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案范文5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莲说》教案范文5篇.pdf(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Is life a dream or a game,or a story that belongs to each of us!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爱莲说教案范文爱莲说教案范文 5 5 篇篇爱莲说教案爱莲说教案 篇篇 1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说”的 特点。2、反复诵读,背诵课文。3、了解_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二、技能目标1、能够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义以及用法。2、学习_托物言志的写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能顺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初步培养
2、文言文阅读的语感。2、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_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难点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教学课时:教学课时:一课时课前准备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的教学录音带,与课文有关的图片与资料,辅助教学的小黑板。2、学生准备:课前阅读课文,认读课文中的生字,利用工具书解释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初步翻译全文,做到能够顺畅地朗读课文。查找作者的有关资料,了解写作背景及“说”这一文体。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一、情境导入同学们,见过莲花吗?欣赏课本一幅莲花插图,引导学生回忆相关咏“莲”或“荷“的诗句。(学生吟诵诗句:有唐代诗人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
3、去雕饰;宋代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唐代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古往今来,有不少的文人墨客将莲作为描写的对象。最喜欢莲花的当数宋代的周敦颐,他写了一篇短文爱莲说,虽然只有 119 个字,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板书课题、作者)。但周敦颐喜欢莲花主要并不是因为它美,他写爱莲说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赞美它的美。那是为了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莲花是高洁的象征,它出淤泥而不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喜欢以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铬,而这一名句就出自北宋著名的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
4、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 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_。题解简介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说说_写作背景。“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二、感知课文听录音朗读朗读指导:1、注意听准字音,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2、_前一段介绍,介绍当用陈述语调读,后一段议论,其中有判断,有感叹,要注意前后语调使用的区别。)扫清生字词y fn y zhu d lin xi y y xin颐 蕃 淤泥 濯 洗 涤 清涟 亵玩 逸 噫 鲜3、学生齐读课文4、学生自由阅读课文
5、,参照注释,疏通文意并翻译课文。重点讲学生难懂的两个文言句式:(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判断句,句型为“,也”可译为“,是”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两句与此相同。(2)“菊之爱”,宾语前置,译为“爱菊”。“莲之爱”、“牡丹之爱”与此相同。前文“何陋之有”也与此相同。5、指名朗读三、三、研读课文研读课文(一)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1、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文中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2、作者又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表现了莲的哪些品质?莲 君子的品格 明确:生长环境(出 不妖)高洁、质朴 体态香气(中 益清)正直、芳香 风度 气质(亭亵玩焉)清高 小结:这些描写,句句写莲
6、,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她那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这也正是作者爱莲的原因。(这种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3、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齐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4、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二)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1、_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2、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为什么还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作者对三种花的态度怎样?明确: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1)、分析“
7、菊”的衬托作用。谁爱菊花?陶渊明。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品格高洁。菊花又是花中的隐士,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脱俗,这符合陶渊明的处世态度。写菊是为了正面衬托莲的形象。流露出作者惋惜的情感。师: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用菊花来衬托莲花,也是用陶渊明来衬托他自己。(2)、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谁爱牡丹?世人。因为牡丹雍容华贵,历来人们把它当成富贵的象征。“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人贪慕富贵,追名逐利。这种世风,这种人生态度是作者否定的。因此,作者写牡丹实际上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流露出作者鄙视的情感?师:作者写世人盛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从而表明自己
8、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3)对照板书,齐背课文。四、总结:四、总结:作者周敦颐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愿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追求名利。他要在当时浑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高洁正直的情操,做一名君子,实在难能可贵!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生活中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五、能力训练。五、能力训练。喜欢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欢的一种花。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造句:我爱梅花,因为它傲霜雪而不凋,恰如坚贞顽强,斗志昂然的勇士。同学们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
9、花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感,有感情的齐读第二段。读的时候注意 a、文中有一个叹词“噫”,朗读时声音应该延长。b、最后三句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是什么句式?陈述句在朗读时应读平调,这一句重音应放在“鲜”字上,应读出“惋惜”的语气。“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什么句式?疑问句朗读时应读升调。“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什么句式?感叹句朗读应读降调,要读出“鄙视”的语气。爱莲说教案爱莲说教案 篇篇 2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习一些文言词语,尤其是多义词,疏通文言语句,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2、体会_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的结合。3、了解_对比
10、烘托的写法,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4、理解作品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批判,领悟作者以“莲”自况,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学法点悟学法点悟莲花,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但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而这篇散文精品却独辟蹊径,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整体感知整体感知“说”,古代文体之一,既可以说明、记叙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它与“论”无大异,它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周敦颐的爱莲说正是这种托物言志的文体中一篇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作者赋予“莲”高洁的品格,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操
11、守和感情。疑难解析疑难解析质疑:_的题目是“爱莲说”,作者以莲花为歌颂对象,却几次提到了菊花、牡丹,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解惑:_通篇以菊花为旁衬,以牡丹为反衬,突出莲花傲然不俗,超脱卓群的品性,表现了作者守身如玉的生活态度。质疑:_用了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解惑:两个“独”字,都表现出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但“我”爱莲又与陶渊明的爱菊又有所不同。质疑:“我”爱莲花什么呢?解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质疑:_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莲”比喻象征哪三种人?解惑:菊花比喻象征隐士,牡丹比喻象征富贵的人
12、,莲花比喻象征君子。质疑:怎样理解_借物喻人的写法?解惑:_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出淤泥而不染”一句比喻君子在恶劣的环境中不为世俗所污;“濯清涟而不妖”一句比喻君子在优越的环境中不媚于世;“中通外直”一句比喻君子内心通达,行为正直;“不蔓不枝”一句比喻君子性格正直,纯正无邪;“香远益清”比喻君子美德布于四方,声名远扬;“亭亭净植”一句比喻君子卓然挺立,坚守节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一句比喻君子端庄严肃,被人敬仰。语言揣摩1 作者对“爱菊”“爱莲”“爱牡丹”的态度分别是什么?(提示:爱不同的花象征一种不同的生活态度。菊花秋天开花,独抗寒霜比作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隐士,作者对爱菊并不反感,只是慨
13、叹真正的隐士极少。牡丹雍容艳丽,比作富贵之人,作者对爱牡丹是厌恶鄙弃,讽刺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而对爱莲同气相求。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2 莲花有哪些可爱之处?应怎样理解它的象征意义?(提示:莲花是_主要的描述对象,是言志所托之物,作者从多方面描绘莲花特征,围绕“君子”的品性,寄寓了深刻的象征意义。“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不同流合污,不孤芳自赏。“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通达正直,行为端正。“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志洁行廉,美名传扬。“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仪态庄重,令人敬重。这里描述的既是作者爱莲花的缘由,也是作者心目中君子的形象,包
14、含着自律自况。)3“陶后鲜有闻”一句中,“鲜”应该读in,还是 in?(提示:“鲜”在这里应读“in”意思是“少”的意思。)4“香远益清”的“益”是什么意思?请你找一个成语,里面的“益”和这儿是意思相同的。(提示:“益”是“更加”的意思,“精益求精”的“益”是同样意思。)5你怎样理解“莲,花之君子者也”这句话?(提示:作者把莲比作花中的君子,原来他是要赞美君子形象,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借赞花来赞人,这种写法就叫作借物喻人和托物言志。)6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了莲的形象。_又怎样表现了莲的品质?(提示:作者从生长环境方面,描绘了莲的高洁和质朴;从体态香气方面,写了莲的正直和芳香;从风度方面,写了莲
15、的清高。_表现莲的高洁品质,从三个方面入手:直接描写形美,菊和牡丹烘托,作者抒情议论。)研究课题研究课题1、相关周敦颐(10171073)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湖南道县人。有周元公集。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在南康郡任职期间,他曾亲自率领属下在旧南康府署一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2、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可使_生动形象,含蓄而给人回味。封建时代的君子形象对我们今天如何做人,完善自我品德修养有一定的启示。试着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写一篇散文。题目自拟。自主探究自主探究探究前期导引学习_,要着重把握难词难句和关键的词、语、句,注意疏通文意,理解_的主旨,体会_托物
16、言志的特点,背默文中的名句。基础巩固集练一、文学常识填空爱莲说选自,作者,代 家。“说”是古代的一种,用以陈述作者对 的观点。二、字音字义1 给下列生字注音。颐()蕃()淤()濯()蔓()亵()鲜()予()2.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3 分)蕃 妖 濯 亭亭 亵(6)香远益清3给下列形似字组词。蕃()亵()番()蛰()藩()衷()幡()裹()三、语言积累翻译文言语句。1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2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3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四、朗读背诵1 注意骈句的特点,划分句子的节奏。中通外直,不蔓不枝。2 根据提示填空。(1)_的中心句是。(2)描写
17、莲的高洁、质朴的句子是,;描写莲的姿态的句子是,。(3)洛阳牡丹盛会,观赏牡丹花的人很多,可用爱莲说中的句子来形容,应该是。五、问题探究1 下列句式各有什么特点?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提示:这是判断句。这三个分句分别用“者也”表示判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提示:这是一个被动句,染,被污染。)2 请说出_的句式语言特点。(提示:句式语言特点:句式多样,或骈句。或散句;或长句,或短句;或排比句,或独词句。语气多变。或陈述,或疑问,或感叹。节奏和谐。“蕃、丹、染、焉”,“直、枝、植”等韵脚交错分布,错落有致。表达方式多样。百字短文融叙述、描写、抒情、议
18、论于一炉。一个“爱”字连缀全文,文笔简练,情感丰富。)六、欣赏评价1._既是写莲花的为何又写菊花、牡丹,这是一种什么写法?(提示:课文中写菊花、牡丹的句子用意是:开头以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引出“予独爱莲”的主旨。作者以菊的隐逸,牡丹的富贵衬托莲的高洁。结尾由三种花写到三种人:爱菊者少,爱莲者更少,而爱牡丹者很多。以此感叹社会上真隐士少,有道德的人更少,而爱富贵的人很多。这是运用对比烘托的手法。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_的主旨。)2.作者对“爱菊”、“爱牡丹”、“爱莲”的态度分别是什么?表达有什么特点?提示:作者用三种花象征三种人,用三种爱象征三种生活态度。菊花
19、在花草凋零的秋天独吐幽香,所以将它比作隐士。文中用陈述句(“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表达对菊及爱菊者并不反感,只是慨叹真正隐逸之士极少。莲正像品德高尚的君子,文中用疑问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借反问语气感慨君子太少。牡丹绚丽浓艳,所以将它比作贵人。文中用感叹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对牡丹及爱牡丹者的厌恶鄙弃,讽刺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最后三句,将次序调整为菊、莲、牡丹,使褒贬爱憎更鲜明。爱莲说教案爱莲说教案 篇篇 3 3【课题】:爱莲说【教学目标】: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学习_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
20、道德品质。【教学重点】:学习_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教学难点】:理解_的主旨。【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一、情景导入:(上课前播放音乐,上课开始停止播放,开始导入。)(幻灯片 1)今天我和大家合作学习一篇优美的_。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读课题爱莲说。(幻灯片 2)莲花,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看作是美丽圣洁的象征。我们一起先来欣赏一下莲的形象,然后我要同学们说说你觉得莲花美在哪里?(按键播放莲花组图。)(幻灯片 3 至幻灯片 6)问题:你觉得莲花美在哪里?(学生各抒己见,学生的回答,一律加以肯定。)(幻灯片 6)解说:莲花是一种姿态优美品性高
21、洁的花,深的人们的喜爱,因此它很早就出现在文人的笔下。如杨万里有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幻灯片 7)苏轼的“荷尽无遮雨盖”;(幻灯片 8)屈原的“制芰(j)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幻灯片 9)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莲的喜爱。不过,人们常常欣赏的都还只是莲花外形的美,其实真正值得赞扬的还是它的内在品质。我们今天学习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赞美莲的品质,从而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_。二、了解作者体裁。在分析课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_的作者和体裁。(放作者图像)指名朗读。(幻灯片 10)(用课件打出周敦颐的介绍)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北宋哲学家。
22、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周敦颐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池”,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了解_的体裁。(幻灯片 11)“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畴,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那么课文标题“爱莲说”可以怎么解释?(幻灯片 12)明确: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其他理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解说:作者究竟为什么爱莲花?作者想通过爱莲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怀呢?这都是我
23、们等一会将要讨论的问题。三、朗读训练。我们先听一下课文的录音,大家注意读课文的语气。(幻灯片 13)录音再播放一遍,大家可以轻声跟读,体会一下怎样朗读文言文。(幻灯片 14)(检查听读效果,大屏幕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读出它的音。)(幻灯片 15)蕃(fn)颐(y)濯(zho)淤(y)涟(lin)蔓(mn)亵(xi)噫(y)鲜(xin)有闻请同学们自己轻声把课文读一遍,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齐读课文。这一遍的要求是:读正确字音,读通课文,声音响亮,精神饱满。教师小结: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注意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大家回忆一下电影和电视上看到的古人是怎样读书的?(回答后总结)是的,古人读书
24、很有韵味,自得其乐的读,一般语气都比较舒缓。我们读古文虽然不需要摇头晃脑,但可以吸取些有益的读书经验,可以读得更舒缓一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先要充分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把握作者感情地基础上去读。四、出示学习重点。(大屏幕投影)(幻灯片 16)托物言志的写法。衬托的写法。掌握“蕃”“染”“植”“鲜”等词的意义。五、理解文意。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小声读,并看看注解,理解句意,读懂课文,互相可以讨论疑难之处。(不懂之处进行提问,共同解决。大屏幕出示检查合作学习结果)(幻灯片 17)请同学们根据注解,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文。(大屏幕投影)(幻灯片 18 至幻灯片 21)六、理解_的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作者把
25、莲花比作什么?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表现了莲的哪些品质?(幻灯片 22)明确:课文中作者列出了哪几种花?(幻灯片 23)明确:莲花、菊花、牡丹这三种花分别有哪些人喜欢?(幻灯片 24)明确:莲花(周敦颐)、菊花(陶渊明)、牡丹(世人)这三种花的象征意义?(幻灯片 25 至幻灯片 27)明确:菊花,花之隐逸者。牡丹,花之富贵者。莲花,花之君子者。陶渊明为什么独爱菊花?(幻灯片 28)明确: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品格高洁。菊花又是花中的隐士,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脱俗,这符合陶渊明的处世态度。写菊是为了正面衬托莲的形象。文中为什么要写牡丹?(幻灯片 29)明确:因为牡丹雍容华贵,历来人们把
26、它当成富贵的象征。“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人贪慕富贵,追名逐利。这种世风,这种人生态度是作者否定的。因此牡丹是_的反面形象,作者写牡丹实际上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找出课文中的原句,体会作者对三种花各持什么态度?明确: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有德者鲜 惋惜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君子者无 赞美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趋利者众 讽刺板书:(幻灯片 30)映衬手法陶渊明爱菊 鲜(正衬)世人爱牡丹 众(反衬)予独爱莲 无(突出)小结:托物言志就是抽取事物的某种特征,来象征人的某种品格,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幻灯片 31)例如:莲花 君子七、能力训练。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幻灯片 32)例句:我爱莲花
27、,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造句:我爱,因为它。【布置作业】:背诵课文。将刚才的造句练习扩充为 200 字左右的小短文,写在练习本上。【课后记要】:爱莲说教案爱莲说教案 篇篇 4 4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2、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_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内容及步骤: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课文。二、解题,揭示学习目标。作者借描写莲来抒发感情,并说明道理,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学习此类_:1、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义;2、要理解作者怎样托物?如何言志?三、自读课文,疏通文意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
28、求:读通字词。1、检查自读情况(看小黑板,提问)看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意:周敦颐()可爱者甚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陶后鲜有闻()请同学们齐声把这些词句朗读两遍,注意朗读动作。2、疏通字词的形、义,并逐句翻译。(前后左右可以讨论,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3、请两位学生翻译课文。四、研读课文(一)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1、请同学们把文中具体描写莲的语句找出来。(齐读)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学生讨论,教师引导)3、总结。4、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再齐声朗读一遍,注意把握莲的高洁品格,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二)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1、分
29、析“菊”正衬的作用。(学生讨论)2、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学生讨论)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3、请同学们齐声把第一节朗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态度。(三)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1、就表达方式来说,第一段侧重于记叙、描写,提问:那么第二段呢?2、体会作者对三种花的不同生活态度。3、指导学生朗读,注意(噫、鲜、人的读法)4、小结: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志在坚贞不逾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五、背诵全文。六、总结课文1、结合板书总结全文。2、思想教育。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七
30、、布置作业熟练背诵并默写课文。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爱莲说陶渊明独爱菊(正衬)隐逸者惋惜世人甚爱牡丹(反衬)富贵者鄙视予独爱莲君子者赞美托物言志爱莲说教案爱莲说教案 篇篇 5 5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爱莲说,引导学生把握的是“莲”的形象,进而领略其内在的气质,最后知晓其象征意义,配合课文,朗读及相应的文字资料,可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莲”。知识目标:知识目标:能背诵课文,了解文言字词的意义。能力目标:能力目标:使学生明白托物言志写作手法的特点:抓住特征状物,最后言志。情感目标: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这个学段的学生
31、一般14至16岁,欠缺社会经验和历史知识,因此对作者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写作目的尚难理解,结合现实采取品词评句,畅谈体会的方法,指导学生甄别美丑,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升华,思想上受到教育,能力上得到发展。通过朗读他们能很快发现短文的独特之处,进而得到阅读的快感激发学习的乐趣。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生展示关于荷的诗句二、作者简介生先谈,然后看大屏幕三、词句闯关1.解释加点的字可爱者甚蕃 濯清涟而不妖 亭亭净植不可亵玩焉 陶后鲜有闻 爱莲说2.翻译下面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之君子者也。菊之爱,陶后鲜有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3.读出下面句子正确的停顿可 远 观 而 不 可
32、 亵 玩 焉予 独 爱 莲 之 出 淤 泥 而 不 染四、美点探寻(一)、聆听课文,享受_美1、听读课文。(教师背诵课文,配乐。学生闭目聆听。感受荷之风韵)2、小组合作,疏通词句(二)、读通课文,感受语言美。1、教师介绍“说”这种文体。2、读文,感受语言形式的美。(三)、读懂课文,领悟品格美【小组讨论完成】1、作者用了三个比喻来形容三种花,分别是什么?(菊隐逸者;牡丹富贵者:莲君子)2、菊像隐居者一般,隐士的人格特征是什么?(独善其身,不问世事,接近莲的特质“出淤泥而不染”,也就是洁身自爱)3、“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唐朝以来,牡丹被称为富贵花,是财富、高贵的象征,就如人间帝王一样,被称为花中
33、之王。那么牡丹代表一种什么追求呢?(追求名利富贵)4、作者是怎样称呼莲的?(花之君子者也)君子和隐士是不一样的,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的特质是有道德理想、兼善天下的。小结:作者运用三个比喻,将三种花人格化了,带上了自己的喜好。可见,爱莲说是一篇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的_,状物抒情,喻哲理于比喻之中,这就是“说”。(四)、读懂作者,领悟思想美1、在三种花中,作者很明显最喜爱莲。从哪句话可以直接看出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朗读课文第一段,找一找:莲花有哪些特点?3、作者喜爱莲、赞美莲,实质上是赞美君子的品格。你觉得君子的品格和莲花的特点有什么共同之处吗?(出淤泥而不染从生长环境来说,庄重。结合作者一生的经历,这也是他的一种自我检讨,生在淤泥般的环境中想要不染是那么困难,生淤泥而不染是君子的最高境界;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体态来说,正直;亭亭净益,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风度来说,清高。五、难点质疑菊有什么特点?结合你的积累陶渊明为什么爱菊?六、读出自我,提升精神境界讨论:莲是花中君子。你如何理解君子的品格?今天我们还需要像莲一样的君子精神吗?七、才华展示围绕“莲香四溢莲文化魅力探寻”这一主题,查资料寻找莲与中华民族传统的渊源,可用不同艺术形式来表现:画,文字,多媒体,歌曲,舞蹈,表演等。八、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