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2道小题。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用诗意理解世界,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 陈鹏举 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什么总是离不开诗呢?那是因为诗和我们的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这个民族把诗意看作自己民族文化的本质。说到底,西方人是用科学的方式来理解世界,而我们中国人则是用诗意的方式理解世界,这是我们特有的思维方式。 苏东坡的策论刑赏忠厚之至论提到了一个典故:尧统治天下时,手下的法官皋陶要杀犯人,但尧反对了三次,主张不杀。主
2、考官欧阳修特地问苏东坡这个典故的出处苏东坡坦然回答:“何需出处!”他是根据策论的需要,自己编造出来的。还有个例子是史记。史记是司马迁写的史书,但鲁迅对它有这样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里鲁迅非常含蓄地指出,史记其实不是真实的史书,它是散文、是诗。譬如“鸿门宴”,写得如此精彩,所有的细节都栩栩如生,但鸿门宴在历史上有没有如此真切地出现过呢?其实司马迁只是非常合理地写了一段可能是真实的历史。这就是我们中国人,那么重要的一位史学家,也是用一种诗意的方式,在为我们民族留下那样一段可能存在的历史。 我们中国文化史的核心就是诗意,或者说诗意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为什么诗像梦一样
3、一直缠绕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我们民族的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能够读几首诗、背几首诗,因为诗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血脉里的东西。 纵观我们民族的文学史,应该说它也是一部诗的历史。大家可能很熟悉胡适先生关于文学史的观点,那就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他认为中国文学是这样发展的。但你要知道,当时胡适提倡白话文,他的意思是说文学是发展的、是进化的,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完全是有理由的。为此,他需要寻找一个根据、一个史实,所以提出了关于文学史的这个观点。然而事实上,他的这个观点把中国文学史中诗的重要地位给抹杀了。诗在我们中国文学里,实际上从来都是主导文学的,唐诗不谈,宋也是以诗为主。称苏东坡为诗人他很开心
4、,叫他词人就未必,因为词是诗之余。元明也是如此。到了清代,晚清出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诗人,在文字狱的背景下,这批文人实际上保存了汉文化的经典,清诗用了很多的文学典故,他们把诗写得非常含蓄、非常精彩。即便是小说红楼梦它之所以精彩,也是因为它的诗意。整部红楼梦,写了许许多多的诗,但曹雪芹是根据小说中每个人的身份在写诗,因此小说中的这些诗并不能代表曹雪芹本人的最高水准。曹雪芹真正以自己的身份写的诗,流传下来的只有两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这两句诗很明显有“诗鬼”李贺的味道,这也说明曹雪芹本人其实是一个诗人,而且是个非常好的诗人。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5、是(3分) A.从鲁迅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的之离骚”可以看出,鲁迅认为史记其实是散文,甚至可以说是诗,而不是真正的史书。 B根据文章的需要可以編造一些历史事件这属于用诗意的方式理解世界的一种形式,是我们特有的思维方式。 C.史学家可以通过一种诗意的方式,即合理的想象描写一些历史的细节来完成史书,为我们留下那段可能存在的历史。 D诗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诗意或可称为中国文化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前人为我们留下大量诗歌的原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先总后分的论证结构,提出中心论点后,再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论点进行了论证。 B.文章首段将西方人与
6、中国人理解世界时的不同思维方式进行比较,强调了我们思维的特别。 C.第二段运用例证法,举鲁迅评价史记的例子论证中国史书中都只是可能存在的历史。 D.文章反驳胡适的观点时,把重点放在清代.有力论证了中国文学史也是一部诗的历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思维方式看,西方人理解世界偏于理性,而中国人理解世界则偏于感性。 B.红楼梦之所以精彩,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小说里写了许多诗,很有诗意。 C.用“唐诗末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中国唐以来的文学史,是值得商椎的。 D.晚清诗人在诗歌理论上已经有了自觉的选择,即诗歌要含蓄,要多用典故。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
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月7日晚中国诗诃大会第二季总决赛在央视播出,来自上海复旦附中的16岁选手武亦姝击败四期擂主、诗刊编辑彭敏,获得冠军。据央视数据,这个节目全部10期累计收看观众达到11.63亿人次。“最近全家都迷上了中国诗词大会,连门口卖菜的阿姨部看得津津有味。”春节期间,朋友图里常可以看见有人在发这样的状态。在微博上,节目相关话题的阅读量更是超过了1亿。 作为一档以古诗词竞技为主要内容的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收视成绩出人意料。数据显示,其在2月7日播出的第二季总决赛收视率占比超过12.3%为同时段第一。而除了收视率高,节目更收获了良好的口碑。在豆瓣网上,两季节目
8、评分均超过8分,网友盛赞其为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 (节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2月9日,有删改) 材料二 除了武亦姝这样的“才女型”选手成了新晋“网红“,许多参赛选手凭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腔热爱,与苦难不断斗争的毅力,也成为了媒体深度挖拯的对象。观察者网推出文章她出现在昨晚中国诗词大会)上,诠释了真正的诗意,介绍了两位出身平凡但挚爱诗歌的逸手的故事:40岁的河北那台农民白茹云以及65岁的内蒙古农民王海军。文中写道:“这些人,都是迫于生活的无奈而运离书桌的农民,他们经历了艰难困苦,却始终乐观,不曾放弃自己的梦想,这是真正的热爱。 像白茹云、王海军这样选手的参赛,一方面让社会大众知遒了诗
9、诃与普通人的生活并不遥远,另一方面也传递了温暖与感动。网友“红松林海”表示:“一些选手的坎坷人生,离不开诗词给予的慰籍和激励,这些故事深深打动了我们。”解放日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微信公众号上也都发布了介绍节目中人气参赛透手的文章,获得了不错的阅读量。 (选自“中国文明网”网友热议中国诗词大会) 材料三 讨论多,并不意味着真的“火”了。讨论多,只是议程设置的结果,并不必然代表着这档节目具有全国热度。朗读者的收视群体以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为主,他们刚也是社文媒体上掌握着主要话语权的群体,这就造成了朗读者在社交煤体上非常热闹的场景。 比如我周边许多朋友都在转发朗读者的相关文章,但我家乡的七大姑
10、八大姨没有一个转发,一问,她们部不看。如果我们将收视率因素考虑进来,中国诗词大会也许是这么多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唯一叫好叫座的。在这之前,许多地方卫视推出的文化类綜艺节目,收视率虽然不能说惨,但也颇为普通,多数不及奔跑吧,兄弟中国好声音的一个零头。 虽然目前明星类真人秀呈现出疲软姿态,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收视数字仍是文化类綜艺节目可望不可及的。至于讨论度颇高的兒字如面,其在黑龙江卫视播出时寂寂无闻,节目连冠名商部没有,目前全网点击率还不到一亿;朗读者央视一套黄全时间播出,董卿主持,但首期节目的实时关注度,在当晚排在第16位,真的称不上亮眼。 也就是说,虽然许多文化类綜艺节目都努力地想接地气,想
11、让普罗大众都能够接受并喜欢,但真正做到的仍只是少数。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受众大部分仍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观众,如何打通它与普通受众之间的“隔阈”,让节目真正喜闻乐见,仍是其不得不面对的一个考验。 虽然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确初衷好,站位高,也不得不承认,文化类綜艺节目出彩的不多,并开始出现雷同的趋势。目前的几挡文化类綜艺节目,國绕的都是诗词、汉字、成语、名人故事,很多都是竞赛的形式,再辅以嚞宾点评。观众看一两桲节目可能新鲜感还在,要是每一转台都是诗词竞赛,这效果就跟现在一转台都是明星游戏一样,只会被观众抛弃得更快。 因此,朗读者等有口碑,闺然值得喝彩,但如何让文化综艺节目真正火起来,并能够长久走下去,仍是
12、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选自“搜狐网”公众平台文化类综艺多了,但真的“火”了吗?,2017年3月2日) 4.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则材料都是关于文化综艺类节目的新闻报道,对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综艺节目都表达了一定程度的赞许和反思。 B.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中国诗词大会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接地气,受到欢迎,但材料三认为这并不代表文化综艺类节目的春天已经到来。 C.材料二认为,中国诗词大会能红,是因为平凡选手从诗词中得到慰藉和激励的经历,打动了观众,而不在于诗词本身的魅力。 D.材料三指出,文化综艺类节目形式单调苗同,暗示中国诗词大会会很快被观众抛弃,面材料一、二并
13、未涉及文化综艺类节目的后续发展。 5.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展示了很多具体数据,显得真实可信,面材料二与材料三,则更注重自我观点的表述,不够客观真实。 B.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典型的“岑度写作”,新闻价值大,而材料三则在“苓度写作”方面有所减,价值有限。 C.材料三认为文化综艺类节目的受众范围仍然有限,因此对文化综艺类节目的大火持谨慎态度,这与材料一、二的看法有所不同。 D.三则材料各有出处,材料一出自官方媒体,注重客观严谨,而后两则出自网络媒体难免不够客观严谨,观点态度随意。 6.文化综艺类节目在传播文化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分析。(6分) (三)文
14、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出警 戈舟 那天在所里做笔录,报案人是个姑娘,说是“心爱的”电动车被盗了。刚写好,又接到社区的电话,说他们晚上有个群众活动,可能参与的人比较多,需要我们帮助维持秩序那天晚上社区的活动就是广场舞表演,实际上固观的人并没有那么多,他们高估了自己的风头。过去看了看情况,安排几个保安维持秩序,我独自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巡逻,而同事小吕去了片区。因为又有人报警说邻居在家里制毒,我没怎么考虑就把这案子交给了小吕。 在小吕心目中,警察就该是神探,破大案,捕顽凶,除暴安良。这情绪我也有过。直到今天,我也不太跟妻子说我每天都忙活些什么。我不做英雄梦
15、了,但希望我妻子还接着做,那样回了家,我才可以心安理得地喊累。所以有时候遇着邻里纠纷之类的事儿,我都不忍心让小吕去处理。 开始小吕挺兴奋的,像是张网以待,翘望已久,终于来了条大鱼。涉案的小区是教师新村,里面住的都是教师。报案人是位退休多年的小学校长,信誓旦旦地说,以他所掌握的丰富的化学知识,完全能够通过阳台上飘来的怪味儿做出判断。他的邻居也是对教师,两口子带着个十多岁的孩子,女主人倒还真是个教化学的。可查来查去一点儿证据都没有,小吕不太甘心,加上老校长半年报了五十多次警,这个案子就成了小吕的心事。他不觉得我们就只能维持秩序、追回一辆“心爱的”电动车。 回来后小吕眉头不展,说他又在老校长家的阳台
16、上闻了半天,隔壁飘来的只有红烧肉味儿。我想的却是正值炎夏,这会儿的阳台上怕是得有五十度的高温。 那天算得上是平安无事,我们本来可以在宿舍驅个好觉,蟹如我没有说起老奎的事。 老奎七十多岁,老伴十几年前过世了,他一直独自过活。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她早年外出打工后,就一去不返。老奎经济状况还过得去,有两套房子,住一套,租出去一套。如今这一片的房价可不低。 先是他突然失踪,发了协查函,一城里寻不到,以为他可能不在人世了。半个月后的一天夜里,他却突然打来电话报警,说是自己在家摔倒了,现在根本爬不起来。 等我们赶到时,他正坐在屋子中间的矮凳上,根本不曾摔倒,更不会爬不起来。我们哭笑不得。撤警的时候,他突然抓
17、住了我的手,一利那,我有着突然被什么抓牢了的感觉。 几天后老奎又报假警了。还是说他摔得起不来了。等我赶到的时候,老奎照旧坐在小板凳上,臊眉耷眼,像个坐在黑暗舞台中央的老猿猴。 这回,老奎主动说他之前是去找打工的闺女了。 走的时候,老奎送了送我。他颤巍巍地踅到门前替我开冂。手伸出去,捞一把,又捞一把,第三把才捞到门把手上。 又过了几天,还是在半夜,老奎的求助电话又来了。我让一个协警过去看看。小伙子回来跟我说,老奎点名要我去。这我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了。问明白他没什么事儿后干脆就置之不理了.谁知第二天一大早老奎竟然找上门来。 他一拐到我前面坐下,第一句话就是:“我要自首。”我按接警程序示意他进来说时,
18、他的脸上竟然有一种掩藏不住的幸福感。 果然,这又是他的恐作剧,案情很快排除。 就这样他反反复复地闹了有小半年,我们都被折腾得够呛。 这一年的除夕,为了防止他再“闹事”我们主动邀请他来所里参加新年聚会。他好像被一种氛固感染了,突然挨近我,嘀咕了一句:“就是孤单么,想跟人说话。“” 老奎的事讲完了,半天都没听到声音。我以为小吕巳经睡着了。 “孤单。”他突然发出了一声叹息般的回味。 我探出头,看到小吕的头枕在自己胳膊上,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又过了一会儿,小吕跳了起来。临出门他还没忘记戴上帽子。 天边露出鱼肚白的时候小吕才回来。我迷迷糊糊地被他吵醒,看见他兴奋地坐在我床沿上,腋窝下全是汗渍。 “没错,
19、老校长承认是报假業了。”他说,“本来问清楚我就打算回来,可老头硬是拽着我说了一宿的话。他儿子去美国三年了,平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小吕的眼睛里布满血丝,着实像一只兔子。 “他那是诬陷”我说,“涉嫌犯罪了。” 算了,我教育过他了。”他说,“老头就是见不得邻居家三口其乐融融,说是看了堵心。”我想,我没看错人,这小伙子能当个好警察。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两段既交代了“我”的身份,也表现了当今部分警察的职业现实,在看似乎静的叙述中,其实弥漫着“我”壮志难酬的愤懑情感。 B“我”不忍心让小吕去处理鸡毛蒜皮的小事,是因为“我”虽然不
20、做英雄梦了,但还是想托举别人的英雄梦,这个细节表现了“我“的善意。 C.“我“比小吕有工作经验,告诉他”老奎的故事”以及说老校长“涉嫌犯罪”,本身可能都包含一点试探小吕的成分,结果都让“我”很满意。 D.“老奎的故事”告诉读者,人的幸福不是靠物质充裕就能得来的,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慰藉也特别重要,尤其对于年迈孤独的老人来说。 8.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我”认为小吕“能当个好警察”的主要原因。(6分) 答: 9.小说在叙述“老校长的故事”时,又穿插了“老奎的故事”。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
21、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虞谦,字伯益,金坛人。洪武中,由国子生擢刑部郎中,出知杭州府。建文中请限僧道田,人无过十亩,余以均给贫民。从之。永乐初召为大理寺少卿。时有诏,建文中上言改旧制者悉面陈。谦乃言前事请罪。帝见谦怖,笑曰:“此秀才辟老、佛耳。”释弗问。而僧道限田制竟罢。都察院论诓骗罪准洪武榜例枭首以徇谦奏比奉诏准律断罪诓骗当杖流枭首非诏书意帝从之天津卫仓灾,焚粮数十万石。御史言主者盗用多,纵火自盖。逮几八百人,应死者百。谦白其滥,得论减。 (节选自明史虞谦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尝语/人日彼无憾/斯我无憾矣/尝应诏上言/七事皆切中时
22、务/有言其奏事不密/市恩于外者/ B.尝语/人曰/彼无憾斯我无憾矣/尝应诏上言七事/皆切中时务/有言其奏事不密市恩于外者/ C.尝语人曰/彼无憾/斯我无憾矣/尝应诏上言七事/皆切中时务/有言其奏事不密/市恩于外者/ D.尝语人曰/彼无憾/斯我无憾矣/尝应诏上言/七事皆切中时务/有言其奏事不密/市恩于外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宇”是古代知识分子之间最常用的称呼。古人在出生三个月之后,会起名字,是“幼名”。成年之后,起字行冠礼,则可以走入社会了。 B.国子生”,即国子监学生。国子监是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构,也是封建时代的最高学府。晋朝时开始设置
23、,与太学并立。 C.“大理寺”,官署名。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长官为大理寺卿,明时与刑部、都察院并称为“三法司”。 D.“秀才”,是汉以来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唐初置秀才科,明清时成为会试取中者的称谓。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虞谦深受数朝皇帝倚重。他因曾上奏改革旧制而向皇帝请罪,皇帝都没有追究他的过错。即使他因奏事不密而被贬,经杨士奇稍加劝谏,仁宗就将他官复原职。 B.虞谦关心百姓疾苦。他亲自前往灾区赈灾,安抚灾民;为便利百姓,还根据丁粮的多寡制定了运粮远近的具体措施。 C.虞谦执法公正。他处理案件时谨慎得当,依罪定刑。他向宣宗建议改变过
24、去犯了死罪都要终身服役的做法,主张根据犯人所犯罪行的轻重划分服役年限。 D.虞谦敢于直言。他遇事不避,多次向皇帝进言,因所奏之言有理有据,又能切中时务,因此被皇帝采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逮几八百人,应死者百。谦白其滥,得论减。 (2)富民赂有司,率得近地,而贫民多远运。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雨中花慢 苏轼 初至密州,以累年旱蝗,斋素累月。方春牡丹盛开,遂不获一赏。至九月,忽开千叶一朵,雨中特为置酒,遂作。 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荡扬茶烟。但有绿笞芳草,柳絮榆钱。闻道城西,长廊古寺,甲第名园。有
25、国艳带酒,天香染袂,为我留连。 清明过了,残红无处,对此泪酒尊前。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高会聊追短景,清商不暇余妍。不如留取,十分春态,付与明年 【注】“国艳”二句:指牡丹,“国艳带酒”指绯红色牡丹,“天香染袂”指贡黄色丹。清商:指秋天。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句点明“花时”,暗含词人赏花的兴致,实际上词人面对的却是茶烟,春草。 B“闻道“领起六句写赏花的好去处,词人在“国艳”天香”丛中流连忘返。 C,这首词上片追述词人春日无缘赏花的缺憾,下片着重写对秋日牡丹的诸多感触。 D.结尾三句是词人对秋日牡丹的劝说,寄寓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语浅情深。 15.
26、有人评价”一枝何事,向我依然”两句“问得无理而有情”请结合词句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在离骚中以女子为喻揭露奸臣嫉妒贤才,对自己肆意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2)阿房宫赋中“,”两句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谴责了秦统治者搜刮老百姓的财物一点都不放过,用起来却毫不吝惜的做法。 (3)在三峡一文中,郦道元用“,”来描述峡江两岸峰峦紧密相接的特点。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文艺作品是枯燥呆板还是活灵活现,理论研究是玄虚莫测还是现实,能否在“身入”之外做到“情入”至关
27、重要。正因为毕生坚守“启人心智、服务人民,资政育人”的信念,“红色理论家”郑德荣从教67年,先后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50多部,培养出一批栋梁之材,奠定了党史学科。 心怀人民不是一句口号,行万里路、进万家门,用功是厚积薄发的。不知稼穑之艰难,就不知贵谷务本之治道;不思纺绩之辛苦,就不知创业营生之艰辛。皇甫村蹲点14年,直到对农村各种人物、风俗习惯和心理状态;年届七旬的杜润生为掌握农村发展实际,调研走访全国25个省份240个县,主持起草的五个中央“1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影响深远。“不下正洋海,难得夜明珠”,忍受寂寞、抵制诱惑、潜心向学,留下的将是佳作巨著,成就的将是。漫漫时问长河,( )。今天,民族复
28、兴的壮丽图景铺展开来,近14亿人民正进行着波澜壮阔的伟大社会变革,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面对 前提 洞若观火 大将风度 B.面对 原因 了如指掌 大将风度 C.直面 前提 了如指掌 大家风范 D.直面 原因 洞若观火 大家风范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红色理论家”郑德荣从教67年,先后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50多部,培养出一批栋梁之材,奠定了党史学科的理论基础。 B.郑德荣是“红色理论家”,他从教67年,培养出一批栋梁之材,先后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50多部,奠定了党史学科的理论基
29、础。 C.“红色理论家”郑德荣从教67年,培养出一批栋梁之材.先后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50多部,为党史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 D.郑德荣是“红色理论家”,他从教67年,先后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50多部,培养出一批栋梁之材,为党史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那些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作品和学问,可以永恒,生命却不过一瞬。 H生命不过一瞬,那些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作品和学问,却可以永恒。 C.生命不过一瞬,可以永恒的是那些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作品和学问。 D.水恒的是那些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
30、德的作品和学问,生命却不过一瞬。 20.对下面一段话中画线部分进行改写。(5分) 要求:以“儒家学者”为开头。不改变句子的原意,但语序可变动。 诗经从一开始,尽管还没有赋予它以儒家经典的意义,人们还习惯地称它为“诗三百”,但它的本来面目就逐步被儒家学者掩盖、断章取义、歪曲篡改,被拿去附会剥削阶级所需要的道德伦理观念。 答: 21.下面是一幅“求救救助”流程构思图,请把这个构思图转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6分) 答: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来临之际,我们回顾往昔,发现过去的每个年代都有其各自的时代精神代表,例如: 五十年代有求实苦干、为国分忧的铁人精神; 六十年代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 八十年代有团结战斗、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 九十年代有爱国奋斗、艰苦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 零零年代有万众一心、百折不桡的抗震救灾精神; 一零年代有科学创新,敬业奉献的塞罕坝精神。 2019年10月1日,学校将举办以“传承中国精神”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你将代表你们班级参赛,请从以上精神中选择你最希望传承的一种,写一篇演讲稿,表达出你的个性见解。 要求: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