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莲说》教案范文5篇.docx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4483057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爱莲说》教案范文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关于《爱莲说》教案范文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爱莲说》教案范文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爱莲说》教案范文5篇.docx(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The biggest killer of marriage is not an affair or cheating, but a trivial life.(页眉可删)关于爱莲说教案范文5篇爱莲说教案篇1【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背诵全文。2、掌握“蕃”“染”“植”“鲜”的意义,辨识“之”的不同用法。3、学习莲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道德情操。【教学重点】四字真言:读一读背课文;解一一解读生涩字词;品一一品赏莲高洁的气质品赏莲高洁的气质;学一一学习莲,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教学难点】托物言志和衬托手法的运用。【课时】一课时【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教学步骤】一、导入新

2、课今天,我将带大家一起去赏花!(展示图片)从古至今,莲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建筑物上、雕刻和绘画作品中;许多诗人、学者都写过咏莲的篇章,赋予莲以各种美好的品质。不只刚才所展示的诗句,我们今天还将学习到一篇名文一爱莲说。爱莲说是宋代哲学家周敦颐所著。据说他在南康郡做官时,曾亲自率领属下开挖了一块四十余丈宽的池塘种莲。他凭栏放目,触景生情,写下了赞美莲花的传世名篇爱莲说。二、解题有题目可明确三个方面的内容:1、主要内容是关于“莲”;2、作者对莲花的态度是“爱”;3、题目最后一个“说”是古代一种文体一一“说”是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偏重于议论。所以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统称为论说

3、文。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三、整体感知1、读一一先听后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背诵全文。边听朗读,边给自己不懂的字词注音(找疑难字词)。文中提到哪些花?重点写什么?2、解一一解读生涩字词。蕃(fdn)淤(口)濯(zhu6)亵(乂诂)鲜(xidn)四、深入研读品-品赏莲高洁的气质。第一段分析(提问引导为主):提问1:作者重点写莲花,在他看来,莲花有什么可爱之处呢?试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明确:原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提问2:这一长句,分别突出了莲花哪些特点呢?引导:古代文人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时,往往

4、不采用直白的方式,而常常以物为喻,写得比较含蓄,这叫做“托物言志”。作者笔下的莲美是美,但究竟是什么特点可以代人言志呢?依句引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与污浊的世风同流合污,高洁、质朴。明确“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通达事理,行为方正。“香远益清”:不攀附权贵,美名远扬。“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赏析完后带着赞美与钦佩的感情重新朗读本段。第二段分析(探究讨论为主):探究1:莲的象征意义(托物言志,立意高远)。引导:,作者的情感态度决定对物的爱憎,由初一学过的紫藤萝瀑布VS白居易紫藤(白居易说紫藤“下如蛇屈盘,上若绳萦纡。可怜中间树,束缚成枯株”,

5、并比作“谀佞徒”“妖妇人”)。明确:原文“莲,花之君子者也”。探究2:作者爱莲赞莲,却不通篇写莲,反而加入了对菊和牡丹的描写,用意何在?(正衬与反衬)引导:所谓“红花还要绿叶配”。“红花”这里指莲花,“绿叶”自然指菊花和牡丹,那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人,以及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态度呢?各抒己见。明确:菊隐逸者逃避现实正衬牡丹富贵者庸俗逐利反衬作者借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洁,既是作者的自况,也是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批评。所以文中分别赋予了莲、菊和牡丹以特定的象征意义(究竟它们分别代表什么呢),对当时社会上人们不同的处世态度做了精辟概括(逃避现实、庸俗逐利),以衬托手法突出表现作者“出淤泥而

6、不染”这一为人力本的道德信念。探究3:从“莲,花之君子者也”可以看出作者将“莲”看作君子的化身,可见“莲”与君子在神采气度上有很多相似之处。那么,在同学们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是“君子”呢?(学习莲)引导:从论语入手,让同学们自由讨论:“出淤泥而不染” VS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最后引到课文“莲,花之君子者也”上。得出本课学习第四字真言一一学,学习莲高洁的品质。四、文言词学习1、翻到课后练习第三大题。2、另外,“之”字在课文中出现频率多达八次,但每一次的意义却不一定一样。找出来,好好区分和把握。五、回顾小结1、托物言志2、衬托手法3、辨识“之”字的用法六、布置作业1、翻开课本184页,“

7、莲文化的魅力”,大家尽量去搜集有关莲的知识或小故事,这周综合性练习我们一起讨论。2、课后小作文“爱说”。七、板书生长环境予独爱莲体态香气君子托物言志神采气度不慕名利爱莲说洁身自好菊隐逸者逃避现实正衬牡丹富贵者庸俗逐利反衬爱莲说教案篇2通过学习爱莲说,体会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保持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教学知识目标:1、了解“说”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2、了解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3、累积一些文言词汇能力目标:1、学会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2、增强古文阅读能力情感目标:1、了解作者对菊花、莲花的赞美之情2、学习莲“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3、体会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保持贞气节和高尚品

8、德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爱莲的理由及其托物言志的写法2、朗读、翻译并背诵爱莲说原文。教学难点:写牡丹、菊花对表达中心的作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课文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_(板书课题和作者)二、了解文体,熟悉作者的题目是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写作的主体,“说”在这里指什么?明确:“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说”这种文体可以灵活地运用说明、记叙和议论的表

9、达方式,偏重于议论那么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呢?可以理解为“谈谈爱莲花的道理”或“说说喜爱莲花的道理”他爱莲花有什么道理呢?大家在学习课文中一定要开动小脑筋作者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三、感知课文听录音朗读课文,教师做如下指导:1、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点不同,文言文要读出韵味来,因此要读得慢些读得舒缓些: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字,既使上下语气贯通,又使全句语气舒缓,富有节奏相同的还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体会一下

10、2、还要读出抑扬顿挫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读起来,要一顿一挫,一抑一扬,读出节奏和韵味来“出不染,濯不妖”,“染”和“妖”一扬一抑,体会一下3、文中还有些排比句,读的时候语气应逐渐加强,层层推进,读出气势来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第二段的排比句我们掌握了朗读的方法之后,再齐读一遍课文,这一遍要读出韵味来教师朗读小结:注意听准字音,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前一段介绍,介绍当用陈述语调读,后一段议论,其中有判断,有感叹,要注意前后语调使用的区别)四、自读课文,疏通文意这一遍读得有点味儿了,但要更好地读,还有待于我们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础上来读下面大家自由小声读或默看注释,理解句意

11、,读懂课文,前后左右可讨论一下疑难问题时间为五分钟教师补充字词:给下列字词注音蕃()淤泥()濯()清涟()蔓()净植()亵玩()焉()圈点勾画,翻译下列词语蕃()濯()谓()隐逸()噫()鲜()宜乎()大家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教师可以让学生就字词解释,或句子翻译提出疑问,可以让学生互相解答,也可以教师点拨)好我们理解了课文内容,大家应知道作者为什么这样爱莲花了吧请大家把文中具体描写莲的语句找出来(齐读)五、研读课文(一)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又赋予莲花哪些品格?描写角度语句赋予的品格明确:生长环境(出不妖)高洁、质朴体态、香气(中益清)正直、芳香风度(亭亵玩焉)清

12、高2、总结: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她那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这也正是作者爱莲的原因3、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齐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这次要读出感情来)(二)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过渡: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1、分析“菊”的衬托作用谁爱菊花?陶渊明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学过他的桃花源记,了解了他是一位“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愿意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

13、品德高尚的人师: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用菊花来衬托莲花,也是用陶渊明来衬托他自己2、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然而能洁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从晋朝以来极少,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为什么?因为牡丹色彩艳丽,妩媚动人,象征富贵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作者愿不愿意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呢?文中有一个字能体现作者的这种感情(独)师:作者写世人盛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从而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三)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过渡:以上是写莲也就是托物部分,但是托物言志的描写事物并非根本目的,而是要通过对所托之物的描写来歌颂人同样,爱莲说一文作者写莲不是根本目的,而

14、是要借莲颂人请同学们看第二段1、就表达方式来说,第一段侧重于记叙、描写,那么第二段呢?议论,文中哪一个字能集中体现出来?“谓”抒情,文中有哪一个字作了提示?“噫”2、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什么?(花之隐逸者也)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赏呢?(不是)作者赞赏的只是陶渊明这种不苟同于世俗的人格,而对于他的隐逸,作者更多的则流露出什么情感?(惋惜)牡丹,作者把它比作什么?(花之富贵者也)对于世人都贪慕富贵,作者流露出的又是什么情感?(鄙视)而莲,作者则把它比作君子,流露出的是对莲的什么情感?(赞美)3、同学们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感,有感情的齐读第二段

15、读的时候注意:a、文中有一个叹词“噫”,朗读时声音应该延长b、最后三句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是什么句式?陈述句在朗读时应读平调,这一句重音应放在“鲜”字上,应读出“惋惜”的语气“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什么句式?疑问句朗读时应读升调“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什么句式?感叹句朗读时应读降调,要读出“鄙视”的语气4、根据刚才的讲解,让学生读课文,尝试揣摩语气,齐读课文5、小结: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他以莲自喻,志在坚贞不渝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实在难能可贵,难怪他能写

16、出这样经世不衰的佳作六、指导学生按照板书脉络快速背诵爱莲说原文现在,大家把书合上,能不能根据黑板上的提示背出这篇课文来?试一下,齐背爱莲说七、总结课文1、学生总结至此我们学完了周敦颐的这篇千古传诵之作从内容上或写法上、学法上,大家有哪些收获呢?从中我们懂得了莲花高洁脱俗、正直纯真的品格写作上明白了作者托莲花抒情言志的写法此外,这篇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衬托、对比手法的运用,陈述、疑问、感叹句式的变化,记叙、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文字的洗练而又一字不可易等,都值得我们借鉴学法上:应注意多读及朗读的方法2、教师总结同学们,周敦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

17、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八、布置作业1、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造句:我爱蜡烛,因为它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恰如默默无闻,甘为孺子牛的老师2、熟练背诵并默写课文3.自行寻找一些爱莲说练习题及答案来进行练习和对照。附:板书设计爱莲说陶渊明独爱菊(衬托)隐逸者惋惜世人甚爱牡丹(反衬)富贵者鄙视予独爱莲君子者赞美托物言志爱莲说教案篇3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八种智能模式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欣赏荷花的美丽高洁,体会莲“出污泥而不染”的

18、品性,体悟作者清高刚直的品格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想象能力、欣赏能力和对其文化内涵的领悟能力,同时培养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学习者的预期成果:读懂课文,能感受语言言简意丰,结构严谨的特点并懂得欣赏荷花的美丽高洁,体悟作者清高刚直的品格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哲学家笔下的人生哲理,能以语言、形体、音乐、绘画、人际沟通合作等方式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课前必要的知识准备:1 .收集历代有关描写荷花的诗词篇章,动手画一画或剪一剪书中描写的荷花和荷叶。2 .亲自去公园观赏荷花,了解相关的知识。各智能发展的教学设计与要求:语文活动:有

19、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说说读后的体会,背诵有关莲的诗词歌赋;介绍“说”这种文体的特征;用抒情性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多媒体莲花图片;了解莲的历史、品种、栽培、用途及莲叶自洁、藕断丝连的科学解释,以莲为话题写一篇说明性文字;数理逻辑:统计目前自己了解到的荷花种类;统计写莲的经典名句及其作者;视觉空间:用水彩等颜料画一画课文所描写的荷花的优美姿势;将有关莲的相关图片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肢体运动:创造性地表演荷花“翩翩起舞”的情景;科学、准确地操作计算机进行多媒体课件的播放;音乐韵律:寻找合适的民族音乐来给课文配乐朗诵;编一首采莲曲,配曲演唱;人际沟通:用小组合作朗诵表演来表达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合作编辑

20、赞美荷花的小画报或手抄报;合作搜集有关周敦颐及其作品爱莲说的背景资料,了解唐人推崇牡丹的原因、作者生平及所处的时代与环境;网上搜集有关莲的摄影图片;查阅有关莲的历史、品种、栽培、用途及莲叶自洁、藕断丝连的科学解释等方面的图书资料;自我认识:描述自己学了爱莲说后的感受;用抒情性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多媒体莲花图片;如何认识莲的“出污泥而不染”;自然观察:把收集的莲花资源进行分类或实地观察荷花并写一篇日记。评价方式:评出“最佳合作小组”、“最佳朗诵者”、“收集资料能手”、“小画家”、“最快背诵者”等。爱莲说教案篇4内容预览:爱莲说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说的特点。2、反复诵读,背诵课文。3、了解

21、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二、技能目标1、能够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义以及用法。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教学重点1、能顺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初步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2、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难点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教学课时:一课时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的教学录音带,与课文有关的图片与资料,辅助教学的小黑板。2 .学生准备:课前阅读课文,认读课文中的生字,利用工具书解释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初步翻译全文

22、,做到能够顺畅地朗读课文。查找作者的有关资料,了解写作背景及说这一文体。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见过莲花吗?欣赏课本一幅莲花插图,引导学生回忆相关咏莲或荷的诗句。(学生吟诵诗句:有唐代诗人李白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宋代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唐代王昌龄一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古往今来,有不少的文人墨客将莲作为描写的对象。最喜欢莲花的当数宋代的周敦颐,他写了一篇短文爱莲说,虽然只有119个字,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板书课题、作者)。但周敦颐喜欢莲花主要并不是因为它美,他写爱莲说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赞美它的美。那是为了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莲花是高

23、洁的象征,它出淤泥而不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喜欢以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铬,而这一名句就出自北宋著名的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题解简介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说说写作背景。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二、感知课文听录音朗读朗读指导:注意听准字音,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前一段介绍,介绍当用陈述语调读,后一段议论,其中

24、有判断,有感叹,要注意前后语调使用的区别。)扫清生字词yi fan yu zhuo di lian xie yi yi xian颐蕃淤泥濯洗涤清涟亵玩逸噫鲜3,学生齐读课文4、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参照注释,疏通文意并翻译课文。重点讲学生难懂的两个文言句式:(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判断句,句型为也可译为,是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两句与此相同。(2)菊之爱,宾语前置,译为爱菊。莲之爱、牡丹之爱与此相同。前文何陋之有也与此相同。5,指名朗读加入初二学习小组更多超值免费资料不容错过!三、研读课文(一)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1、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文中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2、作者

25、又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表现了莲的哪些品质?莲君子的品格明确:生长环境(出不妖)高洁、质朴体态香气(中益清)一一正直、芳香风度气质(亭亵玩焉)一一清高小结: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她那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这也正是作者爱莲的原因。(这种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3、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齐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4、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二)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1、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

26、什么?2、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为什么还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作者对三种花的态度怎样?明确: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1)、分析菊的衬托作用。谁爱菊花?陶渊明。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品格高洁。菊花又是花中的隐士,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脱俗,这符合陶渊明的处世态度。写菊是为了正面衬托莲的形象。流露出作者惋惜的情感。师: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用菊花来衬托莲花,也是用陶渊明来衬托他自己。(2)、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谁爱牡丹?世人。因为牡丹雍容华贵,历来人们把它当成富贵的象征。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人贪慕富贵,追名逐利。这种世风,这种人生态

27、度是作者否定的。因此,作者写牡丹实际上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流露出作者鄙视的情感?师:作者写世人盛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从而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对照板书,齐背课文。四、总结:作者周敦颐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愿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追求名利。他要在当时浑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高洁正直的情操,做一名君子,实在难能可贵!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生活中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五、能力训练。喜欢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欢的一种花。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

28、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造句:我爱梅花,因为它傲霜雪而不凋,恰如坚贞顽强,斗志昂然的勇士。同学们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感,有感情的齐读第二段。读的时候注意a、文中有一个叹词噫,朗读时声音应该延长。b、最后三句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是什么句式?陈述句在朗读时应读平调,这一句重音应放在鲜字上,应读出惋惜的语气。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什么句式?疑问句朗读时应读升调。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什么句式?感叹句朗读应读降调,要读出鄙视的语气。爱莲说教案篇5一:教学目标:1、理解内容,熟读并背诵全文。2、认识古代仁人不慕荣利,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生活

29、态度。二:教学重点:1、能顺畅地朗读,理解内容并背诵。2、体会作者的生活态度。三:教学难点:1、了解“说”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2、掌握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四: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入:1、了解“说”这种文体说就是古代一种以议论为主的文体,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用来抒发感情。就是一篇借物咏志讽世的散文。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周敦颐,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元公”是他死后的谥号。周敦颐非常博学,而且人品很高,胸怀磊落,为官清正,深得民心,为百姓所爱戴。爱莲说是他在公元1068年担任南康郡守时写下的。他曾带领属下在官署的一侧挖池种莲,后人称为爱莲池。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

30、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风吹过时,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周敦颐凭栏放目,触景生情,深感官场的黑暗,深爱莲花的高洁,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3、读准字音。颐()淤()濯()亵()清涟()不蔓()不枝噫()鲜()有闻(二)课堂探究(二)课堂研讨1、初读美文要求:声音响亮,读准字音,朗读流畅,把握节奏2、听录音,再读课文,读出语气及情感3、积累重点词语,疏通文意蕃:独:染:濯:益:植:亵:鲜:宜:重点句子翻译: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找出主旨句5、说说从哪些方面写莲的,分别赞美了君子的哪些品格?6、为什么写菊和牡丹?7、运用了什么写法?

31、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三)拓展延伸。1、积累关于莲花的古代诗词。2、学了这篇课文后你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什么心的认识和看法?(四)反馈检测:1、爱莲说选自,作者,是时著名的家。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为莲的总陪衬,以和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7、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8、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

32、有什么作用?答:9、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答:10、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11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2分)可爱者甚蕃()亭亭净植()12 .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B.香远益清清荣峻茂C.中通外直指通豫南口.陶后鲜有闻此人一为具言所闻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4解释“之”水陆草木之花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

33、无丝竹之乱耳之:何陋之有之:15、爱莲说作者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的品质16、写出莲花的别称二个以上、答案课堂探究2、语气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在这里没有实际意义,只是有舒缓语气的作用,应轻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作者抒发自己志向的一句,应用慨叹的语气来读,而“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则是对世人追求富贵之风的一种鄙夷,应用讽刺的语调读。“菊之爱”一句,有惋惜的意思,陶渊明虽不同于世人,但是和作者的喜好也不尽相同,作者认为只有像莲花这样“出污泥而不染”才是真正的君子,因此对“菊之爱”一句应该读出惋惜的语气。第二段的“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是

34、肯定句,应读出肯定的语气,后面的“莲,花之君子者也”是强调的语气,应比前两句读得重一些。4、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5、生长环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可亵玩焉。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一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不孤高自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一一通达事理,行为方正;不攀附权贵香远益清一一美名远扬亭亭净植一一志洁行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一一仪态端庄令人尊重6、菊:品格高洁超凡脱俗一一正衬牡丹:贪慕富贵追逐名利一一反衬7、运用了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抒发了作者不慕名利高洁傲岸的节操反馈检测参考答案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

35、颐,是北宋时著名的哲学家,“元公”是他的谥号。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爱莲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花和牡丹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7、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莲,花之君子者也。8、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

36、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的主旨。9、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答:言之成理即可。例如:同意第一种观点,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独立不移。10、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11、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答: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

37、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12、“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答:表现出他们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同时又相对表明周敦演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1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答: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11 .多(0。5分)树立或立(0.5分)12 . D (2分)13 .对于莲花的爱好(0.5分),像我g样的还有什么人呢(0.5分)对于牡丹的爱好(0.5分)人该是很多了(0.5分)14.的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助词,在这里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15不慕名利、洁身自好16荷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菡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