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百所名校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河南省百所名校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模拟招生考试10月联考历史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 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 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1 .据记载,考古学家早年在安阳殷墟清理出的商代马车均是直衡车(古车前端架于马项之上
2、 的横木是直的)。后来发现甲骨文中的“车字有多种写法,既有直衡车,还有曲衡车。受此启 发,考古学家按图索骥,果然清理出曲衡车。由此可见,商代甲骨文()A.是世界上最早成熟文字B.再现了商代马车演变C.实现了艺术与现实的结合D.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某学者认为,“仁爱”是孔子公共性思想的核心,“仁”既是个体内心存有,同时也是 个体在公共交往,政治活动中所需要贯彻到底的原则。孔子希望怀有“仁”德的圣贤、君子, 积极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品德,努力实现社会大同团结和个体自适其性的公共生活理想。可 见,孔子的公共性思想()A.意在强化儒学的主流地位B.着眼于社会关系的和谐C.实现了功名与道德的结合D.提倡无
3、差别无等级的爱2 .东汉列侯分封的形式有徙封、复封等,如下表所示。该分封形式()A.承袭了宗法分封特点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A.承袭了宗法分封特点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打破了郡国并行格局D.成为门阀政治的先导.某学者认为,唐代三省制是从尚书省宰相制到中书门下宰相制的过渡形态,中书门下宰徙封朝廷将列侯从原封地迁徙至另外的封地相应地,列侯的爵称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复封嗣子袭爵后,对嗣子之兄弟再进行的分封,诸侯王或列侯已获封爵,但由于某种原因而被免爵除国, 之后朝廷再次恢复其爵士,王侯绝国后,由失国者的子孙或者其他亲族成员如兄弟、兄弟子、甚至叔 伯等袭爵的分封相制并非尚书省宰相制的简单回归,而是纳入
4、了三省制的运作机制,使皇帝与宰相之间的权 力运作更加一体化。该学者意在强调,中书门下宰相制()A.优化了中枢机构的运行B.扩大了三省间的隔阂C.强化了中央集权的体制D.践行了权力制衡理念.宋代,朝廷曾提出“民不加赋而国用饶”,这一理念以不增加民众的赋税总额为前提,以政策鼓励新的经济增长进而带动财政收入的增加。1077年,北宋税赋总收入7070万贯,其中农业税2162万贯,工商税4911万贯。据此判断,这一时期()A.商品经济已占主体B.国家干预经济效果显现C.小农生产持续衰退D.重农抑商政策宣告破产3 .下图为元大都街道胡同复原图,据此可知,当时()以商业网点A.城市人口大量增加B.胡同地摊经
5、济潜滋暗长C.城市经济沿袭前代D.城市建设体现蒙古风格.明清之际,顾炎武认为,传统君、臣,民关系的最大弊病在于君权至高无上,导致君臣,君民 关系失衡。为此,他提出“天子一位”“禄以代耕”,实际上就是把君主置于与普通民众同等 的地位,以表达君、臣、民在政治上的互相平等。顾炎武的主张()A.主旨在于推翻君主制度B.体现了社会转型的时代要求C.根源于自然经济 解体D.反映了西学东渐的发展趋势4 .清代,针对官员子弟的科举考试,设立了官卷制度与亲族回避制度等项制度。官卷制度作 为一种独特的制度,既是对官员的笼络与照顾,也是对其的约束和限制。清代回避制度主要有 亲属回避、籍贯回避、命题回避、阅卷回避、磨
6、勘官回避等。这些做法()A.完善了科举考试制度B.推动了官僚阶层的流动C.避免了科举考试弊端D.确保了选官 公平公正.因为南京条约有五口通商等规定,英国方面遂借口须就相关具体事宜与中国地方官员 “审慎议定”,于1845年达成了中英上海租地章程,使得英国先行“合法”在上海开设 租界,然后其他国家也得以在上海设立租界,进而作为“国中之国”的外国租界扩大到中国 多个城市。可见,租界的设立()A.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明显例证B.激化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C使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在一起D.引发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10.1881年11月8日,唐胥铁路正式通车,拉开了中国铁路建设的序幕,有学者总结了铁 路建设对于
7、近代中国的重大作用,如下表所示。该学者意在强调近代铁路建设()A.为洋务运动兴起奠定了基础B.使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序号重大作用促发中国近代交通运输革命促进资源开发和工商业发展引发城市兴衰及城镇功能的变迁促进了农业生产商品化、区域化倾向的发展带来了社会意识和民风民俗的娘变C.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D.适应了近代化的发展潮流.19世纪后半叶,清政府面临的国际形势更加严峻,在此种情况之下,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 的应对措施:加强塞防与海防建设,保藩固边,即注重对藩属国的保护,以琉球守东南,以高丽 守东北,以蒙古守西北,以越南守西南。这体现出清政府()A.主动融入世界体系B.已经完成军队西式化改革C.
8、国防举措新旧杂糅D.把边疆安全放在首要位置12 . 1894年7月,日本的福泽谕吉发表文章,认为甲午战争是“文明开化进步者与妨碍进步者 之战,而绝不是两国之争”,是一场“文明与野蛮之战”,是“为了推进文明进行的战争”。 此外,他还在文章中分析了战争采取的策略等。福泽谕吉此举旨在()A.揭露晚清朝廷反动的真实面目B.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C.为日本的侵略制造舆论和借口D.扩大民主革命在中国的影响.下图为民国初期上海寄往烟台 实寄封,贴4分帆船邮票;信封背面印有“上海鸿泰永 记袜机厂”的广告。这反映出当时()A.资本主义发展催生了近代广告业B.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程度发展C.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
9、济的地位D.政府的政策助推了邮政业的改革.抗战时期某文件资料显示,八路军打完胜仗后,”一个同志进村做饭,想向老乡借一副桶, 老乡说:抗战以来,没见过打三天三夜的仗,敌人在山上,你们也敢冲敢打。真辛苦了,现在 大家伙儿都不在,无法慰劳你们。别说找一副桶,就是找十副桶也没问题!”该文件能够说 明,抗战时期()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日益巩固B. “双减”政策得到农民支持C.中国共产党深得民众的拥护D.日寇在敌后战场陷入孤立13 .新中国成立后,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原则下开展“内外交流”成为一项基本国策,是 建国初期“四面八方”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1950年,我国先后与苏联等国建立了政府间的 贸易关系
10、,同时,也利用原有基础,积极发展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间贸易。新中国成立初 期的“内外交流”()A.有助于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发展B.是“另起炉灶”的典型体现C.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D.与“一边倒”政策相互矛盾.沈阳胶鞋总厂在1997年时,在册人员2700多名,离退休人员1100名。但根据企业生产 经营规模,实际只需要1504人。1998年该厂实施下岗分流,减人增效的政策,同时还利用主 辅分离、精干主业后的闲置厂房设备对外出租,每年为企业创收100多万元。这折射出当时()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B.国有企业创新活力得到激发C.承包式经营责任制已经普遍实施D.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11、苏格拉底亲身经历了伯里克利时代和伯罗奔尼撒战争,体察雅典从极盛而趋衰,他聚集 大批弟子论学,到处找人论辩、针硬时政。西塞罗说苏格拉底“第一个将哲学从天空召唤下 来,使它立足于城邦” “研究生活、善和恶”。苏格拉底这样做()A.推动雅典重新走向辉煌B.使雅典形成了崇尚理性的风气C.发扬了智者学派的主张D.有利于提升雅典公民道德素养14 .据记载,所有权转让登记制度首先产生于罗马国家的部分行省中,其后逐渐流行于罗马帝国。该制度主要以土地登记簿为载体,规定所有权发生转让的法律效力以登记转让行为的实施为必备要件。据此可知,罗马的所有权登记制度()A. 一定程度优化了司法程序B.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C.反
12、映了民事法律的随意性D.提高了自然法的地位.自中世纪以来,西欧社会一直等级分明,僧侣、贵族、农民和市民之间有着明显的界限,但到了 16、17世纪,原有的界限被打破了,一些人地位上升,另一些人下降,有些人甚至地位颠倒,还有些则一身二任。与这些变化有关的是()A.新航路开辟后的价格革命B.工业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化C.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D.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密切结合15 .下表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组成及其内容摘录。据此可知,该宪法()名称通过时间内容摘录参议院组织法1875年2月参议员由三百人组成:二百五十名由法国各省及殖民地选出,七十五名由国民议会选出政权组织法1875年2月两院有权根据各自依
13、绝对多数票分别作出的决议,或自动地、或经共和国总统之要求,宣布有必要修改宪法国家政权机关相互关系法1875年7月共和国总统用咨文与两院联系;该咨文应由一位部长在议 会讲台上宣读。各部部长得出席两院,经部长要求,应准他 在议院发言A.吸收了美国宪政经验B.彰显出中央集权的特色C.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D.有利于政治派别的妥协16 .美国小说愤怒的葡萄发表于1939年,以破产佃农乔德一家的大迁移为中心,描述了 经济恐慌爆发之时美国的景象:银行的冷血、农民的悲惨、警察的蛮横、资产者的无情。小 说1940年被改编为电影,被重印和翻译成多种文字,成为经典作品。据此可知()A.大危机根源于资金链的断裂B.大危
14、机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C.农民大迁移加剧了经济恐慌D.经济恐慌使社会结构得以改变.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或全部改造过的新企业的生产量,占工业总产量的80%以 上,其中发电站、化学工业、钢铁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等还高于这个水平;各部门的金属切割机 有50%、农用联合收割机有90%左右是“二五”计划期间制造的。据此判断,苏联前两个五年 计划()A.借鉴了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模式B.为改革社会主义公有制提供了一定条件C.合理优化了国民经济基本结构D.有利于运用现代技术装备苏联的工农业23.1957年3月25日,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政府首脑和外长正式签署罗马条约,其中 规定:建立六国关税同盟,筹组农产品共
15、同市场,并实行六国共同的农业政策。根据该条约, 六国对外关税税率,对外贸易,对外农业政策等方面的权力,逐渐转移给了欧共体这一超国家 组织。这说明()A.发展中国家面临更为严峻的经济形势B.经济区域化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C.主权让渡促进了经济区域集团的发展D.欧共体实际上就是一个经济政治联盟.“第三世界”这个概念由法国人口学家艾尔佛雷德索维于1952年首先使用,意指不属 于美苏集团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20世纪60年代,“第三世界”的概念广为流行,也为广 大发展中国家接受。1973年9月,第四次不结盟国家会议上通过的政治宣言中,正式使 用了 “第三世界”。这反映了当时()A.美苏之间激烈争夺中间
16、地带B.第三世界走向了国际舞台中心C.发展中国家逐渐与世界接轨D.新兴力量崛起助推多极化趋势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耍求材料一 在伊丽莎白统治时期,议会通过了两项改造水路的立法。1571年通过了一个使 韦兰河通往大海的议会法案。1571年通过了第二项议会法案,授权伦敦市的公司给通往伦敦 北部的利河改造提供资金。为了拓展英国的海外运输,17世纪中期,英国相继出台了 一系列 的航海条例和航海法案,禁止外国船只在英国沿海航行,禁止用外国船只装载外国货进入英 国港口。工业革命初期,英国运河运输兴旺起来。英国运河运输业的发展既得力于市场经济 发展需求,又受益于政
17、府引导和扶持。运河兴建过程中出现的购买土地、江河改道、穿越公 路等问题,国家统一协调。有许多运河获得政府资助。此外,国家还给运河运输业一定程度上 的政策倾斜,如减免税收。但随着铁路兴起,运河运输逐渐衰落下去。一摘编自张卫良工业革命前英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材料二 随着近代交通的发展,清政府设立机构进行管理。1906年,清政府设立邮传部, 管理轮船、铁路和电邮。1907年,邮传部下设船政司,专门管理水上交通。清末邮传部为了 振兴航运业,采取了以下措施;调查各地航运业发展状况;制订注册章程,健全规章制度;以资 金补助航运。此外,邮传部还制订内河航运计划,积极发展内河航运,采取措施反对垄断。为 了对抗外
18、国航运公司,成立中美轮船公司,开通国际航线。邮传部竭力维持中国航运业发展。 民国元年,邮传部改为交通部,分为总务、路政和邮电三股,船政由邮电股兼管,不久设航政司 专管。民国政府还颁布了一系列法令规范水上交通,例如航舶法从船舶登记法川内河航运 章程等。一摘编自白寿彝中国交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水路运输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水路运输相较于近代英国的不同之处, 并说明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水路运输的认识。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我国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
19、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给 予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并相沿成为制度,这种制度称为谥法,所给予的称号名为谥号。下表 是根据汪受宽谥法研究一书进行的部分统计。时代获得谥号的君主(位)获得恶谥的君主(位)获得恶谥的臣子(位)先秦23430块少资料秦朝秦始皇以臣子与后人无资格评价自己为由,废谥法制度两汉时期23i1西汉数量为多:赵幽王、淮南厉王、齐厉王、广陵厉王、燕灵王、长沙轲王、燕剁王等明朝150仅鲁荒王1人清朝1300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对上表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任意部分或整体),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54年12月
20、31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 首次以国家法律的形式确认了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名称和性质,同时也明确提出居民委员会的 主要任务。该条例颁布后,全国各地城市都陆续建立,健全了居民委员会组织,到1956年,建 立健全居民委员会的工作基本上完成。1980年初,广西合寨大队村民在当地党组织的领导下, 选举产生新中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组织村民讨论制定村规民约。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 五次会议,将村民委员会正式写入宪法。从此,村民委员会由合寨走向广西、走向全国。一摘编自黄刚探访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回眸中国基层民主实践足迹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现代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