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词序的发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词序的发展课件.ppt(4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漢語史 漢語語法史第三章第三章 詞序的發展詞序的發展詞序是漢語語法的主要內容。就一般說,漢語的詞序是固定的。從歷史上看,漢語的詞序幷沒有多大的變化,但也不能說完全沒有變化。主動賓的詞序,是從上古漢語到現代漢語的詞序。但是,在上古漢語裏,有一些特殊的情況,就是賓語可以放到動詞的前面。這種結構是有條件的,總的條件是這個前置的賓語必須是一個代詞。第一節 賓語的位置在原始時代的漢語裏,可能的情況是這樣:代詞作賓語的時候,正常的位置本來就在動詞的前面(像法語一樣)。到了先秦時代,由於語言的發展,這種結構分爲三種情況:一、完全拋棄了舊形式,僅僅留下若干殘迹一、完全拋棄了舊形式,僅僅留下若干殘迹(一)一般情
2、況舉例(一)一般情況舉例民獻有十夫民獻有十夫予予翼。(翼。(書書 大誥大誥)(民間賢人有十個人協助我。)(民間賢人有十個人協助我。)惟惟我我事,不貳事,惟爾王家事,不貳事,惟爾王家我我適。(適。(書書 多士多士)(天下事已經歸屬我們,不再歸屬別國,你殷國也已歸屬我(天下事已經歸屬我們,不再歸屬別國,你殷國也已歸屬我們了。)們了。)赫赫師尹,民具赫赫師尹,民具爾爾瞻。(瞻。(詩經詩經 小雅小雅 節南山節南山)(威嚴的尹太師,老百姓眼睛都看著你。)(二)在指示代詞中,(二)在指示代詞中,“是是”字比較能保存原始的結構。字比較能保存原始的結構。1.1.在某些情況下,在某些情況下,“是是”字可以自由地
3、放在動詞前面。字可以自由地放在動詞前面。葛之覃兮葛之覃兮是是刈刈是是濩,爲絺(濩,爲絺(c ch)爲綌)爲綌(x)(x)。(詩經詩經 周南周南 葛覃葛覃)(葛漸漸長得長了(葛漸漸長得長了割了它來煮煮它,做成細葛布和粗葛布。)割了它來煮煮它,做成細葛布和粗葛布。)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是徵;昭王南征而徵;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不復,寡人是是問。(問。(左傳左傳 僖公四年僖公四年)2.2.代詞代詞“是是”用做介詞用做介詞“以以”的賓語(表示因此的意思)的的賓語(表示因此的意思)的時候,在上古一般是放在介詞的前面;而且時候,在上古一般是放在介詞的
4、前面;而且“是以是以”這個結這個結構作為凝固形式一直流傳在後代的文言裏。構作為凝固形式一直流傳在後代的文言裏。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是以謂之文也。(謂之文也。(論語論語 公冶長公冶長)當今之君,其蓄私也,大國拘女累千,小國累百,當今之君,其蓄私也,大國拘女累千,小國累百,是以是以天天下之男多寡無妻,女多拘無夫。(下之男多寡無妻,女多拘無夫。(墨子墨子 辭過辭過)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孟子梁惠王上)3.3.由由指指示示代代詞詞“是是”構構成成的的另另一一個個凝凝固固形形式式是是“是是謂謂”,“是是謂謂”譯成現代漢語是譯成現代漢語是“人們把它叫做人們把它
5、叫做”或或“我們把它叫做我們把它叫做”。觀觀其其事事上上利利乎乎天天,中中利利乎乎鬼鬼,下下利利乎乎人人。三三利利無無所所不不利利,是是謂謂天德。(天德。(墨子墨子 天志中天志中)天下之非譽,無益損焉,天下之非譽,無益損焉,是謂是謂全德之人哉!(全德之人哉!(莊子莊子 天地天地)殺殺人人者者不不死死,而而傷傷人人者者不不刑刑,是是謂謂惠惠暴暴而而寬寬賊賊也也。(荀荀子子 正正論論)除此之外,還有“自”字和“相”字。“自”字作代詞賓語的時候總是放在動詞的前面。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莊子人世間(山木是自己遭砍殺也,油脂是自己點燃自己。)見賢而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公冶長)“相”字是代詞
6、性的副詞,所以也總是放在動詞的前面。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始吾與公爲刎頸交,今王與耳旦暮死,而公擁兵數萬,不肯始吾與公爲刎頸交,今王與耳旦暮死,而公擁兵數萬,不肯相相救。救。說明說明:“相相”字下若是外動詞,又沒有賓語,字下若是外動詞,又沒有賓語,“相相”字便兼起代字便兼起代詞作用,可以代本人,可以代對方,也可以代第三方,隨上下文詞作用,可以代本人,可以代對方,也可以代第三方,隨上下文意自可明白,不致誤解。意自可明白,不致誤解。這些結構之所以被認為殘迹,是因為到了先秦時代,除了凝固形這些結構之所以被認為殘迹,是因為到了先秦時代,除了凝固形式外,一般不再用式外,一般不
7、再用“主語主語代詞賓語代詞賓語動詞動詞”這種結構方式了。這種結構方式了。正常的結構已變為:主語正常的結構已變為:主語動詞動詞代詞賓語,例如:代詞賓語,例如:將安將樂,棄將安將樂,棄予予如遺。(如遺。(詩經詩經 小雅小雅 谷風谷風)故天棄故天棄我我,不有康食。(,不有康食。(書書 西伯戡黎西伯戡黎)天保定天保定爾爾,亦孔之固。(,亦孔之固。(詩經詩經 邶風邶風 北風北風)其誰能睹其誰能睹是是而不樂也哉?(而不樂也哉?(荀子荀子 王霸王霸)二、完全保存著舊形式二、完全保存著舊形式這種情況所依存的條件有兩個:第一個條件是賓語是一個疑問代詞。這種情況所依存的條件有兩個:第一個條件是賓語是一個疑問代詞。
8、(一)一般情況舉例(一)一般情況舉例吾吾誰誰欺?欺天乎?(欺?欺天乎?(論語論語 子罕子罕)子墨子曰:子墨子曰:“子將子將誰誰敺?敺?”耕柱子曰:耕柱子曰:“將敺驥也。將敺驥也。”(墨子墨子 耕柱耕柱)人而無,不死人而無,不死何何俟?(俟?(詩經詩經 鄘風鄘風 相鼠相鼠)(止:合乎禮法行為。是人卻沒有容止,不死還等什麼?)(止:合乎禮法行為。是人卻沒有容止,不死還等什麼?)(二)介詞“以”“與”來自動詞,疑問代詞作為介詞賓語時,也放在“以”“與”的前面,例如: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論語八佾)人而無情,何以謂之人?(莊子德充符)吾誰與爲鄰?(莊子田子方)且夫暴國之君將誰與
9、至哉?彼其所與至者必其民也。(荀子議兵)其中其中“何以何以”這個結構一直流傳到後來的書面語言裏,成為一這個結構一直流傳到後來的書面語言裏,成為一個凝固的形式,例如:個凝固的形式,例如:今如此避而不擊,後有大者,今如此避而不擊,後有大者,何以何以加之。加之。(史記史記 淮陰侯列傳淮陰侯列傳)卿等卿等何以何以得存?(得存?(世說新語世說新語 政事政事)若復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若復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何以圖敵?(諸葛亮圖敵?(諸葛亮後出後出師表師表)第二個條件是,賓語雖是一個名詞,但有一個指示代詞複指。(一)“是”作複指代词,指代提前的賓語日居月諸,下土是冒。(詩經邶風日月)(太陽啊月亮
10、啊,普照著大地。)秉國之均,四方是維,天子是毗,俾民不迷。(詩經小雅節南山)(掌握著國家大權,保護四方,輔助天子,使人民不致迷失方向。)愎諫違卜,固敗是求,又何逃焉?(左傳僖公十五年)(不聽別人勸告,違背卜卦所得的預兆,這本來就是找敗仗吃,還逃避什麼呢?)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憂,惠之至也。(左傳僖公十五年)(君王不把自己的流亡放在心上,卻還掛念者群臣,真是仁愛到了幾點。)今吳是懼,而城於郢。(左傳昭公二十二年)(現在害怕吳國,在郢築起城墻來。)(二)名詞賓語前置而又有“是”字複指的時候,名詞前面往往還有詞頭“唯”字(或“惟、維”)無非無儀,唯酒食是議。(詩經小雅斯干)(家事處理得好不好與女子無
11、關,女子只是籌劃籌劃酒飯。儀,善也。)無若朱丹傲,惟慢遊是好,傲虐是作。(書益稷)今商王受,惟婦言是用。(書牧誓)除君之惡,惟力是視。(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率師以來,惟敵是求。(左傳宣公十二年)余雖與晉出入,余惟利是視。(左傳成公十三年)今天我們還說“唯利是圖”“惟你是問”等,這是上古漢語的殘迹。(三)處所介詞複指(三)處所介詞複指處所介詞也能起到複指作用,特別是處所介詞也能起到複指作用,特別是“焉焉”字,因為字,因為“焉焉”本來本來就含有就含有“于是于是”的意義。有時不用的意義。有時不用“焉焉”而用而用“於於”或或“于于”;“於於”或或“于于”也可以認為是也可以認為是“於是於是”的省略。的省略
12、。赫赫南仲,玁赫赫南仲,玁狁(狁(xin ynxin yn)于于襄。(襄。(詩經詩經 小雅小雅 出車出車)(赫赫,威武的樣子。襄,除也。玁狁是襄,平定玁狁的意思。)(赫赫,威武的樣子。襄,除也。玁狁是襄,平定玁狁的意思。)我周之東遷,晉鄭我周之東遷,晉鄭焉焉依。(依。(左傳左傳 隱公六年隱公六年)()(國語國語 周周語語作作“晉鄭是依晉鄭是依”。)(我們周朝東遷,依靠晉國鄭國。)。)(我們周朝東遷,依靠晉國鄭國。)王貪而無信,唯蔡王貪而無信,唯蔡於於感。(感。(左傳左傳 昭公十一年昭公十一年)(感,同)(感,同“憾憾”,恨也。,恨也。“唯蔡於感唯蔡於感”,只恨蔡。),只恨蔡。)(四)代詞“之”
13、字複指代詞“之”字和“是”字有同樣的作用(因為“之”字本是一個指示代詞),名詞賓語靠著“之”字複指,也可以提到動詞的前面。先君之思,以勗寡人。(詩經邶風燕燕)父母於子,東西南北,唯命之從。(莊子大宗師)吾以子爲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論語先進)(我以為你問別的什麼,原來你是問子路、冉由啊。)(五)不但名詞賓語可有用代詞複指,連代詞賓語本身也可以用另一個代詞複指,它更能顯出是一個前置的賓語。這種結構是“是之”,例如:魯頌曰:“戎狄是膺,荊舒是懲。”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學,以爲不善變矣。(孟子許行篇)(是,指戎狄荊蠻。“是”是“學”的賓語,提前用“之”複指。)古者民有三疾,今者或是之亡也。(論語陽
14、貨)(古代的人有三種毛病,現在或許連這些也沒有了。)嫫母、力父,是之喜也。(荀子賦篇)(唐楊倞注:“嫫母,醜女,黃帝時人。”力父,不詳,當是丑男。“是”爲代詞,代嫫母、力父,“之”是複指代詞,代“是”。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們喜歡嫫母、力父。)(六)凝固形式“是之謂”1.“是之謂”是一種凝固形式,最為常見。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莊子齊物論)(天鈞:天然平等。兩行:指對是非不置可否,任其自然。莊子認為人們不必辨別是非,是非本身都是自然的一環。)(所以聖人把是非混同起來,而猶然自得地聽任萬物自然的變化,這叫做“兩行”,即聽任是與非各自而行。)若然者,雖直而不病。是之謂與古爲徒。
15、(莊子人間世)像這樣,我的話雖然正直,但不會惹人怨恨,這就是與古人爲友。仲尼曰: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義也。子之愛親,命也,不可解於心。臣之事君,義也。無適而非君也,無所逃於天地之間。是之謂大戒。(同上)(大戒:人生必須遵守的法則。一個是天性的本然,一個理性的當然。兒女的喜愛父母,這是天性的本然,在自己內心是沒法理解的。臣僕的侍奉君上,這是事理的當然。無論到哪裏都離不開君上,在天地之間無法脫開,沒有可以逃避的地方。)2.此之謂“是之謂”也可以說成“此之謂”。太上無敗,其次敗而有以成。此之謂用民。(墨子親士)(最好的計策就是不遭失敗,其次是即使失敗了還能轉敗為勝,這就是善於用人。)四方之民
16、莫不俱至。此之謂聖治。(莊子天地)有左有右,有倫有義,有分有辯,有競有眞。此之謂八德。(莊子齊物論)2.“是”和“此”所代的是名詞,有時候不用“是、此”而在名詞性詞組後面加“之謂”。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禮記學記)於事爲之中,而權輕重之謂求。(墨子大取)禮義之謂治,非禮義之謂亂也。(荀子不苟)天下歸之之謂王,天下去之之謂亡。(荀子王霸)三、舊結構和新結構同時存在這種情況最明顯地表現在否定句的代詞賓語上。馬氏文通曾經指出:外動詞前面有否定副詞,或者有主語“莫、無”的時候,賓語如果是一個代詞,總是放在外動詞的前面。在先秦時代,在否定句中,詞序有
17、一種過渡狀態:新的形式產生了,舊的形式還沒有消亡。這個情況非常複雜。要看具體的否定詞是什麼,也要看具體的代詞賓語是什麼。大致說來,否定詞是“莫、未、毋(無)”等字的,代詞賓語是“吾、余、汝(女)、爾”等字的,動詞後置的情況比前置的情況多得多。1.下面舉動詞後置的例子:汝念哉,無我殄。(書康誥)(你記住啊,不要忘了我的話。殄:絶。)無我怨。(書多士)謂他人父,亦莫我顧。(詩王風葛藟)豈不爾思?遠莫致之。(詩衛風竹竿)蝃蝀在東,莫之敢指。(詩鄘風蝃蝀)居則曰:“不吾知也。”(論語先進)有人認為疑問代詞賓語和否定代詞賓語放在動詞前面的句子是倒裝句,那是不對的,因為依照先秦正常的語法結構正是應該這樣。
18、假定在先秦史料中發現“吾欺誰、莫毒余”等,那才應該認為倒裝句,因為那種結構是不正常的。2.有些結構最能表現過渡狀態。現在以“不我”和“不己”這兩個結構為例:(甲)代詞賓語在動詞前面胡能有定?寧不我顧?(詩經邶風日月(心里怎麼能安定?為何不把我來想?)日月逝矣,歲不我與。(論語陽貨)(乙)代詞賓語在動詞後面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王風黍離有事不告我。(左傳襄公十八年)3.到了漢代,疑問代詞賓語後置的結構逐漸發展出來了,例如: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古詩十九首明月何皎皎)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古詩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夫如是,累害之人,負世以行;指擊之者,從何往哉?(論衡累害篇)(如果能做到這一
19、點,那麼遭受累害的人,不顧世俗非議,堅持自己的操行,那些指責攻擊他們的人又向哪裡施展自己的手段呢?)(累害:拖累,損害。)至於否定句中的代詞賓語,到了漢代,後置的情況表現得更為明顯了,例如: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諸侯莫違我。(史記封禪書)莫知我夫。(史記孔子世家)4.到了南北朝,這種疑問代詞賓語和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後置的發展已經在口語中完成了。從此以後,凡是在書面語裡運用先秦時代那種賓語前置的結構(如古文作家),那只是仿古,而幷不反映口語。第二節第二節 處處所狀語和工具狀語的位置所狀語和工具狀語的位置一、處所狀語一、處所狀語所所謂處所狀語,在這裡專指介詞謂處所狀語,在這裡專指介詞“於(于)於(于)
20、”字及其賓語而言。字及其賓語而言。在殷墟卜辭中,處所狀語的位置還沒有十分規定,它可以放在動在殷墟卜辭中,處所狀語的位置還沒有十分規定,它可以放在動詞之後,又可以放在動詞之前,但是放在動詞後面的結構是常見詞之後,又可以放在動詞之前,但是放在動詞後面的結構是常見的結構。的結構。1.1.西周以後,處所狀語必須放在動詞(及其賓語)的後面。西周以後,處所狀語必須放在動詞(及其賓語)的後面。子擊磬子擊磬於衛於衛。(。(論語論語 憲問憲問)莊子行莊子行於山中於山中。(。(莊子莊子 山木山木)利澤施利澤施於萬世於萬世。(。(莊子莊子 天運天運)吾非至吾非至於子之門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
21、之家於大方之家。特特別是單音節內動詞(如別是單音節內動詞(如“在、至、行在、至、行”)和被動性的動詞(如)和被動性的動詞(如“利澤施於萬世、見笑於大方之家利澤施於萬世、見笑於大方之家”)直到很遠的後代,也只能)直到很遠的後代,也只能放在處所狀語的前面。放在處所狀語的前面。但是,如果但是,如果“於於”是是“對於對於”的意義,就已經不是一般的處所狀的意義,就已經不是一般的處所狀語,它就可以放在謂語甚至主語的前面,例如:語,它就可以放在謂語甚至主語的前面,例如:不義而富且貴,不義而富且貴,於我於我如浮雲。(如浮雲。(論語論語 述而述而)我於周爲客。(左傳昭二十五年)於周室於周室,我爲長。(,我爲長。
22、(左傳左傳 哀公十三年哀公十三年)2.2.到了漢代,一般處所狀語漸漸可以移到動詞的前面。到了漢代,一般處所狀語漸漸可以移到動詞的前面。褒褒於道於道病死,上閔惜之。(病死,上閔惜之。(漢書漢書 王褒傳王褒傳)宰相不親小事,非所當宰相不親小事,非所當於道路於道路問也。(問也。(漢書漢書 丙吉傳丙吉傳)從從此以後,處所狀語又變為前置後置均可了。直到動詞此以後,處所狀語又變為前置後置均可了。直到動詞“在在”字字代替了介詞代替了介詞“於於”字,一般處所狀語的位置才固定在動詞前面;字,一般處所狀語的位置才固定在動詞前面;但是表示動作的施事者或受事者因動作的結果達到什麼處所時,但是表示動作的施事者或受事者因
23、動作的結果達到什麼處所時,這個處所狀語仍是放在動詞後面的,例如這個處所狀語仍是放在動詞後面的,例如“他掉在井裡、把書扔他掉在井裡、把書扔在地下在地下”等。等。二、工具狀語二、工具狀語所所謂工具狀語,在這裏專指介詞謂工具狀語,在這裏專指介詞“以以”字及其賓語。在上古,工字及其賓語。在上古,工具狀語放在動詞前面或後面都可以。具狀語放在動詞前面或後面都可以。(一)放在動詞前面(一)放在動詞前面以旦以旦代某之身。(代某之身。(書經書經 金縢金縢)以二干戈,虎賁(以二干戈,虎賁(bnbn)百人)百人,逆子釗於南門之外。(,逆子釗於南門之外。(尚書尚書 顧命顧命)天將天將以夫子以夫子爲木鐸。(爲木鐸。(論
24、語論語 八佾八佾)(木鐸,上古鈴類,金口木舌,振之以警衆人。)(木鐸,上古鈴類,金口木舌,振之以警衆人。)以戈以戈逐子犯。(逐子犯。(左傳左傳 僖公二十三年僖公二十三年許子許子以釜甑以釜甑爨,爨,以鐵以鐵耕乎?(耕乎?(孟子孟子 滕文公上滕文公上)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莊子莊子 養生主養生主)(二)放在動詞後面(二)放在動詞後面殺人殺人以梴(以梴(chnchn)與刃)與刃,有以異乎?(,有以異乎?(孟子孟子 梁惠王上梁惠王上)說文:“梴,梴,長木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孟子離婁上)夫大塊載我夫大塊載我以行以行,勞我,勞我以生以生,供我,供我以老
25、以老,息我,息我以死以死。(。(莊子莊子 大宗師大宗師)(大自然把形體給予我,用生活使我勞苦,用衰老使)(大自然把形體給予我,用生活使我勞苦,用衰老使我安閒,用死來使我休息。)我安閒,用死來使我休息。)夫堯既已黥(夫堯既已黥(qngqng)汝)汝以仁義以仁義,而劓汝,而劓汝以是非以是非矣。矣。(莊子莊子 大大宗師宗師)(堯已經用仁義是非等道德觀念把你殘害了。黥,上古)(堯已經用仁義是非等道德觀念把你殘害了。黥,上古刑罰,在臉上刺字。劓,刑罰,割鼻子。)刑罰,在臉上刺字。劓,刑罰,割鼻子。)(三)如果工具狀語被活用來表示原因,它的位置就只能在動詞(三)如果工具狀語被活用來表示原因,它的位置就只能
26、在動詞的前面。的前面。君子不君子不以言以言舉人,不舉人,不以人以人廢言。(廢言。(論語論語 衛靈公衛靈公)(君子不會(君子不會因為因為別人話說得好就提拔他,也不會別人話說得好就提拔他,也不會因為因為他是壞人而他是壞人而廢棄他說的好話。)廢棄他說的好話。)乃孔子則欲乃孔子則欲以微罪以微罪行,不欲爲苟去。(行,不欲爲苟去。(孟子孟子 告子下告子下)(至)(至於孔子,就願意那個小錯誤作為藉口而離職走開,不願意無緣無於孔子,就願意那個小錯誤作為藉口而離職走開,不願意無緣無故的離開。)故的離開。)乃欲乃欲以一笑之故以一笑之故殺吾美人,不亦甚乎?(殺吾美人,不亦甚乎?(史記史記 平原君虞卿列平原君虞卿列傳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