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理论(上)教育学.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91249748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理论(上)教育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教学理论(上)教育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理论(上)教育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理论(上)教育学.ppt(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v(二)教学的定义v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通过这个交往过程和活动,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形成一定的能力态度,人格获得一定的发展。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一、教学的涵义二、教学的地位与作用v(一)教学的地位v.从工作类型来看,各项工作都是为教学工作服务的,这就从活动范围上保证了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v2.从活动目的来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教育目的直接同一。v3.从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经验来看,凡是以教学为中心的学校,教育就不断发展,教学质量就会得到提高。相反,学校教育就会遭受挫折,教学质量就会严重下滑。v4.从教育途径来看,

2、学校教育绝大部分为教学所占据,这是教学所具有的中心地位的客观体现。v当然,学校以教学工作为主,并不意味着教学工作是学校的唯一工作。但是,教学工作与其它工作相比,却是一项最经常、最大量、内容最丰富的工作。v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其表现为:v(二)教学的作用v1.教学是社会延续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v2.教学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途径。三、教学的任务v(一)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v(二)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v(三)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 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v(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v(一)教学过程的本质

3、的具体表现(三个方面)v1.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2.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3.教学过程是教养与教育的统一。一、教学过程的本质v(二)教育史上关于教学过程的两种极端观点v 1.“教师中心论”v 旧三中心(教师、课本、课堂);v 教师是权威,学生是静听者、服从者。v 2.“学生中心论”v 新三中心(学生、经验、活动)v 这两种观点有共同的错误根源,那就是对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的认识采取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一、教学过程的本质v(三)我国的教学理论与实践中流行的两种观点v 1.“学生特殊客体说”v“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是客体,但学生是一种

4、特殊的客体,他具有自觉能动性。”v 2.“主导主体说”v“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v 我国学者认为,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一、教学过程的本质8.3 教学规律v 一、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培养个性相统一辩证统一的规律v 二、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辩证统一的规律v 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v 四、教与学辩证统一的规律三、教学原则的体系v(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v(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v(三)直观性原则v(四)启发性原则v(五)因材施教原则v(六)循序渐进原则v(七)巩固性原则(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v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的涵义v

5、 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是指教学既要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又要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把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v 2.贯彻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v(1)保证教学的科学性。v(2)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v(3)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v 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涵义v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教学要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加强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去理解知识,掌握技能,达到学以致用。v 2.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基本要求 v(1)联系实际系统

6、地讲授书本知识。v(2)重视实践环节,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实际的能力。v(3)根据教学需要,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三)直观性原则v 1.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师运用各种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所学对象,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为正确理解教材,掌握科学概念打下基础。v 2.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v(1)应根据不同学科、不同教材和不同年龄的学生,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v 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v(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同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v(3)要充分发挥教师语言的直观作用。(四)启发性原则v 1.启发性原则的涵义v 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7、引导他们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v 2.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v(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v(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v(3)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v(4)发扬教学民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五)因材施教原则v 1.因材施教原则的涵义v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既要提出统一要求,又要照顾个别差异,把集体教学和个别指导结合起来,使每个学生的才能都能得到充分地发展。v 2.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v(1)深入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v(2)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不同要求。(六)循序渐进原则v 1.

8、循序渐进原则的涵义v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个原则又称系统性原则。v 2.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v(1)按教材的逻辑系统进行教学 v(2)坚持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的深入浅出地进行教学。v(3)抓主要矛盾,集中精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七)巩固性原则v 1.巩固性原则的涵义v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以便在需要时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和技能的应用。v 2.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原则v(1)在理解的善础上巩固。v

9、(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v(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一、古代教学理论的萌芽v 学记提出教学相长的原则v 中国,孔子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v 古希腊,启发式教学始于苏格拉底v 不能以是否采用问答的形式来判断一种教学方法是启发式还是注入式。二、近代教学理论的形成v 17世纪,学校教育迅速发展,在教学上突出表现为:教学内容扩大,特别是增设了自然科学知识;教学对象扩大。班级授课制的创立,大量青少年一代才有机会进入学校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出现,如观察、实验等直观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采用。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的扩大以及新的教学方法出现,使教育家们更加深入、广泛地研究教学活动,分析教学活动的内部规律,教学

10、思想也逐渐形成体系。主要有:v(一)夸美纽斯的教学思想v(二)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v(三)杜威的教学思想(一)夸美纽斯的教学思想v“知识的开端永远必须来自感觉”。感知v“学生首先应当学会理解事物,然后再去记忆它们”。理解、记忆v“凡是没有被悟性彻底领会的事情,都不可用熟记的方法去学习”。v 判断v“假如能使孩子们先运用他们的感官,然后运用记忆,然后再运用理解,最后才运用判断。这样才会次序井然;因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然后才由想象的媒介进入记忆的领域;随后才由具体事物的探讨对普遍事物产生理解;最后才有对于业已领会的事实的判断。”v 根据夸美纽斯关于教学的逻辑步骤,我们可以将其操作程序归

11、纳为“感知理解,记忆判断”,具体阐述如下:v(1)感知。即利用感觉器官观察教学对象,它是获取知识的第一步。v(2)理解,记忆。理解即学生在对个别事物的感知后,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普遍的认识。记忆是通过反复的复习、多次的练习来实现。v(3)判断。“判断”是对学过的知识的初步应用。(二)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v 赫尔巴特认为,要能有效地给学生传授知识,必须按照儿童心理活动的规律去组织教学。v 1.他提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的操作程序,试图为教师提供在任何条件下可普遍采用的教学范型。后来,其弟子将此发展为“预备提示联合总结应用”五段程序,它成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课堂教学的经典程序。v

12、 2.他还提出了“德行”、“知识”与“兴趣”这样三个教学目标。v 3.为达到上述的教学目标,他提出这样三个操作策略:“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教学要贯彻教育性”;“在不同的教学操作程 序中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v 4.他提出了“叙述教学法”、“分析教学法”和“综合教学法”三种 主要的教学方法。v 三种教学方法与教学的操作程序和兴趣在不同阶段的对应关系(三)杜威的教学思想 v 杜威将儿童比做太阳,认为一切教育措施都应围绕这一中心旋转。v 1.教学目标不是为了未来生活做准备,而是为了解决现实的问题。让儿童学到个人应付环境、社会的实用手段,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v 2.怎样来实现这一目标,他提出了新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内容不应是直接接受前人的经验,而主要是学习、组织、改造自己的经验。v 3.怎样来实现这一目标,他提出了新的操作程序。教学程序主要是通过自己的“做”,通过自己一系列的探索性活动来创造、积累经验。这一操作程序简单来讲就是“真实情境产生问题占有资料解决方法检验想法。”v 4.在操作以上程序时,要使探索过程自然和谐,就必须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主动、积极地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