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2021-2022学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长宁区2021-2022学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A用硫酸除铁锈:B正常雨水的pH大于5.6的原因:C医疗上用碱性物质中和过多胃酸:D除去铜粉中少
2、量的铁粉:2把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在铁钉表面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 绿色 铁钉质量减轻;溶液的质量增加。以上叙述正确的是()ABCD3有关反应2Mg+O22MgO的说法正确的是A镁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氧化镁B每3克镁和2克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5克氧化镁C每2克镁和3克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5克氧化镁D每2份镁和1份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份氧化镁4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干燥CO2B收集O2C验证CO2性质D监控气体流速5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 种单质的是AAlBC60CHDFe2O362019两会声音:生态环境质量
3、好坏与百姓感受直接相关,要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美丽泉城”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选项中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A我市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B生活中提倡垃圾分类回收C家离学校较近的同学徒步上学D购物多用塑料袋盛放物品7录像用的高性能磁粉,主要材料之一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学式为CoFe2O4的化合物,其中铁元素为+3价,则钴(Co)的化合价为( )A+1B+2C+3D+58下列行为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A治理工地扬尘B露天焚烧垃圾C使用公共自行车D禁止焚烧秸秆9关于物质的鉴别说法错误的是()A只用水可以鉴别出CuSO4、NaOH、NaCl、CaCO3 四种固体B使用酚酞
4、试液,采用多步实验能鉴别出NaOH溶液、稀盐酸、NaCl溶液C不外加任何试剂能鉴别出Ca(NO3)2溶液、Na2CO3溶液、稀盐酸、CaCl2溶液D只用稀盐酸可以鉴别出铁粉、木炭粉、氧化铜三种黑色固体10下列说法不属于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A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B研究物质的变化与性质C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D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取11下列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不同A洁厕灵除垢B钢丝球刷碗C糯米酿甜酒D铜制品生锈12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正确的是A产生耀眼白光B产生黑色固体C产生蓝紫色火焰D产生大量白雾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如图,根据是钠、镁、钾、钡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
5、答下列问题。(1)钡原子_(“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钡离子;(2)金属钾的活动性比金属钠强,是因为钾原子比钠原子多1个电子层,更容易失去电子,据此判断,金属钡的活动性比镁_。14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1)红薯营养丰富,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锌、铁、钙、硒等。其中能给人体提供能量的是_;“锌、钙、硒”是指_(填“单质”、“元素”或“分子”)。(2)维生素在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会引起很多疾病,例如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_。(3)洗涤剂能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功能。(4)烧开水的铝壶内壁有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Mg
6、(OH)2时,可用厨房调料_洗去,除垢时间不宜过长的原因是_。15根据下图甲、乙、丙三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1)t1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2)t2时,对 50g 甲物质投入到 80g 水中充分溶解,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_。(3)t1时,对恰好处于 a 点状态的甲的溶液,升温至 t2,溶质质量分数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分别将 t2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100g 降温到 t1时,甲、乙、丙溶液质量由大到小关系为_(选 填“”或“=”)。(5)溶液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提纯甲物质的方法是_。(6)A 是 t2含有 120g 水的甲物质的溶液,经过如下操作,得到
7、 32g 甲的固体。. A 溶液为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 B_溶液 C(选填“”、“”或“=”)。. 对 AC 的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_(选填编号)。a A 到 B 的过程中,溶质质量不变b B 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57:100c A 中溶液的质量等于 187gd 无法比较A、C 烧杯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7)欲配制 2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丙物质的溶液,需要固体丙_g,水_mL。16归纳与比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对比CO和CO2,它们的组成元素 ,但它们的化学性质 ,工业上CO可用来冶炼金属,是利用它的 性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是由于
8、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进入森林,注意防火,通常状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当森林发生火灾时,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其灭火原理是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有下列装置,其中A是气体发生装置,B、C、D是气体收集装置,E、F还可作气体的净化装置。仪器b的名称为_。当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选取的收集装置是_ (填“B”“C”或“D”);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需将气体依次通过EF装置,应在E装置中注入_溶液,F
9、装置中试剂的作用是_。当a与n相连来收集氧气,还需将装置_。1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1)写出图中仪器a名称_;(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3)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_(填或)通入;(4)己知氮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可用加热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得,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_(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该气体可选用的装置是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某石油化工厂化验室的实验员用15%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测得实验数据如表:实验序号消耗NaOH
10、溶液的质量洗涤后溶液的pH30gpH740gpH=750gpH7请回答下列问题:欲计算出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所含H2SO4的质量,你觉得应该选择实验序号 的数据。若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的质量为100g,请计算该残余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A、稀硫酸除去铁锈的反应原理:Fe2O33H2SO4=Fe2(SO4)33H2O;故选项错误;B、正常雨水的pH大于5.6的原因: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产生碳酸;故选项正确;C、医疗上用碱性物质中和过多胃酸:氢氧化铝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铝和水Al(
11、OH)33HCl=AlCl33H2O;故选项错误;D、除去铜粉中少量的铁粉: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氯化亚铁和氢气Fe2HCl=FeCl2H2;故选项错误;故选:B。2、D【解析】把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的反应原理:FeH2SO4=FeSO4H2,在铁钉表面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稀硫酸)逐渐变为浅绿色(FeSO4)溶液 铁钉被消耗,铁钉质量减轻;根据FeH2SO4=FeSO4H2可知,每56份质量的铁能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溶液的质量增加;描述正确的是:;故选:D。3、B【解析】A、“+”应该读作“和”,“=”应该读作“生成”,应该读作,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
12、化学方程式可知,在点燃条件下,每48克镁跟32克氧气反应生成80克氧化镁,即每3克镁和2克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5克氧化镁,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B可知该选项说法错误。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在点燃条件下,每48克镁跟32克氧气反应生成80克氧化镁,即每3份质量的镁跟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5份质量的氧化镁,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4、B【解析】A、酸性干燥剂,如浓硫酸(还有硅胶、五氧化二磷等);它能够干燥酸性或中性的气体,如CO2、SO2、NO2、HCl、H2、Cl2、O2、CH4等气体;B、根据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氧气不易溶于水,进行选择收集装置,氧气的入口端;C、二氧化碳的水溶液
13、呈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D、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详解】A、酸性干燥剂可以干燥酸性气体CO2,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因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若用排水气法收集氧气,瓶内先装满水,氧气应该“短进长出”,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呈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该实验验证了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氧气不易溶于水,进入水中会迅速溢出,所以通过气泡冒出的速度不同,来监控气体流速,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此题是课本知识的迁移应用,掌握气体的检验、干燥、收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A【解析】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
14、,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思。【详解】A、Al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铝元素,表示一个铝原子,还能表示铝这一纯净物,符合题意;B、C60是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不符合题意;C、H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不符合题意;D、Fe2O3是氧化铁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掌握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一般有三层含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一种单质,微观:表示一个原子)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D【解析】A、燃放烟花爆竹能产生大量空气污染物,所以我市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15、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故A错;B、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故B错;C、徒步上学减少使用私家车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故C错;D、购物多用塑料袋盛放物品,会产生白色污染,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故D正确。故选:D。7、B【解析】设钴元素化合价为x,则:x+(+3)2+(-2)4=0,则x=+2;故选:B。8、B【解析】A选项治理工地扬尘,防止空气中大的颗粒物增加;B选项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烟尘会增加空气中PM2.5;C选项使用公共自行车,会减少空气中PM2.5;D选项禁止焚烧秸秆,会减少空气中PM2.5;故答案选择B9、C【解析】A、硫酸铜溶于为蓝色溶液,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
16、热量,氯化钠溶于水没有明显变化,碳酸钙不溶于水,因此可以通过加入水,鉴别四种固体,选项A不符合题意;B、可以将酚酞分别加入三种溶液中,变红的为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取少量变红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加入剩余的两种溶液中,红色褪去的为稀盐酸,不褪色的为氯化钠溶液,选项B不符合题意;C、硝酸钙与氯化钙的反应现象相同,无法通过现有试剂进行区别,碳酸钠与稀盐酸可以通过产生沉淀和气体判断区分,但是硝酸钙与氯化钙都是产生白色沉淀,无法区分,选项C符合题意;D、稀盐酸与铁粉反应有气体生成,产生气泡,盐酸与炭粉不发生反应,炭粉不溶解,盐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无色溶液变为蓝色,黑色固体溶解,三者反应现象不同,可以
17、进行区别,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C【解析】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详解】A、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A正确; B、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B正确;C、物体的运动状态属于物理学研究的内容,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C不正确;D、物质的用途与制取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D正确。故选C。11、B【解析】A、洁厕灵除垢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钢丝球刷碗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C、糯米酿甜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铜制品生锈有
18、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12、C【解析】试题分析: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故选C考点:实验现象分析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失去 强 【解析】(1)钡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容易失去电子变成钡离子;(2)由题意可知,金属钾的活动性比金属钠强,是因为钾原子比钠原子多1个电子层,更容易失去电子,金属钡比金属钾多2个电子层,故金属钡的活动性比镁强。14、淀粉、蛋白质 元素 夜盲症 乳化作用 食醋 铝可和多余的醋酸发生化学反应 【解析】(1)红薯营养丰富,富含
19、淀粉、蛋白质、维生素、锌、铁、钙、硒等。其中能给人体提供能量的是淀粉、蛋白质;“锌、钙、硒”是指元素;(2)缺乏维生素会引起很多疾病,例如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3)洗涤剂能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4)烧开水的铝壶内壁有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Mg(OH)2时,可用厨房调料食醋洗去,因为食醋中的醋酸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醋酸能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醋酸镁和水,从而将水垢除去;除垢时间不宜过长的原因是:铝能和多余的醋酸反应。15、25g/100g水 3:8 不变 丙乙甲 降温结晶 不饱和 ab 10 190 【解析】(1
20、)由图可知,t1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5g/100g水。(2)由图可知,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60g/100g水。对 50g 甲物质投入到 80g 水中充分溶解,所溶解的甲物质的质量为48g。故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48g:(48+80)g=3:8。(3)t1时,对恰好处于 a 点状态的甲的溶液,升温至 t2,溶质、溶剂的质量均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不变。(4)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升高温度甲析出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丙无晶体析出。故分别将 t2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100g 降温到 t1时,甲、乙、丙溶液质量由大到小关系为:丙乙甲
21、。(5)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故溶液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提纯甲物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6). A 溶液恒温蒸发20g水后得到B溶液,且B溶液中无晶体,B降温至t1后,得到C,C中有未溶解的晶体,故A 、B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B、C中溶剂质量相等,C中有未溶解的晶体,故溶液 B中溶质质量分数溶液 C中溶质质量分数。. a、A 到 B 的过程是恒温蒸发水,且A 、B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故该过程中,溶质质量不变,正确;b、C是t1时的饱和溶液,且此时溶剂的质量为100g,故C中溶质的质量为25g。C过滤后得到得到 32g 甲的固体,故B中
22、溶质的质量为25g+32g=57g。因此B 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57:100,正确;c、A 中溶液的质量=120g+57g=177g,错误;d、A 烧杯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0032.2C烧杯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00=20,错误。故选ab;(7)欲配制 2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丙物质的溶液,需要固体丙200g5=10g,需要水的质量为200g-10g=190g,约190mL。16、(1)相同; 不同; 还原;(2)4Al+3O22Al2O3;(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清除可燃物【解析】试题分析:(1)对比CO和CO2,可知它们都由碳元素、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但它们的化学
23、性质 不同,如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工业上CO可用来冶炼金属,是利用它的 还原性;(2)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是由于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3)通常状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当森林发生火灾时,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其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水
24、槽 C 饱和的碳酸氢钠 吸收水分,干燥气体 G装满水 【解析】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故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详解】(1)仪器b的名称为水槽。(2)当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选取的收集装置是C;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需将气体依次通过EF装置,应在E装置中注入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吸收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F装置中试剂是浓硫酸,其的作用是吸收水分,干燥气体。(3)当a与n相连来收集氧气,收集氧气用排水法,故还需将装置G装满水。18、长颈漏斗 A E 【解析】过氧化
25、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详解】(1)图中仪器a名称长颈漏斗。(2)B装置是固-液不加热制取装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3)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比水小,氧气应该从短管进,水从长管排出,故应从导通入。(4)加热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得,反应需要加热,故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A,氮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收集该气体用向下排空气法,故可选用的装置是E。【点睛】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比水小,氧气应该从短管进,水从长管排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收集该气体用向下排空气法。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1)(2)7.35%【解析】试题分析:(1)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实验反应后,溶液的pH值等于7,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所以应该选择实验序号的数据;(2)设残余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2NaOH+H2SO4=Na2SO4+2H2O80 9840g15% x100g=x=7.35%。考点: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