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评定学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肌力评定学习.pptx(7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第一节 概述一、肌力的定义 肌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肌力是指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狭义的肌力是指肌肉主动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即静态或动态收缩的能力。第1页/共74页2二、肌力评定的定义二、肌力评定的定义 肌力评定是指徒手或运用器械对患者肌力评定是指徒手或运用器械对患者肌肉主动收缩功能进行评定,常用于肌肉肌肉主动收缩功能进行评定,常用于肌肉骨骼系统、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周围神骨骼系统、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周围神经系统疾病。肌力评定是运动功能评定的经系统疾病。肌力评定是运动功能评定的重要内容,主要用来判断有无肌力低下及重要内容,主要用来判断有无肌力低下及肌力低下的范围与程度,为指导康复治疗、肌
2、力低下的范围与程度,为指导康复治疗、检验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检验治疗效果提供依据。第2页/共74页3 肌力评定中涉及的肌力低下是指一块肌肉或肌群主动收缩的能力下降,甚至丧失,有学者统称为肌无力。肌力低下常见于原发性肌病、神经系统疾病、长期制动引起的肌肉废用等。第3页/共74页4三、肌力评定的目的1.判断有无肌力下降及肌力下降的程度与范围;2.为制订治疗、训练计划提供依据;3.检验神经肌肉病变的恢复程度和速度,以明确治疗、训练的效果并为制定进一步治疗计划提供依据。第4页/共74页5四、肌力评定的分类使用器械与否肌肉收缩形式徒手肌力评定器械肌力评定简单仪器大型仪器等长肌力评定等张肌力评定等速肌力评定
3、第5页/共74页6第二节 徒手肌力评定一、徒手肌力评定的定义 徒手肌力评定是在特定体位下让患者做标准动作,通过触摸肌腹、观察肌肉克服自身重力或对抗阻力完成动作的能力,从而对患者肌肉主动收缩的能力进行评定。第6页/共74页7二、徒手肌力评定的分级标准 徒手肌力评定法由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Robert Lovett在1916年创立,用以评定肌肉力量是否正常及低下程度,一般将肌力分为05级。第7页/共74页8级别级别名名 称称标标 准准相当于相当于正常的正常的%0 0零零(zero(zero,Z Z)无肌肉收缩无肌肉收缩0 01 1微弱微弱(trace,T)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有轻微收缩
4、,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10102 2差差(poor,P)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活动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活动25253 3尚可尚可(fair,F)能抗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能抗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50504 4良好良好(good,G)能抗重力以及一定阻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能抗重力以及一定阻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75755 5正常正常(normal,N)能抗重力以及充分阻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能抗重力以及充分阻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100100 Lovett分级法评定标准 第8页/共74页9三、徒手肌力评定的注意事项1.选择适合的测试时机 锻炼后、疲劳时或饱餐后不宜作肌力测试。
5、2.取得患者充分理解及积极配合 测试前向患者做好说明,并做简单的预试活动。3.采取正确的姿势和体位 指导患者采取标准的姿势和体位,并固定可能产生代偿动作的部位。4.采取正确的检查顺序 检查评定时一般应先作3级的检查,能够完成3级的动作再继续作4级以及5级的检查;不能达到3级则作2级检查,不能达到再逐级下降检查。不必所有级别均进行检查评定,以减少患者的体力消耗。第9页/共74页105.正确施加阻力 在评定过程中,阻力应施加于肌肉附着的远端部位,阻力的方向应与肌肉牵拉力方向相反,阻力施加的大小应持续而平稳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反应,一旦发生不适反应,应立即中止检查。6.测试时应注意两侧对比 如单
6、侧肢体病变,应先检查健侧,后检查患侧,在施加阻力大小、完成运动情况方面进行双侧比较。7.把握禁、慎用情况 持续的等长收缩可使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故高血压、心脏病等症状明显者应慎用该检查;疼痛、骨折、关节活动严重受限、创伤未愈等影响检查结果者,不适用该检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损伤所致的痉挛性瘫痪不宜进行徒手肌力评定。第10页/共74页11五、人体主要肌肉的徒手肌力检查方法(一)上肢肌(二)下肢肌第11页/共74页12(一)上肢肌第12页/共74页131肩关节屈曲【主要肌主要肌】三角肌(前部纤维)、喙肱肌。【评定分级评定分级】5级与4级 患者坐位,上肢自然下垂,肘关节轻度屈曲,前臂旋前。评定人
7、员一手固定其肩胛骨,另一手在肘关节处施加阻力,嘱其完成肩关节屈曲动作,能克服充分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4级。3级 体位与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级。2级 患者侧卧位,腋下置一光滑平板,在解除重力下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2级。1级与0级 患者仰卧位,试图肩关节屈曲时,触诊上肢近端1/3处三角肌前部纤维及喙肱肌,有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第13页/共74页14第14页/共74页152肩关节后伸【主要肌主要肌】背阔肌、大圆肌【评定分级评定分级】5级与4级 患者俯卧位,上肢置于体侧,前臂旋前。评定
8、人员一手固定其肩胛骨,另一手于肘关节处施加阻力,令其完成肩关节伸展动作,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伸展运动者为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4级。3级 体位和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级。2级 患者侧卧位,腋下置一光滑平板,在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下,可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伸展运动者为2级。1级与0级 患者俯卧位,试图伸展肩关节时,触诊肩胛骨下缘的大圆肌、稍下方的背阔肌及上臂后方的三角肌后部纤维,有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第15页/共74页16第16页/共74页173肩关节外展【主要肌主要肌】三角肌(中部纤维)、冈上肌【评定分级评定
9、分级】5级与4级 患者坐位,上肢自然下垂。评定人员一手固定其肩胛骨,另一手于肘关节处施加阻力,嘱其完成肩关节外展动作,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肩关节外展90者为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4级。3级 体位与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肩关节外展90者为3级。2级 患者仰卧位,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评定人员固定其肩胛骨,被检上肢能沿光滑的台面滑动完成90外展者为2级。1级与0级 患者仰卧位,试图肩外展运动时触诊三角肌中部(肱骨上1/3外侧面)、肩胛冈上窝处的冈上肌,有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第17页/共74页18第18页/共74页194肩关节水平外展【主要肌主要肌】
10、三角肌后部。【评定分级评定分级】5级与4级 患者俯卧位,肩关节外展90,上臂置于评定台面,前臂于台面边缘处下垂。评定人员一手固定肩胛骨,另一手于肘关节近端施加阻力,嘱其上臂尽力上抬做水平外展,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肩关节水平外展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4级。3级 体位与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以上动作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级。2级 患者坐位,上肢外展90置于水平台面,肘关节轻度屈曲,评定人员固定其肩胛骨,嘱其完成沿台面滑动的水平外展运动,可达全范围活动者为2级。1级与0级 患者坐位,试图肩关节水平外展运动时,触诊三角肌后部纤维,有
11、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第19页/共74页20第20页/共74页215肩关节水平内收【主要肌主要肌】胸大肌。【评定分级评定分级】5级与4级 患者仰卧位,肩关节外展90,肘关节屈曲90。评定人员一手固定其肩胛骨,另一手于肘关节内侧施加阻力。嘱被测上肢尽力水平内收,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肩关节水平内收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4级。3级 体位与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以上动作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级。2级 患者坐位,肩关节外展90置于水平台面上(台面与腋窝同高),肘关节屈曲90,评定人员固定其肩胛骨,患者上肢能在台面上滑动完成水平内
12、收全关节活动范围内运动者为2级。1级与0级 患者坐位,试图作肩关节水平内收运动时,评定人员触诊胸大肌起止点附着部,有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第21页/共74页22第22页/共74页236肩关节外旋【主要肌主要肌】冈下肌、小圆肌。【评定分级评定分级】5级与4级 患者俯卧位,肩关节外展90,上臂置于评定台面,前臂于台面边缘自然下垂。评定人员一手固定其肩胛骨,另一手于腕关节近端施加阻力,嘱被检侧前臂用力向前、上方抬起以完成肩关节外旋,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肩关节外旋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4级。3级 体位和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全关
13、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级。2级 患者俯卧位,上肢在台边自然下垂,取内旋位,评定人员固定其肩胛骨,能完成肩关节外旋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2级。1级与0级 患者俯卧位,试图作外旋运动时,触诊肩胛骨外侧缘的小圆肌及冈下窝中的冈下肌,有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第23页/共74页【主动肌】冈下肌、小圆肌【辅助肌】三角肌(后部纤维)肩关节外旋第24页/共74页25第25页/共74页267肩关节内旋【主要肌主要肌】肩胛下肌、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评定分级评定分级】5级与4级 患者俯卧位,肩关节外展90,上臂置于评定台面上,前臂于台面边缘自然下垂。评定人员一手固定其肩胛骨,另一手于腕关节近端施加阻力
14、,嘱被检侧前臂用力向后、上方摆动以完成肩关节内旋,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肩关节内旋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4级。3级 体位和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对抗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肩关节内旋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级。2级 患者俯卧位,上肢由台面边缘自然下垂,置于外旋位。评定人员固定其肩胛骨,能完成肩关节内旋的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者为2级。1级与0级 患者俯卧位,试图肩关节内旋运动时,触诊腋窝深部的肩胛下肌或胸大肌,可触及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第26页/共74页肩关节内旋【主动肌】肩胛下肌、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辅助肌】三角肌(前部纤维)第27页/共74
15、页28第28页/共74页298肘关节屈曲【主要肌主要肌】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旋前圆肌。【评定分级评定分级】5级与4级 患者坐位,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检查肱二头肌时前臂旋后,检查肱肌时前臂旋前,检查肱桡肌时前臂于中立位。评定人员一手固定其上臂,另一手于腕关节近端施加阻力,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肘关节屈曲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4级。3级 体位与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肘关节屈曲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级。2级 患者仰卧位,肩关节外展90并外旋。评定人员固定其上臂,嘱其前臂在评定台面上滑动,能完成肘关节屈曲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2级。1
16、级与0级 患者仰卧位,试图肘关节屈曲运动时,于肘关节上方触诊肱二头肌腱,于肱二头肌下方内侧触诊肱肌,于肘下方前臂前外侧触诊肱桡肌,有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第29页/共74页第30页/共74页31第31页/共74页329肘关节伸展【主要肌主要肌】肱三头肌。【评定分级评定分级】5级与4级 患者仰卧位,肩关节屈曲90,肘关节屈曲。评定人员一手固定其上臂,另一手于腕关节近端施加阻力,嘱患者尽力伸肘,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肘关节伸展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运动者为4级。3级 体位及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肘关节伸展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级。
17、2级 患者坐位,上肢外展90,肘关节屈曲约45置于水平台面(台面与腋窝同高),评定人员固定其上臂,嘱其前臂在台面上滑动,能完成肘关节伸展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2级。1级与0级 患者坐位,试图肘关节伸展运动时,评定人员一手置于前臂下方支撑上肢,另一手在鹰嘴近端触诊肱三头肌肌腱,有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第32页/共74页33第33页/共74页3410前臂旋后【主要肌主要肌】肱二头肌。【评定分级评定分级】5级与4级 患者坐位,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肘关节屈曲90,前臂置于旋前位,手指自然放松。评定人员一手固定其上臂,另一手施加阻力于其前臂远端桡骨背侧及尺骨掌侧,嘱其完成掌心向上的旋转运动。能
18、对抗充分阻力完成前臂旋后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4级。3级 体位和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完成前臂旋后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级。2级 患者坐位,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前。评定人员固定其上臂,能完成前臂旋后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2级。1级与0级 患者坐位,试图做前臂旋后运动时,在前臂背侧的桡骨头下方触诊旋后肌,在肘关节前下方触诊肱二头肌肌腱,有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第34页/共74页35第35页/共74页3611前臂旋前【主要肌主要肌】旋前圆肌、旋前方肌。【评定分级评定分级】5级与4级 患者坐位,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肘关节屈曲
19、90,前臂置于旋后位,手指放松,评定人员一手固定其上臂,另一手对其桡骨远端掌侧及尺骨背侧施加阻力,嘱其完成掌心向下的旋转运动,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前臂旋前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运动者为4级。3级 体位和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完成前臂旋前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级。2级 患者坐位,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评定人员固定其上臂,能完成前臂旋前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2级。1级与0级 患者坐位,试图做前臂旋前动作时,于前臂掌侧远端1/3处肱骨内髁至桡骨外缘触诊旋前圆肌,有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第36页/共74页37第37页/共74页3817
20、腕关节屈曲【主要肌主要肌】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评定分级评定分级】5级与4级 患者坐位、仰卧位均可,前臂置于旋后位,手指放松。评定人员一手固定前臂,检查桡侧腕屈肌,阻力施加于第2掌骨底部(向背侧、尺侧用力);检查尺侧腕屈肌,阻力施加于第5掌骨底部(向背侧、桡侧用力),嘱其屈曲腕关节,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腕关节屈曲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运动者为4级。3级 体位和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腕关节屈曲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级。2级 患者坐位、仰卧位均可,前臂中立位,手尺侧缘置于评定台上,嘱其在台面上滑动完成腕关节屈曲运动,能完成全关节活动
21、范围运动者为2级。1级与0级 体位同前,试图做屈腕动作时,触诊腕关节掌面桡侧的桡侧腕屈肌肌腱或关节掌面尺侧的尺侧腕屈肌肌腱,有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第38页/共74页39第39页/共74页4012腕关节伸展【主要肌主要肌】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指伸肌。【评定分级评定分级】5级与4级 患者坐位、仰卧位均可,前臂旋前,手指放松。评定人员固定其前臂,检查桡侧腕长、短伸肌时,阻力施加于第2、3掌骨背侧(向屈曲、尺偏用力);检查尺侧腕伸肌时,阻力施加于第5掌骨背面(向屈曲、桡偏用力)。嘱被检侧腕关节伸展,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运动者
22、为4级。3级 体位和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对抗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腕关节伸展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级。2级 患者坐位、仰卧位均可,前臂中立位,手尺侧缘在台面上滑动做腕关节伸展,能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2级。1级与0级 体位同前,患者试图做腕关节伸展动作时,评定人员在第2、3掌骨腕关节桡侧背面触诊桡侧腕长、短伸肌腱,于第5掌骨近端尺侧背面触及尺侧腕伸肌腱,有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第40页/共74页41第41页/共74页42(二)下肢肌第42页/共74页431髋关节屈曲【主要肌主要肌】腰大肌、髂肌。【评定分级评定分级】5级与4级 患者坐位,双侧小腿自然下垂,两手把持评定台边缘
23、以固定躯干,评定人员一手固定其患者骨盆,一手于膝关节上方施加阻力,令患者最大限度地屈曲髋关节,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屈曲髋关节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4级。3级 体位和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患者能对抗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髋关节全范围的屈曲运动者为3级。2级 患者侧卧位,双下肢间放一光滑平板。被检下肢置于平板上并伸直,位于下方的下肢呈屈曲位。令被检下肢完成屈髋屈膝运动。在解除肢体重力影响下能完成髋关节全活动范围屈曲运动者为2级。1级与0级 患者仰卧位,嘱患者用力屈髋关节,同时触诊缝匠肌内侧、腹股沟下方之腰大肌,能触及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第4
24、3页/共74页髋关节屈曲【主动肌】腰大肌、髂腰肌【辅助肌】股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耻骨肌、短收肌、长收肌第44页/共74页第45页/共74页第46页/共74页472髋关节后伸【主要肌主要肌】臀大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长头。【评定分级评定分级】5级与4级 患者俯卧位,评定人员一手固定骨盆,一手在患者膝关节后方施加阻力,嘱患者尽力伸展髋关节(单独检查臀大肌肌力时应保持膝关节屈曲位),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运动者为4级。3级 体位和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为3级。2级 患者侧卧位,双下肢间放一光滑平
25、板。被检下肢置于平板上并伸直,位于下方的下肢呈屈曲位。令被检下肢完成髋关节伸展并膝关节伸展,在解除重力的影响下可以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伸展运动者为2级。1级与0级 患者俯卧位,试图伸展髋关节时,触诊臀大肌,有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第47页/共74页髋关节后伸【主动肌】臀大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长头第48页/共74页第49页/共74页第50页/共74页513髋关节外展【主要肌主要肌】臀中肌。【评定分级评定分级】5级与4级 患者侧卧位,被检侧下肢在上方,髋关节轻度伸展,下方下肢膝关节呈屈曲位,评定人员一手固定骨盆,另一手在膝关节施加阻力,令被检侧下肢外展,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髋关节外展
26、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运动者为4级。3级 体位和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者为3级。2级 患者仰卧于光滑的评定台上,在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下,能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髋关节外展运动者为2级。1级与0级 体位同前,试图完成以上动作时,触诊股骨大转子上方及髂骨外侧臀中肌,有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第51页/共74页髋关节外展【主动肌】臀中肌【辅助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臀大肌第52页/共74页53第53页/共74页544髋关节内收【主要肌主要肌】大收肌、短收肌、长收肌、耻骨肌、股薄肌。【评定分级评定分级】5级与4级 患者
27、侧卧位,被检侧肢体位于下方。评定人员抬起非检侧下肢约呈25外展,另一手在其膝关节上方施加阻力,嘱被检下肢内收与对侧下肢靠拢,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髋关节内收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运动者为4级。3级 体位及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髋关节内收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级。2级 患者仰卧于光滑的评定台上,受检下肢外展约45,在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下,髋关节能完成全活动范围的内收运动,髋关节不出现旋转者为2级。1级与0级 患者仰卧位,髋关节试图内收时,评定人员于大腿内侧及耻骨附近触诊,肌肉有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第54页/共74页 髋关节内收【
28、主动肌】大收肌、短收肌、长收肌、耻骨肌、股薄肌第55页/共74页56第56页/共74页575膝关节屈曲【主要肌主要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腘肌。【评定分级评定分级】5级与4级 患者俯卧位,双下肢伸展,足伸出评定台外。评定人员一手固定患者骨盆,另一手于踝关节处施加阻力,检查股二头肌时应使小腿外旋;检查半腱肌、半膜肌时应内旋小腿。嘱患者完成膝关节屈曲运动。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膝关节屈曲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运动者为4级。3级 体位及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以上运动者为3级。2级 患者侧卧位,双下肢间放一光滑平板。被检下肢置于平板上并伸直
29、,位于下方的下肢呈屈曲位。令被检下肢完成膝关节屈曲动作。在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下,可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2级。1级与0级 患者俯卧位,试图屈膝时,评定人员在大腿后侧膝关节附近触及肌腱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第57页/共74页膝关节屈曲【主动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辅助肌】缝匠肌、股薄肌、腓肠肌第58页/共74页第59页/共74页第60页/共74页616膝关节伸展【主要肌主要肌】股四头肌。【评定分级评定分级】5级与4级 患者坐位,双小腿自然下垂,双手握住评定台面边缘以固定躯干,身体稍后倾。评定人员一手固定患者大腿,另一手在踝关节上方向下施加阻力。嘱其完成伸展膝关节的运动,能对抗充
30、分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运动者为4级。3级 体位及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膝关节伸展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级。2级 患者侧卧位,双下肢间放一光滑平板。被检下肢置于平板上并屈曲,位于下方的下肢呈屈曲位。评定人固定被检侧大腿,令其完成膝关节伸展动作。在解除肢体重力影响下可完成全关节范围的伸膝动作者为2级。1级与0级 患者仰卧位,试图伸展膝关节时,在髌韧带上方可触诊断股四头肌,有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第61页/共74页第62页/共74页63第63页/共74页647踝关节跖屈【主要肌主要肌】腓肠肌、比目鱼肌。【评定分级评定分级
31、】5级与4级 患者立位,被检下肢单腿站立(如需要辅助以维持平衡可以用一或两个手指按在评定台上),膝关节伸展,足尖着地(五趾着地,足跟离开地面),然后全脚掌着地,如此连续完成45次并无疲劳感觉者为5级,仅能完成23次,动作中间不休息,未表现出疲劳感者为4级。3级 体位同前,只能完成一次正确的抬足跟动作者为3级。2级 患者俯卧位,足伸出评定台外,评定人员固定小腿,令其跖屈踝关节。能够完成全活动范围运动者为2级。1级与0级 体位同前,试图完成跖屈运动时,评定人员于腓肠肌、比目鱼肌及跟腱处触诊,有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第64页/共74页踝关节跖屈【主动肌】腓肠肌、比目鱼肌【辅助肌】胫骨后肌、腓
32、骨长肌、腓骨短肌、长屈肌、趾长屈肌、跖肌第65页/共74页66第66页/共74页踝关节跖屈(不负重位)踝关节跖屈(不负重位)u步骤6令被检者踝关节跖屈,能完成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为2级。第67页/共74页688踝关节背伸【主要肌主要肌】胫骨前肌、长伸肌、趾长伸肌。【评定分级评定分级】5级与4级 患者坐位,小腿自然下垂,评定人员一手固定患者小腿,另一手在足背内缘施加阻力。嘱其完成踝关节背屈及内翻,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运动者为4级。3级与2级 体位及固定方法同前,不施加阻力,能独立完成踝背屈及内翻的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并能保持其体位者为3级,完成运动
33、不充分者为2级。1级与0级 患者仰卧位,试图完成踝关节背屈、内翻动作时,触诊踝关节内侧、背侧的胫骨前肌肌腱及小腿前外侧的肌肉,有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第68页/共74页踝关节背伸【主动肌】胫前肌第69页/共74页第70页/共74页71二、等速收缩肌力评定 等速收缩肌力评定是通过等速测力装置进行的。测试时肢体带动仪器的杠杆作大幅度往复运动。运动速度用仪器预先设定,肌肉用力不能使运动加速,只能使肌力增高,力矩输出增加。力矩的变化结果由仪器记录,并同步记录关节角度的改变,绘成双导曲线,并自动作数据记录。这种等速测试方法精确合理,能提供多方面的数据,已成为肌肉功能检查及其力学特性研究的良好手段。第71页/共74页72注意事项:测试前进行仪器校准,采用主动运动模式应要求被测肌肉肌力在MMT3级以上。测试仪器为计算机控制,应由专人负责,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测试前受试者应进行一定强度的准备活动,熟悉测试操作程序,使测试肌肉充分发挥作用,保证结果的准确。测试时遵循先健侧、后患侧的原则。第72页/共74页2007/9/1573第73页/共74页74感谢您的观看。第74页/共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