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精神分析批评.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710400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8.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精神分析批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三章精神分析批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精神分析批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精神分析批评.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三章精神分析批评弗洛伊德的出现,是20世纪的一件大事;弁洛伊德对人类无意识领域的探索,是20 世纪人类科学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弗洛伊德在世界科学史和文化史上的功绩,西方学术 界部分学者认为完全可以同哥白尼、达尔文、爱因斯坦等人并肩而立。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 神分析理论,不仅在世界心理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而且对文学创作、文学研究、美学理论 等多门人文社会科学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第一节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要素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内容非常丰富,所涉及的领域也十分广阔,他“学识渊博, 其著作包括许多不同的问题:精神分析技术;例证个案研究;把精神分析应用于社会科学、 历史、传记、宗教与文学;还有对

2、精神分析的理论性探讨和范围广泛的调研”。概而言之,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 心理结构理论:意识与潜意识在弗洛伊德之前的心理学界,心理学家们对心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人们的意识领域,是 把“心理的即意识的”论断当作一种公理来接受,来研究的。弗洛伊德在对精神病人的治疗 中发现,可能有一种强有力的心理过程隐蔽在人的意识之外。换句话说,在人的意识之外还 可能有一种无意识心理,这种无意识心理在遇到阻碍的场合卜.就转化为神经病的病理征候。 弗洛伊德在1895年与布鲁尔合著的疮症研究(乂译歇斯底里研究)中提出了 “潜意 识”概念。他们指出:“我们称那些我们觉察到的观念为意识性的除了上述

3、的那些观念 之外,如果同时有其他观念,我们应该称它们为潜意识观念。”并强调:“我们必须承认存 在着潜意识的观念,并起着作用。”在1900年出版的释梦(又译梦的解析、梦的释 义)一书中正式将人的心理结构化分为意识与潜意识层次-并在以后的各种著作中得到了 进一步研究。在弗洛伊德那里,意识是可以觉察到并能够认知的心理部分。意识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和 传递信息,将外在信息引入内部I世界,将心理的东西指向外部世界。意识包括我们所知道的 一切消息、观念和感觉。由于意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非常紧密,它受到的限制也就更多。在 人的心理结构中,“意识是心理结构的外表:就是说,我们已把它作为一种能划规在空间上 最靠近外部

4、世界的系统了”。意识仅占很小的一部分。而人的心理好比一座冰山,意识只是 露出水面的部分,大部分存在于意识的表层下面。潜意识是人们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 心理活动过程”。弗洛伊德又将潜意识分为前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部分,有的又译为前意识和 潜意识。前意识”指当需要时就能变为意识的那种心理材料。它不像无意识材料那样处于被压抑 状态。它只不过是在一个人的心理的背后”。前意识是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一个边缘部分。 它虽然暂时是无意识的,但是比较容易转化为意识。前意识如果遭受的抵抗很弱,则非常容 易变为意识。无意识“包括所有曾被压抑或从未被允许变为意识的心理材料”。无意

5、识处于心理结构 的深层,是人们难于察觉和认识的部分。用弗洛伊德的话说,“无论何种心理过程,我们若 由其产生的影响而不得不假定其存在,但同时又无从直接感知,我们称此种心理历程为无 意识的”。这种“无意识的”心理,其核心要素是性冲动、性本能、性欲望,它多通过人 们不够注意的玩笑、失言、梦等方式表现出来。在人们的心理结构中,无意识占据了最大的 一部分,它好比一座冰山藏在水中的部分。无意识在表现上多为盲FI的冲动、生物的本能和 如此聪明和无所不能的我们发出了警告。像俄狄浦斯一样,我们活着,却对这些愿望亳无觉 察,敌视自然对我们的教训;而一旦它们应验了,我们又全都企图闭上眼睛,对我们童年时 代的情景不敢

6、正视。在索福克勒斯的悲剧剧本中有一个卜分清楚的迹象说明俄狄浦斯的传说起源于某个原 始的梦的材料,这个材料的内容表明孩子与双亲关系中令人苦恼的障碍是由于第个性冲动 引起的。当俄狄浦斯开始因他对神谕的回忆而感到苦恼时一一虽然他还不知道其中的意义 伊俄卡斯忒讲了一个梦来安慰他,她认为这个梦没什么意义,但是许多人都梦到过它:过去有许多人梦见娶了自己的生母。谁对这种预兆置之不理,他就能过得快活。今天像过去一样,许多人都梦见和他们的母亲发生了性关系,并且在讲述这事时,既愤 恨又惊讶。这一现象显然是解释悲剧的关键,也是做梦的人的父亲被杀这类梦的补充说明。 俄狄浦斯的故事正是这两种典型的梦(杀父和娶母)的想象

7、的反映。正如这些梦在被成年人 梦见时伴随着厌恶感一样,这个传说也必然包含着恐怖与自我惩罚。对传说过多的修饰,出 现在俄狄涌斯王的令人误解的“修改本”中,“修改本”企图利用这个传说为神学服务 (参见释梦中关于阐述梦展现过程中的梦的材料的部分)。当然,调和至高无上的神力 与人类的货任感的企图,肯定是同俄狄浦斯王的这个题材无关的。另外一部伟大的诗体悲剧: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与俄狄浦斯王来自同一根源。 但是,同一材料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两个相距甚远的文明时代的精神生活的全然不同,表明了 人类感情生活中的压抑的漫长历程。在俄狄浦斯王.中,作为基础的儿童充满愿望的幻想 正如在梦中那样展现出来,并且得到实现。在

8、哈姆莱特中,幻想被压抑着;正如在神经 病症状中一样,我们只能从幻想被抑制的情况中得知它的存在。特别奇怪的是,许多现代的 悲剧所产生的主要效果原来与人们对主角的性格一无所知相一致。戏剧的基础是哈姆莱特在 完成指定由他完成的复仇任务时的犹豫不决;但是剧本并没有提到犹豫的原因或动机,五花 八门的企图解释它们的尝试-也不能产生一个结果。根据歌德提出来的,目前仍流行的一个 观点,哈姆莱特代表一种人的典型,他们的行动力量被过分发达的智力麻痹了(思想苍白使 他们病入膏肓)。另一种观点认为:剧作家试图描绘出一个病理学上的优柔寡断的性格,它 可能属于神经衰弱一类。但是,戏剧的情节告诉我们,哈姆莱特根本不是代表一

9、个没有任何 行动能力的人。我们在两个场合看到了他的行动:第一次是一怒之下,用剑刺穿了挂毯后面 的窃听者;另一次,他怀着文艺狂兴时期王子的全部冷酷,在预谋甚至使用诡计的情况下, 让两个设计谋害他的朝臣去送死。那么,是什么阻碍着他去完成他父亲的鬼魂吩咐给他的任 务呢?答案再一次说明,这个任务有一个特殊的性质。哈姆莱特可以做任何事情,就是不能 对杀死他父亲、篡夺王位并娶了他母亲的人进行报复,这个人向他展示了他自己童年时代被 压抑的愿望的实现。这样,在他心里驱使他复仇的敌意,就被自我谴责和良心的顾虑所代替 了,它们告诉他,他实在并不比他要惩罚的罪犯好多少。这里,我把哈姆莱特心理中无意识 的东西演绎成了

10、意识的东西:如果有人愿意把他看作歇斯底里症患者,那我只好承认我的解 释暗舍着这样一个事实。哈姆莱特与奥菲丽雅谈时所表现出的性冷淡,正好符合于这一情况: 同样的性冷淡命中注定在此后的年月里越来越强地侵蚀了诗人莎士比亚的精神,而在雅典 的泰门中,它得到了最充分的表达。当然,哈姆莱特向我们展现的只能是诗人自己的心理。 我在乔治勃兰兑斯评论莎士比亚的著作中看到这样的话(1896):哈姆莱特写于莎士比 亚的父亲死后不久(1601),也就是说,在他居丧的直接影响之下写成的,正如我们可以确信 的那样,当时,他童年时代对父亲的感情复苏了。大家也知道,莎士比亚那早天的儿子被取 名为“哈姆奈特”(Hamnet),

11、与“哈姆莱特”(Hamlet)读音十分相近。正如哈姆莱特处 理的是儿子与他的双亲的关系。麦克白(写于几乎同时期)与无子的主题有关。但是,像 所有的神经病症状(同理.,也像所有的梦)能有“多种的解释”,也确实需要有“多种的解 释” 一样一一假如它们被充分理解了一一所有真正的创造性作品同样也不是诗人的大脑中 单一的动机和单一的冲动的产物,并且这些作品同样也面对着多种多样的解释。在我所写的 文宇中,我只想说明创造性作家的心理冲动的最深层。文本分析:俄狄浦斯与哈姆莱特,选自弗洛伊德的释梦。释梦是弗洛伊德一生中最 重要和最得意的著作,也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体系的标志性著作,更是被西方学者誉为 “揭开了

12、人类心灵的奥秘”,“改变了世界历史面貌”的经典性著作,同时还是精神分析文 学批评的奠基之作。在释梦中,加洛伊德开始了文学批评与心理分析的双向阐发:以心 理分析的方法阐秤文学作品,以文学作品的材料佐证心理分析结论。俄狄浦斯与,哈姆 莱特就是这种双向阐发的经典文本,也是弗洛伊德文学批评的最早表现,并对其以后的 文学批评实践提出了批评模式。在本文中,弗洛伊德开门见山地提出了 “爱双亲中的一个而恨另一个,这是精神冲动的 基本因素之一”。接着,将这一观点延伸到了对古典文学作品的分析,把占典悲剧俄狄浦 斯与哈姆莱特的悲剧成因,艺术效果,人物行动都归结到了 “爱双亲中的一个而恨另 一个”的儿童精神冲动模式,

13、即本文中阐述的“俄狄浦斯情结”。关于俄狄浦斯这部为 世人称道的命运悲剧,为什么能够感动从希腊时代至现代的每一位观众,一直是人们探讨的 重点。过去,人们将其悲剧效果说成是“至高无上的神的意志和人类逃避即将来临的不幸时 亳无结果的努力之间的冲突”。作者认为,这个解释是失败的。这部悲剧真正感动观众的原 因并非神的意志与人的抗争的矛盾冲突,而在于它“表现这一冲突的题材的特性”:“我们 所有的人都命中注定要把我们的第一个性冲动指向母亲,而把我们仇恨和屠杀的愿望指向父 亲”。换句话说,“杀父娶母”既是从人类童年开始就具有的愿望,也是从每个人童年就开 始的精神冲动模式。俄狄浦斯之所以感动我们现代观众,就在于

14、我们与俄狄浦斯具有共 同的永久不变的精神冲动一一“俄狄浦斯情结。我们之所以被它感动就在于我们与俄狄浦 斯具有同样的心理结构,面临同样的悲剧命运。同时,作者还将梦的解释与文学作品的分析 联系起来了,认为俄狄浦斯的故事正是这两种典型的梦(杀父娶母)的想象的反映。在这里, 对俄狄浦斯中梦的分析,既紧扣“俄狄浦斯情结”,深化了主题,又开始了以文学释梦, 以梦释文学的批评实践。关于莎士比亚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在完成指定由他完成的复仇任务时的犹豫不 决”的原因,是莎士比亚研究中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过去代表性的观点有:一是认为哈姆 莱特“行动力量被过分发达的智力麻痹了”;二是认为哈姆莱特具有“病理学上的优柔

15、寡断 的性格”。弗洛伊德认为,这两种解释都缺乏说服力,都没有抓住根本。因为莎士比亚的性 格并不优柔寡断,同时也具有行动能力。其真正的原因在于他与俄狄浦斯“同出一源”,他 身上具有的“俄狄浦斯情绪” o. “哈姆莱特可以做任何事情,就是不能对杀死他父亲、篡 夺王位并娶了他母亲的人进行报复,这个人向他展示了他自己童年时代被压抑的愿望的实 现。这样,在他心理驱使他复仇的敌意,就被自我谴责和良心的顾虑所代替了,它们告诉他, 他实在并不比他要惩罚的罪犯好多少”。同时,作者还分析了哈姆莱特对奥菲丽雅谈话时所 表现出的性冷淡与莎士比亚自身的心理联系,认为那是莎士比亚自己心理的反映。(俄狄浦斯)与(哈姆莱特在

16、弗洛伊德的文学批评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对整个精 神分析批评的最大贡献是它分析了 “俄狄浦斯情结”,并对人们争论已久的俄狄浦斯的 艺术魅力和哈姆莱特中主人公复仇时的犹豫不决,提出了独特的见解。这一见解尽管也 引起了人们的争论与批评,但它的原创性品格却值得文学批评者们敬佩。二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节选)奥弗洛伊德著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父亲被杀与陀恩妥耶夫斯基的父亲的命运之间的无可置疑的联 系,震动了不止一个为他立传的作家,并致使这些传记家请教了 “某一现代心理学流派”。 从精神分析(因为目的就是要进行精神分析)的观点出发,我们禁不住想了解他父亲被杀对 他的严重损伤,并把他对这件事的反应当做他神经

17、症的转折点。但如果我着手用精神分析的 方法去证实这一点,那么我将有可能不为那些不熟悉精神分析理论和术语的读者理解。我们有一确定的出发点。我们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小时候,在“癫痫症”发作之前的最 初几次发作的意义。这些发作具有死亡意义:发作之前受害者曾有对死亡的恐惧,表现为昏 睡、嗜眠。该病首次发作时,他还是个孩子;那是种突如其来,亳无缘由的忧伤,正如他后 来告诉他的朋友索罗维耶夫的那样,那种感觉似乎他当场就有可能死去。实际上随之而来的 确是一种与死亡极其相似的状态。他的兄弟安德烈跟我们讲:还在费奥多很小的时候,他就 常在睡觉前留下字条,写着他害怕在夜里会陷入像死亡一样的睡眠,因此他乞求他的葬礼一

18、 定要推迟5天再举行(参见费楼波-米勒和艾克斯坦的著作,1925, IX)。我们知道这种死一样发作的意义和目的。它们表明病者与死亡者认同,要么与一个真正 死了的人认同,要么与一个还活着、而病者却希望死去的人认同。后一种情况具有更重要的 意义。由此可见,这个发作具有惩罚的价值。一个人希望另一个人死,现在这个人就是那另 一个人了,他自己也死了。关于这一点,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对某个男孩来讲,那另一个人通 常是他的父亲,因此.这种发作(被称为魔症发作)是对希望他可恨的父亲死去所做的自我 惩罚(self-punishment) o用一个很普遍的观点.来看,弑父(parricide)是人类的,也是个人的基本

19、的原始的罪恶 倾向(见我的图腾与禁忌,1912-1913)。在任何情况下它都是罪疚感(sense of guilt) 的主要源泉,尽管我们不知道它是否是唯一的源泉。我们的研究还不能确证罪疚感和赎罪欲 (need for ecpiation)的心理根源。但根源不一定只是一个。心理情境是复杂的,是需要阐 明的,正如我们所说,男孩子和他父亲间的关系是一种“既爱又恨”的矛盾关系。除了想把 父亲当做竞争对手除掉的仇恨以外,对父亲的一定程度的温情一般也是存在的。这两种心态 的结合便产生了以父亲认同的心理:男孩子想要处于父亲的地位上,因为他钦佩父亲,想要 像父亲一样,也因为他想要父亲离开这个位置。这时,他的

20、整个心理发展过程遇上了一个强 大的障碍。到了一定的时候,孩子开始懂得,他想消除作为对手的父亲的企图将会受到来自 父亲用阉割(castration)手段所实施的惩罚。所以,由于对阉割的恐惧一一即,为了保持他 男性的权利一一他就放弃了占有母亲、除掉父亲的愿望。而这种愿望却仍留在潜意识中,于 是构成了罪恶感的基础。我们相信,我们在这儿描述的是正常过程,即所谓“伊谛普斯情结” 的正常命运;不过,对此还需做深入详述。当两性同体(bisexuality)的素质因素(contstitutional factor)在男孩身上比较强地 发展起来时,就出现了乂一个复杂情况。因为男孩在阉割的威胁下,他的倾向开始强烈

21、的偏 向女性一方,让自己替代母亲的位置,接替母亲的角色,作为父亲爱恋的对象。但时阉割的 恐惧也使他的这种办法成为不可能。男孩子晓得,假如他要想让他的父亲把其当成女人来爱 恋,他一定要屈服于阉割。于是,恨与爱父亲的两种冲动都遇到压抑。在这事件中有一个心 理上的区别:由于对外部的危险(阉割)的恐惧而放弃对父亲的仇恨,同时爱恋父亲又被当 做了一种内部的本能危险,尽管从根本上说,它还要追溯于同一个外部危险。对父亲的仇恨,难于被男孩采纳是由于其对父亲的恐惧,阉割是可怕的一一不管是作为 惩罚还是作为爱的筹码。在压抑对父亲的恨的两个因素中,第一个,即对惩罚和阉割的直接 恐惧,可以叫做正常因素,似乎只随着第二

22、个因素一一对女性态度的恐惧的增加而增 加的。因此,一种强而有力的天生的两性同体的素质便成为神经症的先决条件或增强神经症 的原因之一。这样的素质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身上肯定是存在的,它以一种可行的形式(如同 潜伏的同性恋)表现出来:在他的生活中男性友谊起着重要作用,对他的情敌持令人不解的 温柔态度;还有,正如他小说中所举的许多例子一样,他对只能用受压抑的同性恋才能说明 的情况具有独到的理解。假如我们这样阐明一个人对父亲爱与恨的态度,以及这态度在“阉割恐惧”(threat of castration)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让那些不熟悉精神分析理论的读者感到了乏味和难以 置信,我很遗憾,虽然我不能改变这

23、些事实。我应该预料到:“阉割情结”(castration complex)肯定会引起相当普遍的否定。但我只能坚持,精神分析学的经验已证明这些特别的 情况是不容怀疑的,它还教我们去认识每一神经症的症结所在,那么,我们就一定要用这把 钥匙来认识我们的这位作家所谓的癫痫症。与我们的意识如此不相容的正是控制我们潜意识 心理生活的那些事件。但是以上所说的一切还不能尽述伊谛普斯情结中对憎恨父亲的压抑之后果。这里要补充 一点新的东西,即以父亲认同最终到底还是在自我中找到一个永久性的地位。它被自我容 纳但却作为一种独立的力量、在与自我的其他内容的抵抗中存在着。我们管它叫“超我”, 并相信这个父亲影响的继承者在

24、发挥着最重要的功能。如果父亲是生硬、暴烈和残酷的,超 我就从他那里接过这些属性,而且在它与自我的关系中,本该受压抑的被动状态重新活跃起 来。超我变成了施虐狂,自我变成了受虐狂,也就是说,其女性态度实际上处于被动状态。 对惩罚的巨大需要在自我中萌生起来,在某种程度上,自我甘愿充当命运的牺牲品;在某种 程度上,自我乂从受超我的虐待中(就是说在罪疚感中)寻求满足。因为任何一种惩罚,归 根结底都是阉割,是对父亲的被动态度的实现,就连命运,作为最后的手段,也只不过是父 亲后来的投射(projection) ,良心形成(formationofconscience)的正常过程与这里所描述的异常过程一定是相似

25、 的。我们还不能成功地在它们之间划出界线。我们可以观察到,在这里,大部分结果是由于 被压抑的女性的被动角色导致的。另外,不管这个使儿子惧怕的父亲在现实中是否特别地凶 暴,作为一个附加因素一定也是很重要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情况正是如此。我们可以把他 显著的罪疚感和他在生活中受虐狂的行为追溯到一种特别强烈的女性成分。于是,陀思妥耶 夫斯基的基本情况如下所述:一个天生具有特别强烈的两性同体素质的人,能够用特别有力 的手段防止自我依靠特别严厉的父亲。这种两性同体的特征,是我们己经认识了的他的本性 的补充。他早期像死一样的发作症状可以被理解为他自我中的与父亲的认同作用,这一认同 作用被超我当做一种惩罚容

26、让看。“你是为了要我成为你的父亲而去杀他。现在你就是你的 父亲,但却是个死了的父亲。”一一这就是痣症症状的正常机制。接下来是:“现在你的父 亲正要杀你。”对于自我来说,死亡症状是一种对男性愿望幻想的满足,同时也是一种受虐 狂的满足;对于超我来说,它则是一种惩罚性的满足一一即,施虐狂的满足。自我和超我一一 它们都扮演了父亲的角色。总之,主体(subject)与他父亲这一客体(object)之间的关系,尽管仍保留它的内容, 却已被转变为自我与超我的关系一一像一个新舞台上的一套新布景。诸如此类的来自伊谛普 斯情结的早期反应,如果现实不进一步供给它们刺激,就可能消失。但父亲的那些性格仍然 如旧,或更确

27、切地说,它随时间而退化。所以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他父亲的仇恨.和他要他那 可恶的父亲死去的愿望仍在保留着。如果现实让其被压抑的愿望得以满足,那是一件危险的 事情。幻想变成现实,所有防御措施因此而加强。这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病情发作就表现 为癫痫的特征,它们仍然表明他想与父亲认同从而惩罚父亲,但它们变得可怕了,就像他父 亲的可怕的死亡一样。更进一步,这些发作是否包含着其他内容,尤其是性的内容,便无法 推测了。有一件事是十分清楚的:在癫痫发作的先兆中,常出现一阵极度的狂喜。这很可能是在 听到死亡的消息时所感觉到的胜利和解脱,紧接着是一种更残酷的惩罚。我们在原始游牧部 落中,从那些杀了他们父亲的兄弟们身

28、上所推测出的正是这样一种顺序:先是胜利,而后是 悲痛;先是喜庆,接着就哀悼。我们发现这种顺序在图腾祭宴仪式中也出现过。如果在现实 中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癫痫症在西伯利亚不曾发作过,那只能证明发作是对他的惩罚。当他受 到其他方式的惩罚时,他便不再需要发作了。但这还不能证实。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理组织 以受惩罚的需要说明了这样个事实:他安然度过了这些悲惨、屈辱的年月,宣判陀思妥耶 夫斯基为政治犯是不公平的,他一定也知道这一点,但他接受了沙皇对他的冤枉的惩罚,以 此作为对他反对生父的罪恶所应承受的惩罚。他接受了他父亲的代理人(沙皇)的惩罚,而 不是自己惩罚自己。这里,我们瞥见了社会实施惩罚在心理学上的正当

29、性。事实是大批罪犯 想得到惩罚,他们的超我要求这样,这就省去了遭受自我惩罚的必要。每一个熟悉痛症症状所表现的复杂情况的意义的人都会理解,不从这一点出发,就别企 图去探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瘢痫症发作的意义。我们可以假设它们的最终含义在后来增加 的许多内容中仍然保持不变,这就够了。我们能够肯定地说,陀思妥耶夫斯基从未摆脱过由 弑父意图而产生的罪恶感。它们也决定了他在另两个范围里一一在这里与父亲的关系是决定 的因素一一的态度,即对国家权威和信仰上帝的态度。首先,他对他的假父亲一一沙皇一一 是绝对服从的,这个沙皇在现实中曾与他一起演过杀人的喜剧,他的发作就经常如此地在戏 剧中表现出来。这里忏悔占了上风。

30、在宗教范围里,他保持着更多自由:根据显然可靠的报 道,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宗教信仰(faith)和无神论(atheism)之间徘徊。他的巨大才 智使他不可能去忽视任何由信仰带来的智力难题。通过个人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概括,他希望 找到一条出路,从而从对“基督理想”(Christideal)的罪疚感中摆脱出来,甚至利用他的 痛苦作为扮演基督似的角色的资格.如果说他基本上没有获得自由,而是成为一个反对者, 那是因为他的忤逆罪(filialguilt)-这种普遍存在于人类中,宗教感情赖以确立的忤逆罪 在他身上达到了超个人的强度,甚至他那巨大才智也难以克服。写到这里,我们可能会受到 指责,说我们放弃了

31、公正的分析,而以某一特定世界观的党派观念判定陀思妥耶夫斯基。保 守派会站在宗教法庭庭长一边,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做出不同于我们的判决。这种不同是正当 的;人们只能为他开脱,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决定完全像是由神经症引起的智力阻抑 (intellectualinhibition)导致的。这几乎不能说成是巧合:文学史上的三部杰作一一索福克勒斯的伊谛普斯王、莎士 比亚的哈姆莱特和陀恩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一一都谈及了同一主题:弑父。 而在这三部作品中,显然弑父作为的动机都是与情敌去争夺一个女人。当然,最直接的表现是取材于希腊传说的戏剧(伊谛普斯王)。剧中犯罪的仍然是主 人公自己,但是为对素材进行富有诗意

32、的处理不可能不对犯罪动机加以淡化和伪饰。正如我 们在精神分析中得出的,赤裸地承认弑父的意图,不经过分析准备,似乎难以让人接受。保 留了这种犯罪行为的希腊戏剧,以被陌生命运强迫的形式,把主人公的潜意识动机表现出来, 从而实现了巧妙制造必要条件动机的效果。主人公的犯罪行为是无目的的,显然没有受到女 人的影响。然而这后一点却在另一种情况下引起了主人公的注意:主人公只有对那个象征他 父亲的恶魔重复采取杀人行动之后才能占有母后。在他的罪恶被揭露,并被自己意识到之后, 主人公并不企图通过求助于命运强迫的人为权宜之计来为自己开脱罪责。他承认了自己的罪 责并受到惩罚,好像这一切是完全有意识的罪行一一这在我们用

33、理智看来显然是不公正的, 但在心理学上是完全正确的。在英国的这个剧中,该主题的表现比较间接。主人公自己没有犯罪,是别人犯罪,对那 个人而言杀人不是弑父。因此,争夺女人这个被禁止的动机没有必要伪装。而且通过了解罪 犯对主人公的影响,并通过折射,我们看见了主人公的伊谛普斯情结。他应该找罪犯报仇, 但十分奇怪,他发现自己不能那么做。我们知道这里他的罪疚感麻痹了他,但是,这种罪疚 感以一种与神经症过程完全一致的形式转变为他不能完成其任务的感觉。有证据表明主人公 感到他的罪恶是一种超个人的罪恶。他对别人的蔑视不亚于对自己的蔑视:“按他的方式去 对待每个人,谁人不挨鞭子呢? ”俄国的这部短篇小说在同一方向

34、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那里面也是另外一个人犯了杀人 罪。但是,这另外一个人跟主人公德米特里一样,与被杀的人有父子关系。在这另一个人的 情况中,情杀动机(motiveofsexual)是公认的;他是主人公的弟弟,明显的事实是,陀思妥 耶夫斯基把自己的疾病一一听说的癫痫症安排在他身上,仿佛他在极力表白,他的癫痫、神 经症在他身上就是弑父行为。还有,在审判庭上的辩护词里,有一个对心理学的著名的嘲笑, 说它是一把“两用小刀”。这里是一个高明的伪装,因为为了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观点的深 层意义,我们只有把它倒过来看。该受到嘲笑的不是心理学,而是法庭的审讯程序。到底是 谁犯罪无关紧要,心理学关心的是谁渴望犯罪

35、,罪行发生后谁会感到高兴。由于这个原因, 所有兄弟一一反面人物阿廖沙除外都同样有罪,都是冲动的肉欲主义者(sensualist),喜怀 疑的玩世不恭者(cynic)和癫痫病罪犯。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有一个场面特别揭示了 这一点。在佐西马神父与德米特里谈话时,他发现德米特里正准备弑父,便跪在德米特里的 脚下。这一行为不可能令人表示钦佩,因为这意味着该圣徒正在抵制蔑视和憎恶凶手的诱惑, 并因此向凶手表示谦卑。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罪犯的同情,实际土是无止境的,它远远超出那 些不幸的家伙有权得到的怜悯,它使我们想起了 “敬艮”(holyawe)而过去人们正是用 此种敬畏看待癫痫症者和神经症者的。对陀思妥耶

36、夫斯基来说,一个罪犯几乎是一个救世主, 他自己承担了本该由别人来承担的罪责。因为这个罪犯杀了人,别人就不再有任何需要杀人 了,人们一定会感激他,因为如不是他,别人就不得已要亲自去杀人。这并不仅仅是仁慈的 怜悯,而是一个基于相似杀人冲动的认同作用(identification)。实际上,是一个稍微加以 移置的自恋(这样说,并不是对这种仁慈的伦理学价值提出疑义)。这也许是非常普遍的对 别人仁慈同情的机制,人们能够很轻松地在这个深受罪疚感折磨的小说家的特殊例子中觉察 到这个机制。亳无疑问,这个由认同心理而引起的同情心是决定陀思妥耶夫斯基选择题材的 决定因素。他首先描写的是一般的罪犯(他的动机是自我中

37、心主义的)和政治、宗教罪犯; 直到他生命的晚期,他才追写那主要的罪犯一一弑父者,并在他的一部艺术作品中通过弑父 者来完成他的忏悔(confession)。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遗稿与他妻子的日记的出版使我们对他右德国时如何沉迷于疯狂的 赌博(gambling)的那一段人生插曲有了清楚的认识(参见费楼波-米勒和艾克斯坦的著作, 1925),人们都把此看成是他病态激情的明显发作。这个不同寻常的、又亳无价值的行为不 乏文饰作用(rationalizations)。正像神经症者身上经常发生的那样,他的罪疚感通过债务 负担的方式表现出来,他可以在从赌桌上嬴钱以便返回俄国时不被债主逮捕的幌子下得以求 心安。这只

38、不过是个借口,他十分明智而且承认了这个事实。他认识到他主要还是为赌博而 赌博。他由冲动而做出的荒诞行为的全部细节都表明了这一点,同时也表明了另外一些情况, 不到输个精光,决不罢休。赌博对他来说也是一种自我惩罚的手段。他一次又一次地向他年 轻的妻子保证或者用他的名誉许诺,说、他再不去赌了;或者在哪一天,他就不赌了。但是, 正如他妻子说的那样,他从未遵守过诺言。当他的损失使他们的生活极其贫困时,他便从中 获得继发性病态满足。事后,他在她面前责骂、羞辱自己,要她轻视他,让她感到为嫁给了 这样一个恶习不改的罪人而遗憾。当他这样卸掉了他良心上的包袱后,第二天又会重操旧业。 他年轻的妻子已习惯了这种周而复

39、始的恶性循环,因为她注意到有一种事可能成为拯救他的 真正希望他的文学写作一一当他们失去了一切,典当了他们最后的财物时,他的写作就会变得十分杰出。她当然不理解这种联系。当他的罪疚感通过把惩罚加在自己身上而得到 满足,那加在他作品上的限制就变得不那么严厉了,这样他就让自己沿着成功的路向前迈进 几步。一个赌徒埋葬已久的童年经历中哪一部分成了他赌博沉迷的因素?我们可亳无困难地 从我们的一位年轻作家的一个故事中推测出答案来。斯蒂凡。茨威格由于一个偶然的原因对 陀思妥耶夫斯基做过研究(1920),在他的由三个短篇小说汇成的集子感觉的混乱(1927) 中收入了一篇他起名为一个女人生活中的二十四小时的小说。这

40、篇短小精悍的杰作表面 上看只想表现女人是怎样一个不负责任的人,甚至连女人自己都感到惊讶:一个出乎意料的 经历驱使她走到什么样的极端。但这个故事所讲的远远不止这些。如果用精神分析理论去解 释它,就会发现它意在表现(没有任何歉疚的意见)另外一件事,即一件带有普遍人性的事, 或者干脆说是男性的事。这个解释是显而易见的,人们无法反驳。艺术创作的本质特征就是 这样,当我问到作者(他是我的好朋友)时他向我保证,我对他所做的解释与他的知识和 意图都是不相容的,尽管作品叙述中采用的一些细节似乎为这个隐藏的秘密提供了一条线 索。在这篇小说中,一位年岁已高的贵妇人向作者讲述了她二十多年前的一次经历。她年轻 时就成

41、了寡妇,她有两个儿子,但他们不再需要她了。在她42岁那年,她已不再期望什么。 在一次无目的旅行中,她来到了蒙特卡罗赌场。这个地方给她留下深刻印象,而在这所有 印象中,她很快就被一双手迷住了。这双手似乎极真诚和强烈地表现了一个不幸赌徒的全部 感情。这是一位漂亮的年轻人的一双于一一作家仿佛无意地把他的年龄写得与叙述者的大儿 子相同,在输掉了全部财物后,他十分绝望地离开赌场,看情形是想在卡西诺花园结束他亳 无希望的人生。一种怜悯感驱使她跟踪了他,并用尽各种莫名其妙的办法去拯救他。他以为 她是常见的那种纠缠不休的女人,极力想摆脱她,但她仍跟着他,并且发现自己身不由己地、 极自然地到了他的旅馆房间,最后

42、与他同床共枕。在这个即兴的爱夜之后,她让这个年轻人 一一此时显然他已平静下-来,庄严发誓:他绝不再赌博。她给了他回家的路费,答应在他离 开前到车站为他送行。然而,此时她已开始对他感到有一种极大的柔情,她准备为留住他而 牺牲一切,下决心跟他一起走而不是说再见。但各种意外的事缠住了她,结果她没赶上火车。 她怀着对已走的年轻人的思念又一次回到赌场,结果大吃一惊,她又一次见到了那双曾激起 她同情的手:这个不讲信义的年轻人又来赌博了。她提醒他曾立下誓言,但他沉迷于他的赌 博激情中,竞骂她是碍事婆,叫她滚开,并把她曾想用来拯救他的钱抛给她。她在深深的耻 辱中匆匆离去。后来她才知道,她没能使他免于自杀。这个

43、娓娓动听的、动机纯真的小说自身,当然是完美的,也肯定会深深感动读者。但精 神分析学指出,小说的意图基本上是基于青春期充满希望的幻想(wishful phantasy),这幻 想,不少人曾有意识地记住它。它体现了一个男孩子的希望;他的母亲应亲自使他了解性生 活,以便使他免于受到手淫(masturbation)的可怕伤害(很多论及挽救主题的作品都有同样 的起源)。手淫的恶习被赌瘾替代了,强调手的热烈动作显露了这一由来。确实,玩赌的爱 好是手淫这一原始激情的对等物,“玩并”(playing)是在幼儿园里专用来描写用手摆弄生 殖器动作的一个词。诱惑(temptation)那种不可抵抗的本质,那种严肃的

44、永不再犯的保证(然 而永远也做不到),那种让人麻木的愉快和他正在毁掉自己(自杀)这一恶性感觉一一一所 有这些因素都保留在赌博这个手淫的替代过程中。是的,茨威格的故事是由母亲而不是由儿 子讲述的。这一定会让儿子想到:“如果我的母亲知道手淫对我有怎样的危害,那么她肯定 会把我从手淫中拯救出来,而允许我把我所有的温情都发泄在她身上。”在故事中,年轻人 把她看成妓女,这种母亲即妓女的观念与上述幻想相联系。它使难以接近的女人变得容易接 近了。伴随幻想的不道德观念给故事带来了不幸的结局。同样有趣的是我们注意到作者是如 何赋予小说一个“外观”(facade),以此来极力掩饰它的精神分析的意图,因为女人的性生

45、 活是否受突然的、神秘冲动的支配是极其令人疑惑的。相反,精神分析学却揭示出这个长期 以来没有爱情生活的女人所做的令人惊讶的行为,其动机是十分充分的。她为了忠实于她死 去的丈夫,她全副武装以抵抗所有类似的吸引。但是一一这里,儿子的幻想是对的一一作为 母亲,她逃避不了把真正潜意识的爱转移到她儿子身上,命运(fate)在这个不设防的地方抓住了她。如果对赌博的沉迷,连同破除这一习惯所做的不成功的努力以及它所提供的自我惩罚的 机会是手淫冲动的重复,那么,我们对它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生活中占有这么大的地位就不应 感到惊奇。毕竟,我们没发现一个儿童早期和青春期的自体性欲满足 (auto-eroticsatisf

46、action)在严重的神经症中不起作用的症例;而压制自体性欲满足的努 力和对父亲的恐惧之间的关系,则早已真相大白,更无须多加赘述了。文本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是弗洛伊德最重要的文学批评论文之一,也是在精神分 析学派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文学批评论文之一。同(俄狄浦斯)与(哈姆莱特)相比,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有以下特点。首先,文章精神分析的重点由作品转向了作者。在(俄狄浦斯)与(哈姆莱特)中, 弗洛伊德重点分析了两位主人公的“俄狄浦斯情结”,并由此说明两部作品的魅力和悲剧成 因。而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中,弗洛伊德重点分析了作为卡拉玛佐夫兄弟作 者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病态心理。指出卡拉

47、玛佐夫兄弟中所表现的“俄狄浦斯情结”, 主要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由“俄狄浦斯情结”所引发的癫痫症和神经症存作品的投射。其次, 文章精神分析的重点由对“俄狄浦斯情结”冲动转向了对“俄狄浦斯情结”的压抑。虽然弗 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哈姆莱特、卡拉玛佐夫兄弟三部作品都表现了 “俄狄浦斯情 结”:弑父娶母愿望这一共同主题。但作者在具体分析中乂体现了同中有变。作者在分析前 两部作品时,重点在分析主人公身上的“俄狄浦斯情结”冲动及其表现。而作者在分析后一 部作品时:重点放在作者身上,分析了作者是如何压抑自己身上“俄狄浦斯情结”的,指出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俄狄浦斯情结”具有双重态度,他的受虐狂、他的罪恶感、他的

48、变态人 格,都源于他对自身“俄狄浦斯情结”的压抑。其三,文章分析的重点由哲学式推理转向了 病理式诊断。在(俄狄浦斯)与(哈姆莱特中,作者对俄狄浦斯与哈姆莱特身上“俄狄 浦斯情结”的分析具有文学的感悟,偏重哲学的推理,文中运用更多的是文学术语和文学批 评概念。而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中,作者对陀思妥耶夫斯基身上“俄狄浦斯情结” 的分析,更多的是一种病理式的诊断,是对被批评对象的精神病学分析,少有对卡拉玛佐 夫兄笫这部作品的文学性分析。作者所使用的批评术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癫痫”、“歇 斯底里”、“受虐”、“病因”等术语,而文学术语和文学批评概念则较少。其四,文章分 析的重点由直线式转向了多声

49、部。在俄狄浦斯)与(哈姆莱特)中,作者基本上采用的 是线性思维,以“俄狄浦斯情结”直接回答俄狄浦斯为何能感动从古至今的作者,哈姆 莱特为何在复杂行动上犹豫不决。而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中,作者采用的是立体 思维,以“俄狄浦斯情结”为中心概念,从作品与作者的联系中,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分析 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受虐狂、癫痫病、好赌博、双性同体,呈现在读者面前的陀思妥耶夫斯 基是一个具有心理矛盾.、性格复杂性的立体形象。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包含了许多引人注目的内容,重新表达了作者后期关于 “俄狄浦斯情结”和罪恶感的重要观点,是了解精神分析批评的一篇必读文献资料。思考题1 .为什么说“俄狄浦斯情结”是弗洛伊德对文学批评的最大贡献,怎样理解它的含义, 在运用这一批评概念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2 .梦、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