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实用讲解.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8882272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PPT 页数:144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所得税实用讲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企业所得税实用讲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所得税实用讲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所得税实用讲解.ppt(14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企业所得税实用讲解企业所得税实用讲解新企业所得税法的显著特点新企业所得税法的显著特点vv新税制:新税制:vv 五个统一:纳税人、税率、税前扣除、五个统一:纳税人、税率、税前扣除、vv 税收优惠、税收征管税收优惠、税收征管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解读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解读v一、关于纳税人的确定问题一、关于纳税人的确定问题v二、关于计税依据的确定问题二、关于计税依据的确定问题v三、关于减免税优惠的调整问题三、关于减免税优惠的调整问题v四、关于合理解决法人税制下地区四、关于合理解决法人税制下地区间税源转移问题间税源转移问题一、纳税人的确定一、纳税人的确定(法)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法)第

2、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统称企业)为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业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包括依照外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包括依照外国法律成立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国法律成立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本法。用本法。一、纳税人的确定一、纳税人的确定法人法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汇总纳税和合并纳税汇总纳税和合并纳税法法 人人v法人税制法人税制v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将自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将自动汇总计算纳税,不再是独立的企动

3、汇总计算纳税,不再是独立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法第五十条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法第五十条第二款)第二款)原内资企业规定原内资企业规定以独立经济核算的三个条件为标准的区别以独立经济核算的三个条件为标准的区别v1、在银行开设结算账户、在银行开设结算账户v2、独立建立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独立建立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表v3、独立计算盈亏、独立计算盈亏居民企业与非居民企业居民企业与非居民企业vv居民企业居民企业居民企业居民企业:全面纳税义务全面纳税义务全面纳税义务全面纳税义务vv非居民企业非居民企业非居民企业非居民企业:有限纳税义务有限纳税义务有限纳税义务有限纳税义务项目原内资原外资新税法纳税人内资

4、企业外商投资和外国企业内外资所有企业征税范围境内外外商:境内外外商:境内外外国:境内外国:境内居民:境内外居民:境内外非居民:境内非居民:境内非居民企业纳税义务非居民企业纳税义务vv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营业利润(包括销售货物、提供劳务等)包括销售货物、提供劳务等)包括销售货物、提供劳务等)包括销售货物、提供劳务等)机构、场所概念用于分辨营业利润(法二条三款、条例机构、场所概念用于分辨营业利润(法二条三款、条例机构、场所概念用于分辨营业利润(法二条三款、条例机构、场所概念用于分辨营业利润(法二条三款、条例五条)五条)五条)五条)与居民企业大致相同的税收待遇(即机构场所所得)与居民企业大致相同

5、的税收待遇(即机构场所所得)与居民企业大致相同的税收待遇(即机构场所所得)与居民企业大致相同的税收待遇(即机构场所所得)vv非营业利润非营业利润非营业利润非营业利润仅就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纳税(税法第三条第三款)仅就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纳税(税法第三条第三款)仅就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纳税(税法第三条第三款)仅就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纳税(税法第三条第三款)源泉扣缴机制(股息、红利、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源泉扣缴机制(股息、红利、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源泉扣缴机制(股息、红利、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源泉扣缴机制(股息、红利、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财产转让所得)费、财产转让所得)费、财产转让所得)费、财

6、产转让所得)注意境内企业负有代扣代缴义务:注意境内企业负有代扣代缴义务:注意境内企业负有代扣代缴义务:注意境内企业负有代扣代缴义务: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或者虽设有机构、场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或者虽设有机构、场所,但与该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而有取得的来源于中所,但与该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而有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利润(股息、红利)、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国境内的利润(股息、红利)、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和其它所得,和其它所得,非居民企业纳税义务非居民企业纳税义务 均应就其收入全额(除有关文件和税收协定另有规定外)征均应就其收入全额(除有关文件和税收协定另有

7、规定外)征收预提所得税,税率为收预提所得税,税率为10%,以支付所得的单位为扣缴义务,以支付所得的单位为扣缴义务人,从每次支付的款项中代扣代缴应纳税额,应当于五日内人,从每次支付的款项中代扣代缴应纳税额,应当于五日内缴入国库,并向当地税务机关报送扣缴所得税报告表。缴入国库,并向当地税务机关报送扣缴所得税报告表。当以上费用计入本期国内单位的成本、费用的,无论是否实当以上费用计入本期国内单位的成本、费用的,无论是否实际支付上述款项,均认同为已支付,并应按照税法的规定代际支付上述款项,均认同为已支付,并应按照税法的规定代扣代缴外国企业预提所得税,因此企业在列支以上费用时应扣代缴外国企业预提所得税,因

8、此企业在列支以上费用时应慎重。慎重。注意,财税注意,财税注意,财税注意,财税20081302008130号号号号 文件文件文件文件 (扣除费用的规定)(扣除费用的规定)(扣除费用的规定)(扣除费用的规定)居民企业纳税义务居民企业纳税义务就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纳税就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纳税居民企业与非居民企业居民企业与非居民企业v依法境内注册依法境内注册或或依外国法律注册,但实际管依外国法律注册,但实际管理机构理机构在境内在境内。注册地或实际管理机构在境。注册地或实际管理机构在境内。内。-坚持以依法注册地为基本判定标准坚持以依法注册地为基本判定标准注重法注重法律形式,易操作,但也易规

9、避。律形式,易操作,但也易规避。如注册地外迁,留学人员或华侨回归经营 -实际管理地标准实际管理地标准注重经济实质,合理,但注重经济实质,合理,但不易操作。不易操作。汇总纳税与合并纳税汇总纳税与合并纳税 1、总分公司如何纳税?、总分公司如何纳税?汇总纳税。(法)第五十条:居民企业在汇总纳税。(法)第五十条: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的,应当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应当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2、母子公司如何纳税?、母子公司如何纳税?合并纳税。(法)第五十二条:除国务院合并纳税。(法)第五十二条:除国务院另有规定外,企业之间不得合并缴

10、纳企业另有规定外,企业之间不得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法人所得税的例外)所得税(法人所得税的例外)汇总纳税与合并纳税汇总纳税与合并纳税3、汇总纳税与合并纳税在计算所得税上、汇总纳税与合并纳税在计算所得税上有差异吗?有差异吗?vv统一统一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纳税所得额vv合并合并子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子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汇总纳税与合并纳税汇总纳税与合并纳税v汇总与合并纳税都是将税款集中到总部纳税,汇总与合并纳税都是将税款集中到总部纳税,但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对于总分公司汇总但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对于总分公司汇总纳税,其理论依据是分支机构是总公司设在纳税,其理论依据是分支机构是总公司设在异地经营的分公

11、司,无独立法人资格,总分异地经营的分公司,无独立法人资格,总分支机构是一个独立法人,这与母公司、子公支机构是一个独立法人,这与母公司、子公司分别是独立法人,由母公司、子公司合并司分别是独立法人,由母公司、子公司合并纳税有本质的区别。纳税有本质的区别。v汇总纳税是将分公司汇总纳税是将分公司所得所得并入总公司所得,并入总公司所得,由总公司汇总申报纳税;合并纳税是指允许由总公司汇总申报纳税;合并纳税是指允许集团内母子公司以某种方式,合并其集团内母子公司以某种方式,合并其利润利润,由集团母公司合并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简由集团母公司合并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简单地讲,汇总纳税是针对总分公司而言的,单地讲,

12、汇总纳税是针对总分公司而言的,合并纳税是针对母子公司而言的。合并纳税是针对母子公司而言的。汇总纳税与合并纳税影响vv实行法人所得税后带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所得税收实行法人所得税后带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所得税收实行法人所得税后带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所得税收实行法人所得税后带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所得税收入跨区转移的问题入跨区转移的问题入跨区转移的问题入跨区转移的问题 相关文件:相关文件:相关文件:相关文件:vv1 1 1 1、国税发国税发国税发国税发【2008200820082008】28282828号号号号跨地区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跨地区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跨地区汇总

13、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跨地区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管理暂行办法管理暂行办法管理暂行办法vv2 2 2 2、财预财预财预财预【2008200820082008】10101010号号号号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暂行办法预算管理暂行办法预算管理暂行办法预算管理暂行办法vv3 3 3 3、国税函国税函国税函国税函2008747200874720087472008747号号号号关于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关于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关于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关于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

14、得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v上述文件明确了:上述文件明确了:v1、汇总纳税原则、汇总纳税原则“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拨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拨”v2、就地预缴分支机构的范围(不是所有分支、就地预缴分支机构的范围(不是所有分支机构都需要就地预缴的)机构都需要就地预缴的)v3、就地预缴分配指标及比例(收入、工资、就地预缴分配指标及比例(收入、工资、资产总额,资产总额,35%、35%、30%)v4、原独立纳税的分支机构亏损可继续弥补、原独立纳税的分支机构亏损可继续弥补v5、分支机

15、构均应办理税务登记证,接受所在、分支机构均应办理税务登记证,接受所在地税务机关监督管理。地税务机关监督管理。v6、分支机构的各项财产损失,均由分支机构、分支机构的各项财产损失,均由分支机构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并出具证明后,再由总机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并出具证明后,再由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扣除。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扣除。汇总纳税对分支机构税收影响汇总纳税对分支机构税收影响v跨地区营业机构的设立形式(子公司、分公司、办事处)跨地区营业机构的设立形式(子公司、分公司、办事处)v税收方面:税收方面:企业所得税,分公司与办事处在总公司汇总纳税(是否需要就地预缴执行企业所得税,分公司与办事处在总公司汇

16、总纳税(是否需要就地预缴执行国税发国税发200828号文);子公司独立纳税,除国务院规定外,不可合并号文);子公司独立纳税,除国务院规定外,不可合并纳税。(子公司不存在汇总纳税的概念)纳税。(子公司不存在汇总纳税的概念)因此一般在成立初期,可考虑分公司的形式,初期的亏损可抵减总公司因此一般在成立初期,可考虑分公司的形式,初期的亏损可抵减总公司的利润。的利润。流转税,分公司独立核算,则与子公司一样,作为增值税与消费税的纳税流转税,分公司独立核算,则与子公司一样,作为增值税与消费税的纳税主体,如若汇总纳税需经审批。(苏国税发主体,如若汇总纳税需经审批。(苏国税发2007128号)号)v登记注册方面

17、:一般分公司是有经营性活动的,因此需要工商与税务的登记注册方面:一般分公司是有经营性活动的,因此需要工商与税务的注册登记;办事处是起到联络处的作用,不可进行购销等性质的经营活注册登记;办事处是起到联络处的作用,不可进行购销等性质的经营活动。在新公司法实施后,工商局取消了办事处的登记注册。动。在新公司法实施后,工商局取消了办事处的登记注册。v企业根据实际经营需要考虑分支机构的存在形式企业根据实际经营需要考虑分支机构的存在形式v关于合并纳税政策关于合并纳税政策 法法52条规定,除国务院另有规定外,企业之条规定,除国务院另有规定外,企业之间不得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间不得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目前有关合

18、并纳税政策尚未出台,原经国家目前有关合并纳税政策尚未出台,原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的实行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税务总局批准的实行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企业,暂按原规定继续执行企业,暂按原规定继续执行二、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一)应纳税所得额确定的原则一)应纳税所得额确定的原则1 1、税法优先原则税法优先原则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税法第二十一的规定计算。(税法第二十一条)条)税法没有明确规定的,税法没有明

19、确规定的,遵循会计制度遵循会计制度(不同企业执(不同企业执行不同会计制度,遵从其执行的会计制度)行不同会计制度,遵从其执行的会计制度)应纳税所得额确定的原则应纳税所得额确定的原则2、权责发生制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条例第九条: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条例第九条: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20、本条例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本条例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定的除外。应纳税所得额确定的原则应纳税所得额确定的原则3、不排除收付实现制(列举式):本条、不排除收付实现制(列举式):本条例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例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定的除外。(房地产企业预收收入)(房地产企业预收收入)应纳税所得额确定的原则应纳税所得额确定的原则v会计与税收差异会计与税收差异1、会计基于谨慎性原则、会计基于谨慎性原则2、税收基于确定性原则、税收基于确定性原则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vv新旧税法比较(内资)新旧税法比较(内资)新旧税法比较(

21、内资)新旧税法比较(内资)vv原规定:原规定:原规定:原规定:vv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收入总额收入总额收入总额-扣除扣除扣除扣除-亏损亏损亏损亏损-免税收入免税收入免税收入免税收入vv新规定:新规定:新规定:新规定:vv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收入总额收入总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不征税收入不征税收入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免税收入免税收入免税收入-扣除扣除扣除扣除-亏损亏损亏损亏损vv比较:增加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优先扣除比较:增加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优先扣除比较:增加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优先扣除比较:增加不征税收入;免税

22、收入优先扣除vv好处:优惠政策充分落实;税基更加明确好处:优惠政策充分落实;税基更加明确好处:优惠政策充分落实;税基更加明确好处:优惠政策充分落实;税基更加明确 原有规定可能导致免税所得有被征税的可能,免税的投资收原有规定可能导致免税所得有被征税的可能,免税的投资收原有规定可能导致免税所得有被征税的可能,免税的投资收原有规定可能导致免税所得有被征税的可能,免税的投资收益弥补亏损。益弥补亏损。益弥补亏损。益弥补亏损。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vv举例:收入举例:收入100(免税收入免税收入20),),扣除扣除90vv 原规定:应税所得原规定:应税所得=100-90-10=0 (

23、另(另10万万实际产生了纳税义务)实际产生了纳税义务)vv 新规定:应税所得新规定:应税所得=100-20-90=-10vv亏损的重新定义(免税收亏损的重新定义(免税收入不需要弥补当期入不需要弥补当期经营亏损)经营亏损)收入总额收入总额v销售货物收入销售货物收入v提供劳务收入提供劳务收入v转让财产收入转让财产收入v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v利息收入利息收入v租金收入租金收入v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v接受捐赠收入接受捐赠收入v其他收入其他收入销售货物收入销售货物收入v收入时间的确认收入时间的确认会计方面规定:会计方面规定:-企业获得已实现经济利益或潜在的经济

24、利益的控制企业获得已实现经济利益或潜在的经济利益的控制权;权;-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合理地计量。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合理地计量。税法方面:税法方面:一般按权责发生制原则(除房地产企业),无其他一般按权责发生制原则(除房地产企业),无其他具体规定。具体规定。销售货物收入销售货物收入v收入金额的确认收入金额的确认 -企业应当按照从购货方企业应当按照从购货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确定销售货物收入金额。销售货物收入金额。-销售货物涉及销售货物涉及现金折扣现金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的,应当

25、按照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货物收入金额。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额确定销售货物收入金额。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损益。-销售货物涉及销售货物涉及商业折扣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的,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货物收入金额。额确定销售货物收入金额。-企业已经确认销售货物收入的售出货物发生企业已经确认销售货物收入的售出货物发生销售折让销售折让的,的,应当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货物收入。应当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货物收入。-企业已经确认销售货物收入的售出货物发生企业已经确认销售货物收入的售出货物发生销售退回销售退回的,的,应当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货物收入。应当在

26、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货物收入。特殊事项的确认特殊事项的确认v条例二十五条: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偿债,条例二十五条: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偿债,以及将货物用于捐赠、赞助、集资、广告、样品、以及将货物用于捐赠、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和利润分配,应当视同销售货物,按上述职工福利和利润分配,应当视同销售货物,按上述规定确认收入(规定确认收入(取消将自产货物用于在建工程、管取消将自产货物用于在建工程、管理部门及非生产性机构视同销售理部门及非生产性机构视同销售)。)。v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按照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按照合同约定合同约定的收款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日期确认收入的

27、实现 v采取产品分成方式取得收入的,按照企业采取产品分成方式取得收入的,按照企业分得产品分得产品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其收入额按照产品的公允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其收入额按照产品的公允价值确定。价值确定。提供劳务收入提供劳务收入v收入时间的确认收入时间的确认 持续时间超过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的,一律按完工个月的,一律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提供劳务收入提供劳务收入v收入金额的确认收入金额的确认 -企业应当按照从接受劳务方企业应当按照从接受劳务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认提供劳务收入总额。确认提供劳务收入总额。-企业受托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

28、飞机等,以及从企业受托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等,以及从事建筑、安装、装配工程业务或者提供劳务等,持续时间超事建筑、安装、装配工程业务或者提供劳务等,持续时间超过过12个月的,应当分期按个月的,应当分期按完工进度或完成工作量完工进度或完成工作量确认收入。确认收入。-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偿债,以及将劳务用于捐赠、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偿债,以及将劳务用于捐赠、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和利润分配,应当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和利润分配,应当视同视同提供劳务提供劳务,按以上规定确认收入。,按以上规定确认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转让财产收入v收入金额的确认收入金额的确认 企

29、业应当按照从财产受让方企业应当按照从财产受让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议价款确定转让财产收入金额。确定转让财产收入金额。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偿债,以及将财产用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偿债,以及将财产用于捐赠、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和利于捐赠、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和利润分配,应当润分配,应当视同转让财产视同转让财产,按以上规定确认收入。,按以上规定确认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v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应在益,应在被投资企业作出利润分配决策被投资企业作出利润分配决策时确

30、认收入实现,不论企业是否实际收时确认收入实现,不论企业是否实际收到股息、红利等收益款项。到股息、红利等收益款项。利息收入利息收入v收入金额的确认收入金额的确认 利息收入利息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按照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认收入的实现。企业利息收入金额,应当按照企业利息收入金额,应当按照有关有关借款合同或协议约定的金额确定借款合同或协议约定的金额确定(合同(合同利率)。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对于企业持有利率)。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对于企业持有到期的长期债券或发放长期贷款取得的利息到期的长期债券或发放长期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可按照收入,可按照实际利率法实际利率

31、法确认收入的实现。确认收入的实现。租金收入租金收入v收入时间的确认收入时间的确认 租金收入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租金收入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承租人应承租人应付租金付租金的日期确认实现。的日期确认实现。租金收入租金收入v收入金额的确认收入金额的确认 企业租金收入金额,应当按照有关企业租金收入金额,应当按照有关租赁租赁合同或协议约定合同或协议约定的金额全额确定。的金额全额确定。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v收入时间的确认收入时间的确认 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应当按照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合同约定的的特许权使用人特许权使用人应付特许权使用费应付特许权使用费的日期的日期确认实现。确认实现。特许权使用

32、费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v收入金额的确认收入金额的确认 企业特许权使用费收入金额,应当按照有关企业特许权使用费收入金额,应当按照有关使用使用合同或协议约定合同或协议约定的金额全额确定。的金额全额确定。接受捐赠收入接受捐赠收入v收入的确认收入的确认v企业接受的捐赠收入,按企业接受的捐赠收入,按实际收到受赠资产实际收到受赠资产的时间的时间确认收入实现。确认收入实现。v企业接受捐赠收入金额,按照捐赠资产的企业接受捐赠收入金额,按照捐赠资产的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确定。确定。v非货币性捐赠非货币性捐赠200345200345号文规定金额较大按五年分号文规定金额较大按五年分摊,金额较大是指接受的金额超过应纳税所

33、得额摊,金额较大是指接受的金额超过应纳税所得额50%50%,现未明确。,现未明确。其他收入其他收入v第二十二条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九)项所称第二十二条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九)项所称其他收入,是指企业取得的除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其他收入,是指企业取得的除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一)项至第(八)项收入外的其他收入,包括第(一)项至第(八)项收入外的其他收入,包括企业资产溢余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入、确企业资产溢余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入、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债务重组收入、补贴收入、违约金回的应收款项、债务重

34、组收入、补贴收入、违约金收入、汇兑收益等。收入、汇兑收益等。企业其他收入金额,按照企业其他收入金额,按照实际收入额或相关资产的公允价值实际收入额或相关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确定。关于个人所得税返还的手续费关于个人所得税返还的手续费v列支规定:列支规定:1 1、根据国税发、根据国税发199565199565号,规定用途,用于代扣代缴费用开支或奖励办税号,规定用途,用于代扣代缴费用开支或奖励办税人员。人员。2 2、财行、财行20053652005365号,号,“三代三代”单位所取得的手续费收入应该单独核算,单位所取得的手续费收入应该单独核算,计入本单位收入,用于计入本单位收入,用于“三代三代”管理支

35、出,也可以适当奖励相关工作管理支出,也可以适当奖励相关工作人员。人员。v税收规定:税收规定:1 1、财税、财税199420199420号,用于奖励办税个人免征个人所得税号,用于奖励办税个人免征个人所得税2 2、根据新税法精神,属其他收入应交企业所得税、根据新税法精神,属其他收入应交企业所得税v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 1、财务如无证据证明系用于上述规定范围的,则不予税前列支,另,如用、财务如无证据证明系用于上述规定范围的,则不予税前列支,另,如用于相关办税人员以外人员的,则需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因此对于相关办税人员以外人员的,则需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因此对2%2%的的手续费返还支出一定需规划好用

36、途。手续费返还支出一定需规划好用途。2 2、企业若挂往来款中,年末应检查其是否有余额,余额负有纳税义务。、企业若挂往来款中,年末应检查其是否有余额,余额负有纳税义务。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 免税收入免税收入 不征税收入不征税收入收入的性质收入的性质 经营性经营性 非经营性非经营性相应的成本费用相应的成本费用 可以扣除可以扣除 不可以扣除不可以扣除税收待遇税收待遇 免于征税免于征税 不应征税不应征税国家调控的影响国家调控的影响 可随时作为可随时作为 不会征税不会征税 征税收入征税收入不征税收入不征税收入vv新税法新创设的一个概念,包括:新税法新创设的一个概念,包括:新税法新创设

37、的一个概念,包括:新税法新创设的一个概念,包括:n n财政拨款财政拨款财政拨款财政拨款 vv各各各各级级级级人人人人民民民民政政政政府府府府对对对对纳纳纳纳入入入入预预预预算算算算管管管管理理理理的的的的事事事事业业业业单单单单位位位位、社社社社会会会会团体等组织拨付的团体等组织拨付的团体等组织拨付的团体等组织拨付的财政资金财政资金财政资金财政资金 n n依依依依法法法法收收收收取取取取并并并并纳纳纳纳入入入入财财财财政政政政管管管管理理理理的的的的行行行行政政政政事事事事业业业业性性性性收收收收费费费费、政政政政府府府府性性性性基金基金基金基金n n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国务院规定的其他

38、不征税收入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vv是指企业取得的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是指企业取得的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是指企业取得的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是指企业取得的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门用途的财政性资金。专门用途的财政性资金。专门用途的财政性资金。专门用途的财政性资金。vv不包括各级地方政府的不包括各级地方政府的不包括各级地方政府的不包括各级地方政府的奖励返还奖励返还奖励返还奖励返还等等等等免税收入免税收入v企业购买财政部发行的企业购买财政部发行的国家公债国家公债所取得的利息收入。所取得的利息收入。v符合条件的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居民企业之

39、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和在中国境内资收益和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收入从居民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收入(不包括连续持(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12个月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取得的投资收益。)。)。v符合条件的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的收入。的收入。税前扣除原则税前扣除原则(四)税前扣除原则(四)税前扣除原则(四)税前扣除原则(四)税前扣除原则vv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企业实际发生的与

40、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有关的、合理的有关的、合理的有关的、合理的支出,支出,支出,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法第八条)。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法第八条)。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法第八条)。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法第八条)。2 2 2 2章章章章3 3 3 3节)节)节)节)-不得扣除不得扣除不得扣除不得扣除无关原则、合法性原则无关原则、合法性原则无关原则、合法性原则无关原则、合法性原则 -限定条件扣除限定条件扣

41、除限定条件扣除限定条件扣除合理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合理性原则 -非列举项目扣除非列举项目扣除非列举项目扣除非列举项目扣除相关性、真实性原则相关性、真实性原则相关性、真实性原则相关性、真实性原则 税前扣除原则税前扣除原则vv税前扣除的基本原则之一:税前扣除的基本原则之一: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税前扣除必须从税前扣除必须从根源和性质上与收入直接相根源和性质上与收入直接相关关 根源带来现实经济利益和未来经济利益根源带来现实经济利益和未来经济利益 性质区分性质区分个人个人 外单位费用与企业经营费外单位费用与企业经营费用用税前扣除原则税前扣除原则vv税前扣除的基本原则之二:税前扣除的基本原则之二:税

42、前扣除的基本原则之二:税前扣除的基本原则之二: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原则企业申报扣除的费用必须提供企业申报扣除的费用必须提供企业申报扣除的费用必须提供企业申报扣除的费用必须提供证明收入、费用实际已经证明收入、费用实际已经证明收入、费用实际已经证明收入、费用实际已经发生发生发生发生的足够和适当凭据。足够和适当要根据具体业务去的足够和适当凭据。足够和适当要根据具体业务去的足够和适当凭据。足够和适当要根据具体业务去的足够和适当凭据。足够和适当要根据具体业务去判断。判断。判断。判断。如果根据会计法和发票管理条例规定,如果根据会计法和发票管理条例规定,如果根据会计法和发票管理条例规定,如果

43、根据会计法和发票管理条例规定,必须提供发票的,必须提供发票的,必须提供发票的,必须提供发票的,发票是发票是发票是发票是适当的凭据。(引自法律释义)适当的凭据。(引自法律释义)适当的凭据。(引自法律释义)适当的凭据。(引自法律释义)足够与否依赖足够与否依赖足够与否依赖足够与否依赖税务职业判断和纳税人诚信度。税务职业判断和纳税人诚信度。税务职业判断和纳税人诚信度。税务职业判断和纳税人诚信度。比如工资,比如工资,比如工资,比如工资,一般以内部凭证,但有时需要其他佐证。一般以内部凭证,但有时需要其他佐证。一般以内部凭证,但有时需要其他佐证。一般以内部凭证,但有时需要其他佐证。如果不能提供适当凭据,税务

44、机关应基于自由如果不能提供适当凭据,税务机关应基于自由裁裁量权量权的合理界限对各项必要支出进行合理核定的合理界限对各项必要支出进行合理核定 净所得征税理论(改变原征管理净所得征税理论(改变原征管理念!)念!)具体规定总局正在讨论制订下发。具体规定总局正在讨论制订下发。对以票管税及税基的冲击较大!对以票管税及税基的冲击较大!税前扣除原则税前扣除原则v税前扣除的基本原则之三:税前扣除的基本原则之三: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n n非法支出非法支出非法支出非法支出不能扣除(如回扣,不能扣除(如回扣,不能扣除(如回扣,不能扣除(如回扣,国税函国税函国税函国税函【19971997】第第第第472472号号号号

45、 明确规定不予扣除)明确规定不予扣除)n n税法第十条规定:税收滞纳金、罚金、罚税法第十条规定: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不得扣除。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不得扣除。税前扣除原则税前扣除原则v税前扣除的基本原则之四:税前扣除的基本原则之四:合理性原则合理性原则n n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款:所称合理的支出,是指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款:所称合理的支出,是指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款:所称合理的支出,是指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款:所称合理的支出,是指符合符合符合符合生产经营活动的常规生产经营活动的常规生产经营活动的常规生产经营活动的常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或,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或,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或,应

46、当计入当期损益或者有关资产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者有关资产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者有关资产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者有关资产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n n防止企业利用不合理的支出防止企业利用不合理的支出防止企业利用不合理的支出防止企业利用不合理的支出调节利润调节利润调节利润调节利润,规避税收,规避税收,规避税收,规避税收,反避税条款反避税条款反避税条款反避税条款遵循原则规定下的注意事项遵循原则规定下的注意事项v针对以上原则的注意事项:针对以上原则的注意事项:v费用列支问题:费用列支问题:1、以其他票据冲抵真实费用的情况、以其他票据冲抵真实费用的情况 真实费用无票据,一般系与个人的交易或系非

47、法交易或取得真实费用无票据,一般系与个人的交易或系非法交易或取得票据成本过高而未索取。票据成本过高而未索取。注意其他票据冲抵注意:注意其他票据冲抵注意:(1)内容与金额把握)内容与金额把握(2)开具渠道)开具渠道(3)财务入账(税金支付)财务入账(税金支付)遵循原则规定下的注意事项遵循原则规定下的注意事项2 2、日常费用,差旅费、会务费、招待费相关能证明真实、合、日常费用,差旅费、会务费、招待费相关能证明真实、合法性的凭据。法性的凭据。2.12.1、差旅费:出差时间、地点、人员、天数、出差目的等。、差旅费:出差时间、地点、人员、天数、出差目的等。2.22.2、会务费:会议费证明材料应包括:会议

48、时间、地点、出、会务费:会议费证明材料应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出席人员、内容、目的、费用标准、支付凭证等。席人员、内容、目的、费用标准、支付凭证等。2.32.3、展览费:是指企业为开展促销活动或宣传商品等举办商、展览费:是指企业为开展促销活动或宣传商品等举办商品展览、展销会所支出的各项费用,其费用列支应按规定取品展览、展销会所支出的各项费用,其费用列支应按规定取得发票、展览的合同书、邀请函等凭证,具有合法有效凭证得发票、展览的合同书、邀请函等凭证,具有合法有效凭证或证明的展览费可以全额在税前扣除。或证明的展览费可以全额在税前扣除。遵循原则规定下的注意事项遵循原则规定下的注意事项v2.42.4、

49、招待费:与公司的业务额和业务利润水、招待费:与公司的业务额和业务利润水平吻合,要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直接相关,平吻合,要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直接相关,证明如:娱乐旅行时间地点、商业目的、与证明如:娱乐旅行时间地点、商业目的、与被招待人的业务关系等等。一旦要求提供而被招待人的业务关系等等。一旦要求提供而纳税人无法提供将失去扣除权。纳税人无法提供将失去扣除权。v注意,发票取得必须规范。注意,发票取得必须规范。国税发国税发200880号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发票管理工作的通知发票管理工作的通知遵循原则规定下的注意事项遵循原则规定下的注意事项v财产报损问题财产报损问题1、生产过程中损耗的界

50、定、生产过程中损耗的界定 正常损耗与非正常损耗,合理性问题。一般会有行正常损耗与非正常损耗,合理性问题。一般会有行业标准。如果超耗,一定找出生产或核算的原因,业标准。如果超耗,一定找出生产或核算的原因,做好应对处理。若被认定非正常损失,则增值税、做好应对处理。若被认定非正常损失,则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均有影响。(转出、申请报批)企业所得税均有影响。(转出、申请报批)2、往来性质问题、往来性质问题 借款与货款的问题(借款不予报损)借款与货款的问题(借款不予报损)税前扣除的主要内容税前扣除的主要内容v成本: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成本: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成本、销货成本、销售成本、销货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x模板 > 企业培训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