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快哉亭记 教案12篇(黄州快哉亭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州快哉亭记 教案12篇(黄州快哉亭记教学设计).docx(3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黄州快哉亭记 教案12篇(黄州快哉亭记教学设计)黄州快哉亭记 教案1 黄州快哉亭记文言文 作者:苏辙 宋苏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波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
2、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甕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挹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
3、为快也哉! 选自四部丛刊本栾城集 长江从西陵峡流出,开始进入平旷的原野,于是江流奔放浩大。在南面汇合了沅水与湘水,在北面汇合了汉水与沔水,水势越益盛大。江水流到赤壁之下,浸润灌注着大片土地,犹如汪洋无极。清河张梦得君贬官后居住在齐安,就着他住宅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览观江水浩瀚的胜景。我的长兄子瞻为亭子起名为“快哉亭”。 临亭四望,可看到南北上百里,东西三十里。江面波涛起伏,时而风起云涌,时而风散云消。白天则有船只在眼前出没,夜间则有鱼龙在身下悲鸣。景色瞬息万变,动人心魄,惊人眼目,令人不能长久的观赏。如今却可以在亭中凭几而坐,尽情赏玩,一抬眼便可看个够了。向西遥望武昌一带的群山,山陵起
4、伏蜿蜒,草木成行成列,当雾霭消散,太阳升起的时候,远处渔人、樵夫的房舍,都可以一一指点。这就是将亭子命名为“快哉”的缘故吧。至于那长长的沙洲沿岸,旧时城郭的废墟,曹操、孙权曾经窥视谋夺,周瑜、陆逊曾经率兵驰骋。缅怀轰轰烈烈的往事,远眺宛然在目的遗迹,也足以使世俗之人称快。 从前,楚襄王让宋玉、景差跟随着同游兰台宫,有一阵清风飒飒吹来。楚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道:“痛快啊,这阵风!这是我和百姓共同享受的吧。”宋玉说:“这只是大王的雄风,百姓怎么能和您共同享受它啊!”宋玉的话大概有着讽谏的意味。风并没有雌雄的区别,而人却有遇时、不遇时的不同。楚王之所以感到快乐,百姓之所以感到忧愁,这是人本身处境的不
5、同,与风有什么关系呢?世人生活在世间,假如他心中不坦然自乐,那末到哪里不都会感到痛苦和不满吗?假如他达观坦荡,不因外物的影响而伤害自己的.性情,那末到哪里不都会感到快乐吗?如今,张梦得君不把贬官当作忧患,利用办理公务的余暇,在山水之间纵情游玩,这表明他的心胸应该有超过常人的地方。即令用蓬草编门,用破甕作窗,他生活其中也不会有什么不快乐的,更何况在长江的清流中洗濯,览观西山的白云,让耳目尽情感受美好的景色,以求得舒心快意呢!如果不是这样,峰峦连绵,沟壑幽绝,森林成片,古木参天,清风回旋其间,明月当空朗照,这些都是使失意的人们悲伤憔悴而感到不能忍受的景色,哪里看得出它们是令人畅快的呢? 黄州快哉亭
6、记 教案2 苏辙的散文黄州快哉亭记,因其高超的艺术技巧,历来被人推崇备至,公认是一篇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紧密结合并融为一体的好文章。 中国如数家珍的文化中,贬官文化可谓是及其夺目。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说:“中国文化中及其夺目的一部分可称之为贬官文化。”仕途衰,文章才会兴。苏轼的石钟山记,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还有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由于被贬谪居,心中难免会有所不平和愤懑,所以他们的文章都含有一股独特的力量和一种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冲突,而这就是贬官文化。 通过一篇篇贬官文章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壮志难酬报国无门,同时我们也会对他们的悲惨遭遇而感到同情,但更让我们感慨万分的是幕后当朝统治者的
7、昏庸无能碌碌无为。也就是说穷奢极欲的统治集团是成就贬官文化的根本原因。这在读过的黄州快哉亭记后感触更深了。苏辙“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的背后暗含了多少辛酸和悲哀?苏轼“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弟弟苏辙因上书求情而也谪居筠州。苏辙对统治者是该多么绝望啊!在楚襄王快哉之事中我们就可以读出。仕途忽跌谷底,这也是他们写文章的灵感来源。 中国独特的封建统治时期孕育了丰富的贬官文化,它无论是在空间上还是在时间上都带给我们巨大是影响。 贬官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不可小觑。对于统治者来说,贬官文章积累一定程度就会造成百姓对统治者能力的怀疑和不满,而减少这类文章出现的办法就是文字狱。上文提到的乌台诗案就是一
8、个典型的代表,大量无辜受害者被牵连被迫害,一时人心惶惶,莫不敢言,社会风气渐渐变化,文人墨客只能“一把辛酸泪,满纸荒唐言了”。另一方面,这种风气下的人们都难以克制心中的不满,却又害怕文字狱,通常所写文章及其含蓄,所言之语非常委婉,这对于当时文学上的写作风格也影响甚大。不难发现,宋神宗年代大家之作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其手法运用之精巧令人赞不绝口。 贬官文化对历史的影响实为重大。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不少贬官之作对于当时政治制度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也许这种见解在当时看来是不切实际的,却给后代统治者提供了良好的意见。孔子多次被免去官职,无奈之下只能周游列国四处讲学,而他所提
9、出的儒家思想却被后世统治者所采纳,沿用至今。可见,贬官之作的影响之大。 当然,在我们这个纷繁扰攘,浮躁不堪的现代社会中,贬官文化似乎已经渐渐消失,不会再有忧国忧民的官员写出的永垂青史的着作,不会再有因自己未被重用而愤懑不平的佳作,不会再有自己满腹才华的治国大道的论述,即使有,也是极少的。与封建社会相反,现代社会拥有一股傲然正气的人是每一个百姓,贬官文化已不知不觉中融合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似乎变成了“被贬之人”。对于食品安全,我们有苦要说,对于腐 败官员,我们有苦要说,对于制度改革,我们有苦要说。面对我们的“壮志未酬,报国无门”,又有谁来拯救或同情呢?谁也不知道。 苏辙评价黄州快哉亭记为“一点浩
10、然气,千里快哉风”,苏辙一字立骨,又添彩于仕途衰,文章兴的贬官文化。 黄州快哉亭记 教案3 黄州快哉亭记 教案 黄州快哉亭记 教案 ? 课? 题:黄州快哉亭记 时? 间: 3月15日 课? 时:1 1、 知识目标: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较大致翻译课文。 2、 能力目标:学会阅读和欣赏情、景、理浑然一体的亭台记文。 3、 情感目标:体会文中所寄寓的那种旷达胸襟,无往而不快的人生态度。 朗读点拨、引导赏析 一、导入并初步感知 1 导入:以人生遇到挫折将如何面对,引出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导出课题。 2作者: 简单了解作者。苏辙,字子由,晚年因为隐居于颖水之滨,故自号颖滨
11、遗老,读书学禅以终,谥号文定。其文平稳朴实,亦如其人,作品集名为栾城集,人生观深受其父兄影响,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合称三苏,皆为唐宋散文八大家。苏辙被贬官的原因是他用自己的官爵为遭贬官的苏轼赎罪,因而遭到了贬官。 3. 题解:快哉亭位于贬谪之地黄州,快哉亭为张怀民所建,苏轼所命名,苏辙作记,三人均遭贬官的命运,但面对挫折却有着极其相似的处世态度。 4读课文(范读或录音),正音并注意句读。 二、疏通文意,理清思路 1. 结合课后练习三、四掌握重点字词句,以学习小组合作形式尝试翻译,教师指导点拨。 2. 理清每段大意。 第一段:略述水势及命名者。 第二段:描写亭之所见及说明命名的原由,为后文议论
12、过渡。 第三段:引用历史,表明遇与不遇不在外物,而在于自得与否。 第四段:以张君为例,肯定其自得、“无所不快”的人生态度。 三、朗读全文,找出全文文眼。 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亦足以称快世俗/快哉,此风/ 将何适而非快?/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乌睹其为快也哉!(文眼“快”)。 四、品读赏析,从哪些语句中读出了“快哉”的感觉呢?读出来并和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教师点拨、归纳: (一)景之“快” 1、 首段连写三层水势之变,能现水势之波澜壮阔。 2、 第二段昔今对比,赏景与思古交错,极写快哉亭四周所见面积之见、上下之见、日夜之见,其景瞬息万变,令人惊心动魄;再从不同角
13、度赏玩美景,所见之景磅礴雄伟。 (二)人之“快” 1、“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三国英雄战场杀敌之意气风发、丰功伟绩撼动人心,令人拍手称快。 2、君(张怀民)不以谪为患,自放山水之间,无往而不快。 (三)情理之“快” “士生于世,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只要心中坦然自得,不被名利伤害本性,不受外物羁绊,心中就能永远保持畅快、宁静。 小结: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辙就是一个随缘自适、胸怀旷达的智者,因此境由心生,笔下才有如此气势雄伟的美景,使情景理浑然一体,全文酣畅淋漓、境界高旷。 五、感悟艺术特色 1、 写景自由奔放,寓情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 2、 先叙
14、后议,借说理以抒怀。 3、 全文紧扣一个“快”字,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熔为一炉。 六、板书 ? 教案 TITLE=黄州快哉亭记?(一)景之“快” 快哉 (二)人之“快” (三)情理之“快” ? 第 二 教 时 课? 题:游褒禅山记 时? 间:3月16日 课? 时:1 重? 点:研习三、四节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默写生字词; 2请生背诵12段 二重点研读第三段 1请生翻译本段 2掌握下列文言知识: 字词 于时在这里是文意上的承前启后,可译作对于这件事 句式 古之人观于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倒装句,介宾短语后置 此余之所得也判断句 3讨论: 在这一段里,作者一开始就指出古人浏览
15、观赏,往往有得,其有得的原因是什么呢?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作者引出古人观赏有得的目的是什么呢? 借托古人引出自己的观点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象古人那样探究思考的广泛而深入呢?作者 从哪些方面来发挥的? 讨论归纳: 从五方面阐述: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嘏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突出志的重要性;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吃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说明力 的重要性;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 能至也说明物的重要性;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在己为有悔物、力都足以至 而未至,肢有悔;只有尽吾志也,可以无悔也强调尽 吾志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议论,说明
16、要求思之深而无不在,要有志、力 、物;但一切事物都可能存在其不足之处,当力和物难求时,只有 尽吾志,才能做到无悔、无可讥 4第四段,作者从仆碑发生联想,指出对待传闻应该采取深思 慎取的态度 三总结全文 1请生根据课文内容概括本文主题思想 作者记叙游览褒禅山,抒发秘书的感想: 无论治学处事,都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才能无讥无悔,也应该 有深思慎取的态度从今天来看,对我们仍有借鉴意义 四讨论完成书后练习二,掌握其的用法及特点 关于其的几种用法: 其的用法主要有两种:作代词和语气助词具体用法如下: 1用作代词: (1) 代第三人称: 可译作 他的 他 他们 它 例: 安求其能千也?马说 (2) 作物主
17、代词, 表领属关系,可译作 他(它)的 他(它)们 的 例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3) 又作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作这这些;远指,可 译作那那些例: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4) 用在数词之前,表示其中的意思例:蜀之鄙有二僧 ,其一贫,其一富 2用作副词 (1) 表示推测、估计,可译作大概或许例:圣人之 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2) 表示诘问,可译为难道怎么 (3) 表示祈使,可译作一定例: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 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4) 表示未来,可译作将将要例:以残年余力,曾 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3用作助词,表示加强语气 教案 TITLE=黄州快哉
18、亭记?五板书设计 志 教案 TITLE=黄州快哉亭记? 非常之观,险远,罕至 力 (做人) 物 议论 仆碑,谬其传,莫能名:学者,深思,慎取 (做学问) ? 六课后作业 1、背诵第三节 2、完成阅读与探讨 3、完成学习与评价各题黄州快哉亭记 教案4 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散文,不仅语言奔放,气势如虹,显示了一代才华横溢的名家的风采,其中蕴藏的深刻哲理更是令人回味细思。 文章叙说了朋友张君梦得被贬齐安(即黄州)后建快哉亭以赏长江美景之事。“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看到这样的美景,岂不快哉
19、!不仅如此,在赤壁之地(作者认为黄州的赤壁为赤壁之战的古战场),看断瓦残垣,古城废墟,缅怀三国英雄的伟绩,发思古之幽情,也是一种难得之乐。 张梦得虽然遭贬,并不终日痛苦悲伤,而是闲暇时坐亭观景,游山玩水,别有悠然、自得之乐。观长江之清流洗涤心灵,望白云之清逸修养情操,振清风之爽快心旷神怡,照明月之皎洁清虚自如,尽情享受着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同样的景色,许多羁官谪士,观长江忧愁,望白云迷茫,振清风萧瑟,照明月清寒,终日里烦恼憔悴,岂不哀哉! 为什么这样呢,作者认为,张君心中有自得之乐,不以物伤性。我想:生活中应该有自得之乐。现在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许多人的精神家园却空虚了,原因有很多,有一
20、点不能忽视:缺乏自得之乐。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都不一样,有的人认为要过米开朗琪罗式的悲苦生活才算有意义,有的人向往的生活清闲安逸,然而无论哪样的生活,都需要一些自得之乐。寻找自得之乐,有时候并不完全在于做什么,而是在于怎么做。譬如同样是读古文,有的人浮光掠影,不求甚解,()读来便味同嚼蜡;然而聪明人全神贯注地去读,认真地思考、品味、理解,积极主动地解决其中不懂的问题,细心总结,收获文字、语法、哲理、文化知识等各种东西,转化成自己的一种素养和能力,并且随时能够运用,他便读来很有自得之乐。 我们再来讨论下困难和痛苦中有无自得之乐,我想答案是肯定的。生活中各种挫折必不可免,首先要摆正心态。着名科学家陈
21、省身先生说:“不要怕困难,不要怕挫折,不要怕别人做了你没什么可做的了。”这样,我们去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去寻找战胜挫折的方法,这个过程其实就有自得之乐。 自得之乐虽然需要,但是有些狭隘。真正的乐在于让他人乐,让大家乐,让人民群众乐,才是最大的乐趣。范仲淹说:“后天下之乐而乐。”于右任先生说:“计利当计天下利,祈福应祈万民福。”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黄州快哉亭记 教案5 江,长江。出,流出。西陵,西陵峡,又名夷陵峡,长江三峡之一,在湖北宜昌西北。 才 奔放,水势疾迅。肆大,水流阔大。肆,极,甚。 沅,沅水(也称沅江)。湘,湘江。两水都在长江南岸,流入洞庭湖,注入长江。汉沔,就是汉水。汉水源出陕西宁羌,
22、初名漾水,东流经沔县南,称沔水,又东经褒城,纳褒水,始称汉水。汉水在长江北岸。 更加盛大。张,大。 赤鼻矶,在现在湖北黄冈城外,苏辙误以为周瑜破曹操处。 浸,灌,意思都是“注”。此处指水势浩大。 清河,县名,现在河北清河。张君梦得,张梦得,字怀民,苏轼友人。齐安,宋代黄冈为黄州齐按郡,因称。谪,贬官。居,居住。 就着,依着。 胜景,美景。 在亭上能够看到的(范围)。所见,所看到的景象。 三十里。古代行军每天走三十里宿营,叫做“一舍”。 风云变化。意思是风云有时出现,有时消失。开,开启。阖,闭合。 顷刻之间,一瞬间,指时间短。 犹言“惊心动魄”。这是指景色变化万端,能使见者心惊,并不是说景色可怕
23、。这里动和骇是使动用法。解释为:使惊动,使惊骇 这是说,以前没有亭子,无休息之地,不能长久地欣赏。 现在却可以在亭中的几旁席上赏玩这些景色。几,小桌,茶几。 抬起眼来就可以看个够。 草木成行成列,形容草木繁荣。 一一指点。 江中长条形的沙洲或江岸。 旧日城郭的遗址。故城,指隋朝以前的黄州城(唐朝把县城迁移了)。墟,旧有的建筑物已被毁平而尚留有遗迹的空地。 曹操(字孟德)、孙权(字仲谋)所傲视的地方。睥睨,斜视的样子,引申为傲视。赤壁之战时,曹操、孙权都有气吞对方的气概。 周瑜、陆逊均为三国时东吴的重要将领。周瑜、陆逊活跃的地方。周瑜曾破曹操于赤壁,陆逊曾袭关羽于荆州,败刘备于夷陵,破魏将曹休于
24、皖城。骋骛,犹言“驰马”,形容他们驰骋疆场。 使世俗之人称快。称快为使动用法,使称快。 宋玉有风赋,讽楚襄王之骄奢。楚襄王,即楚顷襄王,名横,楚怀王之子。宋玉、景差都是楚襄王之侍臣。兰台宫,遗址在现在湖北钟祥东。从,使从。 特殊句式,主谓倒装,应为“此风快哉”,解释为这风多么让人感到畅快啊! 迎接 大概有讽谏的意味在里头。讽,讽喻。宋玉作风赋,讽楚襄王之骄奢。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人有遇时和不遇时的不同时候。遇,指机遇好,被重用。 参与,引申为有何关系。 使,假使。中,内心,心中。自得,自己感到舒适、自在。 忧愁,怨恨。 因外物(指环境)而伤害天性(本性)。 往,去。 忧愁。 窃,偷得,这里
25、即“利用”之意。会计,指征收钱谷、管理财务行政等事务。余功,公事之余。 自适,放情。放,纵。 蓬户,用蓬草编门。瓮牖,用破瓮做窗。蓬、瓮,名词作动词。 洗涤。 拱手行礼。这里的意思是面对(西山白云)。 自求安适。适,闲适。 此,指“连山绝壑,长林古木”等快哉亭上所见景物。骚人思士,指心中有忧思的人。胜,承受,禁(jn)得起。 哪里看得出这是畅快的呢!乌哉,哪里呢。乌,哪里。 苏辙先世为赵郡栾城(今河北赵县)人 夏历每月初一。 每月月圆时,即十五。 夏历每月最后一天。 黄州快哉亭记 教案6 长江出了西陵峡,才进入平地,水势奔腾浩荡。南边与沅水、湘水合流,北边与汉水汇聚,水势显得更加壮阔。流到赤壁
26、之下,波浪滚滚,就像是无际的海洋。清河张梦得,贬官后居住在齐安,他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长江的胜景。我的哥哥子瞻给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亭”。 在亭子里能看到长江南北上百里、东西三十里。波涛汹涌,风云时而出现,时而消失。在白天,船只在亭前往来如梭;在夜间,水中生物在亭下的江水中悲声长啸。景物变化万端,惊心动魄,不能长久地欣赏。现在我能在小桌旁边的座位上欣赏这些景色,抬起眼来就足够看了。向西眺望武昌的群山,(只见)山脉蜿蜒起伏,草木成行成列,烟消云散,阳光普照,捕鱼、打柴的村民的房舍,都可以一一数清。这就是把亭子称为“快哉”的原因。至于长江岸边古城的废墟,是曹操、孙权傲视群雄的地方
27、,是周瑜、陆逊驰骋战场的地方,那些流传下来的风范和事迹,也足够让世俗之人称快。 从前,楚襄王让宋玉、景差跟随着游兰台宫。一阵风吹来,飒飒作响,楚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这风多么使人快乐啊!这是我和百姓所共有的吧。”宋玉说:“这只是大王的雄风,百姓怎么能和你共同享受它呢?”宋玉的话在这儿大概有讽喻的意味吧。风并没有雄雌的区别,而人有生得逢时,生不逢时的不同。楚王感到快乐的原因,而百姓感到忧愁的原因,正是由于人们的境遇不同,跟风又有什么关系呢?读书人生活在世上,假使心中不坦然,那么,到哪里没有忧愁?假使胸怀坦荡,不因为外物而伤害天性(本性),那么,在什么地方会不感到快乐呢?(读书人生活在世上,如
28、果他的内心不能自得其乐,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会不忧愁呢?如果他心情开朗,不因为环境的影响而伤害自己的情绪,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会不整天愉快呢?) 现在,张梦得不因为被贬官而感到忧愁,利用征收钱谷的公事之余,在大自然中释放自己的身心,这是他心中应该有超过常人的地方。即使是用蓬草编门,以破瓦罐做窗,都没有觉得不快乐,更何况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涤,面对着西山的白云,尽享耳目的美景来自求安适呢?如果不是这样,连绵的峰峦,深陡的沟壑,辽阔的森林,参天的古木,清风拂摇,明月高照,这些都会成为诗人游子感到悲伤憔悴而不能忍受的原因,哪里看得出这是畅快的呢! 元丰六年十一月初一,赵郡苏辙记。 黄州快哉亭记 教案7
29、作者: 苏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
30、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粗体文字下面有“词语辨音” (本文现已被编入高中语文
31、教材) 注音 沅(yun)沔(min)子瞻(zhn)东西一舍(sh)风开云阖(h)舟楫(j)变化倏(sh)忽草木行(hng)列皆可指数(sh)睥(p)睨(n)骋(chng)骛(w)飒(s)然而风何与(y)焉会(kui)计蓬户瓮(wng)牖(yu)濯(zhu)长江之清流,揖(y)西山之白云 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shng)者 江,长江。出,流出。西陵,西陵峡,又名夷陵峡,长江三峡之一,在湖北宜昌西北。 才 奔放,水势疾迅。肆大,水流阔大。肆,极,甚。 沅,沅水(也称沅江)。湘,湘江。两水都在长江南岸,流入洞庭湖,注入长江。汉沔,就是汉水。汉水源出陕西宁羌,初名漾水,东流经沔县南,称沔水,又东经
32、褒城,纳褒水,始称汉水。汉水在长江北岸。 更加盛大。张,大。 赤鼻矶,在现在湖北黄冈城外,苏辙误以为周瑜破曹操处。 浸,灌,意思都是“注”。此处指水势浩大。 清河,县名,现在河北清河。张君梦得,张梦得,字怀民,苏轼友人。齐安,宋代黄冈为黄州齐按郡,因称。谪,贬官。居,居住。 就着,依着。 胜景,美景。 在亭上能够看到的(范围)。所见,所看到的景象。 三十里。古代行军每天走三十里宿营,叫做“一舍”。 风云变化。意思是风云有时出现,有时消失。开,开启。阖,闭合。 顷刻之间,一瞬间,指时间短。 犹言“惊心动魄”。这是指景色变化万端,能使见者心惊,并不是说景色可怕。这里动和骇是使动用法。解释为:使惊动
33、,使惊骇 这是说,以前没有亭子,无休息之地,不能长久地欣赏。 现在却可以在亭中的几旁席上赏玩这些景色。几,小桌,茶几。 抬起眼来就可以看个够。 草木成行成列,形容草木繁荣。 一一指点。 江中长条形的沙洲或江岸。 旧日城郭的遗址。故城,指隋朝以前的黄州城(唐朝把县城迁移了)。墟,旧有的建筑物已被毁平而尚留有遗迹的空地。 曹操(字孟德)、孙权(字仲谋)所傲视的地方。睥睨,斜视的样子,引申为傲视。赤壁之战时,曹操、孙权都有气吞对方的气概。 周瑜、陆逊均为三国时东吴的重要将领。周瑜、陆逊活跃的地方。周瑜曾破曹操于赤壁,陆逊曾袭关羽于荆州,败刘备于夷陵,破魏将曹休于皖城。骋骛,犹言“驰马”,形容他们驰骋
34、疆场。 使世俗之人称快。称快为使动用法,使称快。 宋玉有风赋,讽楚襄王之骄奢。楚襄王,即楚顷襄王,名横,楚怀王之子。宋玉、景差都是楚襄王之侍臣。兰台宫,遗址在现在湖北钟祥东。从,使从。 特殊句式,主谓倒装,应为“此风快哉”,解释为这风多么让人感到畅快啊! 迎接 大概有讽谏的意味在里头。讽,讽喻。宋玉作风赋,讽楚襄王之骄奢。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人有遇时和不遇时的不同时候。遇,指机遇好,被重用。 参与,引申为有何关系。 使,假使。中,内心,心中。自得,自己感到舒适、自在。 忧愁,怨恨。 因外物(指环境)而伤害天性(本性)。 往,去。 忧愁。 窃,偷得,这里即“利用”之意。会计,指征收钱谷、管理
35、财务行政等事务。余功,公事之余。 自适,放情。放,纵。 蓬户,用蓬草编门。瓮牖,用破瓮做窗。蓬、瓮,名词作动词。 洗涤。 拱手行礼。这里的意思是面对(西山白云)。 自求安适。适,闲适。 此,指“连山绝壑,长林古木”等快哉亭上所见景物。骚人思士,指心中有忧思的人。胜,承受,禁(jn)得起。 哪里看得出这是畅快的呢!乌哉,哪里呢。乌,哪里。 苏辙先世为赵郡栾城(今河北赵县)人 夏历每月初一。 每月月圆时,即十五。 夏历每月最后一天。 长江出了西陵峡,才进入平地,水势奔腾浩荡。南边与沅水、湘水合流,北边与汉水汇聚,水势显得更加壮阔。流到赤壁之下,波浪滚滚,就像是无际的海洋。清河张梦得,贬官后居住在齐
36、安,他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长江的胜景。我的哥哥子瞻给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亭”。 在亭子里能看到长江南北上百里、东西三十里。波涛汹涌,风云时而出现,时而消失。在白天,船只在亭前往来如梭;在夜间,水中生物在亭下的江水中悲声长啸。景物变化万端,惊心动魄,不能长久地欣赏。现在我能在小桌旁边的座位上欣赏这些景色,抬起眼来就足够看了。向西眺望武昌的群山,(只见)山脉蜿蜒起伏,草木成行成列,烟消云散,阳光普照,捕鱼、打柴的村民的房舍,都可以一一数清。这就是把亭子称为“快哉”的原因。至于长江岸边古城的废墟,是曹操、孙权傲视群雄的地方,是周瑜、陆逊驰骋战场的.地方,那些流传下来的风范和事迹,也
37、足够让世俗之人称快。 从前,楚襄王让宋玉、景差跟随着游兰台宫。一阵风吹来,飒飒作响,楚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这风多么使人快乐啊!这是我和百姓所共有的吧。”宋玉说:“这只是大王的雄风,百姓怎么能和你共同享受它呢?”宋玉的话在这儿大概有讽喻的意味吧。风并没有雄雌的区别,而人有生得逢时,生不逢时的不同。楚王感到快乐的原因,而百姓感到忧愁的原因,正是由于人们的境遇不同,跟风又有什么关系呢?读书人生活在世上,假使心中不坦然,那么,到哪里没有忧愁?假使胸怀坦荡,不因为外物而伤害天性(本性),那么,在什么地方会不感到快乐呢?(读书人生活在世上,如果他的内心不能自得其乐,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会不忧愁呢?如
38、果他心情开朗,不因为环境的影响而伤害自己的情绪,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会不整天愉快呢?) 现在,张梦得不因为被贬官而感到忧愁,利用征收钱谷的公事之余,在大自然中释放自己的身心,这是他心中应该有超过常人的地方。即使是用蓬草编门,以破瓦罐做窗,都没有觉得不快乐,更何况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涤,面对着西山的白云,尽享耳目的美景来自求安适呢?如果不是这样,连绵的峰峦,深陡的沟壑,辽阔的森林,参天的古木,清风拂摇,明月高照,这些都会成为诗人游子感到悲伤憔悴而不能忍受的原因,哪里看得出这是畅快的呢! 元丰六年十一月初一,赵郡苏辙记。 苏辙(1039-1112),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佑二年(10
39、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佑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的散文黄州快哉亭记,因其高超的艺术技巧,历来被人推崇备至,公认是一篇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紧密结合并融为一体的好文章。最能体现苏辙为文纡徐(从容缓慢)条畅(通畅而有条理)、汪洋(气度宽宏)澹泊(不追求名利)的风格,就同他的为人一样。这篇文章由写景叙事入手
40、,而后转入议论。条理清晰,结构严谨,过渡自然,不露痕迹。写景,能曲肖其景,但又不实不死,做到情景俱出,境界深远,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叙事,能于简要之中插入闲情,磊落跌宕,分外远致。这篇文章最杰出的地方,还在于它的议论。文章就同样的“风”,因帝王、庶人生活、思想之不同而感觉殊异的事实,得出“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的结论。立论正确,论证有力,结论无可辩驳,令人信服。“论如析薪,贵能破理”。(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要能破理,立论首先要正确,要“贵是而不务华”。(汉王充论衡自纪)黄州快哉亭记以人对外物的感受是千差万别、因人而异的事实立论,这无疑是正确的。立论“
41、贵是”,就要贵在正确揭示事物的本质。要能破理,在论证过程中还应做到,所“考引事实”必须“不使差忒”。(宋洪迈容斋随笔)苏辙在文章中征引楚襄王兰台披襟当风故事,作为论证的例子,故事的出处在宋玉的风赋(见梁萧统昭明文选),确凿无误,足可传信。最难能的是,这篇文章的议论始终带着情韵,故虽有一股愤懑不平之气贯注其间,却不显出伧父面目。“风无雄雌之异而风何与焉?”“连山绝壑乌睹其为快也哉!”等等议论就是。这些议论都近乎于言情,近乎于绘景,显得情韵十足,无丝毫议论常有的逼人气势。唯其如此,文章纡徐条畅,汪洋澹泊的总体风格,也就不致因这些议论而遭受贬斥。 本文通过记叙取名为“快哉亭”的原因,借题发挥,劝慰在
42、谪居生活的张梦得和苏轼,“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当时苏辙也在贬中,写作此文,亦有之意。 作者在本文中畅言“快哉”二字,不仅因为快哉亭所处地理位置的景象使人心旷神怡,而且因为宦途失意之人如果“不以物伤性”,则无论处于什么环境,都能“自放山水之间”而独得其快。文章清新开阔,气势奔逸,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熔于一炉,借用典故并加以发挥,把快意之情写得淋漓尽致。 作者借物抒怀,本意并不在提倡士人远离尘世、自寻其乐,而在以旷达之情来慰藉不得意的士人,希望他们能胸中坦然,生于世而无往不自得,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不以物而伤性”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应注意到,作者的快意之情中含有不平之气。
43、黄州快哉亭记 教案8 黄州快哉亭记阅读答案 苏 ?辙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合。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父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鹜,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注:盖:大概。有提示缘由的作用。亭之所见:在亭上能看到的。一舍:三十里。鱼龙:泛指水中动物。动心骇目:使心振动,使视觉惊奇。乃:竟然。称快世俗:使世间普通人称为快事。 15.比较解释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 1
44、6.把文中描写快哉亭下江中景物变化的句子抄写在下面。 17.用简短的语句概括文中写快哉亭命名的两方面缘由。 参考答案: 15.三十里为一舍 ?房舍 ?抬 ?全 16.涛澜汹涌,风云开合。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17.在此亭上可以欣赏远近、昼夜变化倏忽的景物;可以凭吊往古流风遗迹。 黄州快哉亭记 教案9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摘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这篇散文虽然是一篇“记”,但也可以当做是苏辙的人生哲学随笔来加以赏析和感悟!正如苏辙之兄着名文学家和诗人苏东坡的旷达人生态度一样,苏辙的人生境界也
45、有异曲同工之妙,善于在凡俗的甚至是艰难的日常生活之中发现和感受其中的诗意瞬间和诗意片段,秉持洒脱达观的人生态度,自然是与世沉浮,无往而不乐,无处而不快了! 国人的诗歌最讲求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讲究的是含蓄委婉的意境营造,力求以情景交融的意境感染人的心灵,触发人心的共鸣,但为什么同样是面对清风明月,阴晴雨雪,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呢?根源就在于人物内心的人生观。从心理学角度看叫做认知决定了人的行为和情绪模式。于是同样的景致不同的人就会生发出不同的感受,同样的人在不同的时候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反之,同样的境遇,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因而也就会有不同的甚至迥异的心境,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心理反应。 举例来说吧,正如当年的南唐后主国亡投降,被迫离开南京到了河南,沦落为当时的萨达姆。在一场潺潺夜雨之中醒来,面对本是愉悦人心的阑珊春意,鸟语花香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相反却是内心充满了无尽绵绵的家国之恨和虏囚之痛!而同样是夜雨醒来的贵妇(不是狗名)李清照却是在浓睡一夜酒醉尚未全消之时吩咐仆人去看看院里的海棠花怎样了,仆人也许是没好气地回答道:“海棠依旧”(呀!),李清照毕竟是一代才情诗人啊,当即驳斥曰: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本人一向认为诗歌是语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