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三模考试卷含解析.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85750539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株洲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三模考试卷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湖南省株洲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三模考试卷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株洲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三模考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株洲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三模考试卷含解析.pdf(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湖南省株洲市 2021 届新高考生物三模考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过敏反应发生机制如图所示。过敏原可激发体液免疫产生IgE抗体,当过敏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肥大细胞可产生组织胺,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引起过敏症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IgE抗体可吸附在肥大细胞表面BIgE抗体的产生可能需要T细胞参与C组织胺使组织液渗透压降低引起组织水肿D过敏原再次入侵时与肥大细胞表面IgE抗体结合引发过敏症状【答案】C【解析】【分析】过敏反应是过敏原再次侵入有过敏体质的机体时,初次接触过敏原使机体产生的抗体吸附在细胞表面这时与过敏原结合,进而使

2、靶细胞释放组织胺等化学物质,引发过敏反应,据此答题。【详解】A、当过敏原初次接触机体时,产生的抗体吸附在细胞的表面,A 正确;B、体液免疫中需要T 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B正确;C、组织胺能增强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C错误;D、右图可知,当过敏原再次入侵时,吸附在细胞表面的IgE抗体与过敏原特异性结合引发过敏症状,D正确。故选 C。2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调查和优生的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B常见的优生措施有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适龄生育和进行产前诊断等C对遗传病的发病率进行统计时,需在人群中进行随机调

3、查D通过基因诊断确定胎儿不携带致病基因,则确定胎儿不患遗传病【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要求考生识记人类遗传病的概念、类型及特点,掌握监测和预防人类遗传病的措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详解】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的调查更容易进行,适合学生活动,A 正确。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适龄生育和进行产前检测可以降低遗传病患儿的出生率,B 正确。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要在随机的人群中进行,C正确。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没有致病基因,不携带致病基因也可能患有遗传病,D 错误【点睛】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

4、应以患者家系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遗传方式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3海带中含有植物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等激素,为研究激素对海带生长的影响,某研究组开展了系列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海带增长率与IAA 含量呈负相关B海带宽度的增长率与ABA含量呈正相关C两种激素的变化对海带长度的影响大于对宽度的影响D海带在后期生长缓慢,原因是IAA 降低而 ABA 增高【答案】D【解析】【分析】植物激素亦称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产生的一些微量而能调节(促进、抑制)自身生理过程的有机化合物。已知植物体内产生的激素

5、有五大类,即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它们都是些简单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但它们的生理效应却非常复杂、多样。从影响细胞的分裂、伸长、分化到影响植物发芽、生根、开花、结实、性别决定、休眠和脱落等。所以,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能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而脱落酸和乙烯的作用则是抑制植物生长,促进成熟和衰老。【详解】A、从图中可知,生长素含量越高,海带月增长率大,说明海带增长率与IAA 含量呈正相关,A 错误;B、从图中可知,生长素含量越高,海带宽度的增长率越小,说明海带增长率与ABA 含量呈负相关,B 错误;C、从增长率的幅度来看,两种激素

6、的变化对海带长度的影响小于对宽度的影响,C错误;D、IAA 促进生长,ABA 抑制生长,结合图可知,海带在后期生长缓慢,原因是IAA 降低而 ABA 增高,D正确。故选 D。4某植物花蕊的性别分化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B和 E共同存在时,植株开两性花,为野生型;仅有显性基因E存在时,植株的雄蕊会转化成雌蕊,成为表现型为双雌蕊的可育植物;只要不存在显性基因E,植物表现为败育。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表现为可育个体的基因型有6种BBbEe 个体自花传粉,子代中败育个体的比例为1/4 CBBEE和 bbEE杂交,F1自交得到的F2代全部可育D BBee 和 bbEE杂交,子代全部

7、为野生型【答案】D【解析】【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2、由题意知,E、e 和 B、b 独立遗传,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且B_E_为两性花(野生型),bbE_为双雌蕊可育植物,B_ee、bbee 为败育。【详解】A、表现为可育个体的基因型有6种,包括BBEE、BbEE、bbEE、BBEe、BbEe、bbEe,A 正确;B、BbEe 个体自花传粉,子代中只要含有ee 就都败育,所以比例是

8、1/4,B 正确;C、BBEE和 bbEE杂交,得到F1BbEE,F1自交得到的F2代都含有E,全部可育,C正确;D BBee 和 bbEE杂交,BBee 是不育的,无法完成杂交实验,D 错误。故选 D。5某种植物(2n=40)为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等位基因B和 b 位于 X 染色体上,分别控制阔叶(B)和细叶(b)。用阔叶雄株和杂合阔叶雌株进行杂交得到子一代,再让子一代相互杂交得到子二代,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阔叶雌株:阔叶雄株:细叶雄株=2:3:1。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子二代中出现上述比例的原因可能是含有Xb的花粉不育B子二代相互杂交得到的子三代中细叶植株

9、所占比例为1/14 C若对该种植物基因组测序应测定21 条染色体上的碱基对序列D该种植物与叶型有关的基因型共有5 种【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用阔叶雄株(XBY)与杂合阔叶雌株(XBXb)杂交得到子一代,子一代的基因型有XBXB、XBXb、XBY和 XbY,子二代没有出现细叶雌株(XbXb),但有细叶雄株(XbY),可能是含有Xb的花粉不育,使子二代中阔叶雌株(XBXB、XBXb):阔叶雄株(XBY):细叶雄株(XbY)=(3/41/3+1/41/3):(3/42/3):(1/42/3)=2:3:1,据此答题。【详解】A、据上分析可知,子二代中出现上述比例的原因可能是含有Xb

10、的花粉不育,A 正确;B、据上分析可知,子二代中雌:雄=1:2,雌配子中XB:Xb=3:1,雄配子中XB:Xb(不育):Y=3:1:4,故子三代中细叶植株(XbY)所占比例=1/21/44/7=1/14,B正确。C、若对该种植物基因组测序应测定19 条常染色体+X+Y=21条染色体上的碱基对序列,C 正确;D、因含有 Xb的花粉不育,故不存在XbXb基因型,该种植物与叶型有关的基因型有XBXB、XBXb、XBY和 XbY共 4 种,D 错误。故选 D。6如图的数学模型能表示的生物学含义是()A植物细胞液浓度随外界溶液浓度变化情况BH2O2分解速率随H2O2酶浓度变化的情况C细胞有氧呼吸强度随氧

11、气浓度的变化情况D真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情况【答案】B【解析】【分析】该数学模型横坐标是自变量,纵坐标是因变量,从图中可看出因变量有初始值,并且随自变量的变化是先升高后基本保持稳定,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可能是有某些限制增长的因素。【详解】A、如果外界溶液中的溶质能够被细胞吸收,开始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增大后,由于细胞能主动吸收溶质,这是细胞液浓度升高,反而会吸水使得细胞液浓度下降,不会存在一个稳定期,A 错误;B、无酶时,过氧化氢较慢分解,加酶时,反应速率先随着酶量的增加而增加,由于底物的量是有限的,当酶过量时,反应速率不再随酶增多而增大,B 正确;C、氧气浓度为0 时有氧呼吸也应该为零,

12、C错误;D、光照强度为0,真光合也应为0,D 错误。故选 B。【点睛】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性质的数学形式,可以是公式、曲线图、表格等数学方式。7下图是关于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网(d,e,f,h 表示完整的细胞器),其不同膜结构间相互联系和转移的现象称为膜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注:虚线框内仅是物质转变与合成A自养型生物都含有结构d B一切细跑均能发生膜流现象C膜流其实是生物膜流动性的体现,质壁分离与复合过程中发生了膜流D细胞膜蛋白的更新与f g h gc途径有关【答案】D【解析】【分析】膜流一个典型的实例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在核糖体上翻译出的肽链进入内质网腔后,还要经过一些加工,如

13、折叠、组装、加上一些糖基团等,才能成为比较成熟的蛋白质。然后,由内质网腔膨大、出芽形成具膜的小泡,包裹着蛋白质转移到高尔基体,把较成熟的蛋白质输送到高尔基体腔内,做进一步的加工,成为成熟的蛋白质。接着,高尔基体边缘突起形成小泡,把蛋白质包裹在小泡里,运输到细胞膜,小泡与细胞膜融合,把蛋白质释放到细胞外。d,e,f,h 表示完整的细胞器,d 为叶绿体,e 为线粒体,f 为内质网,h 为高尔基体。【详解】A、d 为叶绿体,自养型生物分为光能自养型(光能)和化能自养型(化学能),真核生物进行光合作用含有叶绿体,原核生物如蓝藻不含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有些细菌还能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合成有机物,

14、因此自养型生物不一定都含有结构d,A 错误;B、原核生物细胞结构中只有细胞膜才有膜结构,而膜流是指不同膜结构间相互联系和转移的现象,因此原核细跑不能发生膜流现象,B 错误;C、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为水分的进出过程,属于自由扩散,无膜流现象发生,C错误;D、细胞膜蛋白的更新与f(内质网)g(囊泡)h(高尔基体)g(囊泡)c(细胞膜)途径有关,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关键是理解结构上直接相连的膜之间可直接转变,结构上间接相连的膜之间是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而发生膜的转移。8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中,观察到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下

15、列叙述错误的是A装片制作过程中需用清水漂洗已解离的根尖便于染色B观察过程中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C图甲细胞所处时期发生DNA 复制及相关蛋白质的合成D图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图乙细胞中的增加了一倍【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得,甲图为植物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乙图为植物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丙图为植物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丁图为植物有丝分裂末期的细胞。【详解】装片在制作时需要先用盐酸解离,而因为染色用的染色剂为碱性,因此在染色前需要用清水漂洗以防止解离液和染色剂中和导致染色效果降低,A 选项正确;观察过程需要从低倍镜开始,找到分生区细胞后再换高倍镜观察,B选项正确;图甲为有丝分

16、裂前期的细胞,正在处于核膜消失,形成染色体的阶段,已经完成了染色体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C选项错误;图乙为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染色体数与普通体细胞相等,丙图为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由于着丝粒断裂,使染色体暂时加倍,故图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图乙细胞中的增加了一倍,D 选项正确。故错误的选项选择C。9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效应 T细胞能在内环境中特异性识别靶细胞B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细胞代谢的速率明显下降C内环境的成分含有乙酰胆碱、胰高血糖素、解旋酶D手掌磨出的水泡消失的原因是水泡中的液体全部渗入毛细血管中【答案】A【解析】【分析】1、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主要由组织液、淋巴

17、和血浆组成。2、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物质: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详解】A、效应 T细胞与靶细胞的识别,是细胞之间的作用,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A 正确;B、内环境遭到破坏时,细胞代谢会出现紊乱,但不一定代谢速率都明显下降,B 错误;C、解旋酶是DNA 复制所需要的,存在于细胞内,C错误;D、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可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D 错误。故选 A。10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含量关系“c=a+b,且 ab”的是()A a 非必需氨基酸种类

18、、b 必需氨基酸种类、c 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Ba 线粒体的内膜面积、b 线粒体的外膜面积、c 线粒体膜面积Ca 各细胞器的膜面积、b 细胞核的膜面积、c生物膜系统的膜面积D a 叶肉细胞的自由水、b 叶肉细胞的结合水、c 叶肉细胞总含水量【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线粒体结构、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及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要求考生理解相关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详解】A、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 种,其中必需氨基酸有8 种,其他为非必需氨基酸,A 不符合题意;B、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其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大大增加了内膜面积

19、,使内膜面积大于外膜面积,B不符合题意;C、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与核膜组成,C符合题意;D、细胞内的水只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活细胞内自由水的含量远多于结合水,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11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下。携带h 基因的同时患有血脂含量明显升高的并发症,含h 基因的精子成活率为1/2。I3无乙病致病基因,已知在男女比例为1:1 的人群中出现乙病女性的概率为1/20000。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从理论上分析,I1和 I2后代的表现型共有9 种BII5与 II6结婚,生一个患甲乙两病男孩的概率为1/

20、72 CII7与 II8结婚,生下的孩子患乙病的概率为1/202 D若只考虑甲病的遗传,I2和 III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63/161【答案】B【解析】【分析】由于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从而使发育成的个体患疾病,这类疾病都称为遗传性疾病,简称遗传病。I1和 I2生下 II2患甲病,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3无乙病致病基因,但却生下了 II9患乙病,说明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乙病的致病基因Xt的基因频率为p,已知在男女比例为 1:1 的人群中出现乙病女性的概率为1/20000,则 pp/2=1/20000,p=1/100。若仅考虑乙病,则雌配子:XT Xt=9

21、91,雄配子:XTXtY=991100,人群中 XTXT的基因型频率为:99/10099/200=9801/20000,XTXt的基因型频率为:99/1001/200+99/2001/100=198/20000,正常女性中XTXt的频率为:198/20000(9801/20000+198/20000)=2/101。若仅考虑甲病,含h 基因的精子成活率为1/2,I1、I3产生的精子均为H h=21,I2、I4产生的卵细胞均为Hh=11,II5、II6均正常,基因型为2/5HH、3/5Hh。同理,II5产生的精子均为Hh=143,II6产生的卵细胞均为Hh=73,III3基因型为HH:7/10 1

22、4/17(1-3/103/17)=98/161,Hh:(3/10 14/17+3/177/10)(1-3/103/17)=63/161。【详解】A、从理论上分析,I1的基因型为HhXTY,I2的基因型为HhXTXt,后代的表现型共有33=9种,A 正确;B、II5的基因型为H_XTY,II6的基因型为H_XTX-,生一个患甲病的小孩的概率为9/170,II6的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 1/2XTXT、1/2XTXt,生一个患乙病的男孩的概率为1/21/21/2=1/8,生一个患甲乙两病男孩的概率为9/1701/8=9/1360,B错误;C、考虑乙病,II7的基因型为XTX-(99/101XTXT、2

23、/101XTXt),II8的基因型为XTY,生下的孩子患乙病的概率为 2/1011/21/2=1/202,C正确;D、若只考虑甲病的遗传,I2的基因型为Hh,II5的基因型为H_(2/5HH、3/5Hh),II6的基因型为H_(2/5HH、3/5Hh),III3基因型为 98/161HH、63/161Hh,I2和 III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63/161,D 正确。故选 B。12某动物细胞中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B、C分别对 a、b、c 为显性。现用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与 aabbcc 的个体杂交得到F1,对 F1进行测交,结果为aabbcc AaBbCc aaBbCcAabbcc 11

24、11,则 F1体细胞中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ABCD【答案】A【解析】【分析】现用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与 aabbcc的个体杂交得到F1,F1的基因型为AaBbCc,对 F1进行测交,即 AaBbCc与 aabbcc 杂交,那么测交结果应该有八种情形,但现在只有4 种,说明有两个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本题可以四幅图中基因逐项分析,考虑产生配子的种类,或根据四种后代的基因型确定F1产生的配子种类,进而判断连锁的基因。【详解】由于 aabbcc 只能产生一种abc 类型的配子,而测交子代基因型的种类及比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说明

25、AaBbCc产生了 abc、ABC、aBC、Abc 的 4 种配子,说明B 和 C基因、b 和 c基因连锁,即对应图中A。故选 A。13如图是某森林在被大火完全烧毁前后(b 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草本、灌木和乔木植物体内贮存的能量(P n)变化示意图。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A在整个演替过程中,各种群的数量一般呈“S”型增长Ba-b 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的斑块镶嵌分布,形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C由于 b 点时该森林被大火完全烧毁,故图示演替属于初生演替D可以用样方法调查某种乔木的种群密度【答案】C【解析】【分析】1、三类植物在群落中呈斑块状镶嵌分布应为群落水平结构的特点。2、根据题图,bd 段,

26、植物群落的演替情况是草本植物被灌木优势取代,灌木又被乔木优势取代。3、演替过程中,由于植物形成垂直结构,则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逐渐增加,但种群数量不一定呈现S型曲线。4、群落演替的原因: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详解】A、在整个演替过程中,由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越来越多,最后趋于稳定,说明各种群的种群数量一般呈“S”型增长,A 正确;B、由于环境和人为因素影响,同一地段种群密度有差别,常呈镶嵌分布,形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B 正确;C、b 点时该森林被大火完全烧毁,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

27、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所以火灾后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错误;D、可以用样方法调查某种乔木的种群密度,D 正确。故选 C。14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及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温破坏蛋白质中的肽键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变得松散B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C细胞分裂间期既有DNA 的复制又有蛋白质的合成D细胞凋亡只发生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答案】C【解析】【分析】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复制的主要场所,细胞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 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

28、。【详解】A、高温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其变得松散,但没有破坏肽键,A 错误;B、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复制的主要场所,翻译在核糖体上进行,B错误;C、细胞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 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C 正确;D、细胞凋亡贯穿于生物个体整个生命历程中,D 错误。故选 C。15图为膝反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膝反射的反射中枢是脊髓中的中间神经元B膝反射活跃时,中间神经元 兴奋,神经元 受到抑制C膝反射的反射弧只有两个神经元组成,不包含其它结构D刺激 ,肌肉甲收缩,完成一次反射活动【答案】B【解析】【分析】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形式,而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由感受器、

29、传入神经元、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元及效应器五大部分组成。脊髓为低级的反射中枢,大脑皮层为高级的反射中枢,产生感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的感觉区。两个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肌肉之间的接点叫突触,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突触前膜可以释放兴奋性或抑制性的神经递质,使得下一个神经元或肌肉兴奋或抑制。【详解】A、膝反射的反射中枢是传入神经元 和传出神经元 之间的突触,A 错误;B、膝反射活跃时,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兴奋,释放抑制性递质,使神经元 受抑制,肌肉乙(屈肌)不收缩,从而保持运动的协调性,B 正确;C、反射弧还包括效应器、感受器、反射中枢,膝反射的效应器是股四头肌,C错误;D、刺激 使肌肉甲

30、收缩,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不属于反射,D 错误。故选 B。16有关细胞分裂、分化、癌变、衰老和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DNA 合成抑制剂,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可不受影响而继续分裂B衰老细胞的核膜内折、细胞核的体积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C细胞分裂、分化、癌变、衰老和凋亡都会受到遗传物质的控制D细胞凋亡是在不利因素的影响下,细胞结束生命的过程【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

31、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3、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详解

32、】A、DNA 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因此添加DNA 合成抑制剂,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不受影响而继续分裂,A 正确;B、衰老细胞的核膜内折、细胞核的体积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B正确;C、细胞分裂、分化、癌变、衰老和凋亡都会受到遗传物质的控制,C正确;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D 错误。故选 D。17新型冠状病毒正在全球肆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A新型冠状病毒与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新型冠状病毒需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和能量进行自我繁殖C存在于人体飞沫中的新型冠状病毒会继续繁殖,所以需戴口罩D新型冠状病毒与HIV 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对象都是T 淋巴细胞【答案

33、】B【解析】【分析】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必须借助于活细胞才能代谢和繁殖。常见的病毒有:艾滋病毒、流感病毒、SARS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噬菌体等等。病毒的成分包括蛋白质和核酸(DNA 或 RNA)。2.类似 SARS的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 是单链的,所以容易发生变异。【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A 错误;B、病毒都是营寄生生活,因此新型冠状病毒需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和能量进行自我繁殖,B 正确;C、病毒的增殖离不开宿主细胞,离开宿主细胞后的病毒不能进行生命活动,因此存在于人体飞沫中的新型冠状病毒不会继续繁殖,但是能够存活

34、一定的时间,具有传染能力,C错误;D、新型冠状病毒主要寄生在肺部细胞中,D 错误。故选 B。18 下图为北美某湿地草原泽鵟种群数量与田鼠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DDT(一种农药)处理时间。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可能是捕食关系B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不可能是互利共生关系C1964 年到 1969 年间田鼠的出生率始终大于死亡率D DDT 的喷洒对草原泽鵟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大于对田鼠的影响【答案】C【解析】【分析】图呈现“先增加者先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详解】A、由分析可知,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可能属于捕食关系,A 正确;B、互利共生关系的两种生

35、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图中曲线变化不同步,不可能是互利共生关系,B 正确;C、1964 年到 1966 年间,田鼠种群数量增长,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但1966 年到 1969 年间,田鼠种群数量大量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错误;D、由图可知,DDT 的喷洒后,草原泽鵟种群数量骤降,且难以恢复,DDT的喷洒对草原泽鵟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大于对田鼠的影响,D 正确。故选 C。【点睛】答题关键在于识别种间关系曲线图和数据分析,明确捕食关系曲线图呈现“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互利共生关系曲线呈现“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19RNA 在生物的遗传和变

36、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下列与RNA 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少数是RNA BmRNA 可以沿着多个核糖体移动从而迅速合成大量蛋白质CtRNA 上的反密码子共有64 种D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参与翻译过程的多种RNA 均由 DNA 控制合成【答案】D【解析】【分析】翻译的模板是mRNA,原料是氨基酸,产物是多肽,场所是核糖体。【详解】A、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A 错误;B、多个核糖体沿着一条mRNA 移动,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B错误;C、tRNA 上的反密码子共有61 种,C错误;D、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参与翻译过程的多种RNA(mRNA、tRNA、rRN

37、A)均由 DNA 控制合成,D 正确。故选 D。【点睛】密码子有64 种,反密码子有61 种,tRNA 有 61 种。20科研人员将铁皮石斛的带芽茎段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原球茎,并探究6-BA与 2,4-D 诱导原球茎增殖的最适浓度组合,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脱分化的培养基中,要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纤维素酶等物质来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B实验结果表明2,4-D 对原球茎增殖作用具有两重性C此实验为预实验,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D实验结果无法证明6-BA 和 2,4-D 协同使用的效果是否优于单独使用【答案】D【解析】【分析】首先明确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6-BA 与 2,4-D 诱导

38、原球茎增殖的最适浓度组合,看清图中横纵坐标的含义,根据图中信息进行解答。【详解】纤维素酶能够催化植物细胞壁中纤维素的水解,所以在脱分化培养基中不能加入纤维素酶来诱导愈伤组织的组成,A 错误;与对照组相比,几个浓度对原球茎增殖的作用都是促进,没有体现两重性,B错误;在正式实验之前先做预实验,可以摸索实验条件,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与可行性,预实验并不能减少实验误差,C错误;实验并没有设计单独使用6-BA 和 2,4-D 的组,因此无法证明二者协同使用的效果是否优于单独使用,D 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D。21胃泌素释放肽(GRP)是一种神经递质,将其注射到小鼠脊髓后,小鼠立刻会有抓痒行为。若破坏小鼠

39、脊髓中的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再给这些小鼠注射不同浓度的GRP,小鼠都不抓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注射 GRP到脊髓后小鼠有抓痒行为,说明痒觉感受器在脊髓BGRP与 GRPR结合后,使化学信号转变为突触后膜上的电信号CGRP完成信息传递后,可能会被酶解或被回收D若抑制GRPR基因的表达,可以缓解或消除小鼠的瘙痒症状【答案】A【解析】【分析】神经递质:是指神经末梢释放的特殊化学物质,它能作用于支配的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膜上的受体,从而完成信息传递功能。合成:在细胞质通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中逐步合成,合成后由小泡摄取并贮存起来。释放: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在突触间隙。结合:神经递质通过与突触后

40、膜或效应器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相结合而发挥作用。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对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发生影响,引起突触后膜电位的变化,从而完成信息的跨突触传递。失活: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很快就被相应的酶分解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递质被分解后的产物可被重新利用合成新的递质。一个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产生一次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类型:兴奋性递质(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谷氨酸、天冬氨酸等);抑制性递质(-氨基丁酸、甘氨酸、一氧化氮等)。【详解】A、将 GRP注射到脊髓后,小鼠有抓痒行为,说明脊髓里含有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的神经元,A 错误;B、胃泌素释放肽(

41、GRP)神经递质与GRPR结合后,使突触后膜上的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B 正确;C、神经递质完成作用后,可能会被酶解或被重吸收到突触小体或扩散而离开突触间隙,为下次传递作准备,C正确;D、若抑制 GRPR基因的表达,则不能产生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突触间隙中的胃泌素释放肽(GRP)神经递质与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胃泌素释放肽神经递质受体(GRPR)结合,无法形成动作电位,不能产生兴奋,可缓解或治疗瘙痒,D 正确。故选 A。22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溶菌酶不一定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B吞噬细胞参与的免疫不一定是特异性免疫C浆细胞一定来自B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D T淋巴细胞一定是在

42、胸腺中发育成熟的【答案】C【解析】【分析】1、人体免疫系统的三大防线:(1)第一道: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及皮肤、黏膜的分泌物(泪液、唾液)的杀灭作用;(2)第二道: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杀灭作用;(3)第三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物质共同组成的免疫系统。2、免疫细胞: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T 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 细胞(在骨髓中成熟)。吞噬细胞等。【详解】A、溶菌酶也可以由其他细胞产生,如唾液腺细胞,A 正确;B、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中也有作用,直接吞噬外来病原体,B正确;C、在二次免疫过程中,浆细胞还可以来自记忆细胞的增殖和分化,C错误;D、T淋巴

43、细胞成熟的场所在胸腺,D 正确。故选 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免疫系统的组成,考生需要识记相关知识。23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加入无水乙醇过量会导致提取液颜色浅B检测经蛋白酶处理后的样液中底物的有无可用双缩脲试剂C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操作是先充分搅拌再短暂保温、离心D进行预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答案】A【解析】【分析】预实验的目的: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预实验也必须像正式实验一样认真进行才有意义【详解】A、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加入无水乙醇过

44、量会因为色素含量少而导致提取液颜色浅,A 正确;B、检测经蛋白酶处理后的样液中底物的有无不可用双缩脲试剂,因为经蛋白酶处理后的产物有多肽,还有加入的胃蛋白酶,即生成物和胃蛋白酶也能和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B 错误;C、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操作是先短暂保温,再充分搅拌、离心,C错误;D、进行预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D 错误。故选 A。24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有:严重腹泻后只需补充水分就能维持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 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 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就

45、会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 在寒冷环境中能促进人体代谢产热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肾上腺素 甲亢病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低于正常值 细胞免疫的存在使得正常机体体内无细胞癌变 糖尿病患者体内细胞吸收利用血糖的速率加快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答案】B【解析】【详解】严重腹泻会流失大量水分和无机盐,需补充水分和盐分才能维持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错误;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因此不属于反射,错误;垂体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进而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所以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正确;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若与相

46、应的兴奋性神经递质结合,则会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若与相应的抑制性神经递质结合,则会使突触后膜的电位仍然维持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错误;在寒冷环境中能促进人体代谢产热的激素主要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错误;甲亢病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高于正常水平,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中存在着负反馈调节机制,因此甲亢病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低于正常值,正确;在环境中的致癌因子影响下,可能导致细胞内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因此正常机体内也会存在细胞癌变,错误;糖尿病患者,因胰岛B 细胞受损导致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所以体内细胞吸收利用血糖的速率减慢,错误。综上所述,供选答案组合,B项正确,

47、A、C、D 三项均错误。【定位】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细胞癌变。25下图为生物体内3 种有机分子的结构,其中 仅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最可能存在于叶肉细胞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B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吡罗红可使其呈现红色C 的合成总是伴随着有机物的氧化分解D 和 的分子组成上都含有五碳糖【答案】C【解析】图中 表示叶绿素分子,该色素一般分布在叶肉细胞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A 正确;具有明显的三叶草结构,表示tR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吡罗红可使其呈现红色,B 正确;ATP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均有合成,在光合作用的光反

48、应中ATP的合成过程中,不存在有机物的分解,C错误;RNA中含有的五碳糖是核糖,而ATP是由一分子的核糖(五碳糖)、一分子的腺嘌呤和三个磷酸基团构成的,D 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 个小题,共50 分)26森林火灾会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气候干旱时,森林中的植物会扩展根系,以保证水分供给,这种现象反映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能力。(2)火灾初期,强度较弱的“地面火”对森林生态系统是有利的,原因是_。(3)广泛种植的按树人工林十分易燃,容易导致林火蔓延,人工林与天然林相比的最主要区别在于_,故抵抗力稳定性较差。(4)火灾后,该地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_,除自然演替外

49、,人类应辅以有效的方法,使生态系统的_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答案】自我调节能烧掉枯枝落叶,促进物质循环生物种类比较单一次生演替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抵抗力稳定性: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影响。【详解】(1)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当气候干旱时,森林中的植物会扩展根系,以保证水分供给,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2)适当的“地面火”能够烧掉枯枝落叶,实质上是加速

50、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因此对对森林生态系统是有利的。(3)人与天然林相比,人工林的生物种类比较单一,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故抵抗力稳定性较差。(4)森林火灾后发生的是次生演替;除自然演替外,人类应辅以有效的方法,使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点,明确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则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27某植株为XY型性别决定植物,高茎与矮茎由一对等位基因A、a 控制,抗病与不抗病由一对等位基因 B、b 控制。现将一对高茎抗病雌雄株亲本相互杂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植株高茎抗病高茎不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