到意义,到了 孤立绝缘时就都没有意义;但是在美感世界中它却能孤立绝缘,却能 在本身现出价值。照这样看,我们可以说,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 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摘编自朱光潜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材料二其实,在中国美学和艺术观念中,存在着与朱光潜所说的三种态 度都不同的第四种态度。它当然不是用科学、实用的眼光看待古松, 但也不是以审美的眼光看待古松,发现它如何美,如何符合形式美感, 在这里,审美主体和客体都没有了,古松在这里根本就不是审美对象, 而是一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宇

22、宙。这第四种态度可以说是一种“生命的态度”,一种用“活”的态 度“看”世界的方式,或许“看”还容易引起与外在的观察混淆,称 为一个“活”的“呈现”世界的方式也许更合适。之所以说它是“生 命的态度”,是因为它的核心是将世界(包括“我”与外物)从对象 化中解脱出来,还其生命的本然意义,在纯粹直观中创造一个独特的 生命境界。这个世界,中国美学将其称为“境”。第四种态度并不是 为了获得美的知识,而是为了安顿心灵。王维辛夷坞诗写道:“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 人,纷纷开且落。”如果我们把它当作“山水诗”,或者“写景诗”, 其描写是如此简单,内容是如此单调,单调到只用一句话就能概括: 山间有一些芙

23、蓉花开了,又落了。而谢灵运的山水诗,如“澹激结寒 姿,团栾润霜质”等,写景显然更加细腻丰富。然而,王维的这些看起来内容单调的诗歌,并没有因此被人们漠 视,而是传诵千古,谢灵运的诗句却少有人提及。其实,王维的这类 诗歌根本就不是所谓的“山水诗” “写景诗”,它的主旨不是描写外 在的景物。“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的山中芙蓉,是自在兴现, 这里没有被观之景,也没有对景之心。“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也将人 排除,关心起深林苔痕,表面看起来是不关心人,其实正是通过这一 片天地写人的心境、人的感受。诗人不是对风景感兴趣,而是对自我 生命的感受感兴趣,描写一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世界

24、,呈现自己回到 世界的愉悦,为自己心灵寻找一个安顿的地方。对生命的认识、理解 和慰藉,是贯穿此诗的核心。艺术家并不在意青苔和深林,而是其背 后的iWj古和幽深。(摘编自朱良志生命的态度一一关于中国美学中的第四种 态度的问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木商、植物学家、画家感知的古松形相不同,表现出的态度也不一致,分别对应了实用、科学、美感三种态度。B.实用的态度只关注事物对自我的功利,人在环境中积累经验, 获得实用的知觉,产生趋就或者逃避的意志和活动。C.科学的态度需要借助抽象的思考探寻事物的关系和条理,纯 粹是客观的、理论的,与实用的态度是相对的。D.与其他

25、三种态度不同,生命的态度将世界从对象化中解脱出 来,创造出没有审美主体、客体的独特生命境界。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木商和植物学家不能感知古松的美感,这是因为他们原有的 心习无法改变,不能以美感的态度看古松。B.在美感的世界中,人可以摆脱环境的制约,主宰自己的心灵, 事物在孤立绝缘的情况下依然具有意义。C.谢灵运的山水诗更加细腻丰富,但其传诵度却比不上王维诗 歌,这说明生命的态度比诗歌内容更重要。D.写景时排除人的情感因素的影响,才能更好地传达自我生命 的感受,写出对生命的认识、理解和慰藉。3 .下列分析,最符合材料二中对“生命的态度”阐述的一项是(3分)A. “挥手

26、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中,李白以马的萧萧长鸣表现自己 与友人的依依不舍。B.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以“红药”作为抒情载体, 抒发其悲痛的心情。C.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钺把“梅”和“雪” 当作审美对象来评价。D.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创造了一个能与自己彼此往 来、密切相关的世界。4 .材料一的论证深入浅出,请简要分析。(4分).词人柳永途经杭州,想谒见两浙运使孙河,写下望海潮投赠 之作。请结合材料论述,从实用、美感、生命三种态度简要分析 这首词。(6分)望海潮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 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

27、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矶,户盈 罗绮,竞豪奢。重湖叠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 归去凤池夸。(二)现代文阅读n (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硬打三分许福元纪念馆要征集一件抗日战争时期的物件一一马凳,就是给马匹钉掌 的矮木凳。征期三个月已过,马凳尚无音讯。馆长马增直摇头,认为没戏 To这一日,一个白胡子干巴瘦老头,肩背梢马子找上门来,毛遂自荐 说,我能做马凳。马馆长打量眼前这位老爷子,青鞋白袜灯笼裤,腰背挺 直双眼有神。说是年龄八十有九,但也就像七十出头摸边小八十的样子。 马馆长心里直打

28、鼓,试探着问,您带家伙来了?老人将梢马子从肩上取下,兜底往地上一倒,刀,斧,包小锯,光 凿子就有十几把。马馆长问,您要什么条件? 一个马凳要做多长时间?老人开出条 件:一个独门独院,要什么材料得供应什么材料,要做七七四十九天。马 馆长略一思索,一拍脑门,行。马馆长给进了一批枣木,老人一瞥:不对。我要的是酸枣木,这是 牛椅角枣木。马馆长犯了难,上哪儿淘换酸枣木?老人指点,山里辛庄北 山阴坡,有三棵碗口粗的酸枣树。其中有一棵树过了火,那是被日本鬼子 放火烧的。酸枣木终于给弄来了,老人用手掂掂,说:不对。这是从枣树上半 截锯下。我要的是:坐地棵。马馆长很纳闷,您怎么知道锯的是树的上半 截?老人随手将

29、那些木棒棒往水池里一丢。只见木棒一头沉下,另一头翘 起,露出水面。老人用枯手指着,酸枣木长成这样,得千年以上。坐地棵 下半截扔进水里,不会露头。七天以后,马馆长看到他面前摆着十几根短木彷,殷黑的外皮已经 被刮掉,露出微红嫩黄如铜质的白茬,纹理细如蛛网。十四天以后,老人对马馆长说,你给我准备一口大锅,烧一锅滚开 的沸水。那又是为何?老人颇自豪,这你又不明白了。酸枣木只有经开水煮 过,虫不吃,蚁不咬。下雪不怕润,雨天不发霉。二十一天后,马馆长再去看时,只见老人手中在摆弄几个小物件, 两头尖,中间凸。您这是做的什么?像枣核。老人颇得意,算是让你猜对了,这叫枣 核钉。我做的马凳,浑身不见铁。我用枣核钉

30、,拼接凳面。二十八天以后,马馆长再去探视时,只见老人用二分半的凿子在木 防上凿眼。凿刃啃咬着矩形小凹槽,金黄的木屑被掏出,梯眼却没凿透。冯馆长笑了,您这是这是闷梯,不是透眼。你当我是糙木匠? 你别看我是个钉马掌的,做马凳一一手细。 三十五天以后,老人面前的木杨子长出了樟头,不过马馆长荒眼看 着,觉得卯眼不对。既然是卯桦结构,怎么样头大于卯眼呢?走着瞧吧。四十二天以后,马馆长看马凳还未成型。凳面与凳腿,长称与短称, 牙板与嵌板,还在老人面前摊成一片。他不由得催,再过七天,“抗日文 物收藏揭幕仪式”就要举行了!茜四十九天,纪念会如期召开。一块红绸布被揭开,原来只是一只小马凳。马凳按营造尺寸身高一

31、尺六寸六分六,厚墩墩的凳面分出三条粗腿立柱却分别往八个方向伸展 着。横拉竖扯冰裂纹结构,上承下托如重檐歇山。全身结合无一钉一铁。 颜色如老榆木擦漆却免漆,气味似松香又掺进五月槐花香和紫荆条花香。冯馆长指着马凳讲解,这小小的马凳,钉马掌师傅把马腿弯起,马 蹄垫在上面,翻蹄亮掌。钉马掌师傅用肩膀之力,顶住刀铲,切下一层烂 马蹄,剔掉旧马蹄铁,换上新马掌,战马才能奔跑如飞。想当年,战马在 抗日战场上纵横驰骋,就是多亏了这样一只小小马凳。并且,无论将马凳 怎么扔,它落在地上时,总是三条腿着地,不翻不滚不倒。顿人问,现在,可以宣布马凳收藏了吧?话音刚落,老人提着十八 磅大锤闪亮登场了。说了声:慢!还有最

32、后一道活没完呢。老人左手持一分半凿子,右手持斧,往那本无缝隙紧致的樟眼正中 生生开出一道黑缝,然后从口中衔着的三枚木楔取出一枚,插立于黑缝之 中。抡起十八磅大锤轰然嗨的一声带一股雄风,往那楔子上砸去。如此三 声三锤三摸,说来也神了,那三枚木楔,已分辨不出你我,竟然和整个马 凳,浑然长在一起了。众皆称奇。有人问,您这一手活儿可有名称?老人吐出四个字:硬 打三分。这时,坐在前排,胸前挂满军功章的一位老者,被人搀扶站起,颤 颤巍巍走上前来,拉住老人的双手,连连说道:你就是当年给我们骑兵营 钉马掌的小马哥!我就是骑兵一连的老连长,当年就是你飞出的马凳,挡 了日本鬼子一军刀,我的马刀才劈了下去。硬打三分

33、,你还记得是哪位首 长给你起的这外号吗?内我宁可忘了我姓字名谁,也不会忘了给我起外号的那个人。谁?聂帅,聂荣臻!(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段中老人“兜底往地上一倒,刀,斧,包IJ,锯,光凿子就有十 几把”,既点明了老人的匠人身份,又表现了他的爽直、自信与 严谨。B.段中“颇自豪”、段中“颇得意”、段中“手细”,既展 示了老人性格的豪爽、率真和幽默,也表现了对自己技艺的自信。C.在马凳的制作过程中,马馆长对老人的态度几经变化,始终抱着 怀疑、质疑、焦虑的态度,但最终还是被老人的技艺和人品征服。D.小说通过记述老人精心制作小马凳的过程,反映他对制作工序苛 求

34、严谨,充分展现了老人的精湛技艺、精神面貌和崇高境界。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段详写马凳的惊艳亮相,不是为了突出马凳的精美,而是为了 体现老人的技艺高超,更为下文老人“硬打三分”的浓墨一笔作 好铺垫。B.段画线句通过动作上的细节描写,运用动词和拟声词等,给人 以身临其境之感,生动形象地写出老人的气势和技艺的纯熟。C.)段,通过“胸前挂满军功章的一位老者”的陈述,从侧面烘托 主人公当年英勇无畏的形象,也引出了 “硬打三分”称谓的由来。D.段画线句“我宁可忘了我姓字名谁,也不会忘了给我起外号的那个人”,铿锵有力,饱含深情与自豪,突出了老人对聂帅的敬 佩、怀念之情。

35、8 .小说用计时的方式展示老人制作马凳的进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 简析。(4分).对小说的题目,有人认为“硬打三分”,不如“马凳”合理。你同意 这种观点吗?请阐述理由。(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 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 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 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土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 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琪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36、, 销锋镐,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 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而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 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 万世之业也。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 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 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 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靖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 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穆棘矜,非钻于钩 戟长钱也;谪

37、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 及乡时之土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 长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靖函为宫;一夫作难而 七庙痛,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节选自贾谊过秦论)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 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B.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 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

38、响应赢粮/而景从C.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 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D.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 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等地,每个部落都有 名称,统称“百越”。B. “山东”,嵯山以东,指东方诸国,与鸿门宴中“沛公居山 东时”的意义相同。C. “黔首”,秦朝对百姓的称呼,“黔”,黑色,平民以黑色头巾 包头,故名为“黔首”。D. “六合”,指天地和东西南北四方,与孔雀东南

39、飞中“六合 正相应”意义相同。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先极言秦的强大,再极力铺叙秦始皇以愚民、弱民等措施 巩固政权,最后强调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心态未变。B.第二段写秦始皇死后,其余威尚在,秦国最终却被弱小的陈涉领 导的起义军一击而溃,为下文中心论点的提出作了铺垫。C.贾谊认为,秦王朝灭亡的关键原因在统治者不施行仁政,失掉民 心,导致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而走向灭亡。D.节选文段的语言有辞赋特色,讲究铺排渲染;行文多用骈偶,通 篇一气贯通;句式多变,多用对比、夸张,不显单调。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良将劲弩而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4分)(2) 一夫作难而七庙器,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4分) 14.最后一段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去对比论证中心论点的。请分条列举。(3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