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8年级下语文学案《第9课桃花源记》01.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549362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8年级下语文学案《第9课桃花源记》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部编版8年级下语文学案《第9课桃花源记》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8年级下语文学案《第9课桃花源记》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8年级下语文学案《第9课桃花源记》01.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9桃花源记学案学习目标1 .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2,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 写作特点。3.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部分文言常用词语。学习重难点.朗读、背诵课文1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故事的寓意。学习过程一、预习新课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 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 烦意乱时。当你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象一些开心的东西,你会去幻想着一切都 变得美好顺利欢畅的一刹,你会去遐想成功带来的无尽的欢畅生活在东晋的 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

2、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 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和渴望。二、导学基础知识(一)作者简介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 先生。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 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 恶,41岁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他 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归去来 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二)写作背景本文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军阀割据,战

3、乱频繁,生灵涂炭。当 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深知无法改 变现状,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 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 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三、导读理解1 ,古今异义(1)芳草鲜美 古义:新鲜美好。 今义:食物滋味好。 (2)阡陌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指运输事业。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绝境 古义:与入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4)无论魏晋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

4、。 (5)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不值得,不必。 今义:不充足,不够。 2 .通假字(1)便要还家:同“邀”,邀请。 3 . 一司多义(1)寻寻向所志(寻找)寻病终(随即,不久) (2)遂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 遂迷(终于) (3)舍便舍船(sh爸,放弃) 屋舍俨然(sh8,房舍) (4)志处处志之(做记号)寻向所志(标记) .词类活用(1)形容词用作动词欲穷其林:尽。 (2)形容词意动用法渔人甚异之:对感到惊异。 (3)名词用作动词未果,寻病终:实现。 4 .文言句式(1)省略句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尽”后省略介词“于”)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酒食”后省略宾语“招待他”)(2)判

5、断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自我检测L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B.不足为外人道也(w8i)捕鱼为业(wdA.便舍船(sh。)屋舍俨然(sh4)i)C.男女衣着(zhuo) 便要还家(ydo) D.遂与外人间隔(jidn)此中人语云(yS)2,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渔人甚异之B.具答之c.闻之,欣然规往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D.具言所闻,皆叹惋.用课文原句填空。(1)风儿摇荡,粉粉的桃花,纷纷飘落在如茵的草地上,呈现出

6、一幅“,”的美景。(陶渊明桃花源记)(2)桃花源记中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现在用来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的成语是 o(3)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了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的句子是, O.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 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 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 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

7、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J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阡陌交通()便要还家()便扶向路()处处志之()(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构思精巧,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叙述了一个曲折有致的故事。B.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此寄托他的美好理想,又表现他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C. “不足为外人道也”,短短几个字,却能表现桃花源人淳朴谦逊、不喜张扬的品质。D.本文以“忘路之远近”开篇,到“遂迷,不复得路”结尾,渲染了桃花源的神秘虚幻。(4)文中描绘了陶渊明心中理想的生活图景,先秦时期的老子也有类似的描述,试结合链 接材料,指出它们的相似点。链接材料: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 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注】至治之极:国家治理得好极了。甘:美味,以为甜美。答案1 .答案:B.答案:D2 .答案:D.答案:(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豁然开朗(3)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做记号做记号3 .答案:(1)交错相通同“邀工邀请。 沿着、顺着(2)花草遍地,新鲜美好,落花纷纷。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3) C(4)人民生活幸福,安居乐业;和平安宁,不受外界打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