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我校教学常规管理,保障学校正 常的教学秩序,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 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 实施细则。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市中学。职业高级中学参照本 办法,制定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报市教育体育局备案后执 行。第二章课程管理第三条落实国家课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 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全 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的各项要求。严格执行教育部义务教 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XX省义务教育 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意见(试行)和XX省普通高中新课程 改革工作方案(试行
2、)的规定,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的各 项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得随意增减课程门类和总 课时,不得随意增加考试课程或减少考查课程的课时。严格 执行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教基 【2019】16号),加强实验课教学,中学理、化、生实验课必 书写要工整,标点要准确,符号要规范,日期要明确,增加 激励性评语,保证批改的准确率。根据作业及学生实际,批 改形式灵活恰当。要保持一定比例的面批,要有错必改、有 改必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积极倡导教师面批。 教师要提高分析学生作业错误原因的能力,善于以作业分析 为依据改进教学。作文的眉批、总批评语要得当,要求要具 体,富于激励和指
3、导作用。第二十六条作业检查。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学 生按时、规范、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教师应督促每位 学生及时上交作业。学科组每两周检查一次作业批改情况, 学校要采取不定期抽查与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对作业检查,检 查结果纳入教师业务考核。学校每学期要组织不少于一次的 各年级各学科优秀作业展评。第二十七条 学生辅导。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开展课外 辅导活动,要明确辅导的对象和任务,研究辅导策略,确定 辅导重点,制定辅导计划,满足不同群体和个体发展的需要, 增强辅导的针对性。教师要因材施教,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 坚持分类指导、分层要求。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辅导,引导 学生正确面对问题和挫折,用良好的
4、心态对待学习,培养学 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加强对学生的学习习惯、 学习方式的辅导。第二十八条 课外活动。学校应当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 彩的课外活动,重点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课外体育活动 时间。寄宿制学校应当组织学生早操。课外活动内容及形式 包括学科兴趣小组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及社团活动。 课外活动要有计划、有方案、有记录、有总结。学校教务处 根据各活动小组计划统一安排活动地点和时间,并定期检查。 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等功能室要有计划地向学生开 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七章考试及学生评价管理第二十九条 考试要求。根据课程实施方案,合理确定考 试形式、考试科目和考试内容。初中、
5、高中每学期不超过2 次统一考试。科学命制试卷,严格命题规范,建立命题、审 题制度,提高试题质量,发挥试题对教学的正向引导作用。 严密组织,严格纪律,严明考风,规范操作,确保考试过程 和考试结果的客观、公正、有效。监考老师要认真履行监考 职责,严格监考,杜绝各类形式的舞弊行为。严密组织阅卷, 准确把握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保证阅卷质量。第三十条学生评价。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 展,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创新德智体美劳 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评价要重视甄别 与选拔功能,更要重视发展与激励功能;既要重视学业成绩, 更要重视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既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过
6、 程。评价方式要多样化,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第三十一条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全面、 客 观、公正,各校依据XX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 办法XX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组织实 施。评价所依据的材料必须客观、原始、真实,能充分证实 学生在评价项目中所达到的程度与发展的状况。每学期对学 生进行一次综合素质评价,实行报告单制度,毕业前实行总 评,注重过程性评价,注意全面评价和个性化评价相结合。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要在校内公示,接受监督。第八章教研管理第三十二条 教研机构建设。教学研究是提升教学质量 的有效途径,各学校要以校本教研为抓手,成立学校教科室, 发挥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专
7、业发展的重要职能。教科室 的主要职责包括:研究制定本校的教研工作计划和管理制度, 组织开展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督促教师落实教学常规管理 的各项要求,指导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等。第三十三条课题研究。学校要结合实际,引导教师针对 学校发展问题、教学问题,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每学年至少 有一个校级及以上课题在实施。教师要注重钻研教材和教法, 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出发,寻找具有 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的选题展开研究,并及时将课题研 究成果物化,以供推广和借鉴。第三十四条教研平台建设。学校要为教师搭建研修的 平台,要组织教师开展区域教研、连片教研、结对教研、网 络教研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教
8、师研修的重点是执教能力 和学科专业素养的提高,要保证教师研修时间,合理设定研 修任务。第三十五条互联网+教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和手 段开展网络教研,探索建立本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 制,打破时间和空间等客观条件的限制,通过建立QQ群、钉 钉群、微信群、微博互动、教师工作坊等方式,打造网络教 研平台,建立网络研修社区,开展交互式学习,提高教研活 动的时效性和灵活性。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教师培训,并 生成一批优质网络教研成果和校本培训资源。第三十六条 校本教研。学校教研要以提高教师专业素 养为根本,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质为核心,以研究 课标、教材、教法和学法为重点,通过自我反思、同伴
9、互助 和专业引领等途径,突出并强化校本教研的引领作用,探索 适合本校师生发展需要的教学路径和学习方法。建立健全校 本教研组织网络,做好校本教研活动的计划、组织、实施指 导和总结评价工作。采取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教研方式, 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立足点,注重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研 究和行动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第三十七条建立健全业务学习制度。教师要主动学习, 更新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按时参加教育行政和业务主 管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和教研活动。每位教师每学年要做到 “五个一”:读一本教学理论专著,执教一节公开课,主持 或参与一项课题研究(或原创一套试卷),交流、评奖或发表 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或教学案
10、例分析),面向学生或教师开设 一次专题讲座。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学期要上一节研讨课 或汇报课,各级名师、各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每学期要 上一节示范课或观摩课。第九章附则第三十八条学校要成立由学校领导负责的教学常规工 作督查、考核、评价小组,制定教学常规管理评价方案,每 学期不少于2次对学校教学常规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考核量 化,量化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纳入教师评先评优、人才 培养、职称晋升、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等。第三十九条 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负责指导和监督各学校 贯彻落实本细则。以常规调研为主渠道,每学期不定期对各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进行视导,视导结果向教师本人及学 校反馈。对亮点突出的学
11、校给予表扬,对存在突出问题的学 校进行问责。同时考核结果纳入市教育体育局教育体育工作 综合考核相关项目。第四十条本办法由XX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负责解释并自 印发之日起施行。须排入课程表(原则上每周每班不少于1节),确保演示实验 和分组实验的开出率。必须按要求开设体育、艺术、劳动教 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第四条开好地方课程。遵循国家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 策和课程计划,根据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 要求和学生发展需要,结合地方优势和传统,合理选用开设 省级开发的地方课程,对省、州相关部门明文要求开设的必 须开设。利用综合课程、微课程、优质网络课程开设好心理 健康、阅读、书法等课程。第五条
12、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在执行国家课 程和地方课程时,结合学校实际,开发和实施适合本校的课 程。鼓励学校认真做好学校课程的规划和设计,合理开发实 施校本课程;鼓励学校利用区域、社区、民俗民情等课程资 源开发校本课程。学校要提高校本课程质量,校本课程原则 上不编写教材。严禁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取代国家课程。第六条管理好教材的使用。学校要加强对教学用书选 用和征订工作的管理,严禁使用未经审定的教材,严禁为学 生统一配备XX省教育厅确定的教学用书目录以外的学生 用书,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引进境外课程、使用境外教材。学 校和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指导学生进行探究、观察、 实验、操作,在获得知识的过程
13、中,逐步形成学习能力和实 践能力。学校图书馆、实验室、电教室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 源,要健全管理制度。第三章教学管理第七条明确教学管理责权。学校教学工作实行校长、副 校长、教务处(教科室)主任、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组长、 科任教师教学管理责任制。校长是实施课程和教学的第一责 任人,要全面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围绕学 校的教学中心工作制定教学管理计划,有效组织协调,及时 监测评估,把握学校教学和改革发展的方向。教务处(教科 室)主任是学校教学、教育科研工作的具体管理者和组织者, 具体负责学校教学常规工作的部署和安排,落实学校教研组 (或备课组)的教学常规工作,制定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的
14、实施 计划和方案细则。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是学校教学工作 的具体实施者,要充分调动学科教师力量,扎实有序地开展 好学校日常教学工作及教研活动。科任教师要明确教学的各 项责任和目标,认真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第八条建立教学管理制度。学校要建立健全学校教学 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人员分工。学校必须建立健全教 务(导)处工作职责教科室工作职责教研组工作职责 备课组工 作职责教师日常教学行为规则学生日常课 堂行为规则等教学管理制度,使教学工作有规可依,有章 可循。要坚持教学工作例会制度,学校至少每两周召开一次 与教学有关的工作例会,并形成记录。学校中层以上管理干 部必须带班上课,原则上承担本专业的学
15、科教学。校级领导 周课时24节,副校级领导周课时4%节,中层领导周课时 68节。第九条 建立听课评课制度。三年教龄及以下的青年教 师和学科组长,每学期听课评课25节以上,其余教师听课评 课20节以上。学校领导应掌握全校教师平时课堂教学情况, 全面实施推门听课制度;学校校长和学校班子成员每学期听 课评课30节以上;听课必须有听课记录,记录要全,严禁互 相抄袭听课笔记、伪造听课记录等弄虚作假行为。第十条加强实验课管理。学校要将实验教学纳入教学 管理制度,制定实验教学管理制度,分年级、分学科制定切 实可行的实验教学计划,加强实验室建设和仪器配备,重视 实验安全管理,加强实验教学的评估和考核。加强实验
16、管理 人员的培训,严格按XX省初、高中学业水平理化生实验考试 的要求完成相关实验技能的培训。认真开好实验课、信息技 术课和综合实践课,教材规定的演示实验开出率要达到90%, 课程标准要求完成的分组实验开出率要达到100%。加强信息 技术课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各中小学信息技术 课教学要保证学生上机时间达学期规定课时的80%以上。第十一条规范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计划包括学校教学 工作计划、课堂教学改革计划、教研组(备课组)教学工作计 划、教师个人教学计划。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包括学年和学期 计划,由教研组组织实施,是备课组及教师制定教学工作计 划的主要依据,每学期开学前由学校(校务会)讨论通过
17、并报 市教科所备案。学校要制定课堂教学改革计划,选定教学改 革项目,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着力构建统领学校教学的教学 模式。教研组(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依据学校教学工作计 划,结合本学科特点,对本学期各项教研工作作出具体安排, 开学前一周内交教务处审定存档。教师依据学校和教研组计 划制定个人教学计划,对个人教学活动做出具体安排,由各 任课教师在开学前三天内完成。扎实做好教学工作总结,学 期结束时,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和学科教师应及时对照计 划,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反思,并写出书面总结。第四章课前准备第十二条 遵循课程标准。学校领导和教师应全面学习 学科课程标准,每位教师必须熟悉本学科课程标准。学
18、校和 教师都要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认真贯彻落实课程标准, 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第十三条 落实备课要求。教师必须先备课后上课,超前 1周备课,写好教案(教学设计、导学案)。教师在深入学习 学科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抓住教学重难点, 分析本学段、任教班级学生特点和学习基础,根据学校课堂 教学改革的要求,结合教学实际准备教学资源,积极探索信 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创新教学 方式,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在检查中发现无教案(教学设计、 导学案)上课者,予以通报批评并记为教学事故。第十四条加强集体备课。各校要积极推行集体备课,分 年级分学科成立备课组,原则上普通高中、初
19、中每周进行一 次,时间不少于2课时。由备课组制订学期工作计划,分解 备课任务,规模较小的学校也可以实行教研组备课。教师按 备课要求完成各自备课任务,提前拿出各自的“备课初案”。 备课组教师在指定时间、地点,对各自“备课初案”进行集 体研讨,重点研讨教学目标、重难点,对教材进行补充、拓 展。备课组对“备课初案”进行修订,形成教学设计、导学 案,供组内所有教师个人再次独立备课时使用。第十五条规范教案撰写。教师应按照备课要求,认真编 写教案。教案内容要注重实效,应涵盖授课时间、课题、教 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资源(含课件)准备、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课堂练习及作业和教后反思等部分。第十六条信息化资
20、源运用。教师在编写教案时,要充分 考虑信息化资源。信息化资源作为教学辅助手段,运用要适 当。不能用课件代替教案,在教案中要有课件运用的说明。对 网络课件或其他音像资料要结合教学实际,通过处理后才能 使用。第十七条严格教案检查。学校应建立教案检查制度,注 重教案(教学设计、导学案)质量评估,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 结合的方法对教师的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教案(教学设计、 导学案)进行检查,每学期检查不少于两次,有检查记录、 修改建议、有评价记载。使用集体备课教案或电子教案的, 主要检查教师是否根据实际进行二次备课。第五章课堂教学第十八条确立教学思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贯彻党 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21、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要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理念,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 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个体差异和身心发展规律。要以 基础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突出强调个人修养、 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 实践,发挥各学科的育人功能。第十九条优化教学方法。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 作者和引导者,要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关心爱护、尊重理 解、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 围。坚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坚持 先学后教的原则,做到学习目标清晰、具体,易于理解、易 于实施,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符合学科特点,符合学生的实 际状况。
22、教学内容要突出重点、难点、知识点,点面结合, 深浅适度,把握准确,化难为易,处理得当,注重培养学生 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要认真观察、分析学 生的学习情况,发现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教学过 程中要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设备和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教学 方式,善于运用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第二十条 规范教学行为。教师要自觉增强“学为人师, 行为示范”的意识,知荣明耻,文明执教。要严格按课程表 上课,不准私自调课、停课、串课,按时上课,不迟到、不 早退、不拖堂。禁止无教案进课堂,禁止在课堂上做与教学 无关的事情,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要举止文明,教态 亲切、自然,注意着装打扮,自觉塑造仪
23、表端庄、知书达理、 举止大方、文明优雅的师表形象。要规范使用教学语言,教 学过程中要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教学语言力求准确生动, 声音洪亮,表达流畅,语速要适中,评价语言丰富贴切。板 书布局结构合理,书写规范工整,内容体现讲课重点。第二十一条 检查教学效果。教学效果检查分为课堂教 学效果检查和教学质量检查。学校每学期要对课堂教学效果 进行定期检查,学校实行校领导巡课制度和推门听课检查制 度,教务处定期检查。实行课堂教学班级日志制度,各班班 级日志要详细登记,教务处每周查阅核实班级日志;教 务处每学期要组织不少于一次学生座谈会和问卷调查,检查 结果详细记录并纳入教师业务考核。教学质量检查主要检查
24、 各学校、教师在教学质量监测后开展的质量分析情况;教师 要结合任教班级进行教学质量分析,撰写质量分析报告,提 出改进措施;学校要向相关教师通报质量分析情况,指出教 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第二十二条落实教学反思。学校要高度重视教师的教 学反思,引导、督促教师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教师要对每 节课学生学习效果、教学过程亮点、发现问题困难、下步改 进的措施进行教学反思,在教案上做好记录。学校要引导教 师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等形式,进行阶段性 反思,剖析并总结教学得失,挖掘问题背后的原因,促进自 身的专业发展。第六章作业、辅导与课外活动第二十三条作业布置。教师要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促进 学生完成基础性作业、强化实践性作业、探索弹性作业。作 业符合各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增强作业的层次性、探 究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做到既有利于学生当天所学新知识 的复习、巩固,又能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应用。作业 内容要有针对性,难度适中,数量恰当,坚决杜绝惩罚性作 业和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提倡分层、分类布置作业,以满 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第二十四条控制作业量。学校要统筹好不同年级、不同 学科的作业数量和作业时间。初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90分 钟,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第二十五条作业批改。作业原则上应该“有留必查,有 查必改,有改必讲,有错必纠”。作业批改做到及时、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