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计划(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计划(3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计划(3篇)中小学心理安康教育规划1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仔细贯彻学校心理安康教育的精神,依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进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连续仔细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安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忙学生猎取心理安康的初步学问,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进展。 二、详细目标 1、利用现有的心理安康的环境,注意学生心理辅导,做好学生心理询问工作。 2、重视心理询问室的常规建立,努力发挥心理辅导室的作用,进一步在全校做好宣传、发动、普及、教育等工作。 3、利专心理安康播送,心理辅导及手抄报等方式,帮忙学生猎取心理安康的初步学问,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进展。 4、充分利用班队会加强对学生的心理
2、安康教育。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立,提高自身素养 1、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怀理安康教育资料,进一步提高熟悉,充实自我,把握根本的心理辅导学问、方法、形式等,并提倡全体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运专心理学问及教育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连续通过家长会组织学习学校心理安康教育的有关内容,使家长逐步熟悉到对学生开展心理安康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地提高家长对学生进展心理安康教育的素养。 (二)仔细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及心理询问工作。 1、加强心理询问室的常规建立,做好学生心理询问工作,并能有所侧重地进展跟踪调查,建立心理档案。 询问途径: (1)学生自愿前往询问 (2)班主
3、任教师推举 (3)辅导教师访谈 2、开设“阳光信箱”,对个别学生进展有针对性的辅导。 3、对全校学生进展心理辅导学问讲座。 4、在家教指导活动中,进行专题讲座,让心理安康教育走进千家万户,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亲子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养。 5、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各班班主任要利用午会、班会进展心理安康教育。 四、详细工作 结合我校实际,将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开展心理安康教育: 1)以课堂为主渠道,将心理安康教育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中。 2)每个班级每月开展一节心理安康课(或活动)。班主任依据本班的实际和心理安康课本(地方课程)进展心理安康教育 3)开展心理询问和心理辅导。 4)办好“阳光
4、信箱”,以便个别学生羞于启齿,可以利用写信的方式进展询问。 5)以“点”带“面”,利用学校播送站、黑板报为宣传阵地,对个别案例进展解析,对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进展解答,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随时保持正常的心态。 6)加强家校联系,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总之,重视学生心理安康教育,利用一切资源开展学生心理安康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安康进展,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师生共同成长,促进校园的和谐进展,将是我校心理安康教育工作的终极目标。 中小学心理安康教育规划2 一、指导思想 仔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立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心理安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
5、中共中心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公民道德建立实施纲要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依据学生心理、生理进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安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育学生良好的素养,促进身心全面进展。 二、目标和任务 1、目标: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养,培育学生健全人格,帮忙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开发个体潜能,培育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安康进展,适应将来社会对人才素养的要求。 2、任务: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安康学问,开展辅导和询问活动,帮忙学生树立心理安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加心理适应力量,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培育具有创新
6、精神和实践力量,有抱负、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学生分析 1、学生绝大局部是来自村小的毕业生,只有极少局部来自中心校。 2、有一局部是各班所谓的“差生”,以前极少受到教师的“阳光关爱” 3、有一局部同学受家庭因素(如:离异、单亲)影响,心理存在着障碍,人际关系缺乏热忱、协调。 4、因年龄以及所受教育影响,在心理安康方面的学问极具缺乏,不系统,没有自我熟悉、自我调控的力量。 四、主要内容 (一)初一年级 1、新生适应:引导学生主动适应学校环境,熟识新教师新同学新课程,找到自己在新集体中的位置。预防冷漠、厌学心情。 2、熟悉学习是自己的权利,中学阶段是自己成长的关键时期。珍惜大好学
7、习时间,培育仔细、勤奋、刻苦的学习品质;强化求知欲,增加自信念。 3、熟悉中学学习特点,适应中学学习要求,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案。重视独立思索,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4、熟悉自己的生理变化,悦纳自己,做个好男(女)孩。与异性保持正常、安康交往,学习调整心情、排解苦恼的方法。 5、关怀自我形象,熟悉和区分抱负自我与现实自我。 6、正确熟悉与等待金钱,在消费方面不攀比。 7、合理安排作息,合理利用课余时间,远离毒品,识别美丑、善恶,过文明、安康的课外生活。 8、上网后,学会管好自己,自觉识别、抵抗反动、黄色、封建迷信的信息。 (二)初二年级 1、学会关怀自己,包括自己的安康、学业和品德。 2、关怀同学
8、、教师、父母;助人我乐,熟悉和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学习与成人交往,预防偏执、孤僻。 3、提高学习自信念,发挥学习潜能,努力猎取胜利或取得进步;预防成绩下降。 4、学习中培育自己抽象思维力量,学习初步的辨证思索问题的方法;提高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勇于置疑,勇于探究。 5、学会主动调整自己的心情,学习处理和调整自我苦恼和焦虑的方式,初步把握应对挫折的技能,保持安康的心情。预防克制各种“学校病”,各种“情感障碍”,如冲动、心情低落、脆弱等。 6、参与肯定的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爱惜公共财物,不铺张。 7、预防“早恋”,正确对待同性及异性朋友。 五、途径和方法 1、心理辅导课程 2、强化课堂
9、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请班主任教师在安康教育午谈时间每个月进展一到两次心理安康教育,让他们也在增进学生心理安康、提高学生心理素养中发挥积极作用。 3、设心理安康专题讲座 依据不同层次、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每学期举办1次心理安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和专题报告,普及心理安康学问。本学期规划在二年级开展考试焦虑辅导讲座。 4、设个别心理辅导 建立“心语信箱”、“心语谈话室”对学生进展一对一地沟通,帮忙学生排解心中困扰,对有关的心理行为进展诊断、矫治,对极个别有严峻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准时识别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 5、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安康教育 把心理安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查找心理
10、安康的契机,注意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建立起民主、公平、相互敬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团支部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安康教育。 六、教学方法 心理安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安康水平和心理保健意识。应使学生在了解心理学根本原理的根底上,有意识地去解决实际的心理困惑,学以致用,为此: 1、不宜过多采纳文化课程的讲授方式。 2、不宜让学生把重点放在把握有关怀理学名词概念与原理原则上。 3、多采纳团体活动,争论反思等互动体验式的形式。 4、通过场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争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养。 七、课时规划 初一:本课程每两周一课时,本学期共计教学周:16周,规划总课时为:8
11、课时 1、人生难免有挫折 2、天生我材必有用 3、欢乐对我很重要 4、怎样同父母沟通 5、怎样摆脱妒忌的纠缠 6、友情使青春更绚烂 7、当不测大事发生时 8、熟悉自己的性格 初二: 1、重视给人的第一印象 2、不要让别人猜不透自己 3、参加精明一族 4、做一个让人喜爱的人 5、治疗“疑心病” 6、突破思维定式 7、克制自我挫败 8、做自己心情的仆人 中小学心理安康教育规划3 一、指导思想: 为了仔细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学校心理安康教育的有关文件精神,学校依据中学生生理、心理进展特点和规律,通过各种途径仔细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安康教育活动。通过心理安康教育,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良教育、教
12、学方法,改良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学科性和实效性,帮忙学生猎取心理安康的初步学问,切实提高我校全体同学的心理安康水平,为学校实施素养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 二、详细目标: 1、注意学生心理辅导,做好学生心理询问工作。 2、重视心理询问室的常规建立,努力发挥心理辅导室的作用,进一步在全校做好宣传、发动、普及、教育等工作。 三、详细工作: 1、在学校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学校各科教学应当以素养教育的总体目标为依据,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的内容、要求等特点,建立相应的心理素养培育目标,使各科教学过程和学校心理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并通过促使学生心理素养的进展真正提高各科教学质量和
13、效益。 2、优化学校、班级集体的文化心理环境。学校要加强校园班集体文化心理环境建立。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与交往,发挥、进展学生在班级生活中的自主性、制造性,培育学生的自我治理力量,调整学校班集体的人际关系和加强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使学校、班集体真正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乐园。 3、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开设心理辅导课,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训练和心理指导。帮忙学生进展积极、正确的自我观念,自我意识,学会客观地分析自我,分析自我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学会自我心理行为的掌握和调整,使学生在学校、社会、家庭的活动与交往中,保持安康的、积极的心理状态,进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培育自我教育、自我进展的力量。 4、发挥自我教育在培
14、育学生心理品质中的重要作用。学校、班集体要把学生的自我教育纳入整体教育规划,通过开展课内外教育活动,指导学生“以人为镜”,学会观看、分析、评价自己,逐步使他们养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等心理品质。 5、建立心理询问室,同时开设心理询问热线电话,设立心理询问信箱,通过个别心理询问,解决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使学生都能安康成长。 6、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对学生进展心理测试,通过有关怀理测试,对班级或年段的学生的心理素养状况进展评估,将评估结果向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报告,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展心理安康教育,可依据详细状况开展专题心理辅导讲座、团体心理询问、个别心理询问以及心理治疗训练等。 7、
15、开展心理卫生运动,通过年段集会、主题班(团)会、学生家长会,积极普及心理卫生常识。 四、保障措施: 1、学校成立领导小组,在校长直接领导下,教科室详细负责,加强对心理安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治理。高度重视,把心理安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全面工作规划,统筹安排,每班每学期不少于6课时。七、八年级本学期在地校课程时间中每三周安排一节,六年级以班主任为核心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讨论,学科教师积极开展学科渗透。 2、学校设立“心语”信箱,心理辅导教师要准时回复学生信件,定时承受心理询问。 3、积极参与上级组织的心理安康教师培训。逐步提高教师的心理安康教育的根本理论,专业学问和操作技能水平。 4、学校准时开展系列培训活动,定期进展集体备课和研讨活动,建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加的心理安康教育工作体制。本学期进行一次心理安康教育的专家讲座。 5、加强心理安康教育的教研活动和课题讨论,从本校学生实际动身,实行集体备课,以初中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需要为主线,通过教研活动,明确心理安康教育的重点,难点,把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心理安康教育的质量,每学期完毕总结心理安康教育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