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上海市青浦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上海市青浦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有多种,其中推理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
2、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D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2干冰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人工降雨B无水灭火C保存食物D舞台“雾气缭绕”3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随身携带的物品是( )A食盐B烟花爆竹C汽油D罐装液化石油气4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肥:KNO3、CO(NH2)2、(NH4)3PO4都属于复合肥料B加碘食盐和铁强化酱油可补充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CK+、Na+、OH-、Cl-四种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D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既节约化石燃料,又可缓解温室效应5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原理是A移走
3、可燃物B隔绝空气C防止酒精挥发D降低酒精着火点6 “增铁酱油”中的铁是指A元素B分子C原子D单质7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氧化铝 Al2O3B氯化铁 FeCl3C氢氧化钙 Ca(OH)2D碳酸钠 NaCO38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化学式为C6H13NO2)。下列关于亮氨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亮氨酸是有机物B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C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D亮氨酸中氢、氮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3:149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碳素墨水填写档案,是因为碳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BCO和CO
4、2都有毒,都是大气污染物;CCO2能灭火是因为CO2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D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它们的结构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10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同种元素的微粒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所以有单质和化合物参与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D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11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A工业上将含硫酸废液用熟石灰处理后排放B
5、化工厂废气经处理后排放C将使用过的干电池直接丢入垃圾堆中D实验室将未反应完的锌粒回收再利用12向一定质量的铜锌合金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与反应有关的变化关系用下列示意图表示,其中正确的是( )AABBCCDD1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将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Bt1时,向50g水中加入甲可得80g饱和溶液,则乙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60gC“冬日捞碱,夏日晒盐”中的碱和盐可分别对应曲线中的甲和乙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分别降温到0,甲溶液析出晶体质量多于乙14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不属于
6、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汽车轮胎B纯棉T恤C可降解饭盒D尼龙连衣裙15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A若甲是碳酸钙,则乙转化成丙的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B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则丁可以是单质碳C若甲是碳酸钠,乙是硫酸钠,则丁可以是氯化钡D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熟石灰,则丁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乙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镓是一种奇妙的金属,放在手心马上熔化就如荷叶上的水珠流来流去,请回答: (1)镓可以做高温温度计,用微粒的观点
7、解释温度计示数改变的原因是_。(2)镓元素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3)上面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与镓同属于金属原子的是_(填序号)。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钛酸钡粉体是电子陶瓷元器件的重要基础原料。工业以草酸盐共沉淀法获得草酸氧钛钡晶体BaTiO(C2O4)2.4H2O,煅烧可获得钛酸钡粉体。(1)BaTiO3中Ti元素的化合价是_。(2)“酸浸”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操作A”的名称是_。(4)“绿色化学”理念提倡循环利用,流程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5)现有394kg BaCO3,理论上可以制备BaTiO3的质量为_kg( BaT
8、i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3,B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7)18(8分)下图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常见的气体仪器的名称_。若用装置 A 和 E 制取氧气,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验证氧气收集满的方 法_.若实验室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 (填字母,下同),该装置的特点_,若用 F 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_(填“a”或“b”)端导管导入,若用 F 装置除去一氧化碳气体中 混有的二氧化碳气体,瓶中应盛放的试剂是_溶液(填化学式)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现要制备二氧化碳 8.8g,至少需要含碳酸钙 80%的石灰石多少克?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如图
9、1的加热袋常用于野外加热食物。加热袋中的固体粉末含镁粉、铁粉和氯化钠,使用时向其中加入水袋中的水,即可产生大量热。实验小组针对放热过程中的反应原理展开探究。(查阅资料)常温下镁粉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应,且放热。(进行实验)同学们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模拟实验:分别取不同成分的固体粉末放入甲中,通过分液漏斗向其中均加入8mL水,读取甲中所得固液混合物的最高温度,实验记录如下表:(实验时的室温为22.8)实验序号ABCDEF固体成分MgFeMg+FeMg+NaClFe+NaClMg+Fe+NaCl乙中现象少量肥皂泡,难以点燃少量肥皂泡,难以点燃较多肥皂泡,点燃有爆鸣声无肥皂泡大量肥皂泡,点燃有爆鸣声混合物
10、温度23.122.823.124.222.827.2(解释与结论)(1)实验B,乙中现象为_。(2)实验A证明了镁粉与水能反应,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2H2O_+H2。(3)使镁粉与水迅速反应并放热的最佳方法是向镁粉中加入_。(反思改进)(4)同学们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升高的温度没有达到食品加热袋的效果,其可能的原因是_。(5)同学们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猜测,实验F中的反应结束后,甲中剩余固体混合物中仍然含有铁粉,检验其铁粉存在的实验方案为:取少量固体混合物_。(6)从上述实验初步得出“NaCl溶于水没有热量的变化”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填实验序号)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
11、题,共30分)1、C【解析】A.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B.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金属氧化物和酸也生成盐和水;C.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D. 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O2通入石蕊试液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溶液呈酸性,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CO2是非金属氧化物,不是酸。选C2、B【解析】A、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
12、吸热的原理,利用的是物理性质,错误;B、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故干冰能灭火是利用了其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正确;C、干冰能保存食物是利用其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使温度降低,用于保存食物,利用的是物理性质,错误;D、舞台“雾气缭绕”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导致周边空气冷凝成水蒸气形成雾气,利用的是物理性质,错误。故选B。3、A【解析】A、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既没有可燃性,也不会发生爆炸,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随身携带,选项正确;B、烟花爆竹属于易爆物品,遇明火极易发生爆炸,不可以随身携带,选项错误;C、汽油具有可燃性,在有限空间中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极易发生爆炸,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可随身携带,
13、选项错误;D、罐装液化石油气具有可燃性,在有限空间中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极易发生爆炸,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可随身携带,选项错误,故选A。4、A【解析】A、KNO3中含有K、N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CO(NH2)2中只含有N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NH4)3PO4中含有N、P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B、Fe和I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因此,加碘食盐和铁强化酱油可补充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不符合题意;C、K+、Na+、OH-、Cl-四种离子不能反应生成沉淀、气体等,可以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D、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可以节约化石燃料,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生成,缓解温室效应,不符
14、合题意。故选A。【点睛】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C、H、O、N、P、Ca、K、S、Na、Cl、Mg,必需微量元素:Fe、Co、Mn、F、I、Cu、Zn等。5、B【解析】试题分析:灭火的方法有:(1)与空气(或氧气)隔绝。(2)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撤走可燃物。盖上灯帽时,酒精灯中的酒精与氧气隔绝,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因此答案选B。考点:考查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加热器皿-酒精灯6、A【解析】增铁酱油中的“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A。7、D【解析】A、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不符合题意;B、氯化铁的化学式为:FeCl3
15、,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H)2,不符合题意;D、碳酸钠的化学式为:Na2CO3,符合题意。故选D。8、C【解析】A、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之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亮氨酸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错误;B、一个亮氨酸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13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所以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错误;C、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正确;D、亮氨酸中氢、氮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错误。故选C。9、B【解析】A、碳素墨水中含有碳,碳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书写的档案能保存很长时间,选项说法正确;B、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没有毒性,一氧化碳是大气污染物
16、,二氧化碳不是大气污染物,选项说法错误;C、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选项说法正确;D、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它们的结构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睛】掌握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0、C【解析】A、同种元素的微粒质子数相同,但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水分子和氖原子,故选项推理错误。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但有单质和化合物参与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选项推理错误。C、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
17、溶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故选项推理正确。D、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但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故选项推理错误。故选:C。11、C【解析】A. 工业上含硫酸废液用熟石灰处理后排放,因氢氧化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使水呈中性,符合环保理念;B. 化工厂废气经处理后排放,符合环保理念;C. 将使用过的干电池直接丢入垃圾堆中,会导致环境污染,不符合环保理念;D. 实验室将未反应完的锌粒回收再利用,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环保理念。故选C。12、D【解析】A、铜锌合金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其中只有锌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氢气质量应该
18、从零开始,最后不变,错误;B、锌合金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其中只有锌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剩余固体的质量应该先减少后不变,错误;C、铜锌合金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其中只有锌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氢气质量应该从零开始,最后不变,错误;D、锌合金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其中只有锌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剩余固体的质量应该先减少后不变,正确。故选D。13、D【解析】A、t2时,将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故A正确;B、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向50g水中加入甲可得80g饱和溶液,说明t1时甲的溶解度为60g,则乙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60
19、g,故B正确;C、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冬日捞碱,夏日晒盐”中的碱和盐可分别对应曲线中的甲和乙,故C正确;D、t2时,甲、乙两种溶液是否饱和不能确定,所以分别降温到0,析出晶体质量也不能确定,故D错误。故选:D。【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14、B【解析】A、汽车轮胎的材料是合成橡胶,合成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选
20、项正确;B、纯棉T恤的材料是棉花,棉花属于天然材料,选项错误;C、可降解饭盒的材料是可降解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选项正确;D、尼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选项正确,故选B。15、C【解析】A若甲是碳酸钙,则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过程中放热,因此乙转化成丙的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选项A正确;B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水分解生成氧气,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碳和水也能反应,因此丁可以是单质碳,选项B正确;C若甲是碳酸钠,如果跟硫酸反应则乙是硫酸钠,但硫酸钠转变成的丙不能和氯化钡反应,则丁不可以是氯化钡,选项C错误;D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熟石灰,则丁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乙,熟
21、石灰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熟石灰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是复分解反应,选项D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镓原子间存在间隔,间隔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Ga2O3 【解析】(1)镓可以做高温温度计,原因是镓原子间存在间隔,间隔随温度变化而变化。(2)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常现+3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镓元素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根据最小公倍数法,该化合物中化合价绝对值的最小公倍数为6,则: ,所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3)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分别为硫离子、铝原子、硫原子和氯原子,从
22、名称判断,其中与镓同属于金属原子的是铝原子,选择。【点睛】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得失电子的数目与化合价数值相等,得电子显负价,失电子显正价。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4 BaCO3+2HCl=BaCl2+H2O+CO2 蒸发结晶 HCl 233 【解析】(1)钡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Ti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2+x+(-2)3=0,x=+4,故填+4。(2)“酸浸”过程中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BaCO3+2HCl=BaCl2+H2O+CO2。(3)利用“操作A”将草酸氧钛
23、钡晶体和盐酸进行了分离,该操作应为蒸发结晶,故填蒸发结晶。(4)由流程图可知,流程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HCl,故填HCl。(5)解:设可以制备 BaTiO3的质量为x394kgx100x=233kg答:以制备 BaTiO3的质量为233kg。【点睛】流程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要既是流程中的反应物,还是流程中的生成物。18、铁架台 2KClO3 2KCl+3O2 有气泡从集气瓶口向外冒 B 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 NaOH 25g 【解析】(1)仪器是铁架台;(2)若用装置A需要加热并且试管口没有棉团,适用于氯酸钾制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排水取气法收集时有气泡从集气瓶
24、口向外冒说明已满;(3)制取氢气用稀硫酸和锌粒,是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B该装置的特点是可以通过控制活塞的开关,控制装置中的压强,使固液接触或分离,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若用F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b端导管导入;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并且氢氧化钠不能和一氧化碳反应,所以瓶中应盛放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4)解:设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为x, x=25g答: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为25g。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无肥皂泡 Mg(OH)2 Fe和NaCl 没有保温措施,热量散失 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浅绿色,证明有
25、铁粉 B、E 【解析】本题考查了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通过实验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详解】(1)铁不能与水反应,铁和水混合时,无肥皂泡产生;(2)根据化学方程式,反应前镁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数目分别为1、4、2,反应后氢原子的数目为2,根据化学变化中原子的数目和种类不变,其余的原子可构成Mg(OH)2;故填:Mg(OH)2;(3)通过分析表中各物质之间的反应和升高的温度可知,使镁粉与水迅速反应并放热的最佳方法是:向镁粉中加入Fe和NaCl;(4)没有保温措施,热量散失,固体较少、配比不合适等原因都会造成温度上升不明显,所以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升高的温度不足以加热食物,其可能的原因是:没有保温措施,热量散失;(5)铁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补充的实验方案是:取少量固体混合物,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溶解,有气泡冒出,溶液变浅绿色,证明有Fe;(6)B、E两个实验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温度没有明显升高,说明NaCl溶于水没有热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