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愚公移山》练习(word版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愚公移山》练习(word版含答案).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3愚公移山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惩山北之塞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3)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4)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5)帝感其诚 ()(6)聚室而谋曰 ()(7)始一反焉 ()(8)汝之不惠 ()(9)无陇断焉 ()(10)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试用原文中的有关语句填充下面语段。愚公虽到了“_”的高龄,但还要率全家人去“毕力平险”,这并非一时头脑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他有着明确的目的和远大的抱负:要解决“_,_”这一交通不便之苦,要实现“_,_”的明确目标。他不贸然行事,能先与家人商议。当提出移山的主张后,立即得到了子孙们“_”的反应。这时其妻“献
2、疑”,又促使他考虑得更周全。最后得到了“_,_”的主意才开始行动。愚公不顾年迈力衰,亲自参与“_”这样的艰苦劳动,用行动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精神可嘉,令人深受启发。3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笑而止之 B跳往助之 C惩山北之塞 D操蛇之神闻之 42022 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肆虐。面对严峻的疫情大山,你觉得我们可以从愚公移山中汲取哪些精神力量?5下列句中加点的“而”用法与“面山而居”相同的一项是()A聚室而谋 B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C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D何苦而不平 A组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
3、,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杂然相许(赞同)B子孙荷担者三夫(肩负、扛)C箕畚运于渤
4、海之尾(用竹篾、柳条等编织的器具)D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同“返”,往返)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一怒而诸侯惧(富贵不能淫)C甚矣,汝之不惠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答谢中书书)D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8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荷担者三夫”“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从人力之少、运输工具简陋等方面表现了移山的艰难,衬托出愚公移山的毅力和决心。B邻人京城氏的男孩尽管才七八岁,却能热情地帮助移山,写出了愚公移山这一行动得到人们的认可与支持。C愚公之妻
5、质疑愚公,智叟嘲笑愚公,尽管他们说话的语气不同,但都对愚公移山持否定态度。D愚公不畏艰难、子孙相继挖山不止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9作者把两位老人命名为“愚公”和“智叟”的用意是什么?B组【甲】愚公移山(节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
6、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乙】卖蒜老叟 清袁 枚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选自子不语)【注释】睨:眼睛斜着看。揶揄:出言嘲笑
7、、讽刺。10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叩石垦壤 叩头曰:“晚生知罪矣。”B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C跳往助之 旁睨而揶揄之 D杂然相许 陷入尺许 1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装土石)B始一反焉(开始)C观者如堵(墙)D老人鼓腹纵之(放开)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2)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段中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说明了移山工程的艰巨,显示了愚公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B【乙】文段中画线句“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的断句
8、划分是正确的。C【甲】【乙】两文段运用了对比手法。【甲】文段将妻子和愚公进行对比,【乙】文段将卖蒜老叟与杨二进行对比。D【乙】文卖蒜老叟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芳容至孝 周孝子名芳容,华亭人。其父文荣,游楚客死归州官舍矣。芳容十四岁,祖父母相继死,临终抚芳容叹曰:“安得汝为寻亲孝子,使我瞑目九泉乎!”芳容泣而志之,由是始有负骨归葬之念。芳容自顾年已及壮,可跋涉险阻,乃自奋曰:“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乃焚香告家庙曰:“此去不负骨,誓不归矣。”自出都后,芳容日行风霜雨露中,寒燠失度,饥饱无时。投止旅店,头晕目眩,遍身焦灼如火。次日,病不能起。主人见
9、芳容病状,惧不敢留,欲徙置邻庙。芳容乃曰:“吾病虽剧,心实了然,药之可以即愈。且吾有大事未了,为吾招里正,当告以故。”未几里正至,闻言色动,邀医至。直至六月初始能步履。麻鞋短服,日行三四十里。或风雨骤至,往往淋漓达旦。或赤脚行山蹊中,踵决肤裂,流血不已。终至归州,赖老役指迷,获父骸。芳容负骨登舟,半月余竟达里门。葬父于祖墓旁,得报祖父母遗命于地下。【注释】燠(y):热。里正:古代地方官吏名。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芳容泣而志之()(2)药之可以即愈()(3)且吾有大事未了()(4)闻言色动 ()15下列句中加点的“于”与“葬父于祖墓旁”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告之于帝
10、B达于汉阴 C当求之于上流 D闻之于宋君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2)为吾招里正,当告以故。17全文表现了芳容哪些美好的品格?18科技发展到今天,快捷便利是大家共同的追求。然而有的人坚持用最原始的方法,也可能是最环保的方法,过着他(她)的“慢”生活。请以“我身边的愚公”为题,写一则短文,字数 150200 之间。参考答案 23愚公移山 1(1)阻塞(2)通达,这里指改变(3)背(4)将近(5)被所感动(6)集合(7)同“返”,往返(8)同“慧”,聪明(9)同“垄”,高地(10)这里是用箕畚装土石的意思 2.年且九十 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也 指通豫南 达于汉阴
11、杂然相许 投诸渤海之尾 隐土之北 叩石垦壤 4.做事要持之以恒,要有信心和毅力;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发动广大的人民群众抗击疫情。9.“愚公”是愚笨的老人的意思,“智叟”是聪明的老人的意思。但实际上这是古人的讽刺写法。例如:“智子疑邻”等,名为智,实则为傻。名为愚,实则为智。12.(1)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刚换牙,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2)老人慢慢背起(他的)蒜走了,一直到最后也不肯告诉大家(他的)姓名。【乙文参考译文】南阳县有个叫杨二的,精通拳术,每天到演武场传授枪棒技法,观看的人像一堵墙一样(多)。有一天,有一个卖蒜的老人,咳嗽不断,(他)看了杨二的武艺后讽刺杨二。杨二(听说后)
12、大怒,把老人叫到面前,(在他面前)用拳头打砖墙,(拳头)陷入(砖墙)一尺多,(然后)傲然对老人说:“老头你能这样吗?”老人说:“你(这样也就)能打打墙壁,(却)不能打人。”杨二怒喝道:“老家伙你能让我打上一拳吗?被打死了不要怪(我)!”老人笑着说:“(我一个老头)都快要死了,(如果)能用我的性命成全你的名声,死而无憾!”老人把自己捆在树上,脱掉衣服露出肚皮。杨二特意在十步外摆好姿势,举起拳头用力向老人打去。老人一点声音也没有发出,只看到杨二(突然)双膝跪倒在地,(向老人)磕着头说:“晚辈知道自己错了。”(杨二想)拔出拳头,(但是)已经被夹在老人的肚子里,动弹不得。(杨二向老人)哀求了很久之后,
13、老人才把肚子一挺放开杨二,(只见杨二)已经摔得翻过一座石桥了。老人慢慢背起(他的)蒜走了,一直到最后也不肯告诉大家(他的)姓名。14(1)记住(2)给吃药;吃药;用药治(3)结束,完,了结(4)脸色,神色,面色 16.(1)天下怎能有没有父亲的人呢!(2)请(您)为我叫来里正,(我要)把原因告诉(他)。17.有孝心,知道感恩,有毅力,意志坚强,一诺千金。【参考译文】姓周的孝子名叫芳容,是华亭人。他的父亲周文荣在楚国游历求官时客死他乡在归州的官吏住处。芳容十四岁时,祖父祖母相继去世,临终时抚摸着芳容叹气说:“怎能让你成为寻找亲人(骨骸)的孝子,让我在九泉之下可以闭眼呢!”芳容哭泣着记下这句话,从
14、此开始有背(父亲的)遗骨回来安葬的念头。芳容认为自己的年纪已经快成人了,可以跋山涉水克服困难艰险了,于是自告奋勇说:“天下怎能有没有父亲的人呢!”于是在家族的宗庙里烧香说:“这次出去不能背(父亲的)遗骨,就发誓再也不回来了。”自从出了都城,芳容每天都在风霜雨露中赶路,时冷时热,时饥时饱。(他)到旅店投宿时,头晕目眩,浑身热得像火一样。第二天,(他)就病得起不了床了。(旅店)主人看到芳容患病的样子,害怕得不敢(让他)留宿,想要把(他)搬运安放到附近的庙中。芳容于是说:“我的病虽然严重,(但我)神志实际上是清醒的,用药治疗我的病,就可以马上痊愈。何况我有重要的事没有完成,(请您)为我叫来里正,(我要)把原因告诉(他)。”不久里正来了,听到(他的)讲述后被感动,请来医生(为他治疗)。直到六月初(他)才能走路。(芳容)穿着麻鞋短衣,每天走三四十里路。有时(遇到)风雨突来,(他)经常冒雨(赶夜路)到天亮。有时赤脚走(在)山间小路上,脚跟裂开,血止不住地流。(芳容)终于到达归州,依靠长年打杂的人指点,找到父亲的遗骨。芳容背着(父亲的)遗骨上船(回家),半个多月终于到达里门。(他)把父亲安葬在祖墓旁,回复去世的祖父祖母的遗命。18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