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ppt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4157605 上传时间:2021-03-26 格式:PPTX 页数:33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pptx(3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概念:,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进步,封建经济发展。,周王室衰微, 宗法分封制破坏,学在民间, 私学出现,春秋战国时期的

2、私学,“百家争鸣”形成的历史背景,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1、经济:,宗法分封制、争霸战争,新兴地主阶级兴起,“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学术下移,私学的兴起,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铁器和牛耕、生产力,2、政治:,3、阶级:,4、思想文化:,5、根本原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史料一:孟子选读 孟子曰:“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 水无有不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 谓大丈夫 .”,性本善,仁政(核心),民贵君轻,自主学习:品 读 儒 家 经典 感 悟 圣 贤 智 慧,“养浩然之气”、” “先义

3、后利”,请回答:根据教材内容判断以下名言反映了孟子和荀子的哪些主张?,二、走进诸子百家孟子、荀子与儒家,史料二:荀子选读 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制天命而用之”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 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 于治、合于善也。”,性本恶,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君舟民水,自主学习:品读儒家经典 感悟人生智慧,知识归纳: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相同处和不同处,孔子,孟子,荀子,没落的奴隶主贵族,新兴的地主阶级,爱人,仁政,礼教为主 礼法并施,为政以

4、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性近论,性善论,性恶论,至圣,亚圣,百家思想集大成,8,儒学思想中哪些具有现实意义?,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 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观) 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税) 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教育理论:,个人修养:,社会稳定:,伦理道德:,学习延伸,变式训练: 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共同点是 ( ) A认为教育可以兴国 B具有唯物主义的观点 C重视民意 D认为统一是民心之所向,C,二、走进诸子百家墨子与墨家,兼爱 非攻 尚力 节用、节葬,1、思想主张:,2、评价:,墨子,名翟,鲁国人 墨家学派创始人,自我思考 墨家学派一度曾成为显

5、学,为什么在战国以后,墨子的思想却不再受重视?,二、走进诸子百家 庄子与道家,名周,宋国人, “齐物” “逍遥”、“无所恃” 天与人“不相胜”, 人必须顺应自然。,(荀子:制天命而用之),1庄子集释杂篇:长梧封人问子牢曰:“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昔予为禾,耕而卤莽之,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芸而灭裂之,其实亦灭裂而报予。”该记载认为执政者对待政事应 A卤莽灭裂 B用心慎重 C因地制宜 D任性反道,B,二、走进诸子百家法家与韩非子,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1、主张,2、影响:,自主学习:以下几则材料体现了法家的哪些主张? 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 ”“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千乘

6、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不其修古,不法常可, 事异则备变。,将法、术、势相结合,加强中央集权。,依法治国,主张变革,与时俱进。,15,课堂探究: 结合韩非思想分析为什么说法家思想是战国时期最“有用”的思想?,16,适应地主阶级建立新政权的需要,适应了社会大变革的需要,适应了地主阶级兼并战争的需要,韩非子,1.强调懂得战争的规律,2.重视人的作用,利用和创造有利己的形势,3.灵活利用战略战术,二、走进诸子百家兵家与孙膑,合作探究2:“诸子百家”中的对立观点 (1)治国理念: 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制,强调严刑峻法; (2

7、)人性论: 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 (3)人与自然关系: 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庄子主张“顺自然”; (4)人生态度: 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而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强调“超脱”。,19,材料一:若使天下-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贱?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其国,谁攻? 材料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材料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材料四: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8、。故曰世异则事异。 请回答:上述材料各表述了哪一学派的观点和主张?,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知识巩固,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法家的法治思想“以法治国” 墨家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素质、职业教育 ,感悟历史、古为今用,“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仁”与“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仁政”、“民贵君轻” 、“性本善,施行德政、强调民众力量、主张“性恶论” 和礼乐教化、

9、“制天命而用之”、,“道”是世界本源、无为而治、辨证法思想,万物是相对的、放弃等级观念获精神自由,“兼相爱、交相利” 、非攻、尚贤、节俭,依法治国、君主集权、社会变革等,填一填(目标3:儒、道、墨、法的思想主张),孔子说:我仁; 孟子说:我义; 老子说:我以柔克刚; 庄子说:我顺其自然; 韩非子说:把他们全抓了。 孙子说:战场上见高低!,趣味百家,23,诸子百家思想的历史影响,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

10、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思考:儒家.法家和道家思想在什么历史条件下为统治者所适用?,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路线实现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 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敝,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 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邢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为宜,课堂检测,2春秋战国时期,儒道争锋,儒墨争雄,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种“争”从根本上讲是 A学术思想与智慧的创新

11、B对国家统治权的争夺 C对社会发展的规划之争D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 3“儒墨争雄储道争锋”,“这也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跨世纪大辩论”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的急剧变化 B私学兴起,人才辈出 C统治者政策的引导D礼崩乐坏,C,A,4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讲天道,墨家信鬼神,他们都不讲天命,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道家无为而无求,墨家有为而有求,儒家有为而无求。据此可知,与其他思想流派相比,儒家思想 A重视天人关系的研究 B与墨家思想可以互补 C有较强道义和责任感 D蕴含了早期民本思想,C,5老子认为,民众的贫穷、难治,社

12、会秩序混乱,均是君主有为的结果。无论是刑罚,还是君主的令、言,均不符合无为政治理想,不符合道不干涉、不强制万物自然发展的态度。这反映出 A君主集权已经确立 B道家思想始终无法被统治者接受 C儒道思想相互融合 D老子对春秋时期社会现实的批判,D,6韩非子在显学中说:“孔、墨之后,儒分八家,墨离为三。”又在五蠹中说,。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其意在 A指出儒墨没有统一的思想B否定儒墨的思想主张 C强调法家更适合统治需要D阐释社会发展的规律,C,7面对战国时期的社会现实,墨子有感而发曰:“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为改变这一社会状况,墨子主张

13、 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攻超越功利 AB C D,B,8孙子兵法强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注重了解情况,全面分析敌我、众寡、强弱、攻守等矛盾双方,并通过对战争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来克敌制胜。这反映出,孙子兵法 A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 B蕴含了朴素的唯物思想 C适应了社会现实的需要 D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B,10春秋中期,鲁国妇女已形成“男女有别”的守礼之风,齐、楚、燕、宋则尚未有男女授受不亲之类的礼仪规定,社祭之类的群众活动,往往男女一起欣赏玩乐。这反映了当时 A民众的精神风貌存在地域差别 B儒家学派的影响范围非常有限 C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社会精神风貌 D新旧道德观念之间存在矛盾冲突,A,1

14、1百家争鸣时期,农家钟情于神农时代,道家以黄帝传人自居,儒家喜欢尧舜禅让和后公礼乐,墨家崇拜夏禹治水的实干精神。这反映出诸子百家 A根据各自理论需要而改造古代的历史 B从古人身上寻找理想社会的设计方案 C形成较为完整的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 D代表了社会不同阶层的共同理想追求,B,材料一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粮食充足),足兵(军事力量充足),民信之(百姓信任)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不取得百姓的信任是立不住脚的)。” -论语颜渊 材料二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

15、民(得到百姓的 拥护)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而为大夫。” -孟子尽心章句下 材料三 “君为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荀子王制 请回答 (1)三段材料集中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哪一重要思想? (2)材料一中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关键的一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 子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统治者应该怎样做? (3)材料二主要反映了孟子哪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依据这一观点孟 子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做?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为什么会提出“舟水之喻”?后世不少统治者都以此为 鉴,举出一个典型事例。,民本思想,取信于民。“为政以德”,关系爱护百姓。,“民贵君轻”的观点,“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继承发扬民本思想,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巨大。唐太宗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33,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