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怀柔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怀柔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怀柔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初一质量检测历 史 试 卷姓 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考生须知1 .本试卷共8页,共两部分,共2 3题,满分7 0分。考试时间7 0分钟。2 .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 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本部分共2 0题,每 题1.5分,共3 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1.以下是某同学的笔记。通过内容可以判断他学习的远古人类是要求的一项。距今约7
2、0万一2 0万年龙骨山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火,还会保存火种A.元谋人B.北京人2.右侧示意图中处应填的是A.栽培水稻B.会人工取火C.住干栏式房屋D.住半地穴式房屋C.山顶洞人 D.蓝田人3.从数百万年前人类出现开始,人们就使用石头作为工具。下图为某地区考古出土的石器,可以用此说明该地区原始居民石 铲(翻土)石 刀(收割)石 磨 盘(谷物加工)A.以捕鱼狩猎为主 B.已从事农业生产C.过上了定居生活 D.学会了饲养家畜4.下面表格中处应填的朝代是夏战国A.商B.西周C.东周D.春秋5.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A.炎帝、尧 B.黄帝、尧C.炎帝、黄帝D.舜、禹历史试卷 第1页(共8页)6.
3、观察以下图片,能够成为研究商朝文明证据的两类文物是 人 面鱼纹彩陶盆 司母戊鼎 甲骨文 猪纹陶钵A.B.C.D.7.某同学梳理商鞅变法主要内容时列表如下,其中处应填写政治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经济奖励耕织军事A.确立县制 B.奖励军功 C.严明法度 D.统一文字8.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这一时间还可以表述为A.公元前三世纪中期 B.公元前二世纪晚期C.公元前二世纪前期D.公元三世纪中期9.有一首歌曲歌词中写道:“看我华夏礼仪之邦,仁义满怀爱无疆”。歌词最接近哪一家学派的思想B.儒家C.墨家D.法家10.与下列材料有关的历史人物是A.道家公元前230年公
4、元前228年公元前225年公元前224年公元前222年公元前221年灭韩国灭赵国灭魏国灭楚国灭燕国灭齐国A.秦孝公 B.秦始皇 C.汉文帝 1).汉武帝11.某学者认为:中国从秦朝开始,一直是“大一统”的帝国。“大”是国土大、疆域大;“一统”是制度统一、政令统一、文化统一。以下措施体现秦朝“一统”的有长平之战 推行小篆 修建阿房宫 使用半两钱A.B.C.D.12.某历史小组要出一期以“西汉的兴盛”为主题的小报,可选用的史实有A.文景之治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B.光武中兴D.黄巾起义13.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解释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公元前138年
5、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B.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设在乌垒城C.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D.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14.右图反映的是我国汉朝某一生产活动的工艺流程图。这一生产活动A.推动了中外经济的交流B.促进了文化传播与发展C.巩固了专制皇权的统治D.加强了各地的交通往来历史试卷 第2页(共8页)1 5 .张仲景被后世称为“医圣”。他的突出贡献有 发 明“麻沸散”著 有 伤寒杂病论 创 编“五禽戏”发 展“治未病”思想A.B.C.1).1 6 .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对下图所反映的这一历史时期,解读最准确
6、的是A.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B.实现局部统一,为再次统一创造了条件C.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D.民族矛盾尖锐1 7.对以下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南朝时江南得到开发B.南朝时手工业发展C.南朝时农业技术进步D.南朝时制瓷业发达1 8 .2 0 2 0 年 3月 1 4 日,是人类第一个“国际数学日”,昵称为“n 日”。它之所以定在这一天,也是因为“3.1 4”是圆周率数值最接近的数字。而中国古代一位科学家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 3.1 4 1 5 9 2 6 到 3.1 4 1 59 2 7 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这位科学家是A.顾恺之B.王羲之 C.祖冲之D.胡昭1 9
7、.小明在网上检索关键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可知他要找的书籍是A.史记 B.齐民要术C.缀术D.大明历2 0 .右侧表格是某一单元的目录。根据课时标题,判断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 6课三国鼎立第1 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第1 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第1 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第2 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历史试卷 第3页(共8页)第二部分材料分析题本部分共3 题,共 4 0 分。2 1.(1 3 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材 料 一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
8、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依据材料一,说一说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在客观上所起的作用。(2分)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摘编自吕思勉 两晋南北朝史(2)依据材料二,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2分)并结合所学,列举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3 分)材料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
9、处,开始过着定居生活。各民族之间不仅在经济上密切交往,在文化上的交流也日益频繁。汉人胡食图(甘肃出土)(3)依据材料三,将三幅图片与其所对应的民族交融的不同表现进行归类。(3分。填序号,每空多选、错选不得分)生产方式:_ _ _ _ _ _ _ _ _生活习俗:_ _ _ _ _ _ _ _ _文化艺术:_ _ _ _ _ _ _ _ _历史试卷 第4页(共8页)材料四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
10、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可久可大、根深叶茂。摘 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的讲话(4)依据材料四,说 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原因。(2 分)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认识。(1分)22.(12分)丝绸之路的开通材 料 一丝绸之路示意图(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丝绸之路开辟的朝代;“丝绸之路”路线的起点、最远到达的地区。(3 分);;材 料 二汉王朝在丝绸之路全程不同路段采取不同措施。从长安到敦煌的丝路东段,建立连绵不断的驿站馆舍作为停靠站点:在西域南北两道,设置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并在南面的伊循和北面的车师
11、驻军屯田,在葱岭以西,加强同中亚各国的来往,把丝绸之路的西端逐步向西向南推进,为其后将之延伸到地中海沿岸奠定了基础。没有朝廷对沿途安全和供应的保障,丝绸之路的正常通行是不可能的。-摘编自张德芳 从出土汉简看汉王朝对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经营(2)依据材料二,列举汉朝经营西域的措施。(2 分)概括汉朝经营西域的作用。(1分)历史试卷 第5页(共8页)材 料 三 丝绸之路沿线出土的文物.书 籍 石空寺堡至库车程途它是详细记载从宁夏中宁县“石空寺堡”至新 疆“库车”丝绸之路驿程内105个驿站及相关情况的文献资料。该书籍弥补了居延汉简等资料对丝绸之路记载的不足。汉代蜀锦护臂上面绣有汉代的典型图案:云气纹、鸟
12、兽、辟邪和代表日月的红白圆形纹。还有绣有清晰可见的篆体汉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是迄今为止新疆地区发现的最早的“中国”二字。萨珊王朝银币萨珊波斯是伊朗古代历史上的一个政权。从4世纪起,萨珊银币就已在中国各地出现,新疆、青海、内蒙古、陕西、河南、山西、河北、湖北及广东等地都有发现。(3)阅读上述三则史料,属于实物史料的是;属于文献史料的是。(3分。填序号,每空多选、错选不得分)如果要研究中国古代两汉时期的经济,你会选择史料。(1分。填序号)材料四 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因为,它既传承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
13、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进行有机地衔接,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全球性影响力。-摘编自陈凤英 “一带一路”构想战略意义深远(4)依据材料四,谈谈今天共建“一带-路”的现实价值。(2分)历史试卷 第6页(共8页)2 3.(1 5分)国家制度的创新材 料 一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
14、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依据材料一,将与划线部分对应的内容序号分别填写在下图的横线上。(4分)目的:一依据:权利:.义务:材料二AJL御史大夫一InHu.JL太尉一最高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一秦实现统一后,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在地方上,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将示意图补充完整。(3分)A;B;C材料三 汉武帝时期部分施政措施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5、。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影响深远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兴办太学,以儒家的经学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府库因而大大充实,财政状况有了显著改善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使其成为当时唯一合法的货币汉武帝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夺爵者达1 0 6人(3)将材料三的史实与以下观点相对应。(6分。填序号,每空多选、错选不得分)提高儒学地位_ _ _ _ _ _ _ _ _ _ _ _增加朝廷财力加强中央集权历史试卷 第7页(共8页)材料四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历史上统一的时间约占三分之二,分裂约占三分之一。分裂时期各地政权的首领,都 以“一统江山”为己任,而少数民族首领亦以“混 一 六 合(统一天下),以济苍生”为目标。两汉、西晋、隋、唐、元、明、清等统一国家,都是在进行或长或短的统一战争后而建立的。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不仅奠定了中国历代疆域的基础,开辟了实现祖国统一的道路,而且确立了历久弥新的中华大一统传统。摘 编 自彭年 大一统:适乎历史之潮流合乎民族之需要(4)依据材料四,分析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对后世产生的影响。(2分)历史试卷 第8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