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邵东市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邵阳邵东市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湖南省邵阳邵东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材料一:红楼梦是小说,是文学艺术,表达思想的方式是塑造典型形象,使用的语言是 生活语言。作者只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人物形象,并且语言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第二 十四回自“贾芸出了荣国府回家”至“一面超起着脚儿去了 ”,一千八百多字,却写了 四个人:贾芸的舅舅卜世人、贾芸的舅妈、醉金刚倪二和贾芸。前面三人虽然都只是 寥寥数笔,但俱各传神,卜世人夫妇的鄙吝和倪二的仗义,皆历历如绘。人物的语言也 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一碗茶也争,我难道手里有蜜! ”这是初恋中的智能的
2、语言, 反映她心里的甜意。“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这是金钏 的语言,反映她因受宝玉的赏爱而心悦意肯、别无他虑的心态。“呦呦鹿鸣,荷叶浮 萍,小的不敢撒谎”。这是李贵的语言,反映他护送宝玉读书,但不识字,也不理会读 书,只是从旁听闻的状况。红楼梦里最能言善语的要数黛玉、王熙凤、红玉、麝 月几人。林黛玉慧心巧舌、聪明伶俐;王熙凤先意承志、博取欢心;红玉伶牙俐齿,如 簧百转;麝月在教训老婆子时词锋逼人,势猛气锐。作者对这四个人的语言是精心设计 的,是特写。红楼梦在古典长篇小说中确已成为“绝唱”,这是毋庸争议的,但它还是一首 不用韵的诗。这不仅仅是因为红楼梦里有许多诗,而且它
3、从开头至八十回的叙述, 也都有诗的素质,它的叙述与诗是交融的,是一体。诗是什么?是抒情,抒喜怒哀乐各种 各样的情而不是干巴巴的纪事,红楼梦确有这种抒情性的特点。(摘编自冯其庸红楼梦的语言魅力) 材料二:红楼梦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正如鲁迅所言,经学家见易,道学家见淫,才子 见缠绵,革命家见排满持自传说、索引说、阶级斗争说者亦众,此现象实属正常。 有些文学作品就像饺子,就为了中间那口馅儿,有些文学作品就像点缀在西瓜里的那 些子儿,人间百态尽在其中。其实开篇作者就借空空道人说出,即“大旨谈情”。红 楼梦可称为“言情小说”,但与现代意义的“言情小说”不同。我们可以从“情” 字来赏析红楼梦的主题思想:第一
4、层境界,是将“情”理解为爱情之情,认为红楼梦单纯是一部写宝黛爱情 的书。若如此看待红楼,可谓未窥门径,枉费曹公十年辛苦。第二层境界,认为红楼梦是为国立传、为女正名。刘鹦老残游记言:雪芹 之大痛深悲,乃是为“千红” 一哭,为“万艳”同悲。宝玉在女子面前自卑、自轻、自 我否定、自我牺牲。与玉钏儿一起,他烫了手,反急问玉钏儿烫着没有。龄官画蔷,天 降大雨,他只提醒龄官“快避雨去罢”,却不在意自己也在雨中。受父笞打,黛玉来探, 却只嚷不疼,希望黛玉不要伤心第三层境界,借写宝玉对女子的珍重体贴,探究人与人应如何相处。体贴,以己之 心体人之心,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仁”的内核。当时“仁”道日渐
5、僵 化,而作为躯壳的“礼”反据要津,红楼梦中亦有暗讽,贾敬死后,贾珍、贾蓉“直 哭到天亮喉咙都哑了方住”,回府后便寻欢作乐。而宝玉形象是对“仁” “礼”平衡 的一次拨乱反正。有人说红楼梦的内核是对封建道德的反抗,宝玉就是代表。实 则大谬,宝玉蔑视的是虚伪,是礼,而非道德,他领会到了仁道精髓,即体贴,是真道德 的践行者。角度;刘姥姥进大观园是穷人兼世故老妪角度;查抄大观园是从权力顶峰跌落的王熙 凤角度。这是作者熟谙人物视角叙事的结果。曹雪芹善于使用人物视角叙事,喜欢变 换视角,但目标却始终围绕着贾宝玉和贾府盛衰。红楼梦人物视角叙事既考究且 华丽,站在叙事视角的人物一定有特别深刻的叙事角度,他(或
6、她)和所叙之事或人又 肯定有重要联系。在红楼梦前三回中得到详尽外貌描写的依次是熙凤、宝玉、黛玉。熙凤和宝 玉都映现在黛玉眼中,黛玉到荣国府,王熙凤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 算见了! ”她夸黛玉长得好,主要为逗老祖宗开心,所以还有下边的话:“这通身的气派, 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至于黛玉标致到什么程度?曹雪芹却 故意不写,他要将黛玉的外貌放到最应该观察的人眼中写,绛珠仙草只能在神瑛侍者 面前显露世风姿。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胃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必须从贾宝 玉眼中看出,且要接着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从林黛玉眼中,贾宝玉“面若中 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7、的外貌得到了详尽展示,他的通灵玉却绝对不能从林黛玉眼中 叙出,所以当袭人要拿通灵玉给黛玉看时,被婉拒。宝玉的通灵玉只能从最终兑现了 “金玉良缘”的薛宝钗眼中叙出。每个情节都有一个主要的人物叙事视角,一丝不苟 又一丝不乱。多种叙事视角的综合运用和自如转换,是红楼梦取得前所未有叙事 成就的主要原因。(摘编自马瑞芳红楼故事及文本写作).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绝唱”,红楼梦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作者通 过塑造典型形象来表情达意,人物的语言富有生活气息。B.材料一认为红楼梦不仅是小说,也是一首不用韵的诗,这源于作品中穿插着 很多诗,而且从始至终
8、都是叙述与抒情的交融,具有梦幻色彩。C.材料二列举了关于红楼梦主题的众多说法,指出其主题即作者开篇说的“大 旨谈情我们可以从“情”字入手去理解把握小说的主旨。D.材料三重点关注了红楼梦中的叙事特点,通过列举事例、引用原文,对红 楼梦叙事特点进行阐释,准确到位。【解析】选B。B项,“从始至终都是 “梦幻色彩”说法错误。作者只是说在 前八十回的叙述中“也都有诗的素质,它的叙述与诗是交融的,是一体”,而不是说从 始至终。另外,“梦幻色彩”说法也不对。1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红楼梦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精妙传神,表现力很强,寥寥几笔就将智能、金 钏以及李贵等人描绘得栩栩
9、如生。8 .红楼梦精心设计了黛玉、王熙凤、麝月等人的语言特写,符合人物身份, 凸显了人物性格,具有高度个性化的特点。C.红楼梦与现代意义的“言情小说”有相似之处,因此仅仅把它当作一部写 宝黛爱情的书,也是解读红楼梦的重要门径。D.红楼梦中“情”的实质可能是“仁心”与“诗心”的结合,这种结合在宝 玉身上表现为坚持、热爱、有信仰与天真、浪漫、充满想象。【解析】选C。C项,也是解读红楼梦的重要门径”说法错误。3,下列说法中,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D )A.红楼梦中的多次点戏、听戏都与小说人物命运紧密关联,如宝钗过生日时 点了涉及和尚的戏,暗示她未来的丈夫将会出家。9 .红楼梦中很多文字
10、是写景和叙事的最天然的结合,也是富有诗的素质的一 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要读出它的味外味、韵外韵来。C.胡适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式,考证了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 还得出了红楼梦是曹雪芹自传的结论。D.无论人或物、有情或无情,宝玉都可以体贴其悲音,关怀其情愫。对他来说,不 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样。【解析】选D。A项是说小说中“戏文”与人物命运的关联,B项说的是红楼梦 富有诗意,具有言外之意,C项是作为考据派的胡适的成果。4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答集.(1)助证方式多样。文章采用了例证、喻证、引证、对比论证等。作者引用了鲁迅、 刘鹦的语句
11、,选取了宝玉与玉钏儿、龄官、黛玉的交往,运用了饺子、西瓜子等比喻, 让自己的论证更清晰、更有说服力。(2)论证结构清晰,运用总分结构,分条论证。作者从“情”字入手,分析了从“情” 字理解小说主题的四个层面,结构严谨,层次清晰。(3)论证语言浅显明了。作者通过比喻、对比、举例等手法,用通俗浅显的语句,将自己的观点一一展示,化 难为易,通俗易懂。(一点2分,任写两点给4分).请结合材料三,概述红楼梦在叙事方面的主耍特点。(6分) 答案.6)筹个章节可以从不同人物视角来读,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人眼中写出;(2)善于使用人物视角叙事,喜欢变换视角,但目标却始终围绕着贾宝玉和贾府盛衰; (3)人物视角叙
12、事既考究且华丽,站在叙事视角的人物一定有特别深刻的叙事角度; (4)每个情节都有一个主要的人物叙事视角,多种叙事视角的综合运用和自如转换。 (5)对主要人物、关键情节的描写,通过特定的人物去实现;(前四点一点1分,第五点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16分)睡右*田里的父亲郭光明父亲这一觉儿,一睡就是二十多年。直到现在,也没醒。而且,再也不会醒来。但父亲 睡觉的这块麦田,却一直鲜活在我的心间。每年秋天,稻谷有序撤离,麻雀在稻茬间紧张觅食。父亲总是早早起床,模着黑,跋拉 着破胶鞋,给我家的老黄牛拌好草料,再撒上一把黑豆,卷上一根又粗又硬的早烟卷,一边 吸着,一边瞅着老牛吧嗒吧嗒地吃个
13、肚儿圆。母亲抱怨说,黑灯瞎火的,咋能看见耕?父亲 是不作理会的,执意犁翻深深浅浅的稻茬,好像要让疲倦的稻田晒晒太阳。稻田晒到了半干,父亲却没有摸黑儿套牛,而是等到天亮。我不只一次看到,父亲弓着 身,一手扬着牛鞭,一手拽着缰绳,站在铁齿朝下的木耙上,驱赶那头老黄牛,将海浪般起 伏的田垄耙碎。我发现,父亲甩起的鞭子,声音很响、很亮、也很脆,但响在田野、脆在半 空,没有一次打在牛背上。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宜。这句农谚,合辙押韵,像首诗,丰满而凝重,是父 亲告诉我的。但我记到了现在,虽然我不种麦已有好多年,但父亲起填、条垄、楼种的影子, 有些像摄影家镜头里的庄稼汉。田填笔直,麦垄方正。寒霜如期
14、而至时,变成麦田的稻 田,像绿透了的春天,幸福地平躺着,懒洋洋地晒着太阳。麦苗用了一个冬天、一个春天、半个夏天来生长,父亲跟着麦苗的脚步,弓身除草,弓 身施肥,弓身呵护每一棵麦苗的拔节打芭和抽穗。东南角的那棵柳树,粗大的树干,布满皱 纹,像父亲的额头。这棵柳树,是父亲种下的。没有柳树之前,麦田是盐碱地,是荒草滩,不长一棵麦。那 年冬天的一人午,母亲“忽悠”我:你是个小男子汉,愿不愿意帮大人做点事?我上了母 亲的“当”。我挎着母亲递给我的篮子,按母亲指给我的方向给父亲送饭,却不知走了多远,才隐约望见,一头牛影儿,一个人形儿,一个在前,一个在后,一个伸长了脖子,一 个佝偻着身子,弓步推着锌犁,像朱
15、仙镇的那组耕牛图木版画,许久才见他们动上一动, 像睡着了一般。午时的阳光,撩拨着沧桑的烟尘,漫演苦涩的味道。太阳底下,父亲一边吃,一边用粗 糙的跟老树皮没什么两样的手,擦一擦脸上的汗水。他的裤脚和胶鞋上沾满了黄土。牛的浑 身,也是湿漉漉的,鼻孔和嘴巴,同父亲的一样,像是冒着烟;而柳条篮子里的瓦罐,装着 母亲熬出的粥,早已温凉不沾,冒出的热气,不及父亲脸上的汗珠。而且,父亲的汗珠,不 但有热度,更有力度,摔在地上,像他干涸的嘴唇,丝丝的声响,泅湿一片白花花的盐碱。 那年,我不到八岁。盐碱怕汗,父亲说的。他说汗流多了,盐碱自然就没了。这么多年,父亲的汗水像着了 法力,淌到春天,麦苗绿得透明;淌到夏
16、天,稻谷娉婷袅娜;而稻花弥散、稻香缭绕时,父 亲的汗水淌进了麦田,压低了碱,洗去了盐,却没有削减父亲变了形的十指骨节的疼痛,洗 白父亲黝黑的脸。弯月不锈,锈了的是岁月。麦子收获了一茬,父亲老去了一年。父亲老去了一年,麦子又收获了一茬。周而复始, 父亲像麦子的时令,白露耕地,秋分播种,立冬要给麦子浇灌过冬水。过了年,一开春,父 亲不是给麦子浇返青水,就是给麦子施拔节肥,总之,父亲忙不得闲,而他的腰,弯得更像 一把弓。又一年,布谷鸟拖着长长的颤音,俯视这片麦田,但“咕咕咕”地叫了半天,也没看到 那把磨得如明月般的镰刀,更没看到“弓”一样的身影,只看到柳树的旁边,隆起了一堆孤 寂的土包,慈眉善目的,
17、似是向布谷鸟招手,又像为骄阳下炸响的麦粒送行。这是一座坟莹,但不是我家的祖坟,却埋藏了父亲的憧憬。母亲说,这块麦子地,是你 爹的生命,既然他累了,就让他在这歇歇吧。说这话时,蓄在母亲眼晴里的悲恸泪水,哀痛 不堪地涌出,顺着她粗糙的脸颊,吧嗒吧嗒地掉到了麦田里,而麦穗黄澄澄、金灿灿的,压 弯了麦秆,像父亲的腰。那年的冬天,雪下得有点旺,合了父亲的心意。他常说,冬天雪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馍 馍睡。就像他是雪中的一棵麦。但是,父亲不能再说话了。而且,永远也不会再说。然而,父 亲给我描绘出一个美妙的世界,尽管那个美妙的世界里,都是些草芥的事物,却蕴藏着奇妙 的生命密码,在我心中生长出了淳朴、善良和憨厚!
18、今年的清明节,我又来到这块麦田。麦苗依旧绿色,柳丝依旧金黄,依旧散发着泥土的 芳香。父亲的墓碑前,一束牙白的菊花,安静地绽放着,映衬着墓碑黑色的光,显得菊花的辫 更加淡雅,鹅黄的花蕊更加精彩。微风拂过,花叶微微点头,仿佛,通了灵性。5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 )A.文题中“睡”内涵丰富,指父亲在麦田里昼夜劳作,对这片土地眷恋深沉,也指父亲最后 埋葬在这块土地里。B.“东南角的那棵柳树,粗大的枝干,布满皱纹,像父亲的额头”,这句对柳树的描写,既 是对父亲形象的刻画,也是为引出下文关于麦田由来的交代。C.作者给在盐碱地开荒的父亲送午饭,“不知走了多远,可能因当时年幼
19、记忆模糊,但主要 是借此突出父亲开荒之难与劳作之辛。D. “像朱仙镇的那组耕牛图木版画,许久才见他们动上一动,像睡着了一般”,该处描 写是为了表现烈日下劳动者的疲惫。6 . D, “该处描写是为了表现烈日下劳动者的疲惫”分析错误。结合前后语境来看,作者将 其比喻为木版画,“许久不动,睡着了一般”,一是因为观察距离较远,是隐约看见;二是 为了表现盐碱地开垦的艰难,在一寸一寸地开垦,从而突出父亲的辛劳与坚韧。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 )“让疲倦的稻田晒晒太阳”,“疲倦”修饰稻田,比拟修辞,土地供养了一季作物,肥力疲 倦;可是“疲倦”的劳作者却没有止息。A. “
20、撩拨着沧桑的烟尘,漫演苦涩的味道”,阳光本无味道,也无从撩拨,但浸透了作者的 独特感受,契合父亲在烈日下盐碱地上劳作的景象。B. “弯月不锈,锈了的是岁月”,“锈” “月”二字,巧妙地将空间与时间相勾连,在文中表 达了昔日不再、物是人非的感慨。D.文章语言如画,画中有诗,娓娓道来,清新而不失典雅,朴质而饱含情愫;鲜活生动地勾 勒出了热爱脚下这片土地的父亲的形象。7 .C, “巧妙地将空间与时间相勾连,在文中表达了昔日不再、物是人非的感慨”分析错误, 结合前后语境“弯月不锈,锈了的是岁月”一句,可知这是作者含蓄形象地表现父亲在劳 作中老去。选项分析脱离了原文语境。8 .“这句农谚,合辙押韵,像首
21、诗,丰满而凝重”,请结合文章,分析“丰满凝重”的具体 含义。(4分)参考:“丰满凝重”是作者对农谚的感受,也是对与农谚相关的父亲形象的感受。第一层含义:是指农谚语言生动形象地概括了及时种麦的时令特点,是劳动人民在劳作实 践中智慧的体现,作者印象与体会深刻,记到了现在;第二层含义:这条农谚是父亲告诉作者的,凝注了父亲的劳动智慧,浓缩了父亲一生劳作 的身影:种麦时节父亲“起填、条垄、楼种“麦苗用了一个冬天、一个春 天、半年夏天来生长,父亲跟着麦苗的脚步,弓身除草,弓身施肥,弓身呵 护每一棵麦苗的拔节打苞和抽穗。以父亲为代表的农夫一生丰满而凝重。(每层含义2分).作者缅怀已逝去的父亲,却用了大量的笔
22、墨来写“麦田”,作者借“麦田”塑造了父亲怎 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工(6分)辛勤劳苦。父亲挥洒汗水把盐碱地、荒草滩耕耘成了肥沃麦田,父亲在这块麦田一年两 作,昼夜不息,早出晚归,忙不得闲。眷恋土地。在麦田劳作一生,麦田是父亲的追求与希望:父亲死后没有埋进祖坟,而是 选择埋在麦田边,麦田是父亲的归宿。父亲,是生死不离、深爱脚下这片麦田的父亲。智慧淳朴。父亲耕种麦田,深谙农事节气,依令而作:父亲用自己在麦田的劳动无声教 导孩子:生命就如麦田,用心耕耘才有希望,才有收获。作者借麦田塑造父亲形象,麦田是父亲的象征,父亲是几千年来,一代代在“麦田”辛 勤劳作的农民形象的缩影。(意思正确即可,一点2
23、分,答出三点即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T3小题。(20分)张孝祥,字安国,历阳乌江人。读书过一目不忘,下笔顷刻数千言。年十六,领乡书, 再举冠里选。绍兴二十四年,廷试第一。考官已定以冠多士,孝祥次之。高宗读填策皆秦 桧语,于是擢孝祥第一,而垠染三。谕宰相曰:“张孝祥词翰俱美J上之抑填而擢孝祥也,秦桧已怒,既知孝祥乃祁之子,祁与胡寅厚,桧素憾寅。于是 风言者诬祁有反谋,系诏狱。会桧死,魏良臣密奏散狱释罪,遂以孝祥为秘书省正字。初,孝祥登第,出诙忠退之门,思退为相,擢孝祥甚峻。而思退素不喜汪澈,孝祥与 澈同为馆职,澈老成重厚,而孝祥年少气锐,往往陵拂之。至
24、是澈为御史中丞,首劾孝祥 奸不在卢杞下,孝祥遂罢。寻除知抚州。年未三十,莅事精确,老于州县者所不及。孝宗即位,知平江府。事繁 剧,孝祥剖决,庭无滞讼。属邑大姓为奸利,孝祥捕治,籍其家得谷粟数万。明年,吴中 大饥,迄赖以济。张浚自蜀还朝,荐孝祥,召赴行在。孝祥既素为汤思退所知及受浚荐思退不悦孝祥入 对乃陈二相当同心戮力以副陛下恢复之志。上嘉之。会金再犯边,孝祥陈金之势不过欲要 盟。宣谕使劾孝祥落职,罢。复集英殿修撰、知静江府,治有声绩,复以言者罢。俄起知 潭州,为政简易,时以威济之,湖南遂以无事。复待制,徙荆湖北路安抚使。筑寸金堤, 自是荆州无水患,置万盈仓以储诸漕之运。进显谟阁直学士致仕。请祠
25、,以疾卒,年三十八。孝宗惜之,有用才不尽之叹。孝祥 俊逸,文章过人,尤工喻墨,尝亲书奏札,高宗见之,曰:“必将名世J(节选自宋史张孝祥 传有删节)(注)填(xun):秦桧的孙子秦填。卢杞:唐朝宰相、巨奸,曾先后陷害杨炎、颜真卿 等人。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B )A.孝祥既素为汤思退所知/及受浚荐/思退不悦/孝祥入对/乃陈/二相当同心戮力以副/陛下恢复之志B.孝建加素为汤思退所知/及受浚荐/思退不悦/孝祥入对/乃陈/二相当同心戮力/以副陛下 恢复之志C.孝薇素为汤思退所知/及受浚荐/思退不悦孝祥/入对/乃陈/二相当同心戮力以副/陛下D.孝木输素为汤思退所知/及受浚荐/
26、思退不悦孝祥/入对/乃陈/二相当同心戮力/以副陛下10心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 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 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中,“所知”是所字结构,所加动词,构成名词性的短语。“浚”为人名张浚,根据前 文,他推荐了张孝祥。“思退”为人名,作主语,“不悦”为动词,作谓语,不能和后文的 “孝祥”连用,因此要断开,故排除CD, “同心戮力”为成语,固定搭配,后文“以副以副 陛下恢复之志”的意思是以辅佐皇上完成恢复国家的大任。故排除A。整个句子的
27、意思是: 张孝样己经被汤思退所赏识,等到他被张浚推荐,汤思退感到不悦。张孝祥进宫回答皇上 的问题,于是陈述:“二位宰相应当同心协力,以辅佐皇上完成恢复国家的大任。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廷试又称殿试,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乡试中选者才能参与,一般由皇帝在殿廷 之上亲自主持。B.前孤,奉营帝命令拘押犯人的监狱,一般二千石以上的高官有罪,需要皇帝下诏书才能 拘捕人诏狱。C.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划名称,宋代的路相当于现在的省,此处“路”与“烽火扬州路” 的“路”同义。D.致仕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致仕的一般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官员也可自请退 职,如
28、“乞骸骨”。1k此题考核理角,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 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 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 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A项,“乡试中选者才能参与”错,按照科举制度,乡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 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会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 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举行),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 考, 是科举制度最高级别的考试,举人才可以参加,也就是
29、会试中选者才能参与。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张孝祥才思敏捷,颇受赏识。他读书过目不忘,十六岁时,在乡试中人围,又被乡里推 荐为第一名;高宗曾称赞他的诗词必将名世。B.张孝祥治洪有方,造福百姓。他在担任荆湖北路安抚使时,组织修筑了寸金堤,去除荆 州水患;又设立万盈仓来储备漕运的粮食。C.张孝祥仕途坎坷,屡遭罢官。金兵入侵时,他认为金国是想缔结盟约,被宣谕使弹劾而 丢官;担任静江府知府时,又因谏官的意见被罢。D.张孝祥年轻有为,能力出众。他担任抚州知府时,处理事情精明、准确;任平江府知府, 不怕事务繁重艰巨,没有留下积压的案件。12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
30、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 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 “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本题中,A项,“诗词必将名世”错,根据原文“孝祥俊逸,文章过人,尤工翰墨,尝亲书 奏札,高宗见之,日:必将名世”可知高宗称赞必将名世的是张孝祥其人,并不是他的 诗词。根据第一段原文“谕宰相日:张孝祥词翰俱美”可知,高宗称赞他诗词美,是他 考中进土的时候。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孝祥捕治,籍其家得谷粟数万。明年,吴中大饥,迄赖以济。译:张孝祥派人逮捕他们并治罪,没收他们的家产,得到几万斛
31、粮食。第二年,吴中发生 大的饥荒,一直靠(这些粮食)来赈济(百姓)。第一句得分点:“捕治”,逮捕治罪;“籍”,没收;“明年”,第二年;“迄”,一直。(2)俄起知潭州,为政简易,时以威济之,湖南遂以无事。译:不久(张孝祥)被起用担任潭州知州,处理政事简明易行,有时用威力辅助治理政事, 湖南于是因此平安无事。第二句得分点:“起二被任用;“简易”简明易行;“济”,辅助治理;“以”,因此。14 .汪澈担任御史中丞时,他为什么首先弹劾张孝祥,使其被罢职?请简要说明。(3分) 答案:汤思退一向不喜欢汪澈。张孝祥出自汤思退门下,受到汤思退的大力提拔。张孝祥与汪澈一同任职时年少气盛,常常欺侮他。本题考查筛选重
32、要信息、分析情节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根据题干提示返回原 文筛选相关语句,再联系上下文及文本主题等理解情节的作用。题目是,“汪澈担任御史中丞时,他为什么首先弹劾张孝祥,使其被罢职? ”根据原文“初, 孝祥登第,出汤思退之门,思退为相,擢孝祥甚峻。而思退素不喜汪澈,孝祥与澈同为馆 职,澈老成重厚,而孝祥年少气锐,往往陵拂之可知,汤思退并不喜欢汪澈,张孝祥考 中进士,出自汤思退门下,汤思退为宰相,对张孝祥大力提拔,张孝样与汪澈一同任馆职 是,张孝祥凌驾在他之上不顺从他。所以,汪澈要弹劾张孝祥。参考译文:张孝样,字安国,历阳乌江人。他读书过目不忘,下第顷刻数千字。十六岁时,张孝祥 在乡试中
33、入围,又被乡里推荐为第一名。绍兴二十四年,张孝祥参加廷试获得第一名。考官 已定下秦垠在读书人中第一,张孝祥第二。高宗读了秦的对策都是秦桧所说过的话,于是把 张孝祥提拔为第一名,而秦坡为第三名。皇.上告诉宰相说“张孝样诗词、文笔都很美皇.上抑制秦坡而提拔张孝祥,秦桧已经很不高兴了,后来又知道张孝祥是张祁的儿子, 张祁与胡寅关系密切,秦桧一向怨恨胡寅。于是喑示谏官诬陷张祁有造反的企图,(张孝样 被牵连)由皇上下诏关进监狱。恰逢秦桧死去,魏良臣私下奏请皇上为张孝样解除监禁洗脱 罪名,于是任命张孝祥为秘书正字。当初,张孝祥考中进士,出自汤思退门下,汤思退为宰相,对张孝祥大力提拔。汤思退 一向不喜欢汪澈
34、,张孝样与汪澈一同任馆职,汪澈老成持重,而张孝祥年少气盛,往往凌驾 在他之上不顺从他。等到汪激担任御史中丞时,他首先弹劾张孝祥好邪程度不亚于卢杞,张 孝祥于是被罢官。不久张孝样任抚州知府。他年纪不到三十,处理事情很精明、准确,州县中很老练的人 也比不上他。孝宗即位后,张孝祥担任平江府知府之职。事务繁重艰巨,张孝祥一一加以分 析解决,知府庭上没有滞留的案件。平江府所属县中的大姓违法获取暴利,张孝祥派人逮捕 他们并治罪,没收他们的家产,得到几万斛粮食。第二年,吴中发生大的饥荒,一直靠(这 些粮食)来赈济(百姓)。张浚从蜀地回到朝廷,向皇上推荐张孝祥,皇上召张孝祥前往行在(杭州)。张孝祥己经 被汤思
35、退所赏识,等到他被张浚推荐,汤思退感到不悦。张孝祥进宫回答室上的问题,于是 陈述:“二位宰相应当同心协力,以辅佐皇上完成恢复国家的大任皇上赞扬了他。遇金人 再次入侵边境,张孝祥陈述金的目的不过是想结盟约。宣谕使弹劾张孝祥使之失去职位,被 罢黜。张孝样复职为集英殿修撰、静江府知府,他治理有声誉功绩,又因为谏官的意见被罢。 不久(张孝祥)被起用担任潭州知州,处理政事简明易行,有时用威力辅助治理政事,湖南于是因此平安无事。张孝祥又等待诏命,改任荆湖北路安抚使。他组织修筑了寸金 堤,从此荆州没有洪水之患,又设立万盈仓来储备各地转运的粮食张孝样在显谟阁直学士职位上致仕。张孝祥请求担任管理祠观的闲职,后因
36、病死去,终 年三十八岁。孝宗感到十分惋惜,有用才不尽的感触。张孝祥才智出众,文章水平超过一般 的人,尤其擅长书法,曾亲自书写奏札,高宗看了后说:“他将来一定闻名于世J(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15T6题。(9分)幽居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蹇劣:笨拙。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诗歌开头两句写了诗人对世事人情的看法,意思是说世人无论高低贵贱,总要为生活而奔 走经营。B.L八百句,诗人截取了早春清晨一个短暂时刻的山中景物,情景交融,呈现
37、出一幅生动 的幽居图画。C.诗歌最后两句,诗人自嘲笨拙愚劣,只能安于幽居独处,同时对世间的荣华充满鄙薄厌倦。D.这首诗将思想情感融人对自然景物与生活场景的描写之中,诗风平和冲淡、清新质朴。【解析】“对世间的荣华充满鄙薄厌倦”错。“谁谓薄世荣”借反问表达了诗人对幽居独处、独善其身的满足,又表达了对别人的追求并不鄙弃的态度。诗歌是如何表现诗人的“幽居”之情的?请简要分析。答案:诗版开篇以世人为生活奔走经营,反衬自己不为名利所扰,悠然自得的心境。诗人用白描手法,描绘了微雨来过,春草丛生,青山迎来曙色,鸟雀绕舍啼叫的美景, 突出了环境的清幽,侧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诗人偶与道人邂逅,有时与樵夫同行,
38、借叙事表现自己“幽居”红尘外,少与人接触。 同时,交往的人物身份是“道人”“樵者”,体现了诗人生活的平静和内心的悠闲。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幽居”生活的满足。(一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本题学生易错在直接对诗句进行翻译,而忽略了题干中的“如何表现:解答此题,需要提 炼方法技巧,如前四句以世人的忙碌对比自己的悠闲,是反衬;中间四句对景物的描写,是 白描手法;九、十句写自己偶尔与樵夫、道人相伴,是叙事;最后两句直接抒情。诗歌鉴赏,二二看是写诗人对世道人情的看法,世人无论贵贱高低,总要为生活而出门奔走经营, 尽管身份不同,目的不一,而奔走营生都是一样的,透露出他对人人都要为生存而到处奔走
39、 的厌倦之情。三、四句承以上两句而来,以反衬手法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诗人对官场现实不 满,如今,他能够辞官归来,实现了无事一身轻的愿望,自然是满怀欣喜。“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两句,写诗人对夜来细微春雨的喜爱和对春草在微雨滋润 下成长的欣慰。“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是白描,天亮之际,青山更显苍翠,鸟雀绕舍而啼,一派 生机盎然的春天气息,也表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言自己有时与道士邂逅,有时同樵夫相伴,可见其清幽淡 漠、平静悠闲。结尾两句写“我”本就是笨拙愚劣的人,怎么能说“我”是那种鄙薄世上荣华富贵的高 雅之士呢!既是自嘲,又不标榜自己的清高,把自己同真隐
40、士区别开来。这既表达了他对幽 居独处、独善其身的满足,又表达了对别人的追求并不鄙弃的态度。译文世人贵贱虽然可分为几等, 我单单没有那些外物牵累, 无声的细雨曾在夜间来过, 青山一下子就迎来了曙色, 我有时会和道人邂逅作伴, 我安分守己因为愚笨拙劣,而出门在外都是有所奔营。 故而可以遂我闲居的心情。 不知不觉中春草已经萌生。 小鸟雀儿盘绕着房舍啼鸣。 有时也随着樵夫边唠边行。 谁又能说是鄙薄尘世尊荣。注释幽居:隐居,不出仕。异等:不同等级。韩非子八经:“礼施异等,后姬不疑。”营:谋求。界近 身,卜之物。多指利欲功名之类。遂:称心,如愿。曙:天刚亮的时候。偶:相对。自当:自然应当。蹇(jian)劣
41、:笨拙愚劣的意思。蹇:跛,行动迟缓。劣:一作“拙”。薄世荣:鄙薄世人对富贵荣华的追求。世荣:世俗的荣华富贵创作背景诗人从十五岁到五十四岁,在官场上度过了四十年左右的时光,其中只有两次短暂的闲 居。幽居这首诗大约作于他辞官闲居的时候。赏析韦应物的山水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白居易与元九书),形式多用五古。 幽居就是比较有名的一首。全篇描写了一个悠闲宁静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幽居独处、知 足保和的心情在思想内容上虽没有多少积极意义,但其中有佳句为世人称道,因而历来受 到人们的重视。“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开头二句是写诗人对世路人情的看法,意思是说世人无 论贵贱高低,总要为生活而出门奔走营谋,
42、尽管身分不同,目的不一,而奔走营生都是一样 的。这两句,虽平平写来,多少透露出一点感慨,透露出他对人生道路坎坷不平,人人都要 为生存而到处奔走的厌倦之情,但诗人并不是要抒发这种感慨,也不是要描写人生道路的艰 难,而是用世人“皆有营”作背景,反衬自己此时幽居的清闲,也就是举世辛劳而我独闲了。所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便是以上二句作反衬而来,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 心情。由于对官场现实的不满,他曾经说过:“日夕思自退,出门望故山。君心倘如此,携 手相与还”(高陵书情寄三原卢少府),表示了归隐的愿望。如今,他能够辞官归来, 实现了无事一身轻的愿望,自然是满怀欣喜。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景物无自生,
43、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韦 应物此时的心情是愉快的、安闲的,因而在他笔下所描绘出的景物也自然著上轻松愉快、明 丽新鲜的色彩。下边六句是以愉悦的笔调对幽居生活作具体描写。“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这四句全用白描手法。“微 雨”两句,是人们赞赏的佳句。这里说“微雨”,是对早春细雨的准确描绘;“夜来过”, 著一 “过”字,便写出了诗人的感受。显然他并没有看到这夜来的春雨,只是从感觉上得来, 因而与下句的“不知”关合,写的是感觉和联想。这两句看来描写的是景而实际是写情,写 诗人对夜来细微春雨的喜爱和对春草在微雨滋润下成长的欣慰。这里有一派生机盎然的春天 气息,也有
44、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愉快情趣。比之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 池上楼),要更含蓄、蕴藉,更丰富新鲜,饶有生意。“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是 上文情景的延伸与烘托。这里不独景色稀鲜,也有诗人幽居的宁静和心情的喜悦。真是有声 有色,清新酣畅。这四句是诗人对自己幽居生活的一个片断的描绘,他只截取了早春清晨一个短暂时刻的 山中景物和自己的感受,然后加以轻轻点染,便呈现出一幅生动的图画,同时诗人幽居的喜 悦、知足保和的情趣也在这画面中透露出来。接下去,”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时与”、“或随”,说明有时与道士相邂逅, 有时同樵夫相过从,这些事都不是经常的,也就是说,诗人幽居山林,很少与人交
45、游。这样, 他的清幽淡漠、平静悠闲则是可想而知了。韦应物实现了脱离官场,幽居山林,享受可爱的清流、茂树、云物的愿望,他感到心安 理得,因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这里用了魏志王粲传的典故。王粲传 中说到徐干,引了裴松之注说:徐干“轻官忽禄,不耽世荣”。韦应物所说的与徐干有所不 同,韦应物这二句的意思是:我本就是笨拙愚劣的人,过这种幽居生活自当心安理得,怎么 能说我是那种鄙薄世上荣华富贵的高雅之士呢!这两句不单纯是诗人的解嘲,因为诗人并不 是完全看破红尘而去归隐,他只是对官场的昏暗有所厌倦,想求得解脱,因而辞官幽居。一 旦有机遇,他还是要进入仕途的。所以诗人只说自己的愚拙,不说自己的清高,把
46、自己同真 隐士区别开来。这既表示了他对幽居独处、独善其身的满足,又表示了对别人的追求并不鄙 弃。韦应物的诗受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然等前辈诗人的影响很大,前人说:“应物 五言古体源出于陶,而化于三谢,故真而不朴,华而不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又 说:“一寄穗株鲜于简淡之中,渊明以来,盖一人而已”(宋濂宋文宪公集卷三十七)。 这些评价并不十分恰当,但是可以说明韦诗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风格的。(三)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谏逐客书中,李斯用河海设喻,“江河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强调只有胸襟 博大开阔,才能包举贤士,广罗人才。(2)登岳阳楼中描写洞庭湖水势浩瀚
47、,无边无际,承载万物的句子是:“吴楚东南非, 乾坤日夜浮(3)比喻修辞在古代诗词中比较常见,比如北宋王安石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用 “翠峰如簇”一句表现登高所见山峰林立之貌,而南宋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用“玉鉴琼田 三万顷”一句形容月光下洞庭湖皎洁的水面。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D ) (3分)课时作业P161川南地区首次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它填补了四川新石器时代文化在川南地区的空白,并可将川南地区的历史 2000年。像“甲型H1N1流感”这样重大的疾病在人类蔓延,势必会引起社会,各国政府 一定要给予高度的重视,进行严密的监控。现在的网
48、吧、学校机房等处的电脑大约30%都可能被人装上了木马,大家的防盗 意识不强,QQ被盗已是常见事。A.回溯振荡何况B.回溯震荡何况C.上溯振荡况且D.上溯震荡况且1“上溯”是沿水逆流而上,也借指从现在往上推(过去的年代)。“回”是往上推求和回顾、 回忆。该句是说川南地区的历史向过去推算,用“上溯”恰当。2 “震荡”指震动,动荡。如社会震荡、回声震荡。“振荡”指振动或电流的周期性变化。 该句应用“震荡”。3 “何况”摆出的情况往往与上句有反差较大的对比关系。“况且”之 前,往往是主要原因,之后是次要原因。该句应用“况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0题。(7分)课时作业P189江南水乡是一幅油画,只有当人们行走在那铺满青石的小路上,才能感受那种独特的神 韵。那一排排错落有致的青砖瓦房,那一棵棵随风裁剪的翠绿细柳,那一条条缓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