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演变 讲义-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演变 讲义-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演变讲义复习目标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及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民族交融和区域开发的新成就。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一、三国与西晋1三国鼎立(220280年)(1)曹魏: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2)蜀汉: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3)东吴: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业。2西晋的统治(266316年)(1)西晋统一:263年,魏灭蜀;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建西晋;280年,西晋灭吴。(2)五族内迁:匈奴、羯、氐、羌、鲜卑。(3)316年,匈奴灭西晋。二、东晋与南朝1政权更迭(1)东晋
2、建立:317年,司马睿重建晋朝,史称东晋,定都建康。420年灭亡。(2)南朝政权:420589年,宋、齐、梁、陈,皆定都建康。2士族阶层(门阀政治):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3江南的开发(1)原因:北方战乱多,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民南下,带来先进生产工具、技术和劳动力。(2)表现: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民族交融加强。三、十六国与北朝1十六国(304439年)(1)区域与政权:北方15国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2)民族交融:少数民族政权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各族彼此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3)前秦的统治: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淝水之战
3、被东晋击败后崩溃。2北朝(439581年)(1)政权更迭: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2)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迁都洛阳;改籍贯;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与汉族通婚历史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和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1图解历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兴替2概念阐释士族士族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势族、世家、巨室、门阀等。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制度,其实际影响造成朝廷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世家大族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
4、能与专长。直到唐代,门阀制度才逐渐被科举制度取代。3学术前沿民族交融的科学内涵在纵向上说,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必然产生交融,交融程度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发生同化现象。从横向上说,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发生在经济、文化、政治、心理、社会和人口(血统)等各个方面。民族交融就是不同民族杂居一处的现象不断增多,族际之间人口流动的规模和频率不断增加,心理上的亲近感不断增强,共同命运和共同利益的联系逐渐紧密,共同心理认同逐渐产生。摘编自杨须爱“民族交融”的科学内涵及实践意义解读:民族同化与民族交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通过此史料可使我们对民族交融有准确的认识。民族交融不是民族同化,民族交融更能准确
5、地体现各民族的交往和相互影响。4社会情境孝文帝迁都“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想一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的影响。提示:加强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民族交融;贵族阶层分裂,为北魏灭亡埋下伏笔。知识点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一、隋朝兴亡(581618年)1隋朝的建立和统一:581年,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589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2隋朝的建设(1)在长安、洛阳和地方广设仓库,既包括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的仓库,又包括备水旱赈济而遍置于乡间的义仓。(2)兴建洛阳城,宏伟壮丽,闻名于世。(3)开通运河,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
6、沿岸城市发展。 3隋朝的灭亡(1)原因:隋炀帝大兴土木,穷奢极欲,三次征伐高丽,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最终引发大规模起义。(2)灭亡:618年。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1唐朝建立: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2唐朝的繁荣贞观之治原因: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轻徭薄赋,劝课农桑表现: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武周政权武则天当权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开元盛世唐玄宗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3唐朝的民族关系表现突厥贞观初年,唐军击败并灭掉东突厥汗国。草原各族共同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唐朝中央政权先后设置安西
7、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吐蕃7世纪前期,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9世纪前期,吐蕃与唐会盟靺鞨唐玄宗封靺鞨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意义唐朝周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积极贡献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1安史之乱(755763年)原因唐玄宗时期,军镇长官节度使兵力扩大;后期政治腐败概况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后被平定影响唐朝由盛转衰;藩镇割据局面形成,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2黄巢起义(875年)(1)原因: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 (2)影响: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3五代十国(1)形成五代唐朝
8、灭亡后50多年间,黄河流域先后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短命五朝,称为“五代”十国与五代同时,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吴越、南唐等九个割据政权,连同北方的北汉,称为“十国”(2)后周世宗改革内容清除五代的弊政影响后周实力逐渐增强,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5学习情境唐朝崛起的原因历史学者陈寅恪认为:“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想一想他认为李唐开创盛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6学术情境唐朝的盛世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不是统治者的个人功劳,而是劳动人民的艰苦努力的
9、结果。所谓的“盛世”是相对的,广大人民的生活仍然十分艰辛,农民的负担依然沉重,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只是相对有所缓和,并未完全消除。想一想上述有关唐朝盛世的论述体现了哪一唯物史观?提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7学术前沿对唐代藩镇的新认识张国刚不赞同把“藩镇”与“割据”画上等号,认为割据绝不是藩镇存在的形式和性质;他本人最大的贡献在于破除了以往人们对于藩镇的刻板印象割据,因为多数读者不假思索地把藩镇与割据联系在一起,认为藩镇的存在就是一种割据势力,它的存在就是与中央政府进行对抗。摘编自于笛唐代藩镇问题综述浅淡藩镇性质与结构问题的几个重要认识解读:史料强调“藩镇”不等于“割据”,且藩镇作为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为朝廷执行着监察、军事、戍边和恢复国家秩序的职能。因此唐代的藩镇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唐代的统治。7/7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