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推荐3篇).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1462999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推荐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推荐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推荐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推荐3篇).docx(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分析: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这首民歌描绘了我 国内蒙古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诗歌 反映了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整 首诗场面宏大、意境高远、层次清楚、语言通俗。在景物描写方法上, 静动结合是本诗的显著特点。学生分析:这首诗歌,学生在小学时已接触过,但只是停留在篇目背诵的浅 显层面上,对诗歌的景美、情美、构思美缺少探索和体验。相关课程标准:“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对课文的内容 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2、并能运用合作方式,共同 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 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课前预习:朗读课文;积累生字词;查找“乐府诗”、“敕勒族”的有关资料; 查找蒙古大草原的相关图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 了解乐府诗。、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同学们,这学期我们一起领略了黄山奇石的秀丽神奇,欣赏了日月 潭的风光秀丽,感受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今天老师想带你们欣赏 一个美丽的地方。(播放视频)看看这是哪?用一句完整的话形容一下这个地方。(这是美丽的大草 原)2 .介绍本课诗歌背景,引入课文。同学们,在南北朝时期,当时的北方有一个游牧

3、民族,就生活在这辽 阔的大草原上,他们是敕勒族(板书“敕勒”)。敕勒族人民能歌善舞, 在这片草原上就流传着一首优美的民歌,它叫敕勒歌。板书课题,强 调“歌”的书写。这首民歌被收集整理在乐府诗集中,今天就让 我们一起走进这首民歌。【设计意图】诗歌教学注重景的描绘、情的生成。情景交融才能感受 到诗歌的意境。壮美秀丽的草原风光出现在孩子面前,调动了他们内 心的情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引情入文。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1 .你们在读古诗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力、?生:借助拼音、请教同学、请教老师、查字典。2 .生自由朗读。3 .读正确,重点关注“穹庐”、“笼盖”“见”读音是否正确。4 .读出节奏。你发现这

4、首诗歌与之前学的古诗有什么不同吗?这首诗歌每行字数不同,可以借助标点符号来划分,请同学们听老师 读一读。师示范读。同桌互相读,互相评价。师生合作读(师一行一行地诗句,生读每行的后三个字。)。【设计意图】 在低年级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学生对古诗词的 认识,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由于低年级学生初学古诗词, 教师要注重范读,让学生从教师的范读中感受到古诗词的美,然后再 让学生自由朗读,达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的目的,以便 为声情并茂的吟诵奠定基础。三、朗读古诗,想象画面1 .学习第一句: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1)敕勒族生活在哪儿?(指生回答,PPT出示:敕勒川,阴山

5、下) 师板画:连绵的山、草原A.新旧知识比较理解“川”,出示:遥看瀑布挂前川,这两个川,意 思一样吗?请大家看字典爷爷里的两种意思,选一选。小结: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是有所不同的,我们要联系上 下文去理解。(2)抓住“似”和“盖”,图文对照,感受天的辽阔。A.借助图片理解“穹庐”就是他们住的这个大帐篷的屋顶。B.创设情境读: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2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想象画面,感受大草原的苍茫 辽阔。(1)什么颜色的天笼盖住了怎样的草原呢?A. “苍苍”形容不同事物时有不同的含义。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墨 客喜欢用苍形容不同事物,在这两句诗中,你读出来了什么

6、颜色。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白居易 卖炭翁?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刘长卿 送灵澈上人?B.茫茫:一般我们说什么茫茫呢?(指生答)“茫茫”表示辽阔无边。C.此时,你看到了救勒川的天空和的草原。看到这样的天空和草原。你不禁吟诵起:天苍苍,野茫茫。(2)这时,忽然一阵风吹来,你看到了什么?(指生回答)抓住“见”,学习理解古诗的一种方法注释。感受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景象。3.回归整首诗,感受敕勒人民热爱家乡(1)如果你的家乡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大草原上,你感觉怎么样?(指 生回答)这时,你会动情地介绍自己的家乡。(齐读全诗)(2)配乐古今对译读A.结合板画,听老师的描述,有感情地吟诵出对应的

7、诗句。B.结合板画,听学生的描述,有感情地吟诵出对应的诗句。我的家乡天(),草原(),我不禁吟诵起( )o(3)吟诵。【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对于阅读提出的要求是:诵读儿歌、儿童诗 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在低年级古诗词教学中,在理解诗意时结合插图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 验,通过想象,教师要引领学生声情并茂地吟诵。只有这样,才能再 现古诗词教学的意境与内容,从而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吟诵中乐。四、拓展孩子们,在诗歌的长廊中,还有很多赞美草原的诗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秀丽的草原风景图,跟着老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

8、老,来往庭前踏落花。欧阳修丰乐亭游春三首【设计意图】 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经过“厚 积”才能“薄发课程标准中建议“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显然, 重视课外阅读,是课程标准的一个根本性重要。因为此环节为孩子们 打开了一扇阅读经典之门。五、写字 古人笔下的草原美不胜收,有广阔的草场,悠闲的牛羊,悠扬的牧歌, 同学们还可以搜集关于草原的歌曲,听一听。现在,我们来看“野”、 “茫”这两个字。1 .观察“野”、“茫”,学生分享书写要点,教师小结:写正确和整洁 美观要特别关注关键笔画。2 .教师范写“野”、“茫二 学生描红书写

9、。3 .展示评价:一看正确(特别关注关键笔画),二看整洁美观。(师评、 生生互评)【设计意图】归类进行书写指导,可以把握一类字的书写难点,提高 写字的效率。看结构、看关键笔画可以帮助学生更细致地观察,注意 汉字的间架结构,笔画的具体位置,为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基础。六、小结、作业布置1 .在这节课我们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借助注释 的方法,在想象中感受了敕勒歌中大草原的苍茫辽阔、壮丽富饶。 以后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些方法学习古诗。2 .作业:(1)想象画面,为家人吟诵敕勒歌。(2)积累古诗丰乐亭游春三首。【设计意图】 结合课标要求和统编教材编排,小结古诗学习方法, 希望学生能够灵活运

10、用课内习得的方法,帮助课外阅读古诗时有主动 积极的思维和和情感活动。教学反思敕勒歌是二年级上册编排的第二次古诗文的学习,安排在第七单 元“想象”单元。本单元的语文训练要素是“展开想象,获得初 步情感体验”,古诗的创作时间距离学生较远,其画面也与学生现在 的生活实际情况相差甚多,这其实不利于学生将古诗内容和自己的生 活联结,但恰恰是因为如此,更利于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产生个 性化的想象。下面我从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过程是否符合学情、 课堂生成、努力方向等方面反思这一节课。、目标达成首先在识字方面,我通过看图片、联系上下文、查字典、借助注释的 方法,随文掌握“川、似、穹庐、苍茫、见”等字。其次

11、在朗读方面, 层次分明:一是读准读顺课文。先由学生自由初读课文,借助拼音把 文中生字读准;同桌合作读,相互纠正不准的读音;指名读诗歌,检 查读音;全班齐读,读顺课文。二是读通读懂课文。在随文识字中读 懂课文,利用图片引导孩子理解诗歌。三是想象读、品读课文。想象 画面,获得初步情感体验,这个语文要素在这一节课没有得到充分的 体现。没有达成目标的原因可能是:一是画面也与学生现在的生活较 远,我在引导和情境创设方面不到位。二是品读环节,边读边想象这 一环节没有特别引起重视。二、以生定教导入设计较好,我由第四单元学习过的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学生从画面上先感受草原的辽阔壮丽,拉

12、近了学 生与课本的距离,使学生快速走进课文。课堂是灵活的,学生是有个 性的,在两次读的环节,我与学生配合和预设有出入,我应顺手和学 生一起读下去,而不是叫停。教学过程比较流畅,在“天苍苍,野茫 茫,风吹草低现牛羊”这句,我注重了方法的引领,让学生知道理解 字词、古诗意思的方法,然后通过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想一想、说一 说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学 生能主动翻开字典,了解到“苍苍”的不同含义,然后在古诗拓展含 有“苍苍”的诗句。但是诗歌的理解还不够到位,学生在说出我看到 了什么之后,我应该再引导一下学生,你看到了怎样的天空,怎样的 草原,把零散的画面用一句完整的话说

13、出来,在学生说了之后,再入 景入情地读,会帮助学生更好的想象画面,带着感受朗读、背诵诗歌。三、努力方向通过这节课学生的表现,我在接下来应注意低年级的课堂,设计活泼 有趣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其次要注重学生语言 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提高自己的课堂应变能力和水平,多向有经验 的教师请教,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站好三尺讲台。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救勒歌教学设计【第3篇】教学目标1 .掌握“川、似、穹庐、苍茫、见”等字的形音义,会写“苍、茫” 二字。2 .学习阅读经典诗歌的基本方法,理解文字含义和修辞手法,深入2 .掌握生字、词语,背诵、默写课文。3 .理解诗歌表达的意境、思想感情,以

14、及写作技巧。(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意境、 思想感情;通过合作探究理解诗歌的写作技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热爱古代文化的情感。评价任务:1 . 了解乐府诗。2 .背诵、默写课文。3 .理解诗歌表达的意境、思想感情,以及写作技巧。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PPT2)1 .运用PPT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注:草原风景作背 景图片,同时滚动播出歌曲字幕。)指导语:请同学们聆听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看图片和字 幕,让我们的心飞临那美丽的大草原。2 .教师:一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倾诉了牧民对草原对家乡 的无比热爱,令

15、人心旷神怡。大草原自古就是北方人民的美好家园, 一首敕勒歌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让人为之陶醉。今解读诗中的丰富内涵,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真挚感情。背诵本诗。教学难点理解语言文字塑造的形象,体会诗中浓厚的感情。教学设计一、解题入诗(板书“敕勒歌”,生齐读。)1. “敕勒”解(师根据学生交流反馈小结)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很混乱的时期,当 时南北分裂,南朝由汉族掌控,北朝主要由少数民族掌控。敕勒是北 方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历史悠久,以骑马放牧为生。“敕勒川”就 因这个民族长期聚居在这片大草原而得名,敕勒歌就是敕勒族人 创作的诗歌,当时在北方广泛传唱。(出示全诗)同学们都预习了,我们先齐读这首诗。

16、2. “野”正音有同学把“笼盖四野”的“野”读成了 ya o有人说这是古音,有些 课外书也这样注音。可是,据古音韵学专家们研究,“野”在当时并 不读yd,应该是现代汉语里没有的读音。我们用现代语音说话,字 音表示意思,如果读成所谓的古音,很多人听不懂,读诗就失去了交 际的意义。所以,我们应该用国家规范的字音读古诗,诗中的“野” 都读y爸。读古诗有些字不能押韵了,这是古今语音变化的结果。好, 我们正确地读一遍“笼盖四野”。(评:名篇往往是字字珠矶,深含用意。学读名篇,首先要字字品味。 名篇教学就从这里引导学生。现在有些人倡导所谓的读古诗用古音, 其实,其“古音”多不符合古音韵。读古诗还是读今音为

17、好。)二、解字读全诗1 .(出示:敕勒川,阴山下。) 这个“川”是什么意思?(出示:)甲骨文“川”字,像一条河流的 形状,本义就是河流。可是,“敕勒川”的“川”指河流吗?对,不 是,这里用的是引申义。大河的河面平而宽广,于是,“川”就引申 指宽广平坦的大平原或者大草原。理解了 “川”的意思,我们就知道 了敕勒川是个辽阔的大草原。这片大草原北面还有座长长的大山叫一 一阴山。阴山山脉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长约1000千米,山 的南面就是广袤无垠的敕勒川。诗的前两句描写的就是敕勒族人民生 活的地方。2 .(出示: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请同学们读。(1)“似”是什么意思?(像)天像什么?(像穹庐)

18、(2) “穹庐”是什么呢?这两个字都是形声字。穹,弓是音符,穴是意符,“穹”是指隆起的成拱形的东西。我们看 天空,它的中间就像是高高隆起,所以我们称天空为“苍穹”。跟我 念两遍。庐,“户”是音符,“广”是意符,我们叫它“广字旁”。可是,它表 示什么意思呢?原来,“广”与的关系密切。的甲骨文写 作“”,像房屋形状,上部是房顶,两竖是墙壁。“”去掉右面墙就变 成了 “”,后来楷书把上部屋脊写成点,两侧屋顶写成横,左面墙写 成撇,就成了 “广”。“广”作偏旁,一般表示宽敞简易的房子,比如“廊、库、店、庙”等字都有“广”旁,都是宽敞而简易的建筑。“庐” 也是简易的房子。“穹庐”是游牧民族住的毡帐,也就

19、是中间高高隆 起成半圆形的简易房屋。(出示:蒙古包)那么,“天似穹庐”是什么 修辞手法呢?对,是比喻。现在理解了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意思吗?对,天就像一座又高 又大的圆顶帐篷,笼盖了绿色的茫茫草原。这是多么辽阔而高远的景象啊,表达了敕勒族人民以天地为家的豪迈 感情和雄伟气魄!不过,诗人又进一步用两个词来形容这高空、这草 原。3 .(出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同学们读。(1)苍,有几个意思?(出示“苍”的解释:草的颜色,青黑色;天的颜色,深蓝色;头发的颜色,灰白色。)你认为诗中的“苍” 应该是天的颜色。对,“苍”的本义指草的颜色,所以是草字头。 引申指天的颜色。读“天苍苍”,

20、你仿佛看到敕勒川的天空是怎样的?(高远的天空湛蓝湛蓝的)(2)茫,音符是“芒”(mdng,植物上的细刺,如“针尖对麦芒”), ”是意符,不过,为了构形协调好看,“5 放在下面了。 “茫”的本义为水势浩渺无边,引申形容广远没有边际,看不清楚, 比如“渺茫” “大海茫茫”。“天苍苍、野茫茫”是什么景象呢?就是同学们所说的:敕勒川的天 空,高远而湛蓝,敕勒川的草原,辽阔而无边。(3)见。同学们,“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见”为什么读xi dn不读 ji an?原来,见(ji Gn)的甲骨文写作“ ”,上部是大眼睛“目” 字,下部是力,会意人睁大眼睛看东西。楷书写成“兄”,简化成“见”。看见,有些东西要它

21、自己出现了人们才能看见。比如诗中的 “牛羊”,人们是怎么看见的? 是“风吹草低”牛羊出现了,人们才看见的。所以,“见”(ji an)就引申出了 “xi dn”的意思和读 音,表示物体出现。(比如“图穷匕首见”)这样,“见”在古代很长 时间都是两个音,表示看见和出现两个意思。这首诗的“见”(xi a n) 就是引申义。可是,这样的多音字在阅读时很不方便,人们弄不清楚 读音,就会理解错误。于是,南北朝以后,人们把表示玉光的“现” 字借用来表示“见(xidn)的意思和读音。课本84页下面有这个 注释。学古诗时要利用注释来理解字词意思。我们理解了 “见”的意思和读音,再把这三句读一遍。(评:阐明了 “

22、见”的本义、引申义,以及与“现”字的假借关系。)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丰富内涵1 .“见牛羊”同学们,“见牛羊”这三个字的内涵特别丰富,是我们深入理解整首 诗的关键。(1)注意押韵。诗中的“见牛羊”如果换成“见羊牛”好不好?读一卖,想想为什么?(出示后三句诗,把“苍、茫、羊”标红)读一读,发现了吗?句末 “苍”,茫,“羊,的韵母相同,都是“ang”韵,这叫押韵。读出诗歌的韵,就会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诗歌的“ a ng”韵一般要读得 响亮些,你们听老师读(范读。口腔张大,突出韵脚,读音响亮,生 跟读体会)。押韵是写成“见牛羊”的一个原因。不过,还有更重要 的原因。(2)理解词序。我们再从诗歌

23、的内容上理解。为什么是“见牛羊” 呢?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下:一阵儿风吹来,草低下时,隐没在草丛里 的牛和羊,哪个先显现出来?(牛)为什么是牛?(牛高羊矮)对。 按照景物出现的顺序来描写的方法,叫“词序”,这是古代的一种修 辞手法。这样写景,我们的脑海里就会随着诗中的描写而出现这样的 画面:风吹过来了,草弯腰低下,繁茂的草丛里先出现了牛,接着出 现了羊这个过程很真实,也很自然。假如写成“现羊牛”,这画 面就是:草低下来后,先出现羊,再出现牛这是什么感觉?多别 扭啊!2 .“风吹草低见牛羊”(1)画龙点睛之笔。老师读这首诗时,特别喜欢最后这句“风吹草 低见牛羊”。知道为什么吗?大家再读读全诗,看看哪

24、些景象是静态 的,哪些景象是动态的。对,“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动态的,前面几 句是静态的。前面写的草原啊,阴山啊。天空啊,这些景物组合在一 起,宁静得像一幅美丽的画。突然,风吹来了,草低下了,牛出现了, 接着羊也出现了这幅画动了,活了,不再是静静的画了,变成了什么?(变成了会动的电影了)是啊,草原瞬间充满了活力,显出了 勃勃生机。这就是“画龙点睛”。这样描写,敕勒川就更美了!我们把这诗再完整地读一遍,读出这活力,读出这勃勃生机。(生读)不过,这是首千古名诗,还有更美的内容等着我们开掘呢(2)蕴涵逻辑推理。“风吹草低见牛羊”还有更丰富的内容呢!只是 需要我们层层深入地推导才能理解到。大家想一想:如

25、果草不“低”下来,能现出牛羊吗?(不能)这说明 了草长得怎么样?(草长得比牛还高)。长得这么高的草被风吹得弯 下了腰,这会是又枯又黄的干草吗?(不是)那会是怎样的草?(板 贴:草鲜嫩)这里的草为什么长得又高又鲜嫩?说明这里的土地 肥沃,水分充足,气候适宜。(板贴:水土好)正是敕勒川这片肥沃 的土地使草儿长得又高又鲜嫩。我们再想想,牛羊在这么丰茂的草场 里,会长得怎么样?(肥壮)(板贴:牛羊肥壮)可是,这么好的草场有多大呢?如果只有一亩三分地,只能养几只牛 羊,该有多么遗憾啊!我们再读读全诗,看看这个草场有多大。“敕 勒川”啊,原来,这个草场好大啊,一望无边,连到天际!这么 辽阔的草原,会有多少

26、肥壮的牛羊啊!同学们,我们一层一层地读出这么多的内容,就是从最后这句诗的文 字中推导出来的的。名诗的内涵丰富,我们只有字字品味,层层探究, 才能逐步体会到。(3)理解该诗情感。同学们,诗歌主要是抒情的。这首诗抒发的是 什么情感呢?想想看,如果你是敕勒族牧民,看到家乡这样壮美的风 光,无数肥壮的牛羊,会有怎样的感受?(自豪、热爱家乡。板书: 热爱家乡)请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全诗。(4)体会艺术手法。敕勒歌这首诗要表达的就是敕勒族人民对家 乡的热爱之情,可是整首诗并没有写“我爱你,家乡!”这样的句子, 而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来表达,这就是含蓄的写作手法,这就有 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这就是言简义丰

27、。言简义丰是名篇的特点之 一,也是这首诗流传千古的原因之一。(评:字字落实,层层分析,逐次诵读,每次诵读都是一次理解上的 升华,使学生逐步体会到了名篇丰富的内涵,学到了阅读名篇的基本 方法。)四、指导写“苍、茫”二字要写好字先要理解字形。1 .苍。本义是草的颜色,所以有草字头。我们已经知道,草字头的 第三笔竖要写得向左下稍微偏斜,为的是顺写下面部件的第一笔。 再观察下部的“仓”,撇和捺有什么不同?(撇低捺高)2 .茫。本义是水势浩渺无边。对,本来应该是”旁,但是,为了布 局均衡好看,就把“5 ”放到草字头下面了。写“茫”字,我们除了 知道的写法,还应知道“5 ”的第三笔提起是为了 顺写右 边部

28、件的第一笔。我们再观察“茫”的上下结构,有什么特点? 上下等宽。对,这样写,“茫”字就显得方正、稳当。(评:现代汉字的字形是“写”出来的。指导写字,讲清楚笔顺与笔 形的关系,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既增添了写字兴趣,也提高了写字质 量。) 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敕勒歌。板书课题,播放“学习目标”。(PPT3)二、自主学习,我“行”我“诉(PPT4、PPT5)(一)检查预习,掌握基础。教师请学生口头汇报课前查阅的“敕勒族”、“乐府诗”的有关资 料,然后字幕补充相关资料,重点强调红字部分。1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敕勒族又名丁零、 高车、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南北朝时敕勒族相当繁盛,

29、 史书记载有十二个部落。而歌中的“敕勒川”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市 周围的广大地区。北有大青山挡风,南有黄河迂曲补水,乃是游牧民 族十分向往的冬夏两宜的肥美牧场。2 .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乐府诗集是 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记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和 先秦歌谣,共一百卷。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 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3 .生字积累(指定同学朗读)敕勒(chI e )穹庐(qidng)见牛羊(xi an)天似(s 1 )笼盖(I 6 ng)(二)指导朗读,品悟诗韵。(PPT6)1、播放示范朗读PPT。2、指导朗读:朗读时应注意什么?(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

30、的强弱、速度的快慢师生共同朗读一遍。)3、自由朗读: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低声吟唱,注意朗读要求模仿示范朗读把诗歌读通、读懂。(两分钟)4、跟读:放示范朗读学生小声跟读两遍,体会诗歌的韵律。5、汇报朗读:找3人单独朗读,及时指导评价。(三)感知课文,品悟诗意。(PPT7、PPT8、PPT9)教师用PPT播放思考问题。教师指导语: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思考字幕上的四个问题,五 分钟后,你可以抢答任意一题。机会难得,希望同学们把握展示自己 的机会呀!学生活动:独立思考,酝酿答案,在练习本上整理答案提纲。举 手抢答。教师活动:鼓励学生举手抢答,及时评价、归纳、补充学生的答 案。对未抢答的题目可指定成绩较好

31、的学生回答。1 .你在诗中都看到了什么?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参考答案:在诗中写了草地、天空、蒙古包、牛羊。天空的特 点是苍苍,草地的特点是茫茫,这苍苍的天空、茫茫的草地,看上去 显得辽阔无边。风吹过来,草低下头,看见了许多牛羊,草的特点是茂 盛,而牛羊的特点是肥壮。)2 .“敕勒川,阴山下”一句除了说明敕勒川的地理位置外,还有 何用意?(参考答案:一方面,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入云的阴山脚下,将 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另一方面,“阴山”是北方民族祖祖辈辈生活繁衍的地方。它是乡情的浓缩,是故土的代名词,为下文表达对草原的热爱做铺垫。)3 .可以表现天高地阔的比喻很多,诗人为什么要选择穹庐?这其

32、中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参考答案:穹庐是草原的特点,用牧民们日日相伴的最为亲近 的生活居所来比喻,非常亲切。表现出草原牧民们对自己家园的热爱, 对草原的赞美。)4 .诗中为什么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上下一片?在 这样的背景下,“风吹草地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参考答案:草原上并非无人,“见牛羊”一句暗示了人的存在。 不写人,是为了突出表现草原的浩瀚苍茫的自然特征。这样写使人油 然涌起一种生机感、喜悦感、悠然自在感。)三、合作探究,发现精髓。(PPT10、PPT11)请你选择一个角度,谈谈敕勒歌写作上的巧妙之处。(提示: 从修辞、动词使用、诗文结构等角度谈)学生活动:1.以小

33、组为单位探讨,把探讨结果整理在练习本上。2.各组推举代表全班交流。教师活动:灵活处理各组发言顺序,及时肯定发言内容。学生能 能围绕答案说出大意即可,不要拘泥于答案中的固定词句。参考答案:1 .动静结合体现草原的美。诗的前六句写平川,写大山,写天空, 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广阔恢宏。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 空洞沉闷的感觉。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境界便顿 然改观。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 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 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

34、那黄的牛,白 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于是,由静态转为动 态,由苍茫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 的天空也为之生色。2 .动词“吹”、“低”、“见”使诗境宏厚,味外有味。“吹”字, 体现了长风劲吹的豪放,吹出了滚滚牛羊,吹出了苍茫草原的隐秘。“低”字,不仅可见草原的水草丰茂,又展现了草的动感。“草低” 才显现牛羊。动词的使用,是作者欲藏故露的写景方法,已经耐人寻 味。3 .构思巧妙,结构上双重反衬。一是广阔无垠、大面积的空白, 与微露的牛羊之间的衬托;二是从苍茫的死寂到生命的喜悦的对比。四、达标检测,跃跃欲“试(PPT12、PPT13)(一)给下列加点的

35、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ch 1 I e () qi 6 ng ()庐见()牛羊天似()笼()盖(二)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语句。1 .游牧人住的圆顶毡帐,形状像蒙古包。()2 .青色。()3 .辽阔,深远。()4 .同“现”,呈现。()(三)品味下列语句。1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2 .风吹草低见牛羊(四)问答题:可以表现天高地阔的比喻很多,诗人为什么选择穹庐?这其中包 含了草原民的什么情感?参考答案:3 一)敕勒穹 x i a ns 1 I d ng(二)穹庐苍苍茫茫见(三)环顾四野,天空就像其大无比的圆顶毡帐将整个大草原笼 罩起来。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 圆顶大帐

36、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 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这就 体现了浓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五、课外练习,拓展提升。请将敕勒川改写成一段优美的写景抒情文字。附:教后反思1.课堂引入,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一堂课兴味盎然。2本堂课学生听、说、读、练,调动了学生多种活动,完成了课 堂目标,使学生“健康的疲劳”。建议:1 .课堂导入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四分多钟,教师可播放 一半。2 .探究“敕勒歌写作上的巧妙之处”,学生可能探究较浅,还 须教师适时点拨。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第2篇】教材分析本课为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37、古诗二首中第二首古 诗。本单元围绕“想象”为主题进行编排,语文要素是“展开想象, 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教学中要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利用文中插 图,想象诗中描写画面,感受草原的高远辽阔。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针对这一理念,本设计以北朝民歌敕勒歌 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观察课文插图,理解诗意并从中获 得情感体验,并在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感受祖国语 言文字的优美。教学目标1 .掌握“川、似、穹庐、苍茫、见”等字的形音义,会写“野、茫” 二字。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 .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草原的高远 辽阔。教学重点:1 .掌握“川、似、穹庐、苍茫、见”等字的形音义,会写“野、茫” 二字。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草原的高远辽阔。教学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