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模块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悠远 文档编号:92583060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模块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模块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模块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模块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模块考试语文试题一、(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嗫嚅/蹑足 绮丽/旖旎 矫健/嚼舌头 缜密/ 瞋目而视B雇佣/佣金 宿儒/星宿 着墨/着眼点 估量/量入为出C熟稔/ 谂悉 提溜/汤匙 矜夸/汗涔涔 攻讦/宵衣旰食 D潜质/缱绻 蹉跎/磋商 媲美/庇护权 吞噬/舐犊情深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飙升 绩优股 标炳千古 含英咀华 言者无罪,闻者足诫B绿州 三脚架 闲情逸致 既往不究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C笑靥 殊不知 子虚无有 进退维谷 明枪易躲,暗剑难防D历练 路由器 耳濡目染 信口雌黄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2、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接轨 敲边鼓 浮想联篇 拭目以待B荣膺 流线形 英雄辈出 继往开C诠释 口头禅 未雨绸缪 蔚然成风D商榷 耍花腔 崭露头脚 高屋建瓴4. 下列句子的横线上依次所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4月18日上午,济南和泰安交界地区的森林发生火灾,截至当天16时,火灾尚未得到控制。由于风势较大,火势仍在 。为官 ,勤政爱民是评价每一位领导干部德行的重要标准,也是人民群众心中用衡量领导干部的一把重要标尺。 非强制规定, 在2012年总统大选即将到之时,美国两党总统候选人纷纷公开报税记录。A漫延 廉政 虽然 / 但是 B蔓延 廉正 即使 / 但 C蔓延 廉正 尽管

3、 / 但 D漫延 廉政 因为 / 所以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对一个国家说,改变贫穷状况是一件不太艰难的事情,然而一旦人心向背,社会的价值观发生扭曲,那将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B记者在售楼部看到,该楼盘优惠均价为5200元/平方米,但前售楼部看房的人凤毛麟角,大多数人在索取资料后便匆忙离开了。C山东旅游注重文化与旅游结合,精心打造“好客山东”品牌,“孔子从这里诞生”“泰山在这里崛起”等品牌应运而生,异彩纷呈。D美国加快战略东移的步伐,实际上就是不想失去亚洲这块蛋糕,拼命遏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殚精竭虑地要抑制中国崛起的势头。6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征兵

4、微博”的开通,不仅有助于增强征兵宣传效果,还有助于相关部门随时了解群众的建议,整治违反征兵纪律的现象。B随着股票的上市,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身价达到近30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年轻的自行创业亿万富豪,被人们冠以“盖茨第二”。C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科技创新要“以民为本”,这就需要我们的科技工作者改善“公益类科技就是低端技术”的偏见,从制度上着手大力打造“民生科技”。D延长退休年龄或实行弹性退休制等重大变革,对广大人民群众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够愉快接受的,这需要政府部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7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人们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遵循道德规范:行医要讲医

5、德,经商要讲商德,从政要讲政德。正所谓“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B泰戈尔说:“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这不是对“坦然”做了最好的诠释吗?C从“梨花体”“羊羔体”,到博客诗歌、微诗歌、“废话体”等,网络诗歌以狂欢的形式进入人们的视野,挑战着人们诗歌阅读的底线。D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新生代农民弃农现象日趋突出,谁种地?靠谁实现农业现代化等问题令人担忧。二、(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9题。拯救汉字教学目前,北京语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的几十位语言专家聚会,驳斥了社会上流行的“汉字最难学”说法。他们还联名呼吁拯救日益被忽略的汉

6、字教学,力图阻止在学校教学中汉语大有沦落为弱势语言的趋势。为此,他们发明了几十种汉字识字法,证明汉字是世界上最容易掌握的语言。 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赵明德愤慨地指出,汉语目前大有沦落为一种弱势语言的趋势,国人对汉语的冷落,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汉语在社会角色中的失衡,从而也严重削弱了语文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课程改革以,最突出的问题是语文课时减少,老师们普遍感到语文教学时间不够。 现在中小学生“错字”现象非常严重,已经发展成为社会问题。网络上的“错字”更是比比皆是,而且似乎社会还形成了一种共识,就是对网络上的错别字不应苛求,于是以讹传讹。专家们指出,浮躁的社会风气也直接影响着师范院校里的学生。一些学

7、生尽管也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业了,但质量却下降了。这样的学生又出再教学生,自然就“恶性循环”了。 为拯救近年语文下滑、母语降温的负面影响,这些大多已经满头白发的语言专家联名上书有关部门,极力反对汉字拼音化,同时呼吁社会重视汉字识字教学,“汉字教学已经到了急需改变的时候了”。汉语拼音化也被专家们称为“世纪的误导”。 专家们指出,基础教育的语文改革特别是小学的识字教学改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因为汉字识字教学是挽救汉语沦为弱势语言的基础的基础。 当前的语文状况是怎样的呢?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李润新指出,一方面,课改的新理念在深入人心,探索在继续,取得不小成绩;另一方面,课时减少,教材问题多,教法陈旧,效

8、率不高。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田若说,“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没有一套适用的教材。”曾担任过全国集中识字教学研究会会长的他说:“记得有一年教育部召开课本主编会议,搞语文教材的有一二百人出席,这是一支难得的队伍,应该好好发挥作用。但是,这批人大多数被边缘化,实在不应该。”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戴汝潜说,如果儿童语文学习的第一课就脱离已有的母语基础,何谈主体主动发展?如果书面语学习的第一笔就是强化与汉字毫不搭界的弧形笔画,何谈写好汉字?如果在尚无母语基础的情况下,大搞双语教学、提倡与字母接轨、与拼音接轨,以至于“粉丝”、“梅地亚”之类司空见惯,何谈错别字不泛滥? (选自北京青年报,有删

9、节)8下列对目前“专家拯救汉字教学”的行动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一些高校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的一些语言专家聚会,驳斥了社会上流行 的“汉字最难学”说法。B专家联名呼吁拯救汉语教学并发明了几十种汉字识字法,证明汉字是世界上最容易掌握的语言。C专家们已经联名上书有关部门,极力反对汉字拼音化的同时呼吁社会重视汉字识字教学。D专家们认为课改的新理念正在深入人心,探索也正在继续,而且取得不小成绩。9下列对本文中专家观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专家遗憾的是目前没有一套适用的汉字识字教材和缺乏编写这种教材的人才。B专家认为现在中小学生“错字”现象非常严重,主要是因为一部分受浮躁的社会风气直

10、接影响的师范院校毕业学生成为教师而造成了“恶性循环”。C专家们认为要拯救汉字教学,不仅要极力反对汉字拼音化,更要呼吁社会重视汉字识字教学。D如果让孩子在书面语学习的第一笔就是强化的弧形笔画,那么孩子们肯定容易写错别字。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董文炳,字彦明,俊之长子也。父殁时年始十六,率诸幼弟事母。母有贤行,治家严,笃于教子。文炳师侍其先生,警敏善记诵,自幼俨如成人。岁乙未,以父任为藁城令。同列皆父时人,轻文炳年少,吏亦不之惮。文炳明于听断,以恩济威。未几,同列束手下之,吏抱案求署字,不敢仰视,里人亦大化服。县贫,重以旱蝗,而征敛日暴,民不聊生。文炳以私谷数

11、千石与县,县得以宽民。前令因军兴乏用,称贷于人,而贷家取息岁倍,县以民蚕麦偿之。文炳曰:“民困矣,吾为令,义不忍视也,吾当为代偿。”乃以田庐若干亩计直与贷家,复籍县闲田与贫民为业,使耕之。于是流离渐还,数年间,民食以足。朝廷初料民,令敢隐实者诛,籍其家。文炳使民聚口而居,少为户数。众以为不可,文炳曰:“为民获罪,吾所甘心。”民亦有不乐为者,文炳曰:“后当德我。”由是赋敛大减,民皆富完。旁县民有讼不得直者,皆诣文炳求决。文炳尝上谒大府,旁县人聚观之,曰:“吾亟闻董令,董令顾亦人耳,何其明若神也!”时府索无厌,文炳抑不予。或谗之府,府欲中害之,文炳曰:“吾终不能剥民求利也。”即弃官去。10对下列语

12、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乃以田庐若干亩计直与贷家直:通“值”,价钱 B复籍县闲田与贫民为业籍:借助 C文炳曰:“后当德我。”德:感激 D或谗之府,府欲中害之中:诬蔑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县以民蚕麦偿之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B前令因军兴乏用,称贷于人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C而征敛日暴,民不聊生 信而见疑 D民亦有不乐为者 南冥者,天池也1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都能表现董文炳爱民举动的一组是( )文炳明于听断,以恩济威 文炳以私谷数千石与县 复籍县闲田与贫民为业,使耕之 于是流离渐还,数年间,民食以足 文炳使民聚口而居,少为户数 吾终不能剥民求利也

13、 ABCD 1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文炳十六岁时父亲死去,他带着几个弟弟侍奉母亲,小的时候就如同成年人一 样。 B董文炳为官有术,恩威兼施,很短的时间就让官府中的人都敬畏他。 C董文炳为政仁爱,曾因征集军需向私人借贷,后又不忍心拿百姓的蚕和麦子去偿还高额利息,于是将自己的家财田亩作价还给了放贷的人。 D有人向州府说董文炳的坏话,州府中也有人想陷害他,加上他不想剥夺老百姓给自己谋私利,于是最终他干脆弃官而去。 第卷(111分) 注意事项: 1第卷共4页,用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上。2答卷前先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题号卷小计四五六七得分四、(21分)14.将文言文阅读

14、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朝廷初料民,令敢隐实者诛,籍其家。(3分) 旁县民有讼不得直者,皆诣文炳求决。(4分) 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鹧鸪天范成大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酴醿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春婉娩,客飘零,残花残酒片时清。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注】酴醿( ):一种观赏植物,古有“酴醿花开春事了”的说法。婉娩:天气温和。(1)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种什么样的景象?(4分)(2)词的下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加以简析。(4分)16名句默写(6分)(任选其中三组)(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 ,。匪贸丝,即我谋。

15、(氓)(2),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3)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六国论) 嗟乎!,。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滕王阁序)(4),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羽扇纶巾,谈笑间,。(赤壁怀古)五、(12分)17.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两句话,与画横线的句子共同构成排比句。(4分 不能再用“浪花”和“大海”两个意象)一首好诗,给你一朵浪花,让你去想象大海的浩瀚; ; 。18下面的词句是清代文学家俞樾临终前撰写的自挽联的组成部分,请把它们整合为上下两联,每联的开头已给出,将序号填写在每联后的横线上。(4分)辛辛苦苦数半生三十多年事浩浩荡荡放怀一笑是亦足矣著二百五十余卷书吾

16、其归乎流播四方答:(1)上联生无补于时死无关乎数 (2)下联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19根据下边一段文字给“笑”下一个定义。(4分) 笑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反射现象,当外界的一种笑料变成信号,通过感官传入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接到这信号后,就会立刻指挥肌肉动作起。六、(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3题。董师傅游湖宗 璞董师傅在一所大学里做木匠已经二十几年了,做起活儿得心应手,若让那些教师们说,已经超乎技而近乎道了。他在校园里各处修理门窗,无论是教学楼、办公楼、教师住宅或学生宿舍。都有他的业绩。在一座新造的仿古建筑上,还有他做的几扇雕花窗户,雕刻十分精致,那是他的杰作。 董师傅精通木匠活儿,也对校园

17、里的山水草木很是熟悉。若是有人了解他的知识,可能聘他为业余园林鉴赏家,其实他自己也不了解。一年年花开花落,人去人;教师住宅里老的一个个走了,学生宿舍里小的一拨拨了。董师傅见得多了,也没有什么特别感慨的。家里妻儿都很平安,挣的钱足够用了,日子过得很平静。校园里有一个不大的湖,绿柳垂岸,柳丝牵引着湖水,湖水清澈,游鱼可见。董师傅每晚收拾好木工工具,便湖边大石上闲坐,点上一支烟,心静如水,十分自在。不知为什么,学校里的人越越多,校园渐向公园靠拢。每逢节日,湖上亭榭挂满彩灯,游人如织。一个“五一”节,董师傅有一天假。他傍晚便到湖边,看远处楼后夕阳西下,天渐渐暗下,周围建筑物上的彩灯突然一下子都亮起,照

18、得湖水通明。他最喜欢那座塔,一层层灯光勾勒出塔身的线条;他常看月亮从塔边树丛间升起。这时月亮却看不见。也许日子不对,也许灯太亮了。他并不多想,也不期望。他无所谓。 有人轻声叫他,是前日做活儿那家的女工,是他的大同乡,名唤小翠。她怯怯地说:“奶奶说我可以出走走,现在我走不回去了。”董师傅忙灭了烟,站起身说:“我送你回去。”想一想,又说:“你看过了吗?”小翠仍怯怯地说:“什么也没看见,只顾看路了。”董师傅一笑,领看小翠在熙攘的人群中沿着湖边走,走到一座小桥上,指点说:“从这里看塔的倒影最好。”通体发光的塔,在水里也发着光。小翠惊呼道:“还有一条大鱼呢!”那是一条石鱼,随着水波荡漾,似乎在光辉中跳动

19、。又走过一座亭子,那是一座亭桥,从亭中可以环顾四周美景。远岸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更加似雪如金,近岸海棠正在盛期,粉嘟嘟的花朵挤满枝头,好不热闹。亭中有几幅楹联,他们并不研究。董师傅又介绍了几个景点,转过山坡,走到那座仿古建筑前,特别介绍了自己的创作雕花窗户。小翠一路赞叹不已,对雕花窗户没有评论。董师傅也不在意,只说:“不用多久,你就惯了,就是这地方的熟人了。大家都是这样的。”他顿了一顿,又说:“可惜的是,有些人整天对着这湖、这树,倒不觉得好看了。” 俩人走到校门口,董师傅在一个小摊上买了两根冰棍。俩人举着冰棍,慢慢走。一个卖花的女孩跑过,向他们看了看,转身去找别人了。不多时,小翠说她认得路了。董

20、师傅叮嘱小翠,冰棍的木棒不要随地扔,自己转身慢慢向住处走去。他很快乐。20概括小说中董师傅这一人物形象。(4分) 21小说第三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2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4分) 23.小说中将“校园渐向公园靠拢”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请结合这一背景,探究小说的主旨。(6分)七、作文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一位年轻人在海边徘徊,闷闷不乐。“有什么事想不开?”一位老者问。年轻人说,他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承认和尊重。“看好了,”老者拈起一粒沙子,随手一丢,“能找到它吗?”年轻人苦笑,摇摇头。“我有颗珠子,”老者

21、掏出一颗珍珠,掂量一下,轻掷在沙滩上,“不难找到吧?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有道理啊,年轻人点头深思。“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和尊重吗?”年轻人还是有点疑问。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高三期中考试参考答案二、8D(“课改的新理念正在深入人心”这种说法不是专家目前在“拯救汉字教学”上的具体行为。) 9C(“更”理由是第5节中“汉字识字教学是挽救汉语沦为弱势语言的基础的基础。”A并不缺少编写这种教材的人才。B只是原因之一。D是难写好汉字不是指写错别字)三、10B(籍:

22、登记) 11C(以:介词,用,拿/介词,因为 B介词,向介词,对于。C而,连词,均表转折关系。D代词,的人助词,表停顿。) 12B(反映其会做官,是他爱民的结果,是其表明自己爱民的言语,不是举动) 13C(“征集军需向私人借贷”是前任县令而不是他)五、17示例:给你一块岩石,让你去想象高山的雄伟;给你一片云彩,让你去想象天空的辽阔。(4分)18.答案:(1)上联:(2)下联:(每联2分,分类1分,排序1分。)19.答案:笑是当外界的笑料变成信号通过感官传入大垴皮层后,大脑皮层指挥肌肉动作起的一种神经反射现象。六、20. 董师傅是一位普通木工。(1分)他技艺精湛,(1分)质朴善良,乐于助人,(1

23、分)有平常心,有生活情趣。(1分)(解析 本题只要求概括,不要求结合原文分析。难度较低。只是对“有平常心,有生活情趣”的概括,学生难以准确表述。)21. 反映董师傅淡定平和的情感世界。(2分)为情节发展作了铺垫(或“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2分)(本题是对情节发展中特定场景描写作用的理解,规则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的作用解答。)22.运用比喻,描绘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晶莹璀璨的艳丽之美。(2分)运用比拟(或“拟人”),形容海棠盛开时争奇斗艳的勃勃生机。(2分)(本题是对作品局部描写技法的赏析。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很明显,只是估计很多考生没有分条陈述。)23.示例一: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做人

24、要向董师傅那样,脚踏实地,厚道本分,心态平和,有立足于世的本领,有适合自己的人生定位。示例二:校园渐向公园靠拢,说明环境总在不停地变化。这启示我们:无论环境怎样改变,不变的应该是人的自然与本真;我们应在喧闹的环境中寻找一块心灵的绿洲,避免浮躁。(应答出“变化”和“不变”两方面的意思。)附译文:董文炳,字彦明,是董俊的长子。董文炳的父亲死时他才十六岁,带着几个弟弟侍奉母亲李夫人。李夫人有贤德,治家严格,教子有方。董文炳把母亲当成先生对待,他聪明机灵,善于记忆和背诵,小的时候就如同成年人一样。乙未年,他凭父亲的职务接任藁城县令。官府中同事的都是他父亲时的人,他们轻视董文炳年轻,连小官吏都不怕他。董

25、文炳兼听明断,以恩义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没过多久,与他同列的人都心甘情愿地在他手下干事,小官吏拿着文书让他签署时,也不敢抬头看他,人们都很佩服他。县里很贫穷,又遇到旱灾、蝗灾,但赋税日益增多,民不聊生。董文炳用自己家中数千石谷子代交赋税,官府才得以放过老百姓。前任县令因征集军需向私人借贷,而贷款的那家收取利息逐年加倍,官府拿百姓的蚕和麦子去偿还。董文炳说:“百姓都很困苦。我作为县令,不忍心看到这样的事,我应当替百姓偿还。”于是他把自家的田地作价还给放贷的人,又登记县里的闲置田地分给贫民耕种。于是流散在外的人渐渐回,几年时间后老百姓都比较富裕了。 朝廷起初统计人口,下诏说有敢于隐瞒实情的将被处死,并抄没家产。董文炳让老百姓聚在一起居住,户数便减少了。县府里很多人都认为这样不妥。董文炳说:“为了老百姓而被定罪,我是心甘情愿的。”老百姓也有不愿这样做的,董文炳说:“以后他们会感激我的。”于是赋税大大减少,人们都很富裕并保全下。邻近县中有告状得不到伸张的,都拜访董文炳,求他裁决。董文炳曾经拜见上级官员,邻县的人都聚在那儿观看,说:“董县令看起也是人啊,为什么他这样明断如神!”当时官府不停地搜刮百姓,董文炳压着官文不予执行。有人向州府说他坏话,州府中也有人想诬蔑陷害他,董文炳说:“我最终也不可能剥夺老百姓给自己谋私利。”于是弃官而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