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各章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各章试题.pdf(10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师资格证一一教育心理学各章试题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2.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以德国学者冯特()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标志的。A.1879B.1897C.1789D.17983.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A.教学过程B.教学手段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4.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编著出版的 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
2、的专著。A.斯金纳B.布鲁纳C.华生D.桑代克5.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的科学。A.心理活动的规律B.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C.生理与心理活动的规律D.行为活动的规律6.中学心理学的性质是()。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以社会科学为主D.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以自然科学为主7.20世纪6。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A.桑 代 克B.斯 金 纳C.华 生D.布鲁纳8.学习的主体因素,指().A.学 生B.教 师C.教 学 手 段D.教学环境9.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A.教 学 媒 体B.教 师C.学 生D.教学环境10.教育
3、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教学方法B.教师C.学生D.学习过程11.1924年我国第一本 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A.陶行知B.蔡元培C.潘菽D.廖世承12.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为智力超常或有特殊才能的儿童提供更为充实、更有利于其潜能充分发展的环境和教学内容说明教育心理学具有()作用。A.准确了解问题B.提供理论指导C.预测并干预学生D.结合教学进行研究13.在教育心理学看来,()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A.教学内容B.教学媒体C.教学环境D.评价/反思过程14.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来最
4、有效地组织教学。A.学生B.教学目标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15.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A.大教学论B.人是教育的对象C.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大纲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由下列哪些活动交织在一起()。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评价/反思过程D.互动过程E.管理过程2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涉及()。A.敬业精神B.职业素养C.专业知识D.专业技能E.教学风格3 .以下属于学生繁体差异的是()A.
5、年龄差异B.学习方式差异C.兴 趣 差 异D.性别差异E.社会文化差异4 .教学环境影第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下列属于教学环境中的社会环境的是()A.温度和照明B.座位的拉列C.师生关系D.校 风E.社会文化背景5 .以下关于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描述正硼的是()A.它包括五种因素三种过程B.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C.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D.教学过程要以学习过程为基础E.评价/反思过程会促进学习和教学过程6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的作用。A.描述B.解释C.验证D.预测E.控制7 .教学媒体包括()。A.投影B .录像C.计算机D.黑板E.图片三、填空题
6、(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1.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 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2.学生可以从群体差异和_ _ _ _ _ 差异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3.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和。4.教育心理学是 的一种,是介于、教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5.教学环境包括 环境和 环境两个方面,其中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6.评 价/反 思 过 程 包 括 在 教 学 之 前 对 教 学 设 计 效 果 的,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7.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
7、能和态度。8 .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成熟时期是2 c世纪 年代到7彝代末.9 .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_ _ _ _.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1 0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包括总说、三个方面.1 1 .2破2许代理5许代末,教育心理学处于_ _ _ _时期,这时的教育心理学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乱1 2 .教育心理学那既教学提供了一般性的_ _ _ _ 或.1 3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从西方引进的,自 年代后朝起,教育心理学经过十年动乱重新复苏醯荣,自己编写的和蹈介绍的教育心理沙科书越来退多.14.教 育 心 理 学 大 致 经 历 了、完善时期等四个时期。15.20世纪20年代到5
8、0 年代末,美国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书籍版本种类繁多,体系五花八门,但只有 这一课题是各书共有的。四、名词解释I.教育心理学2.教学内容3.教学媒体4.学习过程五、简答题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简述教师在学与教过程中的地位。3.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4.请阐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六、论述题I.论述学习与教学的要素。2.论述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一、单项选择题1.C 解析擞育心理学初创时期为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为.20世纪20年代至IJ 50年代末,成熟时期为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2.A 解析 18
9、79年 W.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研究心理学的实验室,这一事件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3.C 解析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4.D 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 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5.B 解析K?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6.C 解析 略。7.D 解析 见大纲第10页。8.A 解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9.B 解析 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的组织教学,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1 0.D解析胖习过翳教育心爵阪的核心梅,如学耶实质、条
10、件、动机、迁图版桐种符习的特点1 1.D解析1 9 2再我国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 教育心理学.1 2.C 解析现大纲第8页.1 3.q解析 妗 蚁 系 旬 牲 情 感 和 社 的 的 发 展,湃4咽镖有积极作用,E U t它是谡器理阪的重要醇1 4.B 解析序校教育需要教帅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1 5.8(解析1 8 6许,俄国教育家乌申斯黜版了 人是教育的对象二、多项选择题1.ABC 解析 见大纲第4 页。2.ACDE 解析 教师这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教学风格。3.ADE 解析 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二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其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
11、和社会文化差异等;第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等。4.CDE 解析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等,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校风社会文化背景等等。5.ABCDE 解析 见大纲第6 页。6.ABDE 解析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这些作用往往相互交织在一起。7.ABCDE 解析 教学媒体正不断更新,从简单的实物、书本、录音、录像到多媒体计算机网络,都是教学媒体。三、填空题1.学与教2.个体3.教材、课程4.应用心理学、心理学5.物质、社会6.预测和评判、监视和分析7.教学情境、教学活动8.60 9
12、.结合教育实际1 0.学生与学习心理、教学与教师心理1 1.发 展1 2.原则、技 术13.70 1 4.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1 5.学习四、名词解释1.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3.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4.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五 简答题1.型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
13、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段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相反,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谡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救的教学情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拄、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败学生的学习.2.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但这并不否定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地位.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裳师在其中起着关德的作用.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敞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 贝 格 等 方
14、近 殴 阚 心 理 飒 的 主 颤 题.3.(1注动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作更多的控制;(2)反思性研究: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3)合作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4)社会文化研究:研究社会文化背景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与结果的;(5)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4.可结合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六、论述题1.答案要点:
15、(1)学与教过程的基本因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2)学生。这要素主要从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3)教师。主要通过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基本的心理特性影响学与教的过程;(4)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教材的编制和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习和教学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5)教学媒体。它不仅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的大小,而且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等都产生影响;(6)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它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而且影响着学
16、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心理特性的发展。2.答案要点:教育心理学既然有它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同时也有适合于它自己的研究方法,因而,它构成了心理学领域的一个独立的分支。但是,正如我们在分析对象任务时已提到,它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中其他的一些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有时甚至有交叉,重叠。(1)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侧重点不同。(2)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关系儿童心理学为教育心理学提供基础,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各年级阶段发展的规律。(3)教育心理学与教育技术学的关系教育技术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是综合地应用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以及理工科的知
17、识研究实现教育目标的最优手段,方法的一门学科。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理论是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根据;而反过来,由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采用,又为学习理论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4)教育心理学与学习心理学的关系广义而言,教育心理学包括学习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就狭义而言,教育心理学要以学习心理学的研究为基础。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A.B.C.D.2.()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小学初高中大学成年智商的计算公式是()。AA转智冏商IIQQ二心实理际年年龄龄,(MC AA)
18、?+J o oC 智曲,IQ=心 理 更S L A 2 x l o o%L.置 冏 实 际 年 龄(C A)B智 商I Q=心理生龄x 1 0 0曾 向 2实际年龄(C A)D智 育IQ=心 建1E龄D.甘 尚IQ实际年龄(C A)3.青年初期是世界观()。A.形成时期B.初步形成时期C.初步成熟时期D.成熟时期4.狼孩现象主要是由()因素造成的。A.先天B.后天C.遗传D.狼奶5.青少年期一般指()岁。A.6-12B.1118C.618D.10-206.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维 果 斯 基 B.布 鲁 纳 C.加 涅 D.桑代克7.个体假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
19、工依据的学习风格().A.场 依 存 性 B.场 独 立 性 C.冲 动 型 D.沉思型8.()是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A.自 我 意 识 B.自 我 认 识 C.自 我 体 验 D.自我监控9.()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A.认知过程B.问题解决C.自我意识D.行动过程10.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量表,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A.SB 量表B.斯坦福量表C.韦克斯勒量表D.比纳量表。1 1.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她的认知方式是()。A.场依存性B.
20、发散型C.冲动性D.沉思型1 2.()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善于控制自己。A.专制型B.放纵型C.民主型D.集体型13.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是人格的()。A.复杂性B.独特性C.功能性D.统合性14.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来的。A.斯皮尔曼B.卡特C.瑟斯顿D.吉尔福特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A.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上的不同B.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起讫时间上的不同C.个体不同系统在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D.个体不同
21、系统在发展优势领域的不同E.同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2.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A.性别差异B.年龄差异C.种族差异D.智商分数差异E.同龄团体差异3.自我意识的成分包括()。A.自我认识B.自我体验C.自我监控D.自我感觉E.自我调节4.学生间认知方式差异主要表现在().A,场独立与场依存B.自我型与开放型C.沉思型与冲动型D.安静型与兴奋型E.猫合型与发散型5.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儿童与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A.专 制 理B.开 放 型C.说 服 型D.放 纵 型E.民主型6.对于性格的特征差异,心理学家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22、().A.性格的社会特征B.性格的理智特征C.性格的情绪特征D.性格的意志特征E.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7.依据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A.独立B.外倾型C.内倾型D.顺从型E.发散型8.具有高创造性个体的人格特征有()。A.独立性B.自信C.对复杂问题感兴趣D.冒险精神E.易怒9.人格的本质特征有()。A.独特性B.稳定性C.综合性D.复杂性E.功能性10.造成学生心理个别差异的原因是()。A.遗传B.人际关系C.社会环境D.学校教育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1.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2.学 生 性 格 差 异 主 要 是 指 性 格 的 特
23、征 差 异 和 性 格 的。3.是智慧的最高表现,因而从逻辑学中引进 的概念作为划分智慧阶段的依据。4.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5.在认知风格中,与“场独立”相对的认知风格(方式)叫。6.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生理自我、和_ _ _ _ _三个阶段。7.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8.美国 等人提倡程序教学,依靠教学机器或程序化教科书呈现学习程序,使学生循序个别学习。9.自 我 体 验 是 指 个 体 对 自 己 的,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1。.少年用是指1 1、1 2岁日1 4、1 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明向青锚过
24、渡的时朝,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一、的特点.1 1 ._ _ _ _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旗暂的时期,在此用间,个体对某种剌激特别殷恩,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剌激对位很小或没有轴.1 2 .自我脸属于整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追求等.四、名词解催1.心 理册 2.自我意识3.人 格4.学习准备五、简答题1.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2.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3.简述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4.简述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及其意义?5.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各自的优势是什么?六、论述题1.论述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2.试述青年期的心理特点。参考答案与解析1.B 解析 埃里克森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
25、阶段的任务,初中和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2.B 解析 智商简称IQ3.B 解析 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所以青年初期是世界观初步形成时期。4.B 解析 狼孩现象主要是因为后天错过了学习的关键期引起的。5.B 解析 青少年期包括少年期(11、12岁 14、15岁)和青年初期(14、15岁 17、18岁)。6.A 解析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即最近发展区。7.B 解析 见大纲25页。8.B 解析 见大纲23页。9.A 解析 见大纲24页。10.A 解析 世界上最著名的量
26、表是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简称SB 量表。11.D 解析 见大纲25页。1 2.q解析港姆宁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专密性、放纵型、民主型三种教养模式,其中民主型下的儿童最成熟.1 3.Q解析牌.1 4.D 解析攫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三维结构模型.二、多颂择题.1.ABC E懈析心理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见大纲中心理发展特征的论述.2.ABQ解析 群体差异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包括性别、年龄、种族等的差异.智商分数与同龄团体的差异星个体差异.3.ABC 解析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自我监控。4.ACE 解析 见大纲25页。5.ADE 解析 鲍姆宁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儿童
27、J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6.BCDE 解析 对于性格的特征差异,心理学家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和性格的意志特征。7.BC 解析 依据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依据一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把人的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8.ABCD 解析 独立性、自信、对复杂问题感兴趣和冒险精神是高创造性个体的人格特征。9.ABCDE 解析 略。10.ACD 解析 略。三、填空题1.青春期2.类型差异3.逻辑思维、运算4.自我同一性5.场 依 存 6.社会自我、心理自
28、我7.性 格 8.斯金纳9.情 感 体 验 1 0.半成熟、半幼稚1 1.关键期1 2.自我调节四、名词解释1.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2.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3.人格: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4.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五、简答题I.(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2.智力的个体差异
29、表现在两个方面:(1)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2)智力的结构差异,即组成方式上有所不同。另外,人的智力发展有早晚差异。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3.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智力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传统教学条件下,智力是学习成绩的一个可靠的预测指标。然而,智力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所有这些认知差异表明,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首先,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次,采用适应认知差异
30、的教学方式;最后,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4.(1)概念;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2)意义: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5.场独立性对客观事物作判
31、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周围的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场依存性者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把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六、论述题1 .答案要点:人格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以下是影响人格发展的三个方面:(1)家庭教养模式,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三种教养模式,对儿童的人格发展有很大的影响。(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学生社会化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影响来实现。(3升司辈群体
32、,与同辈群体的交往使儿童能够进行人际关系和交流的探索,并发展人际敏感性,奠定儿童今后社会交往的基础,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发展。2.答案要点:青年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精神生活空间扩大。青年期突破了少年期局限于学校和家庭的活动范围,扩大到社会的各个方面。青年人开始独立与社会交往,在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中,社交结构也由简单向复杂化发展,跨越了一个较大的心理跨度。青年离开家庭、跨入社会,同时,开始了以智力生活为重要特征的精神生活、他们在学习和社会实践中了解过去,观察现在,预测未来,无限地扩展视野。其二,心理发展显著,认识能力明显提高。随着实践活动的明显增加,青年的思维活动有了长足的
33、进步,并从逻辑思维向辩证思维过渡,出现了特有的独立批判性和创造性。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理想、信念,人生观初步形成。由于自我意识基本成熟,青年的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以及对别人与社会的评价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当然还不成熟和全面,所以还会产生种种复杂的矛盾。其三,性机能的成熟。性的问题,是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问题。由于性机能成熟的前倾,出现了很多与此相联系的一系列内心情感体验。但因缺乏必要的性科学知识,对性冲动又缺乏心理上的准备,从而产生神秘感和好奇心、羞耻心及不安感等心理矛盾,随之又会产生对异性的向往和爱慕。这是青年期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其四,情感日益丰富。青年的情感发展日益
34、丰富。他们的集体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义务感、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都有很大发展,爱情的体验也已出现。但遇事仍易激动,不善于用理智控制感情,表现出情感动荡不定。若受不良思想支配,易导致不轨行为。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 .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2.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A.苛勒B.托尔曼C.桑代克D.巴甫洛夫3.加涅提出了()模式。A.积累学习B.发现学习C.观察学习D.接受学习4.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
35、表人物是()。A.斯金纳B.巴甫洛夫C.桑代克D.班杜拉5.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A.构造一种完形B.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6.()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A.斯金纳B.布鲁纳C.苛勒D.加涅7.学生学习”功一力x距离”,这种学习尽于().A.辨别学习B.符号学习C慑念学习D.规则嫄理学习8.(脂兹材被分成若干小步子,学生可自定学习步调,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积极反应,并给予及时强化和反愦使隹误率最低.A.程序教学B.组织鳄 C个别化烂 0.指导教学9.布鲁纳认为任何知识结
36、构都可以用表象形式呈现,以下不属于他提出的呈现方式的一项是()A.动作表象B.图像表象C符号表象D.情感表象10.下列不属于意义学习的条件的一项是()A.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B.学习者认知结构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C.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并使两者相互作用D.学习材料要高于学习者的能力范围11.()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A.建构主义B.认知一结构C.信息加工D.尝试一错误12.“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指()。A.消退B.刺激比较C.刺激泛化D.刺激分化13.根据经
37、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A.中性刺激B.无条件刺激C.条件反应D.无条件反应14.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A.强化B.惩罚C.逃避条件作用D.消退15.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A.斯金纳B.布鲁纳C.奥苏伯尔D.桑代克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学习的定义说明()。A.学习是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B.学习引起的变化是持久的C.学习引起的变化是短暂的D.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E.学习是生理心理成熟的结果2.学生的学习内容有()。A.知识、技能的
38、掌握B.学习策略的掌握C.潜意识的挖掘D.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E.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3.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是()。A.主观主义B.客观主义C.环境主义D.强化E.发现学习4.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A.动 作 学 习 B.知 识 学 习 C.技能学习D.经 验 学 习 E.行为规范学习5.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有().A.强 化 B.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C.消退D.惩 罚 E.分化与泛化6.结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A.鼓励原则B.动机原则C.结构原则D.程序原则E.强化原则7.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A.探索内驱力B.好奇
39、内驱力C.胜任内驱力D.互惠内驱力E.尊重内驱力8.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A.效果律B.练习律C.准备律D.尝试律9.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与桑代克的试误说的区别是()。A.试误是顿误的前奏B.顿悟是试悟的结果C.试误发生在学习过程的早期D.顿悟发生在学习过程的中、晚期1 0.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A.获得B.转化C.猎取D.评价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1.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最有影响的是奥苏贝尔的 和布鲁纳的。这二者都重视所学内容的结构的重要性。2.在西方心理学中,加涅在_ _ _ _ _先后提出的学习层次和学习结果分类影响较大。3.是用以调节人
40、际交往,实现社会控制,维持社会秩序的思想工具,它来自于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交往经验。4.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5.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 行为。6.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7.把人和动物的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认为联结的形成是尝试一错误的过程。8.回避条件作用与逃避条件作用都是 的条件作用类型。9.负 强 化 与 惩 罚 的 含 义(相同 或 不同)。10.接受学习也是_ _ _ _ _ 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11._ 是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12.完
41、形 确学说认为,学习是通过_ _ _ _ _过程实现肛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13.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它的呈现或嬲能够_ _ _ _ _ 发生的戟率.14.在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讹的直挎要塌下,风靡全球,成为20世纪第一次世界性的教学改革运动.15.斯伯尔根据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了分类.一个辘是学习进行的放,学习醐:可分为_和;另一个辘是学习材料与学习馥有知识的关系,学习醐:可分为_ _ _ _ _ _ _ ft.四、名词解释1.学习2.意义学习3.学生的学习4.先行组织者五、简答题I.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有哪些?2.简述你对技能的理解。3.简述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4.请
42、简述桑代克主张的学习应遵循的三条重要学习原则。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六、论述题1.请阐述加涅对学习的分类。2.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建构主义的学生观。一、单项选择题1.D 解析 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2.A 解析 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在1 9 1 3 1 9 1 7 年,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并提出了“顿悟”说。3.A 解析 略。4.A 解析 见大纲3 8 页。5.B 解析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6.B 解析 布鲁纳的认知一结构学习论强调教学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7.D 解析 规则或
43、原理学习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8.A 解析 见大纲4 0 页。9.D 解析 布鲁纳认为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象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10.D 解析A属于意义学习的客观条件,B、C属于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11.以解析现大纲52页.12.q解析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黜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剌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被称为闻濠泛化.13.q解析现大纲36页.14.Q解析曲条件作用指当厌恶剌激出现后,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因废了厌恶剌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以情境中发生的软率增加.1 5.C 解析 见大纲5 0 页。二、多项选择题1.A B D 解析
44、 见大纲关于学习的心理实质的论述。2.A B D E 解析 学生学习不但要掌握知识、技能还要发展智能、培养行为习惯以及修养道德品质和促进人格的发展。3.B C D 解析 建构主义是在行为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行为主义基本主张有客观主义、环境主义和强化。4.B C E 解析 见大纲3 3 页。5.A B C D 解析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有强化、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等四个。6.B C D E 解析 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和强化原则。7.B C D 解析 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互惠内驱力。8.A B C 解析 见大纲
45、。9.A B C D 解析(1)试误是顿悟的前奏,顿悟是试误的结果。(2)试误发生在学习过程的早期,顿悟发生在学习过程的中、晚期。(3)试误取决于学习情境或学习内容的复杂性,对于简单的学习内容,试误时间短,顿悟一下子产生;对于复杂的学习内容,试误时间长,顿悟可能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产生。10.ABD 解析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填空题1.有意接受学习论、发现学习论2.学习的条件 3.行为规范4.惩罚5.操作性6.知识 7.桑代克8.负强化9.不 同 1 0.概念同化1 1.巴甫洛夫1 2.顿悟、完 形 1 3.增加反应 14.“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1 5.接
46、受学习、发现学习、机械学习、意义学习四、名词解释1.学习: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2.意义学习: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3.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4.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五、简答题1.(1)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
47、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2)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3)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2.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它是来自于活动主体所做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动作经验。这种经验既包括在人脑内部,借助于内部言语,以简缩的方式,对事物的主观表征进行加工改造的心智技能;也包括借助于人的肢体或一定的器械,以展开的方式作用于客观对象的动作技能。学生有了这种动作经验,就可以解决会不会做和做得熟练不熟练的问题,从而可以在实际的生活中更好地控制个体活动的执行。3.(1)获得与消
48、退。在条件作用的获得过程中,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应具备两个条件两种刺激必须同时或近于同时呈现。条件刺激必须先于无条件刺激而呈现。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2)刺激泛化与分化。刺激泛化指人和动物旦学会对其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这两个过程是互补的过程。4.(1)效果律:桑代克的效果律表明,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
49、是,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可见一个人当前行为的后果对决定他未来的行为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可改变的联结,给以满意的后果联结就增强,给以不满意的后果,联结就减弱。”奖励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奖励就是感到愉快的或可能进行强化的物品,刺激或后果,在桑代克后来的著作中,他取消了效果律中消极的或令人烦恼的部分。因为他发现惩罚并不一定削弱联结,其效果并非与奖励相对。(2)练习律: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也就是SR 联结受到练习和使用的越多,就变得越来越强,反之,变得越弱。在他后来的著作中,他修改了这一规律,因为,他发现没有奖励的
50、练习是无效的,联结只有通过有奖励的练习才能增强。(3)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学习者有准备而又给以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活动则感到烦恼,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给以活动也感到烦恼。5.(1)知识观。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人类知识的主观性,他们认为,人类知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种假设,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征,它不是最终的答案,而是会随着人类认识的进步而不断地被新的解释和假设所推翻、所取代的。(2)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转移或传递,而是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这种建构是任何人所不能代替的。(3)学生观。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学习不是简单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