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范文集锦9篇.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91387236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4.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范文集锦9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范文集锦9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范文集锦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范文集锦9篇.docx(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范文集锦9篇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在对已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中,进一步理解加法、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能合理、灵活、正确地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2.能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加法、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1.引导观察。谈话:下面是某新华书店销售的三种图书的价格。出示:书名每本书的价钱(元)数学故事12成语故事15科幻故事18提问:观察表格,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如:买一本数学故事和一本成语故事要用多少元?买三本书一共要用多少元?三年级有

2、5个班,每个班买3本数学故事,一共要用多少元?等等)随着学生的回答,投影出示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2.解决问题。提问:同学们很会动脑筋,提出了这么多数学问题,你想解答哪些问题?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解答,并想一想才能怎样比较快地算出结果。学生独立解决自己所选择的问题,教师巡视。反馈:你解决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计算的?(着重交流是怎样运用加法或乘法的运算律使计算简便的)板书:12+15+18123512+18+151253比较:观察上面的两组算式,你想到了什么?谈话:看来,我们在解决问题时,经常要运用加法、乘法的运算律,使计算简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加法和乘法的运

3、算律。(板书课题:运算律复习)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你想怎样复习?通过复习达到什么要求?说明:从现实情境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注意对复习方法进行指导,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二、合作交流,知识梳理谈话:下面就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学期学过的运算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出来,并在小组内交流你整理的结果。学生独立完成整理,教师巡视。学生中可能出现的整理方法有:举例,文字描述,字母表示等。组织交流,由小组选派代表,交流整理的方法和完成的表格。根据学生的整理结果,完成下面的表格:举例文字描述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4、说明:让学生自己整理已经学过的运算律,便于学生加深对加法和乘法运算律的理解,同时,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能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与同伴合作学习的意识。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1.填一填。出示题目:86+35=35+86()72+57+43=72+(57+43)()764025=76(4025)()125678=125867()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2.辨一辨。出示题目:先在括号填上适当的数,再连一连。81+()=0+81乘法交换律16425=16()加法交换律184+168+32=184+()乘法结合律a56b=()56加法结合律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交流。3.比一比

5、。下面每组题的计算结果相同吗?为什么?(1)88+(24+12)(2)2815(88+12)+247(415)(3)856-(656+120)(4)54045856-656-12054095要求:比较每组的两道题,它们的计算结果相同吗?各是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运算性质?4.算一算。出示题目:你能分别算出三角形、正方形中几个数的和,圆中几个数的积吗?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算法,并说一说怎样算比较快。说明:通过一组有层次的练习,引导学生在填一填、辨一辨、比一比、算一算等数学活动中,由具体到抽象地加深对运算律的理解,为灵活应用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四、灵活应用,解决问题1.下面是某校学生生活区

6、今年上半年用电情况,根据相关信息,解决下列问题。分组汇报怎样算比较快。提问:解决了上面的问题,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吗?2.下面是四(2)班马小平同学阅读三本课外书的情况统计。提问:根据表中数据,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提问:怎样分别求出每本课外书一共有多少页呢?怎样算比较快?自己先想一想,再独立解决。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指名介绍自己的算法。师生共同评价各种算法,并总结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的方法。说明:本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两个具有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问题中没有要求学生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但学生通过分析题中的数据,会发现这些题具备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特征,通过计算、交流、反思等学习活动,进一步感

7、受运算律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价值。五、全课总结,质疑问难提问:今天的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吗?学生交流,并评价自己与同伴的表现。说明:让学生适时反思自己在本课学习中的所得,及时评价自己与同伴的学习行为、态度,大胆地说出遇到的困惑或困难,提出自己的观点,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六、课后延伸,挑战自我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995+996+997+998+999125(178)41+2+3+4+5+95+96+97+98+992532125说明:课后安排富有挑战性的练习,不仅可以进一步深化本课学习内容,更为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挑战自我

8、、超越自我的机会。小学数学教案篇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6页、47页例1及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九第1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4个方向,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2.经历辨别方向的过程,初步体验方向的相对性,发展学生的方位感和空间观念。3.明确方向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单元主题图、例1图、中国地图)。教学过程:一、拍手活动,引入课题师生边拍边说: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前拍拍,后拍拍。教师:我们刚才拍手时用到了哪些表示方向的词语?学生:上下、左右、前后。教师:你知道还有哪些表示方向的词吗?学生:东南西北。教师:在

9、生活中,我们常利用这几个方向来描述事物所在的位置。(课件出示单元主题图,展示方向在生活中的应用)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4个方向。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一)。点评:让学生在拍手活动中复习已学过的方向,促进了学生认知的发展,为后面的探索活动做好准备。通过课件展示方向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教学地图上的东、南、西、北(1)出示书中第50页中国地图。教师:在地图上怎样辨认东南西北呢?谁会看地图?(会看地图的学生举手)(课件中“内蒙古自治区”整块闪动)教师:内蒙古自治区在中国的哪一方?谁知道?学生:内蒙古自治区在中国北方。教师:你是怎

10、么知道的?学生:我是看了电视后知道的。教师:你的知识可真丰富,在内蒙古自治区有美丽的大草原(课件出示)。我们再来看看地图下方的海南吧!(课件出示美丽的大海图片)这里有蓝色的大海,气候温暖,燕子和大雁都要到那儿去过冬呢!你知道海南在什么方向吗?学生:南方。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1:“海南”有个“南”字。教师: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中国的许多地方在命名的时候确实考虑到了方向这个问题。学生2:南和北是相对的。学生:左西右东。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1:我从书上看到过,况且我爸爸也告诉过我。学生2:因为西藏在中国的西方,西藏在地图的左边,所以我想地图上是左西右东。学生3:我知道上海在中国的东方,

11、被称为东方之珠,所以我想地图上是左西右东。教师:同学们真能干,能够从生活中积累知识。人们规定,绘制地图时,上面表示北方,下面表示南方,左边表示西方,右边表示东方,简单地说,就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今后同学们就可以根据这句话来判断地图上的方向了。(板书:东、西)(2)介绍十字形方向标。教师将黑板上的东西相连,南北相连,做成十字形方向标,学生快速记忆地图上的方向。(3)在课间活动中体验东南西北。徒手操:全体起立,面向黑板,和老师一起边做动作边说:面向地图,上面是北,下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游戏:小小机器人,面向地图指方向!(教师说地图方向,学生用小手指出这个方向)点评: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

12、科书,使用课堂活动的中国地图,抓住内蒙古、海南、上海和西藏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及其美丽的风景图片,让学生轻松地学会了怎样在地图上辨认方向,并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方位的体验。2理解运用(1)教师:请孩子们看书中47页图,这张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绘制的吗?你是怎样发现的?学生:地图的右上角有一个箭头和一个“北”字。教师:这个叫做方向标,猜一猜它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地图的上方就是北方)你还能联想到其他几个方向吗?(学生: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同学们在面向地图,看地图的时候,只要看见方向标,然后就可以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句话来判断方向了。(2)教师:请大家在书中的图上标

13、出“东”、“南”、“西”、“北”。(3)说一说:以岗亭为中心,东、南、西、北各有什么?然后和自己的小伙伴相互说一说。教师:如果站在草坪、新华书店、红光路转盘、少年宫看,岗亭的方向又该怎样说呢?(学生分别回答)教师:岗亭没动,为什么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南、一会儿北呢?(小组讨论,汇报)学生:因为观察地点不同,以草坪为观察点,岗亭在草坪的东面;以新华书店为观察点,岗亭在新华书店的北面教师:物体所在的方位是相对的,观察的地点不同,方向就可能不同。点评:学生根据自己介绍、发现、总结的知识来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使知识得到了迁移和实践运用,并采用互相说一说的方式满足了学生表达的需要,培养了学生的

14、表达能力。三、解决简单问题出示课堂活动第1题的中国地图。教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重庆市,看一看,找一找,我们的家乡重庆的东、南、西、北方各有哪些省(市)呢?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集体汇报。四、联系生活,拓展提高(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九第1题。(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九第2题。(可以用学具摆一摆,代替军舰,更形象直观。)五、反思小结,自我评价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小学数学教案篇3教学内容:成反比例的量。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培养学生判断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反比例的意义和正确判断成反比例的量。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

15、。教学过程一、复习、口答正比例的意义。、怎样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写出下面各题的数量关系,并判断在什么条件下,其中哪两种量成正比例?()已知每小时加工零件数和加工时间,求加工零件总数。()已知每本书的价钱和购买的本数,求应付的钱。二、引新在上面的数量部系式中,如果加工零件总数一定,每小时加工零件和加工时间是什么关系?如果应付的总钱数一定,每本书的价钱和本数是什么关系?如果总产量一定,每公亩产量和公亩数是什么关系?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反比例的意义(板书)三、新授、教学例。()出示例。引导学生观察上表内数据,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表中有哪两种量?这两种量相关联吗?为什么?、加工的时间是否随着

16、每小时加工的个数的变化而变化?怎样变化?、表中两个相的数的比值是多少?一定吗?两个相对应的数的积各是多少?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这个积表示什么?写出表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式。学生口答,师板书小结:、教学例用600页纸装订成同样的练习本,每本的页数和装订的本数有什么关系?请你先填写下表。每本的页数152025304060装订的本数40()先填表,然后观察上表,回答下列问题:表中有哪两种量?装订的本数是怎样随着每本的页数变化而变化的?表中相对应的每两个数的乘积各是多少?你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写出它们的数量关系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下:每本页数装订的本数纸的总页数(一定)()小结:()归纳反比例的

17、意义及关系式。()请你比较一下上面的例、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反比例的意义)()判断成反比例量的方法: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否面反比例的量要具备的条件:a两种相关联的量。b一种量变化,另一种也随着变化。C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例中,加工的时间随着每小时加工数量的变化,每小时加工的数量和加工的时间的积(零件总数)是一定的,我们就说每小时加工的数量和加工的时间是成反比例的量。想一想:在例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是不是成反比例的量?为什么?(指名几个学生口述,教师帮助纠正)()概括关系式。如果用字母X和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表示它们的积(一定),反比

18、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X(一定)教学例。播种的总公顷数一定,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是不是成反比例?师:大家能不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一下?指名口述,师讲评。(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是两6种相关联的量,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天数播种的总公顷数,已知播种的总公顷数一定,也就是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天数的积是一定的,所以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成反比例。)四、小结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关键是看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是否一定,积一定这两种量成反比例。讨论:想一想:播种总公顷数一定,已经播种的公顷数和剩下的公顷数是不是成反比例?为什么?五、巩固练习课本第16页的做一做练

19、后讲评。六、课内外作业完成练习三的第47题。下载文档小学数学教案篇4教学内容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2.初步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二)能力训练点1.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摆一摆,比一比,知道同样多、多些、少些,培养动手能力。2.进行比较,培养观察和判断能力。3.用完整话说一说有关同样多、多些、少些的道理,培养语言表达能力。4.学会正确握笔方法,写字的姿式及写法,提高书写能力。(三)德育渗透点1.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2.强调写字的基本要求,培养良好地书写习惯。教学重点1.通过连线初步认识一一对应。2.知道同样多、

20、多些、少些的含义。3.做写字准备练习,强调写字基本要求。教学难点1.一一对应,比较多些、少些。2.写字准备练习。教具准备1.实物图或电脑软件,4个萝卜,4只白兔;2只小鸡,1只小鸭图;2个苹果,3个桃的图。2.磁力板及10个,7个,5个;小棒若干根。3.画有写数字练习格的小黑板。4.学生准备5个,5个,5个。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要求:把同一类移动到一起,并用笔或金属丝圈起来,再数一数每个圈里的图形各有几个?2.请同学们把混在一起的学具分类,而后用手各画一个圈。二、探究新知1.认识同样多。(1)认识一一对应,教学同样多。教师在磁力板上无规则出示或电脑显示4个萝卜,4只白兔,请同学分类。指名将萝卜

21、和白兔按顺序从上而下排成两行并且圈起来,成5页左上图形状。引导观察,左边有几个萝卜?右边有几只白兔?一个萝卜对着一只白兔(边说边在萝卜和白兔之间放一根小棒或电脑显示连线)萝卜没有多余的,白兔也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萝卜和白兔同样多。认识在什么情况下,萝卜和白兔同样多?引导学生说:一个萝卜对着一只白兔,萝卜没有多余的,白兔也没有多余的,我们说:萝卜和白兔同样多。指导学生用4个代表4个萝卜,4个代表4只白兔,边摆边说,边动手连线。说明萝卜、白兔同样多。(板书:萝卜和白兔同样多)相互之间指着课本上的图说一说。(2)动手摆学具,理解同样多。摆,要和同样多。(5页右上练习,指一名同学到前面摆,其它同样在

22、课桌上摆)请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摆2个,再在右边对着摆,要求摆的和同样多。怎么摆,摆摆看。请摆学具的同学说一说,怎么摆,摆几个,和同样多。摆,要和同样多。(3)请同学们指着教室的人或物说一说,谁和谁同样多。2.利用一一对应,认识多些、少些。(1)观察比较,认识多些。磁力板出示或电脑显示2只小鸡的集合图,再在右边出示1只小鸭集合图。指图问:不用数,怎样知道小鸡和小鸭是同样多,还是哪个多些?指图提问:小鸡和小鸭都对上了吗?有多余的小鸡吗?再看,小鸭和小鸡都对上了吗?有多余的小鸡吗?师生共同小结:一只小鸡对着一只小鸭,小鸡有多余的,小鸭没有多余的,我们说:小鸡比小鸭多。(板书:小鸡比小鸭多)练习:课本5

23、页左下图,学生摆完后,再说一说怎样摆,就比多1个。(先一个对着一个,都对上以后再多摆一个。)(2)观察比较,认识少些。用磁力板或电脑显示:2个苹果的集合图和3个桃的.集合图。提问:不用数,怎样知道苹果和桃谁多、谁少?同学们互相议论后,指名回答并连线。小结:一个苹果对着一个桃;苹果没有多余的,我们说苹果比桃少。(板书:苹果比桃少)练习:课本5页右下图,学生自己动手摆完后,指着图说一说怎样摆。3.反馈练习。(1)摆学具,比多少。(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摆)第一行摆3个,第二行对着上面的摆,和同样多。第一行摆4个,第二行对着上面的摆,比多2个。第一行摆5个,第二行对着上面的摆,比少1个。(2)练习一、2.

24、(打开书6页,看第2题)读题目要求。数一数每个里的小动物只数,再与点子数同样多的连线。(3)练习一、3.指导看图,这题里画了两行什么?仔细看每行的后面还画了什么?(一条线)读题目要求。说明:这一题是要我们看一看哪一行圆多,就在哪一行后面的横线上画。那行圆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数出来,连线)发现:两行圆排列都很均匀,而且两行的第一个圆和最后一个圆也上下对齐,但两行的疏密不同,所以两行的个数也不同。摆的密的,的个数多;摆的疏的,就少,以后也可以用这种方法,直接判断出那行多。4.写字准备练习。(1)讲述握笔方法和写字基本要求。用右手握笔,笔放在中指第一关节稍外一点,大姆指和食指捏紧笔杆,握笔处离笔尖

25、约23厘米。(2)指导写字。教师在放大的练习格上边示范边说明:画横线要由左向右,横要平;画竖要由上到下,竖要直;弯儿要拐得圆一些。注意,起笔、落笔要用力,拐弯要稳,笔画要匀。请同学们按要求先练笔顺,再描完格里虚线的笔画。三、巩固发展1.把下面图形分类,再用学具摆一摆,比较同样多、多些、少些。(1)和比()(2)和比()(3)和比()2.摆学具,比多少。(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摆)(1)第一行摆5个,第二行摆,和同样多。(2)第一行摆6个,第二行摆,比少2个。(3)第一行摆5个,第二行摆,比多3个。四、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什么是同样多、多些、少些。)五、布置作业1.指着书上5页同样多、多些、

26、少些的图说同样多、多些、少些的含义。2.用学具边摆边读,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小学数学教案篇5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倒数的意义2能正确的求出一个数的倒数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倒数并掌握求倒数的方法教学难点小数与整数求倒数的方法一、基本训练(一)口算上面各式有什么特点?还有哪两个数的乘积是1?请你任意举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板书:乘积是1,两个数)二、引入新课刚才我们所举出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关系(板书:倒数)三、新课教学(一)乘积是1的两个数存在着怎样的倒数关系呢?请看:,那么我们就说是的倒数,反过来(引导学生说)是的倒数,也就是说和互为倒数和存在怎样的倒数关系

27、呢?2和呢?(二)深化理解教师提问1什么是互为倒数?2怎样理解这句话?(举例说明)(的倒数是,的倒数是,不能说是倒数,要说它是谁的倒数)30有倒数吗?为什么?1有倒数吗?为什么?(0虽然可以看作几分之0,如,但是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分母为0,不成立,所以0没有倒数,另外0和任何数相乘却为01可以写作,1与相乘还是1,符合倒数的意义,所以1的倒数是1)(三)求一个数的倒数1例:写出、的倒数学生试做讨论后,教师将过程板书如下:所以的倒数是,的倒数是(能不能写成,为什么?)总结: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2深化你会求小数的倒数吗?(学生试做)三、训练、深化(演示课件

28、:倒数的认识1)(二)求出下面各数的倒数(演示课件:倒数的认识2)(三)判断1真分数的倒数都是假分数()2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30没有倒数()(四)提高如果末尾加上=1怎么填?如果末尾加上=0怎么填?如果末尾加上=2怎么填?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倒数的哪些新知识?什么叫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五、课后作业(一)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二)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小学数学教案篇6一、教学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这个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研究探时的意识,追求创新的精神:

29、二、教学资源1实物投影仪台。2每小组验证表一张。验证表举例结论比前项相当于后项相当于比值相当于除法分数4卡片若干张。(1)商不变的规律;(2)分数的基本性质;(3)比的基本性质。三、教学实施方案教学内容:苏教版义教课标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7071页。教学形式: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学流程:创没情境验证猜想展示交流意义构建巩固拓展。评价方法:目标评价、师生评价、组际交流评价。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比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中“0除外”的道理。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验证表,卡片等。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发猜想。目标:(1)复习旧知,为学生发现问题、产生猜想奠定基础。(2)启发学

30、生大胆猜测,提出自己的假设。过程:(1)复习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通过填写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表,让学生发现比、除法、分数有很多相似之处?(2)复习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通过复习,引导学生联想:在除法中有商不变的规律,在分数中有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比有没有类似的基本性质:提出猜想:(1)学生讨论比有没有类似的基本性质。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如:比和分数、除法有很多相似之处;一个比就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看成一个分数,就可以遵循分数的基本性质等。最后得出比的基本性质。(2)猜想比的基本性质的内容。引导学生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猜测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

31、变。2小组合作,验证猜想。目标:(1)引导学生对验证猜想提出各自的想法与途径?(2)组织实践活动,揭示知识本质,让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3)营造协作学习氛围,组织讨论研究、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协作学习意识。过程:(1)小组讨论:这个猜想成不成立?是否具有普遍性?用什么方法来验证?(2)小组代表发言,说出本组思路。B组:我们想用一个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分数或者一个小数,看它的比值变不变。C组:我们想把不同的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看它们的比值变不变。通过学生发言,让学生互相启发,产生灵感,对验证猜想的方法进行比较,使自己的实践活动更加具有科学性,更严谨。小组合作

32、,试着验证: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想法,用一个比或多个比进行验证,对验证结果进行初步总结。填写验证表。3展示交流,感受过程。目标:(1)理清知识脉络,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让学生感受到探究过程,使学生学到科学的研究方法、(3)培养学生的条理性和语言表达能力。过程:(1)用实物投影展示各个小组的验证表。(2)各小组代表发言,本组所得的结论。(3)老师引导学生比较各组的结论。(4)引导学生讨沦比的基本性质是否具有普遍性,有没有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变了的。如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0,比值会怎样。目标:(1)通过整理归纳,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提高

33、学生的数学素质。(2)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信心。过程:(1)引导学生讨论哪个组的结论比较全面,怎样说更严谨。(2)集体归纳,板书。(3)体验成功:我们发现的这个数学规律就叫比的基本性质,许多科学家都是这样提出猜想、实践验证,发现了许多大自然的奥秘,还有许多奥秘需要我们去发现、创造。5巩固拓展,灵活运用。目标:(1)利用不同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应用比的基本性质、(2)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过程:(1)(出示)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第71页练一练2)边练习边讨论:怎样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怎样化简最快最好。(2)总结方法:联系旧知,灵活运用。(

34、3)灵活运用,抢答比赛。五、教学反思1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探究欲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形成悬念,引起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索和研究。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还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数学知识。如比的基本性质一课,传统的教学是:出示一组分数3/4、6/8、9/12,让学生发现3/4:6/8:9/12,接着把分数转化成比3:4=6:8=9:12,归纳出比的基本性质,接着是一层层的巩固练习。这

35、个过程是老师讲,学生听,被动地接受。不说让学生感兴趣,就是对其内容,学生也是一知半解。在应用时,会出现比的前项和后项乘的不是同一个数,甚至会出现前项乘后项的.笑话。这种以接受知识为目的教学显然不适应培养时代新人的要求,所以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没有采用教材中的例3进行引入,而是让学生先填表格复习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问学生:通过填这个表你发现厂什么?生:比和分数、除法有很密切的联系,它们很相似:再出示:186=()2=24()、15/20=()/4=9/()=()/6.问:这两题是根据什么规律和性质来做的?生: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师引导:在除法中有商不变的规律,在分数中有分数的基本性质,

36、那么比有没有类似的性质呢?通过这样的引导,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他们很想弄清楚:比有没有类似商那样的规律和分数那样的性质,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在激发学生认知需要和探究欲望后,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卷入知识发现的过程呢?这时教师要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自由思考,作出各种猜想,对猜想提出验证的方法。然后小组合作从不同的角度验证猜想,最后借助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研究思路与成果,通过这一系列的探究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探究过程。这样不仅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了条件,让学生学到科学探究的方法,还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启发,产生灵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

37、的发展。如比的基本性质一课中,学生提出:比肯定也有类似除法那样的规律和分数那样的性质。老师引导大家讨论怎样验证。结果A组的意见是:我们想用一个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看它的比值变不变B组的意见是:我们想用一个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分数或者一个小数,看它的比值变不变。C组的意见是:我们想把不同的比的前项和后项乘或除以相同的数,看它们的比值变不变。老师肯定了大家的这些想法好,要求同学们分组试试。学生反应十分活跃,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你写一个比来验证,我写一个比来试试,有的故意把数写得很大,有的用。来乘几分钟后,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拿出自己的验证结果,同时也提出了验证过程中的疑问。在整个活动

38、过程中,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让他们根据白己的需要实验验证,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完成新知的建构。3整理归纳,让学生体验成功。归纳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多知识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归纳。通过归纳,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掘学生的聪明才智,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如在比的基本性质一课中,把学生验证的结果一一展示后,老师引导学生比较,比的这个特性是否具有普遍性,比的这个特性怎样归纳呢?有的说: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相同的数,比值不变。有的说:还应该加同时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有的说:这还不完整,应加上0除外这样有效地让学生通过分析、整理、

39、归纳等科学研究方法得出结论,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科的严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得出结沦后,告诉学生:你们太聪明了,发现的数学规律叫比的基本性质、学生感到获得了很大成功,信心十足,不仅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让学生掌握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学到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总之,“比的基本性质”是学生学习“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安排的教学内容、由于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很容易让学生联想到比也应该有类似的性质,这为学生发现问题、产生探究欲望奠定了基础。同时由于上述学习内容的铺垫,为学生自主探究“比的基本性质”这一新的学习任务创造了必要条件。所以,我没有沿袭以往的教学

40、思路及教材束缚,而是立足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与经验,用探究性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构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获得新发展。小学数学教案篇7第一课时教学内容:8、7、6加几教学目标:、在游公园的情境中,探究出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口算。、经历操作、讨论、交流,养成自主探究的能力和迁移推理的能力,优化算法。、激发学习兴趣,感到想学、乐学、会学。教学难点:养成迁移推理的能力。教学准备:每人一个十只装的针剂药盒、小棒学具、答题卡、练习纸,加几、加几、加几的转盘各个。教学设计说明:本小节的教学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加几的口算,这部分教学的关键是掌握口算方法,能灵活口算。在设计时,通

41、过教学环节逐层深入,让学生感受到“多中求异,同中求优”。如,玩“转转盘”游戏中体会到“凑十法”的便捷,紧接着“动动脑”中感受到依据题目的不同选择灵活的方法优化口算方法。口算教学比较枯燥,在设计时通过生动活泼的练习形式,激发口算的兴趣,同时熟练口算。第二部分是“用数学”,这部分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充分运用情境图让学生学数学用数学;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意,体验相同的问题,观察的角度不同,列式也会不同;在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搜集信息资料的手段。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小红出了一题考考你们:重点突出“凑十法”想的过程。为什么把分成和?今天的天气真好,小红和朋友一起去儿童公园玩,说说你看到

42、了什么。(课件动态出示课本第页买票的情境图,)。你能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估计学生能提出一共有多少人买票?由此引出式子?)二、探究新知(一)、例讲8、7、6加几(初步感知计算方法)、教学。()小组内讨论:怎样能够最快地知道得数。互相说一说,再把思路写在答题卡上。有困难的可借助针剂药盒。(教师参加小组讨论。)()学生汇报,口算方法可以多样,重点突出“凑十法”,指名回答。为什么把分成和?()小结:刚才同学们想出了又快又好的方法算出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同学们真了不起!、小比赛:转转盘(教学例突出凑十法的优越性)、教学加几和加几,初感凑十法的好处下载文档()你们看一片绿油油的大草地,花儿在向我们点头

43、,鸟儿在向我们微笑,坐下来休息一下吧!你能从这幅图里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怎样解决?天空上有只小鸟,又飞来了只,天空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鸟?草地上一边有朵花,另一边有朵,草地上一共有多少朵花?板书列式:()现在请你用最快的方法计算出和。()请同学介绍口算方法。为什么把分成和?为什么把分成和?()小结:看来凑十法不仅能算加几,还能算、加几。(二)、教学、加几、小组合作玩转转盘。(限时分钟)玩法:转盘中间和四周都有一些数,转动圆盘,转到几,先说出算式,并写在卡片上,再口算出得数。比比哪个小组算得又快又多。()转盘有:()写得又多又快的小组进行汇报得数(只要求说和、和、和的计算方法),()说说用什么方法口

44、算又快又准。()计算可以用凑十法,你还能想出更快的方法吗?由学生们自由回答。重点介绍计算方法,当两个加数一样时,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你能用最快的方法算吗?三、巩固练习、圈一圈,算一算课本第页,第题、说一说,算一算课本第页,第题、坐火车每人手中有一张车票(口算卡片),要先算对了车票上的三个算式才能上车。然后根据你车票上的得数对号上车(分别有、和四列火车)。教师在、加几中各抽一题说说怎样想。四、拓展延伸小白兔可以吃哪两根胡萝卜,小灰兔呢?学生游戏,设“智慧星”,教师巡视指导。五、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加几、加几和加几”,计算时用了什么办法?(凑十法;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小学数学教案篇8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2、在经历探索发现加与减的互逆关系及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归纳、判断推理能力。3、运用加、减法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与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你有好朋友吗?说说你的好朋友是谁?师:加法和减法也是一对好朋友,它们之间会有怎样的秘密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1探究加、减法的意义。(1)教学加法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