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群文阅读++教案++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群文阅读++教案++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单元第二课现代诗歌四首比拟阅读教学设计(总4课时)学习提示单元学习提示(教材第1页)“从青春的价值”角度思考作品的意蕴,并结 合自己的体验,敞开心扉,追求理想拥抱未来;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手 法,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体会诗歌和小说的独特魅力;学习从语言、形 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尝试写作诗歌。课文学习提示(教材第11页)学习这组诗作,要多借助朗读,理清诗歌的 抒情脉络,把握意象的内涵,感悟诗人抒发的情思,体会象征手法的运用学习目标一、知识能力局部1 .理解现代诗的文体特点2 .掌握现代诗的阅读方法、角度3 .尝试写现代诗歌二、单元主题局部1 .不同时代,不同
2、个体,对青春的价值有着怎样的定义2 .如何书写自我的青春岁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初读文本整体了解活动一、了解作者、文体、背景知识1 .PPT展示:以下列图片分别对应那几位诗人?学生回答并补充作者个人经历2 .介绍文学常识诗人面对红烛,心绪起伏,或惊叹赞美,或惊疑发问,或自求解答,诗情的 流动形成起伏的波澜,诗篇的节奏抑扬顿挫,形象鲜明而又饱含哲理。任务三 品析致云雀中“云雀”的象征意义思考诗人用了哪些比喻来形容“云雀”?写出了 “云雀”的哪些特点?分别 有何寓意?(学生回答)云雀是诗人理想中自我形象的化身;追求光明、善良和美好,勇于承当责任。诗人借云雀的形象教导人们要在痛苦中保持乐观,要敢于战胜苦
3、难,要敢于冲破 旧世界,追寻真正的自由。探究:为什么闻一多的情感会有变化?为什么雪莱情感这么浓烈?(1)闻一多作为赴美留学生,此时想要积极投身于反帝爱国的运动中,试图用 手中的笔改变旧时代,闻一多得以突破了小我,走向了大我。(2)雪莱以饱满的激情写出了自己的精神境界、美学理想,表现了他对自 由和光明的向往。不管是红烛,还是云雀,都是作者理想人格的象征,都是对青春的礼赞。探究:红烛云雀文本异同共同点诗人理想人格的化身对话的口吻抒情不同点意象鲜明/借助喻体情绪的变化/情感比拟集中青春的诗篇第四课时学习写作现代诗活动一 体会诗歌中的青春通过四首诗歌的学习,我们看到了不同时代的四位诗人,对待青春有着不
4、同 的见解。青春一直以来就是一个美好的话题,我们欣赏几篇关于青春的诗篇。汪国真先生在挡不住的青春中告诉我们,应该抱着对青春的冲劲,去排 除遇到的每个困难,去努力挥洒汗水,燃烧青春的激情,就算付出很高的代价, 也要让青春活出自己的样子。席慕蓉的青春描写了诗人走过青春之后,回首缅怀那逝去的美好而潸然 泪下、感慨万千的情景。追怀青春,是人之常情,历来以此为主题的诗甚多,席 慕蓉这首青春,是独出机杼之作。活动二优秀诗歌的标准是什么1 .介绍新闻:贾浅浅拟入作协引众怒;近日,诗人贾浅浅拟入选中国作家协 会,荣登热搜榜。2 .交流问题优秀的诗歌应该有哪些特征?(学生交流)丰富立体的意象意象;通俗、典雅、规
5、范的语言语言;完整的结构;整齐的 格律;读者的共鸣;充实的情感。活动三“怒放的青春”写作实践L根据本课所学的诗歌以及诗歌写作常识,每一位同学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 或思想面貌写一首新诗,并集结成册,制作成电子版并印刷成册3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朗诵评选,每组选出三名代表,参加班级诗歌朗诵会, 拍摄成视频,上传到微信公众平台等网络平台新诗: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 段,以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形式,当时也称新诗为“白话诗、 白话韵文、国语的韵文。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 泰戈尔新月集影响。1923年,胡适、徐志摩
6、、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发起成 立新月社。1925年,徐志摩接编北京晨报副刊,并于1926年4月创办诗 刊,和闻一多一起积极提倡现代格律诗,团结了一大批新诗人,如刘梦苇、朱 湘、饶孟侃、林徽音、于庚虞、蹇先艾等人,形成了新月诗派。新月派提倡新格 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那么与诗的形式格律化,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 散文化倾向。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音节)、绘 画美(辞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音乐美,表现为诗歌的韵脚严 整、节奏鲜明、旋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绘画美,表现为诗人 注意诗的画面感,用词讲究色彩运用和搭配,诗的每一节几乎都可以看作
7、一幅色 彩鲜明的图画;建筑美,表现在诗节和诗行的排列组合上,每节诗的行数相同, 每行诗的字数基本相等。4 .介绍写作背景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写于1919年9、10月间。郭沫假设受五四运动和十月 革命的影响,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 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在诗人的笔 下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诗人写下这首对于力的赞歌,正是那 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红烛这首诗写于1923年,当时诗人闻一多正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 集红烛他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写下了这首名 诗红烛,将
8、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1957年,昌耀因诗作林中试笛被打成右派,此后仅得以“赎罪者身份 辗转于青海西部荒原从事农垦。1962年昌耀已陷入冷寂和沉闷了,由此,他得 以用理智和清醒,观照和揣度个体生命及周围的世界。致云雀写于1820年,当时,由于政治原因,诗人被迫旅居意大利。法 国大革命的失败,英国国内的混乱,激起诗人内心的层层波澜。如果西风颂表 现了诗人对旧的一切充满强烈的破坏欲望的话,那么,致云雀那么说明,诗人渴望 在严冬之后能出现一个崭新的天地。所以,从云雀这个追求自由、迎接光明、 永不倦怠的鸟儿身上,人们看到了诗人的形象活动二:理解青春的价值L展示作者创作这篇作品时的年龄,探讨每个人对
9、青春的价值理解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课文 I写作时间作者 写作年龄|青春的价值立在地球边上放1920郭沫假设28破旧立新,号开辟新世界红烛1923闻一多24赞扬为祖国为人民献身的无私情怀峨日朵雪峰之侧)1962昌耀26不惧磨难,热爰生活致云雀1820雪莱28追求理想、C追求美好2.这四首诗都写于作者年轻时,每个人对青春的理解不同。接下来我们从意 象的角度入手分析诗歌,接下来回答以下问题1)四首诗歌分别使用了哪些意象?2)每首诗歌在意象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课文意象意象的特点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白云、北冰洋、太平 宏大意向洋、洪涛力量磅礴红烛红烛燃烧流泪峨日朵雪峰之侧)雪峰、太阳、石砾 恶劣的、凝重
10、的、苦闷的、坚强的致云雀云雀欢乐、自由、灵动、富有理想的3 .诵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和情感小组朗诵,交流诗歌诵读的技巧4 .诗人内心处于高度的情绪状态,所以才有强烈的诗情表达文心雕龙情采: 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认为情、文互相依存,无 文那么情不能表现,无情那么文无所附丽,以情为主.作者须有真实饱满的思想感情, 作品才能文辞精炼,真实动人,到达真与美的统一,这节课我们从意象的角度入 手分析诗歌,接下来我们从抒情主体的角度来分析诗歌。第二课时关注抒情主体解读现代新诗一一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为例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现代诗的概念,以及四首诗的创作背景,了解了正值青
11、春 的四位诗人对青春的不同向往及追求。根据本单元的学习提示,我们要理解诗歌 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手法,学习从语言,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上节课我们找出了四首诗歌的意象,并分析意向的特点,进而初步了解诗歌 的创作内容。意向是寄托作者个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古典诗词的语言较为含 蓄,我们通常从意向的角度入手分析古典诗词,但现代诗的语言较为直白,完全 从意向入手并不能狗获得完整的审美体验,我们今天从客观到主观,采用一个新 的角度,从抒情主体的角度来理解现代新诗。我们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和俄日朵雪峰之侧为例,从抒情主体的姿 态,抒情主体与创作者之间的关系来解读这两篇作品。无论是诗歌还是小说,我 们都习惯先
12、入为主,看看抒情主体,也就是诗歌中,那个讲话的人给我们留下的 整体印象是什么?活动一探究抒情主体的姿态1 .回答以下三个问题抒情主体是谁?可以用f标签来概括抒情主体是谁?可以用f标签来概括我”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洪涛呦“我攀登者我小心地探出了前额抒情主体在哪里?抒情主体在做什么?2 .抒情主体在哪里?位置共性:都在边上(侧面)视角不同:(俯瞰地球)、(仰视山顶)两者在视角上有些许不同,地球上的我看到了很多景物,我是俯瞰地球的;攀登者在仰视。3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标题以及我们刚刚读的句子在诗人笔下“我和地球相比谁大于谁?立字的作用,和“站字相比,那个更好?此时此刻,“我登山的心态如何?分析“仅
13、能的含义明确:站表示一种动作状态,立比站着给人的感受更加高大,更有气势,立 更具有主动性更具有动感提示:看课下注释,峨日朵雪峰之侧这一座没有名字的雪山,常年积雪暗示 环境不是很好,可见平时应该人迹稀少,没有人注意到他,也很少有人去征服他。仅能的含义是什么?明确:此时此刻尽了很多努力,到达了这样的高度,是 值得欣喜的;但是并不意味着终点,诗人会去征服新的高度。4 .抒情主体在做什么在地球边上干什么? “放号。这个动作是在呐喊、呼号,带有听觉上的冲击力放号”一词表达了抒情主体 狂飙激荡的姿态。在雪峰之侧干什么?休息、思考、观察活动二探究抒情主体的形象塑造 初步感知了抒情主体的姿态,接下来进入诗歌内
14、部,通过细读深入揣摩抒情主体的形象特质。(一)抒情视角的建构我们刚刚分析了抒情主体的位置,我们再来看看抒情主体是如何通过视角的建构来完成对抒情形象的塑造1.洪涛滚滚,那么这些景象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力,力在干什么?不断的毁坏、创造、努力,三者的关系是什么样子的?作者特别赞扬力,因为力量可以改变世界我们来推及到那个时代,滚滚洪涛指的是什么?1919年中国发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五四运动。那个时代无数的 青年决心改造旧的世界,把新的思想传入中国。他们为此付出诸多努力,还有一 些人为了探寻真题牺牲了自己的生命。2.地球中抒情主体,通过自己看到的景象,联系到了世界那么雪峰之侧 中攀登者,他
15、又看到了什么?落日一一彷徨(心态)石砾一一滑坡(危险)深渊一一喧嚣(险恶)(二)抒情意象的选取问题1: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抒情主体通过自己的观察,描绘了不同的画面,那么两 位抒情主体,在意向的选择上有着怎样的特点,描绘了怎样的意境?地球意象:无数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无限的太平洋、滚滚的洪涛诗歌描绘的意象宏伟壮丽、气势磅礴。营造了一种恢弘大气、雄浑壮 阔的意境。雪峰意象:太阳、石砾、滑坡、雄鹰雪豹、蜘蛛诗歌描绘的意象具体,营造了一幅壮美、崇高的意境。问题2:两位抒情主体描述了这样的意向,为我们营造了不同的意境,我们 可不可以概括一下,两首诗中作者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抒情主体形象,目的是什么?立在地球边
16、上放号这首诗塑造的是一个巨人站在地球边上发出怒号呐喊 的“放号者”形象,目的是歌颂一种伟力,推翻一切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峨日朵雪峰之侧这首诗塑造的是在攀登过程中彷徨惊恐而又决绝坚韧热 爱生命的登山勇士形象,目的是赞颂强大的生命力,显示出诗人对生存的渴望与 崇高。(三)抒情主体对意象的排列组合我们通过对抒情主体的视角建构以及意向的选择,体会了抒情形象的塑造方 法,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抒情主体对意向的排列组合有着个人 的方式,作者通常会把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事物赋予新的内涵,以雪峰的后半部 分,为例,作者选择了三个意象这两组意象有什么特点?活动三探究抒情主体与创作者关系通过了解抒情
17、主体的整体印象,分析抒情主体的形象塑造,我们能够体会到, 抒情主体身上,往往都有创作者的影子。一般来说,抒情主体与创作者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一是等同关系,创作者即 为抒情主体,抒情主体的情感抒发也是创作者的情感表达;二是代言关系,创作 者为抒情主体代笔,对抒情主体所流露的情感不一定认同。更好的理解诗歌的 抒情主体,特别结合作者的个人经历以及作者的其他创作来了解。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郭沫假设写地球时候的创作背景,他的诗歌被誉为新诗中第一座黄钟大吕奏出的时代最强最美的歌声。结合天狗他的诗歌中主要创作的抒情主体是五四时代昂扬奋进的“大我”。与郭沫假设的意气风发相比,昌耀就没有这么幸运,我们可以看一下诗人在
18、1982年写的小诗斯人,这个时候诗人已经平反三年了,但是笔下的那个他 还是那么的孤独落寞。结合他一生的经历来看,他在80年代被称为西北诗人, 被评价为诗人中的诗人,但是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被放逐的诗人,因为他的个 人经历,他笔下的抒情主体往往是苦闷的孤独的,但是绝望中仍然不会放弃挣扎, 他笔下的形象,往往是苦闷的孤独的,不愿意放弃挣扎的小我。这节课我们从抒情主体的角度体会了诗歌,诗歌是作者个人情感的流露,正 因为个人经历以及时代洪流的影响,这些文字在假设干年以后依然有着鲜活的生命 力,让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力量,最后我们布置一个作业。作业分析红烛中的抒情主体(红烛)的形象参考角度:红烛有哪些活动,
19、表达了哪些品质?作者对红烛的情感变化是什么?第三课时红烛致云雀比拟阅读探讨诗歌象征意义任务一 探究红烛中的抒情形象(学生根据文本回答)一个形象两个动作三种态度四种品质红烛燃烧、 流泪总体:赞扬(首尾呼应)(9)赞扬,振奋(3) (4) (7)迷惑,伤感,压抑(2) (5) (6) (8)心怀热诚第一节意志坚定第二节心系祖国和人民第四节有奉献精神第七节任务二总结意象“红烛”的象征意义蜡烛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在李商隐的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蜡烛和红烛分别有着怎样的象征意义?1. “蜡炬”象征着因不能承受相思之苦而陷入悲伤无法自拔的忠贞;2. “红烛”象征着为了拯救世人而主动牺牲自我的理想人格的化身。诗人 借红烛的形象激励自己,他要像红烛一样照亮沉睡中的中国,使民众觉悟、奋起, 从枷锁中获得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