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5篇(小班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案5篇(小班数学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案5篇(小班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课本75页内容,树林医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领悟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用纸条来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分析数量之间比多少的关系。 教学准备: 红色、绿色的纸条,小棒,圆片等。 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 见口算题卡 二、复习旧知。 昨天学习的数量关系:多的=少的+相差的,以及 少的=多的相差的。 三、自主练习 1第3题。 让学生先说信息,再借助纸条来列算式。集体订正,说一说自己
2、是怎样想的。 2第4题。 游戏:先看懂图意,明白小芳说的话(我卡片上的数比你的大65,它是多少?) 3第5题 练习时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动物种类的资料,从中获得数学信息,然后提出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解决。 4.第6题。 让学生先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再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2 教学分析: 教材首先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用“为什么他们说的数不同?”这一问题引起学生思考,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接着,教材指出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并通过看、量、画等学习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 教学目标: 1、
3、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的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初步学会量线段的长度。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发展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使其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学会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表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感悟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量一量我们的课桌面有多长。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质疑:为什么大家得到的结果不一样?有什么办
4、法可以使我们的测量结果相同呢?(用同一种测量工具)看来,只有在测量时使用同一种测量工具,才能得到相同的测量结果。你知道生活中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吗?(课件出示:尺子)对了,尺子就是生活中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 二、尝试感悟,探索新知。 1、认识尺子。 请你拿出自己的尺子,仔细观察,尺子有些什么? 师小结:尺子上都有长短不同的线(刻度线),都有一些不同的数字,0刻度,还有cm两个英文字母。其实cm就表示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做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板书课题:认识厘米。 2、认识1厘米。 (1)尺上指 1厘米有多长呢?谁
5、来猜一猜。(点击课件,出示“1厘米”) 生:从0到1。 师:对了,这就是1厘米。(课件出示)除了这一段,你还能找到哪段也是1厘米吗? 师:(小结)我们把每相邻两个数之间的距离叫做一大格,(板书:1大格)尺子上每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板书:1厘米)也可以写作1(板书:1)。 其实,每一小格的长度也可以用一种更小的长度单位来表示,这个我们以后来认识。 (2)用手比 请小朋友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指给同桌看。 你能不能像老师这样,用大拇指和食指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比划得正确吗?用尺子去检验一下。 轻轻地把尺子移开,手指不要动,观察比好的1厘米,你感觉怎么样?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把
6、它记在脑子里了吗? (3)生活中找 睁开你的眼睛,找一找我们生活中有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吗? 师:现在,老师用1厘米来说一句话:注意听清楚,这个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我们的食指宽度大约是1厘米。你也能用1厘米说一句话吗?学生说一句奖励一个贴画。(田字格的边长,橡皮的厚度,数学书的厚度,文具盒的厚度-) 3、认识几厘米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自己的尺子,你能找出从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吗?3厘米呢?4厘米? 学生在尺子上找出2厘米、3厘米、4厘米的长度,教师巡视指导。归纳出:从0刻度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板书) 4、学习用厘米量。 (1) 先让学生尝试自己量一量一根小棒有多长。让学生说出答案。 师:究竟
7、谁量得对呢?请同学们来看看老师量的。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量时,先把小棒放平,使尺的0刻度对准小棒的左端,再看小棒的右端对着尺上的刻度几,这根小棒就是几厘米。现在这根小棒的右端对着5,那么它就是5厘米长。” (3)学生再用正确的方法测量一次。 (4)判断。 课件同步,出示几种不同的测量方法,包括正确的和错误的测量方法,让学生判断那种测量方法对。 (5)小结:量一个物体时,要把尺子“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板书) 三、练习 四、总结师: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五、板书 认识厘米 从0刻度到1刻度的长度是1厘米。 从0刻
8、度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量一个物体时,要把尺子“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小学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9、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 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 ) 一枚1元硬币厚约3( )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 课桌长约10( ) 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 )? 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 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5.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
10、示。千米又叫公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二、交流共享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出示照片) 我们学校的跑道从( )( )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 明确: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1000米) 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 提问:1千米里面有几个100米吗?(10个) 追问:走100米你花了多长时间?如果让你走1000米要多长时间?走1000米的感受和100米的一样吗? 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发言。 (2)完成教材第2
11、1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3)提问:课前我们做过调查,我们学校的环形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几圈是1千米? 学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 回答预测 一圈200米,5圈是1千米。 一圈250米,4圈是1千米。 一圈400米,2圈半是1千米。 说一说:你感觉1千米长吗?自由交流。 2.强化概念。 引导思考:我们刚才感受到的1千米是个环形的,如果我们把1千米的跑道拉直,会有多长?想一想,从学校门口往南走到哪儿是1千米?向北?向东?向西呢?你可以选择一个熟悉的地方想象,现在脑海里想象从学校门口走到哪儿大约是100米,要走10个100米,该从学校门口走到哪儿?
12、谈话: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从学校门口到哪儿是1千米,你能说一说从自己家到学校有1千米远吗?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图片并提问:小轿车、步行、动车、自行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学生练习并说说理由。 追问:老师家离学校约有5千米的路程,如果你是老师,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上班?请简述理由。 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3.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4题。 引导学生看图,并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第(1)题组织学生直接计算,第(2)题先让学生讨论,再组织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
13、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小学数学教案4 教学内容: 人教版第九册第102页练习二十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axb=c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并能正确解简易方程。 2、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3、培养分析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解方程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axb=c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解简易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温顾。 1、根据下面的情景列方程并求方程的解,结合情景说说怎样解方程,每一步算出什么。 853x=70 2、把下列解方程和检验过程补充完整。 5x3.7=8.5 解:5x=8.5() ()=12.2 x=()(
14、) x=2.44 检验:把x=2.55代入原方程, 左边=5()3.7=() 右边=() 左边右边 所以x=2.55是原方程的解。 8x414=0 解:8x()=0 ()=56 ()=568 x=() 检验:把x=()代入原方程, 左边=()()414=() 右边=0 左边右边 所以x=()是原方程的解。 3、解下列方程: 6x=42 6x35=77 6x57=77 比较:这几道方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解题后有什么体会? (这几道题方程的解都是一样的,后几道方程都是由第一道方程演变过来的,每一道方程都比前一道要复杂,解题步骤也相应地增多。体会:再复杂的方程只要解题方法正确,都能化成一般简单的形式
15、。) 二、巩固练习。 1、可以把5x看作减数的是方程()。 A5x6=20B.305x=75C.305x=5D.5x3=20 2、2x在下列方程中可以看作什么部分数? 2x2.5=32.5()2x30=60()2x35=45() 2x7=42()3022x=12()2x12=35() 3、不解方程,你能判断下列方程的解是否正确吗?说说你的方法。 7x15=120的解是x=15。() 5x36=22的解是x=9。() 6x5=12的解是x=15。() 1253x=30的解是x=10。() 4、解下列方程。(也可以选择第2题的方程其中3题) 4x7.2=10 0.4(x5)=16 1.2x0.16
16、0.2=3.2 5、列出方程并求方程的解。 8与5的积减去一个数的4倍,差是20,这个数是多少? 以上各题4人小组独立完成后,先交流订正,再集体订正。 第4、5题,要求做错的题目,订正在练习纸的右栏。 三、错题分析。 1、出示学生作业中的错题,学生分析指出错误,并说说理由。(需批改作业时收集) 2、出示常见的错题。 观察下列各题的解方程是否正确,不正确的指出错处。 7x3.5=17.5 解:x3.5=17.57 x3.5=2.5 x=2.53.5 x=6 7x3.5=17.5 解:x=17.53.5 x=21 7x3.5=17.5 解:x=17.53.5 7x=21 x=217 x=3 2x4
17、3=48 解:2x=43 2x=12 2x=4812 2x=36 x=362 x=18 四、拓展练习。 1、根据方程246x=80创作情景(编题)或把下列情景补充完整。(视学生情况而定) 情景:学校食堂买来6袋大米,每袋()千克,用去了一些,还剩()千克,()多少千克大米? 2、解下列方程(可以只选择其中两道方程,快的同学可以全部做完) 6x57=707 23x57=707 (32x)2=30 3、如果2x416,那么4x8() 4、x等于什么数时,3x9的值等于12? x等于什么数时,3x9的值大于12? 五、复习小结。 小学数学教案5 活动目标:使学生在购物中熟练运用小数加减法,进一步体验
18、所学知识与生活的关系。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星期天三(2)班学生去爬山,途中有4位学生每人买了一瓶汽水(还有其他同学也买了汽水),店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每3个空瓶可换一瓶汽水?。这4位学生最多可喝多少瓶汽水? 二、主动探究,小组交流 请你们想尽一切办法使他们尽可能多地喝到汽水,可以独立研究、也可以小组讨论、也可以和听课老师一起研究完成。(下面开始研究) 汇报:(请一生)你是愿意上来写呢?还是把你的想法说出来?但有一个原则要让其他同学和听课老师明白你的思路。 第一次换:4个空瓶3=1瓶汽水1个空瓶 是5瓶吗?你们同意吗?还有没有更多的?当第一次换后,喝光以
19、后还有几个空瓶?(2个)这2个空瓶有没有办法再换? 第二次换:(2个空瓶+借来1个空瓶)3=1瓶汽水 然后再还给别人1个空瓶。 4+1+1=6(瓶) 2.如果途中有10位学生每人买了一瓶汽水,?每3个空瓶可换一瓶汽水?。这10位学生最多可喝多少瓶汽水? 第一次换:10个空瓶33瓶汽水1个空瓶 第二次换:4个空瓶3=1瓶汽水1个空瓶 第三次换:(2个空瓶+借来的1个空瓶)3=1(瓶汽水) 10+3+1+1=15(瓶)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这个规律是否正确,我们来验证一下。 今天来了多少位同学?(30位) 3.如果30位同学每人买一瓶,每3个空瓶可换一瓶汽水,最
20、多可以喝几瓶? 4.如果5位同学每人买一瓶,每3个空瓶可换一瓶汽水,最多可以喝几瓶?7位同学每人买1瓶,每3个空瓶可换一瓶汽水,最多可以喝几瓶? 四、小结 活动后记: 本活动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非常感兴趣,积极参与整个活动过程,活动效果较好。 节约能源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了解家庭用水和用电的情况,掌握水费和电费的计算方法。 2、通过查找资料、计算和数据的比较,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课外了解和课堂教学,渗透节约能源的思想,重点是节约水能源和电能源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感知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学准备 家庭用水、用电调
21、查表,多媒体课件,计算器等。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水、电、阳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们都是能源,你还知道哪些能源?(天然气、风能、核能、水、电) 2、在刚才列举的能源中,与我们的生活最密切的有哪些?(水和电) 3、简要说说水和电的作用。 (二)小组合作交流,制作统计图表 1、课前,每个同学都已经调查了自己家里的用水用电情况,现在请把你所完成的家庭用水用电调查表展示出来,大家互相交流调查结果,并说说你是怎样调查的。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调查表加以展示并评价。 3、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将本组同学每家一年的用水量、用电量和水费电费进行统计整理。(一组用
22、电脑演示,其他在下面完成) 三、根据统计图进行相关的计算,说感受 1、为了看得更直观,我们来看看有关水的统计图。 说明:蓝色的数据是一年的用水量,红色的是一年的水费。 问:你从这张统计图上了解到哪些信息?(学生自由说) 2、那么你们能计算出这几个同学家年平均用水量吗?(学生用计算器算) 我们以它为平均值,算算全校1000户家庭一年用多少水? 那么全市有多少家庭你知道吗?一年要用多少水? 板书:水:户平均年用水量 全校平均年用水量 全市平均年用水量 3、我市的用水量这么大,而目前水能源的现状你了解吗? 媒体展示:宁波市各主要水库图片和它们的年蓄水量统计图,与刚才所计算的年平均用水量进行对比,并计
23、算目前我市的缺水量。这还仅仅是我们宁波市,如果是浙江省乃至全中国,又会怎么样呢?(媒体展示缺水地区严重的水危机等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4、提问:看了这些图片和数据后,你们有什么感想? (从相关的图片与数字中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我们现在用水量非常之大,简直是入不敷出,水资源严重短缺,形势非常严峻!强调:如果我们再不节约用水,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自己的眼泪,这决不是危言耸听。用水的情况是这样,用电的情况又将是怎样的呢?其实我们现在的用电量也是很大的,请各小组同学课外去算一算。生成课题:我们要节约能源) 四、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节约能源(水电)的方法 1、师:目前,水能源、电能源已严重短缺,可是在
24、我们的生活中,却依然有许多浪费水能源和电能源的现象。现在请你们把课前搜集到的生活中浪费水电的现象,向大家进行披露。(投影仪展示相关的图片、文字。) 2、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现象,你们有什么想法?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通过计算,认识节约能源的重要性:我们应该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 师:你们了解这一滴水的重要性吗?让我们一起来看: 出示一滴水的资料,请算出一天、一个月、一年可以节约多少水? 节约的这些水有什么作用呢? (对家庭来说就是节约了钱,算算共节约了多少钱;对国家来说节约的水可供x人生活x天。) 4、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节约能源?你们有什么节约用水用电的金
25、点子吗?(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反馈。) 5、对于电来说,要求我们合理地使用电,不要做不必要的浪费。 五、课堂总结,写倡议书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水能源和电能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感受到了节约水电的紧迫性。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节约水电从我做起吧。 2、写倡议书。 小组合作,写一份倡议书,向全校同学发出?节约能源?的倡议。 活动后记: 本活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对活动内容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活动效果好。 与众不同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解题灵活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精神。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
26、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观念。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切成长方体的萝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趣味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嘛!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简单的一件事、一个事物都可以联想到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 比如:教师伸出右手的食指,让学生观察。 提问:?看到它,你想到什么?? 学生自由说,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听了刚才同学的回答,你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每个人的想法都与别人不一样。 师:?你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多
27、让学生发表意见,最后统一取名为?与众不同?。(板书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众不同。? 二、渗透学法,开发联想: 教师出示: 、这五个数,哪一个数与众不同? 师:?谁与众不同?哪些地方与众不同?并说说你是从什么角度来分析的?请各组的同学想想后,再讨论。看看哪组同学想得最多?? 学生讨论。小组派代表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选择地板书。 根据板书引导学生说出解答这道题时所用的学习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师:?这种学习方法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的应用可广呢!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解决一些问题。? 三、应用 出示多媒体课件:有两盘一样重的苹果,元旦那天,哥哥和妹妹每人吃一盘,哥哥吃了-,妹妹吃了-千克。哥哥说:?我剩下的苹果比你多。?妹妹说:?我剩下的苹果比你多。?两人争论不休,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帮帮他们呢? 师:请各小组的同学先讨论解决的办法,然后动手做。 学生讨论后,指名汇报结果,教师有选择地板演。 师:我们刚才用这种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其实,它还可以用来解决立体图形的分割问题。 出示:把一个长方体切成两块,表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厘米? 引导学生借助实物操作,想出不同做法。 四、小结: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师组织谈感受。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