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新高考)练习题:专项对点练34 评价古代诗歌思想情感、观点态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新高考)练习题:专项对点练34 评价古代诗歌思想情感、观点态度.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项对点练34评价古代诗歌思想情感、观点态度L (2021辽宁5月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2)题。(9分)寄平甫弟衢州道中王安石浅溪受日光炯碎,野林参天阴翳长。幽鸟不见但闻语,小梅欲空犹有香。常年无可自娱戏,远游虽好更悲伤。安得冬风一吹汝,手把诗书来我旁。(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 “炯”写浅溪受到日光照耀后光彩明亮,“碎”写其光影细碎,这应与野 林对日光的遮挡有关。B.前两联从多种感官角度写景,“阴翳长”是视觉,“但闻语”是听觉,“犹 有香”那么是嗅觉。C.作者常年远游,虽有美景相伴,但却无人陪伴,自娱自乐也未能消除心 中的孤独和悲伤。D.冬风一吹,
2、汝即手把诗书,飘然降临,尾联“安得”引出一问,表现出 作者想象力之奇。C C项,曲解诗意。对应的诗句是“常年无可自娱戏,远游虽好更悲伤”, 意思是说自己一年到头四处漂泊,连自娱自乐的时间都没有,远游虽然很好但 也让人悲伤。故应是无法“自娱自乐”,而不是选项说的“自娱自乐也未能消 除心中的孤独和悲伤” O 作者借本诗向弟弟平甫传递了哪些情感?试作简要分析。(6分)解析此题重在分析作者情感的丰富性,考生可先对诗歌进行分层,进而 分析作者蕴含的情感。前两联重在写景:用“浅溪、日光、野林、幽鸟、小梅”等意象勾画了一幅自然风光美景图,景由心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喜悦快乐之 情。后两联重在抒情:颈联意思是经
3、年以来,没有可以自娱自乐的时间,远游 途中的美景虽好,但是内心依然是悲伤寂寞的,写出了作者的寂寞伤感之情。尾联运用想象的手法,作者想象借着冬风将弟弟送到自己的身旁共论诗书,写 出了对弟弟平甫的思念之情。答案于衢州道中看到美好风光而生的喜悦之情。溪光明亮,野林影长, 幽鸟歌唱,小梅飘香。心境开阔,心情舒畅。远游时感到的寂寞伤感之情。“远游虽好更悲伤”便是对此情的印证。对弟弟的思念之情,作者在尾联中 表达了希望弟弟前来共论诗书的愿望。2. (2021潍坊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9分) 将入关行次湘阴曹 背顾秦城在何处, 神鸦乱噪黄陵近, 打桨天连晴水白, 也知渐老岩栖稳,曹 背顾秦城在何
4、处, 神鸦乱噪黄陵近, 打桨天连晴水白, 也知渐老岩栖稳,松图书作伴过湘东。 候雁斜沉梦泽空。 烧田云隔夜山红。 争奈文闱有至公。(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首联交代了作者入关前经过秦城、湘东而到达湘阴的行程,照应了诗歌 的题目。B.诗歌的第二句“图书作伴”暗示了作者此行的目的,与末句的“文闱” 相呼应。C.颔联的“空”字含义丰富,既指梦泽之地寥落空旷,又指作者自己济世 理想落空。D.诗中有对渔民和农夫劳作场景的描绘,色彩鲜明,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C C项,主旨情感理解错误。“又指作者自己济世理想落空”错误,“候 雁斜沉梦泽空” 一句是作者以候雁滞留空旷梦
5、泽之地来暗示自己的渺小,并以 此来嗟叹自己尚未取得功名,又客居于外的境地。从后面“争奈文闱有至公” 可以看出,作者梦想着一朝中试,为官做宦,报效朝廷。因此并无“济世理想 落空之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的心理变化。(6分)解析由诗歌标题”将入关行次湘阴”可知,这首诗是作者入关前寓居湘 阴时所作。前两联记述作者赶考的行程及所见,“图书作伴过湘东”刻画了一个 长途跋涉的士子形象,身边始终只有“图书”为伴。“神鸦乱噪”中的“乱” 字和“候雁斜沉梦泽空” 一句(作者将自己比作滞留的侯雁),都写出了作者内心 的迷茫与烦乱。颈联对渔民和农夫的劳作场景进行了描绘,色彩鲜明,表达出 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尾联
6、中“岩栖”本为痣居的代称,“争奈”却一转,那 科举考试的考场上有大公无私的主考官在期待着我,表达了作者梦想着一朝中 试,为官做宦,报效朝廷,兼惠家族。答案诗歌前两联记述作者赶考的行程及所见,“神鸦乱噪”以景衬情 表现出作者内心的烦躁;以“梦泽”的空旷反衬作者的渺小,表现出作者的孤 寂。颈联写作者看到平民百姓的渔樵生活后,内心又变得安定平静,并心生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尾联作者本知该回归家乡,但想到朝廷对人才的重视, 便又梦想着能够一朝中试,出仕为官,报效朝廷。3. (2021开封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9分)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前年脍鲸东海上,白浪如山寄豪壮。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
7、裘。今年摧颓最堪笑,华发苍颜羞自照。谁知得酒尚能狂,脱帽向人时大叫。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破驿梦回灯欲死,打窗风雨正三更。(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诗人满怀杀敌报国的壮志,但郁郁不得舒,抚今感昔,在驿站里借酒消 愁,酒醒后作了这首诗。B.诗歌前六句以回忆过去起笔,表达了诗人大无畏的壮举,表达了他对军旅生活的怀念和对时局的看法。C.外表上,诗人酒后狂放,脱帽大叫,实质上,是诗人在借醉酒抒发心中 强烈的不平与愤懑。D.诗人酒醒后,身在破败的驿站,眼前是暗淡的灯光,窗外是风雨声,更 使诗人感到凄凉苦闷。B B项,“对时局的看法”无中生有。从诗歌中的
8、“前年” “去年” “今 年”可知诗人从过去写到如今,表达了不同时段所做之事,表达了诗人的大无 畏精神。而“白浪如山寄豪壮” “夜归急雪满貂裘”与“华发苍颜羞自照”的 强烈比照,表达的主要是诗人的苦闷心情,其中并没有对时局的看法。在这首诗中,诗人的豪壮气概和沉痛心情是交织在一起的,请结合诗 歌具体分析。(6分)答案诗人先回忆东海脍鲸、南山射虎的壮举,再叙写今年摧颓堪笑、 华发苍颜和当前寄身破驿、三更梦回的沉痛,然而沉痛中又寓有渴望杀敌报国 的壮怀。以豪壮的气概映照沉痛的心情,沉痛中有豪壮,豪壮中又有沉痛。表现了诗人的爱国壮志与现实中不能报国杀敌的深刻矛盾及其内心的挣扎。4. (2021济宁一模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9分)依韵和并州郑宣徽见寄范仲淹西湖载客恣游从,湖上参差半佛宫。回顾隙驹曾不息,沉思樽酒可教空。层台累榭皆清旷,万户千门尽郁葱。 向此行春无限乐,却惭何道继文翁。【注】北宋皇祐二年(1050),吴中发生饥荒。此时范仲淹任杭州知府, 他发动各地整修寺院,翻修官仓,借工程雇佣大批饥民。因措施得力,两浙灾 区唯有杭州安定无事,百姓平安度过灾荒。从:同“纵”,放任。文翁, 名党,字仲翁,西汉循吏,曾任蜀郡守,政绩卓著。(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首句从乘船纵情游赏西湖写起,确定了全诗的立足点,下文中的所见、 所感均由此生发。B.次句写湖周
10、边的景象,从湖上放眼望去,到处是尚未建完的寺庙,参差 不一,高低错落。C.颈联互文见义,数不清的亭台楼榭、房舍院落层层叠叠,使人感到清新 旷远、葱郁繁盛。D.尾联两句一承一转,上句承接并收束前文,下句那么是由“乐”到“惭”, 丰富了全诗的内涵。B B项,“到处是尚未建完的寺庙”不正确,“半佛宫”应该是指湖边的建 筑大半是佛宫。“先忧后乐”精神贯穿范仲淹的一生,在其诗词中也常有表达,但这 首诗却似乎有“乐”无“忧”,对此该如何理解?请结合全诗内容,阐述你的 看法。(6分)解析“湖上参差半佛宫”,湖边的建筑大半是佛宫;诗人借整修寺庙等 行为助饥民度荒,这是为百姓解“忧”。“万户千门尽郁葱”,如今看
11、到当初修好 的寺庙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作者十分欣慰,这才“乐”上心头。诗中的“乐” 和“忧”是分不开的。“却惭何道继文翁”,诗人为自己不能像先贤文翁那样为 国为民做更多事情而惭愧,心生“忧”情。综上可知,这首诗仍然表达了诗人 心系百姓、心忧天下、效力家国的深厚情怀,与他“先忧后乐”的精神是完全 一致的。答案诗人曾通过不懈努力,借整修寺庙等行为助饥民度荒,为百姓解 “忧”;如今看到当初修好的寺庙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十分欣慰,这才 “乐”上心头。即便如此,诗人仍为自己不能像先贤文翁那样为国为民做更 多事情而惭愧。所以,这首诗仍然表达了诗人心忧天下、效力家国的深厚情 怀,与他“先忧后乐”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