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1年中职质量工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514564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66.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21年中职质量工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广东省2021年中职质量工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2021年中职质量工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2021年中职质量工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电户公文专用章区职业技术学校是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单位、广东省2021年中职质量工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S 皙位基本情况国家改革学发展示范学校、广东省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试点学校。现 有在校生5000人,教职工320多人;实训中心为省级实训中心,校 内实训基地86个,校外稳定基地37个,实训设备8000多万元。学 校以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为根本,坚持“恪守匠心,止于至善”的育人 理念,以创建“全国一流、广东特色、区域品牌”中职学校为目标, 不断创新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实施“分 类定制、校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践行校企“双元”育人机制;构 建点亮自己、闪耀他人的“亮闪

2、德育”体系,德育工作创新发展;全 部专业对接高职院校开展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试点,积极探索中高职 贯通人才培养机制;成立番禺工贸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单位86家,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化;全面深化内部管理机制改革,深度推 行“校系”二级管理;紧密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按“以群建系” 思路构建了智能制造、智慧财贸、环境艺术设计、休闲服务等4大专 业群;育人模式开放创新,成为区域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 篮。近年来,学校办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建设有数控技术应用等410.培养数控技术应用高水平专业群带头人1名,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8名,打造一支结构化教学团队。11.提高社会服务力,每年开展职业

3、技能培训2500人/次(含“1+X 证书”、课程证书),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培训巳200人/次。六、建设内容(一)加强团队教师能力建设,打造“金种子”培育工程1 .依托教师发展中心,做好团队教师能力提升方案依据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以及教师十 项职业行为准则制定师资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建立团队教师发展机 制,有相应的组织、制度和物质保障,致力打造一支一流的教师团队。 在做提升方案时要注意:在不同时期,根据年龄、学位、职业、团队 角色等分层分类培养。培训内容和方式要适应个人和学校的发展需 要,科学规划,学用一致。培训形式要满足实际情况和培训效果的需 要,多种形式并举。德技共修,学高为师

4、,身正为范。建立教师能力提升测评小组,建立团队教师的个人能力提升档 案,对团队教师的能力提升做好“德、技、勤、能、绩”等细分,一 年一考核,制定团队教师能力提升的测评方案和任务书清单,建立教 师发展个人画像,考核结果作为岗位晋升、评优评先的一大依据。2 .健全团队管理制度,落实团队工作责任制总负责人与领导小组针对团队教师的专业结构和自身特点,加大 团队管理制度的创新力度,制订教师专业技术培训制度教师素 质提升实施方案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保障制度等制度,修订专业带头人遴选及管理办法骨干教师遴选及管理办法教师社 会实践制度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团队教师考核评价制度等制度, 打造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管理机制

5、。(1)建“校+系+专业”三级管理责任制,强化制度落实。成立团 队建设监督考评小组,由学校监督委员及团队成员陈崇军、陈靖等组 成,形成“校+系+专业”三级管理责任制,加强团队制度管理与成员 执行制度的力度。团队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解项目建设任务书, 每一任务有总负责人、参与人,形成一份团队教师分工责任书。负责 人做到及时处理方案实施和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根据团 队建设模块化要求,及时组建、调整相关工作团队,协调安排校内外 资源,做好负责项目自查自评工作。参与人做到服从负责人安排,积 极完成自己的任务。(2)深化团队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做实全过程质量控制。成立 监督考核评估工作组,以建

6、设良好的师德师风为基础,建立常态化的 绩效评估、诊断改进、考核评价和激励奖惩机制,开发基于团队建设 关键绩效的3级考核评价指标。针对负责人提出的5大建设目标和五 个建设任务为第一指标,下面按建设具体内容细分二级指标,最后落 实到每一单项的三级指标。从目标达成率、任务完成率、任务完成质 量、建设创新点、标志性成果、预算执行率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实 施项目绩效评价管理,确保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高 质量达成。(3)建立教学创新团队可持续发展机制,形成良好的激励效应。 结合日常与年度考核评价结果,对团队负责人和成员进行奖惩。对完 成预期目标任务的教师进行奖励,完不成的实行责任追究,根据实

7、际 需要调整团队建设负责人和成员。项目如期完成,对团队进行综合奖 励。3 .科学合理组建团队,形成分工协作良好机制在整合校内外优质人才资源,选聘了广州市科腾智能装备股份有 限公司的机械高级工程师蔡衍明与广州市敏嘉制造技术有限公司的 中级工程师谢政平担任产业导师,组建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双师 型”团队,不断优化团队人员配备结构,最后形成一支有18人的金 字塔形创新教师团队(见图1)。在团队教师角色可以分为:专业群 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和教学管理员。团队教图1金字塔形创新教师团队图1金字塔形创新教师团队师全员参与团队建设,专兼结合、 多师互补,团队成员职责分工明确。 陈颂阳负

8、责顶层设计、组织协调分 工,整合校内外资源,统领团队建 设,督促凝练成果和转化推广;马 定中协助负责团队各项具体任务的 实施;建设任务按教师类型由江献 华、周大山等高级讲师牵头成立工 作小组实施;陈崇军和陈靖负责配合学校监督委员会对团队建设进行 绩效考核,对建设过程及经费使用进行监督管理;谢政平、蔡衍明企业兼职教师负责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指导学生真实生产技术,加强企 业文化、管理教育。分工思维导图如图2所示。每位教师要全面参与 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课程标准开发、教学流程重构、课程结构 再造、学习管理与评价等专业建设全过程,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 教学,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效果。制定能力提升方紊团

9、队建设分工团队建设分工全程工作责任制,共同参与、协作共建马定中 +城 导班子成立领导小组, 建教师发展中,匕建设相关保漳、管理制度协调各方资源组织与制度保障1、团队教师能力建设2、团队协作共同体 建设能力标准优化团队结构实训基地建设校企校际协同工双元育人三教改革经费使用团队总负责陈崇军+喇务陈靖+校监会条彳悔障(重构课系后勒月躇课堂革命建立监督考核组书证融通质教师考核评价,三全育人全程质量监控-一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信息技日3、对接职业标准 的课程体系构建资料、资源整 理,信息平台管理5、应用推广交流经 验成果4、团队协作的 模块化教学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方 (室、完善课程标准社受艮务江献华、马

10、定中等陈崇军、刘建 峰、郭嘉伟、谢 政平等周大山、蔡建聪、吴志华、蔡衍明等段超、擀辨、黄小静等群、黄健生、刘杨等成果转化及推广图2团队教师分工思维导图4 .打通团队教师能力发展路径,促“金种子”发芽团队教师按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标准中等职业学校数 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明确团队教师发展路径。(1)提升师德素养,践行教师职业标准。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为参照系,将师德素养融入“五育并举”与“三全育人”全过程, 在团队建设中锤炼高尚道德情操。将工匠精神作为职业教育师德倡导 的关键素养内涵。将师德师风培训作为提升师德素养的重要途径。实 施“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的师德师风专项培训,鼓励向榜样学

11、习, 有效提升教师的育人境界。(2)全面开展专项教师技能培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依托教师 发展中心,开发线上与线下优质培训资源,组织团队教师全员开展专 业教学法、课程开发技术、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以及专业教学标准、职 业技能等级标准等专项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科学实用,能为教师及 时更新专业发展理念,把握职业教育发展动态,掌握专业前沿知识与 技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教师模块化教学设计实施能力、课程 标准开发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做到定期开展、培训有计划、过程有记录、训后有总结、有践行,每 一项专项培训过后要形成一套专项培训方案。(3)全面开展企业实践活动,提升职业

12、能力。为提高专业教师实 践能力,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工作过程和相关职业岗位工作标准,学 习专业领域先进技术,促进关键技能改进与创新,提升教师实习实训 指导能力和技术技能积累创新能力,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按 照学校统一规划,执行教师社会实践制度,有计划的安排教师下企 业顶岗锻炼。在团队建设过程中,由于各角色的任务分工和侧重不同, 因此,相应的能力发展也有不同的侧重点,形成了教师角色与能力发 展路径有所不同,有针对性的分类分层培训。具体是:专业带头人提 升专业建设统筹和行业影响力;骨干教师加强课程建设和企业技术服务;青年教师提高教育教学和实践能力;兼职教师提升教育规律和理论教学能力;(二)建

13、立团队建设协作共同体,创新教师发展协同模式1 .完善校企、校际协同工作机制立足区域,面向先进装备制造业,依托职业教育集团,按照“专业群对接产业链,课程群对接岗位群,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的理 念。充分发挥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作用,通过行业企业专家 访谈、研讨和实地考察等措施,借助政府厂商会、企业联合会、中小 企业协会、机床协会等社会组织,纵向串联广州市敏嘉制造技术有限公司和广州市同晋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等先进制造业上下游企业组成校企合作联盟,构建“四维互动”的校企合作机制,如图3所示。榜I上游企业企业联合会技 术服 务机床装备 制造企业自动化设备 生产企业政策机械加工类 企业支持1职业学校厂

14、商会工商联合会下游企业设 备师 资零韶牛生产类 企业图3“四维互动”校企合作机制按照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与其他立项学校建立协作共同体,完善校企、校际协同工作机制,促进团队建设的整体水平不断提升。校企、校际协同工作机制的建立后,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在交流平台上 增强立项学校之间的人员交流、研究合作、资源共享,在团队建设、 人才培养、教学改革、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考核等方面协同创新。2 .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深化“双元”育人模式改革按照“将产业先进技术元素融入专业教学标准、企业科学管理元 素融入教育教学管理评价、企业优秀文化元素融入教育

15、教学过程”的 理念,重点打造智能制造综合实训中心、数字李生智慧工厂等2大产 教融合实践教学平台。完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与敏嘉、同晋公司合作, 打造“番职一敏嘉一同晋“数控校企合作示范基地。通过综合产教融 合平台的建设,开展真岗实训,实践“双元”育人模式,如图4所示。升学有 基础升学有 基础学企校业就业有本领共育人才共建课程 共建基地共享师资图4 “双元”育人模式创新产教融合基地运行机制,试行校企共同投入资金、设备和师资,教学循环与生产循环融合,企业、学校、教师、学生四方受益的 运行管理机制。(1)成立“校企双向交流”项目。制订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 办法,健全高技能人才到学校从教制度,聘请企事业单位

16、高技能人 才、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到学校兼职任教;在企业设 置教师实践流动站、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参加实践的教师搭建平台、 整合资源,建设企业实践基地,为企业培养员工,与企业共同承担技 术技能任务,解决企业的技术工艺难题。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研究, 解决企业生产和管理技术难题,形成相应的绩效激励考核机制,有效 提升教师的服务素养,校企共建2个高水平教师实践基地,两年内一 半以上团队教师有一个月以上企业实践经历。(2)开展“青蓝工程”和“结对培养团队中资质深的教师指 导青年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实施“青蓝工程”和新教师导 师指导制度(试行)。通过教师职业成长档案,对青年教师开展 职业

17、发展规划指导,帮助其尽快成长。开展陈崇军与黄健生、陈靖与 刘杨的“青蓝工程”,蔡建聪与黄小静、陈颂阳与陈崇军的“师徒结 对”工程。促成“老中青”的“传帮带”,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进 步快,促进“双元”育人,形成团队协作共同体,切实提高复合型技 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三)构建对接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抓好“金资源”课程开发 工程.构建“群链对接、校企耦合”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同制订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精准对接需求侧,以区域先进装备制造业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需求为指针,以学生接续发展的高职专业类群为导向,准确定位专业 群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以“专业课程群”精准对接“产业岗位链” 为核心,通过校企间

18、“管理、技术、规范”联动,以共育人才、共建 课程、共建基地、共享师资等具体项目为校企耦合连接媒介,实现专 业与产业、课程与岗位、教学环境与生产车间、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 等四方面精准对接,构建“群链对接、校企耦合”人才培养模式,校 企共育融”操作、工艺、装调、生技”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在校企共育人才模式下,服务“1”与“X”的有机衔接,对接粤 港澳大湾区先进装备制造业,本团队与武汉华中数控有限公司合作全 面开展数控车铳加工(初级)“1+X证书”试点。以“1+X证书”试点 为抓手,优化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实训基地建设,深化复合型技术 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共同研究制订2022级数控专业群人才

19、培养方案。1 .基于职业工作过程构建数控专业群课程体系瞄准产业链,打造“三阶段多维度”课程体系。瞄准先进装备制 造业中下游产业链,将智能制造、智能过程控制、绿色生产等新技术、 新工艺、新规范融入课程内容。以“基础课程相通、核心课程相近、 方向课程相关”为原则,将数控车钱加工(初级)“1+X”证书融入课 程体系,与企业联手开发包含职业基础、职业技能、职业能力三大模 块课程,建成分阶段实施、多方向的“三阶段多维度发展”课程体系, 如图6所示,学生通过系统学习熟知全岗位链,掌握2-3个专项技能,能胜任行业企业的2-3个岗位工作。迁移能力方向课程大复合 项目 课程三类课程业合力 职综能核心课程小复合项

20、目课程业器操与护工机人作维控床调维户数机装与护控削工术数铳加技控削工术数车加技通铳合工术普车综加技Z与CAD三级能力应用能力业项能职单技基础课程通用能力二级能力二类课程新生产方式+新技术H新工艺新规范础养程 基素课业础力 职基能图6数控专业“三阶段多维度发展”课程体系将工匠精神、创新意识、行业思维、信息素养、科学态度、国际 视野等素质要求融入专业群共享基础课程,打造“思政+素养”多元 开放的电子电工技术机械基础机械制图与CAD和装备制 造业认知基础等4门基础课程。研讨课程“思政+素养”的教法, 编制专业群共享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总结提炼有特色课程思政教学模 式。按“人才需求定位一对接职业岗位一厘

21、定岗位工作任务一岗位能 力与素养分析一确定课程框架与内容”的课程建设技术路线,结合信 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1+X”证书制度试点,将生产组织管理、 制造工艺编制、设备运行使用、装备服务保障等管理岗位所需的能力个国家示范专业;建设有数控技术应用等5个广东省“双精准”示范 专业;建有会计事务等2个广州市示范性专业;共有财经商贸 类专业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研究与实践探索4个教学成果 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数控技术应用等13个专业推行“1+X”证书改 革试点;学生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荣获国家级奖励15人次,省级 奖励120人次,连年获得省技能大赛“特殊贡献奖”;承担对接湾 区装备业建设中职高水

22、平机电汽车专业群的研究与实践等6个省教 改项目;教师参与教学能力大赛获省级以上奖励59次;开发数控 车铳复合加工技术等广州市级精品课程9门,公开出版发行机械 制图与CAD等课程教材23本;全校师生秉承“崇德尚能,自信有 为”的校训,通过脚踏实地的行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培养新 时代工匠。二、建设基础数控专业创办于2007年。2011年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建设专业; 2012年立项为国家中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示范学校重点支持建设专业; 2018年成功申报了广东省“双精准”示范专业,中期检查已获通过, 将于2021年10月验收;2021年,获批为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 设重点专业群。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

23、486人,年招生三个教学班,近 五年年招生人数为162人左右,学生毕业率超97%,双证率达95%, 对口就业率达89. 6%。现有专任专业教师23,高级职称教师8人,占 比34. 8%,兼职教师库达H人。与素养融入课程,开发内容多元整合、技术复合的“智能+”新技术 核心课程。2 .依据数控专业岗位能力要求,制定完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对于明确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制订课程实施方案、 规范课程教学,指导教学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保证人才培养 质量,规范课程标准的制订、修订和管理工作。必须根据人才培养方 案对课程的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修订,充分体现职业性和岗位性 要求。按照数控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24、分析为基础设计课程,以能力培养 为中心组织教学、以能力形成为目标引导学生学习,以企业认可的能 力指标体系评价学习成果。突出能力就是要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实 践操作技能的培养,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参照 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确定教学内容,要将课程教学内容项目化,着眼于 探索建立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有 效教学模式。依据岗位修订6门课程标准,如图5所示。01车削加工UKf AX- 冈位铳削加工冈位复合加工 岗位机床装调U1U AJl- 冈位智能制造 冈位增材制造BJU冈位* 0304. 02数控铳削数控车铳机床维修加工课程复合加工与装调课标准课程标准程标准0

25、304智能制造 技术课程 标准数控车削 加工课程 标准图5对接岗位链的课程标准05Off053D打印技 术课程标 准课程标准3 .以“1+X证书”试点为突破口,深化培养模式改革为了适应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制度试点方案,部署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 试点工作。根据“1+X”证书制度要求,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要 精准对接产业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教师教学培训能力,通过校企 深度融合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以“1+X”证书制度试点为契机,围绕数控制造产业前沿动态, 实施专业共建、基地共建、研发平台共建,培养复合型高层次技术技 能人才。

26、积极申报与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开展“1+X证书”数 控车铳加工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每年拟参与试点人数为50人 以上。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将 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有关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促进职业技能等级 证书与学历证书相互融通。推进书证融通,拓展人才培养专业技能: 一是学分互通,学历证书与技能等级证书一体化实施(172课程学分 +3技能学分)。二是课证对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 优化课程体系、数课程内容和实训基地建设,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 才培养模式改革。4 .整合企业优质课程资源,建设智慧课程教学资源库为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实

27、践创新混合教学模 式,促进专业群课程体系资源实现动态更新、开放共享、创新发展, 建设具有大数据分析、可精准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的智慧教学资源 库。建成专业群共享信息化教学平台,将共享基础课程、核心技能课 程、方向课程的教学资源上传到该平台,建设机械基础智能制 造技术机械制图与CAD3D打印技术等6门以上适应模块化教 学的数字化课程资源。以学生为本,拓宽学习的时域、空域,以信息 化技术创新教育教学手段,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力支持。在 专业课程资源库中融入思政元素,结合专业特点,分步骤、分阶段引 入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中国传统文化、行业企业文化等典型案例渗 透到资源库、课堂。整合广州市敏嘉制造

28、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市科腾 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优质课程资源,数控专业的机械制图与 CAD智能制造技术的精品课资源等,形成智慧课程教学“金资源”。5 .推动“生产性项目教学”改革,深化课堂革命根据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组织团队教师集体备课、协同教研, 规范教案编写,严格教学秩序,结合“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的教 学要求,参照企业一般生产劳动组织流程,构建“生产性项目教学” 模式,如图7所示。图7生产性项目教学模式流程图生产性项目教学以真实产品、案例、工艺流程及技术方案为载体, 进行“教、学、做、研” 一体化教学。该模式下,下达生产任务、编 制工艺方案等7个环节是生产流程,贴合企业生产实际;最后1

29、个环 节是职业能力测评,是按职业人成长规律设计的教学环节,目标是利 用测评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教学过程融入6s管理、工匠精神、安全 生产、创新创业等职业素质培养。以数控车铳复合加工技术课程为例。该课程将数控车削加工 技术、数控铳削加工技术、CAD/CAM技术、数控复合加工工艺编制等 内容进行整合,包括加工棘轮轴、油口法兰等5个项目,使用“生产 性项目教学”,每一项目可以成为一个课堂革命的载体,做好课程总 体设计和教学组织实施,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四)创新团队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深化“金课堂”工程,.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的育人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要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行,形

30、成合 力,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因此,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 融合的德育模式尤为重要。需要探索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 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工作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方面对思政教育 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途径和具体举措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以学生为中心,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激发学生 报国志向,争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构建“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大格局,重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 业教育有机融合,形成一套人文素质目标清单,建设一门优质思政课, 建设5个基于机械基础装备制造业认识基础等课程的思政案 例;全方位开展爱国主义、工匠精神、互联网精神和劳动教育。

31、举办 “企业名匠讲坛”,促进学生职业认知和职业规划,提升学生专业自 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职业情感和家国情怀。全面推进“三全育人”,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制定融入德育的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德育与专业教育有机 融合。具体规划方案包括九大模块:课程渗透专业使命教育、新生入 学专业使命认知教育、支部共建融入专业使命教育、专业社团协助推 进专业使命教育、名家讲堂引导专业使命教育、走进企业体验提升专 业使命感、学科竞赛激发专业责任感和创新性、毕业生创新项目培养 创新精神、依托校友讲师团激发专业使命感。1 .深入新教法及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探索(1)推进“行动导向”教学新教法,营造以学

32、生为中心的教学 生态。以行动导向开展“教学做一体”、“理实一体”教学改革。探索 项目式、工作过程导向式、情境式教学内容设计和启发式、参与式、 探究式教学方法设计,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智能终端、数字化资源、 教学软件和信息化工具进行教学手段创新,探索研学后教、翻转课堂、 混合式等教学模式,切实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引进企业、学院专家 资源、课程资源和教学模式创新案例,通过氛围营造、听课观摩、教 师培训、教师竞赛、经验交流、典型示范等促进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教 学中的应用,形成每位教师特色教学风格。(2)创新模块化教学模式探索。“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打破了传统的学期授课制,为此,构建了 “模块化”课程

33、体系。数控专业 的课程体系分解为文化基础模块、思政课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 技能模块、综合实践模块,其中专业技能模块又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 模块。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兴趣爱好,灵活选择技能模块和能力目标 学习,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有利于培养初、中、高级不同 层次、不同方向的技能技术人才。在广泛的市场调研基础上,将学生 应掌握的专业技能分解为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分初、中级2个技能 目标,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初、中级对接,对学生能力进行“综合职业 能力评价”改革。开发适合于“工学结合”的实训教材中职教材普遍 存在内容陈旧,重理论讲解,轻实训指导,与学校实训设备不配套等 弊端。我们组织专业教师对每

34、个专业技能模块进行了典型工作任务分 析,拟定课程标准,开发了适合于“工学结合”的智能制造技术3D打印技术数字李生技术等3本创新模块化教材。2 .全员参与专业建设,推进模块化教学明确团队教师职责分工,每位教师要全面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 订、课程标准开发、教学流程重构、课程结构再造、学习管理与评价 等专业建设全过程。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周大山牵头负责 文化基础模块,张舒媚负责思政课模块,江献华牵头负责专业基础模 块,陈崇军负责专业技能模块,谢政平、蔡衍明企业兼职教师负责综 合实践模块,详见分工图8所示。创新的模块化教学广泛采用适合中 职学生学情和专业技能实训特点的理实一体、任务驱动、情景模拟

35、、 项目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方法,通过数字仿真、虚拟现实 等信息化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了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性,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周大山负责融入专业知识张舒媚负责融入专业 知识,协 助专业课江献华总负责陈崇军负责谢政平负贵企业文向位化、管理技能语文 计算 机周大L11 马定 中张舒媚电子装备电工制图制造技术与CA认识DME江献I霹华、I聪、刘杨皈嬲刘建华、阳、峰雌黄健生专业核心 (必修)I专业方向(幡)JIMil W 加工数控 车削 加工I车铳 复合 加工I智能 制造 技术I3D 打印 技术吴志哂陈崇郭嘉梁宇华军伟谢政蔡平明数控车铳复合加工对标“1+

36、X等级证书试点建设 (吴志华、陈崇军、郭嘉伟等)数控、电子专业共同开发新课程:数字字生技术(陈崇军、黄健生、黄小静等)图8团队教师课程模块化工3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完善虚拟仿真室的建设,组织全员参与信息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利用 学校的信息化诊改平台管理系统,有效开展教学过程监测、学情分析、 学业水平诊断和学习资源供给。建设具有大数据分析、可精准推送个 性化学习资源的智慧教学资源库。建成数控专业群共享信息化教学平 台,将共享基础课程、核心技能课程、方向课程的教学资源上传到该 平台,开发机械制图与CAD智能制造技术数控车铳

37、复合加工 3门适应混合信息化教学的课程数字资源。以学生为本,拓宽学习的 时域、空域,以信息化技术创新教育教学手段,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 量提供有力支持。在专业群课程资源库中融入思政元素,结合专业特 点,分步骤、分阶段引入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中国传统文化、行业企业文化等典型案例渗透到资源库、课堂。(五)总结凝练教育教学特色成果,抓好“金口诀”工程1 .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积极与企业对接项目,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依托广州市敏嘉制 造技术有限公司(获荣格奖)与学校共建的“智能制造技术平台”, 为区域智能制造生产线的技术研发、组装调研、运行操作、维护保养 提升技术服务。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切实增强服

38、务发展的 核心竞争力。开展区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打造“区域青少年科创技 术平台”,为区域中小学生开展科创教育,指导毕业学生创新创业。2 .引进国外优质资源引进德国AHK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学习先进经验并不断优化团队建设方案。优化总结团队若干管理制度、团队教师提升方案、测评方案等示范性文件案等示范性文件形成“番职一敏嘉一同数控校企合作特色示范基地;与企业重构了创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按岗位能力定制的课程标 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对课证融通、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 能融合的育人模式、新教法及模块化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索。3 .落实“走出去”战略加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暨

39、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的3D打印技能竞赛项目,并以此推 动专业群的建设发展。积极备战世界技能大赛,力求在新技术和高端 服务竞赛项目上取得发展。大力弘扬世界技能大赛理念和工匠精神,深化技能合作交流,促进职业技能提升。通过竞赛成绩多维度比较各 区域的教学能力差异,吸收国际化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经验,推动专业 群发展,促进专业群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并辐射引领其他 专业的发展。4 .成果凝练、转化及推广在陈颂阳负责人的带领下,加强团队成果凝练,打造“金口诀” 教学成果工程。形成一本有制度篇、培训篇、校企协作共同体篇、课 程改革篇、教学改革篇、其他成果篇等的成果汇编集;一个数字化教 学、课程

40、资源的资源平台。成果出众,让同行“朗朗上口”容易借鉴 学习,成为“口诀”。以教师发展中心、名师工作室等交流平台、网 上资源平台、学校公众号等多形式的推广应用于全省乃至全国职业院 校专业人才培养实践,形成具有“番职数控专业特色”的职业教育教 学模式名片。七、建设计划本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期为两年,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建设 阶段、成果转化推广阶段。(一)准备阶段(2021.092021. 11)成立数控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领导工作小组,与企业、行 业、高校专家组成数控专业群指导委员会,成立监督考核评估工作组。 为了确保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高质量达成,由学校 领导小组成员与企业、行

41、业、高校专家组成数控专业群指导委员会召 开团队建设目标论证会。基于现有专业基础,对数控专业群教师创新 团队建设目标的必要性、可行性、创新性、示范性等作出评估论证。制定团队教师质量控制方案,建立常态化的绩效评估、诊断改进、 考核评价和激励奖惩机制,开发基于团队建设关键绩效的考核评价指 标体系,实施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建立目标链、标准链和任务清单, 责任到人,围绕团队教师能力建设、团队协作共同体建设、对接职业 标准的课程体系构建、团队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创新、应用推广交 流经验成果五个建设任务,从目标达成率、任务完成率、任务完成质 量、建设创新点、标志性成果、预算执行率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完善团队教

42、师管理制度,制订详细的项目任务书及建设进度表, 进行详细的任务分工与下发到个人的责任书;组织开展前期理论学 习,形成工作机制。(二)建设阶段(2021. 122023. 06)围绕团队建设目标及五个建设任务,定期(一季度一次)全面开 展团队教师师德师风、能力培训、协作共同体建设、专业课程体系及 资源建设、模块化教学改革与创新等专项培训。利用好寒暑假期,组 织教师到企业实践,到其他职院校参观学习或推荐优秀成员到国外交 流学习。分时间段、分模块去开展各系列的课程改革、教法改革、教 学改革,多方位的参与团队中的各项建设。建立常态化的绩效评估、 诊断改进、考核评价和激励奖惩机制,实时监控和诊断预警,对

43、团队 建设情况实施季度诊断改进和年度绩效考核。(三)成果转化推广阶段(2023.072023. 08)继续推进团队建设,做好团队建设验收准备,整理各项任务建设成 果。由陈颂阳牵头总结两年来的建设经验和典型做法,凝练团队建设 成果并进行转化,提出可供复制推广的“番职模式”数控专业特色成 果。(一)实施“群链对接、校企耦合”培养模式,育人机制特色鲜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面向区域高端装备制造业,培养从事数控加工、工艺编制、设备装调、装备维护、产品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 技能型人才。专业以“课程群”精准对接“岗位链”为核心,通过校 企间“管理、技术、规范”联动,建构了 “群链对接、校企耦合”人 才培养模式。

44、专业自2012年开始,专业与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和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中高职三二分段招生试点,全面深化育人 机制改革。(二)构建校企“四维互动”合作机制,工学结合全面开展专业高度重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作。依托职业职教集团,立 足当地,面向区域先进加工制造类中小微企业,与8家企业建立了校 企合作关系,构建“四维互动”的校企合作机制。从共制人才培养方 案、共研课程、共建基地和共享师资等方面开展合作,与广州市敏嘉 制造技术有限公司和广州市同晋制冷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合作共建 “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与广州市敏嘉制造技术有限公司合 作共建“数控车钱复合加工生产性实训基地”,与杭州先临三维科

45、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3D创客中心”,广州市敏嘉制造技术有限公 司开展“智能制造实战班”等现代学徒制试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管 理模式成熟。(三)打造“三位一体”实训基地,实训教学质量有效提升专业现有校内实训场室12个,3169平方米,设备总价值2649. 5八、预期成效通过2年建设,建成“全国一流、广东特色、区域品牌、接轨国 际”的中职学校品牌专业群,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提升, 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输出“番职模式”数控专业特色。具体表现在:(一)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学生成才专业群建成区域先进装备制造业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 养高地,专业高度契合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服务广东制造强省和粤

46、 港澳大湾区战略。实施“三全育人”、“双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效 果明显,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毕业生质量显著提升。(二)创新型教师团队整体素质显著增强,教师成长团队教师专业化发展建立长效机制,打造一支理念先进、结构合 理、师德高尚、教艺精湛、技能过硬、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团队教师队 伍,教师队伍能适应学校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对外服务 等方面的要求,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师资队 伍的技术服务能力、教学能力明显提升,有力支撑专业群高质量发展。(三)产教融合和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校企共赢与行业领先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就业创业、 文化传承等方面深度合作,形成校企命运

47、共同体,校企“双元”育人 成效显著。校企合作常态化、规范化运行,校企合作的规模、深度与 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改革相适应,行业、企业成为专 业建设的源动力,支撑专业群发展。大力推进“1+X”试点,证书融 通、课堂革命同步推进。企业协同学校共建多个实习实训基地,引入先进设备及先进技术,打造了良好的育人职业环境,学校为企业输送 有职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四)全面开展课程思政、模块化教学,新教创新形成一套以学生为中心,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 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 打造3门以上优质的专业课程思政课。开展教学改革课题研究,创新 模块化教学模式,打破学科教学的传统模式,探索“行动导向”教学、 项目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新教法,支持每位教 师形成特色教学风格。促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