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汇编九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音乐教案汇编九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中班音乐教案汇编九篇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幽默的情趣,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2、能大胆地依据歌词内容进展动作的表演。 3、知道要从小就做个人人喜爱的勤劳的孩子。 活动预备: 1、刷子若干把,废报纸折成的“漆匠帽”若干顶。 2、歌曲动画粉刷匠。(可在电脑里搜寻) 3、图片:粉刷匠、漂亮的新居子。 活动过程: 一、观赏图片漂亮的新居子。 1、教师:看!这座房子美丽吗?是谁让它变得这样美丽的? 2、(出示粉刷匠的图片)他是谁?认读“粉刷匠”。 二、仿照粉刷匠的劳动场面。 1、(出示刷子)请你来做一做勤劳、辛苦的粉刷匠,让房子变得更加美丽一点。 2、教师:先想一想房子的哪里需要粉刷? 三、观赏歌曲
2、粉刷匠的电脑动画。 1、教师:粉刷匠刷了房子的哪里?粉刷的时候刷子像什么?最终粉刷匠的鼻子怎样了? 2、教师可以用歌词来对幼儿的答复做个总结。 3、重点引领孩子做一做“哎呦!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这一句的幽默与快乐、得意。 四、倾听歌曲,记忆歌词。 1、(出示范图)教师:粉刷匠劳动的过程是怎样的?图片里面还藏着一首好听的歌曲呢!请你认真地听一听。 2、倾听教师有表情的演唱歌曲2遍。 3、教师:请你大胆地说一说,听到教师唱什么了? 五、完整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幽默、得意。 1、采纳整体教学法教授孩子学唱歌曲。 2、分男女孩子、前后排跟教师进展完整地学唱。 3、在动作的协作下,记忆歌词。 4、给孩
3、子戴上“漆匠帽”进展表演唱。 5、两两结伴表演唱:一个做粉刷匠、一个做房子。 六、延长活动: 绘画小小建筑师。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演唱歌曲娃哈哈,表现歌曲欢快的心情。 2、学习新疆舞的根本步伐垫步。尝试手脚协调地跟着音乐表演新疆舞娃哈哈。 【活动预备】 舞蹈编排: (1)脚步以垫步贯穿始终。 (2)听歌词,记动作次数。 第一句歌词:双手在胸前拍手两次,双手在左上方一高一低转动手腕两次。 其次句歌词:双手在胸前拍手两次,双手在右上方一高一低转动手腕两次。 第三句歌词:双手在胸前拍手两次,双手侧平举,转动手腕两次。 第四句歌词:双手在胸前拍手两次,双手在头顶上方转动手腕两次。
4、第五句歌词:双手在胸前一边拍手一边自转一圈。 第六句歌词:双手在胸前拍手三次,最终双手翘起大拇指摆个造型。 【活动过程】 一、学唱歌曲环节。 1、聊聊新疆的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风土人情,进一步了解新疆,喜爱新疆,激发幼儿学习新疆歌舞的兴趣。 2、学唱歌曲,熟识歌曲,强调在重拍上的歌词要唱得短促有力些,如:我、是、花、真等,为学习垫步打好根底。 二、学习垫步。 1、创设一个“乘坐火车去新疆旅游”的情景,帮助提问:“火车怎么开呢?”引导幼儿观看教师示范的火车开法:双手叉腰,做垫步。 2、沟通自己的发觉。如:“一只脚在另一只脚的后面一点用脚尖踩。”“脚踩下去的时候身体要长高。”幼儿仿照尝试,教师观
5、看指导。 3、教师邀请“火车开得好”的幼儿示范,再次帮忙幼儿了解垫步的要领,知道只有这样开火车才能到新疆。 4、出示铃鼓,介绍这是新疆叔叔跳舞时用的乐器。教师跟着音乐拍铃鼓,请幼儿跟着示范者再次开火车去新疆旅行。用铃鼓声给幼儿信号,在听到鼓声的同时脚踩下去,帮忙幼儿踏上音乐的节奏。 5、请一位把握节奏较好的幼儿来做新疆叔叔拍铃鼓,带大家巡游新疆美景。 三、学跳新疆舞。 1、教师示范舞蹈。帮助提问:“新疆阿姨是怎么跳的?”“手腕转动和扭动脖子表示什么意思?”联想到摘葡萄和葡萄很好吃的意思。“不同方位转动手腕表示什么意思?”幼儿联想是在摘不同地方的葡萄。 2、按舞蹈动作的挨次编成了一首儿歌: 左边
6、的葡萄大又大, 右边的葡萄甜又甜, 旁边的葡萄多又多, 上边的葡萄数不清。 娃哈哈,娃哈哈, 新疆的葡萄亚克西。 3、在一边念儿歌一边做动作的过程中学会舞蹈。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知道幼儿园是一个集体,任凭离开集体很危急,提高安全意识。 活动预备: 歌曲迷路的小花鸭,图片 活动过程: 1、播放歌曲迷路的小花鸭的第一段,请幼儿说说小花鸭怎么了。 2、教师叙述故事迷路的小花鸭,边讲边出示图片。 提问: (1)小花鸭为什么迷路了? (2)迷路后小花鸭遇到了谁,发生了什么事? (3)是谁救了小花鸭? 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离开集体、离开妈妈很危急。 3、知道自己是草莓班的小朋友,是大家
7、庭里的一员,不要任凭离开我们的“家”,我们的集体。 4、嬉戏:乖小鸭。 玩法:成认扮大灰狼,幼儿扮小鸭,小鸭子们去池塘边捉鱼,大灰狼认真观看,发觉有离开集体的小鸭子就立即去捉。 附故事: 有一只小花鸭,跟着鸭妈妈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池塘捉鱼。走到路上,发觉路边飞来一只蝴蝶,蝴蝶真美丽,于是小鸭子离开了大家,去追蝴蝶。追呀追,蝴蝶飞走了,小鸭子回头一看,自己已经跑出来很远,看不到妈妈、看不到伙伴们。它大哭起来。 这时候,一只大灰狼恶狠狠地走过来,张开嘴铺路过来,想一口吃掉它,突然,一只大花狗从小鸭的身后跑出来拦住了大灰狼,大灰狼吓得逃跑了,小鸭子得救了。大花狗把小鸭子送回了家。从今,小鸭子再也不敢离
8、开大家了。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我主要针对局部幼儿虽然宠爱小动物却不爱惜小动物,因此,我选取了这节音乐课迷路的小花鸭。在活动设计上,让幼儿反复观赏、感受音乐,在观赏、感受的根底上让幼儿熟识音乐旋律,记住歌词。依据中班幼儿思维形象性的特点,让幼儿在观赏感受歌曲的同时并通过观赏与歌曲内容相全都的形象挂图,使幼儿耳闻目见有一个完整的意象。 在幼儿对音乐旋律性质、内容的感知根底上,幼儿理解了迷路的小花鸭的心情。当我用“你看到、听到迷路的小花鸭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的语言,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帮忙幼儿实现其次个目标,尝试用表情和动作来表现歌曲,启发幼儿随着音乐做出难过和快乐的动作、表情,激发幼儿怜
9、悯、关怀他人的情感。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帮忙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充共享受活动的欢乐。 2、感受乐曲跳一跳,启发幼儿用不同的方式大胆的表示乐句中的跳音。 重点:用不同方式表现乐句中的跳音。 难点:节奏型的把握。 教学预备: 磁带、录音机、节奏谱、胸饰若干 教学过程: 一、律动开心的假日。 要求幼儿大胆的表现,心情开心。 二、完整观赏音乐二遍,启发幼儿初步感受乐曲。 1、 (出示小姑娘图片) 我的名字叫乐乐,是个欢乐的小姑娘,今日,我有一首好听的曲子请大家听一听。(放录音一遍) 提问:你喜爱这首音乐吗?音乐听起来感觉怎样? 2、请小朋友听一遍,请你找一找曲子中能跳起来的音乐。(放录音
10、一遍) 提问:你找到了吗?请你来试一试,把能跳起来的音乐表现出来。 三、帮忙幼儿感受乐曲中跳音。 1、今日我一个人在家,真没劲,请小朋友帮我一个忙,帮我去找好朋友。 2、(出示节奏谱)可是好朋友家的门都关着,我们来一起敲敲门,看看朋友们在不在家,但是在敲门的时候,要很有礼貌,听着音乐把跳音敲对,好朋友家的门就会翻开来了。(听音乐分句敲) 3、小动物们告知我:乐乐呀,小朋友们可真有礼貌,请他们再来一次好吗?(听着音乐表演一遍) 四、引导幼儿制造各种身体动作来表现跳音。 1、刚刚我们是用敲门来表示能跳起来的音乐,还能用什么来表示? 2、那我们来试一试。(二三遍) 五、嬉戏跳一跳 哦,好朋友找到了,
11、我们和好朋友一起做嬉戏吧! 1、请小朋友们贴好胸饰。 2、听音乐找好朋友跳一跳。 3、我们再来玩一次。 六、来,一起和小动物们去外面玩吧!(听音乐出活动室)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律动,能按音乐节奏协调地做动作。 2.加深对秋天的熟悉,体验水果丰收的喜悦。 二、教学预备: 秋天丰收的图片、录音机、磁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按音乐节奏协调地做动作。 难点:创编动作。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解示范法、图示法等。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幼儿活动设计意图一、出示图片。图片上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看出来?仔细的观赏图片,说说自己的理解。引导幼儿感受图片,并能将自己的
12、观看发觉表达出来。二、引导幼儿感受音乐。1.教师:请你们听一听,听到这段音乐,你们有什么样的感觉?2.教师:那么你们听到这段音乐想做些什么事情呢?仔细的倾听音乐,说说自己的理解。引导幼儿感受音乐,并能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三、引导幼儿理解音乐。1.出示图片: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你从看出来的?你们想不想一起和教师来边听音乐边摘果子?教师:那么你们听了这段音乐,你是怎么摘果子的呢?引导幼儿介绍自己摘果子的动作,和幼儿一起学习好的动作1.教师:教师听了这段音乐,心里面也觉得特别快乐,你们想不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先请你们来猜一猜,好不好?2.由于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叔叔阿姨们来不及摘果子,想
13、请你们来帮助摘果子,听摘果子的音乐响起来啦,你们想不想一起和教师来边听音乐边摘果子?先猜想一下为什么教师听了这段音乐会很快乐。通过猜想活动以及教师叙述自己的感受,引导孩子更好的理解音乐。四、听音乐学习律动。1.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如:手腕的转动、踵趾步等。2.鼓舞幼儿创编动作,表现果园丰收景象。(幼儿随音乐在座位旁边练习踵趾小跑步,教师适时地赐予语言提示。)幼儿随音乐练习摘果子的动作。能手脚协调地随音乐做动作。尝试创编动作。采纳教师讲解、示范的方法让幼儿学习摘果子动作,并鼓舞幼儿自己创编。五、完毕活动。在集体摘果子的情景中完毕活动。跟着音乐集体摘果子。在轻松开心地集体摘果子气氛中完毕活动中
14、班音乐教案 篇6 设计思路: 竹是自然界的一种植物,但它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中班区域活动乡音坊中各种各样的竹制音乐器具已经成为孩子眼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幼儿的学习带来了乐趣。每次区域活动时乡音坊总是喧闹非凡,在那里幼儿们会选择自己最喜爱的竹制乐器朋友感受声响,敲打出节奏,因此我设计了中班音乐活动竹乐飘飘。整个活动我通过歌曲让他们借助身体动作、乡土器材感知节奏,再进展合作演奏,从而促进幼儿听音乐、看指挥、合作演奏等多方面的进展。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肢体动作感知歌曲的节奏和旋律,体验表达的欢乐。 2、尝试用不同竹乐器对唱曲进展分段演奏,初步学会听音乐,看指挥演奏。 活动预备:
15、 1、利用乡土材料,自制竹乐器:“双响筒”、“三角铁”、“摇铃”; 2、录音磁带,节奏谱,一名伴奏的教师。 活动重难点: 学会听音乐,尝试用不同竹乐器看指挥演奏。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做律动进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复习歌曲,感知歌曲的节奏和旋律。1、感知旋律,复习歌曲。 2、再次感受音乐,听音乐边拍手边演唱歌曲。 3、幼儿尝试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歌曲。 4、初步感知节奏图,进展徒手合奏。 三、尝试用不同竹乐器,初步学习听音乐、看指挥演奏。 1、看图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乐器拍打歌曲的节奏。 2、幼儿边唱歌歌曲边用竹乐器敲打节奏。 3、幼儿尝试看指挥、用竹乐器完整轮奏音乐。 4、交换乐器再
16、次演奏。 四、给不同的歌曲伴奏,将兴趣延长到区域。 1、弹奏旋律、出示图谱,尝试给其他歌曲伴奏。 2、我们的乡音坊里还有很多竹乐器,让他们也来给我们会唱的歌曲伴奏。幼儿边听熟识的歌曲音乐边敲打手中的竹乐器出活动室。 中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会听音乐信号,大胆地运用身体(躯体、四肢等)表现各种各样的门。 2、喜爱和同伴一起玩音乐嬉戏,学会遵守嬉戏规章。 3、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进展幼儿的表现力。 4、喜爱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嬉戏的欢乐。 5、在活动中将幼儿得意的一面呈现出来。 活动预备: 1、创设古城情境;积木、门帘、门童图片等; 2、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律动入室
17、以“带大家到古城里玩”的口吻组织幼儿随坐火车的音乐开心地律动入室。 (二)练声古城在哪里 提示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并且学会和教师进展对唱。 (三)学习歌曲城门翻开 1、教师以“进不了城门”的口吻引出歌曲,并有表情的范唱。 2、以“过第一道门”的形式引导幼儿跟唱歌曲。 3、以“过其次道门”的形式引导幼儿练习难句“我要我要走进来”。 4、以“过第三道门”的形式鼓舞全体幼儿结合动作有表情地演唱。 (四)音游城门翻开 1、教师介绍嬉戏名称及玩法,并扮成城门宝宝示范嬉戏。 2、全体幼儿扮成城门宝宝嬉戏,师鼓舞幼儿想出各种各样的变门方法。 3、男女幼儿分角色嬉戏,提示幼儿留意嬉戏规章。 (五)律
18、动出室 以“天黑了,该回家了”的口吻组织幼儿搭火车出室。 活动反思: 活动在欢乐,自由创编中完毕,我觉得,这节课到达了让幼儿积极参加活动、欢乐,嬉戏的效果,通过这节课,我深深感受到孩子们在这节课中所体会到的欢乐,快乐。 中班音乐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体验歌曲幽默诙谐的情趣。 2、把握歌曲的前奏、间奏,并用各种相应动作与歌词区分。 3、在活动中,体验与同伴合作的欢乐。 活动重点: 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 把握歌曲的前奏、间奏 活动预备: 1、物品预备:图谱,磁带,录音机,粉扑若干,小辫若干条 2、学问预备:对民间双簧的特征(前脸、后背)有肯定的了解,表演过双簧嬉戏 活动过程 :
19、 一、律动带着幼儿进入活动室,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带着幼儿做律动。 2、提问:小朋友们,刚刚我们一起做的动作像谁呀? 二、使用图谱,帮忙幼儿初步记忆歌词,熟识旋律。 1、示范演唱歌曲。 提问:你们听到猪八戒在吃什么呢? 2、出示图谱,初步记忆歌词。 提问:听到歌里唱了什么?(幼儿说,教师贴图谱) 3、帮忙幼儿理解歌词的前奏、间奏。 教师:在一首歌曲的开头没有歌词的音乐局部叫前奏,在歌曲中间没有歌词的音乐局部,叫间奏。那猪八戒吃西瓜这首歌里,有没有前奏、间奏呢?我们来听一听、找一找,假如听到没有歌词的音乐,就请拍拍手表示出来,好吗? 4、幼儿再次熟识节奏以及歌词。(依据可操作的图谱,
20、让幼儿直观理解) 教师:咦?猪八戒吃完了西瓜,瓜皮丢哪儿了?它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我们应当怎么样做? 5、学唱歌曲。 (1)放伴奏,师幼齐唱,留意前奏、间奏要拍手。(放伴奏看图谱完成) (2)幼儿齐唱。 三、用双簧形式表演。 1、提出表演要求。教师做示范当前脸,幼儿后背。 2、幼儿互换角色,分组进展表演。 3、邀请客人上台共同表演。 中班音乐教案 篇9 纲要中指出:喜爱艺术活动,乐于与同伴一起消遣、表演是小班音乐活动的目标和教育要求。“小班的幼儿由于年龄还比拟小,爱玩好动,留意力保持的时间比拟短暂,所以特殊喜爱一些好玩的嬉戏活动。在日常活动中他们更喜爱用耳朵去听,用眼睛去看,用手去摸,在做中学,在做中体会到欢乐,因此我设计了草地舞这节音乐嬉戏活动。 活动目标: 1、随音乐合拍地做出“够天空,摸草地,转个圈,倒下去”的动作。 2、尝试用不同形式表现舞蹈,体验与同伴共同嬉戏带来的愉悦。活动重点: 随音乐合拍地做出“够天空,摸草地,转个圈,倒下去”的动作。活动难点: 尝试用不同方式表现舞蹈。 活动预备: 1、律动音乐。 2、音乐草地舞。 3、彩虹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