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教案课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顾茅庐教案课件.pdf(8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三顾茅庐教案三顾茅庐教案三顾茅庐教案三顾茅庐教案 1 1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情况回放:上个星期,我们一直学习的是关于创造力的一组_,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走进古典小说的世界,本单元主要向大家介绍一些历史人物,讲一些故事,如诸葛亮、祁黄羊等,为什么要学习这些故事呢?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正如古话所说,我们以三顾茅庐、祁黄羊等故事为镜子,我们能学到如何做人,这将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孩子们听我这么一说,感觉到来了劲头。接着讲三顾茅庐的意思。这不难!讲完我问点难度系数大些的茅庐就是茅屋,可是这里为什么不用茅屋,而用茅庐呢?孩子们够聪明,有的说茅庐是山上,有的说茅
2、庐比茅屋好好听点,还有的说比茅庐听起来比较高雅,呵呵,还知道高雅一说,够可以的!在最后,我告诉了孩子们茅庐的意思是简陋的草屋,这下孩子们恍然大悟了。在孩子们初读后,请任意选择一个任务进行,答案还是比较好玩:张飞太粗鲁了。刘备很重视人才。刘备很狡猾,他为了统一,他去茅庐请诸葛亮,我想他真的统一后,一定会将诸葛亮杀死,这就是狡猾。(孩子们不同意)关羽性急。刘备以大欺小这真是有意思!分段读时孩子们更有意思。第一小节读“诸葛亮”,理解“统一”,有说归一个人管,有说不要群龙无首一样,几个国家要有一个带头的,有说占领,这需要纠正,我刘备正因为有这样的雄心壮志,才要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统一。滑“邀请”两字,想
3、象前两次是怎么邀请的?刘备去前一定要想想怎么讲?诸葛先生,我刘备久仰你大名,我想统一,可是正是因为没有您的智慧,所以至今还没有统一。诸葛亮先生,我老早就久仰你大名了,今天特来拜访,是想请你出山助为我统一。诸葛先生,早闻你足智多谋,此次前来,是想请您出山,助我实现统一的大业。我提醒注意诚心诚意,学生再说,要将你改成您。第二小节,张飞嚷着的那句,我请学生读,读得较好。我介绍嚷在字典上的意思是喊叫,这下学生再读的时候就好了许多。姜军读时,几乎要尖叫起来,实在有些恐怖,过了!后来刘备生气了,他们就不再无礼了,我问为什么怕?孩子们猜想有意思。其中还讲到“怕”是因为他们重兄弟感情。第三小节,蒋昕读,自读,
4、再谈感受。抓住两个“轻轻”、“恭恭敬敬”等词,通过亲身模拟体验来体会当时的情景。还体会山冈周围的环境,尤其是山冈如卧龙,学生体会很有意思。第四小节,对“三分天下、最后取胜”进行补充阅读。第五小节。最后,问最爱者是谁,最讨厌者是谁?学生回答好玩。戴天成说:我喜欢刘备,因为他很尊重人才,很懂礼貌。“生:我喜欢诸葛亮,因为他足智多谋。生:我喜欢刘备,因为他耐心等待。生:我喜欢诸葛亮,因为他聪明,人有长得帅。师:是的,刚才我读到了,诸葛亮确实很有风度,很优雅!黄达愿:我喜欢童子,因为他有礼貌,因为他对先生说,外面有刘皇叔已经等待多时。这还说明他很体贴刘备。王成成:我喜欢关羽,因为他兴子很直率,武艺高强
5、。生:我喜欢张飞,他技压群雄。师:那你最讨厌是谁?生:我讨厌张飞,因为他没有礼貌,很凶!生:我讨厌刘备。他把不想出山的诸葛亮求出山。生:我讨厌诸葛亮蒋雨雯:我讨厌张飞,他没有弄清楚,刘备都去请求了两次,他就反对,还想用粗鲁的办法来求诸葛亮,这实在是不好,按理说他跟了刘备很多年了,应该知道刘备的心思呀。张飞不尊重他大哥心目中最重要的人才。诸葛亮让刘备干等了好几天,(其实是好几个月,甚至是好几年)黄达:张飞,我比较讨厌他,因为他要将诸葛亮捆起来,很不礼貌。师:甚至可以说是粗鲁。生:我喜欢诸葛亮,又有点讨厌他,我喜欢他是因为他的足智多谋,我讨厌他是因为刘备来了,他竟然有本事还在哪里睡,打扮还要那么多
6、时间。师:同学们,你们发表了这么多意见,我为你们自豪,说明你们读书爱思考了,这很好,但是一个人,最好还是将整本书都读一读,这样起来至少会更全面一些,更深刻一些,更正确一些。我向大家推荐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请同学们好好读读,然后在来你关注的人物。下课。三顾茅庐教案三顾茅庐教案 2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梳理_,理清文脉结构,体会情节的一波三折,品味精炼畅达的语言。2.学会抓_塑造人物的关键语句,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征。3.感受刘备的贤明与诸葛亮的智慧,学习古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4.了解罗贯中与三国演义的相关文学常识,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蕴,培养阅读中国古典小说的兴趣。课堂导入
7、:本单元还要学习四大名著中的两篇_。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此四部巨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难分高低的,都有着极高的文学水平和艺术成就,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深刻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其中的故事、场景、人物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可谓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座伟大丰碑。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元末明初,罗贯中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础上,吸收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故事,写成 三国演义。一、作者简介一、作者简介罗贯中(约1330 年约
8、1400 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成就最高。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罗贯中的创作才能是多方面的。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 宋太祖龙虎风云会。罗贯中是吴承恩的老师。二、故事背景二、故事背景_节选自名著三国演义的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当时有宏图大志的刘备依附于刘表,屯驻在新野,徐庶被曹操所骗,去曹营前荐诸葛“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后刘备又遇到司马徽,司马徽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可
9、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两人的荐语,更引起了刘备拜见诸葛亮的兴趣。一顾茅庐遇崔州平,论天下事;二顾茅庐遇诸葛均、黄承彦,留下书信。课文从三顾茅庐开始写起。三、课文初探三、课文初探初识文本听朗读,完成字词积累,初步划分段落层次,归纳故事情节1.字词积累。拜谒:拜访谒见。如雷贯耳: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贯:贯穿,进入。屏人促席:教他人回避,将座席靠近。屏:使回避。促:靠近。挟天子以令诸侯: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诸侯,这里指当时割据一方的军阀。用武之地:形容地形险要,利于作战的地方。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机会。箪食壶浆: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浆,以粮食加水适度
10、发酵而成的饮料。经世奇才:旧时称治国安民的才能。经世:治理天下。思贤如渴:比喻迫切地想延致有才德的人。如渴:如口渴思饮那般,形容迫切。顿开茅塞:比喻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顿:立刻;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2.说说文本可分为几个部分,简要概括。第一部分():写第三次顾茅庐之前,关张持有不同态度,刘备力排众议,决定前往。第二部分():写刘备第三次拜谒诸葛亮得以成功遇见,诸葛亮隆中三分天下,为其谋兴邦定国之策。第三部分():刘备拜请诸葛亮出山相助。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刘备三顾茅庐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起因:刘备邀请诸葛亮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拜访两次都没有见着。经过:刘备第三次
11、去拜访,离诸葛亮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家又等了几个时辰才同诸葛亮见上面,听了诸葛亮的分析,刘备茅塞顿开。结果:刘备有了诸葛亮,如鱼得水。4._篇幅不长,但人物个性却十分鲜明,请结合课文分析:诸葛亮、刘备、张飞各自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刘备:(1)刘备求贤若渴,非是为了一己之私,在诸葛亮未应出山时,刘备泣曰“先生不出,如苍生何”,是以苍生为念,以此可见其仁人之心。仁心爱人。(2)刘备为见得诸葛亮,不顾帝王身份,“凡三往”,可见其求贤之诚。诚心求贤。(3)刘备自知谋略不足,因此请见诸葛亮,言“开备愚鲁而赐教”,可见其请教虚心。虚心求教。(4)在张飞表现出急性子时,刘备表现出的是一种耐心
12、与宽厚。待人宽和有耐心。(5)有远大的政治抱负。诸葛亮:诸葛亮出场前,小说还写了那些事?1、司马徽初荐(刘备初得诸葛亮的消息。“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只知其有安天下之才。最先涂上了神秘色彩。2、徐庶走马荐诸葛(“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3、司马徽再荐(“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4、一顾茅庐(农夫作歌、博陵崔州平隐者形象):突出诸葛亮的隐者形象。5、二顾茅庐(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感叹世无英雄,赞赏独善其身:渲染诸葛亮求之不易。诸葛均、黄承彦其诗为诸葛亮形象的良好写照。这些人物,每个人都不能真正反映出诸葛亮的面貌,但每个人身上都有诸葛亮的影子。渲染
13、、烘托铺垫、蓄势(侧面描写)诸葛亮登场后的刻画: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玄德下拜孔明曰:“南阳野人,疏懒性成,屡蒙将军枉临,不胜愧赧。”二人叙礼毕,分宾主而坐,童子献茶。茶罢,孔明曰:“昨观书意,足见将军忧民忧国之心;但恨亮年幼才疏,有误下问。”言罢,命童子取出画一轴,挂于中堂,指谓玄德曰:“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图也。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玄德闻言,避席拱手谢曰:“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表现出“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的雄才大略。肖像
14、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正面刻画(1)诸葛亮有一身才华,却甘心做“南阳野人”,刘皇叔若非一片赤诚,不能邀其出山,可见其本心也不愿流落世俗,是高风亮节之行。淡泊名利高风亮节。(2)刘皇叔以天下苍生为念,诸葛亮方表示愿效犬马之劳,这是儒者大义,足见其一片仁义。仁心爱人。(3)一句“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是智慧的宣言,不出茅庐,而已知“三分天下”,足见诸葛亮之智。满腹经纶聪睿过人。张飞:在第一部分中,找出描写张飞的句子,想想作者通过什么方法来描写张飞的?张飞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张飞曰:“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通过语言、神态描写的方法,直扬
15、言将诸葛亮“用一条麻绳缚将来”,足见其行事鲁莽。表现了张飞的粗暴、急躁而直率。_写张飞对表现刘备的性格特征有什么作用?用张飞的粗暴和急躁来衬托刘备求贤的真诚和谦恭。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刘备:仁心爱人志向远大礼贤下士求贤若渴诸葛亮:才略高超满腹经纶淡泊名利智慧过人张飞:言行鲁莽性格急躁直爽深入探究:深入探究:精读课文深入了解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刘备为什么还要去拜访诸葛亮?明确: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茅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先生,请到了一位智谋过人的军师,留下一段佳话。2、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邀请诸葛亮出山的“诚心诚意”和敬重?明确:(1)上路之前:
16、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用去了!”刘备责备张飞是因为怕张飞的鲁莽误了他的大事,通过比较朗读突出了他对诸葛亮的敬重,对贤才的渴求。(2)“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走、恭恭敬敬、等了半晌、又等了一个时辰、快步走进”等重点词语的细节描写可感悟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3、第段文字主要用什么手法对诸葛亮进行了描写?写出了诸葛亮怎样的性格特点?肖像、语言描写。表现了诸葛亮儒雅脱俗、胸怀天下、洞察时世、足智多谋、见识卓越的特点。4、第段中诸葛亮是从哪些方面分析天下形势的?曹操占有天时,不能与之争锋;孙权占
17、有地利,可为援而不可图;刘备占有人和,大业可成。三分天下,成三足鼎立之势。交流讨论:1、_主要写刘备与诸葛亮的见面,却多次写到张飞,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点拨:_多次写张飞与刘备的对话,是通过写张飞的急躁、鲁莽来反衬刘备三顾茅庐的耐心与诚心,表现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美好品质,突出了_的中心。2、_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的?点拨:小说通过典型的人物语言和行动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刘备礼贤下士、求贤若渴,为了见到诸葛亮,他甘愿立上“半晌”“一个时辰”,态度十分恭敬,张飞则是粗犷豪放,莽莽撞撞。诸葛亮则是一个经天纬地之才,从他未出茅庐而能对天下形势正确分析即可看出。3、诸葛亮出山后,给刘备出
18、了什么计策?点拨: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4、诸葛亮为蜀国做了哪些具体的事?用简短的语言概括。点拨:诸葛亮一出山就在博望坡大败夏侯淳,接着又在新野把曹军烧得焦头烂额(即“火烧新野”)、草船借剑的成功;巧设空城计等故事都证实诸葛亮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他料事如神,胆大心细。课文总结:三顾茅庐这是篇历史故事,讲述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辅助他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赞美了刘备的求贤若渴、诚心诚意以及诸葛亮的雄心大略。艺术特色:1.铺垫、渲染巧妙运用2.运用诗歌巧评价3.运用对比显特色例题:1.结合_内容,说一说诸葛亮的出场前叙述描写属于,这样写有什么好
19、处?铺垫渲染例如,首段刘关张三人的不同意见;路遇诸葛均;阶下侍立等昼寝的诸葛亮醒来等。作用:在出场前对诸葛亮的烘托、渲染,增加了故事的张力和神秘感,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2.第 3、4 段用诗句作结,请结合_内容,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用诗句对所叙之事、所刻画之人进行评点,又为后面的故事埋下了伏笔。3.试分析_鲜明的对比的运用。答案示例:文中写张飞和刘备对待诸葛亮截然不同的态度,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张飞嚷着要用绳子捆来,刘备生气责备。这一对比突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
20、敬重。张飞与刘备是结拜兄弟,诸葛亮是一位与刘备素未谋面的草民,为了请诸葛亮,刘备竟然斥责自己的结拜兄弟,可见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刘备“拱立阶下”、等了“半晌”“犹然侍立”,刘备是当时汉献帝的叔父,是皇叔,是皇亲国戚,而诸葛亮是一介草民;当时刘备 47 岁,诸葛亮只有 27 岁,一个是长辈,一个是晚辈。就这样,刘备“拱立阶下”、等了“半晌”,从而刻画了刘备的诚心诚意、尊重人才的人物形象。课堂拓展:1.与所学课文智取生辰纲相比,_的语言并不是纯粹的白话语言,而是通俗语,请你说说为何三国演义的语言不用白话语。涉及史料,难以用白话演绎。2.探究三顾茅庐故事经久不衰之秘:三顾茅庐的情节在史书中仅有寥寥几
21、笔,但在罗贯中笔下,这个故事丰润起来,并随着三国演义的感染力一同为人熟知。三顾茅庐的“隆中对”部分,表现了诸葛亮之智,又因其类似于总纲内容,给人深刻印象,因此经久不衰。古代士人都有一个择贤主而事的梦,求贤若渴也是贤君的表现,这正是士大夫乃至平民百姓的理想,因此传唱不衰。3.学了三顾茅庐后,你有什么收获和启发呢?我们对人一定要诚心诚意;当今社会也要形成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风气;要学习诸葛亮,平时刻苦攻读,关心天下事,立志成才。4.说说你知道的。诸葛亮为蜀国做了哪些具体的事?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明确:诸葛亮一出山就在博望坡大败夏侯淳,接着又在新野把曹军烧得焦头烂额(即“火烧新野”)、草船借剑、火烧赤
22、壁的成功;巧设空城计等故事都证实诸葛亮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他料事如神,胆大心细。5.了解与诸葛亮有关的风景名胜和历史遗迹。三顾堂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 1719 年),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作隆中对的纪念堂。诸葛草庐公元 1987 年重建的仿汉建筑,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在此作隆中对躬耕田乐山与隆中山之间的诸葛亮庙冲的一百多亩田地。当年诸葛亮躬耕陇亩于此地。六角井是诸葛亮当年隐居隆中时生活用水井。抱膝亭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 1719 年),是后人凭吊诸葛亮抱膝长吟之处。隆中牌坊建于清光绪十九年(公元 1893 年),是隆中的标志。6.关于诸葛亮的诗歌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
23、?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咏史诗。作者借游览古迹,称颂蜀汉丞相诸葛亮辅佐两朝,惋惜他出师未捷而身死。既有尊蜀正统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写丞相雄才大略和忠心报国,叹惜他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结局,引得千载英雄事业未竟者的共鸣。三顾茅庐教案三顾茅庐教案 3 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理顺_字音。2.初步了解三国演义,把握整体内容。3.了解刘备及诸葛亮的性格特征。4.体会并学习_节烘托手法的运用。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初步了解三国演义,把握整体内容。2.了解刘备及诸葛亮的性格特征。教学
24、难点:教学难点:体会并学习_节烘托手法的运用。课时安排: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听歌滚滚长江东逝水,进入情境。这首歌是电视剧 三国演义 的主题曲,电视剧演的很精彩,但其实,三国演义的原著写的更精彩,尤其是对智诸葛亮的描写。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和诸葛亮出山有关的三顾茅庐。二、作者介绍罗贯中(约 1330 年约 1400 年),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
25、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罗贯中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三、三国演义介绍1.“演义”即根据史实,敷演大义,在叙事中融进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并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政治的和道德的评价。“演义”还是特定的文体。2.三国演义的基本内容:(1)纵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共97 年的历史。全书120 回,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33 回)主要写汉末动乱和群雄并峙,曹操集团的崛起和壮大。第二部分(3485 回)主要写刘备集团的崛起和壮大,三国鼎立,蜀国南征北战,互相争雄的局面。第三部分(8612
26、0 回)写三国的衰落,最终为司马氏所统一,建立西晋王朝。(2)横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魏、蜀、吴三国间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展示了三国时期近百年的战争史;描写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外交手段;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经验,堪称是一部谋略百科,有相当的认识意义和借鉴价值。以浓墨重彩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3.三国演义主题:三国演义以儒家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了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的愿望,鲜明地表现出“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其中既有对明君贤相、清平世界的赞美与渴慕,对昏君贼臣、天下大乱的痛恨与厌恶,又有由于最终理想幻灭、道德失落、价值颠倒的惨痛现实所带来的悲怆与迷惘。_节选自三国
27、演义的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和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四、朗读课文1.自读课文,查找生字新词。2.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3.小组内分角色朗读。熟悉课文。五、作业1.熟读课文。2.识记并抄写生字,标音。第二课时一、导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杜甫)这首诗是写谁的呢?诸葛亮二、整体感知1.小说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明确:刘备、诸葛亮、张飞2.这篇小说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四个:刘备拜访诸葛亮之前,司马徽赞诸葛亮。刘备
28、一顾诸葛亮未得,遇崔州平,论天下事。刘备二顾诸葛亮未得,遇亮友、弟、岳父,留下书信。刘备三顾诸葛亮,孔明隆中对策,感其诚,出山辅佐。三、探究刘备的人物形象1.圈画出文中与刘备相关的描写。2.小组合作,讨论并归纳刘备的形象特点。明确:谦虚、礼贤下士、不耻下问、求贤若渴、气度宽宏3.文中哪些事件或语句体现出刘备的.礼贤下士、求贤若渴?明确:(1)三顾茅庐。(2)三请之时,“令卜者揲蓍,选择吉期,斋戒三日,薰沐更衣,再往卧龙冈谒孔明”。(3)“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走、恭恭敬敬、等了半晌、又等了一个时辰、快步走进”等。(4)泣请孔明,“泪沾袍袖,衣襟尽湿”。(5)斥责张飞4.文中对张飞主要运用了哪
29、种描写?有什么作用?明确:衬托出刘备的谦虚、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特点。5.作者用了哪些方法体现刘备的特点?明确: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侧面描写。四、拓展1.关于刘备你知道哪些信息?(1)时间表160 年,出生于涿县184 年,桃园三结义,同其弟征伐黄巾194 年,升任徐州牧195 年,吕布投靠刘备196 年,投靠曹操200 年,投靠袁绍207 年,投靠刘表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208 年,赤壁之战联合孙权大败曹操209 年,任荊州牧,与孙权联姻214 年,入成都,领益州牧215 年,刘、孙分占荆州219 年,进位汉中王221 年,即帝位222 年,兴兵伐吴223 年,殁于白帝城(2)字玄德,是中山靖
30、王之后,汉景帝刘胜玄孙,身高 7尺 5 寸(汉尺),双手下垂可以超过自己的膝盖,眼睛能看见自己的大耳。2.关于刘备有哪些主要情节?桃源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刘备摔阿斗、白帝城托孤、葭萌关收马超、伐林送徐庶、计夺天荡山、伐吴殒命3.刘备有哪些性格特点?喜欢结交英雄豪杰,胸有大志而锋芒不露,机智善变,礼贤下士,知人善任,宽仁爱民。五、作业阅读与刘备有关的重要情节。板书设计:三顾茅庐施耐庵刘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侧面描写第三课时一、导入交流阅读心得。二、探究诸葛亮的人物形象1.圈画出文中与诸葛亮相关的描写。2.小组合作,讨论并归纳诸葛亮的形象特点。明确:淡泊名利、高雅不群、超拔不凡、不出门便
31、知晓天下事、足智多谋。3.文中诗词对于表现诸葛亮的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明确: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诸葛亮的才华和人生追求。4.司马徽所言“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一句话有什么深意?明确:一方面是肯定诸葛亮找到了他值得辅佐之人刘备;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卧龙虽有经天纬地之才,即使得到刘备这样的明君,但是生不逢时,纵使再怎么努力,都只能是“呕心血”,却不能改变天命,即不能如刘备所愿“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虽然是对诸葛亮的才华得以施展感到一丝慰藉,但更慨叹他多舛的命运。5.课文中刘备的哪些带有比喻修辞的语言表现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明确:(1)我得到到诸葛先生,就象鱼儿得到水一样啊!(2)刘备听了茅塞顿
32、开,象拨开了云雾见到了青天。6.你认为使孔明最终决定出山辅佐刘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明确:(1)刘备的诚意感动了诸葛亮。(2)诸葛亮既有安邦定国之才,亦有建功立业之志。躬耕南阳不过虽逢其时、未逢其主之权宜之计。7.作者用了哪些方法体现诸葛亮的特点?明确:语言描写、外貌描写、侧面描写(人物描写及环境描写)。三、拓展1.关于诸葛亮你知道哪些信息?(1)时间表181 年,诞生于琅邪。207 年,出山辅刘备。208 年,说服孙权抵御曹操于赤壁。214 年,被封军师将军。221 年,被封蜀国丞相。225 年,讨伐南蛮,将其平定。227 年,上出师表,初出祈山。228 年,街亭失守,斩马谡。232 年,发明
33、木牛流马。234 年,病逝五丈原。(2)字孔明,号卧龙先生。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千古良相”的典范。身高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瓢瓢然有神仙之概。常自比管仲、乐毅,有经天纬地之才,鬼神不测之机。其手摇羽扇,运筹帷幄的潇洒形象,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心中“智慧”的代名词。2.关于诸葛亮有哪些主要情节?隆中对策、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巧布八阵图、七擒孟获、舌战群儒、智激孙权、智激周瑜、借东风、草船借箭、空城计、智算华容道、遗计杀魏延、骂死王朗、造木流牛马、五丈原禳星、死诸葛走生仲达、挥泪斩马谡3.诸葛亮有哪些性格特点?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才能过人。忠心耿耿、感恩图报。法纪严明、严于律己
34、。四、作业1.阅读与诸葛亮有关的重要情节。2.完成练习题。板书设计:三顾茅庐施耐庵诸葛亮语言描写、外貌描写、侧面描写三顾茅庐教案三顾茅庐教案 4 4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能熟练地朗读课文,理解“大贤、辅佐”等词的意思。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心理活动和个性品质,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3、学习刘备礼贤下士的品质,能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抓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心理活动和个性品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一、谈话揭题,质疑导入谈话揭题,质疑导入1、谈话。同学们,中国古代曾经有过一个时代叫做三国,那可是一个战火纷飞、风云际会、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时代。正是国为这个伟大的
35、时代造就了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那就是三国演义,在三国演义中,你最喜欢的英雄是谁?2、揭题。3、质疑。二、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带问题自由读课文。2、交流反馈:课文到底写了一件什么事呢?3、教师小结。4、教学复姓。5、介绍古人名号中的“字”。三、三、细读课文,推敲重点细读课文,推敲重点1、学生读课文,圈划出重点词句。2、小组交流,互学互促。3、交流反馈:“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刘备的诚心诚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随机教学。主要抓词:“立即”、“斥责”、“大声斥责”、“下马步行”、“恭恭敬敬”、“赶紧下拜”、“谒见”。句:“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
36、”“昌着风雪正是为了让孔明知道我的诚意。你怕冷,自己回支吧!”“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你一起去也行,但要懂得礼节。”“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谒见,都没有遇到。”来理解刘备在请诸葛亮的诚心诚意。训练点:1)、抓住人物对话进行朗读训练。2)、抓重点句进行思维训练。3)、写话训练。四、四、小结过渡。小结过渡。五、五、课外延伸,拓宽文路(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并深情朗课外延伸,拓宽文路(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并深情朗读)读)“臣本布衣,躬耕干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
37、有一年矣。”1、自由朗读。2、这段短文中哪些是写三顾茅庐这件事的?六、六、总结全文,引向课外。总结全文,引向课外。1、发散:除了三国演义外,你还知道哪些名著?2、总结。附板书:三顾茅庐(恳请)(辅佐)刘备 诸葛亮 三顾茅庐教案三顾茅庐教案 5 5一、认真预习,搜集信息一、认真预习,搜集信息1.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了解与 三顾茅庐 有关的,但课文中没有的内容,如故事作者、故事背景,故事的前因、后果,文中人物的其他故事等。2.学生介绍:_作者罗贯中,内容选自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3.故事的背景了解:当时刘备依附于刘表,刘表割荆州给刘备镇守,曹操有意攻打荆州,派曹仁设
38、下乌龙八卦阵,刘备派关羽前去攻破,结果失败。回来后经徐庶指点,识破阵法缺陷。关羽带一百精兵前去,不伤一兵一卒,得胜归来。曹操闻得徐庶的才智,又知他是出名的孝子,于是设计把徐庶拉拢到身边为自己谋事。徐庶无奈母亲被曹操所挟,在去曹营之前,他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接下来便有了“三顾茅庐”的历史故事。4.了解古今词义有一定距离的词语:三顾茅庐、行踪不定、谒见、行礼、草舍等。二、看读评议,整体把握1.看东方小故事中的三顾茅庐,初步感知故事内容:启发学生按一顾、二顾、三顾茅庐的顺序口述故事内容。2.自由轻声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完成下表:顺序 准备 刘备的态度(关键词语)关羽、张飞的态度(关键词语)结果一顾二
39、顾三顾总的说明什么(通过看电视、读课文,讨论、填表让学生大致了解了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个性,总的说明刘备是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成就大业的。)三、对比研读,细节感悟1.默读课文找出表现刘备“诚心诚意”的词句,然后自己试着读一读。2.交流点拨,对比研读:A:三顾茅庐时环境描写的句子:第二次拜访时: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三人冒雪走到卧龙岗。(借助这些环境描写的衬托,反映出刘备请诸葛亮决心大,心意诚。)B:刘备的语言与关羽、张飞的对比。刘备 a.刘备说:“我冒着风雪正是为了让孔明知道我的诚意。你怕冷,自己回去吧!”b.刘备大声斥责说:“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c
40、.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谒见,都没有遇到。”张飞 a.张飞埋怨说:“天寒地冻,还是回新野避避雪吧!”b.张飞说:“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c.张飞对关羽说:“这个先生怎么这样傲慢!等我到草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张飞的粗鲁、莽撞反衬出刘备的谦恭态度。)C:刘备的行为与关羽、张飞的对比。刘备:a.刘备叫人立即备马。b.刘备轻叩柴门c.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门口等着,自己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寺站在房门台阶下午等孔明醒来。d.他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创大业。张飞:a.关羽、张飞都不耐烦了。b.见刘备还站着等,张飞气极了。(正是刘备这种礼贤下士的态度感动了
41、诸葛亮,才使退隐山林的诸葛亮答应出山辅佐刘备。)D:指导感情朗读。a.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b.分角色表演性朗读。(读得好的,及时表扬)3.学生小结:刘备是个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之人,结果他的诚意打动了诸葛亮,诸葛亮从此下山辅佐刘备。四、课外延伸,引导阅读1.出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名句。a.这句话是什么意思?b.这句话是谁说的?2.出示诸葛亮的名作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此文中的名句。3.教师讲解出师表的大致意思。学生小结:出师表最终表达了诸葛亮对刘备的一片忠心。4.从诸葛亮下山到诸葛亮最后写出名作出师表以表对刘备的耿耿忠心,是什么让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难道仅仅是刘备“
42、三顾茅庐”的诚意吗?课余阅读三国演义通俗读物,了解刘备其人、其事。重点评价刘备性格特点。评:评:1.本设计紧紧围绕刘备的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形成了“课前引导课中指导课后延伸”的整体探究教学模式,突出了以课本为凭借,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现代教学理论。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尽可能地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搜集信息、整体把握、对比研读、引导阅读,各个环节都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结构紧凑、扎实、有效。3.以读代讲。安排了不同形式的读,而且读的要求一次比一次高,在读中理解、感悟积累,运用课文语言,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三顾茅庐教案三顾茅庐教案 6 6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
4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10 个字,掌握多音字塞,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比喻的事物与被比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与一处景色。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课文第三自然段。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复述课文、2、用来到只见句式写一处景。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投影片教学时间: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读通课文,整体感知。2、学习生字,理解词语。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知道诸葛亮吗?他是怎样一个人?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看来大家都知道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44、,他是刘备的得力军师,那么他怎么会成为刘备的军师呢?还有一段故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2、板书课题:7、三顾茅庐。3、释题:(1)理解顾茅庐(2)说说课题的意思。二、自学课文,小组交流1、出示自学要求(1)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词语,先小组交流解决不了的,写到黑板上集体交流。(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检查自学情况(1)汇报自学情况。(2)自由读课文,根据提示分段内容给课文分段。三、写字指导1、出示生字卡片。2、仔细观察,交流记忆方法3、快速默记三顾茅庐教案三顾茅庐教案 7 7三顾茅庐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名著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改写的。课文
45、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王老师的这一节课主要抓住了刘备在三顾茅庐中给人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个问题而展开的,学生得出是诚心诚意,然后王老师让学生在一顾和二顾中找出相关的语言和行动体会其情和其心到底有多诚,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了以人为本个性化的阅读。在与学生交流时,王老师.整体把握得很不错,围绕刘备的语言、行动和文中的环境以及各自的身份来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采用了对比研读、引导阅读等方式。三顾茅庐教案三顾茅庐教案 8 8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
46、解所学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理解所学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揭示课题、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知道三国演义中的哪些人物呢?你知道他们身上的哪些故事呢?(学生简单介绍自己知道的人名和故事。)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三国时期的故事 三顾茅庐。(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二、自读课文1、出示自读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田字格中的生字,读顺课文。(2)自学生字,懂得它们的书写方法。(3)联系上下文或理解词语的意思。(4)在不懂的地方
47、做上记号。2、按要求自读课文。教师巡视,及时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3、检查自读情况。(1)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生字的读音。(2)检查字形掌握情况。茅:与“矛”比较。统:与“流”比较。宜:与“宣”比较。(3)交流词语的意思,三顾茅庐 蜿蜒起伏青翠欲滴 秀丽宜人群雄纷争 茅塞顿开(4)指名说说自己没读懂的地方。三、再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三、再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1、放录音范读全文。2、指名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3、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辅助他实现统一中原的大业,诸葛亮真有这样的雄才大略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读第四自然段,加以体会,理解“茅塞顿开”)4、刘备在请诸葛亮出山
48、后,高兴地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尊重人才等)5、讨论:从这个故事中,你体会到了刘备什么样的品质?四、作业四、作业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用钢笔描红。(文后练习 2)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一、复习导入复习导入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建立统一祖国的大业。诸葛亮在二十一年后回忆起这件往事,还感激万分,写下了这样几句话1、出示出师表节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听教师朗读,体会其中的意思。(能听懂多少是多少,不
49、要过高地要求)2、这段似懂非懂的文字中,哪些是写三顾茅庐这件事的?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二、细读课文二、细读课文1、诸葛亮对刘备的三顾茅庐可以说是记忆犹新、历历在目的,甚至是刻骨铭心的。这是为什么呢?2、讨论: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是诚心诚意地邀请诸葛亮出山呢?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用其中的句子或词语来回答。(诚心诚意)默读课文二、三自然段,画出表现刘备“诚心诚意”的词语和句子。3、组织交流:(1)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得尊重人才”同桌分角色朗读张飞和刘备的对话,交流自己的体会。(2)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3)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
50、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感情朗读这一句话,交流自己的体会。(4)等了半晌功夫又等了一个时辰(与“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进行对比)交流从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思考: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4、小结: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他怒斥张飞、三顾茅庐。还有半里路就早早下马步行,在房门外恭候多时,快步走进草堂和诸葛亮见面看来,刘备渴望得到诸葛亮这个贤才已经到了如饥似渴的地步。这就叫“求贤若渴”。5、齐读第五自然段三、小练笔:三、小练笔:正因为刘备求贤若渴,所以三国演义中写刘备二顾茅庐而不遇孔明时,他亲自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留给诸葛亮。这封信,一般读三顾茅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