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教学设计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禹治水教学设计15篇.docx(5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大禹治水教学设计15篇大禹治水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为民造福、为民奉献的英雄,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教学重难点了解大禹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不辞辛劳的制服了洪水,感受大禹不辞辛劳、公而忘私、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神话故事我们最爱看了,以前我们都学过哪些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地、夸父追月等)在课外我们也看了不少神话故事,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大禹治水。2、板题,读题,质题。(师归纳:(1)为什么治水?(2)怎样治水?(3)治水的结果如何?二、初读故事,整体感知1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上面的三个问题分别是那些自然段写的?2、抽学生轮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并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3、交流汇报上面的问题。三、细读故事,体验感悟1、学习第1和2自然段(1)抽同学读这两个自然段,思考:用自己的话说说大禹治水的原因。(2)学生汇报;教师适时点拨指导朗读。(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朗读来理解。a、禹改变了父亲的-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引导学生比较禹与他的父亲治水方法的不同,体会大禹的聪明。b、晚上,他常常睡在-拄着棍子走路。(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如“蒙蒙亮”、“烂了”“草丘山冈”等体会大禹为了治水起早贪黑,不辞劳苦,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引导学生想象大禹
3、还遇到了哪些困难?适时指导学生朗读。c、为了治水-顾不得进去看一看。(引导学生抓住“才”、“仅仅”、“就”、“却”来理解大禹的奉献精神。)补充:“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大禹舍小家、顾大家,一心为了人们,一心扑在治水上。并让学生带着对大禹的崇敬之情来读句子。3、学习最后一段(1)请同学们想象一下,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2)看到这些景象,心情如何?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一读。四、升华情感,内化问题(1)此时此刻,你难道不想对大禹说些什么吗?(2)教师总结:大禹也成了我们心中的英雄,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让我们再一次深情的.呼唤他的名字大禹。五、搜集故事,拓展延伸在漫漫历史
4、长河中,在我们的周围、身边,也有许多像大禹那样舍小家、顾大家的英雄人物,课下收集你心目中的英雄故事,下节课我们来交流。板书设计:大禹治水艰苦奉献辛苦爱戴敬仰痛苦附:三过家门而不入为了治水,大禹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一次经过家门时,听到他的妻子因分娩而在呻吟,还有婴儿的哇哇的哭声。助手劝他进去看看,他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经过家门时,他的儿子正在他妻子的怀中向他招着手,这正是工程紧张的时候,他只是挥手打了一下招呼,就走过去了。第三次经过家门时,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跑过来使劲把他往家里拉。大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水未治平,没空回家,又匆忙离开,没进家门。大禹治水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
5、标:认知:1、了解黄帝、炎帝的主要事迹。明白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2、说出大禹的主要事迹和治水成功的原因。技能:说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情感:学习大禹公而忘私的精神,培养人定胜天的信念。二、教材分析:重点:大禹治水的事迹和精神。难点:对部落和部落联盟的理解。三、课前准备:1、大禹像挂图,大禹陵照片。2、大禹治水的挂图。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绍兴有个禹陵,还有禹庙,你们去过吗?是纪念什么人的?禹是中国古代一位治水英雄,世世代代被后人称颂。这天我们一齐来学习大禹治水的故事。(二)讲授新课:1、黄帝和炎帝的事迹:(1)教师讲述黄帝和炎帝的故事。然后提问:祖国
6、境内原始社会的遗址主要有哪几个?为什么我们称自己是炎黄子孙?(2)师生归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2、大禹治水:(1)教师让学生观看课中大禹像,将大禹治水的故事,然后提问:鲧治水为什么未成功?禹根据实际采用了什么治水方法?(2)师生归纳:禹根据山脉地形,采用疏导的方法,开沟掘渠,使洪水从江河流入大海。(3)请学生观察大禹治水插图,教师简介禹与群众同甘共苦,顶风冒雨,他“三过家门而不入”,艰苦劳动十三年,最后把洪水控制住。反映了中华民族战胜自然灾害的聪明才智和人定胜天的气概。(4)组织学生讨论: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是一种什么精神?(5)归纳:这种公而忘私的精神
7、受到百姓的赞颂,人们为了感谢禹的.功劳,称他为“大禹”。他的精神值得后人继承发扬。(6)讲一讲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同桌同学讲)3、大禹陵和夏朝的建立。(1)教师出示大禹陵、禹庙的照片,介绍大禹陵(也能够让去过大禹陵的学生讲)。(2)教师讲解夏朝是怎样建立的。(三)知识反馈1、课后填空题。2、请几个学生讲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四)全课总结。学了这篇课文,你获得了哪些知识,懂得了什么道理?五、板书设计:疏导法大禹治水-公而忘私-人定胜天同甘共苦大禹治水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学习大禹制服
8、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教学重点: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理解伟大英雄的由来。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习旧引新,明确目标。1、小朋友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大禹治水的结果怎样?读读课文第4自然段。(交流)引读:结果(出示句子)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大家非常感激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3、过渡:这洪水究竟有多大?大禹是怎样制服大水的呢?为什么称大禹是治水的伟大英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读这些问题。(板书:伟大)过渡的这三个问题,提示本课的学习目标。二、创设情境,读书入境。(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过渡:是啊,那洪
9、水究竟有多大?老百姓到底有多苦呢?2、让我们来看看当时洪水泛滥的情景吧!(放录像)3、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刚才,大家从画面上看到的洪水怎么样?洪水来势是多么凶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音乐是灵空的,它可以不经过任何中介,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世界。将画面与音乐两种刺激融为一体,创设情境,能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对语言的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4、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交流)出示句子:很久很久以前,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5、看到这滔滔的洪水冲跨了房屋,淹没了庄稼,老百姓无家可归,你的心情怎样?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洪水的凶猛以及老百姓生活的不
10、幸吗?(1)指名读。加之生生、师生间的互评:有感情!能把洪水读得再凶猛些吗?通过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波涛滚滚的洪水正向我们冲来,太可怕了!又仿佛看到了老百姓正在四处逃难,真是太可怜了!(2)好大的洪水,好不幸的人们!来,我们一起满怀同情,读读这一段。师生的互评,充满激励,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能入境读书,体会老百姓的不幸生活。(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过渡: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年复一年的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日子,能让老百姓这种苦难的日子继续下去吗?不行!这洪水给老百姓带来的灾害真是太大了,该不该治?这时谁挺身而出?大禹也像你们一样,下决心治理洪水,他会怎么想呢?这个决心下得好!一
11、起来读好这句话。出示句子: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2、治理洪水可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呢?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3、出示图1:禹先做了什么?(察看水流和地形)他是怎样察看的?指名读文。出示句子:他吃尽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指名读。水流我们都知道,地形是怎么回事?如果我们要察看一个地方的水流和地形那就爬山,还得过河,辛苦吧?大禹可比我们辛苦多了,你从哪里看出来?千山万水就是指他爬的山很,过的河数多数不清。谁来读好这个词。想象一下,大禹在走遍千山万水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这么多困难,都被禹克服了,他真是吃尽了千辛万苦!谁来读好这句话。4、这还只是治水的准
12、备工作,更大的辛苦在后面呢。出示图2:禹又做了什么?指名读。出示句子: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这句话里有两个词,它们都带有九字,你从这个九字明白了什么?如果只是挖河还不算难,如果河与河之间还有山,那还要劈开大山。你见过大山吗?让你去开山你敢么?大禹干了4千7百多天,要13年,在没有先进机器的古代,这是多么不容易啊!想一想,禹在带领老百姓挖河,劈山的过程中,又会遇到哪些困难?这些困难,又都被禹战胜了。他真是吃尽了千辛万苦。学到这里,你觉得大禹是一个()的英雄?板书:无畏想象一下,大禹在走遍千山万水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想一想,禹在带领老百姓挖河、劈山的
13、过程中,又会遇到哪些困难?这两个问题的设计,帮助孩子提炼生活、丰富想象,重新构建原有的知识储备,学生通过想象,可以进一步体会大禹的辛苦及面对困难无畏的精神。5、禹怎么会想到这个办法呢?请小朋友听一个故事。师介绍禹的父亲鲧治水的故事。教师小结:禹为了治理好洪水,他总结了父亲治水的经验,察看地形,带领老百姓挖河,劈山,采用了“引”的方法。他的治水方法和父亲的方法是补养的。你听了,觉得大禹又是一个()的英雄。板书:智慧通过讲述禹的父亲鲧治水的故事,通过介绍父亲治水的教训,进一步引导小朋友“知其所以然”,大大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通过两次概括:大禹是一个()的英雄,为后文“伟大英雄”的理解打下伏笔,理解
14、文末称他为伟大的英雄,也就水到到渠成。6、学到这里,觉得大禹怎么样?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这一小节。三、引入情境,境中悟情。(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过渡:禹在外治水整整13年。其间,还传颂着一件更加感人的故事,你想听吗?1、教师讲述,谁能把他填一填吗?出示填空:禹在外治水()年,曾经()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2、谁愿意读一读。3、大家说说一周有多少天?一个月多少天?一年多少天?十三年知道多少天?十三年四千七百多天哪!这期间他没有回过家,而仅有的三次路过家门的机会,但是还是没有回家?如果是你,当你一年、二年见不到你的父母,你会怎么想?
15、禹的儿子十三年见不到他的父亲,他幼小的心灵又会怎么想?有一天,禹的儿子再也忍不住了,跑去问娘,他会问些什么呢?面对儿子的提问,娘会怎么回答他呢?指名学生角色表演。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一个个问题就像一个个小钩子钩住孩子的好奇心,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同时让学生联系自己,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接着又让学生分别表演母亲和儿子,让学生将内心的想法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就能在境中悟情,体会大禹的伟大精神。4、小结:是的,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家,也没有哪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大禹为了千万的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他舍小家而顾大家。后人用一个成语概括了这个故事,叫做“三过家门而不入”,现在,人们常
16、用这个成语,赞扬像禹这样“不顾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的人”。阅读课文后,进行概括,适时拓展介绍成语,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5、他多想回去看一看那啊!可是为了治理洪水,为了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他舍小家而顾大家,三过家门而不入啊!让我们带着这崇敬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感人的故事吧!气氛的渲染、成功的引导,让学生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主人公,让学生的脉搏和作者的脉搏一起跳动。6、读到这里,你想对他说什么?你觉得大禹是一个()的英难?板书:无私。四、深入情境,情中悟理。1、过渡:就这样,大禹为了治理洪水走遍了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把洪水给治服了,想象一下那又是怎么样情景呢?让我们放声朗读吧!(自由读最后一
17、小节)2、出示图片:在这安定的日子里,老百姓在做些什么啊?展示老百姓安定生活的情景,此时无声胜有声。既扩充了课文的内容,也有利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3、这幸福美满的日子是谁带来的?如果你是大禹的邻居,你会对他说什么?4、如果你是他的儿子,你又会说什么?5、学到这,你又想对大禹说什么?进一步挖掘教材蕴含的思想性,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融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含而不露。三个连续的问题,体现了一定的梯度,通过角色的变换,进行语言训练,使学生在读思说的教学活动中受到了崇高的人格熏陶和感染,激发学生对大禹的崇敬之情。6、是的,他不愧后人称他为大英雄,不仅我们这里说他,所有的人都记住了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大禹。大
18、禹治水是发生在公元前21世纪的故事,一直流传到公元后21世纪的今天,而且还会一代又一代流传下去,这就是-代代相传(板书)!7、学到这里,你明白为什么课题中称他为大禹,为什么结尾还称他为伟大的英雄吗?(因为禹不但吃尽了千辛万苦,而且聪慧、富有智慧,还无私私奉献,所以人们尊敬的称他为“大禹”,称他为伟大的英雄。)引导学生讨论,既照应了题目,又完成了开头的学习目标:为什么称大禹为伟大的英雄,学生进一步理解了禹的形象,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训练。8、今天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勇敢无畏、智慧、一心为公的伟大英雄-大禹,让我们再一次深深呼唤他-大禹!此时此刻让我们带着对他的无比崇敬之情齐读最后这一小节。升华情感让
19、人文性与思想性进一步整合,让学生用“心理视线”去读书,让学生得到情的激发,智的启迪,美的熏陶。四、扩展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像大禹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像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下课找一找有关的资料读一读。板书设计:大禹治水无畏智慧无私(代代相传)大禹治水教学设计4教材简析:大禹治水是北师大教材三年级下册“奉献”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这个千古流传的神话,主要叙述了上古时代大禹率领民众治理洪水的故事。大禹的奉献精神代代相传,家喻户晓,成为后世颂扬的英雄。课文虽然只有短短四百来字,但由于语言极其简练,并善于选取几个典型细节和有代表性的数字,把上古时代发生的一件大
20、事、父子两代人治水的过程写得清清楚楚,把人物的奉献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课后有两个思考题:1、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意在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加深对大禹治水奉献精神的感悟。2、读第四自然段,体会“才”、“仅仅”、“就”、“却”表达的语气。意在引导学生体会词语的用法及表达的感情。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可能听过许多神话故事,对本文所讲述的故事也许并不陌生,因此很容易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所以这篇课文可以让学生自行阅读,把握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就重点内容进行引导点拨。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已经有了一些体验,初步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课前的资料收集与
21、课上的资料交流可以放手给学生。对于生字词语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各种识字的方法来读准字音、识记字形,本课出现的10个要求会认的字和7个要求会写的字,学生均能自学掌握,教师只需在个别字形、字音上加以强调即可。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抓住课题和重点词句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通过对比阅读等方法探究问题,理解课文内容。3、体会“才”、“仅仅”、“就”、“却”表达的语气,并读出自己的感情。3、使学生明白大禹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1、生自读课文,同学互动,检查识字情况。2、课件出示生字,师生评点正音。3、分小节读课文,理清课文思
22、路。4、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主要内容。(三)再读故事,初探问题(四)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整体入手,聚焦“英雄”1、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最能概括课文内容的一句话。(禹因此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2、这句话说得简单些就是:禹成为英雄。3、在你心目中,英雄是怎样的人?预设:(了不起的、伟大的、无私奉献的)4、所以,看到英雄这个词,你的心里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感情?5、无论是敬佩、还是,都是打动人心的。二细读课文,感悟“英雄”(1)过渡:带着你们心中对英雄的理解认真读读课文,看看文中哪些地方打动了你?边读边画出有关的语句,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2)指生回答,相机点拨:预设:A、为了治水,大禹三十
23、岁才结婚,在家仅仅住了四天,就告别了妻子。大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却顾不得进去看一看。1、(课件出示原句和对比句)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你会有更深的体会。为了治水,禹三十岁结婚,在家住了四天,告别了妻子。为了治水,禹三十岁才结婚,在家仅仅住了四天,就告别了妻子。2、指生交流,相机指导朗读3、禹很晚才结婚,按理,他要在家多陪陪妻子,可为了快点治好洪水,他顾不上和新婚的妻子团聚,这叫什么?(公而忘私,舍小家为大家)还有哪个地方打动了你的心?(相机屏显):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却顾不得进去看一看。4、我们来看前半句,“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一般情况,事情会是怎样
24、的?可实际情况是(顾不得进去看一看)这一个“却”,表达出(事实和我们想的完全不同)请读出你的理解。5、(课件出示,补充讲述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故事)同学们真会读书,老师奖励大家一个故事,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大禹带领老百姓日夜不停地凿山开渠,常常忙得顾不上吃饭和睡觉。一年又一年,他每天到处奔波,一心治水。有一天,大禹经过家门口,他的妻子刚生下孩子。大禹听到孩子哇哇的啼哭声,两眼含着泪花,没有进去探望,匆匆走了。几年后,大禹又经过家门口,见妻子抱着儿子站在门口,儿子挥着小手在叫爸爸。大禹热泪盈眶,深情地望了他们母子一眼,又抓紧时间赶路了。又过了几年,大禹第三次经过家门口,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拄着
25、拐杖站在家门口,儿子也已经十多岁了。他心里一酸,让儿子告诉奶奶,等治好洪水后一定回家,然后就脚不停步地向前奔去。6、猜猜,这个故事叫什么?对,这就是“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成语故事的来历。(板书:三过家门而不入)禹治水十年,十年啊,多少个日子?(三千多)三千多个日日夜夜,难道他不想自己的家人吗?不关心自己的家人吗?(生:不是)是他远在他乡,没机会回家吗?(生:不是,他曾经三次路过家门)。三次路过家门都顾不上进去看看,他一心顾着的、想着的是什么?他下定的是什么决心?7、此时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大禹?(板书:无私)让我们带着对大禹的崇敬之情一起来读这一段。注意加点的字(生齐读第四自然段)过渡:课
26、文还有哪些地方打动了你?B、晚上,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天蒙蒙亮就又出发了。他的脚长年泡在泥水中,脚跟都烂了,他只好拄着棍子走路。1、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生:)2、这么大的工程,在漫长的十年中,禹吃的苦远远不止这些。你们想一想:他可能还吃了哪些苦?(生:)3、为了治水,不知他付出了多少的汗水和心血啊,不知他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治水十年,禹奉献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结:不仅是自己的幸福家庭生活、还奉献了自己的健康)4、此刻,你的心情怎样?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读一读这两个句子。(生齐读,师板书:无私奉献)过渡:故事还有什么地方打动了你?C、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带领人们开凿了龙门,挖通了九条
27、河,垒起堤坝,把洪水引到东边的大海里。1、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请同学们自己再轻声地读读这句话,想一想,禹带领人们做了哪些事?你发现了哪几个很重要的词?拿起笔来,在词语下面做个记号。(生看书,边读边画。)3、读了这个句子,你有什么疑问吗?(生思考)(如果生发现不了问题,师可以导问)4、师生共同研究解答预设:a.禹垒起堤坝,那不是反而把洪水挡住了吗?(是为了不让洪水四处乱流,他要让洪水朝着一定的方向流到大海。)b.禹刚好只挖了九条河吗?(古代的数字“三、九”都不是确定的数量,是用来代表很多的意思。)c.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请问父亲的做法是什么?他为什么要改变?请从课文中找出一个句子来回答。(生
28、读书、思考)d.禹的父亲鲧是怎样治水的?e.(课件出示此句)比较一下,禹和鲧的治水方法有什么不同?见到人们受苦,鲧心里很着急,就把天上的土偷下来,去堵塞洪水。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挖通了九条河,垒起堤坝,把洪水引到东边的大海里。f.如果用一个字概括他们的治水方法,可以怎么说?(用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可以怎么说)g.(课件出示治水方法,对比引读,积累词语)鲧:堵堵塞堵洪水堵塞洪水禹:引引到引导疏导疏通引洪水引到大海5、禹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吸取了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变堵塞洪水为引水入海。从这里,我们能感受到禹的什么?聪明才智。(板书:有智慧)过渡:故事还有打动你们的地方吗?其实
29、,最打动我的是课文一二两段,想知道我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吗?如果你用心读,一定能感受到。想不想试一试!D、自由读一二段。1、你感受到了什么?2、相机点拨:大禹治水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相机屏显)很久很久以前,洪水淹没了村庄和田野,房屋倒塌了,牲畜被冲走了,庄稼也被冲毁了,人们只好四处逃荒。a.请跟老师合作读这一自然段。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生:淹没了村庄和田野),房屋(生:倒塌了),牲畜(生:被冲走了),庄稼(生:也被冲毁了),人们(生:只好四处逃荒)。你感受到了什么?(洪水大)b.你们在电视、电影中看到过洪水泛滥成灾的场面吗?看看当时的情景吧(播放课件)c.你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
30、?d.所以有洪水猛兽的说法。你们能读出洪水的可怕和凶猛吗?大禹治水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在学会本课生字的基础上,能了解一定的解词方法,并通过品词析句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3、能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艰辛以及其顽强意志、献身精神。教学重难点: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绍兴有个禹陵,还有禹庙,去过吗?是纪念谁的呢?2、禹是中国古代一位治水英雄,他世代为后人所传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故事。3、齐读课题。“治”是我们要学的生字,拿出手来跟着老师一块写(注意:左边的三点水瘦一点,让出位置给右边的台,上面的私字头要宽宽的,像顶帽子
31、盖住下面的扁口)(治是本课的生字,虽然笔画不多,但是在间架结构的认识上,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学生写字上的难点自然也就成为了教师教学的重点。)4、大禹为什么要治理洪水,怎么做的呢?我们就通过学习课文来解决它们。(整体教学可以使繁文简教,在本课时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初步接触课文之始,便抛出两个主问题,使本课教学的目标更加明确。)二、初读课文。1、打开书,借助拼音读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词儿连读)2、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生字都会读吗?看着生字,心里默默地读读想想,不会的打开书再看一看。3、滔滔淹没冲倒害得老百姓治理仔细地形挖通被制服感激伟大英雄(1)第一行,谁会读?这里面还藏
32、着两个多音字呢,谁找到了。知道还可以怎么读吗?“倒”组个词?出示练习。课文中怎么提到这两个词语的?(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冲倒了)其实判断多音字读音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在句子中一读就明白了。(在这个环节中我采用了四步教学法:1、联系词语读准字音。2、提问学生其他读音并组词。3、找到课文句子明确读音。4、总结提炼归纳方法。教师仅仅简单的一句话:“多音字判断最好放在具体的句子中一读就明白了。”却蕴含着今后指导学生今后判断多音字的方法。)我们一块读读这行词。(2)下一行不难读,谁来试试?(3)最后一行,一起读读?又出现了一个制,刚才是治水的治,现在是制服的制。有什么区别呢?先看治,可以组什么词?读读!(治
33、病、治家、治河、治国、治虫)发现了吗?治大多指的是治理的意思,所以治水就是(治理洪水)。小结:其实有时组组词也是挺好的一个解词办法!那制服呢,课文中说谁被制服了?(洪水)生活中还听过什么被制服吗?(老虎风沙坏人)原来都挺厉害的,但后来都在强大的力量下变得听话了、服从了,这就是“制服”,能分清吗?(第一个“治”,我采用的是“扩词意会”法,即:给出学生一串相关的词语,让学生读读悟悟,进而自然体会这些“治”大多都是治理的意思,也很快理解了治水就是治理洪水的意思。教师顺势点拨道:其实有时组组词也是一个解词的好方法。看似无意的一句话实际却传递着一种信息,相信学生今后在遇到此类词语的时候也一定能尝试着运用
34、这样的扩词解词法。和“治”不同的“制”的教学,我则采用了“联系生活造句”法,首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联系文本来理解,然后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还听过“什么被什么制服吗”?一位学生马上联想到武松打虎的故事,说:武松把老虎制服了。接着又有孩子说道:坏蛋被警察制服了。还有的说:牧民制服了野马。这些生活中的经验巧妙地帮助孩子理解了“制服”的意思,同时“被字句”“把字句”“一般陈述句”等多种句式都在学生的发言中获得了体现,真是一词多得呀!相信学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后,这两个治(制)可能很难混淆了。)(4)齐读生词。3、刚才我们提出了两个问题,大家自己读读课文,能找到答案吗?4、大禹为什么要治理洪水呢?谁找
35、到了答案?(生读第一小节)三、学习第一小节。1、可怕的洪水到底给老百姓带来了什么呢?让我们一块看一看。(录像)2、回想刚才情景,猜想洪水中老百姓会怎样呢?学生一:我看到了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老百姓无家可归,互相掺扶着四处去流浪。学生二:听到了鸡飞狗叫的声音;我看到了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小孩紧紧地抱着一棵大树,大声地喊着:“救命啊!救命啊!好心的人快来救救我吧!”3、从大家的发言中,我们都感受到洪水的凶猛、百姓的可怜,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呢?(滔滔淹没冲倒无家可归)(1)反复读读词语,都读懂吗?读懂哪个说哪个。(滔滔就是很大的水)(无家可归就是没有家可以回。)(出示图片)你们看,
36、洪水来了,老百姓的房子没了,农田没了,家里的一切都没了,只好四处流浪、无家可归,真是太可怜了!(2)连起来读读,让我们感受到洪水下百姓苦难的生活。4、拿起书,让我们一起满怀同情读读这一段,感受那滔滔的洪水和人们的苦难!5、传说,当时人们为了避开洪水,把家安在山洞里,像野兽一样的生活;为了避开洪水,把家安在大树上,像猴子一样爬上爬下,日子过的很是悲惨。6、正因为如此,(出示)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再读读,读出大禹治水的决心。7、禹为什么要治洪水,现在明白了吗?(对于“大禹为什么要治水?”这一问题,教师首先通过录像让学生产生视觉冲击,再联系生活想象洪水中百姓境况,在有了充分的直观感受后迅速回归文本展
37、开教学。学生先通过浏览课文自然找到书中的答案(第一小节),自己再读文感悟,体会到“洪水的浩大和百姓的不幸”,又从“滔滔、淹没、冲倒”这些词语中具体去想象洪水的凶猛,从“无家可归”中去咀嚼百姓的苦不堪言,这样由文到段再到词句,教师始终放手引导学生自己一步步地读懂文章,最后我们从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欣喜地看到:我们的孩子真的走近了百姓,走近了洪水,更读懂了文章。)8、说起容易做起难,大禹是怎么做的呢?这个问题谁找到了答案?在第几小节?四、学习第二小节。1、治洪水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大禹会怎么做的呢?出示:“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查看水流和地形。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
38、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1)谁来读读?禹是怎么治水的?画出表示大禹治水的动作的词语。(察看、挖通、劈开)(2)那么你能根据课文把下面的这组词连一连吗?(察看地形;挖通大河;劈开大山)(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大禹是怎么治水的呢?小结:是的,你们看大禹他们通过挖河劈山的方式开出一条水道,将四处泛滥的洪水引导入了大海。板书:引(4)大家知道禹的父亲鲧过去也一直在治水,他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呢?(用堵的方法治水)鲧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花了九年时间洪水没有治好。就这样禹接替了父亲的工作。(在重点段的教学中我主要是弄懂文本内容,即:大禹治水的方法。具体的练习环节则由四步展开:1、圈画大禹治水
39、的动词。2、通过动宾词组搭配练习理清治水的步骤。3、运用练习说话弄懂治水方法。4、资料对比禹父鲧“堵”的方法,真切体会大禹的智慧。)2、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他具体是怎么做的呢?再读读这段话,从中你感受到什么?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1)发现了吗?其实像千辛万苦这样带有数字的词句子中还有好几个,找到了吗?这些数字词都表示了什么呢?(都不是指实在的数字,而是指很多的意思。)千辛万苦就是很多的(辛苦),千山万水就是很多座山很多条河。(2)小结拓展: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词语,读读语文角,记住它们:千秋万代、千言万语、十全十美、四面八方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3)“千辛万苦、千山万水”的意思
40、我们都懂了,那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又表示什么呢?(同座互相说说)(禹在挖山劈河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从山上摔下来,摔得遍体鳞伤;可能会被毒蛇给咬了,给大老虎弄伤了;炎热的夏天,又没有空调、又没有电扇,会热得中暑;寒冷的冬天,漫天飞雪,冻得浑身发抖)补充故事:传说大禹和老百姓一起劳动,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由于双脚常年浸泡在洪水中,大禹的指甲被泡烂,双腿得了关节炎,常常酸痛不已。(5)指导朗读(6)同学们,大禹这一切都是为了谁呢?(老百姓)一块读读,感受大禹治水的艰辛。我们一块读读!(7)读到这,你想对大禹说什么(为了百姓,宁愿自己我真佩服你!)板书一心为民,令人钦佩!
41、不怕困难,勇敢无畏!聪明智慧,为民治水(8)拿起书,让我们跟随着大禹一同去感受治水的艰辛。(本段教学的重点主要锁定为:感受大禹治水的艰辛。主要是抓住一连串的带有数字的词语。如:千辛万苦等,在此环节中的我的设计共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在读中去引导学生体会这些带有数字的词语都非具体所指,而是表示很多的意思。2、通过语文角主动给出一串相关的数字词语,再次引导感受数字词语的妙用。3、让学生自己说出一些知道的数字词语,检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4、再次回归文本,透过“千辛万苦”“吃尽千辛万苦”等感悟治水艰辛。5、顺势展开想象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吃过哪些苦?孩子们出色的想象既充实了文本,更丰富了理解。我们高兴地
42、发现,朗读中学生已经完全进入了情境,个个动情,人人投入,相信大禹那充满智慧、富含勇气的高大形象早已在孩子心中清晰起来。)3、小结:如果说大禹治水过程满含着艰辛,体现了大禹一心为民和非凡的勇气和决心,那么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更让我们深深感动,那么1、大禹治水的十三年中为什么一次也没有回家看看呢?2、禹为什么能成为大家心目伟大英雄呢?3、孔子为什么说:没有大禹,我们可能都变成鱼虾了?让我们把这些问题留到下节课一块去解决,好吗?四、写字练习。1、指导写好“被”和“制”。(1)被左边是我们新学的部首衣字部,要区别示字部。(2)制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左窄右宽)(左边的横画较多,要紧凑一些)(3)描红
43、(在课堂的最后十分钟的生字写字教学中,教师重点教了两个字“被”和“制”,“被”字中涉及到本节课新学的一个偏旁“衣字旁”,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了讲解、书空、范写等都很得法,但是对于“制”教师也沿用了前一字的方法,平均用力。回顾本案例的教学,应该讲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是有所遗憾的,因为教师忽略和淡化了教材资源(苏教版的语文教材在生字的笔顺自学上是有所显现),同时也没有充分发挥二年级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其实这里完全可以让孩子们自己打开课本,通过教材的笔顺图自学笔顺,然后在调动孩子写字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去独立分析生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就是因为教师还不够放心、放手,还未能真正做到相信学生,这也成为我们今后教学
44、中需要注意的问题。)2、布置补充习题的作业。聪明智慧板书:大禹治水导一心为民勇敢无畏(不怕吃苦)大禹治水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教学重点:在阅读中加深理解和感受。教学难点:从词句中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齐读课题2、自读课文3、出示词语指名读、领读、齐读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让学生观看洪水泛滥的情景,让他们直接感受当时的状况。2、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我看到了滔滔的洪水淹
45、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老百姓无家可归,互相掺扶着四处去流浪好心的人给点吃的吧!听到了鸡飞狗叫的声音;我看到了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小孩紧紧地抱着一棵大树,在声撕力极的喊着:救命啊!救命啊3、继续播放画面,请你说说此刻你的心情怎样?(难过)4、师:小朋友,这就是课文中所描写的情景,请你打开课本,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自读、指名读哪些词语体现了洪水的凶猛?(滔滔、淹没、冲倒)理解无家可归(老百姓因为洪水没有住的地方)指名读、齐读过渡: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了拯救苦难的老百姓,大禹挺身而出了,他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呢?请小朋友读
46、读第二自然段。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让学生自由朗读,然后教师出示一组词语:走遍挖通察看引导劈开,让学生按顺序排列一下,从而揭示大禹治水的全过程。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3、理解千辛万苦、千山万水4、从千辛万苦、千山万水、走遍、察看等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大禹治水的艰辛、他非常能吃苦、治理洪水的方法非常科学)5、指名读、齐读6、大禹带领老百姓挖通了许多许多条河,劈开了许多许多座山,那在劈山挖河的过程中禹会吃那些苦呢?学生可能会说:禹在挖山劈河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从山上摔下来,摔得遍体鳞伤;可能会被毒蛇给咬了,给大老虎弄伤了;双脚常年浸泡在洪水中,会得一种病-关节炎;炎热的夏天,会热得中暑;寒冷的冬
47、天,漫天飞雪,冻得浑身发抖过渡:大禹在外治水很长时间,其中有个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四、学习第三自然段1、阅读故事,介绍成语三过家门而不入。2、让学生自由朗读这一段。3、出示一道填空题,让学生填上一系列数字。4、指名读,说说体会(13年可以看出大禹治水的时间长。三次路过、一次也没有还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样子说明大禹心里一直想着老百姓,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5、齐读五、学习第四自然段过渡:大禹坚持不懈治理洪水13年,终于把洪水制服了,那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让我们一齐读读第四日秒年第四自然段。1、读了以后,现在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很开心,因为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生活,不再流浪。)2、分组与第一自然段作对比朗读。3、(出示大禹像)引读最后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