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雄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600000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0.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雄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雄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雄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雄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L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雄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1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水何澹澹, O树木丛生, O (曹操观沧海)(2)正是江南好风景, o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 ,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o (王湾次北固山下)(4),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借写风雨梦境,抒发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的诗句是: , o(6)论语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o(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描写诗人因人隔两地、难以相从,只能将愁心寄与明月的心境的诗句是:2 .下列词语中字音、

2、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侍弄(si) *B.禁涸(gu)*C.炫(xuan)耀D.慷慨(kai)A.侍弄(si) *B.禁涸(gu)*C.炫(xuan)耀D.慷慨(kai)莅临(wei) 庇(pi)护逃窜(cuan)*叮嘱(zhii) 茄茗(han) 姊妹(Z1)狡黠(ji6)坍塌(匕n)喜出忘外恍然大悟惊慌失错混为一谈3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王安很健谈,他弟弟也爱说,这哥俩真是大相径庭。 B.他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大家保持一致,然而他不肯做一个随声附和的人。 C.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神通广大,会七十二变。 D.几十年过去了,刘老师仍然在自己的岗位上诲人不倦,教出了一批批优秀

3、学子。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B. “冬天、出现、苍白”分别是动词、名词、数量词。C “奋不顾身、大公无私、见义勇为”都是贬义词。D.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故选:Ao本题考查文化常识。广义的文化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 举礼仪、称谓、名号等,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作答即可。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这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这样才 能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5.【答案】【小题1】C【小题2】【解析】(1)本题考

4、查诗歌词句赏析。“巴山夜雨涨秋池”这句含义为: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 沥,雨水已涨满秋池。“秋”本就是一个特殊的季节,容易引人怀念家乡、思念亲友,也有时光 流逝、岁月蹉连之感;此处“秋”与“夜雨”交融,连绵不绝的“夜雨”为这萧瑟的秋天更增儿 分凄凉,诗人的心中也如这“秋池” 一般注满了愁思,所以这句中的意象整体烘托出凄清孤寂的 氛围,为诗人抒发对妻子的思念之情营造了冷清的意境。(2)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ABD.正确;C.有误,诗歌最后两句是虚写,写的是作者想象中自己与家人或友人团聚的情景,所以本项理解 有误;故选:Co答案:(1)烘托诗人孤独凄凉的心情。(答渲染气氛也可)(2) C译文:你问我

5、何时回家,我回家的日期定不下来啊!我此时唯一能告诉你的,就是这正在盛满秋池的绵 绵不尽的巴山夜雨了。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一齐坐在家里的西窗下,共剪烛花,相互倾诉今宵 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那该多好!夜雨寄北是一首抒情七言绝句,是诗人给对方的复信。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 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 孤寂。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要做到知人论世以察诗情。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

6、句,鉴赏诗歌时要注意作者、题目、 注解。6【答案】【小题1】达到,增长,放纵,轻薄【小题2】略【小题3】D【小题4】略【小题5】书信,儿子【小题6静,俭,奢,傲【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句意: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句意: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广:增长。句意: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淫:放纵。句意:轻薄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险:轻薄。(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停顿。该句翻译为: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其中“年”和“日”是主语成分,据此停顿为:年/与时驰,意/与日去。(3)本题考查“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例句中的“之”是助词“的”。A.代词,指元方;B.代词,

7、指学过的知识;C.代词,他们;D.助词,的。故选:Do(4)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词语: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以,用。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养德,培养品德。句意: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两文的题目,其中“书”的意思是“书信”,所以从体裁 上看,两文都是作者写给家人的书信。从内容上来说,甲文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 一封家书,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甲文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一句可知,诸葛亮强调修 身养德的方法是“静”和“俭”。乙文开头一句“世家子弟最易犯奢字、傲字开门见 山告诫

8、弟弟不要“奢”“傲”。答案:(1)达到;增长;放纵;轻薄。(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3) D(4)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5)书信儿子(诸葛瞻)(6)静俭奢傲参考译文:(甲)君子的行为操守,用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 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 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 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 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实悔恨又怎么来得及!(乙)官宦子弟

9、最容易犯“奢”字、“傲”字。不一定是华美的衣食才称为“奢”的,但使皮袍 呢褂样样都有,车马仆从件件齐全而自己却习以为常,这就一天天地趋于奢侈了。见到乡下人就 讥笑人家粗俗鄙陋,见到雇工就摆有权有势的架子,这样一天天地习惯于骄傲了。在文言文中句子的停顿大概有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根据语言顺序来处理停顿, 即主谓之间应停顿,动宾之间应停顿;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等几种常用的技巧。7.【答案】【小题1】习以为常,没认真注意过【小题2】认真注意,陌生又似曾相识【小题3】B【解析】(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的筛选和概括。根据第自然段中的“我虽然也陶醉于氤氯 的香气中,但却从来没有认真注意过

10、这种花树一一看惯了”可知,对花的感受是:没有认真注意 过,看惯了,习以为常;根据第自然段中“可是他的话却对我起了作用:我认真注意槐花了, 我仿佛第一次见到它,非常陌生,又似曾相识”可知,这引起作者对槐花的注意,作者对花的感 受是:认真注意,陌生又似曾相识。(2)本题考查还原语句的能力。所给句子强调了 “我”在槐花身上发现了新的东西。A处写了印 度朋友被槐花吸引,还未提及“我”的新发现;C出写了印度朋友听到“我”感到木棉花迷惑不 解的神情,与所给语句的陈述对象不同;D处写“我”再看槐花时,努力去制造出一种第一次见 到它的幻想,内容与所给语句不符;B处说“我认真注意槐花了 ”“非常陌生,又似曾相识

11、”, 陈述对象和内容都和所给语句一致。其中“非常陌生”和所给句子中的“从来没有发现的东西” 呼应,“似曾相识”和“以前”呼应。因此,所给句子放在B处最为合适。故选:Bo(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查找和筛选。写到第三次看槐花产生了新的感受是在文中第自然段。 根据题干“因为得到了什么启示,使他第三次看槐花产生了新的感受”可知,答案要往前查找, 由文中第自然段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一个经验:越是看惯了的东西,便越是习焉 不察,美丑都难看出”可知,这是作者得出的一个经验感受。而启示是指直接揭示事物中的道理, 让人有所认识、提高。因此第自然段中“我们要学着同客观存在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客观 地去

12、观察,要学着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就是作者得到的启示。答案:(1)习以为常,没认真注意过认真注意,陌生又似曾相识(2) B(3)我们要学着同客观存在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客观地去观察,要学着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一 切事物。本文三次写槐花,由于看花的情形不同,作者对花的感受也不同。第一次,在开花的季节,看到 了常见的槐花,作者习以为常,没认真注意过。第二次,印度朋友看见槐花惊奇赞美,作者认真 注意,陌生又似曾相识。第三次,努力制造出第一次见到的幻想,尽情欣赏,作者感到亲切而充 满生气。作者得到的启示是:我们要学着同客观存在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客观地去观察,要 学着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规

13、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解析】AC.正确;.有误,“淡白”说明花的朴素无华,纯洁,不追求华丽的外表。故选:Bo嫩绿的芽儿是冰心所做的一首诗,选自繁星春水。诗人以植物的生长来比喻青年的成长, 劝勉青年人要奋发努力,不断充实、提高、发展自己,甘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和牺牲。全 诗讴歌了青春的健美活力,赞美了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促人奋进,催人向上,给人以前进的勇 气和力量,富有积极意义。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

14、作者思想特点 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人、事、 景、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8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ABC.正确。D.有误,五猖会中父亲要求“我”背书,“我”失望、郁闷之极,最后终于背书成功,得以 去看五猖会,而鲁迅去看五猖会的心情,早被“背书”的事冲得荡然无存,开船以后的一切活动 于他全然无味了。故选:Do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收录鲁迅先生于1926年创作的 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 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15、。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 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 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 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体裁、涉及人物及故 事情节等,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这样做 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9 .【答案】孙行者一调芭蕉扇,罗刹女(铁扇公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情节和人物的识记能力。根据西游记一书

16、的阅读,可知这里涉 及的情节是“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文段中的A指的是牛魔王的妻子 红孩儿的母亲罗刹女(铁扇公主)。答案: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罗刹女(铁扇公主)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 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 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 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阅读名著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 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

17、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 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10 .【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内容概括。本文总共四段话,三个画面分别为第段。 第段“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 仰着脸,觑着眼睛,从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 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 吃了大家暖和些”,可知这是冬天,父子围坐在一起吃白水煮豆腐。第段“S君刚到杭州教书, 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可知 这是冬夜和友人泛舟西湖。第段“

18、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 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 可知这是冬天,母子三人在窗前等“我”回家。(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这是把水沸腾的样子比作鱼眼睛,生动形 象地写出了豆腐煮在水里的情态,情感上表现了我们对吃白水煮豆腐的渴慕之情,同时也体现出 父爱亲情的温暖。(3)本题考查句段含义。第段“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 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 可以看出温暖“我”的是亲情,即便是在冬天,家人等我回家

19、的情景让我倍感温暖。(4)本题考查标题含义。由第段“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可知吃白水煮豆腐发生在冬天; 由第段“又是冬天”,可知游西湖也发生在冬天;由第段“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可知家 人等我回家也是发生在冬天;由第段“我心上总是温暖的”,可知我内心的情感是温暖的;三 个画面中第段表达的情感是亲情,第段表达的情感是友情,这些温暖的情感与冬天的寒冷 形成对比,突出情感的温馨。所以以“冬天”为题。答案:(1)冬天,父子围坐在一起吃白水煮豆腐。冬夜和友人泛舟西湖。冬天,母子三人在窗前等“我” 回家。(2)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沸腾的样子和豆腐煮在水里的情态,表现出我们 对吃白水煮

20、豆腐的渴慕之情,也体现出父爱亲情的温暖。(3)亲情的温馨包围着“我”,即使在冬天,“我”的心中也感到温暖。(意近即可)(4)因为所写的事情都发生在冬天;作者心中的温暖与冬天的寒冷形成对比,突出亲情、友情的 温馨。【小题2】【小题3】【小题4】【解析】本文是散文。本文主要写了冬天,父子围坐在一起吃白水煮豆腐。冬夜和友人泛舟西湖。 冬天,母子三人在窗前等“我”回家。本文展现了亲情、友情的温馨。要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需要对全文有个整体的把握,然后抓住重点段落、句子、词语进行分析, 最后再次回归整体的感知,如此文章的内容就能很好的理解。11 .【答案】那一次,我真棒 那一次演讲,我真的很棒。它让我勇于

21、挑战自我,昂首挺胸走向 远方。刚进初中时,学校里举行了一场和“理想”有关的演讲比赛。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日 子在找材料、背稿子、排练中紧张地度过。在稍闲的时间里,我便会忍不住地想些细节问题,比 如说台上应该做什么样的手势呀,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呀,微笑时该露几颗牙齿呀总之,我惶 恐而兴奋,惴惴不安又满怀期待。在我惶恐而又兴奋的等待中,比赛的日子终于来到了。参赛选手都在后台作着准备工作。令 人憋闷的空气中满是紧张的气氛,我觉得似乎要窒息了。我想象着自己面对千万双眼睛注视的场 景,自己给自己打着气。当轮到我上场时,我顺利地完成了排练多遍的程序化动作。接下来却有 些紧张,感到声音似乎有些发抖。我赶忙

22、在心里安慰自己:一定要镇静,刚开始有一点点紧张, 这是正常的。我挺直了脊梁,用手潇洒地捋了一下额前的刘海儿,声音变得激昂有力,目光自然地逡巡全场,我以一个演讲家的心态全身心投入地讲,激情飞扬,把自己的理想畅谈得淋漓尽致。和我设想的一样,当我最后用一句铿锵有力的话结束了我的演讲时,下面响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掌 声。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演讲结束后不久,我所在的学校搞征文活动,我很自然地想到了我 的演讲稿。为了这篇稿子,我倾注了太多太多-每天一下课就直奔图书馆,一头扎进书籍纸堆中 查找资料;回到家依旧不放弃分分秒秒,苦思冥想反复修改,甚至直至深夜。我怎么忍心让自己 的心血付之东流呢?于是,我将稿子毅然

23、投了出去,没想到居然发表了!当自己捧着印有自己名 字和心血的报纸时,我由衷地笑了,深深地体会到:机会总是为有准备的人而设。感谢那一次演讲,是它让我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是它锻炼了我的勇气,积累了我的经验, 也让我为了以后每个目标去奋斗。那一次,我真的很棒。【解析】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补题时,一定要充分把握题目中的隐含信息,不能随便补题了事。“真”隐含的信息是:“令你难忘”“真正感受到”。也就是说,你要写的是自己曾经经历过的 有意义的“那一次”,是值得回忆的“那一次”。除了题目中提示的“快乐”“感动后 悔”,失落,外,还可以被“伤心”“难忘”“满足” “勇敢”“气愤” “委屈”“傻”等等, 只要

24、是表示情感或者心理活动的词皆可。文章要求写成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是由题目决定的。 词要围绕“那一次”的经历展开,叙事要完整,更重要的是要写出心理感受来。这篇文章用细腻的文笔对一次演讲的始末进行了全程刻画,让读者感同身受。演讲前、演讲中、 演讲后详略有致,层次分明;写演讲中时,不是平铺直叙,而是巧设波澜,让文章跌宕起伏。文 章开头和结尾所采取的议论的表达方式与全文主体所采用的记叙的表达方式互为补充,而且首尾 形成照应。文章运用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描写方法,增添了文章的魅力。语言流畅, 表达到位。12 .【答案】幸亏有你 我拖着长长的尾巴缓缓爬上山冈,火红的晚霞在天空中绽放,那是血的 色

25、彩;枫叶飘落,枯草连天,那是死亡的征兆。我露出锋利的猿牙。仰天长啸,一丝丝恐惧在大 地上久久回荡。我是一只狼,孤独的狼,血腥的狼。我承认自己是死神的信使,只要我的爪子还在,我就能 用它把一只只羊撕成两半。我的心中充满了仇恨,当我还是匹幼狼的时候,我亲眼看见狮子用那坚韧的爪子戳穿了我母 亲的心脏。我躲在旁边,亲眼看着狮子们一点点地将我母亲的肉撕开,最后只剩下一具白骨我走了,离开了狼群,在戈壁上独自流浪。我万万没想到,肥壮的羊们也向我攻击,我苟且 偷生的活了下来。那一天,天灰蒙蒙地下着小雨,我得到了展现才能的机会。在所有的羊熟睡的 时候,我把他们一个个地送上天堂。无论我怎么用水去洗爪子,却总不能洗

26、掉沾污的血。月悄悄地升起来,我小心翼翼地前进,身后有股股冷风袭来,我的毛都竖得笔直笔直的。突 然,你闯进了我的视野,我悄悄地逼近你,冷风悄悄地逼近我。我猛扑过去,而你却没有一丝畏 惧,呆呆地望着我。我从你的眼神中看不到任何的恐惧,我也愣住了,你的眼神太像我的母亲, 我的爪子变得沉重起来,我杀不了你,虽说你是一只羊。我决定放了你,你真是只可怕的羊。我回过头,一只狮子出现在我面前,我认得他-我母亲 的仇一定要报!在我与狮子敌对的时候,你走了,头也不回地走了。也许你应该走,我尊重你的选 择。后来,你又回来了,在你的后面竟是一群狼!你你救了我?对,你的的确确是救了我。旭日东升。天空变得很蓝,草变得很绿

27、,我也变了副模样。我收起锋利的爪子,藏起血腥的 提牙。我与你成了好朋友,我们一起出生入死,一起绝处逢生,渐渐地,我的爪子上的污点慢慢 地褪去。终于有一天,我彻底改变了原来的模样,我不再是死神的信使,而属于你,属于我的希望。不知大地上的草换了多少遍,我成了你的伙伴,所有的人都亲切地称呼我为“牧羊犬”。【解析】作文在扣题时,要扣住两点:一是要扣准“幸亏”,要把“幸亏”的缘由写出来。“幸 亏”是带有很特殊的环境的。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幸亏:表示由于偶然出现的有利条件 而避免了某种不利的事情。如,幸亏他带了雨衣,不然全身都得湿透;他幸亏抢救及时,才保住 了性命。可见,幸亏,带有很大的特殊性、必需性、

28、唯一性。要把“幸亏”的情感、感受写出来。 二是要把“你”认识明白。你,可以实指一个人,可以是妈妈、爸爸,老师、同学,甚至是你不 认识的一个人;也可以实指某一爱好,如足球、绘画,书法、读书等;还可以是虚指,指一种精 神、追求,如坚强、勤奋,境界等。“你”给我什么启发,什么认知,什么精神的涌动,给了我 什么激励,“你”内在的精神、气质,外在的言行等,如何影响了我的认知、境界等等,都要根 据自己的具体事例表现出来。这个题目最适合写成记叙文。故事情节要写得富有起伏,开始时自己的“不利”情况,通过 “你”的引导、教育、影?等,使“我”在原有认知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向“有利”方面有 了转化。这样行文,故

29、事情节也就有了波澜。本文采用寓言故事,文体独特,蕴涵人生哲理。本文阐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只与众不同的羊使 主人公-狼的人生观开始发生转变,改变了他从前对“羊”的看法。主人公最终完成了从“狼” 到“犬”的蜕变。这是则寓言故事,用寓意告诉我们人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有良知和爱心的存在, 就可以由邪恶转化为善良。本文主题深刻,“幸亏”二字一语双关。重点写的是幸亏有了一只羊,才使“我”这匹狼发 生了转变,这种转变有两点,一是使“我”脱离了危险,二是使“我”改变了本性。“幸亏” 一 词的含义,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也使主题立意深刻,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

30、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诗中的“秋”字除了交待季节外,还起什么作用?(2)下列有关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家人相见的无奈。B. “何当共剪西窗烛”中“何当”的意思是“何时将要”。C.最后两句是实写,实写自己的经历。D.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即兴写来,道出了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6.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乙】世

31、家子弟最易犯“奢”字、“傲”字。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 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车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趋于奢矣。见乡人则嗤其朴陋,见雇工 则颐指气使,此即日习于傲矣。(节选自曾国藩家书)注释:朴陋:粗俗鄙陋。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或 口鼻出气发声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随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气。(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年与时驰,意与日去(3)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君子之行A.友人惭,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32、C.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述而)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5)从体裁上看,【甲】【乙】两文都是作者写给家人的 ;从内容上看,它们劝勉的 对象不同,【甲】文是诸葛亮写给 的,【乙】文是曾国藩写给弟弟的。(6)【甲】文强调修身养德的方法是“”与“,【乙】文作者告诫弟弟不 要“” ”。(每空各填原文一个字)7.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槐花季羡林自从移家朗润园,每年在春夏之交的时候,我一出门向西走,总是清香飘浮,溢满鼻官。抬眼一看,在流满了绿水的荷塘岸边,在高高低低的土山上面,就能看到成片的洋槐,满树 繁花,闪着银光;花朵缀满高树枝头,开上去,开

33、上去,一直开到高空,让我立刻想到在新 疆天池上看到的白雪皑皑的万古雪峰。这种槐树在北方是非常习见的树种。我虽然也陶醉于氤氯的香气中,但却从来没有认真注 意过这种花树。有一年,也是在这样春夏之交的时候,我陪一位印度朋友参观北大校园。A走到槐花 树下,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抬头看了看,眼睛瞪得又大又圆。“真好看呀!这真是奇迹!”“什么奇迹呀? ”“你们这样的花树。”“这有什么了不起呢?我们这里多得很。”“多得很就不了不起了吗? ”我无言以对,看来辩论下去已经毫无意义了。可是他的话却对我起了作用:我认真注意槐 花了,我仿佛第一次见到它,非常陌生,又似曾相识。B在沉思之余,我忽然想到,自己在印度也曾有

34、过类似的情景。我在海德拉巴看到耸入云天 的木棉树时,也曾大为惊诧。碗口大的红花挂满枝头,银红如朝阳,灿烂似晚霞,我不禁大为慨叹: “真好看呀!简直神奇极了! ”“什么神奇? ”“这木棉花。”“这有什么神奇呢?我们这里到处都有。”【C】陪伴我们的印度朋友满脸迷惑不解的神气。我的眼睛瞪得多大,我自己看不到。现 在到了中国,在洋槐树下,轮到印度朋友(当然不是同一个人)瞪大眼睛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一个经验:越是看惯了的东西,便越是习焉不察,美丑都难 看出。我们要学着同客观存在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客观地去观察,要学着用新的眼光去 看待一切事物。我想自己先试一试看,果然有了神奇的效果。【D】我

35、现在再走过荷塘看到槐花,努力在 自己的心中制造出第一次见到的幻想,我不再熟视无睹,而是尽情地欣赏。槐花也仿佛是得 到了知己,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洋槐,似乎在喃喃自语,又对我讲话。周围的山石树木, 仿佛一下子活了起来,一片生机,融融氤氯。荷塘里的绿水仿佛更绿了;槐树上的白花仿佛 更白了;人家篱笆里开的红花仿佛更红了。风吹,鸟鸣,都洋溢着无限生气。一切眼前的东 西联在一起,汇成了宇宙的大欢畅。(选自季羡林散文集,有删改)(1)本文三次写槐花,由于看花的情形不同,作者对花的感受也不同。用你学到的默读方法快 速阅读文章,填写下面表格。看花的情形对花的主要感受第一次在开花的季节,看到了常见的槐花(1)

36、第二次印度朋友看见槐花惊奇赞美(2) 第三次努力制造出第一次见到的幻想,尽情欣赏亲切而充满生气(2)下面的句子是文章原句,请选择它在文中的正确位置 “我在它身上发现了许多新的以前从来没有发现的东西。”A. A处B. B处c. C处D. D处(3)作者因为得到了什么启示,使他第三次看槐花产生了新的感受?用原文中的一句话回答。8 .关于冰心这首小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A.第一节中“嫩绿的芽儿”是刚出土的娇嫩的幼苗,形容青年人生机盎然,“发展你自己” 是说青年人要努力使自己成长壮大。

37、B.第二节说芽儿经过艰苦的奋斗,长大成为“淡白的花”,这时就应该将自己的一切奉献出 来。“淡白”说明花已经怒放即将凋零。C.第三节说花儿经过奋斗,结成“深红的果儿”,这时就应该牺牲自己,供人品尝、食用。 “深红”暗示“果儿”已熟透,可以摘取了。9 .下列有关朝花夕拾的内容,有误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所描绘的人物画卷中,有迷信而善良的长妈妈,有严谨而正直的藤野先生B.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揭示了封建“孝 道”的虚伪和残酷。C.书中提到衍太太的事有:在父亲临死时怂恿我一直呼唤父亲;鼓励小孩子吃冰。D.五猖会中“我”没有完成背书任务,没能去看渴盼已久的迎神赛会

38、。10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面的问题。行者笑道:“嫂嫂勿得悭吝,是必借我使使。保得唐僧过山,就送还你。我是个志诚有 余的君子,不是那借物不还的小人。”A又骂道:“泼湖剂!好没道理,没分晓!夺子之仇,尚未报得;借扇之意,岂得如心! 你不要走!吃我老娘一剑!”上面文字出自西游记一个情节,情节名称叫 ,文段中的A指的是 (人 物)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冬天朱自清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 “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 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 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

39、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 “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 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 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 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 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S君刚到杭州教 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 本来前一晚是“月当头”;

40、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吧。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 我们一只划子。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研的银子。湖上的 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火。s君口占两句诗道:“数星灯火认渔村,淡 墨轻描远黛痕。”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我渐渐地快睡着了。P君“喂” 了一 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还常常通着信,P君听说转变 了好几次,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特税了,以后便没有消息、。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我们住在山脚 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

41、路 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我们是外路人,除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妻 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 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 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她 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所描述的三幅画面的内容。(2)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3)写出你对第段划线句子

42、“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这句话的理解。(4)本文对冬天的景物描写着墨不多,为什么却以“冬天”为题?12 .请以“那一次,我真”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围绕中心选材,中心突出,条理清楚;字数不少于500字;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13 .根据要求作文。题目:幸亏有你提示:“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可以是一个人,一本书,一次经历,一 份追求。要求: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不得抄袭;思想健康, 语言文明;字数不少于500字。答案和解析1 .【答案】【小题1】山岛竦峙,百草丰茂【小题2落花时节又逢君【小题3】海日

43、生残夜,归雁洛阳边【小题4】枯藤老树昏鸦【小题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小题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小题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解析】答案:(1)山岛竦峙 百草丰茂(注意“竦”的书写)(2)落花时节又逢君(3)海日生残夜归雁洛阳边(4)枯藤老树昏鸦(注意“藤”的书写)(5)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6)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注意“殆”的书写)(7)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

44、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 借鉴。1 .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 .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 .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 .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2.【答案】D【解析】A.有误,“侍弄”的“侍”应读作“shl”,“莅临”的“莅”应读作“11”,“喜出忘 外”的“忘”应写作“望”。8 .有误,“禁涸”的“涸”应写作“锢”,“庇护”的“庇”应读作“bl”。C.有误,“逃窜”的“窜”应读作“cuAn” , “狡黠”的“黠”应读作“xi* , “惊慌失错”的 “错”应写作“措”。D.正确。故选:Do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字形。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

45、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 字的字音、字形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 答案。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 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 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9 .【答案】A【解析】A.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这里形容“王安很健谈,他弟弟也爱说,不 合句意,使用有误;B.正确,随声附和:比喻没主见,只会盲从。这里形容他不想做一个没有主见的人,使用正确; C.正确,神通广大: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这里形容孙悟空的本领高

46、超,使用正确; D.正确,诲人不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这里形容刘老师教导人非常耐心,使用正确; 故选:Ao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 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 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 是否恰当。10 【答案】A【解析】A.正确;B.有误,“冬天、出现、苍白”分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所以本项有误;C.有误,“奋不顾身、大公无私、见义勇为”都是褒义词,所以本项有误;D.有误,“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所以本项有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