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拉萨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拉萨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语文试卷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蓝诗玲认为,中国的诺贝尔奖情结关乎中国现代性的一个关键问题:怎样回应 一个同时需要民族意识和超民族意识的时代?她的看法是,只要民族国家仍然是我们 思考问题的凭借,民族本位的思维就会压倒国际主义的思维。此种说法未免画地为 牢,事实上,至少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问题上,民族本位与国际主义一直保留相互成就 的可能性。以中国为例,中国文学传统与外来文学资源一直在互动之中,将中国与西方截 然两分已经价值不大。比如说到汪曾祺,重要的不是诺贝尔奖是否有能力领会汪曾祺 文学语言的古典韵味,而是它如何评估汪曾
2、祺熔铸古今中西的创造性。汪曾祺并不仅 仅是一个中国士大夫,他并非简单地回归传统,而是以其独到的才情与智慧,为当代 中国小说闯出一条新路。而且,汪曾祺并非只是在语言上用力,其语言的背后是中国 人独特的人情之美,而这种美又并非一味的诗意,而是在“极左”语言的灰烬中抢救 出来的一种灵明,是温润如玉却潜藏着丝丝裂纹的优雅,是从洞明世事的悲悯中释放 出的生气。如果诺贝尔文学奖没有能力对其进行评估,那就需要更恰当的奖项来承担 这一使命。但无论如何,问题不能被简化为要民族性还是要世界性的问题,既不能偏 激地认为中国文学不需要在意来自他国的奖项,也不能简单地搬用西方现代主义的行 话作为文学的评价标准。就第三世
3、界国家的文学来说,立足传统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恰相反,诺贝尔 奖所代表的卓越性标准之所以能够为某一民族国家严肃的文学人所尊重,是因为它可 以成为一种有益的刺激,用来疗治民族与个人盲目的文化自信。诺贝尔文学奖的诱惑 如此强大,这诱惑不仅来自于奖金,更来自于从“国民作家一步跃进为“世界文 豪”的无上荣光。鲁迅当然明了这种诱惑,所以他在拒绝诺贝尔奖提名的信中把话说 得十分严厉,他说“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 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 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在鲁迅看来,中国作家认为自己不配, 比认为自己
4、足以与别国大作家比肩更好。这似乎缺乏文化自信,其实却是从中国文学 的主体精神出发。倘若我们不是埋头做自己的事,而是一直将“中国人离诺贝尔文学 第二句前后呼应。15、本诗不写寻常送别的凄切缠绵而重在体现诗人丰富深沉的情感变化。请结合诗句 对此具体分析。四、默写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6、离骚中“, ”写诗人面对小人的种种丑态、 伎俩,不为所动,宁死也不与他们同流合污。17、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用哀 婉、舒缓的语调表明孙权的风流余韵已荡然无存。18、欧阳修曾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而己亥杂诗中“, ”表现了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归 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
5、命运。五、语言表达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北京冬奥会绿色、节俭、环保的追求,激发出众多创意,彰显着中国智慧。首钢 滑雪大跳台一经建成就,博得中外媒体和国际官员的高度评价。这个酷炫十足 的大跳台,由首钢老工业园区改造而成,体现了冬奥元素与老工业元素的 O“山林场馆、生态冬奥”是延庆赛区的核心设计理念。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如巨龙飞腾 于山脊之上,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赛道由小海陀山顶向山谷蜿蜒而下,延庆冬奥村铺展 在山谷东侧的台地之上。崇山峻岭之间,建筑分散布局,与山景 O绿色成为北京冬奥会的最亮底色。北京冬奥会“碳中和”的实现,使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o如逗 赛区场馆的15块冰面的制作均使用当
6、前最环保的二氧化碳制冷剂完成,全部制冰的余 热可以实现回网,并应用于场馆的热水、浇冰、除湿等场景。这15块冰面均可赛后再 利用,可作为低碳环保的群众性健身场地。同时,“全民冬奥”让低碳发展理念、绿 色发展理念进一步,增加了低碳生活方式常态化的可能性。中国紧紧抓住了 “绿色冬奥”这一历史契机,推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一起向未来”。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引人注目水乳交融相映成趣深入人心B.举世瞩目珠联璧合相映成趣刻骨铭心C.引人注目珠联璧合相反相成深入人心D.举世瞩目水乳交融相反相成刻骨铭心20、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给后世留下丰
7、富宝贵的可持续性奥运遗产的,是北京冬奥会的绿色低碳实践。B.给后世留下丰富宝贵的可持续性奥运遗产的,是绿色低碳实践的北京冬奥会。 C.北京冬奥会的绿色低碳实践,给后世留下了丰富宝贵的可持续性的奥运遗产。 D.北京冬奥会的绿色低碳实践,让丰富宝贵的可持续性奥运遗产给后世留下了。 21、文中画框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北京赛区场馆的15块冰面的制作均使用当前最环保的二氧化碳制冷剂完成,制冰的 全部余热可以实现回收。B.北京赛区场馆的15块冰面在制作过程中均使用当前最环保的二氧化碳制冷剂,全部 制冰的余热可实现回收。C.北京赛区场馆的15块冰面在制作过程中均使用当前最环保的二氧化
8、碳制冷剂,制冰 的全部余热可实现回收。D.北京赛区场馆制作15块冰面均使用当前最环保的二氧化碳制冷剂来完成,全部制冰 的余热均可以实现回收。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o二氧化碳有不错的 保温能力,这层“毯子”越厚,就越容易,进而引发冰川融化、海平面上 升,进而导致多种生物因为栖息地环境的骤然变化,而走向灭绝。,实现碳 中和是全球都要解决的事情。碳中和的概念等同于“净零排放”,而不是二氧化碳“零排放”。净零排放的概 念就是人类可以排放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但这个排放量中的一部分被自然过程吸收 而固定,余下部分则通过人为努力而固定(比如通过生态系统建设吸收
9、二氧化碳,或 把二氧化碳收集后转为工业品或封存于地下),排放量与固碳量相等,则为碳中和。 评价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甚至一家企业碳中和与否或碳中和程度,看的就是其排放量 和固碳量之比。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3、请结合第二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碳中和”的主要内容。要求信息完整,语意连贯,句子形式为单句,不超过65字。六、材料作文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墨子说:“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这话的意思是,仁人志士做事,一定是为天下人谋福利,为天下人除公害,并把这作 为立身处世
10、的原则。当代中国青年应该谋什么利,除什么害?应该如何践行兴利除害 原则?由于社会环境、家庭背景、价值观等不同,不同青年可能会作出不同的回答。 上述材料中的问题能激发你哪些思考?请结合自身生涯规划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不需要诺贝尔奖的评估”以偏概全,第二段说“如果诺贝尔文学奖没有能力对 其进行评估,那就需要更恰当的奖项来承担这一使命”,“需要更恰当的奖项”不代表 不需要诺贝尔奖的评估。2、答案:B解析:文章在第二段中论证了中国文学传统与外来文学资源处于互动,这一段主要采用 “比
11、喻论证”的手法错误,主要采用的是举例论证的手法。3、答案:D解析:A项,“中国国际地位和文化软实力已经超越西方”无中生有;B项,“能从民族 本位发展出一种全新的国际主义”过度解读,原文第一段是“事实上,至少在诺贝尔文 学奖的问题上,民族本位与国际主义一直保留相互成就的可能性”;C项,“获诺贝尔奖 越多的民族国家越有尊严”曲解文意。原文是“诺贝尔奖所代表的卓越性标准之所以 能够为某一民族国家严肃的文学人所尊重,是因为它可以成为一种有益的刺激,用来疗 治民族与个人盲目的文化自信”。4、答案:C解析:5、答案:A解析:6、答案:空间利用率更高,核心舱内部结构更简洁;使用更先进的三结碎化钱电 池,光电
12、转化率高,无需散热板;巡天光学舱与“天宫”空间站共轨运行,维修方 便;使用霍尔推进器,调整大气阻力带来的轨道高度损失,效率更高。解析:7、答案:B解析:8、答案:口音突出;板书简单;语言生动;教学水平高;课堂气氛活跃;具有育人意 识。解析:9、答案:以“咳”贯穿小说始终,利于布局谋篇;由时常“咳”到偶尔“咳”的 描述,突出了师生之间的关爱;“咳”突出了樊老师的身份;学生听“咳”后的反应,体现了樊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深化小说主题。解析:10、答案:B解析:11、答案:C 解析:12、答案:C解析:13、答案:(1)在这之前,刘大夏在广东、广西任职,一年之内两次要求离职,朝廷 都没答应。(2)太子聪
13、明灵敏,但是年纪小而喜好安逸享乐,各位先生必须用正确的道理辅佐 他,让他成为贤明的君主。参考译文:皇太子继承皇位,将第二年改为弘治元年,召见退休的南京兵部尚书王恕让他担 任吏部尚书。当时王恕很有威望,他担任吏部尚书,考核选任官吏的制度多有改革。 皇上巡视太学,释奠先圣先师孔夫子,王恕请求加礼于孔子圣像前,特用金币,改以 太牢之礼。孝宗弘治元年春正月,下诏南京兵部尚书马文升担任左都御史,这是因为 皇上当年在东宫之时就知道他的名字的缘故。马文升深深感念皇帝给予的特殊恩遇, 因而更加发奋和勤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闰二月,皇上亲自耕种籍田已毕,宴饷群 臣。教坊进献杂技,在表演中说出一些轻慢污秽的语言。
14、马文升声色俱厉地斥责说: “新天子应当知道耕种和收获的辛苦,怎么能够用这种靡靡之音来扰乱圣听呢! ”当 即把教工、乐伎辞退而去。最先开讲的是经学。吏部尚书王恕上奏章说:“正统年间 以来,皇帝每天只上朝一次,群臣见皇帝的面只有片刻,这样,及时皇帝再聪敏过 人,哪能对所有的事情都做到明察秋毫,因此常常把要办的事情托付身边的人去办。 所以,如果皇帝真想要做到事事明察和鉴别真伪,必须每天坐于便殿,召见诸大臣, 详论治道,谋议政事,或令其面陈他们的想法,或仔细审阅他们的奏章。这样做,不 仅可以认识和熟悉大臣,而且能够根据他们的天资和才干正确任用他们,还可以使皇 帝的圣心受到启发,处理事情会更加聪敏和英明
15、。”王恕担任尚书,不畏强暴,请托 告求之路从此堵塞。召两广总督刘大夏担任兵部尚书。大夏向来把安定国家、排除外 患作为自己的责任,皇命下达,人心悦服。在这之前,刘大夏在广东、广西任职,一年之内两次要求离职,朝廷都没答应。在朝廷谢恩之后,皇帝回到帷殿召见询问他 说:“我一向重用你,你却多次以病为借口推辞,为什么呢? “大夏回答说:“臣年 老并且有病,现在天下百姓贫穷,财力困窘,万一有不测之事,罪责在兵部。我估测 自己没有能力办理这件事,所以推辞。”皇帝沉默不言。又过了几天,皇帝又召见刘 大夏,问道:“现今征收税赋,征发徭役,都比较适当,你为什么还说民穷财尽?” 刘大夏回答:“我只是说现今征收税赋,
16、征用徭役,没有一定之规。至于其他的,臣 还没有说到。就拿臣在两广来说,朝廷每年向广西要铎木,又在广东收购香药,光这 两项费用就在万钱以上。”皇帝说:“那是过去的事情,现在这些征敛都已停止。其 他的征敛,可以一一商议革除。”皇上叹息说:“朕在位已经很久,可是这些事情都 不知道,怎能称得上是为民做主啊!皇帝命令九卿大臣,各以其主管的职事,说说 在军民百姓中朝廷的弊政,尔后加以改革,选择可以推行的,再加推行。召大学士刘 健等人谋议军政大事,皇上说:“解释书的内容要阐明圣贤的旨要,直接言明,不要 隐瞒。况且先生等人和翰林各位官员,这些都是辅佐的职位,都是应当直言的。”刘 健回答说:“我等如果不敢直言,
17、那么其他官员就再没有敢直言的人了。”皇上说:“是这样。”五月,皇帝生病。庚寅这天,召见大学士刘健等人接受临终遗命。皇帝 说:“太子聪明,只是年纪幼小,喜好安逸享乐,各位先生一定要用正道辅佐他,使 他成为贤德的君主。”刘健等人都叩头说:“臣等怎敢不尽全力。”孝宗一朝,明朝 拥有天下一百多年。天下安定,人口繁多,战争平息,盗贼没有四处横行,可以说是 和睦安乐啊。解析:14、答案:C解析:15、答案:(1)首联诗人深感世间万事颠倒,满眼是动荡与灾难,表现了诗人深厚的 忧国优民的情感。(2)颔联诗人送友人探亲,思绪不禁转到对亲人的怀念之上,时值 乱世,又表达了对韩十四此行的关切。(3)颈联诗人情感由对
18、友人的关切转到别后的 不舍、怅惘和思念上。别绪随船而去,道出不舍之情:寒风吹来,树影摇曳,凄凉之 景象更添怅惘与思念。(4)尾联勉励友人鼓励自己,又在深沉的别情中流露出忧心国 难的情感。解析:16、答案:宁滥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解析:17、答案: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解析:18、答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19、答案:A解析:A.引人注目: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引起人们的注意。举世瞩目:指的是全 世界的人都注视着,形容影响很大。第一空语境强调“首钢滑雪大跳台”很具特色, 引起人们的注意,故填“引人注目”。水乳交融:像水和乳汁那样融合在一起,比喻 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得
19、很紧密。珠联璧合:珍珠联串在一起,美玉结合在一块,比喻 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的美好样子。第二空语境强调“冬奥元素与老工 业元素”的融合,故填“水乳交融”。相映成趣: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 意思。相反相成:两个看起来是相反的事物,实际上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指相 反的东西有同一性。第三空语境强调“建筑分散布局,与山景”相互衬托,故填“相 映成趣”。深入人心:指理论、学说、政策等为人们深切了解和信服。刻骨铭心:铭 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难以忘却。第四处语境强调“低碳发展理念、绿色发 展理念”为人们深切了解,故填“深入人心”。故选A。20、答案:C解析:C.结合前文“北京
20、冬奥会碳中和的实现”,可知该文段的陈述内容与“北 京冬奥会的绿色低碳理念”有关,故衔接句陈述主体应为“北京冬奥会的绿色低碳实 践,排除AB;而D项“北京冬奥会的绿色低碳实践,让丰富宝贵的可持续性奥运遗 产给后世留下了 ”不合逻辑,故排除D项。故选C。21、答案:C解析:C.文中画框的句子有两处语病:“北京赛区场馆的15块冰面的制作均使用当 前最环保的二氧化碳制冷剂完成”句式杂糅,应改为“北京赛区场馆的15块冰面在制 作过程中均使用当前最环保的二氧化碳制冷剂;“全部制冰的余热可实现回收” 语序不当,应改为“制冰的全部余热可实现回收”。两处都修改正确的只有C项。故 选Co22、答案:也在持续增加;
21、导致全球气温上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解析:23、答案:碳中和是人类通过生态系统建设或收集、转化、节能减排等行为抵消自身 产生的二氧化碳,实现排放量与固碳量相等(或:实现净零排放)。解析:24、答案:略解析: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这道题的写作任务聚集于材料后半段:当 代中国青年应该谋什么利,除什么害?应该如何践行兴利除害原则?因此,作文所围 绕的,就是未来自己职业选择中的“利”“害”选择及其原则。但材料同时又以墨子 的为天下兴利除害作为引导,这也就说明,在这一限制下,青年的“利”“害”观及 其贯彻原则,总体上应是积极向上的,以奉献和奋斗等价值观为核心指导的。因此在 写作时一定要注意,
22、对于:“谋什么利”“除什么害”“如何践行兴利除害原则”这 三个问题,不能过于放飞,也不能完全以个人本位论的立场进行思考,而应充分借鉴 墨子的兼爱、非攻和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宏大志向(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 得衣,劳者不得息。墨子非乐上)对自己的职业选择进行思考。立意:1 .为天下生民牟利除害,造福于人民。2 .为国谋利而忘己利,为国除害而忘己害。3 .维护好自己的利益,也不忘维护国家的利益。奖还有多远”当作最大的问题,对诺贝尔奖孜孜以求,这个奖的存在就会成为破坏民 族文学发展生态的因素。对于鲁迅的这一告诫,中国文学人一直心有威戚,不过时至今日,情况又有所 不同。一则,在后殖民的语境中,第三
23、世界国家似乎应当放下“国民性批判”的包 袱,何况,中国人对于诺贝尔奖的渴望未必就超过其他国家,我们不必责已太过;二 则,中国正处于全面、高速的发展时期,完全应该在未来获得更多国际奖项,以彰显 中国的文化软实力。鲁迅自有低调的理由,那时的中国整体地被西方无视,但是此一 时彼一时,莫言的获奖或许预示一个辉煌时代的开始。而更进一步的想法也许是:将 来是否有可能出现更适合于中国文学且有能力与诺贝尔文学奖抗衡的国际奖项?是否 有可能出现以中国城市为首都的新的文学世界共和国?我们的关键诉求,其实是让各 类文学奖百花齐放,它们不是复制诺贝尔奖,也不是以地区垄断者的身份进行竞争, 而是共同应对当今世界多向度、
24、多层次的中心与边缘的矛盾。使不同地区的作家追逐 单一奖项,必然会使原本参差多态的文学世界共和国呈现出极不对称的供求关系,使 缺乏相关文化资本的国家产生强烈的匮乏感。从而导致对新殖民主义秩序的强化。让文学创作立足于地方经验,立足于特定时空中人们的欢乐、苦难与抗争,这 是我们对文学之为文学的期待;让文学不仅仅关心地方,亦能自然而然地关心远方和 他人,同样是我们对文学之为文学的期待。而要使这类期待成为可能,首先是要在具 体的命运共同体的内部以及共同体与共同体之间找到富有文学生产力的沟通方式,使 具体的“我们”能够通过文学不断扩大自身。这既是作家和文学研究者的使命,也是 国际性文学奖的责任。(摘编自汤
25、拥华、朱国华诺贝尔时代的终结与文学世界共和国的重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问题上,民族本位思维与国际主义思维的矛盾是可以调和的。B.鲁迅拒绝诺贝尔奖提名,是因为担心助长国人的虚荣心,会不利于民族文学的发 展。C.真正找到了富有文学生产力的沟通方式的国际文学奖,也还是要立足作家的民族 性。D.如果诺贝尔奖对汪曾祺的创作性没有能力进行评估,那么就不需要诺贝尔奖的评 估。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针对中国诺贝尔情结中出现的片面认识,进行了批驳,并提出不同的观点。B.文章在论证中国文学传统与外来文学资源处于互动中时,主要
26、采用比喻论证的手 法。C.第四段立足现实分析,指出只追逐单一奖项,会使缺乏相关文化资本的国家产生匮 乏感。D.文章对鲁迅拒绝诺贝尔奖的观点既有肯定,又有新时代下的思考,彰显辩证的态 度。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低调地拒绝诺贝尔奖提名和莫言欣然获奖,这种变化背后透露着这样的信息: 中国国际地位和文化软实力已经超越西方。B.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问题上,既能从民族本位发展出一种全新的国际主义,又可以通 过积极的国际主义重新定义民族本位。C.诺贝尔奖所代表的卓越性标准可以用来刺激、疗治民族和个人盲目的文化自信,获 诺贝尔奖越多的民族国家越有尊严。D.倘若未来在主要大洲上都有诺贝尔
27、奖级别的国际文学奖,可能会对某一文化在全球 的霸权地位产生一定制衡作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材料一:2021年4月29日11时22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将航天器“天和”号核心舱 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设开启。中国未来空间站被命名为“天宫”, 将由1个核心舱加2个实验舱组成,形成“T”字形结构,可以靠泊1艘货运飞船和2 艘载人飞船,质量可达到100吨左右。空间站最关键的组件是核心舱,它被命名为“天和”。全长16. 6米,最大直径 4. 2米,发射质量为22. 5吨,是我国研制的最大航天器,也是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 内发射的最大最重的航天器,超过了国际空间站上任意一个密闭舱段。核
28、心舱可分为 资源舱、生活控制舱和节点舱。资源舱为空间站提供电力、燃料等。生活控制舱又分 大柱段、小柱段,是航天员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场所。节点舱是空间站的对接枢纽,用 来连接各个舱段及飞船。从位置上讲,核心舱位于空间站“T”形架构的主干上,实验舱、载人飞船和货运 飞船都将与它连接。如果将来空间站要扩建,会将两个核心舱相连,形成一条主轴, 这种桁架式的结构也是未来空间站的发展趋势。从功能上讲,核心舱是整个空间站的 大脑。它集成了控制系统、计算机系统、通信系统、消防系统、空气处理系统、厨 房、卫生间、睡眠区等。用三个简洁的关键词概括,“天和”号核心舱的功能就是: 管理、控制、生活。(摘编自凤凰网天和号
29、核心舱发射,中国天宫空间站正式开建)材料二: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27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 飞船的“长征二号F一遥十二”运载火箭点火发射。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 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 取得圆满成功。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快速交会 对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三人组成,聂 海胜担任指令长。3名航天员将在轨驻留三个月,成为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首批 入驻人员。目前,“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二号的组合体已进入对接轨道,满足与 神舟十二号交会对接的任
30、务要求。(摘编自李凯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材料三:北京时间2021年9月17日13时3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 场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 态良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也是东风着陆场首次执行载 人飞船搜索回收任务。(摘编自唐巍天宫遨游记:神舟十二号巳顺利返回地球)材材料四: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的顺利对接运行,标志着中国“天宫”空 间站建设完成了重要一环。此后还须11次火箭发射,才能确保2022年底“天宫”空 间站按计划进入使用阶段。届时,近地轨道将有两个空间站运行,一个是国际空间 站,一
31、个是中国“天宫”空间站。相较于国际空间站,“天宫”有明显的后发优势。 设备技术进步让“天宫”的空间利用率更高,其核心舱内部结构更简洁。“天宫”太 阳能组件使用更先进的三结碑化镇电池,具备良好高能量密度以及特殊环境耐受性 能,光电转化率可以达到30%,而国际空间站4部太阳能电池翼转化率不及15%,在进 行电力传输时还需要专门的散热板进行控温,“天宫”却不需要。“天宫”将来的巡 天光学望远镜是一个独立舱段,巡天光学舱与“天宫”空间站共轨运行,在轨维修时 与空间站对接即可。“天宫”空间站使用霍尔推进器调整大气阻力带来的轨道高度损 失,而国际空间站却使用货运飞船来帮助调整。(摘编自网易简单对比天宫空间
32、站和国际空间站)4、下列对材料一 “天和”核心舱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天和”号核心舱成功发射开启了中国空间站建设,中国“天宫”空间站将由1个 核心舱和2个实验舱组成,形成“T”字形结构。B.“天和”是我国研制的最大航天器,也是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发射的最大最重的 航天器,超过国际空间站上任意一个密闭舱段。C. “天和”核心舱可分为资源舱、生活控制舱和节点舱,资源舱是航天员生活和工作 的主要场所,节点舱功能是连接各个舱段及飞船。D. “天和”核心舱是整个空间站的大脑,它集成了各种系统与厨房、卫生间等,其功 能可用管理、控制、生活三个关键词来进行概括。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
33、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天宫”空间站采用桁架式结构,符合未来空间站发展趋势,其核心舱设计既考虑 到将来舱船的连接,又考虑到将来空间站的扩建。B.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后,将按预定程序与“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快速的 交会对接,这说明我国空间站建设技术领先世界。C.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是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入驻人员,他们在轨 驻留三个月,乘舱返回时被东风着陆场准确搜救。D.安全返回与成功发射意义同样重大,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3名乘员的安全着陆,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取得成功。6、与国际空间站相比,“天宫”空间站有哪些后发优势?请概括说明。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
34、题。樊老师刘海红铃声如秋蝉一般尖叫,对的,是秋蝉。高分贝的铃声,没有平仄起伏的尖叫,只有秋蝉可以来和。我不算太差的学生。 当然,有些上课铃会让我听出一些清脆,一些喜悦,譬如要上樊老师的课。“咳咳咳”长期的慢性咽炎声从楼道拐点传出,接着是跛脚人高低不平磨鞋的声音。同学们面露兴奋之色,樊老师来了。樊老师甩出漂亮的弧度跨上讲台,再次清嗓,说话时脑袋摇摆,声音也随之变得 抑扬顿挫起来。大家知道,普通话抑扬顿挫是不够味的,不如方言来得地道。樊老师 家乡的口音本就偏软,再经樊老师的特色演绎,比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诗中, “游”和“吟”字被念作三声,“别”字念成一声。诸如此类的蹩音被樊老师滚动播 出,像说唱般
35、悦耳,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起来。夸奖樊老师,仅限于他的内涵。他的外表是比较丧的。西服皱皱巴巴,裤子上的 红腰带总是探出头来,一副不羁的样子。还有他的跛脚,走起路来一起一伏,有慢三 的韵味。我们开始猜测美丽的师母,怎么会看上樊老师呢?班上的那个消息灵通人士 作答,樊老师的跛是救师母留的。一辆突如其来的醉驾飞车,樊老师飞身一跃,用身 体护住一位妙龄女子一幅英雄救美的画面兀自展开。樊老师的跛,成了爱情最好 的见证。关注樊老师久了,知道他离不开水。班里自发轮流排班,提前备两壶热水。樊老 师的“咳咳”声由时常变成偶尔,并带着水润的清脆。后来,那两壶水成了樊老师课 堂的标配。护嗓子,也护我们。之前的口音突出
36、是讲课特色之一,接下来是板书。通篇的课文,只写个标题,或 者孤僻的几个生字。你只管听。樊老师那会儿便是文字高手,把生涩的文章切换成段 子,听课成了一种享受。一个夏日的午后,课前休息,一大片同学趴在桌上。谁的课?不瞌睡的问瞌睡 的,不等问出话来,“咳咳”声已从楼道拐角传过来。放眼望去,趴下的一片蔚为壮观。樊老师不恼不怒说:“打扰大家了,你们该睡 还睡,我该讲还讲。如果我讲得不够精彩,没有睡的也可以睡了,以后也是这样的规 矩。”睡意迷蒙的听到这儿醒了,打鼾流哈喇的也被推醒了。打那后,课堂再无人入 眠。如此,也带动了其他学科。樊老师一席话,点醒少年梦中人。那年的校升学榜单上,我们班成绩雄居前列。三十
37、年后再见樊老师,是在一次同 学聚餐会上。在此之前,我没见过樊老师,听说他得了全省金话筒奖,学生们都叫他 “金老师”。大家在外向校友介绍自己,一定会抛出是樊老师的学生,并学着他摇头 晃脑地说唱段子。没人提前透露樊老师要来的消息,“咳咳”声从门外响起,同学们张大嘴巴,眼 神互相交流着,是吗? 一定是。没有说是谁,但都知道是指谁。细细看,樊老师走路的弧度还在,只是缓慢好多。他的脸上,被岁月刻成的纹路 已成风霜。满头白发的樊老师坐定,“刚上完课,让大家久等了。”“上课? ”大家几乎异口同声。他笑呵呵用眼神环绕一周:“没办法,歇不下来。”席间,班长把睡觉那个“梗”又抛了出来,大家都在笑。樊老师下意识地“
38、咳 咳”两声,我们突然正襟危坐,仿佛回到三十年前那个课堂上。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写同样的上课铃声,学生听起来有时感到刺耳有时感到清脆,这种感受上 的对比,侧面表现了学生非常喜欢樊老师的课。B.小说叙述樊老师与师母结为良缘的文字,语言幽默风趣,既突出了樊老师的舍身救 人的良好品质又为下文关心学生埋下伏笔。C.小说对樊老师的动作从“漂亮的弧度”到“缓慢”的“弧度”的细节描写,表现了 樊老师坚守讲台三十多年来由年轻到苍老的变化。D.点醒少年梦中人”一语用了双关的手法,既写了樊老师“点醒”在教室睡觉的学 生,又写了樊老师的话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8、樊老
39、师上课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9、小说多次描写樊老师的“咳”,有什么作用。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皇太子即位,以明年为弘治元年。召致仕南京兵部尚书王恕为吏部尚书。时恕负 重望,其居冢宰,铃政多厘正焉。上视学,释奠先师,王恕请加礼于孔子前,特用 币,改太牢。孝宗弘治元年春正月,召南京兵部尚书马文升为左都御史,盖上在东宫 时,素知其名故也。文升感殊遇,自奋励,知无不言。二月,上耕籍田毕,宴群臣。 教坊以杂伎承应,或出亵语。文升厉色日:“新天子当知稼不啬艰难,岂宜以此渎乱宸 聪!”即斥去。初开经筵。吏部尚书王恕上言:正统以来每日止一朝臣下进见不过 片时圣主虽聪明岂能尽察不过寄聪明于
40、左右|欲察识之真,必须陛下日御便殿,宣召诸 大臣详论治道,谋议政事,或令其专对,或阅其章奏。如此非惟可以识大臣,而随材 任使,亦可以启沃圣心而进于高明矣。”王恕为尚书,不避权贵,请谒路绝。召两广 总督刘大夏为兵部尚书。大夏素以安内攘外为己任,命下,人心翕服。先是,大夏在 广东、广西,一岁再求去,皆不许。既廷谢.上御帷殿,召问之曰:“朕素用卿,而 数辞疾何也? ”大夏对日:“医老且病,今天下民穷财尽,万一不虞,责在兵部。臣 自度力不足办,故辞耳。”上默然。居数日,复召问:“征敛俱有当,何至今而独言 民穷财尽也? ”大夏对日:“止谓其不尽有常耳,他固未暇论。即臣在广西取铎木, 广东市香药,费固以万
41、计。”上日:“若向者言之,固已停止矣。其他征敛,可一一 议革也。”上叹息曰:“朕在位久不能知何称为人主! ”乃令九卿大臣,各以其职言 军民弊政,而择行之。召大学士刘健等议日讲事,上日:“讲书须推明圣贤之旨,直 言无讳。且先生辈与翰林诸官,是辅导之职,皆所当言。健对日:“臣等若不敢 言,则其余百官无复敢言者矣。”上曰:“然。”五月,帝不豫。庚寅,召大学士刘 健等受顾命。上日:“东宫聪明,但年幼,好逸乐,诸先生须辅之以正道,俾为令 生二”健等皆叩首曰:“臣等敢不尽力。”孝宗之世,明有天下百余年矣。海内宴 安,户口繁多,兵革体息,盗贼不作,可谓和乐者乎!(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弘治君臣,有删改) 10、
42、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正统以来/每日止一朝臣/下进见不过片时/圣主虽聪/明岂能尽察/不过寄聪/明于左 右/B.正统以来/每日止一朝/臣下进见/不过片时/圣主虽聪明/岂能尽察/不过寄聪明于左 右/C.正统以来/每日止一朝臣下/进见/不过片时/圣主虽聪/明岂能尽察/不过寄聪明于左 右/D.正统以来/每日止一朝/臣下进/见不过片时/圣主虽聪明/岂能尽察/不过寄聪明于左 右/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冢宰,在周朝时是六卿之首,亦称太宰,后来冢宰也是吏部尚书的代称。B.太牢,古代祭祀时,牛羊猪三牲全备为太牢,有时只用一牛也可称太牢。C.经筵,
43、指古代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讲席,由皇帝给百官讲授治国之道。D.顾命,指帝王临终遗命。帝王临终前托以治国重任的大臣称为“顾命大臣”。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孝宗即位,征召已经退休的王恕为吏部尚书,王恕倚仗自己的名望在选拔官吏上 很有作为。他在任时私下求官的路子断绝。B.明孝宗在做太子时就知道马文升的名声,登基后让他做左都御史,马文升感恩知 遇,知无不言。他对教坊的亵渎之语严加斥责。C.刘大夏向皇帝解释年老请辞兵部尚书时提到“民穷财尽”,皇帝耿耿于怀,再次提 到此话题,刘大夏借机进谏朝廷征敛过多,皇帝当即停止。D.明孝宗在位时广开言路,鼓励大臣直言,采纳他们的建议
44、,励精图治。刘建等大臣 也敢言能谏,君臣意愿相合,关系融洽。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先是,大夏在广东、广西,一岁再求去,皆不许。(2)东宫聪明,但年幼,好逸乐,诸先生须辅之以正道,俾为令主。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送韩十四江东觐省杜甫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注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老莱衣:传说春 秋时代有楚国隐士老莱子,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欢娱他的双亲。黄 牛峡:长江峡名。在今湖北宜昌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14、下列对这首诗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老莱衣的典故紧扣题意“觐省”,而“万事非”则表明人间万事都已变化,战 争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破坏。B.颔联对仗工整,从自己的“无家寻弟妹”,引出对方的“何处访庭闱”,宾主分 明,有一气流贯之妙。C.颈联“静”字突显滩声汩汩,以静衬动;下句想象江上暮霭渐浓,寒风使疏朗的树 影在水边摇曳。D.尾联“此别”总括前面离别的情景,“犹恐”隐隐流露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