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新高考生物第三次押题试卷含解析.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85750431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54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新高考生物第三次押题试卷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新高考生物第三次押题试卷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新高考生物第三次押题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新高考生物第三次押题试卷含解析.pdf(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北京市西城区 2021 届新高考生物第三次押题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羊奶的脂肪颗粒体积为牛奶的三分之一,更利于人体吸收,其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含量明显高于牛奶,并且长期饮用羊奶不会引起发胖。欲利用胚胎工程技术加快高产奶的萨能山羊的繁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使萨能母羊超数排卵,可在其饲料中添加适量的促性腺激素B卵裂期的细胞数量增加,但细胞的体积和细胞内有机物的种类会减少C为提高胚胎利用率,可采用胚胎分割移植等无性繁殖技术D生产上可选用原肠胚细胞进行性别鉴定【答案】C【解析】【分析】胚胎工程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

2、微操作和处理技术,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经过处理后获得的胚胎,还需移植到雌性动物体内产生后代,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详解】A、促性腺激素的本质是多肽,如果饲喂会被消化道中的消化酶分解,所以不能饲喂,A 错误;B、卵裂期细胞内的有机物种类会增加,B 错误;C、为提高胚胎利用率,可采用胚胎分割移植等无性繁殖技术,C正确;D、性别鉴定是在囊胚期利用滋养层细胞作性别鉴定,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考生生要能够识记受精作用的过程及两道屏障;识记卵裂期细胞的特点;明确原肠胚期已经发生了细胞的分化,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2下列有关兴奋在反射弧中

3、传导过程中的描述,正确的是()A反射活动进行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B内环境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C突触后神经兴奋时Na+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D神经元释放的乙酰胆碱需经血液运输而发挥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神经细胞未受刺激的时,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静息电位,受刺激时,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动作电位。【详解】在反射过程中,刺激从感受器开始,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到效应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A 错误。Na+浓度的大小与动作电位有关,一般不会影响静息电位,即使考虑静息电位,当细胞膜外Na+浓度增大,膜外正电荷增多,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变大,B错误

4、。突触后神经兴奋时 Na+通过钠离子通道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是被动运输的过程,C正确。神经元释放的乙酰胆碱从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的组织液中,作用到突触后膜上,不需要血液运输,D 错误。【点睛】易错警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具有双向性,在神经纤维上的双向传导一般是指神经纤维离体情况下,在神经纤维的中间的某点刺激时会双向传导,但在体内的反射过程中,必须是单向的。3下图是下丘脑参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途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图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缺碘会导致激素 的含量增加、和 的含量降低B若图中的内分泌腺为卵巢,则激素 的靶器官是卵巢等雌性生殖器官C若图中的内分泌腺是胰岛,

5、则在血糖调节过程中作用途径有D若图为水盐平衡调节示意图,当食用较咸食物时,下丘脑可产生渴觉【答案】B【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详解】若图中的内分泌腺是甲状腺,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 合成减少,TRH、TSH 会增多,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A错误;若内分泌腺是卵巢,性激素可以作用于卵巢等雌性生殖器官,B 正确;血糖调节过程中不涉及垂体的活动,C错误;渴觉在大脑皮层产生,D 错误。故选B。4如图是某物质跨膜运输的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该物质跨膜运输的顺序为丙乙 丁甲B葡萄糖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方式与该物质的运输方式相同C该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需要消耗ATP

6、D用药物抑制载体蛋白的活性会影响该物质的运输速率【答案】B【解析】【分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名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例自由扩散高浓度 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高浓度 低浓度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低浓度 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详解】A、初始状态为丙,图示物质运输过程表示被运输的物质先与载体蛋白特异性结合,在有能量供应的条件下载体蛋白发生变形,物质释放出去,故顺序为丙乙丁甲,A 正确;B、图示物质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葡萄糖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两者方式不同,B

7、错误;C、由图可知该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主要由ATP提供,C正确;D、该物质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用药物抑制载体蛋白的活性会导致运输速率下降,D 正确。故选 B。5如图为某作物新品种的育种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获得新品种的过程所运用的原理是基因突变B过程 育种方式的优点是缩短了育种年限C过程 不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E幼苗D图中育种过程中基因重组只发生在过程 中【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可知,过程为杂交,过程为自交,过程为减数分裂,过程为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为植物组织培养并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可育植株。【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过程获得新品种的育种方式是杂交育种,

8、其原理是基因重组,A 错误;B、过程 获得新品种的方法是单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缩短了育种年限,B正确;C、E幼苗由花药离体培养得来,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可育植株,C错误;D、花药中的花粉是减数分裂产生的,所以过程 可发生基因重组,过程 也存在减数分裂,可发生基因重组,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育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6下列关于固定化酶特性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够提高酶的稳定性B酶的活性可能会损失C方便重复利用D固定化酶柱的长度与反应程度无关【答案】D【解析】【分析】通常酶催化反应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而固定化

9、酶是将水溶性酶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使之成为不溶于水的,但仍具有酶活性的状态。酶固定化后一般稳定性增加,易从反应系统中分离,且易于控制,能反复多次使用。便于运输和贮存,有利于自动化生产,但是活性降低,使用范围减小,技术还有发展空间。【详解】A、固定化酶使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使酶不溶于水又有酶活性,能够提高酶的稳定性,A 正确;B、在固定化的过程中,与其它介质的接触可能使酶的活性有所损失,B正确;C、固定化酶便于和产物分离,方便重复利用,C 正确;D、固定化酶柱的长度与固定化酶的量有关,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快更彻底,与反应程度有关,D 错误。故选 D。7三刺鱼通常以浮游动物水蚤为食。研究人员

10、在有水蚤的人工水域利用翠鸟模型和饥饿的三刺鱼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与本实验相关的分析错误的是A本实验主要研究三刺鱼在有无翠鸟威胁时的取食行为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水蚤密度和翠鸟的有无C翠鸟在水蚤密度小的水域攻击三刺鱼的次数更多D翠鸟的存在改变了三刺鱼的捕食策略【答案】C【解析】【详解】三刺鱼通常以浮游动物水蚤为食。据图分析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水蚤密度和翠鸟的有无,因变量是三刺鱼对水蚤的进攻次数,由此可推断本实验研究三刺鱼在有无翠鸟威胁时的取食行为,故A、B项正确;翠鸟是三刺鱼的天敌,利用翠鸟模型和饥饿的三刺鱼进行实验,由实验结果可知,当没有翠鸟时,饥饿的三刺鱼喜欢取食高密度的水蚤来解除饥饿的

11、威胁,即此时饥饿的三刺鱼对高密度区的水蚤的攻击次数更多。当有翠鸟时,饥饿的三刺鱼会转移到水蚤低密度区去捕食,即此时三刺鱼对低密度区的水蚤的攻击次数更多。由此可推知,翠鸟的存在改变了三刺鱼的捕食策略,故C 项错误,D 项正确。8当人感到极度危险时,不会发生的是()A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利用减慢B呼吸中枢活动加强,呼吸急促C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加快D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答案】A【解析】【分析】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

12、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详解】当人感到极度危险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利用加快,A 符合题意;当人感到极度危险时,人在面临紧急情况时,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促使肾上腺素的分泌量急剧增加,B 不符合题意;当人感到极度危险时,肾上腺素增加后会刺激人的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心跳与呼吸频率加快,C 不符合题意;当人感到极度危险时,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D 不符合题意。故选A。9餐后或一次性摄入较多的糖,血糖浓度的暂时升高会直接刺激胰岛B 细胞,使其分泌胰岛素;也会引起下丘脑的兴奋,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多种内分泌腺,最终使血糖浓度保持相对稳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13、A血糖稳态的调节过程中存在负反馈调节B胰岛素分泌增加会降低组织细胞转运葡萄糖的速率C参与血糖浓度的调节方式有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D胰岛 B 细胞接受的信息分子有高血糖浓度、神经递质等【答案】B【解析】【分析】1、人体血糖浓度偏高时,一方面直接刺激胰岛B 细胞,使胰岛分泌胰岛素,这种调节方式属于体液调节,另一方面下丘脑接收到信息后,会通过相关神经,调节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这种调节方式属于神经调节。2、胰岛素由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 细胞分泌,具有促进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的功能。可见,这两者在血糖调节中是拮抗作用。【详解】A、

14、血糖稳态的调节过程中存在负反馈调节,A 正确;B、胰岛素是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分泌增加会加速组织细胞转运葡萄糖的速率,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B错误;C、根据试题分析,参与血糖浓度的调节方式有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C正确;D、人体血糖浓度偏高时,一方面直接刺激胰岛,使胰岛分泌胰岛素,另一方面下丘脑接收到信息后,会通过相关神经,调节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可见胰岛B细胞接受的信号分子有高血糖浓度、神经递质等,D 正确。故选 B。10下图为反射弧局部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结构 为过程 及其释放的递质移动到 供能B神经递质存在于 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C结构 膜电位的变化与

15、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D兴奋传导到,使膜对Na+的通透性增强,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该图为突触结构图,其中 为线粒体、为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为突触前膜、为突触后膜、为神经递质,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只能从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详解】A、过程 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为胞吐,结构 线粒体为神经递质的释放提供能量,但是神经递质扩散到 突触后膜并与受体结合,不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A 错误;B、神经递质存在于 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B 正确;C、结构 突触后膜膜电位的变化是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

16、电位,说明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C正确;D、兴奋传导到 神经递质,使膜对Na+通透性增强,引起Na+内流,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D 正确。故选 A。11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摩尔根用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方法是类比推理法B获得32P 标记的 T2噬菌体可以用含32P 的培养基直接培养C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小桶相当于雌雄生殖器官D在“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实验中,双手分别抓住着丝点,使红色和黄色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模拟的是减数第二分裂后期染色体的行为【答案】C【解析】【分析】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过程:实验过程标记噬菌体(2)【详解】A、摩尔根用实验证明基因

17、在染色体上的方法是假说演绎法,A 错误;B、为了获得32P标记的 T2噬菌体,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得到含32P的大肠杆菌,再用含32P的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才得到32 P标记的 T2噬菌体,B错误;C、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小球相当于生殖细胞,小桶相当于雌雄生殖器官,C正确;D、在“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实验中,双手分别抓住着丝点,使红色和黄色的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模拟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行为,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验证实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和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识记和辨识实

18、验的内容是解题的关键。12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材料实验条件或部分处理步骤现象结论A 水绵、好氧细菌黑暗,极细的光束照射细菌分布在叶绿体照光部位类囊体是光合作用的放氧部位B 洋葱待长出 1cm 左右根时,在低温室内(4)诱导培养一段时间部分分生区细胞染色体数目异常低温可诱导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C 扦插枝条0.10.5mg/mL 浓度梯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0.5mg/mL 组插条生根数最多0.5mg/mL 为促使生根的最适浓度D 小鼠注射活 S型肺炎双球菌小鼠死亡S型菌含有使R型菌转化为 S型菌的DNA 注射活 R 型肺炎双球菌小鼠正常注射活 R 型菌和死S型菌小鼠死亡A A B

19、B CC D D【答案】B【解析】【分析】1、1880 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用水绵实验: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好氧细菌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果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由此说明了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需要光等。2、低温诱导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同,均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3、生长素类似物的功能是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低浓度促进生根,高浓度抑制生根。4、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R 型细菌 小鼠 存活;S型细菌 小鼠 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 小鼠存活;加热杀死

20、的S型细菌+R型细菌 小鼠 死亡。【详解】A、黑暗中,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发现细菌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故说明产生氧气的场所是叶绿体,即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叶绿体类囊体薄膜是亚显微结构,光镜下不能观察到,A 错误;B、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待长出1cm 左右不定根时,将其放在冰箱的低温室内(4)诱导培养一段时间,后制片观察到部分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故说明低温可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B正确;C、探究扦插枝条的最适浓度实验中,0.10.5mg/mL 等浓度梯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后,0.5mg/mL 组插条生根数最多,只能说明在0.1 0.5mg/mL 等浓度内,0.5mg

21、/mL 促使生根的作用最大,但不能判断其为促使生根的最适浓度,C 错误;D、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由于注射活R 型菌+加热杀死的S型菌小鼠并发败血症死亡,故说明死S型菌可能含有使R型活菌转化为活S型菌的物质,但不能确定是DNA,D 错误。故选 B。13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和相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双缩脉试剂检验蛋白酶的专一性B用模型构建法研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C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鉴定马铃薯块茎的呼吸方式D用15N 标记的核苷酸研究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数量变化规律【答案】B【解析】【分析】1、模型构建法: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

22、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具体的实物或其它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的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2、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改变,通过追踪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用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详解】A、由于蛋白酶是蛋白质,无论蛋白酶是否水解蛋白质,双缩脲试剂都会发生紫色反应,所以不能用双缩脲作为本实验的指示剂,A 错误;B、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研究,就是构建“J”型曲线

23、或“S”型曲线的数学模型过程,B正确;C、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用于鉴定酒精,而马铃薯块茎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不会产生酒精,C错误;D、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数量变化规律,应该用对染色体进行染色的染料,不应该用同位素标记,D 错误。故选 B。14“三分法”是一种常见的概念划分方法,可用如图所示表示某些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对此叙述,正确的是()A若 A 表示免疫系统的构成,骨髓属于B,吞噬细胞属于C,溶菌酶属于D B若 A 表示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B 是基因突变,C是自然选择,D 是生殖隔离C若 A 表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B是保护基因,C 是保护物种,D 是保护生态系统D若 A 表示物质跨膜

24、运输方式,则 B表示被动运输,C表示主动运输,D 表示胞吞胞吐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脾脏、胸腺、骨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B);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细胞因子和补体。2、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3、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大分子物质的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吞和胞吐。【详解】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溶菌酶属于免疫活性物质,骨髓属于免疫器官,A 正确;B、物种形成的三个基

25、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B 错误;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加强法律法规意识,C错误;D、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不包含胞吞和胞吐作用,D 错误。故选 A。15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 条染色体。用放射性60Co 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能稳定遗传B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C得到的单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共含有20 条染色体D植株 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

26、降低【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细胞的全能性以产生个体为标志,若无个体产生,则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详解】A、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为单倍体,高度不育,更不会稳定遗传,A 错误;B、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由于其细胞内含有全套的遗传物质,故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B 正确;C、由于大豆含有40 条染色体,故其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中含有20 条染色体,而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的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故此时细胞内共含有40 条染色体,C错误;D、题意显示植株X 发生了显

27、性突变,为杂合子,其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升高,D错误。故选 B。16对农田、果园等人工生态系统,下列采取的方法不合理的是()A通过增加或延长食物链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能量利用率B通过模拟动物信息吸引大量传粉动物可提高果树的传粉效率和结实率C通过不断施肥、灌溉以及消灭所有病虫害使单一作物的农田生态系统保持稳定D通过运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来发展立体农业可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答案】C【解析】【分析】1、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经维持生态

28、系统的稳定。2、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详解】A、人们可以通过增加或延长食物链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获得更多的产品,提高能量的利用率,A正确;B、通过模拟动物信息,实现了繁殖信息的传递,有利于提高果树的传粉效率和结实率,B 正确;C、单一作物的农田生态系统不利于维持稳定,C 错误;D、立体农业运用的是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D 正确。故选 C。17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于活细胞中,这说明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B冠状病毒和人体细胞膜上的结合位点ACE2结合从而入侵细胞,说明细胞膜

29、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是相对的C冠状病毒的+RNA进入宿主细胞后,首先翻译出RNA 聚合酶。这一过程需要冠状病毒的+RNA 为模板,还需宿主细胞的氨基酸、ATP、酶、tRNA、核糖体等参与D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需要免疫细胞将其消灭,免疫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答案】D【解析】【分析】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详解】A、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不可以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A 正确;B、冠状病毒和细胞膜上的结合位点结合入侵细胞,说明细胞膜具有进行信息交流的功能,也说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

30、功能是相对的,B 正确;C、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进入宿主细胞内,原料、能量和场所都是由宿主提供,C 正确;D、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需要免疫细胞将其消灭,免疫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血浆,D 错误。故选 D。【点睛】易错点:培养基不能直接培养病毒。18B淋巴细胞合成抗体移到质膜上作抗原受体。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氨基酸在游离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B完整的肽链被膜泡包裹后进入内质网囊腔加工C内质网向外与质膜相连直接将抗体移到质膜上D将抗体移到质膜上的过程需要ATP提供能量【答案】D【解析】【分析】成熟的 B 淋巴细胞的受体分子在合成后便移到细胞膜上。成熟的B 淋巴细胞在血液中

31、循环流动。当它的受体分子两臂遇到相应的抗原并将它锁定在结合位点后,这个B 淋巴细胞便被致敏了,并准备开始分裂。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详解】A、核糖体无膜结构,故氨基酸在游离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A 错误;B、完整的肽链在核糖体上合成后直接进入内质网囊腔加工,B错误;C、内质网向外与质膜相连,向内与核外膜相连,抗体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经过了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的初加工和高尔基体的再加工,然后以囊泡的形式将抗体运输到质膜上,C错误;D、将抗体移到质膜上的过程需要消耗ATP

32、提供的能量,D 正确。故选 D。19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的作用特点都具有两重性B植物激素在幼嫩组织中均进行极性运输C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D乙烯只存在于繁殖器官中,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植物体内存在的目前分认的植物激素有: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乙烯和脱落酸等。【详解】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其他植物激素没有两重性,A 错误;生长素在幼嫩组织进行极性运输,其他植物激素不进行极性运输,B错误;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

33、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是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C正确;植物体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D 错误;因此选C。【点睛】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0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若某种群没有发生突变,则该种群不能进化B退耕还林、布设人工养殖网箱都会引发群落演替C习性相似物种的生活区域重叠越多,对资源的利用就越充分D某些雄鸟会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表明行为信息在种群繁衍中起重要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1、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2、群

34、落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群落中会发生演替与信息传递,群落的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现象,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3、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作用包括三个方面:(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详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如果种群没有发生突变,即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种群就不能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基因重组就没有意义,因此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种群不能进化,A 正确;B、

35、根据以上分析的群落演替的概念可知,退耕还林、布设人工养殖网箱后都会导致新的群落代替原来的群落的现象,故发生了群落的次生演替,B 正确;C、习性相近的物种的生活区域在一定范围内重叠的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但超过一定范围,会影响资源的再生能力,C错误;D、某些雄鸟会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属于行为信息,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的作用,D正确。故选 C。21科研人员对运动员运动前与运动刚结束时的血糖浓度、血浆pH 等生理指标进行了检测,发现各项生理 指标都处于正常水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运动时胰岛A 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调节血糖含量相对稳定,从而保证能量的正常供应B运动过程中肝细胞

36、的代谢对维持血糖浓度具有重要作用C与运动前相比,运动结束时血浆的酸碱度会稍微有所下降D血浆中部分水分和盐分的丢失可改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答案】A【解析】【分析】1、人体血糖的三个来源:食物、肝糖元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三个去处: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元肌糖元、转化成脂肪蛋白质等。2、水盐平衡调节【详解】A、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产生,A 错误;B、运动过程中血糖的氧化分解加快,血糖的相对含量下降,肝糖原的分解等代谢,使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围内,B 正确;C、运动过程中,机体细胞会出现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内环境的酸碱度有所下降,但通过酸碱缓冲物质及多器官的作用,血浆的pH 也会保持相对稳定,C正确;D

37、、运动过程中,由于汗液的分泌等会使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的合成与释放量增多,D 正确。故选 A。22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不可缺少,如叶绿素的合成离不开Mg 元素B蛋白质、核酸、淀粉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都具有多样性C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D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内的元素根据元素含量的高低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大量元素:C、H、O、N、P、S、K、Ca、Mg;微量元素如:Fe、Mn、Zn、Cu、B、Mo 等。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有机物(糖类、脂质、蛋白质

38、和核酸)和无机物(水和无机盐)。【详解】A、镁属于大量元素,A 错误;B、组成淀粉的单体是葡萄糖,在排列顺序上不具有多样性,B错误;C、丙酮酸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的,C错误;D、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其中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D 正确。故选 D。23下列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选项实验内容减少实验误差采取的措施A 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多次计数取平均值B 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发病率调查足够大的群体,随机取样并统计C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观察对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D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动物的种群密度标志物不能过于明显A A B

39、B CC D D【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不同的实验减少实验误差的方法,涉及到的实验有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实验、调查人类遗传病、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观察实验、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动物的种群密度实验,结合不同的实验过程、注意事项和选项分析答题。【详解】A、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时,多次计数取平均值,而且次数越多越接近真实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A 正确;B、调查人群中某病的发生率,应该调查足够大的群体,随机取样并统计,B正确;C、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对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观察的是细胞原样、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目的不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C错误

40、;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动物的种群密度时,标志物不能过于明显,否则易被天敌捕食,影响实验结果,D 正确。故选 C。24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秸秆焚烧对土壤小动物种群数量的影响,选择山东济宁玉米样地和大豆样地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中数据为某种土壤小动物的数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月份火烧后的玉米样地未火烧后的玉米样地火烧后的大豆样地未火烧后的大豆样地05 189 181 180 186 06 162 180 221 231 07 152 237 183 273 08 289 472 263 450 09 263 378 310 396 10 300 411 391 400 11 261

41、304 287 309 12 127 285 228 340 A 78 月份土壤小动物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B秸秆焚烧对玉米样地的影响高于大豆样地C秸秆焚烧会提前土壤小动物数量的高峰期D焚烧秸秆会改变农田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结合表格数据,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分析表格数据:未火烧后的玉米样地中,该种土壤小动物的种群数量在8 月份达到最大值,而火烧后的玉米样地中,该种土壤小动物的种群数量在10 月份才达到最大值;同样,未火烧后的大豆样地中,该种土壤小动物的种群数量在8 月份达到最大值,而火烧后的大豆样地中,该种土壤小动物的种群数量在10 月份才达到最大值。这说

42、明秸秆焚烧会推迟土壤小动物数量的高峰期。【详解】A、78 月份土壤小动物的数量急剧增加,则78 月份年龄组成为增长型,A 正确;B、火烧后玉米样地的土壤小动物减少率高于火烧后大豆样地,则秸秆焚烧对玉米样地的影响高于大豆样地,B 正确;C、由表格数据可知,秸秆焚烧会延迟土壤小动物数量的高峰期,C错误;D、焚烧秸秆属于人类活动,会改变农田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 正确。故选 C。25如图为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调节机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级调节,也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B如果切除垂体,血液中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浓度会下降C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与CRH之间存在协同作用,都能作用于垂体D

43、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不能直接参与下丘脑和垂体细胞内的生命活动【答案】C【解析】【分析】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所分泌的激素的总称,属甾体类化合物。反馈调节: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可以通过垂体调节和控制某些内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而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以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有关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级调节,也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A正确;B、如果切除垂体,ACTH合成及分泌减少,肾上腺合成及分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也会减少,血液中的浓度会下降,B正确;C、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与CRH虽都能作用于垂体,但一个是抑制垂体

44、分泌,一个是促进垂体分泌ACTH,二者不是协同作用,C错误;D、激素作为信号分子,不能直接参与细胞的生命活动,其作用是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D正确。故选 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 个小题,共50 分)26下图甲是人体稳态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图乙是睾丸酮(雄性激素)的调节机制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3)由图甲可知,在机体稳态调节过程中,细胞间可通过_等信息分子进行信息交流。当T细胞活性下降时,会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其主要原因是:_。(4)有研究表明吸食阿片类毒品(吗啡、海洛因等)会影响人体性腺功能。有研究者对某戒毒所内的吸毒人员进行相关激素的检测并与健康人比较,检测结果

45、的平均值如下表。组别(人数)平均年龄(岁)吸毒(年)吸毒量(g/d)LH(mlu/ml)FSH(mlu/ml)睾丸酮(mlu/ml)健康者(30)43 345 43 453 吸毒者(37)34 平均 3 平均 35 333 484 308 调查发现吸毒者容易出现怕冷、寒热交替等症状,说明吸毒使下丘脑的_受损,吸毒者的后代容易出现畸形儿、怪胎,可能的原因是毒品容易引起生殖器官中的_过程异常。有人对该调查的科学性提出质疑,你认为可能是(至少两点)_。【答案】激素、神经递质、免疫活性物质(淋巴因子)淋巴因子分泌量减少,影响了(不利于)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体温调节中枢减数分裂 健康者和吸毒者年龄有较

46、大差异 健康者和吸毒者选取的样本数有差异 吸毒者间吸毒史有差异 吸毒者间吸食毒品的种类和数量有差异【解析】【分析】分析图甲:血液运输激素作用于免疫细胞,神经细胞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分泌免疫活性物质。分析图乙:图乙表示下丘脑、垂体、睾丸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图中a 为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b 为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c 为睾丸分泌的性激素,d 为性激素的反馈调节。【详解】(3)维持机体稳态离不开细胞间信息交流,由图甲可知:细胞间可通过激素、神经递质、免疫活性物质(淋巴因子)等信息分子进行信息交流;当T 细胞活性下降时,淋巴因子分泌量减少,影响了(不利于)B 细胞增殖分

47、化成浆细胞,会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4)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吸毒者容易出现怕冷、寒热交替等症状,说明吸毒使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吸毒者的后代容易出现畸形儿、怪胎,可能的原因是毒品容易引起生殖器官中的减数分裂过程异常;实验中健康者和吸毒者年龄有较大差异,健康者和吸毒者选取的样本数有差异,吸毒者间吸毒史可能有差异,吸毒者间吸食毒品的种类和数量可能差异,这些因素均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点睛】该题考查激素调节和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以及学生分析图表,解决问题的能力。27某多年生高等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其花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

48、色体上。A 或 a 基因控制合成蓝色色素,B 或 b 基因控制合成红色色素,不含色素表现为白花,含有两种色素表现为紫花。为研究其遗传机制,某同学选取一蓝花雌株和一红花雄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表现为紫花雌株:蓝花雄株=1:1。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蓝色色素合成的基因是_,蓝花雌株体内,只有花瓣细胞才呈现蓝色,根本原因是_。与 B 基因相比,b 基因碱基数较少而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较多,原因可能是b 基因中缺失部分碱基对,引起_。(2)为解释上述杂交结果,该同学提出了两种假设。假设一:B基因控制红色色素的合成且该对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A、a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假设二:_。为验证哪一

49、种假设正确,以上述亲本或F1为实验材料,设计杂交试验方案实验方案:_。若假设二正确,则预测实验结果为_(不考虑交叉互换)。(3)现已确定假设一正确,欲以上述亲本或F1为实验材料,简单快速的培育出白花植株,应选择基因型为_的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后代中白花植株所占比例为_。【答案】A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相应信使RNA 中终止密码子延迟出现B 基因控制合成红色色素且该对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A、a基因也位于X 染色体上取 F1中紫花雌株与蓝花雄株杂交,观察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取 F1紫花雌株与亲本红花雄株杂交,观察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子代表现为蓝花雌株:紫花雌株:蓝花雄株:红花雄株=111 1(子代表现

50、为紫花雌株:红花雌株:蓝花雄株:红花雄株=1111)AaXBXb、AaXbY 1/8【解析】【分析】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遗传的过程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根据题干蓝花雌株和一红花雄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表现为紫花雌株:蓝花雄株=1:1,可知控制颜色的基因有一对位于X 染色体上。【详解】(1)蓝花雌株和一红花雄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后代雌株均为紫色,说明控制红色这个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基因B,那么控制蓝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A。蓝花雌株体内,只有花瓣细胞才呈现蓝色,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B 基因相比,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较多,而 b 基因碱基数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