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通用15篇.docx

上传人:有**** 文档编号:8878128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6.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数学教案通用1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大班数学教案通用1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班数学教案通用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数学教案通用15篇.docx(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大班数学教案通用15篇大班数学教案大班数学教案1活动目标: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结果。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活动准备:1、教具教学课件2、学具人手一份数字卡片答题卡小青蛙操作材料及答题纸每组一份数字卡及答题卡活动重点:看图学习6的加法活动难点:能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活动过程:一、邀请小青蛙:复习6的组成春天到了,田里的庄稼请小青蛙帮忙捉害虫,小青蛙要听到密码它才来。小青蛙的密码是这样的,请小朋友仔细听小青蛙叫了几声,然后叫出和小青蛙的叫声加起来是6的青蛙叫。那么小青蛙就来了,你们愿意邀请它们吗?那让我们快点对

2、密码吧。“小朋友,请听好,我叫3声呱,你叫几声呱?”“小青蛙,请听好,你叫3声呱,我叫3声呱。”二、找找小青蛙:根据画面,启发幼儿边分类边列式1数数一共几只小青蛙。2请幼儿分别按小青蛙的大小、颜色、花纹等特征,列出加法算式,看谁列的快。3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列的算式表示什么,教师出示算式。4启发幼儿讲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算式和内容,教师出示算式。5“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6,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5道算式就是6的加法算式。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将幼儿列出的算式汇总,启发幼儿观察,并找出互换规律。)1小青蛙要在池塘闯关成功才能顺利到达,我们大家帮帮它吧!2小组力量大,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答题,每组

3、都答对了,就闯过了一关,你们有信心吗?3依次出示图片,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尝试按图意讲述应用题,并用数字卡摆加法算式以及相关朋友题。四、游戏:捉害虫。进一步巩固幼儿对6的加法的学习1、小青蛙这么能干,我们也来帮它们一起捉害虫吧。2、小青蛙一下子吃进了6条虫子,它跳一跳,发现6条虫有两种种类,一种红一种绿,它请我们帮它记录下来,并列算式算算。当然还要列出朋友题。3、幼儿操作五、结束:小朋友真能干,小青蛙都呱呱呱的表扬我们呢。活动反思:我觉得,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了很多,在快乐的心情中讲述,幼儿也很快乐的学习,而且6的加法算式他们全都学会了。最重要的是快乐,孩子们快乐,作为老师的我也很快乐。大班数学

4、教案2活动目标:1、感知并理解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10的相邻数,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2、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3、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戏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相邻数的含义,掌握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活动准备:PPT课件、音乐、数字卡片1套(打印)、磁性白板或黑板、羊羊数字头饰、灰太狼头饰。活动过程:一、师生互动,随音乐进入教室二、初步认识相邻数1、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给数字宝宝找邻居吧!(1)我们来看看数字宝宝2的邻居是谁呀?2的前面是几?(是1),2的

5、后面呢?(是3)(1和3是2的邻居,也叫做2的相邻数。)(2)数字宝宝5也想找邻居了,小朋友们快帮帮他吧!(把5贴在白板上,让幼儿给5找邻居)(3)出示数字卡片9让幼儿给9找邻居。小结:刚才小朋友给数字宝宝们找到了邻居,我们的宝宝们真棒!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秘密,每个数字宝宝都有相邻数,小朋友们可要记清楚了。三、拓展活动,加深幼儿理解1、给小动物找邻居。教师PPT课件出示小动物图片,让幼儿数一数它的个数,并说一说它邻居的个数。2、游戏:智救羊羊游戏规则:教师请10名幼儿扮演羊羊,给他们戴上写有编号的羊羊头饰,并请幼儿记住编号。教师扮演灰太狼。播放音乐一只羊,音乐响起羊羊们在欢快的玩耍。音乐一停灰

6、太狼就抓住一只羊羊。并告诉其他的羊羊,要想救走这只羊羊就要他的邻居来才行。(游戏数遍)四、结束部分:师:今天,我们知道了每一个数字宝宝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好邻居,它们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快乐的生活着。我们小朋友也要像数字宝宝一样,大家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活动反思:这个活动自始至终让幼儿探索性发现问题,使幼儿一直处于活跃、积极的学习态度,通过游戏化教学,结合生活中的邻居关系,把相邻数的概念渗透在其中,尽量让抽象的数的逻辑概念在具体的事物中理解,帮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快乐地学习、体验、理解,从而提高幼儿学习相邻数的兴趣。大班数学教案3活动目标1、运用已有经验感知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2、尝试运用不同策

7、略进行10元以内人民币之间的兑换。3、能自主结伴三至四人开展小银行游戏。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6、喜欢参与游戏,体验。重点难点活动准备个人操作材料人民币替代玩具,同色数卡5两张、2五张、1十张同组幼儿玩具不同色教具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人民币若干,大数卡,实物投影仪活动过程1、投影各面值钱币,引导幼儿认识各种人民币。教师提问:你们认识这些钱吗?这些钱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它们分别是多少钱?你是怎么知道的?比这小的钱币还有什么?小结:我们中国只有1、2、5,10、20、50,100这几个数字面值的钱币。不管你要多少钱都要由这几个数来组合。2、

8、鼓励幼儿大胆尝试10以内面值钱币支取的不同策略。教师提示:我们来玩小银行游戏,你们做银行职员,老师来取钱,试试看你们能否让顾客满意。游戏形式:教师出数卡,表示要取多少钱,幼儿用自己的操作材料在面自己前摆放。你用哪几张钱币组合成顾客想要取的钱数?(1)引导幼儿观察同伴间有没有不同方法,正确吗?(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玩具摆出不同的取钱策略。(3)同组幼儿讨论摆放出各种不同的取钱策略,越多越好。3、幼儿自主结伴三至四人开展小银行游戏。教师提示:下面我们来开银行,我们自由组合三到四人,玩具合并在一起,银行柜台可以用桌子或椅子来代替,场地和角色大家商量,可以轮流做银行职员和顾客。游戏形式:幼儿分组,自主

9、游戏。教师指导:(1)对能力强的幼儿,启发他们分类整理钱币,以提高操作效率。4、总结讲评。(1)宣传教师指导中幼儿成功的尝试。(2)鼓励幼儿在今后的游戏中大胆运用和尝试。教学反思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选题,钱币虽然不是幼儿每天要接触的东西,但是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设计这样的活动,能有计划地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启发和引导幼儿尝试把所掌握的简单数学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游戏之中,不断丰富经验促进能力提高。但是原活动的设计并不令人满意,原因一,活动形式的设计以个别演示、集体讨论、自己记录的方式,游戏性不强不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操作活动以个人书面的形式,教师不能快速有效给予帮助,也将影响教学效果。

10、原因二,探索钱币的不同兑换策略,限定兑换7元钱,过于死板,不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发挥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同时以数字、符号等方式记录策略,增加了幼儿的思维难度,也没有考虑幼儿间个体的差异性。大班数学教案4活动目标:1、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分解画面,感知同一事物中不同的数量关系。2、学习5的组成,知道5可以分成两份只有4种分法。3、使幼儿能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操作过程和操作结果。活动准备:实物投影仪、实物图、贴绒数字1-5、特征标记图、幼儿作业纸、分合卡片、铅笔。活动过程:一、集体活动1、复习24的组成。出示贴绒数字,师:今天我们来玩碰球游戏,老师先报一个数,你们再报一个数,我们的数合在一起要刚

11、好是这个数。2、新授学习5的组成,学习按特征分解画面。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张图,我们一起看看图上有什么?(小鸭子)请小朋友数数看,一共有几只小鸭子?(5只)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5只小鸭子?那我们一一看,这几只小鸭子都一样吗?它们什么地方不同?幼儿自由回答。刚才小朋友一起找了这几只小鸭子的不同特征,我们把这些小鸭子的不同特征的事故量记录到记录表上,(出示5的分合式图片)教幼儿按照大小、颜色、动作、位置不同去记录。谁愿意来填放相应的数字?(出示5的数字卡片)请幼儿来摆放,其余幼儿帮助检查。我们刚才记录的都是什么洋的事?5只鸭子中有几只什么样的鸭子和几只什么样的鸭子/,那么那这些鸭子的.特征

12、标记拿掉就变成了什么?(5的分合式)出示5的分合式。小朋友这个分合式你们会读吗?我们一起读一读。师生读5的分合式。刚才我们给小鸭子按不同的特征分了类,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张图片,你们看图上有什么?(实物投影仪出示幼儿作业纸)按照老师刚才讲解的要求给熊猫分类,看清楚上面的特征标记再去记录,记录好后再自己读一读。幼儿分组作业,教师巡回指导。三、活动。出示两张幼儿作业纸,大家一起先把这两张作业纸上带标记的分合式说一说。他们记得对吗?谁对谁错?为什么?请错的幼儿上来改正,并读一读正确的记录分合式。大班数学教案5挂灯笼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习6的分解、组成。2、能找出按顺序分的递增、递减规律。活动

13、准备:1、6的分解、组成式一套,圆片6个。2、幼儿画册数学下。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谈话在中国的许多节日里,大家都喜欢挂灯笼,红红火火,特别热闹。我们小朋友也剪了许多不一样的红灯笼,把它们串成一串灯笼。今天,我们将这些灯笼和算式题做朋友。二、认读加法题1、认读加法题:1+5=6,5+1=6,2+4=6,4+2=6,3+3=6,这些算式题上有什么?有数字、有符号排列出来的叫算式题。认读数字:每个数字和符号都有名字的。幼儿认读算式题中的数字。符号:“+”名字叫“加号”,“=”名字叫“等号”。在算式题中“+”读“加上”,“=”读“等于”。认读每一道算式题:1加上5等于6.1、4、6各表示什么意思?

14、2、共同选择一串灯笼,请幼儿找一道算式题,说说算式题的意思。例如“2盏红灯笼加上4盏绿灯笼,等于6盏灯笼”,“4盏小灯笼加上2盏大灯笼等于6盏灯笼”等。三、看灯笼找算式题1、我们剪了许多灯笼,每一串是几盏灯笼?找找它们有什么不一样?3、幼儿操作:观察各串灯笼,分辨它们不同的特征。寻找可以匹配的算式题,对应地挂在一串串灯笼下面,说说自己所表示的意思。活动延伸:生活中的算式题。思考:3+3=6可以表示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事情?算式题的用处很大,能帮我们许多忙,我们平时可以用它做什么事呢?教学反思:美人鱼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习6的加减法。2、激发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兴趣。活动准备:1、6的加减算式提卡

15、一套。2、幼儿画册数学下。活动过程:一、复习6的组成我们来拍手碰球,你的球和我的球合起来要是6.二、学习6加法。1、出示图一。“这三幅图讲的是一件事,谁会每幅图用一句话把这件事讲清楚。”(指第二幅图)“这里为什么要讲成是又来了?”(指第三幅图)“这里为什么要讲成是一共有?”“谁和谁合在一起?”(原来的5只和又来的1只)“谁能把这件事来讲一件?”(树上有5只小鸟,又飞来了1只,一共有6只小鸟)。2、幼儿用同样的方法来讲一件另外的两幅图。三、学习6的减法。1、出示图四。“这三幅图讲的是一件事,谁会每幅图用一句话把这件事讲清楚。”(指第二幅图)“这里到底是走掉了还是又走掉了?为什么?”(引导幼儿展开

16、讨论)第三幅图“底是一共有还是还剩?为什么?”“能把这件事来讲一件?”(草地上有6只羊,跑走了2只,还剩4只)。2、幼儿用同样的方法来讲一件另外的两幅图。3、幼儿找个同伴互相出加减法的应用题,请同伴猜一猜是加法还是减法,为什么?四、引导幼儿看幼儿画册美人鱼,完成练习。1、我们一起把美人鱼打扮得更漂亮些吧。2、把得数是3、4、5、6的地方涂上相应的颜色。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了解其名称和特征。2、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活动准备:1、装饰好的正方体和长方体礼盒各一个,各种正方体和长方体实物。2、幼儿画册数学下。活动过程: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尝试根据图纸制作礼物

17、盒。(1)出示正方体礼盒,引导幼儿说出正方体的名称,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2)出示一个长方体纸盒,先认识长方体,再请幼儿将盒子拆开,仔细观察长方体的构造图,引导幼儿发现折痕。(3)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图形,这个图形的名字叫做长方体,那么它是怎么组合而成的呢?从盒子来看,看的不清楚,我们一起来把纸盒拆开来看一看,好么?(4)将拆开的纸盒还原,进一步感知如何制作立体纸盒。2、根据图形纸,自己制作长方形纸盒。师:看看,老师今天带来了许多美丽的图形纸,让我们一起来跟着这些图形纸制作一个漂亮的纸盒吧。3、装礼物:互相欣赏礼物盒并装礼物。活动反思:大班

18、数学教案6活动目标:1、通过观看ppt课件、圈画、数数等活动区分单双数。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活动准备:活动过程:1、由谈话导入教学活动小朋友,今天有许多数字宝宝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你们看是谁来了播放ppt课件(幼儿边看边说:是数字宝宝3、5、9。7),噢有这么多数字宝宝和我们一起玩呢。下面小朋友一起喊口令“一二一、一二一。”来帮这些数字宝宝按顺序排成一队吧。2、集体活动:继续观看ppt课件(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有什么?它们是什么颜色?

19、是怎样排的队?(幼儿:有水娃娃、红水娃娃、绿水娃娃,它们是两个两个排的队)(2)请集体、个别幼儿两个两个数,数出每一组水娃娃是多少个。(3)引导幼儿观察、讨论:画面上是不是每一组水娃娃都被两个两个圈起来了?哪几组水娃娃两个两个的圈,被全部圈完了?是那几个数字?哪几组水娃娃两个两个的圈,到最后没有圈完的?是哪几个数字?(4)引导幼儿回答后教师:像这些全部圈完的2、4、6、8、10叫双数,没有圈完只剩一个的1、3、5、7、9叫单数。教师小结:a、像1、3、5、7、9两个两个地数,数到最后总会剩下一个的数叫单数。像2、4、6、8、10两个两个地数,全部都能数完的数叫双数。b、10以内有5个单数,有5

20、个双数。c、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他们手拉手都是好朋友。(5)简单的向幼儿介绍一下奇数、偶数。小朋友你们告诉老师,你有几个名字?启发幼儿说出幼儿园里老师、小朋友叫你什么,在家里爸爸、妈妈又叫你什么。(如:我叫李艳,还叫贝贝)师:老师告诉你们,数字宝宝也有两个名字,单数也叫奇数,双数也叫偶数。(6)找一找、说一说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3、在游戏与操作中区分单双数(1)从身体上找出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如:一个头是单数,两只手是双数,一张嘴是单数,两只耳朵是双数等)(2)练习卡操作活动(3)集体游戏:单数自己抱自己,双数找个朋友抱一抱。活动延伸:幼儿回家后,在家里的东西什么是单数,什么

21、是双数,并记录下来,明天来幼儿园交给老师。1、我能熟悉教材,教学思路清楚,课前准备充分。2、根据孩子们的思维特点,我从孩子们身边熟悉的实物着手,并逐步过渡到能够摆脱实物、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讲述。孩子们从中找出了成单成双的物品,孩子们的思维也由此得到了锻炼,在活动中,孩子们思维的敏捷性、正确性在游戏速度的快慢与变化,形式的集体与个体变化中得到发展与强化。3、对于个别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孩子启发不到位,以后我要多帮助这些孩子。大班数学教案7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位的第四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主要内容是: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等。教学内容分析:三

22、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教学对象分析: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平时的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三角形,在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和利用他们已掌握的学习方法,教师把课堂教学组织生动、活泼,突出知识性、趣味性和生活性,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量、剪、拼、摆等操作学具活动,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主动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想象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

23、能力,在学生亲自动手和归纳中,感受到理性的美。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教学难点:验证所有三角形的内角之和都是180。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三角形等。学具准备:三角形、剪刀、量角器等。一、出示课题,复习旧知1、认识三角形的内角。(1)复习三角形的概念。(2)介绍三角形的.“内角”。2、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设计理念】通过复习三角形的概念的过程,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旧知识而且可以为新知识教学提供知识铺垫。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通过预习,认识结论,提出疑问2、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1)用“量一量、算一算”的方法进行验证汇报测量结果产生疑问:为什么结果不统一?解决疑问:因为

24、存在测量误差。(2)用“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进行验证指导剪法。分别拼: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验证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3)用“折一折”的方法进行验证指导折法。分别折: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再次验证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3、看书质疑【设计理念】此过程采用直观教学手段。通过让学生动手量、拼等直观演示操作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的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从而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三、实践应用,解决问题:1、在一个三角形中,1=140,3=25,求2的度数。2、求出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图略)4、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5、你能求出下面的四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内角和吗?(图略)5、数学游戏。【设计理念】练习设计的优化是优化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方向,所以在新授后的巩固练习中注意设计层层递进,既有坡度、又注意变式,更有一练一得之妙,从而使学生牢固掌握新知。四、总结全课、延伸知识:1、今天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是怎样获取这些知识的?你感觉学得怎样?2、知识延伸:给学生介绍一种更科学的验证方法转化。【设计理念】课堂总结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会了什么,更要关注用什么方法学,要有意识的促进学生反思。板书设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方法:量一量拼角(略)拼一拼折一折大班数学教案8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了解计数有不同方法。2、能够以2、5、1

26、0为单位进行数群计数。3、通过计数,体验操作的乐趣。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已有逐一计数的感知经验。2、教具准备:轻音乐、演示板(已摆好20个棋子)、图片按群计数、不同颜色的圆形卡、操作卡。活动重点难点:1、重点:学习按群计数。活动过程:一、图片导入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理解以不同数群单位2和5进行计数。2、师:小朋友,图片上有多少个气球?你是怎么数出来的?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可以数出来?3、师:图片上一共有10个气球,有的小朋友说可以2个2个数,那2个2个数是怎么数的?请小朋友说一说,还

27、可以怎么数呢?5个5个是怎么数的?4、师小结:2个2个数就是以2个为一组进行数数,5个5个数就是以5个为一组进行数数。二、运用演示板操作,练习以2、5、10为单位的按群计数。1、师出示演示板:小朋友,演示板上有多少个棋子你知道吗?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数一数?2、师:请一位小朋友用自己的方法到前面来数一数,还有没有和他不一样的数法?3、师:如果10个10个数应该怎么数呢?4、师:请小朋友取出自己的圆形卡,选出一种自己喜欢的颜色,听音乐,把它依次摆放在自己的桌子上,音乐停止后,小朋友们就要停止摆放了。(幼儿听音乐进行操作)5、师:你选的是什么颜色的圆形?有多少个?你是怎么数的?以2个、5个、10

28、个为一组数出来的总数一样吗?数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哪一种方法数得快?三、幼儿游戏抱团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抱团的游戏,老师来说游戏规则:所有小朋友拉成一个大圆圈,边走边说: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几个好朋友?教师回答:找到2个好朋友。听到教师说2个后,小朋友们就要2个2个抱在一起,然后,教师再找一名小朋友来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可以2个、5个、10个)2、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按一定的数群计数,可以生活中试着按2个、5个、10个分别数一数物体。四、活动结束。附:排队数人数玩法:将幼儿按男女排成两队,每队指定一名幼儿数人数,按2个为单位数人数,说出总数。再分别指定幼儿按5个、10个为单位数

29、人数,说出总数。(生活中,可以让幼儿2个2个数筷子;5个5个数加餐;10个10个数器械等。)活动反思:在活动中幼儿对两个两个数数的理念理解的不是很透彻,个别幼儿还不能独立数数,教师应该在设计几个游戏环节,训练幼儿掌握两个两个数数的技能。大班数学教案9(一)活动目标:2、在尝试与比较中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发展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3、培养幼儿小心验证的科学品质。(二)经验准备:会使用自然测量(三)活动过程:1、教师演示,它们一样长吗?(初步感知长度的守恒)出示2条长度相等的毛线,这两条线一样长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根据幼儿讲述进行演示、比较)将其中一条线摆放成S形,现在这两条线一样长吗?你是怎么

30、知道的?(根据幼儿讲述进行演示、比较),引导幼儿初步了解长度的守恒。出示例图,这两条线一样长吗(排除箭头干扰)?你是怎么知道的?如幼儿意见出现分歧,借助测量工具(火柴或小棍)来验证。(培养幼儿验证的习惯)原来有时候眼睛看到的并不准确,我们还是要认真仔细地比较、检查一下。2、幼儿操作,进一步感知长度的守恒(工具:毛线火柴)教师讲解要求:任选一张图,比较图中2条线的长度是否相同。(可借助工具进行测量,引导幼儿根据线条不同,选择合适的工具)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操作。请个别幼儿演示自己的测量过程。3、请个别幼儿演示自己的测量过程。ABCD小结,帮助幼儿理解长度守恒。4、拼搭火柴(毛线),巩固长度守恒讲解

31、要求:利用相同数量的火柴棍(相同长度的毛线),拼搭出不同线形。幼儿自由拼搭,利用双面胶将火柴(毛线)粘在白纸。幼儿自由交流。5、延伸活动:利用不同材料,组合拼搭出长度相等的不同线形(如毛线的曲线和火柴的折线)大班数学教案10设计思路:数学符号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大班幼儿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重要阶段,如何帮助孩子们更形象地形成初步的数学概念,并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尤为重要。本次活动,我将向孩子们呈现了数学符号“=”、“”、“”。并在师生互动中演示其所表现的数量关系,再利用集体游戏和分组游戏相结合的形式让数学活动动起来、活起来。吸引孩子们积极参与游戏,并在游戏中掌握相

32、应的数学知识。1、对数学符号感兴趣,积极参与数学游戏。(难点)2、认识“=”、“”、“”,初步学会运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重点)活动准备:1、符号卡片若干(“=”、“”、“”“”“-”等)2、自制数学图标一张3、数学卡片若干。活动过程:1、出示数字卡及数学符号卡,谈话引入课题。师:小朋友,今天我请来了许多朋友,请你们仔细看哪些是我们已经认识的?把它们找出来。:小朋友们认识的朋友可真多,现在屏幕上还有三个新朋友,我们还不熟悉,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2、认识数学符号:等于号、大于号、小于号。(1)出示图片,认识符号。出示等于号的图片,提问:这个新朋友,刚才有小朋友已经说出了他的名字,你们认识它吗?

33、它叫什么名字?长得什么样?什么时候,我们需要用等于号呢?教师:等于号是由两条一样长的平行线组成的,它表示两边的物品或数字是一样多的、一样大的。同时出示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图片。师:接下来,我们要认识一对双胞胎符号,请你们仔细看一看,你们认识它们吗?它俩长得什么样,有什么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大于号和小于号都是一头尖,一头张开大口,像一只鳄鱼张开大嘴巴。不一样的是,前面开口,后面尖尖的是大于号,它表示前面的物品或数字比后面的要多、要大;前面尖尖,后面开口的是小于号,它表示前面的物品或数字比后面的要少,要小。(2)尝试用手臂探索表示各种数学符号。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刚才我们认识的等于号、大于号、

34、小于号都是数学符号,而且它们都是由两条直线组成的。动动脑筋,你们能用我们两只平平的,像直线一样的手臂表示这几个符号吗?(3)游戏:符号蹲。玩法:教师和幼儿统一等于号、小于号和大于号的动作,幼儿根据教师的口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大家一起检验。3、学习运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师:刚才我们玩了好玩的符号蹲游戏,现在老师要来考考你们,我这儿有一几张数学图表,上面丢失了一些数学符号和数字,请你们帮我在下面的答案栏中找出来。(引导幼儿理解符号所表示的数量关系)4、分组游戏师:你们做得可真棒,真让我感到高兴。现在,我想请你们玩一个分组游戏。这个游戏需要你们三个人一组合作玩。请你们自己选择,和自己的好朋友三个人一组

35、,组合好的.站到后面的点子上。介绍游戏玩法:都组合好了吗?现在和你们组的成员拉拉手。小朋友们请看,这边的桌子上是刚才我们学的数学符号卡片,这边的桌子上是1-10的数字卡片。等一会,老师说开始后,我们每组的三个小朋友先到时这边的桌子上取找你们喜欢的两张数字卡片,分别挂在两个人的胸前,再一起到这边的桌子上取相应的符号卡片,挂在第三个人胸前。然后赶快调整位置,组合成正确的数学式。5、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材料,结束活动。师:今天我们和数字卡片及数学符号等于号、大于号、小于号玩得真开心。你们好朋友之间合作的也非常好。现在,我们一起把卡片朋友们送回家休息休息吧!大班数学教案11大班数学教案:挂灯笼活动目标:1

36、、认读加法算式题,初步理解算式中“+”、“=”和三个数字的实际意义。2、比较、分辨灯笼的特征,学习将灯笼与算式题配对,体验加法算式题在生活中的运用。活动准备:幼儿剪纸灯笼、5以内加法算式题。活动过程:一、谈话在中国的许多节日里,大家都喜欢挂灯笼,红红火火,特别热闹。我们小朋友也剪了许多不一样的红灯笼,把它们串成一串灯笼。今天,我们将这些灯笼和算式题做朋友。二、认读加法题1、认读加法题:1+4=5,4+1=5,2+325,3+225这些算式题上有什么?有数字、有符号排列出来的叫算式题。认读数字:每个数字和符号都有名字的。幼儿认读算式题中的数字。符号:“+”名字叫“加号”,“=”名字叫“等号”。在

37、算式题中“+”读“加上”,“2”读“等于”。认读每一道算式题:1加上4等于5.1、4、5各表示什么意思?2、共同选择一串灯笼,请幼儿找一道算式题,说说算式题的意思。例如“一盏红灯笼加上4盏绿灯笼,等于5盏灯笼”,“4盏小灯笼加上1盏大灯笼等于五盏灯笼”等。1、我们剪了许多灯笼,每一串是几盏灯笼?找找它们有什么不一样?2、能不能用这些加法算式题和灯笼做朋友?3、幼儿操作:观察各串灯笼,分辨它们不同的特征。寻找可以匹配的算式题,对应地挂在一串串灯笼下面,说说自己所表示的意思。四、认读交流:1、认读每一串灯笼下面的算式题。2、找一找一串灯笼下不同的算式题,说说它们不同的意思。3、找一找两串灯笼下相同

38、的算式题,说说它们不同的意思。4、寻找不同灯笼下挂着的相同算式题,体会相同算式题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例如:3+2=5既可表示3盏大灯笼加上2盏小灯笼,也可表示3盏圆灯笼加上2盏方灯笼等。延伸:生活中的算式题。思考:3+2=5还可以表示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事情?算式题的用处很大,能帮我们许多忙,我们平时可以用它做什么事呢?大班数学教案12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游戏,初步感知正方形的面积守恒。2、能力目标:能与同伴协商、分工,合作完成活动任务。3、情感目标:在操作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活动重难点:初步感知面积守恒活动准备:场地布置:面积大小相同、形状不同底块场地。物质准备:塑胶板人手一块,记录单

39、、笔若干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情境故事导入“喜羊羊智斗灰太狼”2、你们愿不愿意帮助喜羊羊逃出狼堡呢?二、基本部分(1)第一关:这两个图形的面积一样吗?你是怎么比的?(2)第二关:先判断,再验证。(3)第三关:幼儿先猜测,再操作。把幼儿分成四组,用塑胶板学具自主地拼图。然后,请幼儿说说自己得出的结果?再请幼儿比较这些场地的面积大小。(4)用同样的方法闯第四关。2、继续讲述情景故事:闯完这四关,喜洋洋特别高兴的来到大门,可是门口的小花园挡住了去路,原来这里还有一道关卡。这里有四块场地,它们的面积是不是一样大?(1)操作活动: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幼儿人手一块塑料板。(20人,分四组

40、,每组12块)通过给不同的场地铺垫子,比较结果发现四块场地面积的大小。(2)初步体验面积守恒。幼儿分组介绍操作过程和结果:你是和哪些小朋友合作的?怎样合作?分别给哪些场地铺垫子的?用了多少块垫子?(3)引导幼儿比较自己或别人的操作结果,并讨论:你认为着四块场地一样大吗?为什么?三、结束部分小结:大家都用一样大小的垫子去铺场地,虽然场地的形状不一样,但每一块场地都是用了12块垫子,说明这四块场地一样大。大班数学教案13设计意图: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品质、肯动脑、愿挑战、激发幼儿喜欢探究数学的兴趣,正是我园积极探索的内容。有趣的重叠现象就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生活,我们将其转

41、换为具有教育价值的教学内容,让幼儿在操作探究重叠现象中获得空间目测、空间组合、判断思维、仔细观察等能力的发展。教学目标:1、在操作中感知两个透明的图形完全重叠时会变成一个个新图案,并获得遮挡现象的经验。2、在操作中培养幼儿的空间目测、空间方位、想象组合、分析判断、仔细观察等能力。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教学准备:1、每位幼儿一份操作学具,一支铅笔,两份操作卡。设计理念:重叠现象是一个枯燥的内容,如何将枯燥的现象转换成幼儿感兴趣又遵循其学习特点的适宜内容。在设计本活动时我以以下三性为我的设计依据:第一,要体现活动的主体性。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幼儿在前,教师在后,是我

42、在本节活动中希望达到的。第二,要体现活动的操作性。幼儿年龄小,在本节数学活动中让幼儿在操作中获得探索新知的经历,获取新知的体验,是我活动设计的愿望。第三,要体现活动的梯度性。希望在梯度性的活动过程中幼儿能不断地根据新的经验进行判断推理,将枯燥的现象自然地融进孩子的心中,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一、魔术游戏导入,初感重叠现象。1、师引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两张透明的图形,上面有什么?幼儿:这一张上有一个红色梯形,那一张上有两个红色圆形2、师变魔术:现在我要变个神奇的魔术给大家看,请小朋友仔细看哦!(师边变魔术边说: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师将两个透明的图形完全重叠变成了一辆红色小汽车。)师:咦!变成

43、了什么?(小汽车)猜猜是怎么变出来的?幼儿:你是将两个图形合在一起的师:你们太有才了,一下子就将我的魔术看破了。对,象这样边对边,角对角地合在一起,就叫完全重叠。这两张图形完全重叠后变出了一辆小汽车。真是太有趣了!评析:运用变魔术的形式导入,不仅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情境,激起幼儿探索重叠现象的欲望,而且让幼儿在游戏中理解了完全重叠的现象。孩子们在哇!变出一辆小汽车了的惊呼中,学习的兴趣被点燃了。二、独立操作材料,感知重叠后的变化。1、猜测和实验重叠现象(1)幼儿猜测师:我们接着再来变魔术。瞧!(出示两张透明图形)如果将这两张透明的图形(图1)完全重叠,你们认为会变成这里的(图2)哪一幅图案?评

44、析:在幼儿独立稍作自测后,师再请幼儿回答,并注意询问幼儿的不同想法,这样司以给幼儿思考的空间。师:看来,小朋友的看法不一样,那么怎样才能知道哪个小朋友的想法是正确的?师:这个主意不错。你们那儿也有两个这样的图形,请小朋友从碟子里拿出来实验一下。(2)幼儿实验(3)幼儿交流师:这两张透明的图形完全重叠之后究竟变出了哪个图案?幼儿:最后一个(师请一幼儿给正确的答案做上标记。)评析:这个环节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初步学会空间目测和空间组合的方法,而这个方法的获得是让幼儿先猜测,而后让幼儿通过自己独立的操作实验和反思实现的。同时教师要有机引导导幼儿明白,在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我们唯有做实验、用实验来验证出真

45、正的结果,这才是做科学的真谛和精神。2、目测和想象重叠现象(1)师幼共同目测师:刚才我们通过实验找到了准确的答案,现在我们要提高难度:我们不做实验,只能用眼睛看,脑子想,请你仔细看一看,想一想,如果这两张透明的图形(图3)完全重叠,会变成后面的(图4)什么图案?(注意提醒幼儿静心思考、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幼儿:第三个,第二个师:现在的答案有三种,让我们来仔细地观察一下。先看第二个,不同意的小朋友请说出你反对的理由!(先引导幼儿观察不对的图案,同时在观察中引导幼儿学会运用排除法以及目测观察的方法:观察图案的位置。)(2)幼儿独立操作师:小朋友很聪明,通过观察图案的位置就能找出准确的答案。你

46、们自己想不想独立试一试?(想)每位小朋友那儿都有一份操作卡(图5),请你用刚才的方法,仔细地看一看,如果前面两张透明的图形完全重叠,会变成后面的什么图案,找出来后做上一个标记。做前面三道题就可以了,第四道题有点难,有小朋友想挑战一下就试一试。开始吧!(在操作中,教师注意提醒幼儿独立思考、学会自查。)教学反思: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大班数学教案14【设计思路】:在此以前幼儿已进行过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的活动,积累了一些运用感官比较物体量差异的经验,因此在本活动中可以启发幼儿自己想出比较物体粗细、厚薄的各种方法,提高幼儿认识周围环境的能力。幼儿在学习这一内容时可能会遇到二个困难。第一是不能准确地将比较结果与相应的词匹配。这是因为在幼儿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