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共3篇).docx

上传人:有**** 文档编号:91627259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8.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共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共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共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共3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共3篇)篇:折线统计图设计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第一课时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改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08页109页第七单元统计例1及练习十九部分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2、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重点: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2.能根

2、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作出预测。教学难点: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预测。教具准备: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教学过程:(课前,幻灯片1)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去科技馆参观过吗(没有)老师去年就到北京科技馆去参观了一次(点幻2),科技馆里的东西可有趣了,有许许多多的新型汽车,(点幻3)还有各种各样的机器人(课件出示主题图及图片)每年都有很多像同学们这样的中小学生到里面去参观,下面就是1998年2003年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的人数统计图(点击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这个统计图可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同学们还认识它吗?谁来说说它叫什么名字?(条形统计图)用你的火眼金

3、睛仔细观察这个条形统计图:师:(1)从条形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指名学生回答)(2)条形统计图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引导学生回答:标题,日期横轴、纵轴直条数据。(3)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学生口答)(板书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过渡语:对呀,我们的老朋友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其实还有一种统计图也可以清楚、直观地表示数量的多少,同学们想认识它吗?(想)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折线统计图(板书)。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就是我们的新朋友折线统计图(出示折线统计图课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折线统计图: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在日常生活中,你

4、见过这样的统计图吗?(指名学生自由回答)师:老师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同学们请看大屏幕(点击课件6)解说:这是产量统计图;(点击课件7)解说:这是股票分析图;(点击课件8)这是医院常用到的心电图;(点击课件9)解说:这是天气变化情况统计图;同学们,生活中用到折线统计图的地方可多了,那你想学着画吗?(想)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画折线统计图。2、尝试画折线统计图。(1)师生合作共同完成第一个点(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问:这是什么统计图?现在我们把里面的条形去掉,如何把里面的条形换成折线呢?师:同学们请看,1998年去科技馆参观的人数是多少万人?(3万人)那3万人这个点我们应该怎么确定?是这儿吗?

5、这儿吗?(用教鞭故意点错)你看老师都不知道点在哪,谁来帮帮老师?(指名)同学们,你们同意吗?那我们请他来说一说为什么点在这儿,好吗?(引导:要对齐3还要对齐1998年)说得真棒,老师为你感到骄傲!看来这个点不好描噢,为了描点方便,老师把它画上一些格子,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现在同学们都知道3万人这个点在哪了吧?(在3万人和1998年的相交点上),很棒,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同时课件出示3万的点)这就是画折线统计图很重要的一步,描点。(课件出示并板书:描点)。从1999年到2003年的点你能找出来吗?(能)把你们小组的纸片拿出来,互相合作,描上剩下的点。(教师巡视)(2)学生尝试描点(3)同桌交换

6、看一看。(剩下的点都描好了吗?把你的作品和同桌互相交换展示一下,把你觉得应该改进的地方告诉你的同桌)(4)全班汇报,集体描点或指名回答。(如:4万人这个点,横轴对准4万,纵轴对准1999年)(5)连线点描好了,折线统计图画好了吗?还要做什么?(课件出示并板书:连线)说得真棒!为了统计图的美观和顺畅,要用直尺把这些点连起来,而且用铅笔画,笔尖不能太粗了,这样画出来的折线统计图才漂亮美观。(6)标数据折线统计图画好了吗?(如:指着4万这个点,问:这个点表示有多少万人去参观?(4万人)所以我们最后还应该把数据标上。)4、教师小结:这就是我们的新朋友折线统计图我们已经画好了,在画折线统计图时,我们要先

7、描点,再把这些点用线段按顺序连接起来,并标上数据。5、学生画的和课件对照,学生改错。6、分析图中信息。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折线统计图,小组讨论: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的人数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感想?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课件出示)学生讨论交流全班交流、小结:(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的人数逐年增加。我的感想是:现在的科技展办的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看科技展了。)(4)引导学生预测、教师自己预测。师:2003年是10万人,那么同学们,你们预测一下2004大约是多少万人?(指名学生预测,并说明理由)师:老师认为2004年大约是12万人,因为从1998年开始,大部分都是每年增长2万人,所以我认

8、为2004年大约是12万人。7、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1)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位新朋友折线统计图,再加上我们的老朋友条形统计图,现在我们把它们俩个全请出来(课件出示),请同学们来对比一下,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点?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教师巡视指导:通过对比,你有什么发现?小结:相同点:都有标题、日期、横轴、纵轴。横轴都表示年份,纵轴都表示人数。不同点:条形统计图用每个直条表示人数,而这个统计图是用点表示人数,还把点顺次连接成线段。特点的异同:条形统计图:直观、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既能直观、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又能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在原来的板

9、书上板书:既,又能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当我们只是想知道数量的多少,我们用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当我们既想知道数量的多少,又想知道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用什么统计图合适?(课件出示)考考你:(1)当我们只想知道三小每个班人数的多少,用()统计图比较合适。(2)当我们想知道这一个星期以来每天的气温变化情况我们用()统计图比较合适。请同学们打开书页,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内容,请同学们把书看一遍,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把它提出来。看完的请举手,同学们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巩固练习1、完成做一做: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如何画折线统计图,其实折线统计图和同学们的关系可密切了,只是同学们平时不注意罢了,同学们不信就请

10、看大屏幕,这是图书室的老师对喜欢看科普读物的学生人数作的统计表,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吗?(课件出示统计表)学生动手画折线统计图;师:同学们,有困难吗?(没有)那把你画的和老师的对比一下,看看和老师的一样不一样?(学生对照)难点:不在相交点上的点怎么描点。同学们没有困难了,可老师有个疑问,26人这个点应该怎么确定?谁来帮帮老师?(如:26人这个点应该怎么确定?我们知道纵轴要对准二年级,横轴要对准26人,可是没有26人怎么办呢?(指名回答:在20人和30人的中间上去一点点。)学生交流,回答问题。2、完成练习十九第1题;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呀?(天气预报图),对,在气温变化方面我们就常

11、用到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这是某地2004年每月的月平均气温如下表,你能根据上表中的信息回答书上的问题吗?3、完成练习十九第3题(同上)同学们,这是某地区19972003年每百户家庭彩电平均拥有量统计图,仔细观察这个折线统计图,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交流回答问题。三、全课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四、课外作业收集从今天起一星期的本地最高气温或最低气温情况,并制成能折线统计图,预测本地近阶段的气温变化情况。五、板书设计折线统计图画法:描点连线标数据特点:既能表示数量的多少,又可以看出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第2篇: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折线统计图【教学内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教科书第117120页上的例1、

12、例2课堂活动第1,2题。【教学目标】1、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体会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据变化趋势方面的作用。2、读懂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数据信息及变化规律,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回答实际问题,能进行合理的判断与推测。3、能根据提供的资料,在网格图中有条理的初步绘制单式统计图。4、进一步感受统计的意义与价值,培养小学生观察、判断、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点】感知折线统计图的特征,能绘制和分析折线统计图。【教学难点】绘制单式统计图【教具准备】有关奥运的统计图片、投影仪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启思:1、师:大家都知道今年是我们中国的奥运年,那么在刚刚闭幕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赢得了多少枚金

13、牌?(51枚)中国代表团以51枚金牌100枚奖牌,成为百年奥运史上最强东道主!2、师:那么你们知道中国在前几届的奥运会中各获得多少枚金牌吗?老师课前进行了调查整理,仔细看(课件:中国代表团历届奥运会金牌获奖情况的条形统计图)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3、师:看来大家已经能通过条形统计图读出数学信息。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很直观、很形象。老师也对近几届奥运会中国的金牌获奖情况制作了一幅统计图,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4、师:这还是刚才的条形统计图么?它又该叫什么名字呢?点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强化特点1、初步

14、感知师:大家能看懂这幅统计图吗?(能)真的?请问在这幅统计图中,这条横线叫什么?(横轴)表示什么?(时间)这条竖线呢?(纵轴)表示什么?(金牌块数)纵轴中的每个小格代表少块?(10块)折线统计图除了有横轴、纵轴,和条形统计一样,它有标题、绘图日期几个部分组成的。2、深入探究(1)关于点:从折线图中,你能看出各届金牌获奖情况么?你是怎样知道的?点的作用是什么?(2)关于线:线是什么意思?(引导看23-24届、24-25届、25-26届的变化)线是做什么用的?(板书:数量增减变化)线是怎样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的?引出变化的特点:平、缓、陡。师:整体看折线的变化情况(手势演示折线变化趋势),你有什么感

15、想?(如有预测下一届奥运会的金牌成绩的,可以适时点拨)你是怎样知道的?师:大家能通过折线图读出信息并谈感想,很了不起!4、对比强化特点:师:折线统计图与以前的条形统计图相比有什么突出特点呢?(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对比图)小结: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更突出的特点是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5、现实应用:师:现实中你见过哪些折线统计图?(预设:学生回答反映股市行情图、心电图等也用到折线统计图)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折线图。(课件出示一些折线统计图)6、课堂活动:联系生活,体验变化。师:同学们,其实生活中很多数量也呈一定的变化趋势。想体验这种变化的过程吗?好,请你用手势比划下

16、面这些数量的变化过程。(课件出示)(1)从春天到冬天,梧桐树上树叶数量的变化。(2)一个人从出生到老,牙齿颗数的变化。(3)九寨沟月平均气温统计表三、动手绘制,形成方法。1、明确制图步骤:师:想不想自己亲手完成一幅折线统计图呢?让我们看看九寨沟月平均气温统计表。师:要想完成折线图先怎么做?再怎么做?(生回答略)强调:找准点,标准数,线要直。并按顺序连接。2、尝试绘制。师:请同学打开数学书,翻到122页,试着画一画。(教师进行指导。)师:完成了的请举手,画好的同学想一想,你觉得画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3、赏析师:(展示学生作品)这位同学画得怎么样呢?谁来大胆地评价。师:下面请把你的作品和同桌

17、一起相互评价,相互欣赏一下。4、强化师:你认为我们在画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什么呢?5、口答问题。师:请你从画好的折线中图找一找:(1)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是几月?(2)月平均气温在10度以下的月份有哪些?(3)月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到几月?下降幅度最大呢?师:如果温老师计划去九寨沟旅游,根据这些信息,你有什么建议?生:想看雪景选择什么时候师:由此可见,它对人们的帮助非常大.四、实践应用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课件出示)师:请观察,这两张统计图。猜一猜哪张图表示毛衣的销售量?哪张是表示衬衣的销售量呢?为什么?师:如果你是销售经理,在进货方面有什么考虑?师:大家想想看,

18、我们之所以能做出正确的决策,都靠谁帮的忙啊?生:折线统计图师:没想到吧?小小的两张统计图,居然是进货的依据之一,也能对消费者带来启发。真是太有用了。五、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对折线统计图有什么认识,说一说?六、板书设计折线统计图点:数量的多少平没变化线:上升增加增减变化情况下降减少缓变化小陡变化大第3篇: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折线统计图的认识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五年级P104105的内容。教学内容分析:我所上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五年级折线统计图的认识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

19、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的基础上认识的一种新的统计图。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一方面在于让学生充分感知折线统计图的2个特点:一是可以用点的高低表示数量的多少,二是还可以通过折线的升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另一方面是通过正确地认读统计图,获得分析数据和进行合理推测的初步经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知道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结构和特点。2、会看折线统计图,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量变化情况,并能做简单分析和预测。3、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体会折线统计图的作用。知道折线统计图既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更能

20、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4、进一步渗透统计的思想,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难点:1、会看折线统计图,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量变化情况,并能做简单分析。2、通过观察和比较,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活经验:师:前段时间我们泗泾二小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读书节的活动,老师了解到我1们学校的李丽同学是一个喜欢看书的孩子,下面是有关于她这几年藏书数量的一些数据。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李丽同学2009年2014年的藏书数量情况:2009年40册,2010年55册,2011年55册,2012年45册,2013年80册,2014年90册。师:用我们以

21、前学过的哪些知识能将这些信息更清楚,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用统计表(课件演示)、还可以制成条形统计图。)师:看来同学们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得很好。(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师:仔细观察这张条形统计图,它由哪些要素组成?(有标题、横轴、纵轴、项目名称、数据刻度、单位、直条)师:从这幅条形统计图中你又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呢?你是怎么直观地知道2014年的藏书量最多的?师:对啊,条形统计图是通过直条的高低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这也是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教师板书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初步感知数量的变化情况。师:除去关注数量多少以外,老师还想知道这几年李丽同学藏书的数量总体是怎么变化的?谁来说一说(藏书的数

22、量越来越多了。)师:是啊,给我们的总体印象确实是藏书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同学们再仔细地看一看,每一年的变化情况一样吗?(不一样。)师:你能用手指的动作比划出每一次的变化情况吗?试试看!学生独立试着比划出每一次的变化情况,请一位同学演示。师:让我们一起来比划一下。(全班一边比划,一边描述:从40册到55册,再到55册,接着到45册,又到80册,再到90册。)师:用手指比划变化情况,你感觉怎样?(有意思,好玩)师:猜想一下,如果老师将我们刚才用手指比划的过程画出来,会是什么样2子呢?大家可以闭上眼睛先想象一下,睁开眼睛看看屏幕,是否和你的想象一样呢?师:原来,我们画出了一条有起有伏的折线啊!课件以

23、动态的形式出示折线统计图。师:你见过这样的统计图吗?我们把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2.引导质疑,激发兴趣。师:仔细观察,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共同点呢?除了这些,你还想了解折线统计图的哪些知识?师: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齐走进折线统计图,去研究它。3在问题解决中感悟点的含义。师:在这张统计图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信息,仔细观察,你们有信心回答下面的问题吗?(1)横轴表示什么?(年份)纵轴表示什么?(藏书的册数)每一大格表示多少册?每一小格表示多少册?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2)李丽2012年的藏书册数是多少?师:你是怎么找的?(先在横轴找到2012年,再找到2

24、012年与折线的交点,最后找到这个交点的纵轴刻度就是2012年的藏书册数)。师:谁能根据老师这边的提示,再来说说你找的过程。(先在横轴找到2012年,再找到2012年与折线的交点,最后找到这个交点的纵轴刻度就是2012年的藏书册数。)师:再找出2014年的藏书册数。(2014年的藏书册数是90册。)(3)李丽哪一年的藏书数量最多,是多少册?哪一年的藏书数量最少,是多少册?(2012年的藏书量最少,是40册;2014年的藏书量最多,是90册。)师:你是怎么找的?(先找到最高的点,再找到这个点在横轴的年份就是藏书量最多的年份,最后找到这个点的纵轴刻度就是最多的藏书册数。同样,先找到最低的点)师:看

25、来,通过看点的高低就可以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与少。所以,折线统计图中点的高低就决定了(数量的多少。)4小组合作探究“折线”的含义师:折线统计图中的点的高低表示数量的多少,那么点和点之间的折线又表示什么呢?接下来我们来好好研究这些折线?师:先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用手势比划着数一数,这里一共有几条折线?(5条。)师:这5条折线都一样吗?有什么不同?这些不同又能反映出什么呢?让我们先从倾斜方向研究起。接下来请大家带着老师给的2个问题进行思考。课件出示问题:根据折线的倾斜方向,把这些折线分成了哪几种情况?这几种情况分别反映了什么?小组讨论一下你们的思考结果,我们全班一起来交流一下。可以把折线分成3种:上升

26、的,下降的,平的折线上升表示数量增加,折线下降表示数量减少,线段平平的表示数量不变。(板书)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找到有3条折线是上升的,那同样都是上升,李丽()年到()年的藏书数量增长的幅度最大呢?(2012年到2013年增长幅度最大。)师: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找的?(我是算出相邻两年之间的藏书数量的相差数来判断的)师:有不是用算的方法找出的吗?(2012年到2013年的这条折线最长,并且倾斜得最厉害,说明增长幅度最4大。)师:那李丽()年到()年的藏书数量增长的幅度最小呢?(2013年到2014年)师生总结:在数学中,像这样很陡的上升称为大幅上升把这样很平缓的上升称为缓慢上升师:跟着老师,我们

27、一起用手势比划一下大幅上升,缓慢上升。师:那谁再来比划一下大幅下降和缓慢下降?(生演示)师:老师把刚才我们所接触到的这些折线进行了罗列,他们分别是?(5种折线)师:在这些折线里,有的比较陡,有的比较平缓,有的是平平的,当折线越陡时,数量变化得就越怎么样呢?你有什么发现?(折线越陡,数量变化得越大。)(板书)师生总结: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我们发现折线上升表示数量增加,折线下降表示数量减少,折线平平的,表示数量没有变化。折线越陡,变化越大。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那在折线统计图中,我们是通过什么来反映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的呢?可以通过折线的升降看出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板书)5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师:刚

28、才我们仔细地研究了李丽20092014年藏书数量情况的折线统计图,并知道了点的高低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的升降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那么在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折线统计图?师:仔细观察这些折线统计图的横轴,你有什么发现?仔细观察这些折线统计图横轴上的数据,看看它们都表示什么?师生总结:折线统计图通常是用来统计随着时间或次序逐渐发生变化的同一个统计量的统计图。三、数据分析,实践应用:1基本题:P49页书上题目。接下来,让我们来做一组基本练习,看看大家对刚才所学的知识掌握得怎样?2应用练习:区分在什么实际情况下使用条形与折线统计图。下面,让我们进入商店的电器销售区去看看,小明是个有心的孩子,他搜集了这个

29、商店2月份部分电器的销售数据。(出示统计表)根据这组数据,小明制成了一张条形线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你觉得哪种统计图比较合适?(先选,选完之后,让学生讨论下)师:那么你觉得电器商场里怎样的一组数据才比较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来进行统计呢?总结:统计同一种商品随着时间销售量发生变化时,一般用折线统计图。师:老师根据这个商场16月份空调销售数据,制成了一张折线统计图。师:根据图上折线的走势,你能合理地预测下7月份空调的销售数据吗?师:为什么这么预测?总结:看来,我们还可以通过折线统计图上折线的走势,合理地进行预测。师:根据这张折线统计图所反映出来的信息,假如你是这个电器销售区的老板,你会怎么做?(搞促销,

30、多进货)师生总结:我们的数学来源于生活,但更重要的是要让我们学到的数学知识为我们的生活服务,才能体现出数学的价值。3.师:你能说一说,折线统计图和以前所学的条形统计图究竟有什么不同呢?生讨论师生总结: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但条形统计图中用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用点表示数量的多少,但关键的是折线统计图中折线的升降还能反映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这是条形统计图所没有的特点,也是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所在。师:那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我们什么时候选择用折线统计图来统计数据呢?师:表示数量的变化选择使用折线统计图,而只要表示数量的多少我们就选择使用?(条形统计图)师生总结:以后在进行

31、数据统计时,我们就得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统6计图。教后反思:折线统计图的认识一课是小学阶段统计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该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对基本的统计过程和描述数据的方法有一定的体验的基础上学习折线统计图,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同时更重要的是了解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在自己的几次试教过程中,通过不断地磨课,我觉得自己有以下3点在基于课标的课堂行为改进方面是做得比较成功的:1、教学中对教学素材的重组。新的教材观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潜心“走进教材”,又要善于“走出教材”。如果学习素材过难,学生就会有畏难情绪;而学习素材过于简单,学

32、生又会毫无兴趣。折线统计图的认识一课教材提供的范例有些细节部分学生在理解上会存在一些困难(如例题折线统计图中的上升幅度最大的折线,学生很难把2条折线都找出来。而且这2条上升幅度最大的折线跟其他几条上升折线的倾斜度也比较接近,学生不大容易分辨)。因此通过第一次试教之后,我对教学素材进行了优化重组: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学校中举办的“读书节”,其中一名学生近几年来的藏书数量来贯穿整个教学。学生对数量的上升、下降、保持不变有着深刻的感受,这也为学生突破折线的作用这一难点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和可能。把原本教材上的例题,选取了其中的一部分题目放在了本节课的练习部分,教学效果较好。2.教学中教师要扶、放

33、有度。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建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由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自己建构知识的体系。”对照试教前后的教学设计,第一次试教时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处理老师主导的太多,学生被动地、按部就班地学习新知。而改进后的教学设计老师先让学生用手比划出每一次的变化情况,再让学生们想象,最后以动态的形式呈现折线统计图。这样的设计使得折线统计图的形成润物无声,水到渠成,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了突破重点,让学生深入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我又将感知折线统计8图的过程分为三个层次:1.通过认识点,让学生知道点的高低表示数量的多少。2.让学生将折线根据倾斜方向进行分类,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再

34、小组讨论。3.引导学生思考:表示数量增加的折线中,又有着怎样的不同,让学生自主体会缓慢上升、大幅上升以及缓慢下降、大幅下降的特点,并在学生的交流中自然过渡到:折线越陡,数量变化越大。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提出适当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把问题逐步引向对所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错误的认识、自己去完善片面的认识。从教学实践来看,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及组织学生深入学习的效果远比教师一厢情愿地牵着学生鼻子走效果好很多,这样最大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3.注重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的意识及能力。本节课的巩固练习部分,我设计了3个层层递进的练习,通过这3个

35、练习,很好地培养了学生数学数据分析的意识和能力。第一道题是引用教材上例题稍作改编的基本题,看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第2题采用了选择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本质。第3道题是在第二道题目的基础上设计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折线的整体走势,对后面未知的数据进行合理地预测。让学生初步感知折线统计图还有预测的功能。本节课的练习不是光看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而是在解决这种基本题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看折线统计图主动获取信息并进行合理分析,预测的能力。并体现“数学从生活中来,并服务于生活”的理念。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以下不足方面:1.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组成要素的理解有偏差,如果研究的深入一些的话,条形统计图中的直条以及折线统计图中的点和折线应该也要算作组成要素。而我在教学的时候,照搬教参,缺乏深入思考。2.因为是借班上课,对学生的情况不是特别熟悉,所以在课堂上对后进生缺少关注,大部分的问题都是一些优等生在回应我。这点在以后的教学中自己要予以重视和改正,让自己的数学课堂能够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进来,能够关注到每个孩子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