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新高考生物仿真第三次备考试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新高考生物仿真第三次备考试题含解析.pdf(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北京市西城区 2021 届新高考生物仿真第三次备考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关于遗传和变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环境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B基因重组虽然不能产生新基因,但可以形成多样化基因组合的子代,有利于适应多变的环境,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C生物体的遗传与变异,往往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D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 号染色体缺失引起的遗传病【答案】D【解析】【分析】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2)基
2、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详解】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与环境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A 正确;B、基因重组虽然不能产生新基因,但可以形成多样化基因组合的子代,从而使得后代有了更大的变异性,
3、有利于适应多变的环境,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B 正确;C、生物体的遗传与变异,往往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进而表现出生物体性状上的差异,C正确;D、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 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 错误。故选 D。2下列关于细胞及其产生的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B同一个体不同细胞功能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不同细胞的遗传物质不同C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分裂增殖产生大量新的抗体D血糖下降时,肌细胞中的糖原能被分解成葡萄糖,从而维持血糖平衡【答案】A【解析】【分析】1、细胞分化:(1)概念:在个体发
4、育中,由一个或多个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一系列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特征:具有持久性、稳定性和不可逆性。(3)意义: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4)原因: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遗传物质没有改变。2、细胞中的无机盐存在形式: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叶绿素中的Mg、血红蛋白中的Fe等以化合态。3、B 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T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分化为效应T 细胞和记忆细胞,其中浆细胞的作用是产生相应的抗体,没有识别抗原的作用,记忆细胞在相同的抗原再次侵入人体后参与二次免疫,效应T 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详解】A
5、、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A 正确;B、同一个体不同细胞功能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不同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同,B错误;C、再次接触到同种抗原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C错误;D、血糖下降时,肝细胞中的糖原能被分解成葡萄糖,从而维持血糖平衡,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葡萄糖,D错误。故选 A。3离子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离子通道,另一种是借助离子泵搬运。离子通道是由蛋白质复合物构成的,一种离子通道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且只有在对特定刺激发生反应时才瞬时开放,不消耗能量运输离子。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
6、用 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下,钾离子通过离子通道外流B动物细胞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C离子通道和离子泵转运离子的方式分别属于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D借助离子泵搬运离子的结果是使该种离子在细胞内外的浓度趋于相等【答案】D【解析】【分析】1、通常情况下,钾离子主要在细胞膜内,钠离子主要在细胞膜外。静息电位的形成与钾离子外流有关。2、动物细胞一氧化碳中毒会导致红细胞运输氧气的能力下降,从而影响了细胞呼吸导致细胞供能障碍,而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 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故此离子泵的转运离子的能力
7、下降。3、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离子泵搬运离子是主动运输方式【详解】A、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下,钾离子通过离子通道外流,A 正确B、动物细胞一氧化碳中毒会导致细胞中ATP的生产障碍,从而使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下降,B 正确;C、据题意可知:离子通道和离子泵转运离子的方式分别属于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C正确;D、借助离子泵搬运离子是主动运输方式,据分析可知其结果是使该种离子在细胞膜内外的浓度差增大,D 错误。故选 D。【点睛】不能正确提取有用信息是本题出错的主要原因。加强学生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的训练是
8、正确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4某研究小组发现,血液中含有一种名为“GDF”的蛋白质,其含量减少可导致神经干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下降。因端粒酶在细胞中可以将端粒修复延长,而让端粒不因细胞分裂而有所损耗,使细胞分裂次数增加,所以GDF含量减少会导致细胞分裂能力下降。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血液中GDF的减少可能与人体神经干细胞的衰老有关B血液中GDF含量减少可导致神经干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C若控制GDF合成的基因不能表达,可导致神经干细胞发生癌变D正常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有限的,这可能与端粒不断被损耗有关【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衰老的端粒学说认为,端粒DNA 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随着细胞分
9、裂次数的增加,截短的部分会逐渐向内延伸。在端粒 DNA 序列被“截”短后,端粒内侧的正常基因的DNA 序列就会受到损伤,结果使细胞活动渐趋异常。【详解】A、GDF 含量减少可导致神经干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下降,从而抑制端粒的修复延长,使细胞衰老,A正确;B、衰老的细胞会发生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B正确;C、控制 GDF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则机体无法合成GDF,可能会加速细胞衰老,但不会导致神经干细胞发生癌变,C 错误;D、端粒酶在细胞中可以将端粒修复延长,而让端粒不因细胞分裂而有所损耗,使细胞分裂次数增加,D正确。故选 C。【点睛】本题以细胞衰老为题材,考查端粒学说,考生需要识记教材中端粒学说的
10、内容,结合题干中GDF这个物质进行分析。5家庭酿酒过程中,密闭容器内酵母菌呼吸速率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08h 间,容器内的水含量由于酵母菌的呼吸消耗而不断减少B06h 间,酵母菌能量利用率与612h 间能量利用率大致相同C08h 间,容器内压强不断增大,在8h 时达到最大值D 6h 左右开始产生酒精,612h 间酒精产生速率逐渐增大【答案】D【解析】【分析】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性,在有氧条件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和水,在无氧条件下可以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 CO2。该容器为密闭容器,在有氧呼吸过程吸收的氧气量等于CO2的释放量,而无氧呼吸不吸收氧气反而释放CO2,因此 6h
11、 以后开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压强开始不断增加。【详解】A.从图中曲线信息可知,06h 内酵母进行有氧呼吸较强,在68h 间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产生水,所以容器内的水含量由于酵母菌的呼吸而增多,A 错误;B.据图可知,0 6h 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而在612h 可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对能量的利用率高,B 错误;C.有氧呼吸过程中,消耗的 O2与释放的CO2量相同,气体压强不变,而无氧呼吸不消耗O2,但产生 CO2,使容器中的气体压强不断变大,C错误;D.据图可知,在酵母菌在第6h 开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据图曲线可知,612 h 间酒精产生速率逐渐增大,D 正
12、确。6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下列与杂交瘤细胞的获取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利用了细胞增殖、细胞膜流动性和基因重组等原理B可利用振动、电刺激等物理方法直接诱导细胞融合C可利用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筛选杂交瘤细胞D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的杂交瘤细胞可直接生产单抗【答案】B【解析】【分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是:对小动物注射抗原,从该动物的脾脏中获取效应B 细胞,将效应 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出能产生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克隆化培养杂交瘤细胞(体内培养和体外培养),最后获取单克隆抗体。【详解】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利用了细胞增殖、细胞膜流动性等原理,没有用到基因重组,A 错误;B、诱导骨髓瘤细
13、胞与效应B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的物理方法有振动、电刺激等,B正确;C、杂交瘤细胞的筛选需要使用特定的筛选培养基,观察细胞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只能判断细胞是否融合,故不能通过观察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筛选杂交瘤细胞,C错误;D、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要进行专一抗体检测和克隆化培养后才能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相关知识,目的是考查学生对制备过程各环节的识记、理解和应用,明确制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关键手段。7某研究小组进行“制作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制作的DNA 双链模型中,四种碱基的颜色各不相同B制作脱氧
14、核苷酸模型时,每个磷酸上连接一个脱氧核糖和一个碱基C制作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过程中,嘧啶数与嘌呤数相等体现了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选取材料时,用4 种不同形状的材料分别表示脱氧核糖、磷酸和碱基【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制作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活动,需要制备若干四种颜色的碱基、一种颜色的脱氧核糖、一种颜色的磷酸,在制作的过程中注意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 与 T 配对、G 与 C配对。【详解】A、制作的DNA 双链模型中,四种碱基的颜色应该各不相同,A 正确;B、制作脱氧核苷酸模型时,每个磷酸上连接一个脱氧核糖,但是不连接碱基,B 错误;C、制作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过程中,嘧啶数与
15、嘌呤数相等体现了嘧啶与嘌呤配对,但是不能体现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全部内容,C 错误;D、选取材料时,用6 种不同形状的材料分别表示脱氧核糖、磷酸和四种碱基,D 错误。故选 A。8甲丁表示细胞中不同的变异类型,甲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丁的变异类型都会引起染色体上基因数量的变化B甲丁的变异类型都可能出现在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裂过程中C若乙为精原细胞,则它一定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D图中所示的变异类型中甲、乙、丁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检验【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甲图表示染色体中DNA 的片段的重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乙图表示染色体数目变异,图丙表示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
16、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图丁表示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易位,为染色体结构变异。【详解】A、图甲、丁的变异会引起染色体上基因数量的变化,图乙、丙的变异不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量的变化,A 错误;B、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活动旺盛,而图丙所示的变异类型不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B 错误;C、若乙为精原细胞,则其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正常的配子和异常的配子,C错误;D、图甲、乙、丁表示的均为染色体结构或数量变异,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而丙图表示的基因重组无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被观察到,D 正确;故选 D。9遗传、变异与进化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任何独立生活的生物体
17、都是以DNA 作为遗传物质B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多方向性等特点C自然选择学说的提出否定了“用进废退”现象的存在D蝾螈、鳄鱼、大猩猩和人四种生物中,大猩猩和人的DNA 碱基序列差异最小【答案】C【解析】【分析】1、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其中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不定向性和多害少利性的特点。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内容要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详解】A、因为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依赖宿主细胞生活;独立生活的生物是指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它们的遗传物质都
18、是DNA,所以任何独立生活的生物体都是以DNA 作为遗传物质,A 正确;B、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不定向性和多害少利性的特点,B 正确;C、用进废退是一种生物学现象,不是进化的原因,而自然选择学说内容是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所以说自然选择学说的提出没有否定“用进废退”现象的存在,C错误;D、蝾螈、鳄鱼、大猩猩和人四种生物中,大猩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DNA 碱基序列与人的差异最小,D 正确。故选 C。【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遗传、变异和进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需将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对本题进行
19、准确作答。10下列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糖类和蛋白质”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制作花生种子徒手切片时,需先将花生子叶的一端切出一个平面B检测还原糖时,用100比 80 的热水浴更快出现橙黄色沉淀C检测蛋白质时,先加2ml 双缩脲试剂A,再加 2ml 双缩脲试剂B D活动均未设置对照组【答案】A【解析】【分析】本尼迪特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 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 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由A 液(质量浓度为0.1 g/mL 氢氧化钠溶液)和B 液(质量浓度
20、为0.01 g/mL 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 液后再加入B液。【详解】A、在制作花生种子徒手切片时,为便于后续的操作,需先将花生子叶的一端切出一个平面,A 正确;B、本尼迪试剂在水浴条件下与还原糖产生红黄色沉淀,B 错误;C、检测蛋白质时,应取2mL 样本上清液加入2mL 双缩脲试剂A,振荡试管,使样本与试剂A 混合均匀,再加入 5 滴双缩脲试剂B,C 错误;D、活动中实验前后的现象形成了前后(自身)对照,D 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使用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
21、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11胃癌是我国发病率很高的一种恶性疾病,制备抑制癌细胞增殖的单克隆抗体对治疗胃癌具有重要意义。抗胃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需加入血清或血浆B将人的胃癌细胞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为单克隆抗体C在乙、丙及骨髓瘤细胞中,乙、丙经培养后,均可获得大量的抗胃癌单克隆抗体D诱导骨髓瘤细胞与甲融合,可用的诱导因素是只有灭活的病毒【答案】A【解析】【分析】1、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 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22、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2、据图分析,甲表示B 淋巴细胞,乙为杂种细胞,表示杂交瘤细胞,丙表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详解】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需加入血清或血浆,A正确;B、将人的胃癌细胞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不是单克隆抗体,B 错误;C、在乙、丙及骨髓瘤细胞中,乙、丙经培养后,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一定获得大量的抗胃癌单克隆抗体,C错误;D、诱导骨髓瘤细胞与甲B淋巴细胞融合,可用的诱导因素处理灭活的病毒,还有聚乙二醇等,D 错误。故选 A。12在离体
23、实验条件下,突触后膜受到不同刺激,膜电位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突触后膜只能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B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递质结合发挥作用后受体即被灭活C电位 2 表示突触后膜受到抑制性递质的作用,可能是K+大量外流所致D电位 1 表示突触后膜受到兴奋性递质的作用,是Na+大量内流导致的【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电位1 突触后膜电位增加逐渐变成正值,然后恢复静息电位,此时突触后膜兴奋;电位2 突触后膜电位进一步降低,然后又恢复静息电位,此时突触后膜抑制。【详解】A、突触后膜可能是下一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A 错误;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
24、立刻被灭活,而不是受体被灭活,B 错误;C、发生电位2 很可能是突触后膜接受抑制性神经递质后引起阴离子内流的结果,可能是 Cl-大量内流所致,C 错误;D、电位 1 为动作电位,是突触后膜受体接受兴奋性神经递质后,引起膜上Na+通道开放,Na+大量内流导致的,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重点是理解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所发生的生理变化过程。1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PEG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经动物细胞培养能得到优良动物个体B使用冷冻保存的正常细胞通常为10 代以内,以保持细胞正常的二倍体核型C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发生基因突变的细胞比例可推知某
25、化学药品的毒性D用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后,可用无菌水稀释制成细胞悬浮液【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动物细胞的组织培养及细胞融合。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个体的潜能。动物细胞的培育过程是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组织细胞一段时间,使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再用培养液将分散的细胞稀释制成细胞悬液进行培养,由于动物细胞结构和功能复杂,目前仅证实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动物体细胞的全能性还有待技术发展。【详解】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成功将单个分化的动物体细胞培养成个体,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动物细胞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不能培育成动物,A 错误;目前使用的或冷冻保存的正常细胞通常为1
26、0 代以内,以保持细胞正常的二倍体核型,B 正确;基因突变是碱基对增添、缺失或替换,碱基对的改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C错误;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会使组织就会分散成单个细胞,再用培养液将分散的细胞稀释制成细胞悬液,而不是无菌水,D 错误。故选B。【点睛】注意在光学显微镜,能看到染色体变异,不能看到基因突变;动物细胞培养应用培养稀释单个细胞。熟记相关知识点,注意动物细胞全能性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4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细胞持续表达低氧诱导因子(HIF-1)。在氧气供应正常时,HIF-1合成后很快被降解;在氧气供应不足时,HIF-1不被降解,细胞内积累的HIF-1可促进
27、 EPO的合成,使红细胞增多以适应低氧环境,相关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条件下,氧气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B若将细胞中的脯氨酰羟化酶基因敲除,EPO的合成量会增加C氧气供应充足时,HIF-1进入细胞核,与其他因子(ARNT)一起增强EPO基因的表达D HIF-1进入细胞核的方式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在缺氧条件下,HIF-1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内,促进 EPO 基因的表达,而使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增加,使得细胞适应低氧环境。【详解】A、正常条件下,氧气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A 错误;B、脯氨酰羟化酶基因被敲除,细胞中缺少脯氨酸酰羟化酶,则HI
28、F-1不能被降解,其积累后,可进入细胞核与 ARNT一起增强EPO基因的表达,故若将细胞中的脯氨酰羟化酶基因敲除,EPO的合成量会增加,B 正确;C、通过分析可知,氧气供应不足时,HIF-1进入细胞核,与其他因子(ARNT)一起增强EPO基因的表达,C错误;D、HIF-1进入细胞核是通过核孔,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D 错误。故选 B。15如图 1 为物质 A 通过质膜的示意图,图2 为质膜的结构模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 1 中物质 A的转运方式为易化扩散B若物质A 正在进入细胞,则运输方向为图2 中的 C图 1 中物质 B 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发生可逆性形变D图 2 表
29、示的结构模型可用高倍物镜直接观察到【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 1 分析,物质A 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应属于主动转运,其中B物质表示载体蛋白。据图2 分析,侧有糖蛋白,为细胞膜外侧。【详解】A、由图 1 可知,物质A 跨膜运输时需要与细胞膜上的物质B(载体蛋白)结合,且运输方向为低浓度到高浓度,属于主动转运,A 错误;B、图 2 中侧有糖蛋白,为细胞膜外侧,物质A 进入细胞的方向为,B 错误;C、图 1 中物质 B 为载体蛋白,转运时会发生可逆性形变,C正确;D、质膜模型是人为绘制出来的,显微镜下看不到,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
30、方式和条件,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相关知识的综合理解应用,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16取小鼠(2n=40)的 1 个精原细胞,诱导其在含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减数分裂形成 4 个精子,取其中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然后转入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至早期胚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形成10 个四分体,每个四分体的DNA 均被3H 标记B减数分裂形成的每个精子中有10 条染色体被3H 标记,10 条未被标记C受精卵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被3H 标记的染色体有20 条D受精卵第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每个子细胞中被3H
31、 标记的染色体有10 条【答案】C【解析】【分析】该精原细胞在含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进行复制后,每个DNA 均为1H3H 的杂合链,故产生的每个精子中的每条染色体上的每个DNA 均为杂合链。【详解】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形成20 个四分体,A 错误;B、减数分裂形成的每个精子中含有20 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的每个DNA 均为杂合链,故每个DNA 均含3H,B 错误;C、受精卵中来自精子的20 条染色体上的DNA 均为杂合链,来自卵细胞的20 条染色体均不含3H,受精卵经过 DNA 复制后,只有20 条染色体上的其中一条染色单体含有3H,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共有80 条
32、染色体,其中含有3H 标记的染色体有20 条,C正确;D、受精卵第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每个子细胞中最多有20 条染色体含3H 标记,D错误。故选 C。17有关人群中的遗传病调查以及优生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A应选取某单基因遗传病的患者家系进行调查,以判断其遗传方式B应随机取样进行发病率调查,但若某小组的数据偏差较大,汇总时应舍弃C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是指调查中该遗传病的患病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比D常见的优生措施有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适龄生育和进行产前诊断等【答案】B【解析】【分析】1、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1)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
33、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2)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2、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应以患者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遗传方式。【详解】A、调查人类遗传病时应该选择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如调查其遗传方式,应该在患者的家系中进行调查,A 正确;B、应随机取样进行发病率调查,即使某小组的数据偏差较大,汇总时也不能舍弃,B错误;C、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是指调查中该遗传病的患
34、病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比,C正确;D、常见的优生措施有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适龄生育和进行产前诊断等,D 正确。故选 B。18溶菌酶是存在于服泪和白细胞中的酶,有杀菌功能,整个分子大致呈球故称为球蛋白(如右图)下列关于溶菌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有()溶菌酶从细胞进入泪液不穿过生物膜 溶菌酶是由两条多肽链共同组成的 双缩脲试剂5%NaOH 溶液与 1%CuS0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与溶菌酶反应呈紫色 溶菌酶的空间结构与其功能密切关系 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溶菌酶是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吞,不穿过生物膜,正确;由图中判断该酶由1 条肽
35、链组成,错误;双缩脲试剂的放入不是混合后,而是先加NaOH,再加 CuSO4,错误;该酶为一种蛋白质,特殊的结构决定特殊的功能,正确;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错误。故选 C。19下列对醋酸杆菌与动物肝脏细胞结构与代谢过程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都是脂质、蛋白质B两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C均可在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D均依赖氧化分解有机物合成ATP,为生命活动供能【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由题意分析可知,醋酸杆菌是原核细胞,动物肝脏细胞是真核细胞,两者都有的细胞结构及物质是细胞膜、核糖体及遗传物质DNA。【详解】A、由分
36、析,两者都有细胞膜,且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都是脂质、蛋白质,正确;B、两者都是细胞结构生物,故遗传物质都是DNA,B 正确;C、醋酸杆菌是原核细胞,细胞中无线粒体,C错误;D、两者都进行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合成ATP,为生命活动供能,D 正确。故选 C。20下图是一种“生物导弹”的作用原理示意图,没有与肿瘤细胞结合的“生物导弹”一段时间后被机体清除。阿霉素是一种抗肿瘤药,可抑制DNA 和 RNA 的合成,对正常细胞也有一定毒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单克隆抗体是由杂交瘤细胞合成和分泌的B活化阿霉素能抑制细胞中的DNA 复制和转录过程C在治疗中,应先注射非活化磷酸阿霉素再注射生物导弹D单克隆抗
37、体特异性强,能减轻阿霉素对正常细胞的伤害【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单克隆抗体是由骨髓瘤细胞和B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合成和分泌的,A 正确;B、活化的阿霉素是抑制DNA 和 RNA 的合成的,DNA 合成是经过DNA 的复制,RNA 的合成是转录,B正确;C、根据图形信息阿霉素的活化需要生物导弹携带的碱性磷酸酶,所以在治疗中,应先注射生物导弹再注射非活化磷酸阿霉素,但不能间隔时间太长,因为没有与肿瘤细胞结合的“生物导弹”一段时间后被机体清除,C错误;D、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的特点,根据特异性强这一特点,在该过程中是针对肿瘤细胞的,所以能减轻阿霉素对正常细胞的
38、伤害,D 正确。故选 C。21细胞外信号分子(配体)能与相应的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引起相应生理活动。如乙酰胆碱(Ach)可引起骨骼肌收缩,降低心肌收缩频率;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而升高血糖。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乙酰胆碱、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均属于配体B配体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二者都会被灭活而降解C相同的配体对不同细胞产生的效应不同,可能与特定的受体有关D不同的配体之间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对机体产生相同的效应【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外信号分子(配体)能与相应的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引起相应生理活动,例如神经递质、激素等都属于配体。【详解】A、乙酰胆碱、肾上腺
39、素、胰高血糖素都能与相应受体结合引起相应生理活动,故乙酰胆碱、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均属于配体,A 正确;B、配体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受体不会被灭活而降解,B错误;C、相同的配体对不同细胞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可能与特定的受体有关,C正确;D、不同的配体之间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对机体产生相同的效应,例如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都能促进肝糖原分解而升高血糖,D 正确。故选 B。22某遗传病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家族系谱如下图。已知同时有A、B基因的个体表现正常,I-1 基因型为AABb,-2 与-3 都为纯合子。推断正确的是()A I-2 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B-3 的基因型
40、为aaBB 或 aaBb C若I-1 和 I-2 再生育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2 D-2 与基因型为aaBB 的女性婚配,子代患病概率为1/2【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干信息可推知,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I-1 基因型为AABb,-2 与-3 都为纯合子,所以-2 的基因为AAbb,又由于第 代中全部正常,可推知-3 的基因型为aaBB,进而可逆推知-2的基因型为A_Bb,-3 和-4 的基因型为:AaB_。【详解】A、-2 患病且是纯合子,一定能从I-1(AABb)获得A 基因,所以其基因型为AAbb,其母亲-2 不患病,为A_B_,且一定有b 传给下一代,因此基因型是AA
41、Bb 或 AaBb,A 错误;B、II-3 也患病且是纯合子,与II-2 的婚配后代都正常,所以基因型一定为aaBB,B 错误;C、I-1(AABb)与-2(A_Bb)的后代为正常(A_B_)的概率是3/4,C 错误;D、由-2(AAbb)与 II-3(aaBB)推出III-2 基因型一定为AaBb,与 aaBB 婚配后代患病概率是1/2,D 正确。故选 D。【点睛】提取题中有效信息,正确分析和推断题图中各代的基因型及相关概率,合理利用基因分离定律解自由组合定律进行求解。23下图表示利用基因型为AAbb 的二倍体西瓜甲和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西瓜乙培育无子西瓜的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42、过程常用秋水仙素处理,秋水仙索的作用是抑制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B图中三倍体西瓜植株的基因型为AAaBbb C三倍体西瓜无子的原因是三倍体植株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没有形成生殖细胞D为避免每年都要制种的麻烦,可对三倍体西瓜进行无性繁殖【答案】A【解析】【分析】多倍体育种是指利用人工诱变或自然变异等,通过细胞染色体组加倍获得多倍体育种材料,用以选育符合人们需要的优良品种。多倍体是指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并且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畸变。【详解】A、过程常用秋水仙素处理,秋水仙索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A 错误;B、图中四倍体的基因型为AAAAbbbb,和基因型
43、为aaBB 的二倍体西瓜乙杂交,得到三倍体西瓜植株的基因型为 AAaBbb,B 正确;C、三倍体西瓜无子的原因是三倍体植株无法正常配对,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没有形成生殖细胞,C正确;D、三倍体无子西瓜没有种子,为避免每年都要制种的麻烦,可对三倍体西瓜进行无性繁殖,D 正确。故选 A。24下列关于多糖的叙述,正确的是()A淀粉、糖元、纤维素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B淀粉、糖元、纤维素都能水解为麦芽糖C淀粉、糖元、纤维素中葡萄糖的连接方式相同D淀粉、糖元、纤维素都是单链结构【答案】A【解析】【分析】多糖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种类分子式分布生理功能多糖淀粉(C6H10O5)n植物细胞淀粉是植物细胞中
44、储存能量的物质纤维素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糖元动物细胞糖元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详解】A、淀粉、糖元、纤维素都是多糖,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A正确;B、淀粉、糖元、纤维素都能水解为葡萄糖,B 错误;C、淀粉、糖元、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组成的,但是三者中葡萄糖的数量和连接方式都有所不同,C错误;D、淀粉、糖元、纤维素都不是单链,D 错误。故选 A。25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豌豆的遗传物质只有DN
45、A,A 错误;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DNA 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B 正确;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不含 S元素,C错误;D、HIV 的遗传物质是RNA,水解后产生4 种核糖核苷酸,D 错误。故选 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 个小题,共50 分)26图甲表示在不同温度条件下C02浓度对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图乙表示将该种植物叶片置于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叶肉细胞中C5的相对含量随细胞间隙C02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甲可知,当C02浓度分别为600 molL-1和 1200molL-1时,更有利于该植物生长的温度分别是_。当 C02浓度为 200 molL-1时,
46、28条件下该植物净光合速率明显低于20和 15,原因可能是 _。(2)C02在 RuBP羧化酶作用下与C5结合生成C3,据图乙分析,AB 的变化是由于叶肉细胞吸收C02速率_,在此阶段暗反应消耗ATP的速率 _;BC 保持稳定的内因是受到_限制。(3)研究发现,绿色植物中RuBP羧化酶具有双重活性,催化如下图所示的两个方向的反应,反应的相对速度取决于02和 C02的相对浓度。在叶绿体中,在RuBP羧化酶催化下C5与_反应,形成的_进入线粒体放出C02,称之为光呼吸。光合产物1/3 以上要消耗在光呼吸底物上,据此推测,C02浓度倍增可以使光合产物的积累增加,原因是 _。【答案】20、28实际光合
47、速率都不高,而28 时的呼吸速率很强增加增加RuBP羧化酶数量(浓度)O2二碳化合物(C2)高浓度 CO2可减少光呼吸【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图甲中实验的自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温度,因变量是净光合速率;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三种温度下的净光合速率都在一定范围内逐渐增大;当二氧化碳浓度超过800时,在实验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净光合速率逐渐增加。图乙中,随着细胞间隙C02浓度的逐渐增加,叶肉细胞中 C5的相对含量逐渐下降,最后趋于稳定。(1)据图分析,当C02浓度为 600 molL-1时,20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最高;当C02浓度为 1200 molL-1时,28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最
48、高;而当 C02浓度为 200 molL-1时,28条件下该植物净光合速率明显低于 20和 15,可能是因为实际光合速率都不高,而28时的呼吸速率很强。(2)据图乙分析,AB 之间随着细胞间隙C02浓度的逐渐增加,细胞吸收C02速率在逐渐增加,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的三碳化合物增加增加,因此叶肉细胞中C5的相对含量逐渐下降,该过程需要光反应提供的 ATP和H,因此消耗ATP的速率增加;BC 随着细胞间隙C02浓度的逐渐增加,细胞吸收C02速率保持相对稳定,受RuBP羧化酶数量(浓度)的限制。(3)据图分析,RuBP羧化酶的作用是催化五碳化合物与二氧化碳结合生成三碳酸,或者催化氧气与五碳化合物结合
49、生成三碳酸和二碳化合物,其中后者的产物二碳化合物进入线粒体放出二氧化碳;高浓度CO2可减少光呼吸,导致光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减少,因此C02浓度倍增可以使光合产物的积累增加。【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图甲中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并根据对照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判断不同二氧化碳条件下最适宜的温度,明确净光合速率是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27基因打靶技术是建立在基因同源重组技术以及胚胎干细胞技术的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注:neor是新霉素抗性基因;tk 基因的表达可以使无毒的丙氧鸟苷代谢为毒性物质,导致细胞死亡。(1)将目的基因和与细胞内靶基因同源的DNA
50、 片段都重组到_上,构建打靶载体(基因表达载体)。(2)打靶载体测序验证正确后,利用_酶,将之线性化,以提高重组率。通过_技术将打靶载体导入胚胎干细胞,这样打靶载体和与细胞内靶基因同源的区段就有机会发生同源重组。(3)为了筛选发生同源重组的细胞,可在培养液中加入_。最后还需要通过_技术鉴定同源重组的细胞(去除靶基因),将这样的细胞通过动物细胞培养后,获得大量打靶成功的细胞。其中,暂时不用的细胞进行_保存。(4)将打靶成功的细胞注射入小鼠囊胚,移植到同种、_的母鼠体内,一段时间后对受体母鼠进行妊娠检查,确保其生下嵌合体小鼠。这种嵌合体小鼠长大后,体内同时存在被“修饰”过的基因和未被“修饰”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