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反思3篇(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方式的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反思3篇(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方式的反思).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反思3篇(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方式的反思)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反思1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反思 以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为例 浠水实验高中 余丽 :新课改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作为教师重要成长途径的教学反思,也应对照新的教学理念来重新审视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 : 新课程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反思 : 自新课改以来,课堂教学中学生居于主体地位,教师居于主导地位,作为一种教学思想或观念,已被人们所广泛的接受。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和模式的长期影响,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局面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观,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未真正的发挥出来。 下面我结合自己
2、两次讲授必修三第二单元德国鲁尔区的探索谈谈自己的体会。 本节内容以著名的鲁尔工业区的发展为例,分析能源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很多传统工业区都面临衰落问题,例如我国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学习本节课具有现实意义。 鲁尔区这节课,从知识难度上讲,没有什么难点知识。学生已经学过了影响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现在再来归纳鲁尔区的形成条件、鲁尔区衰落的原因,应该不是问题。 首次讲课我是将课本上的插图制成幻灯片,对着幻灯片,我围绕课本的主要内容我不断的提出问题,学生基本上都回答出来我预想的答案,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最后的反馈练习的效果也很好。我不禁感到疑惑,这样的教学是否是课程改
3、革所倡导的呢?是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事实证明:大部分学生仍然是抛开图表不看,直接从书本文字中找出答案,在反馈探究成果时,较好的同学还能总结文字用精炼的语言表述,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把成段的文字一字不漏的读出来。对于“设疑探究”只是教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我们的学生已经形成了从书本文字中“找到”知识的习惯,长久以来他们的意识里已经默认了“接收记忆”这样一个角色。作为引导者,我一开始也错了,我给的这几幅图无疑就是想把他们往标准答案方向引,况且旁边有现成的文字答案,谁愿意再花力气从图中探究得出呢?所谓的探究活动完全偏离了原来的本意,学生只是在教师“问题”的牵引下,一步步回答,得出答案。 为此,我仔
4、细的研究了地理课程标准,并在参考了其他资料的基础上,对这节课重新进行了设计。 一、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 学生对德国鲁尔区的了解并不多,针对这个特点我设计了一个情景引入:通过鲁尔区概况录像,让学生了解到鲁尔区的地理位置及其繁荣等概况,在此基础上引出鲁尔区是靠什么发展起来的呢?让学生分组讨论鲁尔区有哪几方面的优势区位条件?在学生分析前,教师及时进行学法指导,通过已学习过的工业区位理论,找出鲁尔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这样学生能够有目的的在地图中搜索信息。讨论三分钟后让学生代表到讲台前指图讲解,其他同学补充,最后教师课件展示总结。 通过录像和地图,不仅满足了学生
5、对知识的探究与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及时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分析传统工业区区位优势的方法。 接下来引导学生推断:根据鲁尔区的区位条件可以发展哪些工业部门? 学生能够很快的分析得出鲁尔区发展炼焦、电力、钢铁、煤化工、机械制造、建材等重工业。 二、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在吸引力,让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充分发挥 继续播放录像,展示鲁尔区衰败的景象,同学们心中都产生一个巨大的问号:曾经繁荣的鲁尔区如今怎么衰败成这样?教师适时的让学生读材料、讨论,找出鲁尔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没有让学生看教材上的文字叙述,而是给出材料让学生自己分析,这样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及分析材料的能
6、力,更加符合新课程注重学生能力的要求。师生共同总结鲁尔区衰落的原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印象。紧接着创设情境探索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措施:面对这样的现状,假若在座的同学都是鲁尔区大小官员,面对你的城市经济一天天衰落,环境一天天恶化,你该怎么办?随后展开小组讨论,共同制定鲁尔区综合整治方案,讨论五分钟学生主动发言,说出自己的看法。通过创设情境,走出教材,走近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快的突破重点,为破难点打下基础,也为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的改造提供了思路。 三、走出教材,走近生活 最后,通过课件展示辽中南工业区的图片,讨论分析:辽中南工业区与鲁尔区的区位条件有什么异同?辽中南工业区衰落的原因有哪些?借
7、鉴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谈谈你对振兴辽中南工业区的看法?通过案例的分析,使本节课的知识得到了升华,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打破了“讲解、训练”的传统教学模式,落实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理念,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探索意识和过程意识的培养,由于教学活动设计新颖多样,能成功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另外问题设计有梯度,实现了分层次教学,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供互相交流的机会、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某些能力。 对于学生不太了解的历史背景,我利用材料补充说明,帮助学生了解,在读图中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取有效线索的能力,从而导出
8、原因,以及通过原因找出相应的治理措施,这样设计可以锻炼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并形成事物之间联系的观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与课堂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努力创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只有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激发,思维的火花才能点燃,真正的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只有运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教学方式,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和课堂效率,适应教学和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地理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年版 余培侠: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
9、者的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 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年版 本文于2023/12/28获得县级“课后反思论文”比赛二等奖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教学目标: 1.用区位分析的方法,分析理解鲁尔区经济辉煌和衰退的原因 2.探索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思考传统工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教学重点: 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教学难点: 鲁尔区辉煌与衰退的区位分析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展示学习目标,学生看书5分钟 视频展示鲁尔区,简单介绍:鲁尔区位于德国的西北部,5E8E,50N53N,介于莱茵河及其支流鲁尔河沿岸,面积占全国的,人口占全国人口,是世界上人口
10、最稠密的地区。19C中叶,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区之一,被誉为“德国工业的心脏”,持续辉煌了100多年。 学生看视频,地图展开讨论分析,分析鲁尔区辉煌的原因 一、辉煌的原因 学生代表上台讲解,其他学生补充 引导:通过对区位优势分析,它有利于哪些类型工业的发展?(煤炭、钢铁、水电、化工、机械等工业)从产品性质看属于哪一类型的工业?(重工业)以煤炭和钢铁为支柱性产业。 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的同时,鲁尔区经济却开始走向了衰退,看视频,衰退后的鲁尔区,展示材料,鲁尔区是以重工业为主,在发展中可能面临哪些问题呢?让学生分组讨论鲁尔区衰退的原因 二衰退的原因 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学生补充 产业结构
11、单一(以重工业为主)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炼钢的耗煤量降低,煤炭开采成本上升,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 世界性钢铁过剩(产钢、出口钢国家越来越多,钢替代品的广泛使用)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用地紧张,环境污染 鲁尔区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导致鲁尔区在经济衰退的挑战面前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 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学生讨论发言,师生归纳总结 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 依托科研机构和高校推进产业转型 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 大力开展环境保护 通过改善环境,完善交通,发展科研教育等一系列措施还有利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鲁尔区成为世界信息技术中心之一,不仅促进了鲁尔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同时
12、保护了环境,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通过区位因素分析鲁尔区辉煌和衰退的原因,为此,鲁尔区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措施,值得许多传统工业区借鉴 五案例研究 辽中南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反思2 教学展示活动反思 本学期自开学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我校组织了多次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我教研组全体成员积极参与,认真观摩并在课后进行了相关教研活动。针对教学展示活动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反思: 古语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本学期教学展示活动中,大批教师展示了他们的优质课堂,展现了他们出色的教学能力,其中有一些突出的共性是值得
13、肯定、借鉴和推广: 1.在教学中,都凸显了学科的特点。如政治教学,以新春佳节之游为线索,表现了衣食住行的价格随市场波动而变化的情况,凸显了政治学科的时效性及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特点;又如历史教学中,凸显了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贯彻了历史学科实事求是的态度及论丛史出的思想。 2.在教学中,都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新课程理念要求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变教师“一言堂”为师生共同探究。本学期的展示课都体现出新课程的理念,教师教学手段丰富,在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工具的基础上开展众多教学活动,如小组合作探究、角色扮演、模仿秀、话剧表演及视频观看等。这些丰富的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
14、及学生的主体地位。 3.在教学中,都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展示课中,教师所设计的活动都关注到学生的能力培养,包括动手能力、表演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在教学中,都注意价值观的培养。教育要培养的是人理性的思考和人性的光辉。在展示课中,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理性的判断能力,并在与学生的合作探究中,适时启发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通过本学期展示课的观摩及我教研组教学活动的研讨,我教研组认真审视和分析了一下目前的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一些值得商榷
15、的地方,现对教学活动中某些教学行为进行分析: 1.在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知识”目标 新课程改革反对那种不顾学生感受、体验和需要以及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的观念。但是,它并不排斥知识本身。相反,改革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老师们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学形式多样、方法灵活上,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体验与感悟,但是在完成知识目标的教学中常常蜻蜓点水,注重形式不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知识是基础,是载体,学生只有在掌握了基本的线索和具体的知识的同时,才能形成自主学习的初步能力,才能真正学会学习。因此,要真正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仅不能贬低知识的地位,反而应当进一步强化知识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
16、学生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通过师生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充实和丰富教科书所设计的基础知识的框架,使文字知识“活”起来,能否做到这一点直接关系到知识的质量和水平,进而关系到三维目标能否有效达成。 2.实现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不能走“形式”。 新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老师们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编演话剧、开展知识竞赛等都是老师们常用的教学形式。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之
17、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但在教学中,有些活动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只是一种点缀,似乎流于形式。比如:讨论几乎是老师们每节课都要采用的教学形式,但是有些问题根本就不具有讨论性。因此,课堂教 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需要出发,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追求表面的形式,会远离新课程的要求。 3.在基础知识教学中,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在新教学理念下,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对基础知识也采用不同的方法,个个击破,但是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有时会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使学生缺乏对知识的一个整体把握和清晰脉络的理解。因此,我们认为首先应把教材内容变成问题的“链
18、接”,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尝试探索、合作等)一个个地进行问题求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随时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生成更多、更深层的问题。 其次将教材内容结构化,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学生的认识结构是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因此在教某部分知识时,要注意“瞻前顾后”和“左顾右盼”。要实现教材结构化,既可以提出教材内容的“纲要信息”,也可以指导学生自己结合相关知识构建知识框架,使学生学习完成后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 总之,“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社会在发展变化,教师也应具有改革意识与创新精神,做有较强的研究能力的学者型、科研型教师,不断地研究和
19、反思教学,使教学设计更能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形式,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历史教研组 2023年3月18日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反思3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换,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教研观念和方式,更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精神风貌。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想迅速成长,须合理、有效地对我们教学进行反思,才能达到“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提高”的目的。 新课程改革 高中数学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颁布,为新一轮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作为教师的我们,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教育理论,深刻反思自己的教
20、学实践并上升到理性思考,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这中间重要的一点就是找到适应我们教学对象(学生)的教学方法,走出认识的误区。新课程改革只是一种指导思想,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避免用某种教法作为新课改的唯一方法。只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的方法,都应该是合理的。 一、改变教学观念 课改,首先更新教学观念,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懂得还不等于己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更牢固的知识,还必须思考。”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长期以来已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也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传承作用,思想上把学生看做消极的知识容器,单纯地填鸭式传授
21、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结果事倍功半。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经过猜疑、尝试、探索、失败,进而体会成功的喜悦,达到真正的学!所以,现在教师角色的定位需是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基于对学生的观察和谈话,“适时”地点拨思维受阻迷茫的学生,“适度”地根据不同心理特点及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思考问题,“适法”地针对不同类型知识选择引导的方法和技巧。 二、重视初高中知识衔接 初教高一时,深感高中教材跨度大,知识难度、广度、深度的要求大幅高,这种巨大的差异,使刚从初中升到高中的学生一下子无从适应,
22、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总感数学难学,信心不足。由于大部分学生不适应这样的变化,又没有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仍然按照初中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数学知识,不能适应高中的数学教学,于是在学习能力有差异的情况下而出现了成绩分化,学习情绪急降。作为教师应特别关注此时的衔接,要充分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了哪些内容?要求到什么程度?哪些内容在高中阶段还要继续学习等等,注意初高中数学学习方式的衔接,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适应性能力,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动机,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阅读、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善于思考、勇于钻研的意识。 三、改变教学方
23、式 教学过程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又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教学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一起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 课堂上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在一堂课中,教师要做到精讲,尽量少讲,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刚毕业那会,每次上课,看到学生一道题目往往要思考很
24、久才能得出答案,我就有点心急,每次都忍不住在他们即将做出答案的时候将方法告诉他们。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新方法的形成。学生的思维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库,学生往往会想出我意想不到的好方法来。 四、学生学习方法 就上面讲到的初高中数学存在巨大差异,高中无论是知识的深度、难度和广度,还是能力的要求,都有一次大飞跃。学生有会学的,有不会学的,会学习的学生因学习得法而成绩好,成绩好又可以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更加想学,成绩越拔尖,能力越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环。不会学习的学生开始学习不得法而成绩不好,如能及时总结教训,改变学法,变不会学习为会学习,经过一番努力能赶上去;如不思
25、改进,不作努力,成绩就会越来越差,当差距拉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不容易赶上去了,成绩一差会对学习丧失兴趣,不想学习,越不想学成绩越降,继而在思想上产生一种厌恶,害怕,对自我怀疑,对学习完全失去了信心,甚至拒绝学习。由此可见,会不会学习,也就是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是学生能否学好数学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当前高中生数学学习方法还处在比较被动的状态,存在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 1、学习懒散,不肯动脑; 2、不订计划,惯性运转; 3、忽视预习,坐等上课,寄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依赖性较强,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不会听课,如像个速记员,边听边记,笔记是记了一大本,但问题也有一大堆;有的则一字不记,只
26、顾听讲;有的学生只当听老师讲故事时来精神等等; 5、死记硬背,机械模仿,教师讲的听得懂,例题看得懂,就是书上的作业做不起; 6、不懂不问,一知半解; 7、不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而对那些偏、难、怪题感兴趣,好高骛远,影响基础学习; 8、不重总结,轻视复习。 对于学习居于中等及以下的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差,思维能力、运算能力较低,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实践和创新意识能力更无须谈说。上面所谈到的学生问题表现尤为突出,因此教师需多花时间了解学生具体情况、学习状态,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
27、合,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凭借着良好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五、小组合作学习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有个性地学习,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现“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新课标理念下的一项重要教学组织形式,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存在着误区:(1)小组合作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质的合作。教师为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2)合作人员搭配不合理,责任扩散和“搭车”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
28、次的学生进行优势互补、相互促进。(3)学生社交技能欠缺,之间缺乏沟通和深层次的交流,合作效率低下,结果是优等生的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差生成了陪衬。(4)教师课前对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认真设计,也有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只是按照预定的设计,把学生往教学框架里赶。(5)合作时间给予不足。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是教师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几分钟就叫“合作学习停止”。这时,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小组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下次开展合作活动
29、学生也懒得配合了。(6)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课堂秩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听不清究竟谁的思维不严密,谁的思维缺少条理性。教师对小组学习缺乏必要的计划、调控等组织技能,指导作用没有跟上,当学生和小组面临问题时,教师无法对一些问题进行辨别、分析并对学生们进行帮助。(7)评价体系没有跟上,三重三轻突出,小组合作名存实亡。小组代表或个别优等生的发言多数一听就知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代表个人意见。合作学习结果变为:重个体评价轻小组评价;重学习成果评价轻合作意识、合作方法、合作技能评价;重课堂随机评价轻定期评价等。 我们应明确,合作学习这只是有效学习方式中的一种,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
30、教学内容等合理的选择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要避免“课堂合作学习太多”。这样只能适应个别尖子生而忽略了大部分学生。教师需关注学情,安排适当的内容让学生来完成。建立合理完善的评价体系,挖掘合作点,恰如其分的引导,使学生会合作,合作内容应该少而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在的学习能力。 六加强自身学习,紧跟时代步伐: 俗话说得好,”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与时俱进,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另外新课改更要求教师要有团体,合作的精神。我们新教师应该多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取经,博采百家之长为己所用。 在数学教学中需要反思的地方很多,没有反思,专业能力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提高,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不断地更新观念、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的学识和身心修养,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勤分析,善反思,不断总结,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才能与时俱进,全面开展素质教育。 1、张奠宙 数学教育学导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丘成桐 数学与教育 高等教育出版社 3、崔允漷 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广州市第十二届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会学习材料汇编2023、8 4、张雅君 教师的教学反思课程教材教法2023、2 5、章水云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中学数学研究 2023、8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