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嘉峪关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三模考试卷含解析.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85750704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80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嘉峪关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三模考试卷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甘肃省嘉峪关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三模考试卷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嘉峪关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三模考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嘉峪关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三模考试卷含解析.pdf(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甘肃省嘉峪关市2021 届新高考生物三模考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动物或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人大量饮用水后,胃肠腔内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B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增强细胞代谢和收缩毛细血管来增加产热C花粉等作为过敏原引发的免疫反应,不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记忆性D胰岛素随体液运输与靶细胞结合后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答案】A【解析】【分析】体温调节的过程是产热量等于散热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参与调节的激素主要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无机盐调节也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

2、作用的结果,其中参与调节的主要激素是抗利尿激素;过敏反应属于体液免疫,有抗体和记忆细胞的产生;激素既不作为细胞结构,也不能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只是调节细胞代谢活动。【详解】A、当正常人大量饮用水后,胃肠腔内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增多,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A 正确;B、毛细血管收缩可以减少散热,而非增加产热的途径,B 错误;C、过敏反应属于非首次免疫,是特异性免疫,机体对过敏原具有记忆性,C错误;D、胰岛素等激素既不作为细胞结构,也不能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D 错误。故选 A。【点睛】激素的作用特点:微量高效,随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2已知 Y受体的

3、致效剂S可以显著降低血液中三酸甘油酯的浓度,从而降低心脏病的危险。现用小鼠作为材料来证明“S的作用是专一性地通过Y受体达成”,下列哪个设计方案是正确的()A可以通过活化Y受体的基因使小鼠大量表达Y受体B可以通过剔除Y受体基因使小鼠不表达Y受体C在小鼠体内注射大量的S从而增强Y 受体的作用D在小鼠体内注射针对S的抗体从而把血液中的S清除【答案】B【解析】【分析】题意分析:为了证明“专一性”,应该彻底敲除Y受体基因,达到有和无的对照。【详解】A、活化 Y受体的基因来使小鼠大量表达Y受体,增加了 Y受体的含量,只是多少的对照不是有无的对照,A 错误;B、可以通过敲除Y受体基因来使小鼠不表达Y受体,起

4、到了有和无的对照,B 正确;C、Y受体的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注射大量的致效剂S只是多少的对照不是有无的对照,C错误;D、向老鼠体内注射针对S的抗体从而把血液中的S移除,不能确定S的专一性,D 错误。故选 B。3再生是指生物体的组织或器官在受损或胁迫后自我修复或替换的过程。再生过程中不会发生()A细胞凋亡B基因选择性表达C基因重组DDNA 半保留复制【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

5、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3、DNA 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因此伴随细胞分裂过程中具有DNA 半保留复制的表现。4、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详解】根据题意,再生是指生物体的组织或器官在受损或胁迫后自我修复或替换的过程。因此再生的过程会发生细胞分化和有丝分裂,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此过程会发生细胞凋亡、基因选择性表达和DNA 半保留复制,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因此该过程中不会发生基因重组。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A、B、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4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患病原因,是由于基因突变造成

6、血红蛋白B链第 6 个氨基酸的密码子由GAA 变为 GUA,导致编码的谷氨酸被置换为缬氨酸,患者表现为缺氧情况下红细胞易破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基因突变导致了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B该基因突变引起了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改变C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中相应碱基序列,由CTT/GAA 突变为 CAT/CTA D该基因突变对人体有害,但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突变是指DNA 分子中发生的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通常发生在 DNA 复制的过程中,基因突变能为生物的变异提供最初的原材料。【详解】A、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

7、缺失或替换,改变的是基因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不会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A 错误;B、本次基因突变导致血红蛋白 链第 6 个氨基酸由谷氨酸被置换为缬氨酸,故而血红蛋白分子的结构发生了改变,B正确;C、由题干所给出信息:氨基酸的密码子由GAA变为 GUA,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导可知:患者血红蛋白基因相应碱基序列,由CTT GAA 突变为CAT/GTA,C正确;D、因为患者表现为缺氧情况下红细胞易破裂,所以该基因突变对人体有害,但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 正确。故选 A。52020 年席卷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人感染了以后会出现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严重者

8、可导致肺炎、严重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新型冠状病毒具有核糖体,能独立合成自身的蛋白质B新型冠状病毒以无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值C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中,嘌呤总数一定等于嘧啶总数D冠状病毒感染后,免疫系统会对肺部细胞进行攻击而引发肺炎,此时可以通过适度使用免疫抑制剂对病人进行治疗【答案】D【解析】【分析】病毒是非细胞生物,没有独立的代谢系统,专性寄生在活细胞内。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根据遗传物质来分,分为DNA 病毒和 RNA病毒;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详解】A、新型冠状病毒为非细胞生物,不具有核糖体,也不能独立合成自身的蛋白

9、质,A 错误;B、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在宿主细胞内寄生完成增值过程,B 错误;C、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 通常为单链结构,故其中的嘌呤总数一般不等于嘧啶总数,C错误;D、冠状病毒感染后,免疫系统会对肺部细胞进行攻击而引发肺炎,为保护肺部细胞,此时可以通过适度使用免疫抑制剂对病人进行治疗,同时需要设法抑制冠状病毒的增殖,D 正确。故选 D。6如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该图反映了基因对性状的直接和间接控制BX1与 X2的区别主要是核糖核苷酸排列顺序的不同C基因2 与白化病基因互为等位基因D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可进行过程,而不进行过程【答案】D【解析】【分析

10、】分析题图可知,图中的过程表示转录,过程表示翻译,物质X1与 X2表示 mRNA,题图的左右过程分别表示基因直接控制性状和基因通过控制合成蛋白质间接控制性状的控制过程。【详解】A、基因表达血红蛋白反应了对性状的直接控制,基因表达控制酪氨酸酶反应了对性状的间接控制,A 正确;B、物质 X1与 X2均为 mRNA,分别由不同的DNA 序列转录获得,其主要区别是核糖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B 正确;C、基因 2 控制黑色素合成,白化病基因抑制黑色素合成,二者控制同一性状,互为等位基因,C 正确;D、人体成熟红细胞中仅含有核糖体,无法进行转录与翻译过程,D 错误;故选 D。7鹦鹉的毛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

11、A、a 和 B、b 控制,如图所示,其中B、b 位于 Z 染色体上。某人所养的一对绿色鹦鹉产下一只白色鹦鹉和一只蓝色雌性鹦鹉甲,甲的左翅上带有白色斑点,假设基因突变只改变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缺失一条常染色体的个体能够存活。下列关于甲左翅上白色斑点产生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A若甲产生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变异细胞的基因型为aaZbW B若甲产生的原因是基因重组,变异细胞中a 基因发生重新组合C若甲产生的原因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变异细胞中含A 的片段缺失D若甲产生的原因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变异细胞中缺少一条常染色体【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图示可以推测A_ZB_表现为绿色,A_ZbZb和 A_

12、ZbW 表现为蓝色,aaZB_表现为黄色,aaZbZb和 aaZbW表现为白色。绿色鹦鹉是双显性个体,且一对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一对基因在Z 染色体上,则两只亲本的基因型为A_ZBW 和 A_ZBZ-,因后代中有一只白色鹦鹉,可确定亲本的基因型为AaZBW 和 AaZBZb;【详解】A、若甲产生的原因是基因突变,蓝色雌性鹦鹉的基因型为A_ZbW,变异细胞的基因型为aaZbW,A 正确;B、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不会导致后代某部分出现异常性状,B错误;C、若甲产生的原因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变异细胞中A 基因随着染色体片段的缺失而缺失,从而表现出a的性状,C正确;D、若甲产生的原因是染色体数目

13、变异,变异细胞中含有A 基因的染色体缺失,可能出现白色斑点,D 正确。故选 B。【点睛】本题需要掌握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的区别,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后代整个个体都会出现变异。82019 年末爆发的传染性肺炎由冠状病毒引起,冠状病毒是一种具有囊膜(由蛋白质、多糖和脂质构成的类脂双层膜,脂质和膜蛋白主要来自宿主细胞膜)的病毒,由于刺突蛋白像王冠上的突起,所以称为冠状病毒,其基本结构如下图。下列有关冠状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囊膜的冠状病毒能独立完成自身的生命活动,因此传染性很强B构成囊膜的刺突蛋白和脂质均可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C核壳蛋白、刺突蛋白等蛋白质均在宿主细胞的

14、核糖体中合成D冠状病毒RNA 进入宿主细胞后同时进行RNA 逆转录和自我复制【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 或 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详解】A、病毒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A错误;B、脂质不具有抗原的特异性,不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B错误;C、病毒自身不能合成蛋白质,只能由宿主细胞合成,C正确;D、RNA 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是特有的,要么通过逆转录,要么通过RNA 的自我复制(冠状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只有RNA 自我复制),D 错误。故选 C。9某农业科研人员探究不同浓度重金属铅(Pb)对土壤脲酶和

15、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脲酶和过氧化氢酶均通过降低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B重金属可能通过影响酶的空间结构影响酶的活性C200mg kg-1的铅作用后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相同D 400mg kg-1的铅作用后脲酶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酶的本质和特性。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在细胞内外都起作用,酶对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与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激素不同;虽然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它并不被消耗;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它的合成受到遗传物质的控制。【详解】A、酶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机理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 正确;B、重金属导致酶的空间结构变

16、化,从而影响酶的活性,B 正确;C、222mg kg-2的铅作用后脲酶的活性是2 22mg kg-2 h-2,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247mL g-2,C错误;D、脲酶变性后肽键没有断裂,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D 正确。故选 C。10甲海岛上的某种鸟一部分迁徙到乙、丙两个海岛(三个岛屿相互隔绝),下图为刚迁入时和多年后决定羽毛颜色的相关基因的调查结果(B一黑色、b 灰色、B1一黄色)。下列相关推测正确的是()A若干年后,三个岛屿上的这种鸟分别属于不同的物种B随着时间的推移,乙岛屿上B1的基因频率一定会继续升高C三个岛屿中乙、丙两个岛屿上的环境背景颜色更加接近D环境促进羽毛颜色基因型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17、,导致生物进化【答案】C【解析】【分析】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不同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甲岛的鸟迁到乙、丙两岛后,存在地理隔离,但是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因此不一定属于不同的物种,A 错误;B、随着时间的推移,乙岛屿上B1 的基因频率不一定会继续升高,关键看B1控制的个体是否能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环境,B 错误;C、乙、丙b 的基因频率相接近,推测三个岛屿中乙、丙两个岛屿上的环境背景颜色更加接近,C正确;D、环境促进羽毛颜色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进化,D 错误。故选 C。11将生长状态一致的某种植物幼苗分成甲、

18、乙两组,分别移人同种适宜的营养液中在光下培养,并给甲组的营养液适时通人空气,乙组不进行通气处理。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组的根对a 离子的吸收速率远大于乙组的。由此说明根细胞对a 离子的吸收过程属于()A主动运输B被动运输C自由扩散D协助扩散【答案】A【解析】【分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名 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例自由扩散(简单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易化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等【详解】分析题意可知,甲组的营养液适时通入空气,乙组不进行通气处理。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组的

19、根对a 离子的吸收速率远大于乙组的。说明根对a 离子的吸收和有氧呼吸有关,是消耗能量的,应该是主动运输,A 正确。故选 A。12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甲病相关的基因为B、b,乙病相关的基因为D、d,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II4无甲病的致病基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甲病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B1和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C若 5同时患葛莱弗德氏综合征,那么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是其母亲D若 1和 2再生育一个儿子,其两病兼患的几率为1/16【答案】C【解析】【分析】由于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从而使发育成的个

20、体患疾病,这类疾病都称为遗传性疾病,简称遗传病。根据目前人们对遗传物质的认识,可以将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病三类。单基因遗传病是由染色体上单个基因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多基因遗传病是指涉及许多个基因和许多环境因素的疾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指由于染色体的数目形态或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详解】A、因-4 无甲病致病基因,可知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由-1 和-2 无乙病,但他们的女儿-2有乙病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 错误;B、-1 和-3 的基因型均为DdXBXb,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B错误;C、若-5 同时患葛莱弗德氏综合征,则其基因型为XbXbY,而其父亲没有甲

21、病,基因型为XBY,即不含 Xb基因,所以两个Xb基因均来自卵细胞,C正确;D、-1 的基因型均为DdXBXb,-2 的基因型均为DdXbY,再生育一个儿子,其两病兼患(aaXbY)的概率为 1/41/2=1/8,D 错误。故选 C。13某同学探究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情况(实验中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处理试管编号H2O215%FeCl120%肝脏研磨液温度实验现象1 2mL 室温2 2mL 90+1 2mL 2 滴室温+4 2mL 4 滴室温+5 2mL 2 滴室温+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和温度B试管 1 的处理降低了H2O2 分解反应的活化能

22、C试管 4 中继续增加FeCl1的量,气泡不再增加D试管 5 迅速放在90 环境中,因酶的失活而不产生气泡【答案】B【解析】【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1.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4.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 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详解】A、实验设计要遵循单一变

23、量的原则,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或温度,A错误;B、试管 1 的处理是加入15%FeCl1,Fe1+能作为无机催化剂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正确;C、试管 4 中继续增加FeCl1的量,提高了催化剂浓度,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泡会增加,C错误;D、若把 5 号试管迅速放在90 环境中,过氧化氢酶变性失活,但过氧化氢高温下会分解,其实验现象将与 2 号试管的相近,D 错误。故选 B。14下列关于酶和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应在其最适温度条件下保存,以长期维持活性B活细胞中的放能反应一般与ATP 水解反应相联系C活细胞内合成的酶都要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D ATP 的合成需要酶参与,酶

24、的合成需要ATP 参与【答案】D【解析】【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酶的特点:高效性、专一性、作用途径温和;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2、ATP的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其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普通磷酸键,代表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远离A 的磷酸键易断裂,释放大量的能量,供给各项生命活动,所以 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详解】A、酶应在其低温度条件下保存,A错误;B、活细胞中的放能反应一般与ATP 合成反应相联系,B 错误;C、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蛋白质类的酶可能需要内质

25、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而 RNA 类的酶不需要,C 错误;D、ATP的合成需要酶的参与,酶的合成也需要ATP参与,D 正确。故选 D。15为了研究两个小麦新品种P1、P2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新品种与原种(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过程中光照强度和C02初始浓度必须一致B可用单位时间内进入叶绿体的C02量表示净光合速率C每组实验应重复多次,所得数据取平均值D三个品种达到最大净光合速率时的温度没有显著差异【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该实验过程中的光照强度和C02初始浓度均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在实验过程中必须一致,A 项正确;B、可用单位时间

26、内植物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的CO2量表示净光合速率,B 项错误;C、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每组实验应重复多次,所得数据取平均值,C项正确;D、题图显示,三个品种达到最大净光合速率时的温度都是25左右,没有显著差异,D 项正确。故选 B。【点睛】本题以实验为依托,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由题意并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准确把握实验目的,采取对比法认真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从中找出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由此依据实验设计的原则对照各选项作出合理判断。16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B细胞都能进行分裂和分化C细胞生物的

27、遗传物质都是DNA D细胞分解葡萄糖都能产生CO2【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细胞分裂。3、只要是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就是DNA。4、细胞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详解】A、除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A错误;B、已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不再分裂,如精细胞,B错误;C、细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二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正确;D、乳酸菌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时不产生CO2,D 错误。故选 C。17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

28、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 同位素标记的tRNA 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 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 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 除去了 DNA 和 mRNA 的细胞裂解液A BCD【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合成多肽链的过程即翻译过程。翻译过程以mRNA 为模板(mRNA 上的密码子决定了氨基酸的种类),以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以tRNA 作为转运氨基酸的运载体,以核糖体为合成车间,在有关酶、能量(ATP供能)及其他适宜条件(温度、pH)作用下合成多肽链。【详解】翻译的原料是氨基酸,要想让多肽链带上放射性标记,应该用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苯丙氨酸)作为原料,而 tRNA 作为转运氨

29、基酸的运载体不需要进行标记,错误、正确;合成蛋白质需要模板,由题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因此可以用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作模板,同时要除去细胞中原有DNA和 mRNA 的干扰,、正确;除去了DNA 和 mRNA 的细胞裂解液模拟了细胞中的真实环境,其中含有核糖体、tRNA、催化多肽链合成的酶等,因此不需要再加入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故 错误。综上所述,ABD 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18在抗震救灾中,发现有些在废墟下由于肌肉受到挤压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但仍保持清醒的幸存者,当移开重物被救出后,却因肌肉大量释放的肌红素、钾等物质迅速进入血液,结果救出来后最终因心肾功能衰竭而不幸去世。下

30、列与之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移开重物前,应先为伤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B因严重缺水,幸存者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减少C心肾功能衰竭是由于伤者血浆渗透压过低所致D有些刚被救出的伤者,其内环境稳态已经遭到破坏,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答案】C【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水盐平衡调节、内环境稳态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由题意可知,有些幸存者的肌肉受到挤压导致局部组织坏死,说明其内环境稳态已经遭到破坏,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移开重物后肌肉大量释放肌红素、钾等物质迅速进入血液,导致其内环境的化学成分稳态失调,因此在移开重物前,应先为伤

31、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A、D 正确;被困在缺少水的恶劣环境中,导致幸存者机体内环境中缺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促使下丘脑合成并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B 正确;心肾功能衰竭是由于遇难者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减少,有毒物质不能随尿排出,血浆渗透压过高所致,不是血浆渗透压过低所致,C错误。19下列与生物实验操作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经健那绿染液染色的人口腔上皮细胞,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结构B将双缩脲试剂A 液与 B 液混合,摇匀后检测豆浆中的蛋白质C在“探究酵母

32、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中,不需要另设置对照实验D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卡诺氏液的作用是固定细胞的形态【答案】B【解析】【分析】1.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原理:(1)叶绿体主要分布于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和分布;(2)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无色,成短棒状、圆球状、线形或哑铃形等;(3)健那绿染液能专一性地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通过染色,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2.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1)检测 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

33、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详解】A、健那绿染色线粒体,故经健那绿染液染色的人口腔上皮细胞,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结构即线粒体,A 正确;B、检测豆浆中的蛋白质时,应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 液混匀后,再滴加将双缩脲试剂B 液,混匀后观察颜色变化,B错误;C、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中,不需要另设置对照实验,而是通过种群数量变化形成自身对照,C正确;D、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卡诺氏液的作用是固定细胞的形态,便于后续的观察,D 正确。故选 B。20下图是关于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网

34、(d,e,f,h 表示完整的细胞器),其不同膜结构间相互联系和转移的现象称为膜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注:虚线框内仅是物质转变与合成A自养型生物都含有结构d B一切细跑均能发生膜流现象C膜流其实是生物膜流动性的体现,质壁分离与复合过程中发生了膜流D细胞膜蛋白的更新与f g h gc途径有关【答案】D【解析】【分析】膜流一个典型的实例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在核糖体上翻译出的肽链进入内质网腔后,还要经过一些加工,如折叠、组装、加上一些糖基团等,才能成为比较成熟的蛋白质。然后,由内质网腔膨大、出芽形成具膜的小泡,包裹着蛋白质转移到高尔基体,把较成熟的蛋白质输送到高尔基体腔内,做进一步的加工,成为成熟的

35、蛋白质。接着,高尔基体边缘突起形成小泡,把蛋白质包裹在小泡里,运输到细胞膜,小泡与细胞膜融合,把蛋白质释放到细胞外。d,e,f,h 表示完整的细胞器,d 为叶绿体,e 为线粒体,f 为内质网,h 为高尔基体。【详解】A、d 为叶绿体,自养型生物分为光能自养型(光能)和化能自养型(化学能),真核生物进行光合作用含有叶绿体,原核生物如蓝藻不含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有些细菌还能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合成有机物,因此自养型生物不一定都含有结构d,A 错误;B、原核生物细胞结构中只有细胞膜才有膜结构,而膜流是指不同膜结构间相互联系和转移的现象,因此原核细跑不能发生膜流现象,B 错误;C、质壁分离与复

36、原过程为水分的进出过程,属于自由扩散,无膜流现象发生,C错误;D、细胞膜蛋白的更新与f(内质网)g(囊泡)h(高尔基体)g(囊泡)c(细胞膜)途径有关,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关键是理解结构上直接相连的膜之间可直接转变,结构上间接相连的膜之间是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而发生膜的转移。21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寄生菌,在一定条件下会引起胃肠道等局部组织感染。检验水样中大肠杆菌数目是否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常用滤膜法测定,其操作流程如图。大肠杆菌的代谢产物能与伊红美蓝(EMB 培养基的指示剂)反应,菌落呈黑色。下列对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A测定前,滤

37、杯、滤膜和滤瓶均可用干热灭菌法灭菌处理B过滤操作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防止杂菌污染C将过滤完的滤膜紧贴在EMB 培养基上,完成大肠杆菌的接种操作D EMB 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只有大肠杆菌能正常生长并形成黑色菌落【答案】D【解析】【分析】大肠杆菌的代谢能与伊红美蓝(EMB 培养基的指示剂)反应,菌落呈黑色,因此可以制备EMB 培养基来鉴别大肠杆菌。在实验室进行微生物培养的时候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尽量减少杂菌的污染。【详解】A、干热灭菌法适用于对滤杯、滤膜和滤瓶进行灭菌,防止杂菌的污染,A 正确;B、在酒精灯火焰附近操作可以减少空气中的杂菌污染,B 正确;C、由于过滤完后细菌粘附在滤膜上

38、,将滤膜紧贴在EMB 培养基上可以将粘附的菌种接种在培养基上,C正确;D、EMB 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没有选择作用,D 错误;故选 D。22玉米非糯性基因(B)对糯性基因(b)是显性,如图为玉米培育的示意图。染色体缺失片段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但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雌配子可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属于诱变育种得到的染色体结构变异个体B甲与正常糯性玉米进行正反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不同CF1非糯性玉米中,含有异常染色体的个体占D在 F2非糯性玉米的叶肉细胞中,异常染色体的数目最多为2 条【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玉米非糯性基因(B)对糯性基因(b)是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

39、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缺失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详解】A、甲用 X射线处理,发生染色体缺失片段,所以属于诱变育种得到的染色体结构变异个体,A 正确;B、由于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雌配子可育,所以甲与正常糯性玉米进行正反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不同,B 正确;C、甲(Bb)与乙(Bb),F1非糯性玉米基因型为BB、Bb 和 Bb,所以含有异常染色体的个体占2/3,C正确;D、由于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因此体细胞中只有一条缺失染色体,且叶肉细胞已高度分化,不再进行细胞分裂,所以异常染色体的数目最多为1 条,D 错误

40、。故选 D。23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B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C细胞的体积增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细胞骨架与细胞分裂有关,它的组成成分与生物膜基本支架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1、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物质运输、细胞壁合成等等许多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叫做相对面积,细胞越小该比值越大,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速率越快,有利于细胞的生长。【详解】A、溶酶

41、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A 正确;B、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B 错误;C、细胞的体积增大,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效率越低,C错误;D、细胞骨架只由蛋白质组成,生物膜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D 错误。故选 A。24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缺氧条件下葡萄糖不再发生脱氢反应B电子传递链的发生场所线粒体内膜C需氧呼吸产生的H2O 中的氢来自于丙酮酸和水D丙酮酸脱去CO2生成二碳化合物的过程无ATP 生成【答案】B【解析】【分析】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糖酵解,发生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主要为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还原氢,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第

42、二阶段:柠檬酸循环,场所主要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分解为二氧化碳,释放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第三阶段:电子传递链,场所在线粒体内膜,还原氢和电子传递给氧,最后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生成大量 ATP。【详解】A、在缺氧的条件下,葡萄糖的酵解形成丙酮酸和还原氢,仍具有脱氢反应,A 错误;B、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电子传递链的过程,发生场所是线粒体内膜,B正确;C、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 中的氢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和水的分解以及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的分解,C错误;D、丙酮酸脱去CO2生成二碳化合物的过程有少量ATP 生成,D 错误。故选 B。25基因流是指生物个体从其发生地分散出去而导致不同种群之间

43、基因交流的过程,可发生在同种或不同种的生物种群之间。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邻近的种群间基因频率有较大差异,说明它们之间不存在基因流B基因流发生的时间和发生的强度将会显著影响物种形成的概率C不同物种间的基因流可以极大地丰富自然界生物多样化的程度D种群之间的基因流被地理隔离所阻断是形成新物种的一种途径【答案】A【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注意理解题意中基因流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详

44、解】A、由题意可知,基因流可发生在同种或不同种的生物种群之间,所以邻近的种群间可能存在基因流,A错误;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故基因交流发生的时间和发生的强度将会显著影响物种形成的概率,B正确;C、不同物种间的基因交流可形成多种多样的基因型,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更多的材料,极大地丰富了自然界生物多样化的程度,C正确;D、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被地理隔离所阻断是形成新物种的一种途径,除此外,不经过地理隔离也可能会形成新物种,如多倍体的形成,D 正确。故选 A。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 个小题,共50 分)26研究表明,吸烟产生的尼古丁与神经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人体兴奋。然而世界卫生

45、组织声明吸烟有害健康,它可导致肺癌、心脏病、糖尿病等许多疾病。青少年要自觉养成不吸烟的好习惯。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l)当尼古丁与神经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引起钙离子流入细胞,这里尼古丁的作用相当于_,此时神经细胞膜内的电位变化是_。(2)吸烟产生的焦油、尼古丁等属于_,会导致基因突变,同时又可降低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减弱机体对肿瘤细胞的_功能,继而引发肺癌的发生。(3)吸烟会影响胰岛功能,其中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具有_作用,使血糖降低。长期吸烟会导致糖尿病,对这些病人的血液检查发现,他们的胰岛素水平正常,甚至略有偏高。推测吸烟导致糖尿病的可能原因是 _。【答案】神经递质由负变正致癌

46、因子(物质)监控和清除加速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吸烟导致组织细胞的胰岛素受体受损,胰岛素不能和其受体结合,机体血糖浓度升高【解析】【分析】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血糖浓度与胰岛素浓度的相互调节关系是血糖浓度升高时,高浓度的血糖可以直接刺激胰岛B 细胞引起胰岛素的分泌或通过神经调节引起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详解】(1)尼古丁与神经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钙离子由通道流入细胞,可见尼古丁的作用相当于一种神经递质,阳离子内流,此时膜内的变化是由负变正。(2)焦油、尼古丁属于化学致癌因子,容易引起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变。免疫系统有

47、防卫、监控和清除三大功能,其中对于肿瘤细胞的消灭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3)胰岛素具有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血糖浓度降低的作用。吸烟患者胰岛素水平正常,而患糖尿病,说明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由此可推出吸烟导致的糖尿病原因可能是吸烟导致组织细胞的胰岛素受体受损,胰岛素不能和其受体结合,机体血糖浓度升高。【点睛】本题考查免疫调节以及血糖调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27药物 A 是一种新型免疫调节剂,临床用于肿瘤的治疗。研究人员利用H 细胞对药物A 的作用机理进行相关研究。(1)H 细胞是一种肝癌细胞,其产生

48、的根本原因是_。细胞癌变后通常会表达特异性的膜蛋白,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机体主要通过_免疫发挥免疫监控和清除作用。(2)将 H 细胞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A 溶液,24 h 后测定细胞存活率,结果如下:浓度/molL 10 1 5 10 15 20 细胞存活率/%100.0 98.21.97.85 97.12 96.87 96.24 数据表明不同浓度的药物A与不加药物A处理后细胞存活率差异不明显,由此可以判断_。(3)研究人员对药物A 的作用进行研究。将H 细胞与 T 淋巴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分别加入用D 溶剂溶解的不同浓度的药物A 溶液,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癌细胞的凋亡率,

49、结果如下:浓度/mol L 10 5 10 15 癌细胞的凋亡率/%3 13.4 29.3 55.3 本实验对照组的设置应为_。(选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 单独培养的H 细胞b 单独培养的T淋巴细胞c 混合培养的H 细胞与 T 淋巴细胞d 加入等量的 D 溶剂e 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 实验结果说明_。(4)已知 IL-2、TNF-a是 T细胞产生的两种杀伤性细胞因子,T 细胞表面的PD-I 和癌细胞表面的PD-LI结合后可以抑制T 细胞的活性,使其无法识别癌细胞,导致癌细胞的免疫逃逸。为进一步研究药物A 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机理,研究人员利用癌症模型鼠进行实验,测定不同组小鼠IL-2、TNF-a的

50、表达量,结果如下表所示,同时测定了T细胞表面的PD-1和癌细胞表面的PD-L1表达量,结果如下图所示。A 药物剂量/mg?kg-1IL-2 TNF-a 0 14.12 11.25 5 18.31 16.54 10 24.32 20.23 15 31.54 27.50 图表所示实验结果_支持/不支持)药物A 免疫作用机理的假设,理由是:药物A-方面 _,增强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另一方面_,抑制癌细胞增殖。(5)请结合PD-1/PD-L1 信号通路的作用机理,利用免疫学知识为治疗癌症提供一种新思路_。【答案】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细胞药物 A 对 H 细胞无明显的细胞毒性cd 药物能促进淋巴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