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考点 现代文阅读梳理与训练.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417239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考点 现代文阅读梳理与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考点 现代文阅读梳理与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考点 现代文阅读梳理与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考点 现代文阅读梳理与训练.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07现代文阅读知识梳理(二)记叙文阅读知识及答题方法1 .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1)人物(2)时间(3)地点 (4)事件起因(5)经过(6)结果2 .常用修辞手法有哪些?(1)比喻(2)拟人(3)夸张 (4)排比(5)反复(6)对偶或对仗 (7)反问 (8)引用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 而到达形象生动的效果。(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

2、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 魄。(5)反复:强调某种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题,观点鲜明。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6)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8)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3.句子分析(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比照、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联系上下文,围绕主题,挖掘出句子深层含义,再 整理一下自己的语言就可以了。(2)格式:修辞本身得作用+联系上下文的情景比喻:用

3、XX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特点拟人: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的特点(或描绘出 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 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运用了 XX的修辞手法,如“(某一段话)二运用了 “XX”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 “”(套修辞作用)注意:在写作时一定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写,否那么就

4、会很空。4.该文段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1)比照、衬托(2)欲扬先抑(3)象征(4)白描(5)铺垫(6)设悬念、埋伏笔5 .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1)比照,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比照,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开展作铺垫(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气氛,抒发情感,突出主题6 .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答题格式: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

5、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 反映了人物的心情。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 的特殊含义。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7 .标题作用:(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开展(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8.开头语段有何作用?1 1)开门见山,点明题目;2)引起下文或总领下文;2 3)奠定某某的感情基础;4)吸引读者阅读兴趣。9 .结尾语段有什么作用?(1)照应题目或开头或上文;(2)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深化中心,突出了某某中心;(3)引起读者思考,发人深省。如果是结尾揭示故事

6、真相,作用那么还应加上:揭示故 事真相,给读者强烈震撼力;取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10 .过渡句的作用是什么?答题格式;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的某某意思,引起下文的某某意思。11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 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 记叙文、小说)12 .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描写方法分为:(1)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正面、侧面描写(2)坏境:自然

7、环境、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1)人物:表现人物XX的特点,突出人物XX的性格(品质、思想)(2)自然环境(或景物描写)作用:点明某某季节某某/时间某某地点某某天气;渲染某某气氛; 反衬(或烘托)某某人的某某心情(品质)。为下文某某情节开展作铺垫(或预示了下文的某某情节,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开展)。13 .该文段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明确:记叙顺序常用三种:(D顺叙;(2)倒叙(在开头)(3)插叙。如果是插叙,答题格式是:(1)交代了某某背景、情况(要根据文意概括);(2)为下文某某故事情节开展做铺垫。如果是补叙,答题格式是:(1)补充交代某某情节(要根据文意概括);(2)照应上文,解开

8、悬念,让故事真相大白(3)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如果是倒叙,答题格式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14 .木文的线索是什么?线索是贯穿全文始终的一条脉络,表达材料间的内在联系,把所有材料连接成一个有机 整体。所以说,线索就是文章的纲。线索大致分六类:以时间为线索,以空间变换为线索。以思想感情为线索。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以人物或人物的的特征为线索。以中心事件为线索。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15 .怎样找线索?作用是什么?找开头、结尾或反复出现的句子。可从以下方面考虑:(1)题目;(2)时间或空间的变化;(3)具体的人、事物或某句话;(4)某某人物感情的变化。作用:贯穿全文

9、,结合文中的人物、事,使文章条理清晰。16 .本文的题目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以某某为题目,或把题目变成某某好不好,为什 么?)从以下角度考虑:(1)是全文的线索;(2)题目点明中心;(3)引起读者阅读兴趣;(4)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季节或/天气或/地点等;(5)点明主要人物及其特点;(6)点明主要事件;(7)题目有双关义;(8)与结尾相互照应等。17 .如何一句话概括该文段意思?答题思路: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或者主要事件怎么样),如果不够清楚,可在此基础上 添上时间、地点、事件起因、结果等。18 .本文(某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19 .如何品味赏析记叙文的语句,或

10、这些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答题思路:(1)找出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或描写方法或表现手法,如果都没有,就找一两个关键词 语;(2)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某某人的某某性格或心情或精神(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某某物 某某的特点)。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说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 时应贯彻这样的原那么:词不离句一句不离段一段不离篇,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 联系上下文再解释。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20 .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 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 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 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 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21 .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1)用第一人称;(2)采用1 + 2或1 + 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 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注意一定要紧扣文本,从文章中心思想出发)22 .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1)必须用第一人称;(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