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诗经》第四-整本书阅读系列《经典常谈》名著阅读与练习(解析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742305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9.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5《诗经》第四-整本书阅读系列《经典常谈》名著阅读与练习(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05《诗经》第四-整本书阅读系列《经典常谈》名著阅读与练习(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5《诗经》第四-整本书阅读系列《经典常谈》名著阅读与练习(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5《诗经》第四-整本书阅读系列《经典常谈》名著阅读与练习(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经典常谈名著阅读与练习05诗经第四【内容梗概】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 诗经,共305篇。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 又叫“国风”共160篇,大都是各地民间歌谣,这是诗经的精华,如 伐檀、硕鼠。“雅”分大雅、小雅,共105篇,多系西 周王室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少数民谣,内容大都是记述周贵族历史,歌 功颂德的。“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多为贵族统 治者祭祀用的乐歌舞曲。手法分为“赋”、“比”、“兴”,形式以四言 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诗 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诗经是在五经中我们最耳熟能详的一部。诗

2、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 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后来有了文字,人们便将歌谣记 录下来,形成最初的诗。到了战国时代,贵族渐渐衰落,职业的乐工纷纷 散走,乐谱就此失传,但是还有三百来篇唱词儿流传下来,便形成了诗 经。到了儒家这里,孔子用“思无邪” 一句话概括“诗三百”,采取了 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成为儒家五经之一,主 要作教化之用。而教化的方法,主要是建立在“六义”上,所谓的风、雅、颂、赋、比、兴。【原文呈现】诗经第四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 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

3、言语不够劲儿, 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 反正要将颈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 或彼此竞胜。传说葛天氏的乐八章,三个人唱,拿着牛尾,踏着脚,似乎就是描写这种光 景的。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的酒杯, 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式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若没有完全合式的,尽可删一些, 改一些,到称意为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句并行不悖,就是为此。可也有经过众人 修饰,成为定本的。歌谣真可说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 了。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

4、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徒歌也有节奏,手舞脚蹈 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乐器在中国似乎早就有了,礼记里说的 士鼓土槌儿、芦管儿,也许是我们乐器的老祖宗。到了诗经时代,有了琴瑟钟鼓,已 C.小石潭记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 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选项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喜悦、豁达之 情的表述不正确。故选C。10. (2021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下列各项中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 雅、颂三个部分。B.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

5、代表人物之一。C. 急先锋东郭争功,青面兽双夺宝珠寺是水浒传中有关杨志的回目。D.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讲述了贫苦孤女简爱为寻求人格独立、 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的故事。【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A.诗经收录的是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收录了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表述 有误;故选A。11. (2021秋江苏盐城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久仰赏光属于敬辞,犬子家父属于谦辞。B.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世人称之为柳河东。C.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代表作品有 小说集呐喊朝花夕拾等。

6、D.诗经又称诗三百,列为五经之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汇集了诗歌 305 篇。【答案】C【详解】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C.朝花夕拾是散文集,不是“小说集。故选Co(2022河南南阳统考模拟预测)将下面句子排列成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是()诗经中就有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的记载琴由于和文人雅士的艺术审美活动联系在了一起古琴,亦称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因此,操琴弄曲,或聆听琴曲以心解心,就成了衡量一个人修养的标准之一成了抒发心 志的寄托上古时期,古琴便被儒雅君子列为琴、棋、书、画四大雅好之首A.B.C.D.【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句总起介绍古琴,为领起句。句

7、引用诗经中的句子来说明古琴历史的悠久。句 说明上古时期古琴的地位。句承接句,说明古琴与古代文人君子联系紧密。因此 总结全段文字,总结说明古琴在文化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句子排序为:。故选Co(2022甘肃酒泉统考一模)文化常识一一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古人除姓名之外的称谓还有字、号等,如子瞻子美青莲居土六一居士”分别指苏轼、 杜甫、李白、欧阳修。B.古代常用的敬辞和谦辞如今仍在广泛使用,例如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常说拙见,请教他 人时常说赐教,询问别人的年龄时常说贵庚。C.所谓诗经中的六义,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关雎出自国风周南D.格律诗包括绝句和律诗。绝句的四联分别

8、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D.律诗的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故选Do(2022河南省直辖县级单位统考一模)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 当的一项是()读书可以摆脱现实的沉重,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读庄子,任自己的灵魂尽情逍遥游。而且,读书的愉悦是发自内心、出于精神层面的乐趣,是充实持久、不可替代的快乐。读诗经,让心灵在纯真无邪的原野上奔腾。可以说,读一本早就想读的书,就像遇见了仰慕已久的朋友。读清新隽永的散文,如沐春风饮清泉般畅快。A.B.C.D,【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通读文段及供选句子,选段主要论述读书的意义。句紧承前句从

9、“诗经到庄 子再到清新的散文按时间先后顺序举例具体叙述读书带来的愉悦。句运用比喻描写这 种读书的快乐;句而且在句基础上意思递进,进一层叙述读书带给心灵上的快乐充 实持久,不可替代。综合以上分析,正确句序应为。故选Ao(2022云南昭通统考一模)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如初次见面常常会说久仰,询问古稀之人年龄时常 说芳龄多少,称呼对方的爱子常说令爱。B.十五从军征和木兰诗都是选自宋朝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乐府诗是继 诗经楚辞后出现的一种新诗体,叙事性强,语言朴实自然。C.孤独之旅告诉我们人需要在孤寂中磨炼才能不断成长。这篇小说的作者曹文轩曾获 国际安徒

10、生奖,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青铜葵花等。D.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在谈读书一文中指出了读书不仅可以塑造性格,还可以弥 补缺陷。【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A.询问古稀之人年龄时常说高龄,称呼对方的爱子常说令郎。故选Ao(2022秋湖南永州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社戏的作者是周树人,选自他的小说集呐喊。B.古人对不同年龄有不同称谓:垂髯指三四岁至八九岁,古稀指六十岁。C.天干地支纪年始于汉代,这种纪年法是以立春为起点的。D.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B.花甲指六十岁,古稀为七十岁;故选Bo二、综

11、合性学习(2021春陕西渭南九年级统考期中)九年级(1)班开展了以走近最美古诗文为主 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题目。【活动一:书写笔顺】请将美字按照笔画顺序工整、规范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1 0 J1 1 J11 _1_ _ 一一911111 L1 1 .1 1 -1 11 1111 111111111111111110 1【活动二:探究材料】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材料一】在中国,诗歌的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若干次诗词盛行的时期, 如汉、南北朝、唐、宋、元、明末等。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大量优秀的诗词作品,如诗经、楚 辞、汉乐府诗集、唐诗、宋词、

12、元曲等。【材料二】古代文人墨客都喜欢在自己常用的或者心爱之物上题诗或者对联,郑板桥爱竹石,不仅 画中有竹石,而且还留了一首诗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 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活动三:新闻报道】小芳在校园网发布了一则通讯,请你为该通讯拟写一个标题。(校园网)2021年10月26日下午,校团委在报告厅举行了主题为“读古典诗文,修 美好心灵”的经典诵读比赛。经过激烈的角逐,评出一等奖3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5 人。诵读经典诗文,有助于学生从诵读中汲取精华,吸取智慧,陶冶美好的情操,潜移默化 地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学校今后还会继续开展经典古诗 文的

13、诵读活动。【活动四:巧对对联】请根据给出的上联,联系已学过的课文醉翁亭记桃花源记 小石潭记中的任意一篇,对出下联。, 量上丁 h 耒I上联:岳阳楼壮美雄奇,范仲淹抒写忧乐 下联: 【答案】(2)诗歌在中国历史悠久;古代文人写诗常借物抒情。示例:校团委举行经典诵读比赛示例:醉翁亭风景秀丽,欧阳修情系山水【详解】(1)本题考查汉字书写能力。将美字按照笔画顺序工整、规范地书写在下面的 田字格中。注意笔画顺序为:点、撇、横、横、竖、横、横、撇、捺。(2)此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探究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建立在通读材料的基础上,然后 逐则概括,最后整合。读材料一诗歌的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可以得出诗歌具

14、有悠久 的历史;材料二中通过列举郑板桥的例子说明文人墨客善于借物抒情的诗歌;据此概括作答 即可。(3)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给新闻拟写标题其实质就是对新闻导语的高度概括。因此, 只要快速而准确地找出新闻材料中的导语(句或段),筛选出有效的要点(或关键信息), 即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就能很好答题。注意不能超过题目规定的字数。依据本新闻的导语 2020年10月26日下午,校团委在报告厅举行了主题为,读古典诗文,修美好心灵,的经典 诵读比赛可以拟写标题为校团委举行经典诵读比赛。(4)本题考查对对联。做此题首先要对文章内容及作者感情熟悉,其次要注意对联结构要 一致,上联为三字地名+四字短语,下联为三字

15、人名+四字短语。示例一:醉翁亭蔚然深秀,欧阳修与民同欢。示例二:桃花源良田美池,陶渊明寄托理想。示例三:小石潭凄清幽深,柳宗元慰疗悲情。三、现代文阅读(2022春,江西抚州,八年级金溪一中校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幽幽七里香丁立梅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 书。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 绝。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对于像我那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 说,这间免费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赐予的一座宝藏。在那里,我如饥

16、似渴,阅读了大 量的中外文学书籍。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世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 中时常羞涩。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既渺小又丑陋。 是读书使我的内心慢慢地变得丰盈。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每日黄昏,一下课, 我匆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 岁的年轻人,个高,肤黑,表情严肃。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 手上,把我的借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 水不漏。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但看他反应冷淡,后来,我连“谢谢”两字也免了, 只管捧了书去读。

17、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 办法抄写。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 间。年轻的管理员站在我身边许久,我也没有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叩, “该走了,要关门了。“语调冷冷的。我才大吃一惊,抬头,阅览室里的其他人已走光,夜 已深。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我 心情愉悦,摸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楼梯 口黑。”依旧是冷冷的语调,我却听出了温度。我站在黑暗里,独自微笑很久。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

18、,忘了自卑,我蓬勃如 水边的若菜、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我只是单纯地迷恋着、挚爱着,无关其他。很快,我要毕业了。我突然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一本诗集传楚辞章句,岳麓书 社出版的,定价七元六角,厚厚的一本。扉页上写着:赠给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 下面没有落款。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我再去借书,探寻似的看他, 他却无毫无异常,仍是一副冰冰冷的样子,表情严肃。我又怀疑过经常坐我旁边读书的男生 和女生,或许是他?或许是她?他们却埋首在书里面,无波,亦无痕。窗外的七里香,兀自 幽幽地吐着芬芳。我最终没有相问。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后来,又随我进城,摆到了 我的办公桌

19、上。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但它却一直被我珍藏。每 当我的目光抚过它时,心中总有一丝细微的温暖。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总有一 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选自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有删改)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忘情地阅读,影响了管理员的工作。B. 我对诗经着了迷,便想将其藏匿。C.我与诗经相遇,从中找到了自信。D. 我观察周围的人,发现了送书人线索。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写了我大学时阅读书籍,抄写诗经,收到礼物,后来珍藏礼物的故事。B.文章中阅览室的管理员表情严肃,说话语调冷冷的,但我抄写诗经时,他在我

20、身边站了许久;夜里我下楼时他善意提醒我慢点走,可见他是一个表面冷漠内心和善的 人。C.第段中的加点词语光华灼灼写出了城里同学的富有,衣着光鲜,神采飞扬,与我 的渺小丑陋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 我自卑的心理。D.文章最后一段运用记叙、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照应开头,水到渠成地点明了全文主 匕 日。第段或第段的画线句,请任选一处,说说有什么作用。【答案】C(2)D示例:选第段。作用:照应文章标题,交代了阅览室清雅的环境,烘托了我”读书时 愉悦的心情。【详解】(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A.根据第段年轻的管理员站在我身边许久,我也没有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 在桌上轻叩,该走了,要关门了。语调冷冷的

21、可知,我只是忘了时间,一直到该关门 时还在抄写,管理员提醒我该关门了,我才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并非影响了 管理员的工作,选项表述有误;B.根据第段第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 是最原始的办法一一抄写可知,我据为己有是把它抄写下来,而非想将其藏匿,选项表 述有误;D.根据第段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或许是他?或许是 她? 我最终没有相问可知,我只是猜测,并没有找到赠书人,发现了送书人线索理解 不正确。故选C。(2)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D.根据文章第段中“我最终没有相问。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后来,又随我 进城,摆到了我

22、的办公桌上。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但它却一直 被我珍藏可以看出运用的是记叙的表达方式,每当我的目光抚过它时,心中总有一丝细微 的温暖。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总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可以看 出,运用了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没有运用说明。故选Do(3)本题考查分析语句作用。需从内容和结构上具体分析。第段的划线句从内容上来看,交代了看书的环境,表现了 读书时的愉快心情。从结构上来看,照应了题目。第段的划线句从内容上来看,同样交 代了阅览室的环境,起到了烘托助人者人物形象的作用。在结构上来看,这个句子照应了题 目,使全文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两者都是环境描写,任选

23、其一点出环境描写在文段中的作 用即可。示例:选第段,作用:照应文章标题,交代了阅览室清雅的环境,用七里香默默吐露芬 芳烘托赠书者默默助人的人物形象。是洋洋大观了。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 去将情表到了家就成,用不着费话。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 字数的均齐,韵脚的调协,似乎是后来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 地位。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记录下来,便是最初的写的诗了。但记录的人似乎并 不是因为欣赏的缘故,更不是因为研究的缘故。他们大概是些乐工,乐工的职务是奏乐和唱 歌;唱歌得有词儿,一面是口头传授,一面也

24、就有了唱本儿。歌谣便是这么写下来的。我们 知道春秋时的乐工就和后世阔人家的戏班子一样,老板叫作太师。那时各国都养着一班乐工, 各国使臣往来,宴会时都得奏乐唱歌。太师们不但得搜集本国乐歌,还得搜集别国乐歌。不 但搜集乐词,还得搜集乐谱。那时的社会有贵族与平民两级。太师们是伺候贵族的,所搜集 的歌儿自然得合贵族们的口味;平民的作品是不会入选的。他们搜得的歌谣,有些是乐歌, 有些是徒歌。徒歌得合乐才好用。合乐的时候,往往得增加重叠的字句或章工,便不能保存 歌词的原来样子。除了这种搜集的歌谣以外,太师们所保存的还有贵族们为了特种事情,如 祭祖、宴客、房屋落成、出兵、打猎等等作的诗。这些可以说是典礼的诗

25、。又有讽剌、颂美 等等的献诗;献诗是臣下作了献给君上,准备让乐工唱给君上听的,可以说是政治的诗。太 师们保存下这些唱本儿,带着乐谱;唱词儿共有三百多篇,当时通称作“诗三百”。到了战 国时代,贵族渐渐衰落,平民渐渐抬头,新乐代替了古乐,职业的乐工纷纷散走。乐谱就此 亡佚。但是还有三百来篇唱词儿流传下来,便是后来的诗经了。“诗言志”是一句古话;“诗”这个字就是“言”、“志”两个字合成的。但古代所 谓“言志”和现在所谓“抒情”并不一样;那“志”总是关联着政治或教化的。春秋时通行 赋诗。在外交的宴会里,各国使臣往往得点一篇诗或几篇诗叫乐工唱。这很像现在的请客点 戏,不同处是所点的诗句必加上政治的意味。

26、这可以表示这国对那国或这人对那人的愿望、 感谢、责难等等,都从诗篇里断章取义。断章取义是不管上下文的意义,只将一章中一两句 拉出来,就当时的环境,作政治的暗示。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郑伯宴晋使赵孟于垂陇, 赵孟请大家赋诗,他想看看大家的“志”。子太叔赋的是野有蔓草。原诗首章云:“野 有蔓草,零露?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子太叔只取末两句,借 以表示郑国欢迎赵孟的意思,上文他就不管。全诗原是男女私情之作,他更不管了。可是这 样办正是“诗言志”;在那回宴会里,赵孟就和子太叔说了“诗以言志”这句话。到了孔子时代,赋诗的事已经不行了,孔子却采取了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 学问做

27、人的道理。“如切发嗟,如琢如磨”,本来说的是治玉,将玉比人。他却用来教训 学生做学问的工夫。“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本来说的是美人,所谓 天生丽质。他却拉出末句来比方作画,说先有白底子,才会有画,是一步步进展的;作画还 是比方,他说的是文化,人先是朴野的,后来才进展了文化一文化必须修养而得,并不是与 生俱来的。他如此解诗,所以说“思无邪”一句话可以包括“诗三百”的道理;又说诗 可以鼓舞人,联合人,增加阅历,发泄牢骚,事父事君的道理都在里面。孔子以后,“诗 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庄子和荀子里都说到“诗言志”,那个“志”便指教 化而言。但春秋时列国的赋诗只是用诗,并非解诗;那时诗

28、的主要作用还在乐歌,因乐歌而加 以借用,不过是一种方便罢了。至于诗篇本来的意义,那时原很明白,用不着讨论。到了孔 子时代,诗已经不常歌唱了,诗篇本来的意义,经过了多年的借用,也渐渐含糊了。他就按 着借用的办法,根据他教授学生的需要,断章取义的来解释那些诗篇。后来解释诗经的 儒生都跟着他的脚步走。最有权威的毛氏诗传和郑玄诗笺差不多全都是断章取义, 甚至断句取义一断句取义是在一句、两句里拉出一个两个字来发挥,比起断章取义,真是变 本厉了。毛氏有两个人:一个毛亨,汉时鲁国人,人称为大毛公,一个毛茂,赵国人,人称为 小毛公;是大毛公创始诗经的注解,传给小毛公,在小毛公手里完成的。郑玄是东汉人, 他是专

29、给毛传作笺的,有时也采取别家的解说;不过别家的解说在原则上也和毛氏 一鼻孔出气,他们都是以史证诗。他们接受了孔子“无邪”的见解,又摘取了孟子的“知人 论世”(11)的见解,以为用孔子的诗的哲学,别裁古代的史说,拿来证明那些诗篇是什么时代 作的,为什么事作的,便是孟子所谓“以意逆志”(。其实孟子所谓“以意逆志”倒是说要 看全篇大意,不可拘泥在字句上,与他们不同。他们这样猜出来的作诗人的志,自然不会与 作诗人的相合;但那种志倒是关联着政治教化而与“诗言志”一语相合的。这样的以史证诗 的思想,最先具体的表现在诗序里。诗序有大序、小序。大序好像总论,托名子夏,说不定是谁作的。 小序每篇一条,大约是大、

30、小毛公作的。以史证诗,似乎是小序的专门任务;传里 虽也偶然提及,却总以训诂为主,不过所选取的字义,意在助成序说,无形中有个一定方向 罢了。可是小序也还是泛说的多,确指的少。到了郑玄,才更详密的发展了这个条理。 他按着诗经中的国别和篇次,系统的附合史料,编成了诗谱,差不多给每篇诗确定 了时代;笺中也更多的发挥了作为各篇诗的背景的历史。以史证诗,在他手里算是集大 成了。大序说明诗的教化作用:这种作用似乎建立在风、雅、颂、赋、比、兴,所谓“六 义”上。大序只解释了风、雅、颂。说风是风化(感化)、讽刺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 颂是形容盛德的意思。这都是按着教化作用解释的。照近人的研究,这三个字大概都从音

31、乐 得名。风是各地方的乐调,国风便是各国士乐的意思。雅就是“乌”字,似乎描写这种 乐的呜呜之音。雅也就是“夏”字,古代乐章叫作“夏”的很多,也许原是地名或族名。雅 又分大雅、小雅,大约也是乐调不同的缘故。颂就是“容”。容就是“样子”;这 种乐连歌带舞,舞就有种种样子了。风、雅、颂之外,其实还该有个“南”。南是南音或南 调,诗经中周南、召南的诗,原是相当于现在河南、湖北一带地方的歌谣。国 风旧有十五,分出二南,还剩十三;而其中邺、郁两国的诗,现经考定,都是卫诗,那么 只有十一国风(了。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商颂经考定实是宋颂。 至于搜集的歌谣,大概是在二南、国风和小雅里。赋、比、兴的意义,说数最

32、多。大约这三个名字原都含有政治和教化的意味。赋本是 唱诗给人听,但在大序里,也许是“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14)的意思。比、兴都是大 序所谓“主文而谪谏”,不直陈而用譬喻叫“主文”,委婉讽刺叫“谪谏”。说的人无罪, 听的人却可警诫自己。诗经里许多譬喻就在比兴的看法下,断章断句的硬派作政教的意 义了。比、兴都是政教的譬喻,但在诗篇发端的叫做兴。毛传只在有兴的地方标出不标 赋、比;想来赋义是易见的,比、兴虽都是曲折成义,但兴在发端,往往关系全诗,比较更 重要些,所以便特别标出了。毛传标出的兴诗,共一百十六篇,国风中最多,小 雅第二;按现在说,这两部分搜集的歌谣多,所以譬喻的句子也便多了。 注释:

33、吕氏春秋古乐篇英美吉特生英国民歌论说。译文据周作人自己的园地歌谣章。“土鼓”、“菁样”见礼运和明堂位,“苇蒂”见明堂位今诗经共三百十一篇,其中六篇有目无诗,实存三百零五篇。卫风淇澳的句子。论语学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卫风硕人的句子:素以为绚兮”一句今已佚。论语八信“思无邪”,鲁颂,舸的句子;“思”是语词,无义。论语阳货。(11)、见孟子万章。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14)周礼大师郑玄注。参考资料顾颉风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古史辩 第三册下)。顾颉刚论诗经所录全为乐歌(同上)。朱自清言志说(语言与文学)。 朱自清赋比兴说(清华学报十二卷三期)编者案:朱先生两文,今均见

34、诗言志 辩中。【随文练习】一、根据原文填空1 .歌谣可分徒歌和乐歌,随口唱,随乐器唱。2 .今诗经共篇,其中六篇有目无诗,实存三百零五篇。3 .诗序有大序小序。大序托名,小序约出自。4 .最有权威的毛氏诗传和郑玄差不多全是断章取义,甚至断句取义断句取义是在一句两句里拉出一个两个字来发挥,比起断章取义,真是变本加厉 To5 ._本是唱诗给人听,但在大序里,也许是“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的意思。 _、都是大序所谓“主文而谓谏”,不直陈而用譬喻叫“主文”,委婉讽刺叫 “谣谏”。【参考答案】L徒歌 乐歌2.三百一十3,子夏小毛公.诗笺4 .赋比兴二、阅读语段,完成后面小题诗的源头是歌谣诗的源头是歌谣。上

35、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 一个人高兴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日常的言语不 够劲儿,便用歌来唱;一唱三叹得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手就舞起 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 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传说葛天氏的乐 八章,三个人唱,拿着牛尾,踏着脚,似乎就是描写这种光景的。歌谣越 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的 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适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若没有完 全合适的,尽可删一些改一些,到称意为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 句并行不悖,就是为此。可也

36、有经过众人修饰,成为定本的。歌谣真可说 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 了。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徒歌新有节奏,手舞脚蹈便 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到了诗经时代,有了琴 瑟钟鼓,已是洋洋大观了。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本来歌 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感表达到家就成,用不着说多余的话。 重叠可以说是原始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 脚的协调,是后来有了文字才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 去主要的地位。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记录下来,便是最初的写 的诗了。(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有删改)1 .材料中,原始歌谣有哪些主要

37、用途?2 .如何理解歌谣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3 .请结合材料,概括歌谣与最初的诗的不同之处。【参考答案】1 .抒发情感(消愁解闷);酬神作乐(庆祝节日);唱和竞胜。2 .歌谣最初是个人心情的诉说;集众人聚唱,歌谣增多;经众 人修饰,歌谣成为定本。3 .节奏要求不同:前者主要依靠重叠,后者主要依靠字数均齐、韵 脚协调;传播方式不同:前者依靠口口传唱,后者借助文字记录。【解析】1 .筛选“一个人高兴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日常的 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来唱”“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 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可见,主要是抒发情感、庆祝节日或彼此唱和

38、 竞胜。2 .从“一个人高兴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日常的言 语不够劲儿,便用歌来唱”可见,一开始只是个人抒发情感;“碰到节日,大家 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大家一起唱, 歌谣增多;“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 适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问。若没有完全合适的,尽可删一些改一些,到称意为 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句并行不悖,就是为此。可也有经过众人修饰, 成为定本的”众人修饰,最终形成歌谣的定本。3 .“重叠可以说是原始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 韵脚的协调,是后来有了文字才发展出来的。有了这

39、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 要的地位”可见,节奏不同,歌谣主要依靠“重叠”,诗歌需要“字数均齐、韵 脚协调”;“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 “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记录下来,便是最初的写的诗”可见,传播方式不同,一个靠 口口相传,一个靠文字记录。【变式练习】一、选择题1. (2022,贵州黔西统考一模)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故能形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B.鲁迅先生的小说集朝花夕拾记述了他丰富、坎坷的人生经历。C.雨果是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D.沈德鸿的笔名为茅盾,代表作有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答案】B【详解

40、】考查文学、文化常识。B.小说集有误,应为:散文集。故选Bo(2022四川广安统考二模)下列各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出师表是诸葛亮伐魏出师前,写给刘禅的 一篇表文,情辞恳切,感人肺腑。B.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谥号都含褒义、嘉奖,如欧阳修的 谥号是文正。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风、雅、 颂、赋、比、兴合称六义D.根据语气的不同,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小草青青,足下留 情!”就是祈使句。【答案】B【详解】考查文学文化常识。B.欧阳修的谥号是文忠。故选Bo(2022

41、辽宁葫芦岛统考二模)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A.渔家傲秋思和岳阳楼记都是范仲淹的作品,范仲淹,字希文,世称范文正公,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B.兼葭选自诗经秦风,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战 国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C.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江城 子,是词牌名。D. 表,文体名。奏章的一种,臣下给皇帝的奏章。如我们学过的出师表就是诸葛亮 写给后主刘禅的一篇表文。【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B.诗经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时期的诗歌,并非从西周到战国;故选Bo4. (2022江苏统考一模)下列有

42、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顶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 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风、雅、颂三个部分,使用赋、比、兴手法。B.孟子尽心下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里的社稷指的是国家。其中社 是土神,稷是谷种。君则是对尊长者的称谓。C.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另四海,指天下、全国, 六合八荒,都泛指天下。D.纪传体是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我们学过的有陈涉世家。【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B.君则是对君主的称谓。故选B。5. (2022黑龙江哈尔滨统考二模)下列信息叙述不正确的

43、一项是()A.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四部作品。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C.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D.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隆中对策,火烧新野,草船借箭,是智慧”的化身。【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A.有误,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孟子论语四部作品。故选A。6. (2022,江苏连云港统考二模)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兼葭选自诗经秦风,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其中“风是各地的民歌民谣。B. 始趾而立之年既加冠今虽耄老,其中加点词在古代都代表年龄,是按照年龄从小 到大的顺序排列的。C.我国古代常

44、用迁指调动官职,左迁迁谪都表示降职贬官。如王昌龄左迁龙标即王 昌龄被贬为龙标尉。D.伯仲叔季分别指兄弟排行中的老大、老二、老三、老四(或最小的)成语伯仲 之间比喻不相上下,优劣难分。【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B.始靛指七八岁;而立指人三十岁;加冠指古代成年二十岁;耄指八九十岁;按照年 龄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应为始配”加冠而立耄。本项是按照年龄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表述有误;故选Bo(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二模)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7.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

45、感想,写法 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C.古代住宅旁边常栽种桑树和梓树,后来就用桑梓”指代家乡。D. 木兰不用尚书郎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醉翁之意不在酒中,尚书郎、 侍中、侍郎、醉翁都是古代的官职名称。【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D醉翁之意不在酒中醉翁是欧阳修给自己起的号,不是官职名,选项中醉翁都是古代的 官职名称表述错误;故选Do8. (2022山东济南统考二模)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萧鼓追随春社近中的社指土地神。古人在春社日这天祭土地神,祈求丰收。8 .诗经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地的民歌,兼葭属于风。C.古代常用社稷垂髻桑梓丝竹作为国家、小孩、家乡、音乐的代称。D.莫泊桑,英国作家,与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答案】D【详解】考查文学文化常识。D.莫泊桑为法国作家;不是英国作家;故选Do9 .(新疆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