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92582361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PDF 页数:39 大小:2.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pdf(3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孟子 荀子 墨子 庄子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程标准:知道诸子百家及其各自的主张。了解孟子、荀子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 成的重要意义。“百家争鸣”的含义: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 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 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 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 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 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 见解。1.暑初战国时期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物质条件。昔 2

2、.社会大变革和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 K 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景 3.私学的兴盛造就了一批有知识、身 分自由的思想家。,孟子、荀子与儒家(一)孟子1.孟子其人:名轲,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邹(今 山东邹城市)人。相传为鲁国 贵族孟孙氏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学成以后,以士的 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 的政治主张,但没有得到实行 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作孟子七篇。孟母三迁山东邹县孟子故里牌坊次之,君为轻艮为省刑罚,她例倏 恻隐之心,人之攵性。生,亦我所欲也,义口(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厂 TS,舍生而取义者Mo,2.孟子的主张:1)政治思想:仁政2)人性本善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

3、(唯心)3)价值观:重义轻利思想“养浩然之气”3.影响:L孟子的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2.孟子在唐后成为儒学经典,位列加3、孟轲被后世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丘。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王礼 易春秋(二)荀子1.荀子简介:赵国人,名况,字卿,先 秦思想的集大成者。曾在 稷下学宫讲学,对各家学 说进行了批判吸收,成为 融汇百家的大学者、大思 想家。韩非和李斯都曾是 他的学生。晚年失官在家,专事著书立说。今传荀 子三十二篇多为荀子本 人所作,2.荀子的思想:1)自然观: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 之”的唯物论观点。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 改造自然界。2)人性论:主张“性恶论”,

4、认为人性生来就 是恶的,但可以凭借后天教育由恶变善。3)政治学说:主张治国以礼教为主,礼法并 用。3、影响:作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学说对中国 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荀子的思想杂取亘家,与孔孟的 思想并不完全一致。在很长时间里,荀子学说不为正 统的儒家所重视,被视为儒家的异端。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JI I .1:1 f ;,I 勒擘支 一三峡?想 电 么这体现了?墨子与墨家墨子简介:名翟。出身于“贱人”。春秋 八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 家的创始人。墨子精于工技,曾经“学儒者之业”。他一生 的活动主要是“上说下教”,儒、墨两家并称为“显学”。墨子门下弟子众多,他

5、们对巨 子(墨家领袖)都绝对服从,并为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相传墨子曾止楚攻宋,主张兼 爱、非攻。墨子为实现他的政 治抱负曾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材料一: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 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材料二:(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 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1材料三:尚贤者,政之本也。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 能则举之。天下之百姓,皆 上同与天子。2.墨子的思想:1)主张“兼爱”“非攻”。把“兼爱”称为“仁”,但和孔子的“仁爱”有所不同:孔子为有差别的“爱”,而墨子则是“博 爱”,是不分等级贵贱的。“非攻”是主张各国和平共处,反对战国时 期不义的兼并战争。2)提倡“

6、尚力”,主张节用”“节葬”,即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反对 统治者铺张浪费。(三)墨家学派的地位变迁1、墨家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 业者利益。战国时期一度成为显学,也曾经被其 它学派广泛吸收征引。墨家学派为什么能够在战国时期成为显学?战国时期,奴隶制已走向瓦解,大量小生产者 应运而生。墨家学派的思想反映了小生产者的要 求,在当时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2、战国以后,不再受人们重视。后来为什么不 受重视?后来统治者重农抑商,手工业受限制。三、庄子与道家1.庄子简介:名周。战国时哲学家。宋国 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他一 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一直

7、过着深居简 出的隐居生活。著作有庄 子,亦称南华经,道家 经典之一。其文章汪洋恣肆,并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想 像丰富。在哲学、文学上都 有较高研究价值。2.庄子的思想D提出了“齐物”的观点,即万物齐一,任何 事物本质上相同,没有区别。2)提出了“逍遥”的人生哲学,即对事物变化 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3)认为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需服从自然规 律。3.成就:在文学和美学上,如寓言、散文上有深邃的 哲理智慧和神奇浪漫主义风格,对后世有深远 影响。文学鉴赏、材料一:北冥有鱼,,其名为鲸。、鲸之大,不知其几 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柳。鹏之背,不知其几 千里也;怒而飞,女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 则

8、将徙于南冥工南射;天池也。材料二: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言无事实,其文汪好辟阖,仪态万方。庄子成语故事成者英雄败者贼东施效颦朝三暮四薪火相传鹏程万里 越俎代庖 呆若木鸡 明镜止水扶摇直上望洋兴叹 题意解说 螳臂挡车以貌取人 无中生有 标新立异 无用之用 每况愈下四、韩非与法家1.韩非简介:(约公元前280233年),出身于韩国贵族之家。战国 后期的思想家,法家的集大 成者。曾师事荀况,与李斯 是同学。著作有孤愤、五蠹、说难等。其 文章深受秦王政的赞赏。韩 非至秦后,遭李斯等人嫉妒。最终被谗陷入狱,自杀死于 狱中。他的思想得到秦的推 崇,成为秦治理国家的指导 思想。他的著作经

9、后人整理 成韩非子一书。2,韩非子的思想1)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 中央集权国家。请思考:什么是法、术、势?“法”是指官府制定的法律,它好比马笼头,是起 规范作用的;“术”是指任免、考核臣下的方法,它好比是人 驾驭马的方法,也就是权术;“势”是指国家政权来说的,君主要做到令行禁 止,就必须以掌握权势为前提,它好比马鞭,是 具有惩罚作用的权威。2)反对儒家“以古非今”的历史观,认为社会 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主张变法革新。“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 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 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 民,皆守株之类也。”守株待兔韩非子守

10、株待免的故事反映了法家什么样 的政治观点?认为社会是发展变化的。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3、对历史发展的影响韩非的思想适应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 制的需要。在西汉以后的1000多年中,这种思想与儒家 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 论基础。战国秦,法家思想备受推崇的原因1.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体制 2,适应当时社会改革和国家走向统一的趋势 3.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五、孙膑与兵家1.孙膑简介孙膑,生卒年月不详,齐国人,战国中期杰出的 军事家。他曾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后遭同学 庞涓嫉妒,被其设计诱骗至魏国,然后捏造罪名,诬陷孙膑,并施以膑刑(去掉膝盖骨)。孙膑也

11、因此得名,真名失传。他所著的孙膑兵法继 承了孙武的军事思想,总结了战国中期以前的战 争经验,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原则,受到 中外学者的赞赏和重视。2.军事思想强调要懂得战争的规律,他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 于已的形势,重视人的作用。孙武所著。8世纪传入日本,18 世纪传入欧洲。已翻译成29种 文字。包括: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 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 篇。其最高境界为:“不战而 屈人之兵”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军 陆战队官员人手一本。孙子 兵法可以说是中国阴谋诡计 大全。?:三专五申孙武向吴王阖闾献兵法十三篇,吴王 称善,并想观看实际应用

12、。于是,挑选宫女分 作两队,以吴王两名宠妃为队长,进行操练。孙武讲明纪律,击鼓演习,众宫女哗笑不止。三令五申,宫女依然不守约束。孙武命令将两 队长斩首。吴王见状,忙派人劝阻。孙武将 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遂斩两宠妃,然后操 练,全军肃然整齐。吴王不悦。后吴王醒悟,重用孙武,吴国军事力量日强。六.百家争鸣的影响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文艺、自然科学,对后世产生了巨 大影响。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仁)和道德准则(礼)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无为);法家思想:变革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13、 的基本精神。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法家的法治思想“以法治国”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 和平、反对战争若 为 冬 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 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 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1.战国时期之所以能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因 为当时社会正处于大变革的过渡时期思想家的经历和性格各有不同儒家思想尚未处于支配地位各国的政治改革与竞争急需理论的指导A.B.C.D.2,对孟子学说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思想核心是仁政学说B.制天命

14、而用之C.民贵君轻D.主张舍生取义B3、下列关于荀子及其思想评价,不正确的是A.性本恶B.礼法并施C,是战国思想的集大成者D.与传统儒家思想完全一致4.在人与自然关系的主张上截然对立的思想家是A、孔子和老子B、孟子和荀子C、荀子和庄子D、荀子和韩非子5.以下哪种观点不属于老子的主张A.“无为而治”B.“守静”C.“忠恕”之道D.“天法道,道法自然”匚6、春秋战国时期在人性论上持截然相反观点的思想家是:A、孟子和荀子B、孟子和老子C、老子和孔子D、荀子和墨子7.下列观点,与墨家思想相符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清心寡欲,顺其自然7C善用权术,建立权威D.爱人如己,崇尚和平8.关于墨子及其思想

15、评价不正确的是()A、创立了严密组织,他是墨者团体第一个巨子 B、墨子的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 工业者的利益C、其思想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曾被其他 学派广泛吸收征引D、战国以后其思想继续倍受人们重视9.“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A.文化运动 B.社会变革C.学术交流 D.思想解放运动P10.战国时期认为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历史永远不会倒 退,主张变法革新,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 的是:A.荀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子11.对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思想评价不确切的一项是A.诸子百家在很大程度上共同构造了中国民族传 统文化的基本精神B.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

16、和 道德准则C.童家孽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 D.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史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C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儒家一一推崇“人治“德治”即治国时 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法家一一提倡“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 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 家。道家一一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 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请问:如果你是信奉儒法道的老师,如何遏 制学生上课说话的现象?如何遏制上课讲话的行为儒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法家: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道家: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等学生自我觉悟。课后作业学派 人物国家主要思想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墨家 墨子道家老子庄子法家韩非兵家孙膑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仇(zhang)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c 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 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 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 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孟母对孩子 生活环境的选择,是孟子日后成为“亚圣”的重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