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新高考)练习题:专项对点练36 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新高考)练习题:专项对点练36 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项对点练36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9分)郭明甫作西斋于颍尾,请予赋诗二首(其二)黄庭坚东京望重两并州,遂有汾阳整缀旋。翁伯入关倾意气,林宗异世想风流。君家旧事皆青史,今日高材未白头。莫倚西斋好风月,长随三径古人游。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诗歌首联“两并州”“汾阳”皆是郭姓名人,直言郭姓人才辈出,郭子 仪更是立下大功。诗歌颔联“翁伯”和“林宗”两句对仗工整,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古人的C.C.怀想。诗歌颈联写这些与友人同姓之人已成为历史,称赞友人年富力强且才华D.D.极高。作者艺术构思严谨细密,开篇连用典故,最后画龙点睛,道出主题。
2、B项,作者情感理解错误。作者写“翁伯”和“林宗”的历史遗事,是为了勉励郭明甫,希望他向先人学习,故“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古人的怀想”错 误。(2)诗歌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解析思想感情,分角度而言,包括“思想”和“感情”两局部。思想是 “言志”,言郭明甫应有之志,作者劝勉郭明甫为国家效力;感情是“言情”, 言对朋友的爱惜之情,作者希望友人不要耽于隐居,不要“长随三径古人游”, 这也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答案对友人的勉励之情,作者希望友人不要贪图西斋好风景,应出来 从政,为国家效力;对人才的爱惜之情,作者希望友人不要隐居,这也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2 .
3、(2021咸阳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9分)草书歌行(节选)李白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帆忧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注】吾师:指怀素。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从诗题可以看出,本诗属于歌行体,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 裁相同。B.中间六句刻画了怀素酒后运笔挥洒时激情奔涌、痛快淋漓、惊风掣电的 形象。C.作者在诗中既写自己的观感,又描摹怀素书法的神韵,二者水乳交融。D.最后两句写湖南七郡虽人口不多,但家家户户都请怀素题字,说明其造 诣非凡。.D
4、D项,重点词语理解有误。“凡几家”意为“多少名门大家”,最后 两句以夸张之词强调当地民众对怀素的喜爱之深。而选项将“凡几家”理解为 “人口不多”,理解有误。2 2) “自有草书以来,未有能形容此妙者。”南宋学者刘克庄曾高度评价本 诗,但也有学者怀疑本诗非李白所作。请你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本诗与蜀 道难的相似之处,来证明本诗确为李白所作。(6分)答案都运用了大胆的夸张、新奇的比喻。本诗中“须臾扫尽数千张” 的夸张、“左盘右蹙如惊电”的比喻,和蜀道难中“连峰去天不盈尺,枯 松倒挂倚绝壁”的夸张、“飞湍瀑流争喧破崖转石万壑雷”的比喻,都用来表现作者强烈的感情。都运用了联想和想象。本诗中“忱忱如闻神
5、鬼惊”“状 同楚汉相攻战”与蜀道难中“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都 运用了联想和想象来描摹事物、抒发情感。因此,本诗确为李白所作。3 .(2021郑州实验中学四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2)题。(9分)送张直公归南郑拜省夫子思何速,世人皆叹奇。万言不加点,七步犹嫌迟。对酒落日后,还家飞雪时。北堂应久待,乡梦促征期。【注】 南郑:地名,今属陕西省汉中市。北堂:这里称母亲。(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X)A.标题交代了诗歌写作背景,这首诗是岑参为送别友人归家探望父母所作。B.诗人写送别,却不落俗套,反而从极力赞美友人开始,语言富有盛唐诗 歌的特点。C.D.
6、颈联虚实结合,第五句实写两人分别,第六句想象友人回家路途中的情 形。尾联写母亲对友人的思念,但友人来不及陪伴母亲,又要踏上边疆征程。D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但友人来不及陪伴母亲,又要踏上边疆征程”说法有误,“征期”是指“远行的日期”,并不是出征的日期,尾联是说 思乡之情促使友人想要早日返乡归家。诗歌前四句是如何赞美友人文思敏捷的?请简要分析。(6分)解析此题题干要求解答“诗歌前四句是如何赞美友人文思敏捷的“,考 生可以从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等角度答题。从描写手法来看,首联“世人皆叹 奇”一句,通过世人的赞叹来进行侧面描写,而颔联正面描写友人写文章一气 呵成,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7、,赞美友人文思敏捷。从修辞 手法来看,“万言不加点”,表示写“万言”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有夸张的成分;“七步犹嫌迟”化用曹植七步诗的典故,另外此句将友人和曹植进行对 比,表示曹植七步成诗已是才华横溢,而友人“犹嫌迟”,进一步突出友人文思 敏捷。答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首联通过世人的赞叹来进行侧面描 写,而颔联正面描写友人写文章一气呵成。夸张。第三句写友人虽下笔万言, 但一气呵成,无须修改。用典、比照。第四句化用曹植七步诗的典故,并将 友人和曹植进行比拟,突出赞美了友人的才华。4 . (2021成都5月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万山潭作孟浩然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鱼行潭树下,猿
8、挂岛藤间。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注】 万山:在今湖北襄阳西北,汉水流绕山下,形成潭。游女昔解佩:据列仙传载,汉水二神女尝出游江汉之滨,逢郑交甫,交甫见而悦 之,因请其配饰,二女遂手解佩与之,交甫受而怀之,去数十步,佩与二女俱 不见。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诗人稳坐磐石之上垂钓,心境仿佛与水性相通,A.诗人稳坐磐石之上垂钓,心境仿佛与水性相通,将自我沉浸于周遭景物之中。B.鱼儿和猿猴一低一高,相映成趣;作为动景,又恰与上联稳坐之“静” 形成对照。C.后两联借助典故,把自己游山的过程说成是在“寻访神女和玉佩”,浪 漫而有趣。D.诗人因传说
9、而神往却求之不得,只得与当年的郑交甫一样心怀遗憾,郁 闷而归。.D D项,诗人情感态度分析有误。首联写诗人的垂钓之乐;颔联写鱼儿 自由自在,猿猴在枝头嬉戏打闹,摹写自然美景;颈联借典故抒怀,也为万山 潭增添迷人色彩;尾联写心中向往,求之不得,于是月下放歌,乘舟而返。唱 着歌走了,心情是愉悦、旷达的。“心怀遗憾,郁闷而归”错误。(2)闻一多称此诗贵在“冲淡”,“甚至淡到令你疑心到底有诗没有淡到 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请结合诗句,对本诗“淡”的特点加以 说明。(6分)解析题干给出了 “冲淡”一词,已经为考生指明了思考方向,故解答时 可从意象、情感、语言、结构等角度分析其“淡”的特征。从
10、意象来看,诗歌 选取的意象,一个是潭中鱼儿,一个是树上猿猴,只用“行”和“挂”两字勾 勒,清朗简洁;万山潭水色彩清淡,潭水清澈,与闲适的心境相契合。从情感 来看,首联写诗人闲适的心情和垂钓之乐。垂钓本身,已使人乐在其中,何况 静坐磐石之上。用一 “坐”字,更显安闲,表现诗人没有激烈的争斗之心、忧 愁之情,足见其彼时的闲适安逸。从语言来看,全诗文辞简洁,用词朴实,不 事雕琢,不尚华丽,明白如话。从结构和章法上来看,四联融诗人所为、所见、 所思于一体,如散文般自然地生出情趣。全诗有动有静,冲淡之风,显隐于动 静之中。答案意象素雅清淡:诗中的万山潭水色彩清淡;猿、鱼等意象也不着 雕饰,清朗简洁。情感闲适恬淡:诗人心境平和纯粹、安然自得,没有激烈 的争斗之心、忧愁之情。语言简洁淡雅:文辞简洁,用词朴实,不事雕琢, 不尚华丽,明白如话。结构自然浑成:四联融诗人所为、所见、所思于一体, 如散文般自然地生出无尽情趣。(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