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武钢乌龙泉矿子弟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年武钢乌龙泉矿子弟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pdf(19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8-2019年武钢乌龙泉矿子弟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抽选经典试题,有针对性的考点中的难点、重点、考点进行强化训练,力口强记忆。第 1 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7 题。李大亮,雍州泾阳人,少有文武才干。隋末,在东都与李密战,败,同辈百余人皆就死,贼帅张弼见而异之,独释与语,遂定交于幕下。义兵入关,大亮自东都归国,授土门令。百姓饥荒,盗贼侵寇,大亮卖所乘马分给贫弱,劝以垦田,岁因大稔。躬捕寇盗所击辄平时太宗在藩巡抚北境闻而嗟叹。其后,胡贼寇境,大亮众少不敌,遂单马诣贼营,召其豪帅,谕以祸福,群胡感悟,相率前后降者千余人,县境以清。高祖大悦,以功赐奴婢百人。大亮
2、谓曰:“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一皆放遣。贞观元年,也为凉州都督,以惠政闻。尝有台使到州,见有名鹰,讽大亮献之。大亮密表日:“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八年,为剑南道巡省大使。十七年,晋王为皇太子,东宫僚属,皆盛选重臣。以大亮兼领太子右卫率,俄兼工部尚书,身居三职,宿卫两宫,甚为亲信。大亮每当宿直,必通宵假寐。太宗尝劳之曰:“至公宿直,我便通夜安卧。”其见任如此。大亮虽位望通显,而居处卑陋,衣服俭率。至性忠谨,虽妻子不见其惰容。每怀张弼之恩,而久不能得。弼时为将作丞,自匿不言。大亮尝遇之于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产以
3、遗弼,弼拒而不受。大亮言于太宗日:“臣有今日之荣,张弼力也。”太宗遂迁弼为中郎将,俄代州都督。时人皆贤大亮不背恩,而多弼不自伐也。寻遇疾,太宗亲为调药,驰醛赐之。卒,时五十九。亲戚孤遗为大亮所鞠养,服之如父者十五人。太宗哭之甚恸,废朝三日。赠兵部尚书、秦州都督,谨日懿,陪葬昭陵。4.下列对第一段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躬捕寇盗/所击辄平/时太宗在藩/巡抚北境/闻而嗟叹B.躬捕寇盗所/击辄平/时太宗在藩巡抚/北境闻而嗟叹C.躬捕寇盗/所击辄平/时太宗在藩巡抚/北境闻而嗟叹D.躬捕寇盗所击/辄 平/时太宗在藩/巡抚北境/闻而嗟叹5.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
4、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出,古代称地方官调任到京城为官。B.藩,封建时代称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文中借指边防重镇。C.谥,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D.驿,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亦指供传递公文用的车马。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弼对李大亮有不杀之恩。隋末时李大亮战败,与他一起的一百多人都被处死了,只有他被张弼释放并成了张弼的朋友。B.李大亮曾凭借冷静和勇敢建功。胡人进犯他所辖县境时,.面对敌众我寡难以取胜的情况,他独闯敌营,最终使辖区恢复了太平。C.晋王成为皇太子后十分器重李大亮。
5、大规模选拔皇太子臣属的时候,李大亮作为朝廷重臣,被同时委任了三个重要职务。D.李大亮死后仍获得荣耀,太宗追封他官位,赐予他美谥,允许他陪葬昭陵。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大亮尝遇之于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5分)(2)亲戚孤遗为大亮所鞠养,服之如父者十五人。(5分)第2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0分)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
6、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 子 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日:“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捱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日:“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7、。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小 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回头
8、看。B.臣左手把其袖 把:握,抓住。C.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深:刻毒。D.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函:用匣子。【小 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皆为戮没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C.秦之遇将军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D.今 日 往 而 不 反 者 哙 拜 谢,起,立而饮之【小 题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1)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第3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 成8 1 1题。“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
9、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8.对下列语句中抽出来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郑既知亡矣既:已经B.将焉取之C.又肆其西封D.何厌之有之:指代土地肆:延伸扩张厌:厌烦9.下面句子中加波浪线的词意义和用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若舍郑幺为东道主 以:动词。认为B.敢幺烦执事C.直用亡郑以陪邻D.将超取之以:介词。用,拿。焉:代词。怎么。焉:代词。哪里。1 0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琏 之 往 来”一句中加线的词在文中的
10、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请客的主人 行装 B.宴请的客人 行装C.宴请的客人 使者 D.招待过客的主人 使者1 1 .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师的理由,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秦军欲越过晋国并看不起远方的郑国,这实际上是很困难的事。B.相邻的晋国实力雄厚了,实际上自己的力量就削弱了,保留下郑国对秦是会有好处的。C.秦对晋侯有过恩赐,但晋侯回国后就违背承诺,并迅速筑墙拒守。D.如让晋占领了郑,那么他们还要扩张势力,势必危及秦的安全,这种损秦肥晋的作法,实不足取。第4题:阅 读 始得西山宴游记,完 成1 8-2 1题(共1 0分)自余为修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
11、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茯,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呀然洼然,若埋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壤为类。悠悠乎与颍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
12、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施施而行 施施:缓慢行走的样子。B.漫漫而游 漫漫:远远地。C.箕踞而遨 箕踞:席地而坐,两腿前伸呈簸箕状。D.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特立:独特卓立。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自余为修人 故为之文以志B.醉则更相枕以卧 故为之文以志C.萦青缭白,外与天际 不与培壤为类D.游于是乎始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章开头先写以前对永州异山秀水的游览,表明这些幽泉怪石给作者带来精神的愉悦和解
13、脱,以此作为铺垫来比照映衬西山之游。B.文中两次写满酌而醉,第一次反映作者单调乏味的生活及苦闷抑郁的内心感受,第二次表现作者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前后构成对比。C.作者虽然几乎走遍了永州的奇山异水,但当他发现西山之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文 题“始得”点明此游之意义,并 以“始与未始”结构全文。D.作者对西山特立之貌的描写赋予了自己卓尔不群的人格和恢弘远大的志向,西山即我,我即西山,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2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第 5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 4-7 题。褚彦回幼有清誉。宋元嘉末,魏军逼
14、瓜步,百姓咸负担而立。时父湛之为丹阳尹,使其子弟并着芒屐,于斋前习行。或讥之,彦回时年十余,甚有惭色。湛之有一牛,至所爱,无故堕厅事前井,湛之率左右躬自营救之,郡中喧扰,彦回下帘不视也。又有门生盗其衣,彦回遇见,谓曰:“可密藏之,勿使人见。”此门生惭而去,不敢复还,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尚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拜驸马都尉,除著作佐郎,累迁秘书丞。湛之卒,彦回悉推财与弟澄,唯取书数千卷。宋明帝即位,累迁吏部尚书。有人求官,密袖中将一饼金,因求请见,出金示之,日:“人无知者。彦 回 日:“卿自应得官,无假此物。若必见与,不得不相启。”此人大惧,收金而去。彦回叙其事,而不言其名,时人莫之知也。彦回美仪
15、貌,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每朝会,百僚远国使,莫不延首目送之,时人以方何平叔。尝聚袁粲舍,初秋凉夕,风月甚美。彦回援琴奏 别鹄之曲,宫商既调,风神谐畅。王或、谢庄并在粲坐,抚节而叹曰:“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不可得已。”时他人常珍奇与薛安都为逆,后又求降,明帝加以重位。彦回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不足大加宠异。帝不从,珍奇寻又叛。建安王刘休仁,人才令美,帝与彦回谋诛之,彦回以为不可。帝怒曰:“卿痴不足与议事。”彦回惧而奉旨。明帝崩,遗诏以为中书令、护军将军,与尚书令袁粲受顾命,辅幼主,粲等虽同见托,而意在彦回。彦回同心理事,务弘俭约,百姓赖之。既而王道隆、阮佃夫用事,奸赂公行,彦回不能禁
16、也。性和雅,有器度,不妄举动,然世颇以名节讥之。(节 选 自 南史列传十八)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尚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 尚:娶B.莫不延首目送之 延:邀请C.时人以方何平叔 方:比作、相比D.建安王刘休仁,人才令美 令:美好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褚彦回“有器度”的 一 组 是(3分)帝与彦回谋诛之,彦回以为不可可密藏之,勿使人见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 彦回叙其事,而不言其名彦回同心理事,务弘俭约 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A.B.C.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褚彦回的父亲带领随从们解救掉到井里的牛,场面喧闹混
17、乱,褚彦回不喜欢这种场面,所以放下帘子来阻隔外面的混乱和喧闹。B.褚彦回到袁粲家参加聚会,在风月和美的凉爽秋夜展示了自己高超的琴艺,得到了王或、谢庄的高度赞扬,这说明褚彦回具有很高的音乐修养。C.明帝在遗诏中任命褚彦回为中书令、护军将军,让他和袁粲共同接受遗命,辅佐幼主,但明帝更属意于褚彦回,由此可见皇帝对褚彦回很器重。D.褚彦回和袁粲同心协力处理政事,褚彦回倡导俭约,因此百姓很依赖他,后来王道隆、阮佃夫掌权,褚彦回不能禁止,因此受到别人讥讽。7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0分)(1)此门生惭而去,不敢复还,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2)卿自应得官,无假此物。若必见与
18、,不得不相启。第6题:文言文阅读(1 9分)论慎终(节选)贞观五年,太宗谓侍臣日:“自古帝王亦不能常化,假令内安,必有外扰。当今远夷率服,百谷丰稔,盗贼不作,内外宁静。此非朕一人之力,实由公等共相匡辅。然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虽知今日无事,亦须思其终始。常得如此,始是可贵也。”魏征对曰:“自古己来,元首股肱不能备具,或时君称圣,臣即不贤,或遇贤臣,即无圣主。今陛下明,所以致治。向若直有贤臣,而君不思化,亦无所益。天下今虽太平,臣等犹未以为喜,惟愿陛下居安思危,孜孜不怠耳!”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日:“自古人君为善者,多不能坚守其事。汉高祖,泗上一亭长耳,初能拯危诛暴,以成帝业,然更延十数年,纵逸之
19、败,亦不可保。何以知之?孝惠为嫡嗣之重,温恭仁孝,而高帝惑于爱姬之子,欲行废立,萧何、韩信功业既高,萧既妄系,韩亦滥黜,自余功臣独布之辈惧而不安,至于反逆。君臣父子之间悖谬若此,岂非难保之明验也?朕所以不敢恃天下之安,每思危亡以自戒惧,用保其终。”贞观九年,太宗谓公卿曰:“端拱无为,四夷咸服,岂朕一人之所致,实赖诸公之力耳!当思善始令终,永固鸿业,子子孙孙,递相辅翼。使丰功厚利施于来叶,令数百年后读我国史,鸿勋茂业粲然可观,岂惟称隆周、炎汉及建武、永平故事而已哉!”房玄龄因进曰:“陛下据挹之志,推功群下,致理升平,本关圣德,臣下何力之有?惟愿陛下有始有卒,则天下永赖。”太宗又曰:“朕观古先拨乱
20、之主皆年逾四十,惟光武年三十三。但朕年十八便举兵,年二十四定天下,年二十九升为天子,此则武胜于古也。少从戎旅,不暇读书,贞观以来,手不释卷,知风化之本,见政理之源。行之数年,天下大治而风移俗变,子孝臣忠,此又文过于古也。昔周、秦以降,戎狄内侵,今戎狄稽颠,皆为臣妾,此又怀远胜古也。此三者,朕何德以堪之?既有此功业,何得不善始慎终耶!”(节 选 白 贞观政要卷十 论慎终)4 .对于加点字下列各项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自古帝王亦不能常化B.何以知之C.朕端拱无为D.朕何德以堪之化:教化知:得出结论端拱:庄严临朝,清简为政堪:忍受5 .下列对文言文知识的有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1、A.股指的是大腿及小腿上部;而肱是指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股肱之臣,辅佐帝王的重臣,也指受宠的帝王近臣。B.四夷,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对中国边区文化较低各族的泛称。C.白始皇起,古代君主自称为朕,“朕”意思是天下皆朕、皇权独尊。D.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它是中国开明封建统治的战略和策略、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6.下列对于文言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善始易,善终难。做一件事情,开头做好并不难,难的是坚持不懈,善始善终,治理国家也是如此。B.创业难,守业更难。创业初期,往往能够励精图治;承平日久,便难免骄奢放纵,导致败亡。C.唐太宗从汉高祖、汉惠帝
22、等真正实例进行正面论述,进一步说明当权治国的人应该时刻居安思危。D.国家周边的少数民族都臣服归顺了,不只是太宗一个人的能力,更加得益于各位大臣的辅佐。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0 分)(1)天下今虽太平,臣等犹未以为喜,惟愿陛下居安思危,孜孜不怠耳!(5 分)(2)君臣父子之间悖谬若此,岂非难保之明验也?(5 分)第 7 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 0 1 4 题。(1 9 分)方国珍,黄岩人。长身黑面,体白如瓠,力逐奔马。世以贩盐浮海为业。元至正八年,国珍杀怨家,遂与兄国璋、弟国瑛、国琅亡入海,聚众数千人,劫运艘,梗海道。太祖已取婺州,使主簿蔡元刚使庆元。国珍谋于其下曰:“江左号
23、令严明,恐不能与抗。况为我敌者,西有吴,南有闽。莫若姑示顺从,藉为声援以观变。”众以为然。于是遣使奉书进黄金五十斤,白金百斤,文绮百匹。太祖复遣镇抚孙养浩报之。国珍请以温、台、庆元三郡献,且遣次子关为质。太祖却其质,厚赐而遣之;复使博士夏煜往,拜国珍福建行省平章事,弟国瑛参知政事,国玳枢密分院佥事。国珍名献三郡,实阴持两端。煜既至,乃诈称疾,自言老不任职,惟受平章印诰而已。太祖察其情,以书谕曰:“吾始以汝豪杰识时务,故命汝专制一方。汝顾中怀叵测,欲觇我虚实则遣侍子,欲却我官爵则称老病。夫智者转败为功,贤者因祸成福,汝审图之。”是时国珍岁岁治海舟,为元漕张士诚粟十余万石于京师,元累进国珍官至江浙
24、行省左丞相衢国公,分省庆元。国珍受之如故,特以甘言谢太祖,绝无内附意。及得所谕书,竟不省。吴元年克杭州。国珍据境自如,遣间谍假贡献名觇胜负,又数通好于扩廓帖木儿及陈友定,图为持角。太祖闻之怒,贻书数其十二罪,复责军粮二十万石。国珍集众议,郎中张本仁、左丞刘庸等皆言不可从。有丘楠者,独争曰:“彼所言均非公福也。惟智可以决事,惟信可以守国,惟直可以用兵。公经营浙东十余年矣,迁延犹豫,计不早定,不可谓智。既许之降,抑又倍焉,不可谓信。”国珍不听,惟日夜运珍宝,治舟楫,为航海计。九月,太祖已破平江,国珍乃遣子关奉表乞降。太祖览而怜之,赐书曰:“今者穷蹙无聊,情词哀恳,吾当以汝此诚为诚,不以前过为过,汝
25、勿自疑。”遂促国珍入朝面让之曰若来得毋晚乎国珍顿首谢授广西行省左丞食禄不之官数岁卒于京师。选 自 明史列传十一有删节1 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藉以观变 藉:凭借 B.贻书数其十二罪 数:数次C.拜国珍福建行省平章事 拜:授予 D.既许之降,抑又倍焉 倍:背叛H、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遂促国珍入朝面/让之曰/若来得毋晚乎/国珍顿首/谢授广西行省左丞/食禄不之官/数岁卒于京师B.遂促国珍入/朝面让之/曰若来得毋晚乎/国珍顿首/谢授广西行省左丞/食禄不之官/数岁卒于京师C.遂促国珍入朝/面让之日/若来得毋晚乎/国珍顿首谢/授广
26、西行省左丞/食禄不之官/数岁/卒于京师D.遂促国珍入朝/面让之曰/若来得毋晚乎国珍/顿首谢授广西行省/左丞食禄不之官/数岁卒于京师1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方国珍杀死仇家获罪,他与兄弟方国璋、方国瑛、方国琅一起逃亡到海上,聚集数千部属,开始抢劫过往船只。B.方国珍能洞悉周边形势,江左难以对抗,吴、闽又构成威胁,所以只能表面顺从,以此为契机来观察形势。C.朱元璋不但没有接受方国珍的人质,而且还给予厚赐送还人质,另授予方国珍兄弟数人官职,想借此探听他的虚实。D.方国珍屡屡食言,朱元璋对其有怨恨,但还是赦免了他的罪过,并封赏他食禄而不赴任的虚职,显示出君
27、王的器量。1 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及教材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0 分)(1)煜既至,乃诈称疾,自言老不任职,惟受平章印诰而已。(3 分)(2)汝顾中怀叵测,欲觇我虚实则遣侍子,欲却我官爵则称老病。(3 分)(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智;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4分)第8 题: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题(1 6 分)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28、”许之。夜缱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4、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属予作文以记之B、夜缱而出,见秦伯C、才美不外见D、无能为也已5、解释黑体字的用法。
29、(5 分)(1)夜缱而出()又欲肆其西封()(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吾其还也。”亦去之。)(3 分)失其所与,不知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秦伯说,与郑人盟若不阙秦,将焉取之(2)既东封郑)(4)朝济而夕设版(5)邻之厚,君之薄也()6、翻译下面两个语句。(8 分)(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4 分)(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4 分)第 9 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1 9分)吏部侍郎李林甫,柔佞多狡数,深结宦官及妃嫔家,伺候上动静,无不知之,由是每奏对,常称旨,上悦之。时武惠妃宠幸倾后宫,生寿王清,诸子莫得为比,太子
30、渐疏薄。林甫乃因宦官言于惠妃,愿尽力保护寿王;惠妃德之,明为内助,由是擢黄门侍郎。初,上欲以李林甫为相,问于中书令张九龄,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上不从 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是时,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而九龄遇事无细大皆力争;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伤之。于是上罢九龄政事,以林甫兼中书令。上即位以,所用之相,姚崇尚通,宋璟尚法,张嘉贞尚吏,张说尚文,李元级、杜暹尚俭,韩体、张九龄尚直,各其所长也。九龄既得罪,自是朝廷之士,皆容身保位,无复直言。李林甫欲蔽塞人主视听,明召诸谏官谓曰:“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乌用多言?诸
31、君不见立仗马乎?食三品料,一鸣辄斥去。悔之何及?”补阙杜硼尝上书言事,明日,黜为下邦令。自是谏争路绝矣。李林甫谨守格式,百官迁除,各有常度。虽奇才异行,不免终老常调;其以巧谄邪险自进者,则超腾不次,自有他蹊矣。林甫城府深密,人莫窥其际。好以甘言人,而阴中伤之,不露辞色。凡为上所厚者,始则亲结之,及位势稍逼,辄以计去之。虽老奸巨猾,无能逃于其术者。(取材于 通鉴纪事本末 卷三十一)1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阴为内助 暗中B.一鸣辄斥去 离开C.百官迁除_ _ _ _ _ _ _ _ _ 贬官D.各有常度 制度1 6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直接写李林甫为
32、人阴险、玩弄权术的一组是(3 分)()深结宦官及妃嫔家林甫乃因宦官言于惠妃,愿尽力保护寿王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乌用多言百官迁除,各有常度虽老奸巨猾,无能逃于其术者A.B.C.D.1 7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李林甫特意收买宦官和后宫嫔妃,刺探、揣测皇帝的心思,是为了自己能够“奏对称旨”,无所顾忌地行奸作佞。B.张九龄虽然以文学为玄宗所重,而且也看出了李林甫的险恶,但由于皇帝昏月责失察,终究不免为李林甫所陷害。C.为了尽快树立自己的个人权威,李林甫明目张胆地恐吓谏臣,使其缄口,企图在朝中形成万马齐喑的局面。D.在李林甫的掌控下,朝中的
33、许多才俊被束缚在难以发挥才智的职位上,而善于搞歪门邪道的人却能得到重用提拔。1 8.翻译下例句子(1 0 分)(1)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5 分)(2)其以巧谄邪险自进者,则超腾不次,自有他蹊矣。(5 分)第 1 0 题:文言文阅读(1 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题。贾三近,字德修,峰县人。隆庆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吏科给事中。四年六月,疏言:“善治者守法以宜民,去其太甚而已。今庙堂之令不信于郡县,郡县之令不信于小民。蠲租矣而催科愈急,振济矣而追逋自如,恤刑矣而冤死相望。正额之输,上供之需,边疆之费,虽欲损毫厘不可得。形格势制,莫可如何。且监司考课,多取振
34、作集事之人,而轻宽平和易之士,守令虽贤,安养之心渐移于苛察,抚字之念日夺于征输,民安得不困。乞戒有司务守法,而监司殿最毋但取旦夕功,失惇大之体。”已,复疏言抚按诸臣遇州县长吏,率重甲科而轻乡举。同一宽也,在进士则为抚字,在举人则为姑息。同一严也,在进士则为精明,在举人则为苛戾。是以为举人者非华颠豁齿不就选人或裹足毁伤息心仕进。夫乡举岂乏才良,宜令勉就是途,因行激劝。“诏皆俞允。神宗万历元年,平江伯陈王谟以太后家姻,黄缘得镇湖广。三近劾其垢秽,乃不遣。时方行海运,多覆舟,以三近言罢其役。初,有令征赋以八分为率,不及者议罚。三近请地凋敝者减一分,诏从之。中官温泰请尽输关税、盐课于内库,三近言课税本
35、饷边,今屯田半芜,开中法坏,塞下所资惟此,苟归内帑,必误边计。议乃寝。十二年,召掌光禄,其秋,拜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畿辅大饥,振贷有方。召拜大理卿。未上,以亲老归养。起兵部右侍郎,复以亲老辞,不许。寻卒。(选 自 明史贾三近传,有删减)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振济矣而追捕自如 追逋:追缴B.而轻宽平和易之士轻:轻视C.在举人则为姑息 姑息:纵容D.议乃寝 寝:平息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是以为举人者非/华颠豁齿不就/选人或裹足毁裳/息心仕进B.是以为举人者/非华颠豁齿不就选/人或裹足毁裳/息心仕进C.是以为举人者非华颠豁齿/不就
36、选人/或裹足毁裳/息心仕进D.是以为举人者/非华颠豁齿/不就选人或裹足毁裳/息心仕进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贾三近明察政事,针硬时弊。贾三近认为政令得不到贯彻,课税催缴得急,冤死的人到处都是,他上书要求宽厚待民,被应允。B.贾三近不畏权贵,直言检举。平江伯陈王谟是太后的姻亲 攀附升官得以镇守湖广 贾三近揭发他的污浊秽行,于是没有被派遣。C.贾三近关心民生,体恤民情。有命令征收赋税以八分为率,不够数的被非议惩罚。三近为民请命,请求给土地贫瘠的人减免一分。D.贾三近救灾有方,深受恩遇。万历十二年秋天,京都附近发生饥荒,三近救济得法,被召回朝廷授大理卿,三近请
37、辞,没被恩准。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0分)(1)安养之心渐移于苛察,抚字之念日夺于征输。(5分)(2)夫乡举岂乏才良,宜令勉就是途,因行激劝。(5分)第1 1题:阅读下面一则文言短文,完成1 1 1 6题。长安完盛之时,有一道术人,称得丹砂之妙,颜为弱冠,自言三百余岁。京都人甚慕之。至于输货求丹,横经请益(横经,横陈经书。请益,指请教)者,门如市肆。时有朝士数人造其第,饮啜方酣,有阍者报曰:“郎君从庄上来,欲参觐。”道士作色叱之。坐客闻之,或曰:“贤郎远来,何妨一见?”道士颦蹙移时,乃曰:“但令入来。”俄见一老叟,鬓发如银,昏耄低偻,趋前而拜。拜讫,叱入中门,徐谓坐客日
38、:“小儿愚联(呆),不肯服食丹砂,以至于是。都未及百岁,枯槁如斯,常已斥于村墅间耳。”坐客愈更神之。后有人私诘道者亲知,乃云:“低偻者即其父也。”好道术者受其诳惑,如斯婴孩矣。(王仁裕 玉堂闲话)1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称得丹砂之妙 称:声称。B.时有朝士数人造其第 造:至 I。C.坐客愈更神之 神:以为神。D.后有人私诘道者亲知 诘:审问。1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颜如弱冠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因此,“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B.至于输货求丹 输货:运送财物。C.欲参觐 参觐:拜见。D.道士颦蹙 颦蹙:皱眉着急。下列语句
39、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1 3.门如市肆作色叱之()A.门前像市中店铺一样变了脸色呵斥他B.门前像市场一样变了脸色呵斥他C.门前像市场一样做出样子呵斥他D.门前像市中店铺一样做出样子呵斥他1 4 .但令入来昏耄低偻()A.但是命令进来年老糊涂而驼背B.只是让他进来年老糊涂而驼背C.只是让他进来头昏年老而驼背D.但是命令进来头昏年老而驼背1 5 .好道术者受其诳惑,如斯婴孩矣。()A.喜欢道术的人接受他的狂言迷惑,像这种小孩子一样了。B.喜欢道术的人接受他的狂言迷惑,像他的小孩子一样了。C.喜欢道术的人受到他欺骗迷惑,像这种小孩子一样了。D.喜欢道术的人受到他欺骗迷惑,像他的小孩子一样了。1 6.下列
40、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道士面容显得很年轻,自言三百余岁,因而京都很多人不惜财物来求他那可长生不老的丹砂,并向他请教。B.几个朝士到道士住宅时,道士自己饮酒喝茶正酣,守门人报说道士之子求见,道士作色叱之,坐客劝说他才答应一见。C.一白发老者入前而拜道士,道士叱之入中门。道士后对坐客说,这是他的小儿,因不服丹药才这般衰老。D.坐客更加把道士当成神了。后来有人私下问了道士的亲朋,才知道那个驼背的老人就是他的父亲。第1 2题:阅读下面一段古文,完成9 1 3题。妃嫔媵婿,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
41、,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缰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遮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像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9.选出句式与“明星荧荧
42、,开妆镜也”不相同的一项A.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B.戍卒叫,函谷举C.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D.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1 0 .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的不同是A.六王毕,四海一 B.蜂房水涡 C.朝歌夜弦D.骊山北构而西折1 1 .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当的一项A.六王毕(灭亡)蜀山兀(变得光秃秃)杳不知其所之也(远得不见踪影)B.直走咸阳(趋向)各抱地势(随着)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让)C.雷霆乍惊(突然)而望幸焉(宠幸)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让)D.缪立远视(长久)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是、成为)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让)1 2.选出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A.杳
43、不知其所之也吾恐秦人食之而不得下咽也B.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C.辇来于秦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D.盘盘焉,困困焉 缰立远视,而望幸焉1 3 .选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A.第二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B.阿房宫赋借写阿房宫的兴亡,揭露了秦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并借古讽今,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以此讽谏后世统治者戒奢侈行仁政C.赋是一种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特殊文体,源 于 诗经和 楚辞,在表达方式上一般总是先极力铺陈描写,最后在篇末画龙点睛,揭示主旨。D.词采华丽、节奏鲜明、气势酣畅是“赋”共同的特点,赋多用排比、对偶、夸张、比喻等
44、修辞手法,句式多为骈散相间,整散结合,长短不拘,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在这一点上,阿房宫赋堪称典范之作。1 4.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 分)(1)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2)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第 1 3 题: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 分)罗艺,字子延,襄阳人。父荣,隋监门将军。艺性桀黠,刚愎不仁,勇于攻战,善射。大业时,屡以军功,官至虎贲郎将。炀帝令受右武卫大将军李景节度督军于北平。艺少习戎旅,分部严肃,然任气纵暴。每凌侮于景,频为景所辱,艺深衔之。后遇天下大乱,涿郡人物殷阜,加有伐辽器仗,仓粟盈积,又临朔宫中多珍产,屯兵数万,而诸贼竞来侵掠。留守官虎贲郎将赵十住、贺兰宜、晋
45、文衍等皆不能拒,唯有艺独出战,破贼不可胜计,威势日重。十住等颇忌艺。艺阴知之将为乱,乃宣言于众日:“吾辈讨贼甚有功效,城中仓库山积,制在留守之官而无心济贫。此岂存恤之意也?”以此言激怒其众,众人皆怨。既而旋师,郡丞出城候艺。艺因执之陈兵,而十住等惧皆来听命。于是发库物以赐战士,开仓以赈穷乏,境内咸悦。武德三年,奉表归国,召封燕王,赐姓李氏,预宗正属籍。太宗之击刘黑阔也,艺领本兵数万破黑阔弟什善于徐河,俘斩八千人。明年,黑间引突厥俱入寇,艺复将兵与隐太子建成会于冶州,因请入朝高祖,遏之甚厚。俄,拜左翊卫大将军。太宗左右尝至其营,艺无故殴击之。高祖怒以属吏,久而乃释,待之如初。时突厥屡为寇患,以艺
46、素有威名,为北夷所惮,令以本官领天节军将镇泾州。太宗即位,拜开府仪同三司,而艺惧不自安,遂于泾州诈言阅武,矫称奉密诏勒兵入朝,率众军至于豳州。治中赵慈皓不知艺反,驰出谒之。艺遂入据豳州。太宗命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右武候大将军尉迟敬德率众讨艺。王师未至,慈皓与统军杨岌潜谋击之,事泄。艺执慈皓系狱,岌时在城外觉变,遽勒兵攻之。艺大溃,弃妻子与数百骑,奔于突厥,至宁州界,过乌氏驿,从者渐散,其左右斩艺,传首京师。枭之于市,复其本姓罗氏。(节 选 自 旧唐书罗艺传)4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加有伐辽器仗B.乃宣言于众日C.开仓以赈穷乏D.预宗正属籍伐:征讨。宣言:宣布。穷乏
47、:贫困的百姓。预:通“与”,参加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罗艺“桀黠”的 一 组 是()然任气纵暴破贼不可胜计,威势日重艺无故殴击之A.B.每凌侮于景,频为景所辱因执之陈兵矫称奉密诏勒兵入朝C.D.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罗艺勇于攻战,军功卓著。大业年间,官至虎贲郎将;后赶上天下大乱,保卫涿郡有功,深得民心;再后征伐刘黑阔有功,得到唐高祖礼遇,拜左翊卫大将军。B.罗艺自恃功高位重,目中无人。他无缘无故责罚了太宗的亲信,虽惹怒了高祖,但多次为大唐解决了突厥侵扰边境的问题,最终还是得到了高祖的原谅。C.罗艺熟悉兵法,治军严明。涿郡被侵扰时,他破贼不可胜计;讨
48、伐刘黑阚时,先于徐河打败其弟刘什善,斩杀俘获共八千人,第二年与太子李建成会师冶州。D.罗艺遇事机警,且疑心重。在得知赵十住等人的阴谋后,他利用民心占得先机;后太宗即位,他因前事恐其责罚,最终选择拥兵反叛,以致惨死于乌氏驿站。7.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1)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呈之所厚。(2)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第1 4题:文 言 文 阅 读(1 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4 7题。韦世康,京兆杜陵人也。世康幼而沉敏,有器度。年十岁,州辟主簿。在魏,弱冠为直寝,封汉安县公,尚魏文帝女囊乐公主,授仪同三司。尉迥之作乱也,高祖忧之,谓世康日:“汾、绛旧是周、齐分界,因
49、此乱阶,恐生摇动。今以委公,善为吾守。”因授绛州刺史,以雅望镇之,阖境清肃。世康性恬素好古,不以得丧干怀。在州尝慨然有止足之志,与子弟书日:“今娘春秋已高,温清宜奉,晨昏有阙,罪在我躬。意欲上闻,乞遵养礼,未访汝等,故遣此及。”诸弟报以事恐难遂,于是乃止。在任数年,有惠政,擢为礼部尚书。世康寡嗜欲,不慕贵势,未尝以位望矜物。闻人之善若已有之亦不显人过咎以求名誉。丁母忧去职。未期,起令视事。世康固请,乞终私制,上不许。前后十余年间,多所进拔,朝廷称为廉平。尝因休暇,谓子弟日:“吾闻功遂身退,古人常道。今年将耳顺,志在悬车,汝辈以为云何?”后因侍宴,世康再拜陈让。上日:“朕夙夜庶几,求贤若渴,冀与
50、公共治天下,以致太平。犹屈公卧治一隅。”于是出拜荆州总管。世康为政简静,百姓爱悦,合境无讼。卒于州,时年六十七。世康性孝友,初以诸弟位并隆贵,独季弟世约宦途不迭,共推父时田宅尽以与之,世多其义。(选自 隋书韦世康传,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闻人之善若/己有之/亦不显人过咎/以求名誉B.闻人之善/若己有之/亦不显人过咎/以求名誉C.闻人之善/若己有之亦不显/人过咎/以求名誉D.闻人之善若己/有之亦不显人/过咎以求名誉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刺史”是中国古代职官名,始于汉代,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又有州牧一职与之类似。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