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第八章教学理论与有效教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原理第八章教学理论与有效教学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八章 教学理论与有效教学第一节 教学活动的基本原理n 一、教学概述n(一)教学的含义n 教学是促进教师发展和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学可以从广义和狭义来理解。广义的教学是指,教的人以一定内容为中介指导学的人所进行的学习活动,狭义的教学是指学校教学,教师以课程内容为中介,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的教和学相统一的活动。(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1.教学的地位:(3)教学是学校活动的核心。(2)教学直接体现学校教育目的。(1)教学是实现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学校教育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大致2.教学的作用:(1)教学为学生发展奠定基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向学生传授知识。(2)教学为学生社会化做好准备。2
2、 教和学相互依存规律n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是相互依存关系。教师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习,为此教师要很好组织教学,通过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才能获得很好的发展。同时,学生的学习结果也制约教师教学情况。n 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保证学生学得更好;其次,教师在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时,可以督促自己不断学习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因此,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习之间是相互依存的。3 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教学具有教育性的主要原因在于:(1)教学的社会制约性。(2)教学本身特点决定其具有教育性。(3)师生交往
3、中蕴涵教育的因素。(二)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一般而言,教学过程包括如下几个基本阶段:1 激发动机2 领会知识3 巩固知识5 检查学习效果4 运用知识(二)循序渐进原则 1 循序渐进原则的含义 2 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依据 3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1)按照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2)关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3)讲授的内容要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进行。(4)培养学生系统学习的习惯。(5)教学中要处理好“渐进”和“骤进”的关系。(三)直观性和抽象性统一原则1 直观性和抽象性统一原则含义2 直观性和抽象性相结合原则的基本依据3 贯彻这个原则的基本要求(1)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2
4、)直观和讲解结合起来。(3)关注直观形象展示的目的。(五)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1.1.含义2.教学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同时结合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3.2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的主要依据4.(1)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原则是我国教育传统的表现。5.(2)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的体现。6.3 贯彻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7.(1)教学内容筛选和选择要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8.(2)挖掘教材的思想性。9.(3)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素质。第二节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一、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5、而采用的方法,既包括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的方法,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一)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授法的优点是:(1)容易控制讲授的内容。(2)保证学生获得系统连贯的知识讲授法的 主要缺点在于:(1)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教授法主要以教师为主,教师占据课堂的主导,学生学习主动性受到压抑,影响学生学习效果。(2)容易走向注入式教学。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1)选择合适的主题或者议题。(2)列出讨论提纲。(3)对学生进行分组。(4)展开讨论。(5)小组报告(6)总结。3.谈话法n 谈话法也称问答法、提问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经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新问题,通过师生之间答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获
6、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n 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n(1)教师要有较强的驾御教材和应变的能力;n(2)提出的问题明确,难度适中,具有启发性;n(3)要面向全班学生,提问对象要普遍;n(4)提问后要进行总结,以加深学生的印象。4.演示法 n 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向学生呈现实物、模型、图片等,进行示范性试验,或者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n(1)演示前要有准备,充分考虑演示的目的、任务和方法。n(2)演示要面向全班学生,保证每个人都能感知到演示物。n(3)演示要适时,n(4)演示要突出材料的主要特征。n(5)演示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必要时,教师要借助其他教学方
7、法。5.读书指导法n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或者课外读物获得知识,培养学生读书习惯和自学能力的方法。读书指导法的具体要求是:n 首先,向学生介绍相关的知识背景。n 其次,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能和技巧。n 第三,阅读指导本着由课内到课外的原则。n 第四,要适当进行交流。6 参观法n 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组织学生到学校以外的场所,如工厂、社区、博物馆等直接观察实物,丰富自己的体验,从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n 要求:n(1)做好参观前的准备工作。n(2)重视参观中的管理。n(3)总结参观的收获。8.实验和实习作业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
8、,控制试验的条件,引起事物或者现象发生变化,通过观察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实际条件下或者在模拟条件下尝试进行一些实际工作,从工作中获得掌握知识技能的一种方法。运用实验和实习作业法的基本要求是:(1)充分做好计划和准备。(2)适时对学生进行指导。(3)结束时,要求学生进行总结,做书面或者口头报告,及时进行评阅。(二)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如下:1 根据教学的目的和任务。2 根据学生特点。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学方法的运用的最终目的 3 根据教师的特点。在选择教学方法,教师要能照顾自己的特长,发挥自 4 根据学校的条件。5 考虑学科特点和具体
9、教学内容。二、班级授课制n 班级授课制也叫做课堂教学,是把学生按照一定的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教师按照固定的时间表和统一的教学计划对全班同学上课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n 它的基本特点是:(1)以班为单位进行教学。(2)以课时(学时)为教学时间单位(3)以课程表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周期(4)以课堂为教学活动的单位n 班级授课制度的优点:(1)可以在单位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2)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3)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作用。n 班级授课制也有缺点和不足:(1)教师同时对许多学生进行教学,很难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容易忽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受固定课
10、程表和时间限制,教学活动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二)上课1 目标要明确。2 内容要正确。教学内容正确就是要保证知识的科学性,教学内容正确性3 教学方法要适当。4 教学组织有序。教学组织有序也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课5.教学效果好。(三)作业的布置和批改n 教师布置作业遵循这样的要求:作业内容要适合课堂教学内容,具有典型性;作业适量,难度适中;作业要有明确的要求和时间限制。在作业批改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及时批改,及时反馈;作业评语一定恰当;作业的评价要多样性,可以采用分数或者其他有利于学生的评价方式。(五)学生成绩的检查和评定第三节 有效教学n 一、有效教学的本质内涵n 有效教学是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二、有效教学的主要特征(一)有效教学应当合理设计并充分实现教学目标(二)有效教学应选择适切的教学策略(三)有效教学应使学生处于最佳投入状态(四)有效教学具有畅通的师生沟通渠道三、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一)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二)构建“预设”与“生成”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三)形成教、学并重的有效教学思维(四)开展有效的师生对话(五)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