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下科学精品讲义1.pdf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91146928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三下科学精品讲义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23年三下科学精品讲义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三下科学精品讲义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三下科学精品讲义1.pdf(3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我们周围的土壤 一、教学目标:通过学生观察土壤,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综合能力。通过学生给土壤里的物体归类,看到人为的垃圾,意识到我们要保护土壤。通过观察及记录,知道土壤里有多种物体。二、教学重点:挖土壤、观察土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三、课前准备:生每人带一把小锹,师准备一次性塑料杯(每生一只)、白纸。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谈话:今天,我们研究一样常见的物体,脚下踩的,能长庄稼的是什么呢?(板书“土”)你们知道“土”字为什么这样写?(根据学生回答板画,略)(二)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土壤里有什么 谈话:我们要研究土,怎么研究呢?学校哪些地

2、主有土?在挖土之前,请你猜想一下,预计我们能挖到(板书)些什么?生猜想,师相机板书:砂、树叶、蜗牛、蚯蚓、铁、粘土等。(三)学生挖土 讲述:下面我们就开始挖土,用手中的小锹,只要挖一杯土就行了,注意不仅要把这些预计到的东西挖回来,还要把那些没预计到的也要挖回来。给你们的时间是 10 分钟,提前完成任务的同学,就上班和黑板上的对照一下,看看哪些是你挖到的,哪些是你没挖到的。(四)指导学生观察土壤 讲述:都挖到土了吗?请大家把挖到的土倒在桌上的纸上面,看看黑板上的这些物体哪些能找到,哪些不能找到?并且在观察的同时,请大家思考,那些没挖到的跑到哪里去了?学生观察 交流 我能找到、不能找到,预计跑到

3、(五)引导学生对土壤里的物体进行分类 讲述:每个小组请大家把 4 份土合在一些,这样土壤里就有很多物体,你能不能把这些物体按一个标准分类?学生分类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植物、动物、其它 死的、活的、其它 本来就有的、其它 交流分类:你是怎么分的?讨论:土壤里的有些物体是本来就有的吗?那它们从何而来呢?你看到有何想法呢?(六)填写记录纸 最后请大家把你所看到的、想到的以及还想知道的问题填写在记录纸上,随便你们用图形还是文字,或是用其它符号,但有个总的要求,不仅你要看得懂,别人也要看得懂。(演示一两份记录)交流 (七)小结:课上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讨论得也很激烈,并且还提了好多问题,课后,老师希望

4、大家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和小组的力量来解决这些问题,好吗?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2、了解土壤 教学目标 1、探究过程和方法: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不同方法鉴别土壤中的沙、黏土成分的多少 能够设计实验,比较不同土壤的某方面的特性 能够独立地探究一堆土壤的成分 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家乡的土壤 2、知识与技能:知道沙、黏土和腐殖质是组成土壤的三种主要成分 了解不同土壤里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了解土壤中沙、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 了解不同种类的土壤的透水性和保水能力不一样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意识到自己感观的作用,形成探究意识 具有探究土壤的热情 具有关心家乡土壤

5、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比较沙土、黏土、腐殖土的特征 课时安排 3 课时(调查家乡的土壤 2 周,交流 1 周)教学准备 放大镜、白纸、塑料杯、漏斗、沙、黏土、腐殖土、清水、滴管 教学过程教学安排 教学措施 点挖土壤观察土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三课前准备生每什么这样写根据学生回答板略二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土壤里有什么谈话我我们就开始挖土用手中的小锹只要挖一杯土就行了注意不仅要把这些预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对应目标 教学效果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这堂课还是来研究有关土壤的内容,研究什么内容呢?我们先来做个实验。2、各小组的桌上都有一些土、杯子、一杯水和一根玻璃棒。把土放进杯子,倒

6、入水,用玻璃棒搅拌,等杯子里的东西都静下来后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杯子里的土分成 2 层了)3、这分成 2 层的土是什么土呢?大家都没有注意过我们身边的土壤,所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我们周围的土壤。板书 土壤 板书课题 我们周围的土壤 1、土壤的结构(1)刚才我们做的实验就是一种土壤的结构。在这杯水里有三种土壤,你们能找出来吗?(2)沉在杯底的土壤,是沙;在沙和水之间的是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腐殖土(3)这 3 种土壤混合就是我们平时见到的土壤。板书结构图 板书名称 知道沙、黏土和腐殖质是组成土壤的三种主要成分 2、用多种感官检测干燥的沙、黏土和腐殖土的土样(1)了解学生知识情况 关于沙子

7、你知道什么?它看上去和感觉上像什么?关于黏土你知道些什么?你认为识字和黏土来自哪里?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它们为什么不同?(2)我这里有 3 种土,大家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颜色)(3)还有呢?(看不到了)好,等会儿给每小组一份土壤,你们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它们呢?(4)每小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5)集中讨论:谁能从这几点说说?外观:每一土样看上去像什么?它与其他两种看上去有什么不同?声音:当你在被子里摇动时,每一种土样的声音听上去像什么?闻:每一种土样的气味 点挖土壤观察土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三课前准备生每什么这样写根据学生回答板略二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土壤里有什么谈话我我们就开始挖土用

8、手中的小锹只要挖一杯土就行了注意不仅要把这些预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鼓励学生说出来 板书 颜色 学生讨论方法 板书 几种方法 督促学生做好清洁工作 问题从学生讨论得出的方法入手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不同方法鉴别土壤中的沙、黏土成分的多少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观察土样,讨论记录沙、黏土和腐殖质的观察结果 第二课时 3、观察湿了的沙子、黏土和腐殖质(1)小组讨论关于土壤知道些什么 当天气下雨时,泥土地面会怎样?看上去和感觉上像什么?在沙坑里,湿的沙子感觉上像什么?湿的黏土感觉上像什么?你曾经用黏土制作过什么东西吗?你是如何制作的?(2)学生描述湿的沙子、黏土和腐殖质的感觉和外形(3)我们一起来比较一下干

9、燥的土样和湿的土样,讨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4)制作泥土球 让学生滚动、揉搓每一种土样,看是否能把它们制成一个球,放在报纸上。让学生把用黏土或腐殖质制成的球放在上面晾干 在下一课时,将再次触摸这些小球,看它们是否有什么变化。(5)鼓励学生陈述是如何学习和学到了什么 例:“干燥的腐殖质感觉柔软,但加水后它就变糊状了”小组讨论自己知道的湿沙子、黏土和腐殖质 小组研究、讨论并记录下讨论结果 活动结束后,督促学生清理双手及桌面 了解土壤中沙、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 4、在纸上涂抹沙子、黏土和腐殖质(1)观察每一种土样留下的条纹 思考怎么把沙子、黏土或腐殖质涂抹在纸上,要分几步做?往每一种土

10、样中滴几滴水 在你的手指上粘一点土样 把它涂抹在记录单上 小组完成实验(2)描述涂抹结果 电脑感你涂抹湿的沙子、黏土和腐殖质时,你发现了什么?点挖土壤观察土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三课前准备生每什么这样写根据学生回答板略二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土壤里有什么谈话我我们就开始挖土用手中的小锹只要挖一杯土就行了注意不仅要把这些预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每一种污斑看上去一样吗?你能从中知道什么呢?根据学生的讨论,综合观点,概括出实验步骤 提醒学生在涂抹完每一种土样后擦干净手指,防止土样混合 从不同方面了解沙、黏土、腐殖质的不同特点 5、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性能(1)这 3 种土的渗水能力都不一样,我们想

11、要比较它们,怎么办呢?实验装置相同 土壤的量相同 水的量相同(2)你能预测一下,当水倒入土壤后会出现什么现象?(3)带着自己的猜想完成实验(4)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认为过滤的水多好还是过滤的水少好?(5)交流土壤保水性能的好坏和渗水能力的好坏对植物的影响 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讨论需要控制哪些条件,在记录纸上记录自己的实验设计 小组实验 了解不同种类的土壤的透水性和保水能力不一样 能够设计实验,比较不同土壤的某方面的特性 第三课时 6、拓展活动:调查家乡土壤的种类(1)制订活动计划和目的、研究方法,(2)到乡间的田地里取回一包土壤(3)将学生两人一组,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土壤的成分(4)在得出自己的结

12、论之后,提醒学生做好清洁卫生工作,并填写好土壤研究记录(5)讨论:家乡的土壤中什么成分比较多?你用了什么方法发现了这种成分?你认为家乡土壤里还有其他什么成分?提醒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来研究,可以用新的方法。但要注意研究的根据和目的,让学生知道自己行为的意义 组织学生交流 3、肥沃的土壤 一、教学目标:1、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能够制作肥料袋。点挖土壤观察土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三课前准备生每什么这样写根据学生回答板略二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土壤里有什么谈话我我们就开始挖土用手中的小锹只要挖一杯土就行了注意不仅要把这些预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能够经历成肥的全过程。3、能够用图画和文字的形式

13、记录自己观察到的现象。二、知识与技能:1、知道死了的动植物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腐殖质是由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变成的。2、知道在成肥过程中蚯蚓的作用。3、建立腐殖质的概念。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坚持长期观察,有持久性。2、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之间的联系。二、教学准备:一块有明显落叶的土地、一堆土、蚯吲、一壶经过处理的水、每个学生带一些植物、吸管、小铲子、塑料袋、一张黑纸、胶带、报纸、抹布、记录纸、放大镜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猜一猜,落叶会变成什么?2、今天我们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二)自主学习 1、观察有落叶的土地(1)学生户外活动、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落叶下有什么?土壤

14、是什么颜色的?(2)从土里捡出一些烂叶子,用塑料袋装好带到班上。2、自主研究(1)把烂叶子按腐烂程度排队。(2)交流:你认为落叶在土壤里是怎么变化的?落叶最终变成了什么?土壤的颜色可能与什么原因有关?3、制作肥料袋(1)为了能证明落叶在土壤里变成了什么,我们将做一个小实验,这个小实验将要花费你们一段时间,希望你们能长期坚持下去。(2)讲解制作肥料袋的方法。(同桌两人为一组对比)把土壤用塑料袋装好,往土壤里放入一些植物,搅拌。往塑料袋里加上一些水,同桌两人一人放蚯蚓,一人不放。在自己的肥料袋上贴上标签,将肥料袋放在不被干扰的角落里,用黑纸盖上。(3)学生制作肥料袋,教师巡回指导。(4)学生做好后

15、自己做好清理工作。4、观察肥料袋 点挖土壤观察土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三课前准备生每什么这样写根据学生回答板略二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土壤里有什么谈话我我们就开始挖土用手中的小锹只要挖一杯土就行了注意不仅要把这些预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1)每周观察一次,记录下肥料袋的变化。(2)比较有蚯蚓的和没蚯蚓的两个肥料袋有什么相似与不同?5、管理肥料袋(1)定期翻动肥料袋,并作好记录,一定要有坚持性。(2)对比有蚯蚓的袋和没蚯蚓的袋里的肥料的变化,作好记录。(三)总结巩固 4、土壤的保护 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交流自己的想法,能够参与讨论。2、能够用土壤小报的形式将自己的土壤知识表达出来

16、 知识与技能:1、知道土壤为人类所作的贡献。2、了解我国的土壤资源。3、知道人类的许多行为是破坏土壤的。4、知道垃圾等对土壤的危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土壤的重要,能够感激土壤。2、能够在自己的行动上为保护土壤做出一份努力。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土壤的资料,记录纸若干张。学生准备:收集自己进行土壤研究的所有资料和卡片。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土壤和我们的关系。(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 1、了解土壤为人们做了什么(1)小组交流:你认为土壤能为人们提供什么?(2)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资料,分小组交流、讨论(3)把你知道的填写在书上。(4)小结:土壤是植物的母亲,植

17、物又为食草动物提供了食物,食草动物又为食肉动物提供了食物。动植物死后,土壤中的微生物又将它们的尸体还原成土壤中的养料,土壤就这样周而复始地为生命提供着无尽的营养,正是有了土壤,才有这美丽可爱的世界。2、讨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1)小组交流:你认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点挖土壤观察土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三课前准备生每什么这样写根据学生回答板略二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土壤里有什么谈话我我们就开始挖土用手中的小锹只要挖一杯土就行了注意不仅要把这些预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3、讨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1)小组交流:你认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2

18、)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4、讨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1)小组交流:你认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3)小结:我们小学生能做的就是搞好宣传工作。(4)指导学生自办土壤小报,搞好宣传工作。(三)巩固应用 总结课文,引导学生写出或画出他们的建议,指导学生办好土壤小报。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 1、果实和种子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预测的基础上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2、能够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3、开始种植一株植物,经历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观察、测量、收集、积累植物生长周期

19、的资料。科学知识 1、认识果实和种子。2、了解种子旅行的多种方式。3、知道种子的内部构造。4、知道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要细致观察才能得到更准确的信息。2、愿意开展长周期的种植活动,坚持做观察记录。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难点: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三、教学准备 一些带种子的植物、浸泡过的蚕豆等种子、镊子、放大镜 四、教学过程 点挖土壤观察土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三课前准备生每什么这样写根据学生回答板略二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土壤里有什么谈话我我们就开始挖

20、土用手中的小锹只要挖一杯土就行了注意不仅要把这些预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一、认识种子和果实 1、讲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植物对我们人类的贡献是非常大的,那你知道植物宝宝藏在哪里吗?2、你见过哪些植物的种子?它长在哪里呢?今天老师请大家把自己认为是种子的连同它的家一起带来,让我们一起找一找种子在哪里。3、小组实验、交流。4、分组汇报。(猕猴桃、香蕉的种子都退化了,变的很小,很难察觉。如学生说不出来,教师需提醒。)5、讲述:同学们发现植物的种子一般长在果实里,果实就是种子的家。二、认识种子的各种旅行方式。1、讲述:同学们都知道人们种植植物时,一般是先把它的种子埋在土里让它生根发芽,但也有

21、很多植物不需要人们帮它们播种,而是自己有一种特殊的传播种子的方法。比如蒲公英,你知道它是如何传播种子的吗?2、讲述:蒲公英的种子借助风力来传播的,你还知道其他种子的旅行方式吗?3、小组讨论、交流,试着填写活动记录表格。4、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进行适当补充。三、认识种子的构造 1、讲述:植物繁衍后代离不开种子,那种子里有些什么能让它长成一株完整的植物呢?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用水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发给学生每人一颗种子,用手摸一摸,你能想想这颗种子里会有些什么吗?请你画下来。3、学生说说自己的猜想,并把画展示给大家看。4、究竟同学们想的对不对,下面我们就来解剖种子。谁来说说解剖时我们要注意哪些呢

22、?5、教师示范解剖种子。强调:用镊子剥开种皮时要轻,不要伤到里面幼嫩的部分,然后从蚕豆开口的那一边小心的掰开。6、学生解剖种子,用放大镜观察种子里面有什么,并画下来。7、说说你看到种子里面有什么?8、学生再用花生的种子进行实验,要求按照预测画图解剖观察画图表达的过程。9、让学生比较每组前后两组的记录图,有什么不同?说明观察有什么作用?四、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1、当我们把种子种到土里后,怎样才能让它生根发芽呢?你认为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2、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吗?小组讨论,可以参考书上的实验。3、交流实验方案。4、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回家做或者在班上集中做。点挖土壤观察土壤培养学生的观

23、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三课前准备生每什么这样写根据学生回答板略二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土壤里有什么谈话我我们就开始挖土用手中的小锹只要挖一杯土就行了注意不仅要把这些预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五、学生提出与种子萌发有关的问题。1、第二课时上,看几号瓶的种子发芽了,为什么其余瓶里的种子没有长出小芽?2、讨论: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3、提问:你还能提出哪些和种子萌发有关的,又是自己能通过实验解决的问题吗?4、小组讨论,可以参考书上的问题。5、各小组汇报,选择一个研究问题。6、小组讨论:怎么去研究这个问题?7、小组汇报,确定研究方案。8、课后进行实验。六、教师发种子,学生课后种植一种植物。2、根和茎 一、教学目

24、标: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观察给根分类 通过观看课件知道根的作用,利用已有的知识设计一个证明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的实验,亲历对根的吸收水分的作用科学探究过程,即: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验证猜想。知识与技能 知道植物的根根据形状可以分成两大类:直根和须根;知道根的作用是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与营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二、课时:1 课时 三、材料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实验记录单。学生自备多种多样带根的植物。四、教学流程 一 复习导入 1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教师出示连根拔起的菠菜和仙人掌。2分别请两个学生向大家介绍这两种植物。点挖土壤

25、观察土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三课前准备生每什么这样写根据学生回答板略二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土壤里有什么谈话我我们就开始挖土用手中的小锹只要挖一杯土就行了注意不仅要把这些预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回忆对这两棵植物已有的知识,尽情畅谈。复习旧知,引入新课,集中学生注意力。二 认识直根和须根 1、观察、比较、记录 2、汇报 3、总结 4、分类 1 谈话: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棵植物的根,找找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不同点记录下来,看谁观察得最仔细。2 抽学生谈一谈观察的结果。3 师小结:直根须根的概念。4 指导学生把带来的植物的根按直根和须根分成两类。1 仔细观察,认真记录。2 展示

26、记录,谈谈不同点 3 把植物的根分成两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学会比较、分类、记录。三 认识根的作用 1、猜想 2、观看课件 1 引导学生猜一猜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2 放多媒体课件介绍根的作用。1、大胆猜想,畅所欲言。2、认真观看课件 猜测是科学发展的前奏,作必要的猜想预测符合科学研究的规律。教学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说明 三 认识根的作用 3、实验验证 3 谈话:你们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根的确会吸收水分?(1)出示设计实验提示。内容:1 需要的材料;2 实验步骤和方法;3 选择擅长的方式记录;4 看到什么现象能证明猜想是正确的?(2)把自已设计的实验与大家分享。建议:1 认

27、真倾听;2 我们得到了什么启发;3 我们能提出的建议。小组活动。设计实验,讨论、记录。交流、倾听、质疑,修改、完善方案,并认真记录。学生亲历实验设计过程。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提出讨论内容和建议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培养学生交流能力、质疑能力、实验设计能力(通过研讨改进实验的能力)。同时,在交流中倾听,在倾听中思考,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分享,让学生体会交流与合作的价值。点挖土壤观察土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三课前准备生每什么这样写根据学生回答板略二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土壤里有什么谈话我我们就开始挖土用手中的小锹只要挖一杯土就行了注意不仅要把这些预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3、叶和花 一、教学

28、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观察描述不同叶子的形态,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并进行分类活动。2、能对“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问题展开对比实验。3、能够观察并解剖植物的花。科学知识 1、知道植物生活和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绝大部分是靠自己的绿叶制造的。2、知道花的构造。3、知道植物传粉的几种途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可以帮助我们能准确的认识事物。2、乐于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愿意想办法解决问题。3、意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并描述不同的叶,培养观察能力。难点:观察并解剖花。三、教学准备 点挖土壤观察土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三课前准备生每什么

29、这样写根据学生回答板略二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土壤里有什么谈话我我们就开始挖土用手中的小锹只要挖一杯土就行了注意不仅要把这些预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各种树叶、花、镊子、白纸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效果分析 一、认识叶的不同形态 1、出示一片树叶,讲述:春天到了,许多植物都已经吐枝发芽,长出嫩绿的叶子,你们看,这是一片什么树的叶子?它的外形有什么特点?2、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现在老师发给你们一片树叶,请大家看看它的正面和反面有什么不同?3、学生观察比较后汇报。4、课前大家也采集了一些树叶,现在请你们拿出来,每个小组仔细观察,比较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写在活动记录上。5、各小组汇报,对观察仔细的同学给

30、予表扬。6、你能在这个基础上给这些树叶分分类吗?7、小组进行分类活动。提醒学生每次只能按一个标准分。8、汇报分类结果。二、观察并研究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1、提问: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那么你知道这些营养主要是怎么来的吗?2、讲述:大多数植物是利用阳光、泥土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叶子里自己制造养料,想一想如果没有阳光,叶子能制造养料吗?3、提问: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吗?4、各小组设计实验。5、交流并确定实验方案。重点解决:做这个实验要保持哪些相同的条件?不同的条件是什么?6、师生共同完成实验装置。三、认识花的构造 1、出示几盆鲜花,提问:你认识这些花吗?现在正值春暖花开,你还见过哪些花

31、?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图片。2、同学们都被这些花的色彩和千姿百态所吸引,可你们知道花有哪些部分吗?学生说说。3、出示桃花模型,教师把桃花的每一部分摘下来,指导学生认识雄蕊、雌蕊、花瓣、萼片。4、教师示范从外向内的顺序解剖杜鹃花,强调力要小,手要轻。5、学生解剖自己带来的花,用放大镜观察各部分的样子并画下来。6、展示自己画的花的构造,看看同学们带来的花是不是都具备这四部分?区分完全花和不完全花。7、用放大镜观察雄蕊,发现了什么?试着捻捻雄蕊上的花粉,在白纸上再抖抖,看留下了什么?8、结合学生观察雄蕊和雌蕊,简要介绍花的繁殖。点挖土壤观察土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三课前准备生每什么这样写

32、根据学生回答板略二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土壤里有什么谈话我我们就开始挖土用手中的小锹只要挖一杯土就行了注意不仅要把这些预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四、了解植物传粉的几种途径。1、讲述:雄蕊和雌蕊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当花粉落在雌蕊的柱头上,花就有可能结出种子。2、提问:雄蕊上的花粉是怎样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呢?植物是靠哪些方法来传粉的呢?请同学们阅读书上的资料。3、交流:植物传粉有哪些方法?4、教师根据学生发言补充介绍或上网浏览。六、交流种植日记。对坚持观察、记录的同学给予表扬。七、课外研究 按照书上研究植物的向光性的实验做一做,看看有什么发现?4、植物和我们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调查植物的用途。2

33、、能用画图的方法描述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科学知识 1、知道植物对人类的贡献。2、知道我们吃的某些食物是植物的哪部分。3、知道一株完整植物的各部分及其名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植物对人类的贡献,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调查、讨论,知道植物对人类的贡献,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难点:在分析吃植物的某一部分时,对植物各部分的名称有所认识。三、教学准备 一些植物或图片、课前收集植物对人类的贡献相关资料。四、教学过程 点挖土壤观察土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三课前准备生每什么这样写根据学生回答板略二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土壤里有什么谈话我我们就开始挖土用手中的小锹只要挖一杯土

34、就行了注意不仅要把这些预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学过程效果分析 一、认识植物对人类的多方面贡献。1、讲述: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有生命的物体,包括哪些?2、提问:在动物和植物中,你认为谁和我们人类的关系最密切?3、学生回答。4、讲述:大部分同学认为植物同我们人类关系最密切,你能举一些例子来说一说吗?5、小组讨论。(可以结合书上插图或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图片。)6、各小组交流、汇报。(根据学生汇报,进行简单小结。如可以做食物、做药材、做纺织材料)7、提问:听了各小组的汇报,你感到了什么?假如没有植物,我们的生活又会怎样?8、同学们抒发感想。9、讲述:是呀,植物对人类的贡献太大、太多了,无论怎么评价都不过分

35、,我们需要植物、热爱植物。二、认识植物的局部。1、讲述:在同学们刚才的发言中,都谈到了我们每天都要吃很多植物,你能说说平常都吃哪些植物吗?2、根据学生发言,把植物的名称写在黑板上或贴出相应图片。3、以橘子为例,提问:橘子是大家爱吃的水果,我们是不是把整个橘子都吃下去呢?那吃橘子的哪一部分?4、讲述:其他植物是不是也是这样呢?请各小组结合自己带来的植物,讨论我们吃的是它们的哪一部分?5、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6、小组汇报,让学生了解有些植物我们只吃它的某一部分,有些植物我们要吃它的多个部分。结合学生回答,板书相应食用的部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三、认识植物各部分及其名称。1、讲述:刚才

36、在交流过程中我们知道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都有可能被我们食用,它们含有不同的营养,而这六个部分正是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请看 p17,这是一株番茄的植物图,在它的生长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其实,其他植物一般也有这些部分。你能说出一些吗?2、请你在活动记录上画一株你熟悉的完整的植物图,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3、展示自己画的植物图,进行介绍。四、课外调查 调查家中的物品,看看哪些来源于植物,是植物的哪一部分提供的。点挖土壤观察土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三课前准备生每什么这样写根据学生回答板略二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土壤里有什么谈话我我们就开始挖土用手

37、中的小锹只要挖一杯土就行了注意不仅要把这些预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三下单元四 1、认识固体 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辨别周围的环境中的物体,哪些是固体,哪些是液体,给物体分类。2、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轻重等方面的性质,并能描述出来。(二)知识与技能;1、知道不同的固体能混合,也能分离。混合前固体重量不变、体积改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工具比感官更有效。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文具盒、石块、笔、鸡蛋等各种固体;水、饮料、胶水、酒精等液体;天平、量筒、量杯等。分组实验材料:烧杯、水、面粉、筷子、小勺、放大镜、筛子。2、学生准备:各种固体

38、、锤子等。三、教学时间:2 课时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来认识有关固体和液体的一些知识。(板书课题)关于固体和液体,你都知道些什么呢?2、学生回答。(二)自主学习。1、按固体和液体两类给物体分类。(1)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一些物体,请学生按固体和液体分类。(2)师生交流。(3)还有哪些物体是固体或者是液体。(4)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牙膏是固体还是液体?”让学生充分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不需要下定论,只要学生能够说出道理即可。(5)教师演示“和面”的实验。往水里加水,不停地搅拌,直到搅不动为止。边搅动边让学生描述当时是固体还是液体?从而让学生明确固体和液体的区别。2、研

39、究固体和液体的性质。(1)小组确定研究哪几种固体。(2)组内讲座用哪些方法研究固体的性质。(3)分组实验。请学生注意记录研究的情况。(4)小组内交流,完善本组的研究成果。点挖土壤观察土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三课前准备生每什么这样写根据学生回答板略二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土壤里有什么谈话我我们就开始挖土用手中的小锹只要挖一杯土就行了注意不仅要把这些预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5)小组间交流,描述固体的性质,还要比一比,哪个组研究的项目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能够全面地认识固体的性质。(6)引导学生总结固体的共同性质:都有一定的形状。(7)学生实践活动:用多种办法把 P44

40、 上列举的固体弄碎,并按硬度的强弱排队。3、研究固体的混合与分离。(1)研究固体混合前后重量是否变化。教师带领同学们利用天平来共同完成这项实验。通过数据分析,使学生发现,固体混合前后和重量不变。(2)研究固体混合前后体积是否变化。让学生利用工具箱里的器材独立完成此项实验。通过数据分析,原来自己的猜想与实际情况有不同之处,使学生明白,工具的测量比自己的感官更可靠。(3)指导学生把黄豆、绿豆、玉米粉的混合物分开。A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B小组交流办法。C如果课内时间不够,要求学生能够在课后完成。(三)小结本课。2、把固体放到水里 教学资源的开发: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固体和液体单元

41、的第二课。本课继续认识固体的性质,主要认识固体在水中沉浮和溶解的现象,固体和水混合或分离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能够用文字、图画、图表等较细致地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以达到课程标准中制定的用多种感官和多种方法认识和描述一个具体事物,从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的目标。这一课学习之前,学生对把固体放在水里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在生活中常有把固体放在水里的经历:有的学生把玩具放到水里玩,有的学生自己“制造”过饮料,还有的学生做过一些家务,对固体放到水里有一定的经验。在本课学习中,学生将预测一些固体放到水里的情形,验证预测和观察结果

42、之间的不同,交流分享发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们需要做的教学准备是课前安排每个学生选取感兴趣的固体,为体现材料的结构性,课前老师有目的筛选学生自备的材料或引导学生与其他同学协调,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且能体现探究材料的多样性,使探究活动丰富多彩。此外,还需为学生准备:盐、方糖、黄沙、土壤、搅拌棒、每组一份记录表等。点挖土壤观察土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三课前准备生每什么这样写根据学生回答板略二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土壤里有什么谈话我我们就开始挖土用手中的小锹只要挖一杯土就行了注意不仅要把这些预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搜集固体,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和

43、溶解现象。*能够预测把固体放到水里所发生的现象,并设计实验引发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知识和技能:*知道哪些固体可以沉浮,哪些固体可以溶解。*会观察、记录、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并乐于交流表达。*知道固体与水混合或分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动手做的乐趣,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教学过程设计:一、故事导入:1、讲述咕咚的故事。2、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想法呢?评析每个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故事给人的启迪因人而已,或开启智慧,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选择与活动内容有关的故事开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进入新课,有利于把学生的注意力一开始就引向课题指向的目标。二、预测把固体放到水里会发生

44、的现象 1、师出示一个螺帽,一个木塞,让学生猜测把他们放到水里会怎么样?2、让学生把自备的固体给同组的同学猜猜它们在水中的情况。3、谈话:同桌当中有没有猜测不一样的?评析预测是科学探究的必经之路,学生的预测各不相同,正是教学的最佳资源。预测结果来自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在探究中得到验证或找出预测的差距,久而久之,学生的预测水平会逐渐提高,从而极大激发学生努力探索的情感。三、亲历把固体放到水里的探究过程。1、出示活动提示卡:活动提示卡 另需材料可以小组交换或到自选架选取。小组成员分工明确,遵守规则,仔细观察,记录细致。2、学生边做边讨论,但要互不干扰,养成文明探究的习惯。即时的讨论可以使学生身临

45、其境,体验到做的快乐,交流的畅快。在这一活动中,学生把固体放到水里可以观察到:*有的物体在水中浮,有的物体在水中沉,有的物体悬浮。*有的物体在水中会慢慢变小,直至消失。*有的物体在水中立即下沉,有的逐渐下沉。3、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探究后,让学生将水中的固体取出,整理实验桌。点挖土壤观察土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三课前准备生每什么这样写根据学生回答板略二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土壤里有什么谈话我我们就开始挖土用手中的小锹只要挖一杯土就行了注意不仅要把这些预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4、组织学生讨论综合,推荐一位同学把本组的发现告诉大家。围绕以下问题促进学生深入探究:你在实验时发现了什么?你感到意外的是

46、什么?你有什么新的想法?5、让学生比较预测和他们的观察结果是否一致。鼓励学生大胆预测,即使预测和他们的观察结果不同也不必灰心失望,因为预测是一种思考,是引导自己勇于探索的指向灯。活动注意点:关于固体的沉浮只要求学生认识现象,不要求弄清沉浮的原因。学生若对沉浮原因感兴趣,可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不做判断,存疑,鼓励学生课后有目的地去探究。四、认识固体在水中溶解的现象。1、上一活动时每一小组都有一块方糖,让学生找一找方糖到哪儿去了。相机告诉固体在水中化了,看不见的现象叫作溶解;固体在水中或沉或浮的现象叫作不溶解。评析课堂是一个紧凑的空间,每个设计都要不露痕迹,在每个活动时都要给学生带来思考与触

47、动,为后续学习作好铺垫。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景使学生的积极性无意识地调动起来,让知识在师生的互动中深入学生的心。2、学生讨论他们想研究固体在水中溶解的哪些问题,让学生对提出的问题分类,对于当场可以研究的相机记录下来,对于可以通过其他途径研究的问题,让学生课后研究。3、引导学生讨论研究时要注意些什么。评析我们的教学强调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度,但是增加自由度并不是放任自流,在引导充分提出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教师梳理筛选,是在学生充分“发散”的基础上的集中,有利于学生参考和确立研究的项目,体现教学双边活动民主而有序。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把黄沙、泥土、盐放到水里,注意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做好详细的

48、记录。在学生研究充分后,鼓励学生小组之间“串门”,交流自己的重大发现。5、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评析布鲁纳指出“一旦儿童能使语言内化为认识的工具,就能用比以前更有效而灵活的形式,将经验规律表现出来,并加以系统的转换。”激励学生运用形象而富有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思维过程和结果,即可使知识得到内化,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五、看书上插图,问学生:他们在干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生活中还有类似现象吗?你能说明其中的科学道理吗?3、认识液体 一、教学目标:点挖土壤观察土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三课前准备生每什么这样写根据学生回答板略二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土壤里有什么谈话我我们就开始挖土用手中的小锹只要挖一

49、杯土就行了注意不仅要把这些预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一)过程与方法:1、会用感官和简单器材研究液体的性质。2、能够运用多种方式(语言、文字、符号)将观察到的现象表述出来。(二)知识与技能:1、知道液体关于颜色、形状、轻重、黏稠度、表面张力、毛细现象的性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烧不、平底烧瓶、锥形瓶、天平。(2)分组实验材料:装饰板、滴瓶、回形针、烧杯、双层玻璃版、几种不同液体(鲜牛奶、菜油、蜂蜜、洗涤剂、水等)、三把勺子、表格。2、学生准备:厚塑料袋、简易天平、蜡光纸、大小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瓶。三、教学时间:1 课

50、时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研究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猜猜它是谁?每位同学选一种液体,说出它的样子和作用,其他同学猜猜是哪种液体。2、学生思考。3、学生开始游戏。请一名学生上前说液体的样子和作用,全班同学在纸上写出这种液体的名称。然后请这位同学公布答案,比一比,谁说的比较好。然后换其他同学继续游戏。(二)学生自主学习:1、请学生说说教师指定的几种液体的性质。(1)鲜牛奶、菜油、蜂蜜、洗涤剂、水等。(2)完成 P49 的表格,此表格可以加长,比一比,谁加得长。(3)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液体在颜色、气味、味道上的性质,其实,液体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性质。2、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