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说课稿(9篇).doc

上传人:夜** 文档编号:87582727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4.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说课稿(9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说课稿(9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说课稿(9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说课稿(9篇).doc(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说课稿(9篇)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说课稿 篇一 大家好!今日我说课的题目是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所选用的教材为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是第一册第五章其次节的内容,本节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与函数、三角、不等式等内容有着亲密的联系。它既是等差数列的概念的连续,又为后续讨论等差数列的应用供应理论依据。鉴于这种熟悉,我认为,本节课对于进一步探究、讨论等比数列无论在学问上,还是方法上都有很强的启发与示范作用。 2、学情分析 学生在认知方面根本把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初步具备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力量,但数形结合的

2、意识和思维的深刻性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育,多数学生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主动参加探究,少数学生的主动性,还需要通过营造肯定的学习气氛带动。 3、教学重难点 依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学情的分析,结合本节内容的特点,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理解、推导与应用; 难点确定为:获得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的思路及公式的简洁应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在教学中应以学问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前两者充分表达在过程与方法中。借此,我将三维目标进展整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把握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能较娴熟应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2.经受公式的推导,体会数形结合的思

3、想,体验从特别到一般的讨论方法,学会观看、归纳、反思; 3、通过合作沟通、主动探究,体会数学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使学生养成积极思索、独立思索的习惯,培育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方法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需围绕学生绽开。依据这一教学理念,本节课我采纳引导发觉法、问题驱动教学法,以问题的提出及解决为主线,提倡学生主动参加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索和相互沟通的形式分析和解决问题,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学问的自我建构。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纳多媒体帮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在学法方面,主要采纳联系

4、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自主性学习,真正表达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为有序、有效地进展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给出历史上出名的实例,提出问题,学生进展观看分析,进入思索状态。设计意图:以问题的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为学习新内容做好预备。 (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已经产生剧烈的求知欲望,此时将学生带入下一个环节。) (二)探究争论,发觉问题(本节课的重点) 首先给出探究发觉1,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通过合作沟通的方式,逐步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同时培育学生的探究及归纳力

5、量。 接着给出探究发觉2,由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和合作沟通的方式解决问题2,从而归纳整理出求和公式1。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探究1的解决,已经积存了解决此类问题的阅历,此时给出探究2,充分开掘学生的兴趣点,同时顺当解决问题。 最终给出探究发觉3,此时提出问题3,学生结合前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归纳出求和公式一和二。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采纳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以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方式,运用特别到一般的讨论方法,降低了学问的梯度,从而突出重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根本把握了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此时他们急于展现自我,体验胜利,于是我把学生带入第三个阶段。) (三)公式应用,加深理解 本环节主要

6、是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应用,是本节课的难点。解决引入时候设置的问题,处理方法是引导学生从首项、末项及项数动身,使用公式 (一)求和;(2)引导学生从首项、项数及公差动身,使用公式 (二)求和。通过两种方法的比拟,提示学生应依据信息选择适宜的公式。 设计意图:反应体验,解决引入时候设置的问题,使得学生体会到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有用性,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五)小结归纳,感知深化 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习的学问、方法、体验三个方面进展归纳,我设计了三个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三个问题的处理,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堂构造,从而优化认知构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六)布置作业,拓展升华 以作业的稳固

7、性和进展性为动身点,设计了A和B两种题目,作业A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应,作业B是对本节学问的一个延长。总的设计意图是反应教学,稳固提高。 板书设计:这样安排版面,使得本节课内容重难点突出,层次清楚。 五、教学评价: 这节课的设计表达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理念,以上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充分表达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通过动脑思索,对学问的理解逐步深入,使课堂学习效果最优化。 教学过程 篇二 一。新课引入 提出问题(播放媒体资料):一个堆放铅笔的V形架的最下面一层放一支铅笔,往上每一层都比它下面一层多放一支,最上面一层放100支。这个V形架上共放着多少支铅笔?(课

8、件设计见课件展现) 问题就是(板书)“” 这是小学时就知道的一个故事,高斯的算法特别高超,回忆他是怎样算的。(由一名学生答复,再由学生争论其高超之处)高斯算法的高超之处在于他发觉这100个数可以分为50组,第一个数与最终一个数一组,其次个数与倒数其次个数一组,第三个数与倒数第三个数一组,每组数的和均相等,都等于101,50个101就等于5050了。高斯算法将加法问题转化为乘法运算,快速精确得到了结果。 我们盼望求一般的等差数列的和,高斯算法对我们有何启发? 二。讲解新课 (板书)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 1、公式推导(板书) 问题(幻灯片):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公差为,由学生争论,讨论高斯算法对一般

9、等差数列求和的指导意义。 思路一:运用根本量思想,将各项用和表示,得 ,有以下等式 ,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个,好像与的奇偶有关。这个思路好像进展不下去了。 思路二: 上面的等式其实就是,为回避个数问题,做一个改写,两式左右分别相加,得 , 于是有:。这就是倒序相加法。 思路三:受思路二的启发,重新调整思路一,可得,于是。 于是得到了两个公式(投影片):和。 2、公式记忆 用梯形面积公式记忆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这里对图形进展了割、补两种处理,对应着等差数列前项和的两个公式。 3、公式的应用 公式中含有四个量,运用方程的思想,知三求一。 例1.求和:(1); (2)(结果用表示) 解题的关键是数清项数

10、,小结数项数的方法。 例2.等差数列中前多少项的和是9900? 此题实质是反用公式,解一个关于的一元二次函数,留意得到的项数必需是正整数。 三。小结 1、推导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思路; 2、公式的应用中的数学思想。 四。板书设计 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 篇三 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 (一)D 一、学问点梳理 1 等差数列的定义和判定方法 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3 等差数列的性质 4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5 等差数列前n项和以及各项和的有关性质 二、 根底自测P95/15 三、 典型例题: 例1 、P92/例1及变式 1例2】 已知数列a1 n的前n项和为Sn,且满意a12,an2SnSn1(n2

11、) (1)数列 1S是否为等差数列,请证明你的结论; n (2)求an的通项公式、变式练习2】 已知数列an,Sn是其前n项和,且Sn14an2(nN* ),a11.(1)设bnan12an(nN*),求bn;(2)设cann 2n,求证:cn是等差数列; (3)求an. 例 3、 P92/例2及变式 2练习: 1、已知等差数列an中,a3a716,a4a60,求an的前n项和Sn. 2.等差数列an前n项的和为Sn,若S1995,则a3a17 _ 例 3、P93/例3及变式 3例4】 已知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S42S24,bann 1+a.n (1)求公差d的值;(2)若

12、a1 52,求数列bn中的最大项和最小项的值 例 5、数列an中,a18,a42,且满意an22an1an0(nN*)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设Sn|a1|a2|an|,求Sn.四、课内练习 1(2022扬州一模卷)等差数列an中,若a1a24,a9a1036,则S10_. 2、正整数按以下方法分组:1,2,3,4,5,6,7,8,9,10,11,12,13,14,15,16,记第n组中各数之和为An;由自然数的立方构成以下数组:03,13,13,23,23,33,33,43,记第n组中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为Bn,则AnBn_.3. 已知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2,若a1,a3,a

13、4成等比数列, 则a2=() 【 A.3B.11C.13D.31 8242472等差数列及前n项和 (二)DA4B6C 8D10 13、若一个等差数列前3项的和为34,最终三项的和为146,且全部项的4. 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a4=18-a5,则S8等于和为390,则这个数列有项; A18B36C54D72 14、等差数列前m项和是30,前2m项和是100,则它的前3m项和 5、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1=2,a2+a3=13,则a4+a5+a6等于 A、40B、42C、43D、456、等差数列aa n中,已知1=13,a2+a5=4,an=33,试求n的值 7、已知数列an的

14、首项为a1=3,通项an与前n项和sn之间满意2an=snsn-1(n2)。 1(1)求证: S n是等差数列,并求公差; (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8、an是等差数列,假如a1=f(x+1),a2=2,a3=f(x-1),其中f(x)=3x-2,求通项公式an9、已知6,a,b,48成等差数列,6,c,d,48成等比数列,则a+b+c+d的值为_.10、已知等差数列共有10项,其中奇数项之和15,偶数项之和为30,则其公差是() A、5B、4C、 3D、211、设an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a1+a4+a7L+a97=-50,则a3+a6+a9+L+a99等于 () A50 B50 C16

15、D8212、若关于x的方程x2x+a=0和x2x+b=0(ab)的四个根可组成首项为1 4的等差数列,则a+b的值是 是 等差数列前n项和 篇四 课题: 2.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授课类型:新授课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把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其猎取思路;会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洁的与前n项和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和公式的运用,使学生体会从特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别的思维规律,初步形成熟悉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通过公式推导的过程教学,对学生进展思维敏捷性与宽阔性的训练,进展学生的思维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呈现数学中的

16、对称美。 教学重点 等差数列n项和公式的理解、推导及应 教学难点 敏捷应用等差数列前n项公式解决一些简洁的有关问题 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 “小故事”: 高斯是宏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高斯十岁时,有一次教师出了一道题目,教师说: “现在给大家出道题目: 1+2+100=?” 过了两分钟,正值大家在:1+2=3;3+3=6;4+6=10算得不亦乐乎时,高斯站起来答复说: “1+2+3+100=5050。 教师问:“你是如何算出答案的? 高斯答复说:由于1+100=101; 2+99=101;50+51=101,所以 10150=5050” 这个故事告知我们: (1)作为数学王子的高斯从小就擅长观看

17、,敢于思索,所以他能从一些简洁的事物中发觉和查找出某些规 律性的东西。 (2)该故事还告知我们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方法,这就是下面我们要介绍的“倒序相加”法。 。讲授新课 1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1:Sn=n(a1+an) 2证明:Sn=a1+a2+a3+L+an-1+an Sn=an+an-1+an-2+L+a2+a1 +:2Sn=(a1+an)+(a2+an-1)+(a3+an-2)+L+(an+an) a1+an=a2+an-1=a3+an-2=LL 2Sn=n(a1+an)由此得:Sn=n(a1+an) 2 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2:Sn=na1+n(n-1)d2

18、用上述公式要求Sn必需具备三个条件:n,a1,an 但an=a1+(n-1)d代入公式1即得: Sn=na1+n(n-1)d 2 此公式要求Sn必需已知三个条件:n,a1,d (有时比拟有用) 范例讲解 课本P43-44的例 1、例 2、例3.由例3得与an之间的关系: 由Sn的定义可知,当n=1时,S1=a1;当n2时,an=Sn-Sn-1,即an= 。课堂练习 。课时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1:Sn=S1(n=1)。 S-S(n2)n-1nn(a1+an) 2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2:Sn=na1+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授后记 n(n-1)d2 课题:

19、 2.3等差数列的前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进一步娴熟把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了解等差数列的一些性质,并会用它n项和 授课类型:新授课 们解决一些相关问题;会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前 项和的公式讨论的最值; 过程与方法:经受公式应用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关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再一次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又效劳于生活的有用性,引导学生要擅长观看生活,从生活中发觉问题,并数学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娴熟把握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教学难点 敏捷应用求和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 首先回忆一下上一节课所学主要内容: 1、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1:Sn

20、=n(a1+an)2 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2:Sn=na1+ 。讲授新课 探究:课本P45的探究活动 n(n-1)d 2 一般地,假如一个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pn+qn+r,其中p、q、r为常数,且p0,那 2么这个数列肯定是等差数列吗?假如是,它的首项与公差分别是多少? 由Sn=pn+qn+r,得S1=a1=p+q+r 2 当n2时,an=Sn-Sn- 1=(pn2+qn+r)-p(n-1)2+q(n-1)+r =2pn-(p+q) 则d=an-an-1 =2pn-(p+q)-2p(n-1)-(p+q) =2p.对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2:Sn=na1+ n(n-1)d可化成式

21、子: 2 Sn=d2dn+(a1-)n,当d0,是一个常数项为零的二次式 22 范例讲解 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最值问题 对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最值问题有两种方法: (1) 利用an: 当a10,d0,d0,前nan0,且an+10,求得n的值。 当an0,前nan0,且an+10,求得n的值。 (2)由Sn=d2dn+(a1-)n利用二次函数配方法求得最值时n的值 2 23、数列an为等差数列,则Sm,S2m-Sm,S3m-S2m也成等差数列。证明提示:可用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代入证明。 。课后作业 课本P46习题A组的5、6题 ,B组2题 板书设计 授后记 教学建议 篇五 (1)学问构造 本节内容是等

22、差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推导和应用,首先通过详细的例子给出了求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思路,而后导出了一般的公式,并加以应用;再与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组成方程组,共同运用,解决有关问题 (2)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目标 篇六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用公式解决简洁的问题。 2、通过公式推导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从特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别的思想方法,通过公式的运用体会方程的思想。 等差数列前n项和 篇七 高二数学必修5学案 2.3.1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1) 【创设情境】 1在等差数列an中若m+n=p+q,则 2一堆钢管共10层,第一层钢管数为4,且下一层比上一层多一根,问一共

23、有多少根钢管? 3探究:在等差数列an中,首项为a1,公差为d,求Sn=a1+a2+an 【概念形成】 1、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2、依据以下各题中的条件,求相应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Sn:(正确选择公式) (1)a1=6,d=3,n=10(2)a1=2,an=16,n=8(3)a4=10,a10=-2,n=123、计算: (1)1+2+3+L+n=_(2)1+3+5+L+(2n-1)=_ (3)(4)1+3+5+L+(2n+3)=_(*) 2+4+6+L+2n=_ 【例题选讲】 例 1、求集合m|m=7n,nN+,且m100的元素个数,并求这些元素的和。例 2、在两位正整数中,有多少个

24、除以3余1的数?求它们的和。 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案 篇八 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等差数列前n项求和过程以及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2、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等差数列前n项和,与前面学过 的等差数列的定义、性质等内容有着亲密的联系,又能为后面等比数列前n 项和以及数列求和做铺垫。 3、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把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理解公式的推导方法。同时能 娴熟、敏捷地应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受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倒序相加进展求和的过程,学会 观看、归纳、反思。体验从特别到一般的讨论方法。 (3)情感、态度、价

25、值观:通过详细、生动的现实问题的引入,激发学生探 究求和方法的兴趣,树立学生求知意识,产生喜爱数学的情感,逐步养 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一般公式推理的力量。 4、重点与难点 重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把握与应用。 难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以及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的把握。 二、学情分析 学生前几节已经学过一些数列的概念及简洁表示法,还学了等差数列的定 义以及性质,对等差数列已经有了肯定程度的熟悉。这些学问也为这节的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做预备,让学生能更简单理解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同时也为后面的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做铺垫。但由于数列形式多样,因此仅仅把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

26、式还是不够的,更应当学会敏捷应用。 三、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探究发觉 四、教学过程 1教学环节:创设情境 教学过程:200多年前,高斯的算术教师提出了下面的问题: 1+2+3+L+100=?。据说,当其他同学忙于把100个数逐项相加时,10岁的高斯快速得出5050这个答案。让同学思索并争论高斯是怎么算的。 设计意图:由闻名的德国数学家高斯的例子引发同学们的思索,为下面引入倒序相加法求和做预备。 2教学环节:介绍倒序相加法 教学过程:请同学将自己的计算方法在课上发表,教师接着介绍倒序相加 法。记S=1+2+3+L+10098+L+1S=100+99+,从而发觉每一列相加都得101。 则2S=(1

27、+100)+(2+99)+(3+98)+L+(100+1)=101*100 S=101*1002=5050 类似地,用同样的方法计算1,2,3,L,n,L的前n项和,可以得到 1+2+3+L+n=(n+1)n。 2 设计意图:介绍倒序相加法,并用这个方法计算1,2,3,L,n,L的前n 项和,从而为下面推导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做铺垫。 3、教学环节:推导公式 教学过程:首先介绍数列an的前n项和,用Sn来表示,即 Sn=a1+a2+a3+L+an。对于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我们用两种方法表示Sn。 Sn=a1+(a1+d)+(a1+2d)+L+a1+(n-1)dSn=an+(an-d)+(an-

28、2d)+L+an-(n-1)d 则两式相加得: 2Sn=(a1+an)+(a1+an)+(a1+an)+L+(a1+an)=n(a1+an) 1444444442444444443n个n(a1+an),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2n(n-1)d。 式an=a1+(n-1)d代入,得到公式Sn=na1+2 推导出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为Sn= 设计意图:用倒序相加法推导得到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由于有前面的铺垫让学生更简单理解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对后面的应用也有帮忙。 4、教学环节:例题讲解 教学过程:例1: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计算1+3+5+L+99的值。 例2:a1=1,a8=6,求

29、这个等差数列的前8项和S8以及公 差d。 例3: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n2+n,求这个数列 的通项公式。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吗?假如是,它的首项与公差分别是什么? 设计意图:稳固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加深学生对该公式的印象。 6教学环节:回忆总结 教学过程: 1、倒序相加法进展求和的思想 2、复习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Sn= Sn=na1+n(a1+an)和 2n(n-1)强调要依据条件选用适当的公式进 d,行求解。以及公式的适用范围。 7教学环节: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1、问题的提出 2、倒序相加法 3、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4、例题 5、回忆总结 6、布置作业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教

30、案 篇九 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目标 了解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理解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几何意义,并且能够敏捷运用其求和。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经受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从特别到一般的讨论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获得发觉的成就感,优化思维品质,提高代数的推导力量。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把握及敏捷运用。2.难点:诱导学生用“倒序相加法”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采纳“诱导启发,自主探究式”学法为主,讲练结合为辅的教学方法。 2、学法分析:采纳“自主探究式学习法”和“主动学习

31、法”。 四课时安排: 1个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等差数列的定义an+1-an=d(n属于正整数),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等差数列的等差中项2an=an-1+an+1,还有:若m+n=p+q,则am+an=ap+aq.我们应当怎样求a1+a2+an,其中an为等差数列,记Sn=a1+a2+an 我们知道200多年前高斯的教师给他们出了一道题目,让他们计算1+2+就算出来了+100=?当时10岁的高斯很快。高斯是怎样做出来的呢?他使用了什么简洁高超的方法? 1+2+100=(1+100)+(2+99)+(50+51)=50*101,所以1+2+100=50

32、50,这就是闻名的高斯算法,到后来,人们就从高斯算法中得到启发,求出了等差数列1+2+n的前n项和的算法 (二)探究新知,发觉规律 从高斯算法中,人们怎样求出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1+2+3+n的和? 首先1+2+n(1)n+(n-1)+1(2) 2Sn=(n+1)+(n+1)+(n+1)(n个(n+1)所以 1+2+n=n*(n+1)/2 我们把上面的方法称为“倒序相加法”,也就是说高斯当时用的就是“倒序相加法”算出了1+2+100的和 然而这个方法可以推广到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定义:一般地,我们把a1+a2+an叫做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用Sn表示 即Sn=a1+a2+an 从高斯算法

33、中得到的启发,对于一般的等差数列,其中a1是首项,d是公差,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表示 Sn=a1+a2+an =a1+(a1+d)+ a1+(n-1)d(3)Sn=an+ an-1+a1 =an+(an-d)+an-(n-1)d(4)两式相加得2Sn=(a1+an)+(a1+an)+(a1+an),有n个(a1+an)所以Sn=n(a1+an)/2(5)将an=a1+(n-1)d带入Sn=n(a1+an)/2中即可得到Sn=na1+n(n-1)d/2(6)(5)与(6)区分:第一个公式反映了等差数列的首项与末项之和跟第n项与倒数第n项之和是相等的;其次个公式反映了等差数列的首项与公差d之间的关

34、系,而且是关于n的“二次函数”,可以与二次函数作比拟。 联系:将an=a1+(n-1)d带入Sn=n(a1+an)/2中即可得到 Sn=na1+n(n-1)d/2 (三)学问应用,反思,提高强化学问 例1:已知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2n+3,求Sn 解:由于an=2n+3 所以a1=5, 即Sn=n(a1+an)/2 =n2+4n 例2:已知等差数列前10项的和是310,前20项的和是1220,求前n项和公式Sn 解:由于S10=10* a1+10*9*d/2=310 S20=20* a1+20*19*d/2=1220 所以Sn=n* a1+n(n-1)d/2 =4n+n(n-1)*6/2 =3n2+n 习题1:设Sn为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若S9=72,求a2+a4+ a9=? 解:由于S9=9a1+8*9*d/2=9a1+36d=9(a1+4d)=72 所以a1+4d=8 又由于a2+a4+a9=a1+d+a1+2d+a1+8d =3a1+12d =3(a1+4d)=3*8 =24 (四)归纳总结 对Sn=n(a1+an)/2 与 Sn=na1+n(n-1)d/2两个公式的娴熟运用:注:已知条件不同时,公式的选择要依据已知条件,有利于很快的解决问题。 (五)作业布置 P45,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